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齊桓晉文之事》語文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27W

《齊桓晉文之事》語文教案多篇

《齊桓晉文之事》語文教案 篇1

一、學練目標提示

[情感目標]

1、體悟孟子當仁不讓的治世精神。

2、領會孟子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和巧妙靈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廣大勞動人民的深切情懷。

[認知目標]

1、學習課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及句式。

2、學習孟子迂迴曲折的論辯方法。

3、學習比喻在文章中的運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標]

1、能夠理順思路錯綜的文章的理路。

2、善於切分課文這樣的沒有明顯標誌的長文章。

3、能夠運用簡單的比喻進行論辯。

二、學練方法選擇

1、文體切入法。

作為一部對話體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於其他文章的讀法。可以抓住對話體的特點切入課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點切入課文。

(1)對話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具有多種功能:既要説明一個事實,一種情況,又要表明説話的目的,有時還要暗示與對話者的關係。所以,對話不僅要表現出説話人自己具體細緻的思想活動和性格特徵,而且還要能夠引發出即將發生談話內容。

對話語體,多采用形象描繪的修辭手法,給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於説明問題,在詞語的使用上,一般都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有時伴有具體寫實的形象動詞,同時,簡潔、淺顯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話中有話,所謂弦外有音,給對方以思考的空間,或者利用多義詞,寄以豐富的潛在內涵。對話還要求明白自然,易於上口,所以,較多地運用一些語氣詞,並且愛用形象生動的羣眾口語,另外,句式簡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時不夠完整。但對話體文章終究是經過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獨運的地方。

課文中孟子與齊宣王一來一往,對答不斷,基本上具備了這些特點。

(2)作為散文,可以抓住課文樸素而優美的特點,從樸實無華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語、比喻,去欣賞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着的駢語儷句,比如促而嚴的短句和舒而緩的長句相配,勻稱凝重的整句與優美灑脱的散句相配,對這些詞句的理解,能幫助我們認識散文特有的韻律和風格。這也不失為一種課文學習方法。

(3)此文還是一篇精彩的辯論。辯論最講究的就是技巧,一般的辯論可能會脣槍舌劍,或者攻擊對方的論點,或者攻擊對方的論據,或者攻擊對方的論證,把對方駁一個體無完膚,這當然是一種有效手段,但是,對待象齊宣王這樣的王公大人,如果不講究一點論辯方法,可能根本就達不到目的,因為對方可以充耳而不作一聞。李斯的《諫逐客書》,好則好矣,可謂義正詞嚴,然而,比起《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來,似乎少了幾分機智,而比起《觸龍説趙太后》來,似乎更少了許多迂迴和曲折。孟子面臨的對象不同一般,要談論的話題也不同一般,嚴肅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佈局,恐怕不可能會讓齊宣王心悦誠服地説出“吾昏,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這番話來的。那麼孟子是怎樣説服齊宣王的呢?帶着這個問題去閲讀課文,我們將會領略到其中的迂迴曲折的論辯技巧的。

2、文采欣賞法。

學習文言文,當然可以採用一些傳統的誦讀法,但這篇課文即使照古法行之,也有一個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許多精彩的語段需要讀者在閲讀時切勿走馬觀花,而應該放慢腳步,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有的段落以生動的比喻論説難以講清的道理,有的段落用氣勢磅礴的排比,雄辯地證明自己的觀點,有的段落以深入淺出的類比分析醒人愚頑,有的段落則用樸實無華的語句展望未來。可以説奇思妙想在文章之中層出不窮,談話者閃爍的智慧的光芒引人入勝。細細品味,一定會感受到課文的特有的文采。

3、勝負預測法。

預測式讀書方法有多種,可以預測文章的內容,包括事件的過程和結果,人物的命運和歸宿,物質的現在和將來;也可以預測文章的寫作方法,比如,議論文,可以預測論證方法的選擇和使用,也可以預測論據的取捨和安排,還可以預測作者思路的曲折變化。預測法的第二步是對比原文,分析自己的預測有哪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同或錯誤的地方。第三步還可以閉上原文,重新回憶一遍,從而加深理解。

課文是孟子與齊宣王的一次談話,孟子的主要目的是讓樑齊宣王接收“保同而王”的王天下的思想,但是齊宣王卻沒有信心,談話當然不會很順利,那麼孟子能不能取得成功呢?閲讀時可以一步步作預測,看了孟子的話,預測齊宣王的反映,或者,看了齊宣王的話,預測孟子的反映。浙江電視台有一個很有收視率的文藝節目“人生AB劇”,採用觀賞一節,討論一節的方式進行,生動有趣,懸念叢生,每一個場上的和場外的觀眾都能投入到對劇本的分析和探討之中去,這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這篇課文很長,如果不讀出一些趣味來,那真是一件受罪的事,而事實上,這篇課文卻是很精彩的,難道不值得我們花點心血去研讀嗎?

三、重點難點化解

1、課文內容和嚴密的理路

化解:本文記錄的是孟子和齊宣王的一次談話,孟子用迂迴曲折的方式,勸説齊宣王發揚仁術,放棄霸道,闡述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在理解課文的時候,首先必須弄清課文嚴密的理路。

課文篇幅較長,表面上散漫無紀,實際上始終圍繞“保民而王”這一中心論點層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齊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礎,進而論述不行王道是不為,而非不能。不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論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後,才展開孟子的仁政藍圖,令齊宣王心動目眩,迫切希望實行王道,於是,孟子又向齊宣王説出了實行王道的具體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氣呵成,順理成章,理直氣壯,氣勢磅礴,十分嚴密。

2、迂迴曲折的論辯藝術,是理解文章的又一重點

化解:要看清文章的三個波折。

第一個波折:孟子想向齊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藍圖,碰到的第一個難題是齊宣王的怕難心理。齊宣王認為王天下很難,而霸天下則比較容易,所以,他説“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齊桓晉文之事》備課筆記教案齊桓晉文之事教案

針對齊宣王的這一認識,孟子從齊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別具眼光地指出齊宣王不是吝嗇,而是有不忍之心,而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礎。再説,孟子的這一番言説,也讓人聽得順耳。所以,齊宣王説“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誠服地與孟子站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來了。

第二個波折:齊宣王雖然在思想上解決了一些問題,但他又懷疑自己的能力。他説:“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説自己還是沒有信心。

孟子針對這種思想上的疑難,採用了一組形象而生動的比喻進行説理。這就是“百鈞”、“輿薪”、“挾太山以超北海”、“為長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齊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沒有認真去做罷了。這就進一步從思想上為自己陳述仁政理想學説鋪平了道路。

第三個波折:在孟子發出了“推恩”然後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後,齊宣王並沒有樂意地表示要去實行,倒是對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麼,他的“大欲”是什麼呢?這是孟子必須認識到並掃清的障礙,否則,王天下的大道理還是不能讓齊宣王聽到心裏去的。所謂能破才能立,就是這個道理。

孟子善於察言觀色,他從兩人一開始的談話中就始終沒有敢忘記齊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圖,於是,他用“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擊地襯托出齊宣王的“大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然後,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徹底擊碎了齊宣王的迷夢。

文章中的這三個波折,呈現出迂迴曲折的特點,千迴百折,搖曳生姿,有時故意避開話題,有時故作頓挫,這都是由齊宣王認識上的曲折決定的,課文的這種準確的記錄,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藝術水平,這是理解上的難點,更是理解上的樂點。

3、典範的語言,是學習上的一大重點,關鍵在於吸收。

《齊桓晉文之事》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詞語和句式,並總結詞類活用的規律。

(二)能力目標

1.能根據句式特點、詞類活用的規律,熟練翻譯文言語句。

2.掌握本文的論證技巧和説理方法。

(三)德育目標

理解文中闡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張。

(四)美育目標

欣賞孟子散文的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筆帶鋒芒、富於鼓動性以及善設機巧,引人人彀,先縱後擒,用比喻説理,論辯是非的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

1.瞭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產”的具體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瞭解具體內容;

3.體會文章磅礴氣勢及形象的説理;

4.學習孟子的論辯技巧;

5.文言實詞、虛詞及重點語言現象和句式特點;

教學難點

1.孟子的實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張及在文中的體現;

2.孟子的論辯技巧;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課前結合書下注釋閲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

2.閲讀課本中郭預衡的《<孟子>簡介》,找出要點。

二、關於孟子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內容包括:

1.民本主義思想。

2.邦國的主權在民。

3.對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從的。

4.政事以民為歸宿。

5.用人以民意為準。

6.國家應以保民為職責。

7.國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樂業。

8.孟子反對不義的戰爭。

孟子善辯,在論辯時又善設機巧,先縱後擒。散文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鋭不可當。

三、課文誦讀、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齊宣王談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文章的結構如何劃分。

明確:

1.孟子和齊宣王的談話主要內容的實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張。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王請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興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據第一部分內容,可分三層:

第一層:開頭至“則王乎”。

第二層:從“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遠皰廚也”。

第三層:從“王説”到“王請度之”。

1.學生朗讀第一層,抓住重點詞。

“是以”屬固定詞。

“臣未之聞也”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的“臣未聞之也。”

(書下注釋中重點詞語)

教師點撥思路:

齊宣王與孟子的談話以“霸道”開端,而孟子以“臣未之聞也”一句巧妙地將話題轉向談論“王道”。

2.學生自讀第二層,明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張,體會“以羊易牛”的闡發藝術。

重點詞:

“莫之能御”屬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為“莫能御之”。

“之”字一詞多義現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見之”。

3.學生自讀第三層,概括大意,並用兩個字概括孟子為齊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確:闡述齊王之不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為齊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課時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學生熟讀課文。

教師點撥:

“危士臣”“朝秦楚”屬使動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與”“何以異於鄒敵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讀後譯再背。

抓住“進”“願”“恆心”“仰”“俯”“謹”等重點詞。

三、作業

課後思考與練習二、三。

第三課時

一、學習孟子論辯技巧

學生速讀課文,找出話題切換,理出作者論辯思路。

明確:

1.齊宣王以問“霸道”開頭,被孟子“臣未之聞也”巧妙將話題轉向“王道”的討論。

2.從“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將對齊桓晉文之事的注意轉到對“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對“仁政”的議論,説明齊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為。

4.列舉“霸運”的種種危害,從而襯托王道仁政的益處,進而激發仁政之道的具體措施。

二、領會孟子形象説理,善用比喻的妙處

學生歸納文中比喻句。

三、作業

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齊桓晉文之事》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並歸納其規律;鑑賞本文出色的論辯藝術,品味辯駁技巧和修辭方法。

學習重點難點:

體味並分析文章在論證説理方面的獨到之處;

學習時數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關於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現山東鄒縣東南)人。

孟子是戰國時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曾受業於子思(孔子的孫子)的門人,30歲左右收徒講學。44歲開始周遊列國,晚年回到家鄉講學著述,直到去世。後世統治者都把他作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時被稱為“亞聖”。

2、《孟子》其書

《孟子》共七篇,分別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各章又都分為上下兩篇。作為一部語錄體著作,它記錄的是有關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論。 到南宋時,朱熹把它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以及《論語》合為“四書”,把讀經的傳統推向更加狹窄的衚衕,成為後世(如明、清兩代)科舉考試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據。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為堯舜)

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本)

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封建時代士大夫出世進退的準則)

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對國君傲然視之)

⑤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於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義也

[思考:為什麼孟子的思想會被後世接受呢?]任何一種哲學,都會創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國寡民、佛家的因果報應來説,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則誘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樂、仁義並施的王道樂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圖景。這對於王者來説,自然是最好不過了,有什麼比百姓歸附,國力強盛更令他們滿意的呢?對於老百姓來説,也是如此,有誰不樂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時代意義

當時的社會背景:

①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

時代意義: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顯的進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貴君輕,在今天看來,它至少包括重視國家利益,反對特權意識、保護人民等多方面的含義。這種社會變革時期的新觀念,正符合人民的願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義精神,至今在我們的思想領域裏有着重大影響。孟子的追求是一種對社會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們學習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極高,作為文化精粹,我們當然有研究、借鑑、繼承和發揚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這是先秦時代一對相對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霸道指君主憑藉武力、刑法、權勢等進行統治。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進的,凡是行法家主張,講求耕戰,富國強兵,便取得勝利。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説:“當世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二、朗讀課文,回答問題。

1、孟子和齊宣王談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孟子的中心觀點是什麼?

3、在孟子發出了“推恩”然後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後,齊宣王並沒有樂意地表示要去實行,孟子面對的又一問題是什麼(揣測齊宣王此時的心理)?面對這一情況,孟子又是怎樣使齊宣王最終説出“我雖不敏,請嘗試之”的?

三、掌握下列字詞

【道】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前一個是“稱道、稱讚”意,作謂語。後一個是“方法”意,作賓語。

【王】無以,則王乎?/則可以王矣?/保民而王/是心足以王矣/(故王)之不王,非……之類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都用作動詞,是名詞活用作動詞,“行王道統一天下”的意思。課文中其他的活用列舉如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危士臣/朝秦楚/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王語暴以好樂//今王鼓樂於此//舉疾首蹙□而相告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活用情況分別如下:“老”、“幼”兩詞(第一個)和“遠”字、“寒”字、“危”字都是由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刑”“樹”“衣”“語”“鼓”“疾”“朝”字都是名詞活用作動詞,其中還有些使動用法;有時數如“一”字也可活用作動詞。

【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無罪而就死地也/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以若所為,求若所欲/若是其甚與?/雖與這俱學,弗若之矣/

五個“若”字用法各不相同,分別相當於“像”、“好象”、“如果”、“你”、“比得上”等意思。

【是】是心足以王矣/無傷,是乃仁術也/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吾何快於是!/王豈為是哉?/其若是,孰能御之/不能進於是矣/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其如是,孰能御之/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是以後世無傳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是”的用法其實就兩種:一為指示代詞“這”的意思;一為現代表示肯定和判斷的“是”字,但在使用中,因為句中詞的次序等原因,理解上可能一時不好接受,但只要按語法關係稍作分析,便容易搞懂。

【然】然,誠有百姓者也/然則一羽之不舉/物皆然,心為甚/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則苗浡然興之矣/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七個句子中,獨立的“然”字,一般用作謂語,其意思應該是“對”或者“這樣”等意思;作形容詞詞尾的,其意定為“……的樣子”;與其他虛詞連用的,一般用作連詞,其意為“那麼”。

通假字:天下之慾疾其君者,皆欲赴□於王。/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蓋亦反其本矣/刑於寡妻/王説曰:“詩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將以釁鐘/無以,則王乎?/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無或乎王之不智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齊桓晉文之事》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並歸納其規律;

2、初步瞭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掌握“保”“愛”“道”等重點詞語;

2、掌握賓語前置的一般規律(倒裝句);

3、培養學生在淺易的問題上自主學習。

三、主要教法:問題討論法自主研讀

四、教具:實物投影。

五、過程:

(一)導語設計:

(二)解題:

戰國時期,列強紛爭,以征伐為能事,各諸侯國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對外連年征戰,對內盤剝人民,致使廣大人民過着苦難的生活。

而齊國在東方諸侯中又號稱強國,齊宣王野心勃勃,擴置學官,招攬學士,任其講學議論。孟子這時在齊宣王身邊供職。

於是孟子便在一次齊宣王問有關齊桓晉文稱霸之事的時候,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闡發他的“發政施仁”、改革政治,實行王道的主張,這就是著名的《齊桓晉文之事》。

(三)研讀課文1——14節

(1)學生朗讀課文1——14節;

(2)指名學生翻譯課文;

(3)學生質疑;

(4)教師點撥歸納:

1、詞類活用:

(1)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聞,使(我)聞;

(2)無以,則王乎?王,動詞,行王道以統一天下。

(3)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異,對……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聞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歸納:

賓語前置的條件:

A.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B.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C.用“之”或“是”將賓語提前,予以強調;

例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圖、惟命是從。

(5)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主謂倒裝)

看來老百姓説我吝嗇是應該的。

3、重要句子翻譯: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譯:通過安撫百姓實行王道,沒有誰能阻擋得了。

(2)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譯:老百姓都還以為是您吝嗇,我本來就知道您是於心不忍呢!

(3)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翻譯:我並不是吝惜錢財才拿羊去替換它(牛),看來老百姓説我吝嗇是應該的。

4、一詞多義:

愛 A.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為愛也(吝惜)

B.吳廣素愛人(《陳涉世家》)(愛護)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説》)

E.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六國論》)

道 A.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述説、談論

B.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説、講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道義、道理

D.任重道遠路、道路

E.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取道,動詞)

(四)作業

1、誦讀課文;

2、記憶重要的詞句。

《齊桓晉文之事》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瞭解孟子及《孟子》,體悟孟子主張及現實意義。

2.積累課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及句式,熟練翻譯課文。

3.梳理孟子闡述觀點的思路,學習孟子迂迴曲折的論辯方法。

4.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廣大勞動人民的深切情懷。

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積累文言現象,熟練翻譯本文,體會比喻在文章中的作用。

思維發展與提升:領會孟子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和巧妙靈活的工作方法。

審美鑑賞與創造:學習孟子迂迴曲折的論辯方法。能夠運用簡單的比喻進行論辯。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悟孟子當仁不讓的治世精神,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廣大勞動人民的深切情懷。

【教學重難點】

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並歸納其規律;鑑賞本文出色的論辯藝術,品味辯駁技巧和修辭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有關孟子的名言名句?(學生自由説)

比如: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大匠誨人,必以規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這些句子體現了孟子的什麼思想呢?(仁政)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孟子的《齊桓晉文之事》,看看在這篇文章裏,孟子又是如何宣揚自己的思想的。

二、預習檢測

1.讀準下列漢字的讀音

王(wànɡ)胡齕(hé)便嬖(piánbì)

觳(hú)觫(sù)褊(biǎn)

惡(wū)挾(xié)度(duó)

蒞(lì)惛(hūn)盍(hé)

畜(xù)贍(shàn)豚(tún)

彘(zhì)庠(xiánɡ)序頒(bān)

2.積累文化常識

豚:小豬。彘:大豬。

輿薪:一車薪柴。

鈞:古代以30斤為一鈞。

釁鐘:古代新鍾鑄成,用牲畜的血塗在鐘的縫隙

中祭神求福,叫釁鐘。

五畝之宅:五畝大的住宅。傳説古代一個男丁可以分到五畝土地建築

住宅。古時五畝合現在一畝二分多。

三、作家介紹

孟子,名軻,字子輿。曾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繼承並發展了孔子“仁”的學説,被尊為儒家的第二號聖人——“亞聖”。

孟子30歲左右收徒講學。44歲時開始周遊列國。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宣揚“仁政”“王道”始終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鄉,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説,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認為凡人都可以為堯舜,每個國君都可以成為聖王。他宣傳仁政,抨擊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他反對發動不義戰爭以及剝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與事。這種強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會變革中時代精神的體現。孟子有治國平天下的抱負,也有有所不為的操守,他提出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成為封建時代士大夫出世進退的準則。

與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比《論語》又有明顯的發展。

《論語》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鋭、機智而雄辯。如果説《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麼《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孟子》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筆帶鋒芒,富於鼓動性,有縱橫家、雄辯家的氣概,充分反映了戰國時代尖鋭激烈的階級鬥爭。

《孟子》散文善運用比喻。有人統計,《孟子》全書共261章,其中有93章共用了159個比喻,可見孟子是善用比喻的能手。用比喻説理,用生動形象的比喻來進行論辯,不僅增加了形象性,富有情趣,引人入勝;而且顯得簡潔、明白,更有説服力。

四、寫作背景

孟子生活的戰國中期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為變亂,社會更加動盪不安。同時,思想也更加活躍正當“百家爭鳴”的時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學術思想。同時,在與墨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激烈交鋒中,孟子維護了儒家學派的理論,也確立了自己在儒學中的重要地位,成為僅次於孔子的正宗大儒。

五、自讀課文

1.聽朗讀,熟悉課文內容,掃清文字障礙,注意停頓,做到準確、流利地誦讀課文。

2.生自讀全文,藉助工具書和課下註解,初步理解文意。

教師提示:用紅筆標畫出你不理解的重要的難解的字詞句,藉助工具書和手中的材料,分類整理文言現象。

(小組分工,製作文言基礎知識卡片)

3.小組成果展示:(展示文言基礎知識卡片)

一詞多義:道

①促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述説,談論)

②不足為外人道也(説,講)

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義、道理)

④任重道遠(路,道路)

通假字:

①無以,則王乎(以通“已”,止)

②為長者折枝(枝通“肢”,肢體)

③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刑通“型”,作榜樣)

④蓋亦反其本矣(蓋通“盍”,何不)

⑤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罔:通“網”)

⑥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已通“矣”,確定語氣)

⑦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塗通“途”)

⑧天下之慾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愬通“訴”)

詞類活用:使動用法

①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保:使動用法,使……安定)

②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

(危:使動用法,使……受到危害)

③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朝:使動用法,使……來朝)

④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

(服:使動用法,使……服從)

⑤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罔:通“網”名作動,張開羅網捕捉,陷害)

詞類活用:名作動

無以,則王矣。

王:名作動,統一天下,王道

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王:名作動,稱王

特殊句式:

臣未之聞也。(賓語前置)

何由知吾可也?(賓語前置)

王見之,曰:“牛何之?”(賓語前置)

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主謂倒裝)

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被動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賓語前置)

不為者與不能者何以異(賓語前置)

夫子之謂也。(文言固定句式,……之謂也,……説的就是……)

六、新知講解

1.本文是對話體議論文,孟子要在與齊宣王的對話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張,他就必須揣摸對方的心理,誘使對方順着自己的思路來談話。

孟子是如何做到曲折委婉,層層深入,説理既邏輯嚴密,又注意形象生動的?

明確:

(1)發端——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對答——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追問——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對答——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追問——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對答——曰:“可。”霸道——王道

(2)因勢利導,措辭委婉,層層遞進,論點明確:

“以羊易牛”事例——肯定齊宣王不忍之心,具備行王道條件(事例)

“百姓皆以王為愛”——為齊宣王辯解,進入談話情境。

“牛羊何擇焉”——為百姓辯解

取譬設喻——不能與不為(比喻)

緣木求魚和鄒與楚戰——大欲的危害(反面)

“制民之產”和“謹庠序之教”——具體措施

孟子知道,齊宣王看似饒有興趣地問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沒有“保民”的行動甚至想法。但是,孟子為了能使談話進行下去,達到自己的遊説目的,便利用齊宣王“以羊易牛”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説法來大做文章,説這種“不忍之心”也就是仁愛的表現,這無疑是給齊宣王歌功頌德,於是輕易地博得了對方的歡心,大大縮短了彼此的思想距離。齊宣王本來因為事情並不光彩還在自嘲,經孟子這樣一解釋,當然不由得連連對他稱讚,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2.在孟子發出了“推恩”然後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後,齊宣王並沒有樂意地表示要去實行,孟子面對的又一問題是什麼(揣測齊宣王此時的心理)?面對這一情況,孟子又是怎樣使齊宣王最終説出“我雖不敏,請嘗試之”的?

明確:孟子用“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一激,使齊宣王説出心中想法,再解釋齊宣王“大欲”之意,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擊,逼出齊宣王的“大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然後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形象地説明了齊宣王要以區區之齊去戰勝八倍於自己的各諸侯國是多麼愚蠢,再以鄒楚之戰類比以一齊而戰諸侯,指出齊勝絕無可能。生動的比喻,到位的類比分析,徹底打碎了齊宣王的幻想,猶如當頭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發政施仁”。

這一部分主要從反面論述了不施仁政的嚴重危害。最終讓齊宣王認識到:必須行王道。

一篇凡八設喻,一時山海人物無不奔赴腕下,以供其取攜,可謂極行文之樂事矣。

——王介山《孟子讀法附記》

3.具體措施: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結果: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體現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張。

4.學生再讀課文,整合思路

第一步:轉移話題,把話題納入自己的軌道,明確王道的話題;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觀點,肯定齊王的條件(仁心);

第三步:宕開一筆,得出齊王“能而不為”的結論,並證明其謬,斷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話題,正面主張推己及人,推不忍禽獸之心於百姓,並將此作為王道的途徑;

第五步:剖析齊王能行王道而不為的真實目的及災難性後果,擺出具體措施。

七、寫作技巧:

1.列舉多種例證:事例、設例、語例。

2.採用生動的比喻,使道理具體化。

①“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以“見輿薪”“舉一羽”比喻保民,來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喻意是:保民是輕而易舉,力所能及的事。

②“挾太山以超北海”與“為長者折枝”形象地對比出前者是絕對做不到的,而後者不過是舉手之勞。在文中用以比喻行仁政。

③“天下可運於掌”具體形象地説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緣木求魚”的比喻形象地説明了齊宣王要以區區之齊去戰勝八倍於自己的各諸侯國是多麼愚蠢,這個生動的比喻,徹底打碎了齊宣王的幻想,猶如當頭棒喝,使文勢如懸崖墜石,有千鈞之力。

3.用正反對比突出事理。

4.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氣勢。

5.因勢利導,措辭委婉。層層遞進,論點明確。

6.類比推理。

八、合作探究

孟子政治理論裏面的理想社會是什麼樣的?你認為這種理想在當時能實現嗎?為什麼?

明確:孟子描繪了一個人民安居樂業,社會道德高尚,既恬靜又和諧,帶有浪漫色彩的小農經濟社會。首先這個社會的核心人物——國君有仁愛之心,且能“推恩”於百姓;其次,國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來,天下“疾其君者”欲歸附於之;再次,國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恆產,足温飽,知孝悌,懂禮節,不僅自己的家中安樂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滿愛心,整個社會不再有受難之人。

總之,是國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會,與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樣,只能是烏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樣一個“霸道”之風盛行的社會,是沒有實現的可能的。

九、拓展提高

翻譯下列句子,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譯:使百姓生活安定來實行王道,沒有誰能夠抵擋得了。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吾,以及人之幼。

譯:尊敬我家的老人,推廣到尊敬別人的老人;愛護自家的小孩,推廣到愛護別家的小孩。

3.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譯:用這樣的作為,來求取那所想要的東西,好像是爬到樹上去找魚一樣啊。

十、課堂總結

孟子把孔子側重於道德修養的“仁”,發展為他的政治論“仁政”,主張行王道,制民產,省刑薄賦,申孝悌之義。他又提出“性善”論,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就是仁政。他還提出了民貴君輕思想,這在當時是十分可貴的。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學説,主張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揚性善,反對功利,反對戰爭,這些在當列國紛爭的形勢下,被認為是脱離實際的空論。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願望,具有進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