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庖丁解牛》備課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08W

《庖丁解牛》備課教案(多篇)

庖丁解牛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熟悉課文

2、文學、文化常識積累:莊子及《莊子》

3、課文正確解讀

4、文言現象歸類

二、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多角度解讀寓言寓意。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解釋了“實事求是”一詞,請同學們明確一下。提問學生:“實事”指“求”指“是”指。師:客觀事物之間,總是有規律可尋,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去“求”,怎樣去“求”。今天,我們來共同複習《庖丁解牛》一文,再次感受一下“庖丁”的成功之道

(二)明確學習要求(小黑板展示)

1、熟悉課文。

2、文學、文化常識積累:莊子及《莊子》

3、正確理解課文寓意。

4、師生共同歸納文言現象。

(三)學生齊讀課文

1、正音。

將齊讀中出現的讀音錯誤找出來,共同糾正。

技蓋至此乎?見其難為。行為遲肯綮大軱怵然

學生完成資料提供的拼音題。學生們齊讀

2、文學、文化常識積累

(1)完成資料提供的填空題

(2)學生讀背

(3)檢查:完成大學聯考模擬題---五(1)題

(四)課文解讀

1、文字疏通結構思路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一事一議的散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情呢?學生作答這件事是“庖丁為文惠君解牛”又是怎樣寫的?怎樣議的呢?

生描寫了一個場面。師從幾個角度正面描寫解牛場面?生解牛時的動作和發出的聲音。師請同學完整翻譯第一節。注意“所字結構”、倚、履、踦、向、中、乃、會。

學習過程 篇二

一、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A級)

1、初讀全文,讀準字音: (參考註釋,更需要藉助工具書!)

膝之所踦( ) 砉然( ) 騞然( ) 中音( ) 批大郤( )

導大窾( ) 肯綮( ) 大軱( ) 折也( ) 發於硎( )

彼節者有間( ) 怵然為戒( ) 謋然已解( )

2、再讀課文,藉助註釋與工具書正確翻譯詞語和句子:(將重要詞義謄到書上,識記更方便!)

(要把握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理解字意!)

A.1)砉然向然: 2)技蓋至此乎:

3)技經肯綮之未嘗: 4)善刀而藏之:

B.1)足之所履: 2)乃中《經首》之會: 3)進乎技矣:

4)臣以神遇: 5)因其固然: 6)技經肯綮:

7)良庖歲更刀: 8)族庖月更刀,折也: 9)新發於硎: (10) 雖然,每至於族: 11)怵然為戒: 12)如土委地:

C.遊刃有餘: 目無全牛:

躊躇滿志: 切中肯綮:

D.①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藝矣。(注意重要詞語和句式!)

②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注意重要詞語和句式!)

3、讀一讀,記一記 (A級)

(1) 大聲朗讀,記憶第二項內容。

(2) 同學間提問,檢測學習效果,清除知識死角。

二、把準文脈:(理清文章思路,是深入文章的前提!) (B級)

第一部分( 1 段):

第二部分( 2、3、4 段):

三、再讀課文,品味賞析:

1、欣賞“解牛之美”,大聲齊讀第1段 。

(誦讀時,要通過想象,再現場面。體會庖丁和諧優美的動作與解牛時富有韻律的音響之美。)

(C級)

2、探討庖丁的“解牛經”,重點品讀第3段。

思考:庖丁解牛的。技藝是如何達到這一出神入化的境界的?(劃出關鍵語句,理清層次,分析更全面!)(C級)

3、理解莊子之道,文惠君讚歎了庖丁的經驗後,説自己懂得了“養生之道”,解牛之道和這種“養生”之道有什麼聯繫?

(注意莊子用寓言説理的特點)(D級)

四、拓展思考:

莊子通過這篇寓言故事來説明養生的道理。陶淵明説:“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如果把課文看作是《庖丁論人生》,結合課文中的語句談談文章教給我們哪些人生道理?

(思想大於內容!優秀作品的意義總是遠遠超出作者的本意!)(D級)

庖丁解牛教案 篇三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基礎知識,理解翻譯詞句。

2.誦讀課文,研讀文本,理解寓言的寓意,從中領悟出為人處事的道理。

【重點難點】

積累文言基礎知識,理解翻譯詞句。

【課前預習】

1.給下列加點的詞注音釋義:

足之所履:lǚ(踩)膝之所踦:yǐ(支撐,接觸)莫不中音:zhòng(合乎)

批大卻:xì(空隙)導大窾:kuǎn(空)族庖月更刀:gēng(換)

新發於硎:xíng(磨刀石)怵然為戒:chù(害怕,恐懼)肯綮:qìng(結合處)

2.作家作品

莊子(約前369-前286),戰國中期哲學家,莊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漢族,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做過宋國蒙地方的漆園吏。莊子是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原系楚國公族,楚莊王後裔,後因亂遷至宋國蒙,是道家學説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然文采更勝老子。代表作《莊子》並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3.出自本課的成語典故:

(1)遊刃有餘:廚師把整個的牛分割成塊,技術熟練,刀子在牛的骨頭縫裏自由移動着,沒有一點阻礙。比喻做事熟練,輕而易舉。

(2)目無全牛:一個殺牛的人最初殺牛,眼睛看見的是整個的牛(全牛),三年以後,技術純熟了,動刀時只看到皮骨間隙,而看不到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到十分純熟的地步。

(3)躊躇滿志:形容對自己的現狀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4)深中肯綮(shēnzhòngkěnqìng):必要分析深刻,能擊中要害,或能説到點子上。肯綮:書面語,名詞,筋骨結合的地方,比喻事物的關鍵。

【文本研讀】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的題目是何意思?

庖,廚師。丁是他的名字。解牛,分割牛、宰牛的意思。

2.故事寓言涉及的主要人物是誰?庖丁是個怎麼樣的廚師?

這裏的庖丁絕不是一般的庖丁,他是眾多庖丁中的佼佼者,他高超的技藝曾讓梁惠王讚歎不已。

(二)再讀課文,粗通大意

1.劃出文中1.2段描寫解牛場面的句子,莊子從那2個角度描寫解牛的精彩表演?

動作、聲音

2.莊子、梁惠王怎樣評價庖丁解牛?

莊子評價:庖丁解牛的動作和發出的聲音是那麼的和諧,他的動作就象《桑林》的舞蹈一樣優美,他的聲音又和《經首》一樣有節奏,看他表演真是一種享受啊。

梁惠王:善哉!技蓋至此乎?——可見庖丁解牛技術高超啊!

(三)三讀課文,精通義旨

1.在文段的結尾以及視頻的最後我們都看到,文惠君説“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那文惠君當年從庖丁的經歷中得到的“養生”哲理又是什麼呢?

養生(一切順其自然)人世間充滿了錯綜複雜的矛盾,只有象庖丁解牛一樣迴避矛盾,做到順應自然,才能保身、養生。

2.一般來説,人一旦成名之後都喜歡出書,用他的親身經歷教給世人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如果庖丁要寫一本——《庖丁論人生》,那從這本書中我們應該可以讀到那些人生道理呢?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瞭解規律,掌握規律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抓住本質,用心處事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順其自然,不強求

技經肯綮之未嘗——避開鋒芒,從長計議

以無厚入有間——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每至於族……行為遲,動刀甚微——不莽撞,謹慎行事

善刀而藏之——收斂鋒芒,低調做人,休養生息,養精蓄鋭。

【問題探究】

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促使庖丁成為“名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

1.解牛講究方法:躲避矛盾,尋找合適的突破口,神遇,依乎天理,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要依照牛的生理規律,順其自然。)

2.“求道”的遠大目標,不畏艱難,目標高遠: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始解牛時:所見無非牛者——月更刀(苦練中……)

三年之後:目無全牛——歲更刀(苦練中……)

方今之時:以神遇而不以目視——19年,刀刃若新發於硎)

正是因為庖丁10幾年艱苦的奮鬥,才有了他如此高超的技藝,成為一代“名庖”。

【課時測評】

熟讀課文,結合註釋,完成下列題目。

1.解釋下列加點的古今異義詞。

①依乎天理(古義:形容詞(屬性詞)+名詞,生理上的天然結構。近義:名詞,宋代理學家認為封建倫理是客觀存在的道德法則,把它叫做“天理”;今義:名詞,天然的道理。)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古義:副詞+動詞,沒有嘗試,不曾試過。今義:副詞,未曾;加在否定詞前面,構成雙重否定,意思跟“不是”“不”“沒”相同,但口氣比較委婉。)

③因其固然(古義:形容詞(屬性詞)+名詞,本來的結構。今義:連詞,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表示甲事實,也不否認乙事實。)

④雖然,每至於族(古義:連詞+代詞,即使這樣。今義:連詞,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應,表示承認甲事為事實,但乙事並不因為甲事而不成立。)

⑤視為止,行為遲(古義:名詞+連詞,動作因此。今義:名詞,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活動。)

⑥所見無非牛者(古義:副詞+副詞,沒有不是,今義:副詞,只;不外乎。多指把事情往小裏或輕裏説。)

3.通假字

①砉然向然(向,通“響”)

②技蓋至此乎(蓋,通“盍”,何,怎樣)

③善刀而藏之(善,通“繕”,修治,這裏是拭擦的意思)

④技經肯綮之未嘗(技,應是“枝”字,指支脈)

4.重點虛詞

(1)為

①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介詞,替,給)

②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前一個是動詞,解,下刀;後一個是介詞,因。)

③視為止,行為遲(兩個“為”同義,介詞,因。)

④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兩個“為”同義,介詞,因。)

(2)乎

①技蓋至此乎?(語氣詞,表疑問,呢。)

②進乎技矣(相當於“於”,介詞,到。)

③依乎天理(相當於“於”,介詞,表憑藉)

④而況大軱乎!(語氣詞,表感歎,呢。)

⑤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形容詞詞尾。加強語氣,表示強調。)

(3)然

①奏刀騞然(象聲詞詞尾。)

②因其固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③雖然,每至於族……(代詞,這樣。)

④怵然為戒(形容詞詞尾,表“……的樣子”。)

(3)於

①合於《桑林》之舞(介詞,引出對象。)

②而刀刃若新發於硎(介詞,從。)

③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介詞,對於。)

④雖然,每至於族(介詞,到。或説動詞後綴)

5.詞類活用

良庖歲更刀(歲,時間名詞活用作狀語,每年,年年)

族庖月更刀(月,時間名詞活用作狀語,每月,月月)

6.特殊句式

(1)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斷句,用語氣詞“也”加強判斷)

(2)如土委地(省略句,“委地”中間省略介詞“於”)

(3)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省略句,介詞“為”的後面省略賓語——代詞“之”)

(4)技經肯綮之未嘗(倒裝句,動賓倒裝,結構助詞“之”幫助賓語前置)

(5)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倒裝句,介賓短語作狀語後置)

(6)合於《桑林》之舞(倒裝句,介賓短語作狀語後置)

7.翻譯語段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莊子養生主》

【譯文】我們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識是沒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就會疲憊不堪了。那麼,追求知識的人們,只能(弄得自己)疲憊不堪罷了。做好事不要追求名聲,做壞事不要遭到刑罰。順其自然之理以為常法,就可以保護生命,保全天性,可以養護身體,可以享盡天年。

8.達標檢測

問題一:字音:

踦____(支撐,接觸)

騞____(象聲詞)

卻____(同隙,空隙)

窾____(空)

綮____(結合處)

軱____(大骨)

硎____(磨刀石)

怵____(害怕,恐懼)

謋____(象聲詞)

問題二:分析文本

解題:庖,。丁,。解,。

問題三:課文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問題四:庖丁高超技藝的形成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技藝怎樣?説説你的體會。

始解之時——(不懂規律)

三年之後——(認識規律)

方今之時——(運用規律)

問題五:庖丁技藝高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問題六:沒有掌握解牛規律的廚師又是什麼情況呢?

問題七:庖丁解牛技術高超的原因是什麼?

問題八:莊子塑造這樣的一個人物形象,寫作這樣的一則寓言故事,僅僅就是為了讓我們認識這麼一個技藝高超的殺牛師傅嗎?

問題九:這個寓言給了你什麼啟示?(這則故事除了養生之道外,還能給人以哪些更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問題一答案:yǐhuāxìkuǎnqìnɡɡūxínɡchùhuò

問題二答案:略

問題三答案:一個解牛技藝嫻熟高超的庖丁形象。

問題四答案:目見全牛

目無全牛

遊刃有餘

問題五答案: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掌握瞭解牛的規律

問題六答案:遵循“道”和不遵循“道”有着完全不同的結果,通過對比,強調了遵循“道”

問題七答案:其一,探尋“道”。“臣之所好者道也

其二,遵循“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尊重事物的規律

其三,謹慎的態度。“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從來不驕傲大意。

問題八答案:解牛之道和養生之道有相似之處。莊子想借這篇文章表明自己的養生之道。

問題九答案: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觀規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斷積累經驗,就能夠逐步掌握客觀規律,在實踐中進入自由的境界,做到“遊刃有餘”。即使把握了客觀規律,面對具體問題,仍舊要有謹慎的態度,才能夠把事情做好。

知識鏈接 篇四

1、關於作者

莊子,名周,字子休,約生於公元前369年,死於公元前286年。為戰國時期宋國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為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老子並稱為“老莊”。曾經做過漆園吏。他可能生於沒落貴族家庭,生活貧苦,學問淵博,善於辯論,他的著作輯入《莊子》一書,現存33篇,該書由後人整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一般認為“內篇”為莊周所作。《莊子》一書的寓言包含了豐富的辯證法。莊周對當時的社會變革抱着無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態度,宣揚並追求一種完全恢復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境界。

2、《莊子·養生主》及其思想

“養生主”:“養生”意為保養生命,“主”指道理和方法。這裏指生之主,即精神。“養生主”指保養精神。

在《養生主》中,莊子首先闡述了文章總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譯文:我們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識是沒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就會疲憊不堪了,那麼追求知識的人們,只能弄得自己疲憊不堪罷了。做好事不要追求名聲,做壞事不要遭到刑罰,順其自然之理以為常法,就可以保護生命,保全天性,可以養護精神,可以享盡天年。)之後就用幾則寓言故事加以論證,《庖丁解牛》就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段,使抽象的“道境”和“臻於道境的階段”形象化了

《養生主》的思想:全文的論點是“緣督以為經”,核心就是一切順乎自然。莊子主張一切順其自然,反對人為。莊子不重視人的形體軀殼,不強求物我的分別,不計較事情的成敗,而應該順應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