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齊桓晉文之事教案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82W

齊桓晉文之事教案

齊桓晉文之事教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詞語和句式,並總結詞類活用的規律。

(二)能力目標

1.能根據句式特點、詞類活用的規律,熟練翻譯文言語句。

2.掌握本文的論證技巧和説理方法。

(三)德育目標

理解文中闡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張。

(四)美育目標

欣賞孟子散文的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筆帶鋒芒、富於鼓動性以及善設機巧,引人人彀,先縱後擒,用比喻説理,論辯是非的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

1.瞭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產”的具體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瞭解具體內容;

3.體會文章磅礴氣勢及形象的説理;

4.學習孟子的論辯技巧;

5.文言實詞、虛詞及重點語言現象和句式特點;

教學難點

1.孟子的實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張及在文中的體現;

2.孟子的論辯技巧;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課前結合書下注釋閲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

2.閲讀課本中郭預衡的《<孟子>簡介》,找出要點。

二、關於孟子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內容包括:

1.民本主義思想。

2.邦國的主權在民。

3.對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從的。

4.政事以民為歸宿。

5.用人以民意為準。

6.國家應以保民為職責。

7.國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樂業。

8.孟子反對不義的戰爭。

孟子善辯,在論辯時又善設機巧,先縱後擒。散文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鋭不可當。

三、課文誦讀、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齊宣王談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文章的結構如何劃分。

明確:

1.孟子和齊宣王的談話主要內容的實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張。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王請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興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據第一部分內容,可分三層:

第一層:開頭至“則王乎”。

第二層:從“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遠皰廚也”。

第三層:從“王説”到“王請度之”。

1.學生朗讀第一層,抓住重點詞。

“是以”屬固定詞。

“臣未之聞也”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的“臣未聞之也。”

(書下注釋中重點詞語)

教師點撥思路:

齊宣王與孟子的談話以“霸道”開端,而孟子以“臣未之聞也”一句巧妙地將話題轉向談論“王道”。

2.學生自讀第二層,明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張,體會“以羊易牛”的闡發藝術。

重點詞:

“莫之能御”屬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為“莫能御之”。

“之”字一詞多義現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見之”。

3.學生自讀第三層,概括大意,並用兩個字概括孟子為齊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確:闡述齊王之不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為齊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課時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學生熟讀課文。

教師點撥:

“危士臣”“朝秦楚”屬使動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與”“何以異於鄒敵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讀後譯再背。

抓住“進”“願”“恆心”“仰”“俯”“謹”等重點詞。

三、作業

課後思考與練習二、三。

第三課時

一、學習孟子論辯技巧

學生速讀課文,找出話題切換,理出作者論辯思路。

明確:

1.齊宣王以問“霸道”開頭,被孟子“臣未之聞也”巧妙將話題轉向“王道”的討論。

2.從“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將對齊桓晉文之事的注意轉到對“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對“仁政”的議論,説明齊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為。

4.列舉“霸運”的種種危害,從而襯托王道仁政的益處,進而激發仁政之道的具體措施。

二、領會孟子形象説理,善用比喻的妙處

學生歸納文中比喻句。

三、作業

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齊桓晉文之事教案2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並歸納其規律;

2、初步瞭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掌握“保”“愛”“道”等重點詞語;

2、掌握賓語前置的一般規律(倒裝句);

3、培養學生在淺易的問題上自主學習。

三、主要教法:問題討論法自主研讀

四、教具:實物投影。

五、過程:

(一)導語設計:

(二)解題:

戰國時期,列強紛爭,以征伐為能事,各諸侯國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對外連年征戰,對內盤剝人民,致使廣大人民過着苦難的生活。

而齊國在東方諸侯中又號稱強國,齊宣王野心勃勃,擴置學官,招攬學士,任其講學議論。孟子這時在齊宣王身邊供職。

於是孟子便在一次齊宣王問有關齊桓晉文稱霸之事的時候,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闡發他的“發政施仁”、改革政治,實行王道的主張,這就是著名的《齊桓晉文之事》。

(三)研讀課文1——14節

(1)學生朗讀課文1——14節;

(2)指名學生翻譯課文;

(3)學生質疑;

(4)教師點撥歸納:

1、詞類活用:

(1)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聞,使(我)聞;

(2)無以,則王乎?王,動詞,行王道以統一天下。

(3)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異,對……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聞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歸納:

賓語前置的條件:

A.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B.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C.用“之”或“是”將賓語提前,予以強調;

例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圖、惟命是從。

(5)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主謂倒裝)

看來老百姓説我吝嗇是應該的。

3、重要句子翻譯: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譯:通過安撫百姓實行王道,沒有誰能阻擋得了。

(2)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譯:老百姓都還以為是您吝嗇,我本來就知道您是於心不忍呢!

(3)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翻譯:我並不是吝惜錢財才拿羊去替換它(牛),看來老百姓説我吝嗇是應該的。

4、一詞多義:

愛 A.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為愛也(吝惜)

B.吳廣素愛人(《陳涉世家》)(愛護)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説》)

E.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六國論》)

道 A.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述説、談論

B.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説、講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道義、道理

D.任重道遠路、道路

E.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取道,動詞)

(四)作業

1、誦讀課文;

2、記憶重要的詞句。

齊桓晉文之事教案3

教學目標:

1、瞭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產”的具體措施。

2、鑑賞本文出色的論辯藝術,品味辯駁技巧。

重點難點:

體味並分析文章在論證説理方面的獨到之處。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春秋戰國時期,思想領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齊放。其中儒家思想對我國文化乃至政治的影響都可以説是空前絕後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們分別被稱為“聖人”和“亞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子的《齊桓晉文之事》。

二、背景介紹:

《齊桓晉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齊國和齊宣王的一次談話記錄。它較為系統地闡明瞭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張,充分表現出孟子文章的曲折盡情、氣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種波瀾壯闊的氣勢美。

三、作者簡介:

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現山東鄒縣東南)人。孟子是戰國時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曾受業於子思(孔子的孫子)的門人,30歲左右收徒講學。44歲開始周遊列國,晚年回到家鄉講學著述,直到去世。後世統治者都把他作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時被稱為“亞聖”。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語錄體著作,它記錄的是有關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論。到南宋時,朱熹把它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以及《論語》合為“四書”,把讀經的傳統推向更加狹窄的衚衕,成為後世(如明、清兩代)科舉考試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據。

思想主張: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為堯舜)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本)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封建時代士大夫出世進退的準則)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對國君傲然視之)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於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義也。四、分析課文:

第一部分:

孟子和齊宣王談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孟子説服對方實行仁政,實現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觀點是什麼?

保民而王

3、具體第一部分,分三層:

第一層:開頭至“則王乎”。

由對話的開始幾句可見談話雙方開始的立場是怎樣的?

我們先來看看齊宣王想談的兩個人是什麼樣的人:

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晉文公定亂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時的霸主。

可見他喜歡的想談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張的王道是兩個對立的主張。

霸道——君主憑藉武力、刑法、權勢等進行統治。

王道——以儒家的仁義治理天下

這是先秦時代一對相對的概念。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進的,凡是行法家主張,講求耕戰,富國強兵,便取得勝利。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説:“當世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由此可見,談話雙方開始的立場是完全對立的,而且對方是君王,孟子要想向齊宣王推行他的仁政看來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孟子用一句託詞“我沒聽説過”輕巧的轉換了話題,既不得罪齊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預設話題“王道”上來了。

我們來分析孟子引入話題的方法:(掌握對方心裏,因勢利導)

(1)避而不答:孟子託辭“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避開齊宣王的問題而不回答。

(2)轉移話題:孟子又巧妙地把話題轉移到自己想談的“王道”上去,婉轉地説:“無以,則王乎?”使宣王難以拒絕。

第二層:從“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遠皰廚也”。(欲擒故縱、縮短距離)

孟子從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礎。以其自身行為證明施行王道甚麼高不可攀的難事,讓宣王樹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

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為愛也”一句使齊宣王陷入不能自圓其説的尷尬境地,緊接着又替他開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與之作對比,表現出自己很瞭解宣王,從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為宣王辯解,進而藉以申明自己的主張:(乘虛而入由近及遠)

⑴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實沒有區別,同樣是“無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釋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齊王説出“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的話來。

⑵孟子從齊宣王來分析:(明知故問步步緊逼)

分析齊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

1.眼見那牛驚慌顫抖的樣子,不忍殺它。

2.沒有見到羊受驚的樣子,故以羊換牛。

明確指出這足以説明他有仁慈憐憫之心。最後點明“以羊易牛”一事與行仁政的共通點:都有憐憫仁愛之心;都有不忍見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殺害之心。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礎。這也就解決了齊王缺乏信心的問題。既然有信心去做了,那麼齊宣王應該怎麼去做呢?來看第三層。

第三層:從“王説”到“王請度之”。

闡述齊王之不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齊桓王已經承認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於是就勢舉出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説明齊桓王只恩及禽獸,卻功不至於百姓,這是不肯行王道,而並非“不能”做到。勸説齊宣王應把“不忍”之心,擴展至恩及百姓,統一天下的事業上去。這也就明確指出了齊宣王其實一直施行王道,只是沒有做到位而已。

孟子為齊宣王指明施行王道的方法:

推恩

推恩的方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舉斯心加諸彼,把恩惠推廣開去。

明確提出推恩後的結果:

1、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無敵。

2、推恩可以使天下運於掌上。

3、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

4、不推恩則無以保妻子。

這樣就順其理勢,引經據典,加以正面曉喻。説明王道並不難,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為齊宣王指明瞭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

1、在孟子發出了“推恩”然後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後,齊宣王並沒有樂意地表示要去實行,孟子面對的又一問題是什麼心裏?

揣測齊宣王此時的心理。這就要分析齊宣王當時的語言和動作。

2、我們就要分析為什麼“王笑而不言”?(明知故問步步緊逼)

(1)齊宣王不得不承認自己所懷有的“大欲”,但還是不肯具體説出它的內容;

(2)孟子於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擊地襯托出宣王“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的稱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鄒與楚之戰來比喻小不敵大,從而説明寡不敵眾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認這種“大欲”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生動的比喻,到位的類比分析,徹底打碎了齊宣王的幻想,猶如當頭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發政施仁”。

這一部分主要從反面論述了不施仁政的嚴重危害。最終讓齊宣王認識到:必須行王道。

3、提出施行王道的具體措施:

經過上文對王霸利弊的説明,齊宣王表示願意就教,孟子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張:

孟子有富民、重民的思想。“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我們可以看見孟子“重民”、“貴民”的思想。

⑴“制民之產”。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使百姓有恆產,足以飽身養家,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甘願為國家出全力。孟子非常重視人心的背向,只有人和,才會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所以“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

⑵“謹庠序之教”重視教育。讓老百姓懂得禮儀,對他們施以禮義道德的教育。特別注重教化,注重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修養。

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對稱説出,説王道制度,極言其利。只要做到這一點,老百姓歸附,猶如萬條江河歸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勢。

全篇最後以一幅王道樂土的美好畫卷作結。

第三部分,分析孟子的論辯藝術:

分析文章的三個波折

第一個波折:孟子想向齊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藍圖,碰到的'第一個難題是齊宣王的怕難心理。齊宣王認為王天下很難,而霸天下則比較容易,所以,他説“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針對齊宣王的這一認識,孟子從齊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別具眼光地指出齊宣王不是吝嗇,而是有不忍之心,而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礎。再説,孟子的這一番言説,也讓人聽得順耳。所以,齊宣王説“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誠服地與孟子站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來了。

第二個波折:齊宣王雖然在思想上解決了一些問題,但他又懷疑自己的能力。他説:“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説自己還是沒有信心。

孟子針對這種思想上的疑難,採用了一組形象而生動的比喻進行説理。這就是“百鈞”、“輿薪”、“挾太山以超北海”、“為長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齊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沒有認真去做罷了。這就進一步從思想上為自己陳述仁政理想學説鋪平了道路。

第三個波折:在孟子發出了“推恩”然後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後,齊宣王並沒有樂意地表示要去實行,倒是對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麼,他的“大欲”是什麼呢?這是孟子必須認識到並掃清的障礙,否則,王天下的大道理還是不能讓齊宣王聽到心裏去的。所謂能破才能立,就是這個道理。

孟子善於察言觀色,他從兩人一開始的談話中就始終沒有敢忘記齊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圖,於是,他用“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擊地襯托出齊宣王的“大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然後,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徹底擊碎了齊宣王的迷夢。

文章中的這三個波折,呈現出迂迴曲折的特點,千迴百折,搖曳生姿,有時故意避開話題,有時故作頓挫,這都是由齊宣王認識上的曲折決定的,課文的這種準確的記錄,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藝術水平,這是理解上的難點,更是理解上的樂點。

附板書設計:

齊王——霸道水火不容勢不兩立孟子——王道

齊王——急切求教兩廂情願其樂融融孟子——自然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