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勞動技術課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13W

勞動技術課教案(精品多篇)

勞動教育課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通過語言講述與欣常活動,教育幼兒勤勞動的孩子人人愛。

2、通過調查活動,知道幼兒在家勞動的情況,鼓勵幼兒要積極參加勞動。

3、通過實踏活動,教育幼兒自己能做的事要積極大膽地做。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愛勞動的孩子人人愛》圖片、磁帶、記錄表、鉛筆、髒毛巾等。

活動過程

1、結合圖片講述,知道勤勞動的孩子人人愛。

2、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結合圖片,引出中心:勤勞動的孩子人人愛。

3、老師提問:

(1)小朋友你們在家有沒有洗過自己的襪子?想不想自己動手洗呀?想不想做一個愛勞動的孩子呀?

(2)我們來看看明明在家是怎樣做的?老師引導幼兒看書。讓能力強的幼兒看書講述。

4、記錄自己愛勞動的事。

5、和同伴互相交流。

活動延伸

我會洗毛巾。

教師提供髒毛巾,請幼兒積極參與自己會做的事,提高幼兒勞動的積極性。

活動反思

使幼兒懂得勞動是快樂的、光榮的,只有勞動我們才會有幸福的生活從而激勵幼兒從小愛勞動、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勞動技術課教案 篇二

第一課時:第一節種子處理

水稻的基本種植情況

在我省的糧食生產中,水稻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居首位。稻米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等多種營養成分,是我省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我省出口創匯的重要農產品;稻草、米糠不僅是飼養家畜、家禽的飼料,也是醫藥、化工和輕工行業的重要原料;稻殼是生產天花板等

建築材料的原料。因此,學習水稻的主要栽培技術,對於改善人民生活。加速我省國民經濟的發展,有着極其深遠的戰略意義。

種子處理

水稻種子在浸種催芽前,必須先對種子進行處理。種子處理的目的是:殺死種子上攜帶的病菌,清除種子中的雜質,選出健壯飽滿的種子。搞好種子處理工作,要求瞭解曬種、測定種子的發芽率、種子消毒等種子處理技術,初步學會鹽水選種的技術。

1、發芽試驗

為了解種子質量,播種前要做好發芽試驗。其方法是:從稻種中隨機抽取有代表性的種子,分成2~3組,每組50或100粒種子,放在鋪有濾紙的發芽器皿(或小布袋)內,加足水後,放入温箱或火炕上,使其在28℃~30℃温度條件下發芽。第4—5天計算種子的發芽率(勢),第10天計算出發芽率,求出的各組的平均值,即為發芽率(勢)。

發芽率低於80%的種子,是不符合種子質量標準的種子。要及時更換。軟盤育秧更要重視發芽率。

2、曬種

曬種可提高種子的發芽率。曬種時,種子鋪成3—4釐米厚,要勤翻動,避免受熱不均勻,並要注意防潮,一般曬3~4天即可。

3、選種

選種是為了清除秕穀、雜草種子,選出飽滿、整齊、純淨的種子,以利培育壯秧和減少雜草。一般經風選、篩選後,再用一定濃度的溶液選種。通常以鹽水選種最好。用來選種的鹽水比重為1.05一1.11。配製這種濃度的溶液,一般每50千克水加食鹽10千克,充分攪拌,使食鹽充分溶解。

4、種子消毒

種子消毒能消滅附着在種子上的稻瘟病、惡苗病、白葉枯病等病害的病原體。

各地對種子消毒的方法很多,但因品種和病害的不同,需採用不同的浸種消毒方法。一般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A.石灰水浸種。用1%石灰水浸種4~6天。目的是利用石灰水與空氣接觸,在種子表面形成一層碳酸鈣結晶膜,隔離空氣,悶殺胡麻斑病、惡苗病及稻瘟病的病原體。浸種時,不要破壞水面上的石灰膜。

B.抗菌劑“401”浸種。“40廣浸種具有殺菌和促進稻種發芽的作用,尤其對稻瘟病和惡苗病的防治有顯著效果。

浸種時,早稻用10%“401”抗菌劑500倍液,浸種2天;晚稻用1000倍液,浸種2天,兼有促進發芽的作用。

C.代森胺浸種。用50%代森胺乳劑500倍液,浸種一晝夜,可殺死稻種上的病原體。

D.惡苗靈浸種。用35%惡苗靈250倍液,浸種4~6天。

E.多菌靈浸種。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3~4天,不但可殺死稻瘟病病原體,而且可兼治稻惡苗病、稻胡麻斑病,並有促進種子發芽的作用。

採用藥物浸種時,無論使用何種藥劑,經藥劑消毒後的種子,要立即用清水衝去種子表面的殘留藥液。同時,還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工作,不要用手攪拌種子;不隨便存放藥液,不亂傾倒剩餘藥液或浸種後的廢液;盛放過藥液的器械,不要在人、畜飲水處清洗等。

作業:回家實作鹽水選種

第二課時:第二節浸種催芽

浸種催芽概説:

水稻種子經過浸種催芽,然後播種育秧,對提早出苗、縮短秧田期、提高成秧率、爭取早播早插等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搞好水稻的浸種催芽,要求瞭解浸種催芽的標準,初步掌握高温破胸、通氣催根、適温催芽、攤晾煉芽等催芽技術。

一、浸種

浸種就是將種子放入清水中浸泡,使種子吸足發芽時所需要的水分,達到縮短髮芽時間、出苗整齊的目的。

浸種時,先將種子放入水缸或其他容器內,再向缸內加入適量清水,水量以浸沒種子為宜。在浸種過程中,每天輕輕攪拌一次稻種,並更換一次清水。浸種時間的長短,與水温及稻穀的品種有()關。如水温30℃時,浸種2—3天,20℃時浸種3~4天,lo亡時則需浸種8天;粳稻穀殼厚,浸種時間應稍長,秈稻穀殼薄,浸種時間可稍短。勿用被油、鹽、酸、鹼等污染的水浸種。

種子吸足水分的特徵是:穀殼表面光滑,向着陽光觀察,穀殼半透明,腹白分明可見,種胚膨大突出,顏色鮮白,米粒易折斷。當種子吸入的水分相當於幹種子的20%一30%時,就可撈出洗淨催芽。

二、催芽

經催芽後的稻種,播種後紮根快,出苗早,縮短秧田期,提高成苗率,有利於培育壯秧。

催芽的標準是:在3~4天內催好芽,發芽率達92%,種子破胸露白,根芽整齊,芽長不超過半粒谷,根長l粒谷,根芽粗壯,形如竹筍。一般情況下,温度高芽可稍長,温度低宜催短芽。如採用軟盤育秧,破胸露白時,就可播種催芽的方法很多,如蒸汽催芽、火炕催芽、薄膜棚催芽、大堆催芽、温室催芽等。不管採用何種催芽方法,其催芽原理和技術要求基本相同,即“高温破胸、通氣催根、適温催芽、低温晾芽”等基本技術環節。其作用都是調温調濕、翻堆通氣散熱,控制好種子發芽的條件。

1.高温破胸。穀殼表面露出種胚的白點時稱為破胸期。温度是破胸的主要條件。高温破胸,就是在催芽前,先用50℃左右的温水預熱稻種15~20分鐘。然後趁熱上桶(堆)催芽,並覆蓋保温,使谷堆温度保持在35℃~38℃。種子一般經過15~18小時後,即可破胸露白。

2.通氣催根。稻種以破胸露白到齊根期間要經常翻動谷堆通氣,使堆內外温度均勻和通氣良好,同時適當淋灑30℃~35℃的温水,補充必要的水分,促進胚根生長,使氧氣、温度、水分協調。

3.適温催芽。根長齊之後,淋透一次25℃的温水,翻堆通氣散熱,調節温度和濕度,起降温增濕調氣的作用,使種穀的根長芽短,根芽生長健壯,催出合乎要求的種芽。

4.攤晾煉芽。在播種前,為緩衝催芽種子的環境條件與秧田條件的差別,應進行攤晾煉芽。方法是將催好芽的稻種攤開3~5釐米厚降温,使種温降至與環境一致時再播種。當稻種達到催芽標準而恰遇寒潮不能播種時,可用保持稻種微濕、低温(不宜低於10℃)的方法晾芽,可保持7—10天。待天氣轉晴時,搶寒尾暖頭播種。攤晾煉芽時,要注意防止幹芽。

作業:回家實作催芽

一、目的要求學會水稻種子催芽的管理技術和基本操作步驟,學會處理催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初步掌握“高温破胸、通氣催根、適温催芽、攤晾煉芽”等基本催芽技術環節。

二、工具與材料已經過選種、消毒和浸種的稻種、水缸、木桶、瓢、紅磚、温度計、無病害感染的稻草或草袋。

三、操作步驟:預熱稻種、上堆催芽、覆蓋保温、查温翻堆、翻堆散熱通氣、攤晾煉芽

勞動技術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瞭解電在我們生活中的廣泛用途及電的來源。

2、瞭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電器,並學會用不同的方法對他們進行統計分類。

3、通過教學,使學生養成節約用電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1、製作多媒體課件:城市夜景,語音教室,醫院手術室,商場電梯,花卉噴灌,電子顯示屏。

2、電的來源及發電方式的錄像片。

3、拍攝一些家用電器照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啟發學生討論: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了電將會怎樣?

(引導學生依據自身的認知經驗提出各種假設)

2、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得出: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離不開電,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3、揭示課題,明確本節課學習內容。

(二)學習課文,認識電的廣泛用途及它的來源。

1、多媒體展示電在我們生活中的用途。

2、請學生説説點的其他用途,認識點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3、觀看錄像資料,讓學生了解電的來源和發電方式。

4、瞭解電的來源後,針對不同的發電方式,可以有目的的教育學生養成節約用電的習慣,並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什麼樣的方式是節約用電(比如:隨手關燈,出門關掉電視機等)

5、同時還可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因為我們國家雖然國土面積很大,在世界排名第三位,但我國人口眾多,人均佔有的資源就很少了,節約用電就是減少資源的消耗,這也是愛國的一種具體行為。

(三)學習課文,評議學生家裏的家用電器。

1、出示家用電器照片,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你家裏有哪些家用電器?那些你會用?小組內可議一議使用各種家用電器的體會,進一步認識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同時完成書上習題。

2、小組內合作完成課文中的統計表。

3、小組內合作完成課文中的填空題。

4、引導學生思考是否可以採取其他方法給家用電器分類。

(四)因地制宜,加強現場教學。

組織學生議一議自己希望用的的家用電器及理由,先小組內交流,後小組內推選代表交流。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學生到當地的家用電器生產企業參觀,瞭解家用電器的生產流程;或到專業的家用電器商場參觀,要贏有關人員作介紹,邊參觀邊講解,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也可給學生分號租後讓學生自己去參觀,回校後組織交流。

勞動技術課教案 篇四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我家的新廚房

教學目標:

1、瞭解廚房設備的名稱、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2、學會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選用灶具,學習各類鍋的使用和保養常識。

3、做生活的小主人,從小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生活習慣。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新廚房整體佈局的照片若干張、各種灶具、各類鍋的實物或。

2、學生準備:課前向家長請教廚房設備的名稱及用途,尤其是鍋、灶的安全使用和保養常識,以備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最近幾年,許多同學家都搬進了新居,住的房子寬敞又明亮,廚房也改變了模樣,讓我們先來參觀這樣一間新廚房。

二、常用的廚房設備

1、這間廚房裏有那些設備?它們各有什麼用途?把它們的名稱與用途填寫在下面的表格裏。(學生填表格)

2、交流

3、你們自己家的廚房裏都有些什麼設備?

4、學生小組討論。

三、灶具的使用

1、出示各種灶具的實物和照片。

2、你家使用的是那種灶具?

3、你做過飯菜、燒過水嗎?説説你使用灶具的經驗和體會。

四、鍋的使用和保養

1、出示各種鍋的實物和照片。

2、説一説鍋在使用時要注意些什麼?

3、看書P6,齊讀“怎樣使用和保養鍋”

五、拓展

觀看各種灶具和各類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當好小小採購員

教學目標:

1、制定購物計劃、合理開支,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2、學習選購所需蔬菜、食品,學會看食品商標和辨別食品質量。

3、培養與人交往的辦事能力。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實物投影儀、相關電教設備或購物掛圖,印製好購物計劃表。

2、學生準備:每人收集一個食品包裝袋,上網查找相關信息資料,隨父母去超市或菜場先體驗、經歷一次買菜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一定去過超市購物或者去過菜場買菜,你能向同學們介紹一下自己曾購買過什麼東西,並説説你的經歷和體會嗎?

二、購物要有計劃

1、出示問題“小蘇科去超市買東西”

問:小蘇科帶上30元錢就去超市,你們説他能很好地完成媽媽交給的採購任務嗎?

2、小組討論,完成填表(書上P6)

三、購買的食品要新鮮

繼續看交流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學做家常菜(涼拌黃瓜)

教學準備:

菜刀、燈板、黃瓜、蒜泥、盤子、碗、調味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你吃過涼拌菜嗎?你覺得味道怎樣?你知道它是怎麼做的嗎?

二、總結做法:

1、涼拌黃瓜屬於哪一類?你知道它的製作方法嗎?

(學生討論製作方法)

2、請同學示範切黃瓜

3、講解注意點及製作方法。

三、學生動手操作

(各小組分工合作,教師巡視)

四、評比

小組民主評議,並讓學生説説為什麼評它?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做涼拌黃瓜,回家以後,我們還可以在父母的指導下做另外的涼拌菜,

希望同學們能夠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裏多動手,多才按語,做生活的主人,減輕父母的負擔,做他們的好幫手。

六、拓展

參與生活體驗生活學做家常菜。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學做家常菜(什錦菜)

教學準備:

1、原料:芹菜、藕、胡蘿蔔、花菜、香乾、麪筋、蘑菇等

2、調料:鹽、白糖、味精、麻油、食油

3、廚房用品

4、教師課前製作好一盤什錦菜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菜請同學品嚐。

提問:好吃嗎?你知道這菜名嗎?

出示課題:學做什錦菜

二、看看學學

1、介紹做什錦菜的原料、調料。(同時出示,幫助學生認識)

2、介紹製作方法。

3、將有關的蔬菜出示。

4、讓學生説説這些菜要切成什麼形狀?(學生説教師提示並操作)

5、把這些蔬菜分別放在開水裏燙一遍,撈出瀝乾。

6、在炒菜鍋裏倒入適量的食油,燒熱,把以上加工好的原料放入,翻炒一會。

7、加入適量的食鹽、白糖、味精等。

8、讓學生説説製作的過程。

三、學生做做試試。

學生分小組合作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評品

同學間相互評品,得獎小組談體會。

五、課外延伸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學做家常菜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了解烹調的基本方法及基本要求,瞭解常用的烹調原料,及洗滌炊具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兩節課我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回家也讓大家向父母討教了,誰來説説你掌握了些什麼方法?

二、探討烹調方法及基本要求

1、學生討論

2、看書本第15頁烹調及其操作的基本要求

3、指導學習第15——16頁常用烹調作料。

三、網絡學習

上網瀏覽飲食類網站,老師可以提供幾個網站地址

四、學生談體會

看了這麼多美食文化,有什麼想和同學交流的?

五、課後拓展,堅持學習做家常菜。

第二單元技術初步小木工

第一課時木工技術的一般性知識

教學目標:

1、瞭解木加工技術變化和發展的過程,理解技術革新的意義。

2、認識、瞭解常見的木工工具,學習、掌握一些簡單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學會基本的木料截取與連接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木工工具若干,有關木工技術的錄像,或資料。

學生:小鋼鋸、釘錘、起子、鋼筆、直尺、大頭針、乳膠、砂紙、木邊料等,有關木工技術的信息資料。

活動過程:

1、出示、交流活動前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查找到的一些關於木工技術的資料。

如:魯班的故事

教師介紹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與注意點

①小鋼鋸的調整使用

②釘錘的使用

③起子的使用

2、介紹木材的特點和用途

①楠木

②泡桐

③水曲柳

④水杉

⑤香樟

3、解讀、明確更各種勞動工具的`操作規則與使用注意點,練習使用各種勞動工具。

注意點介紹:

①工具使用

②紀律

③工具擺放

④空間

4、組織學生進行對邊角料的截取和連接

學生操作

教師從旁指導。

第二課時模仿製作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木工製品的觀察、分析,理解其製作原理,瞭解製作的一般工藝流程。

2、正確運用木工工具,認真完成作品製作,並在實踐中不斷地改進、創新。

3、培養認真負責的勞動態度、精確嚴密的技術活動習慣和嚴謹務實的科學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木工工具若干,範作(角尺、木凳、木蜻蜓、快艇模型等)

學生:角尺、直尺、鉛筆、美工刀、鋸子、錘子、大頭針、木塊、砂紙、乳膠等。

活動過程:

1、出示範作,學生小組觀察。

師:通過觀察,你瞭解了哪些東西?

(形狀,結構……)

師:誰能來試着説説這些製品是如何做出來的?

學生交流

2、教師介紹木工製品的一般製作流程,介紹連接木料的常用方法。

製作流程:先設計後製作

連接木料常用方法:

①膠合

②釘釘

③榫接

3、製作角尺。

師:下面,我們就自己來製作一把角尺。

師:做角尺需分幾步完成?

學生交流

學生在紙上畫好草圖

學生動手製作

教師從旁指導。

第三課時設計製作

教學目標:

1、運用所學到的木工知識和木工技術,自己設計、製作一件木工製品。

2、培養學生對技術設計、技術實踐及作品的反思和評價能力,養成親近技術、積極主動進行技術探究的良好習慣。

3、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提高其對作品的認知、鑑賞、創造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鳥籠、信插、屏風、筆盒等學生設計的範作。

學生:生活中的木製品(實物或),鉛筆,直尺等工具及以前做過的木製品。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木工製品實物或,引導欣賞作品

師:談談設計者的意圖與設計方式

師:説説看後自己的感覺

師:説説你從中受到的製作啟發

2、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木製品,談談感受。

學生小組交流

學生全班交流

二、討論設計

1、討論:

①你想做什麼木製品

②你是怎麼想的?

教師提示構思作品的基本原則。

根據討論情況,學生分成若干小組。

2、設計:先畫成品草圖,再商討製作步驟,畫出部件圖。標明數據尺寸。

設計創作常用技法:

①加一加

②減一減

③擴一擴

④縮一縮

⑤改一改

⑥代一代

3、創作:按照設計方案和製作步驟動手製作。教師指導,學生合作。

4、裝飾:“你做得怎樣?能不能再裝飾或修改一下,使作品更漂亮或功能更多些?”

三、學生評價

1、組織學生互評

同組間互相評價自己組內組員的合作精神,動手能力等。

2、組織自評

説説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穫和需改進的地方

第三單元技術初步小塑料工

用塑料材料製作

單元解讀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塑料製品與生活的關係。

2.通過操作實踐,掌握簡單技巧,培養初步的技術意識、創新意識呵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提高環保意識。

二、教學內容

1.模仿製作:一課時。

2.設計製作:一課時。

模仿製作

一、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方法觀察、感知作品(盆景、杯墊、毽子、綵球),瞭解製作方法,分析製作步驟,熟悉材料和工具。

2.實踐操作,完成作品,並通過評價對作品進行改進、完善和創新。

3.培養學生在製作活動中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範作如盆景、杯墊、塑絲毽子、滌綸綵球各一套。

2.師生共同準備:

(1)塑料的相關知識和資料。

(2)假山欣賞。

(3)工具:剪刀、美工刀、圓規、毛筆、針、梳子。

(4)材料:泡沫塑料板、各色塑料管、滌綸薄膜、塑料、各色稱紙、雙面膠。

三、教學過程。

1.認識、瞭解塑料的種類和特點。

(1)一一展示書上的各種物品。問:它們都是什麼材料製作的?

(2)學生介紹自己對塑料材料的認識。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瞭解塑料的發展、性能、特點。

對生活的作用及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2.實踐操作,完成作品。

(1)展示四種常見的塑料小製品。

觀察意識哪個這些作品,説説它們分別是用哪些材料製成的?

“盆景”選用泡沫材料,採用分割、膠合、挖刻、上色燈操作方法。

“杯墊”採用分組捆紮的方法。

“塑絲毽子”採用對摺、穿繩、打結、梳絲等方法,將塑料絲繩製成毽子。

“滌綸綵球”採用了分組製作的方法,運用了畫、剪、卷、貼的方法制成喇叭狀,最後用針線進行組合。

(2)學生製作作品。

你準備用什麼材料學習製作哪件作品?

3.評價,完善作品。

組內交流作品的製作過程,經驗得失。

4.全課小結。

學生談談體會感受。

5.組織作品展示。

設計製作

一、教學目標。

1、能夠設計塑料手工製品,在討論中完善作品,並動手製作,完成作品。

2、培養學生對設計技術、技術實踐過程及產品的思考和評估能力,養成親近技術、積極主動進行學習探究的良好習慣。

3、激發學生對創作的興趣,提高美的感受力、鑑賞力。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各式塑管小動物,泡沫塑料雕刻工藝品,塑料花等塑料製品。

2、學生準備:

3、收集到的各種塑料工藝品,自己製作的小塑料作品,鉛筆,尺,白紙,收集到的各種塑料材料等。

三、教學過程。

1、欣賞作品。

出示學生製作的手工作品,讓學生評價。

請你看看它們都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2、提供相關,激發創作興趣。

教師小結,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塑料材料製成不同的作品。

給學生提供相關資料及作品,讓學生談談作品的構思、用料及技能技巧上的獨特和巧妙,啟發創新思維。

3、説一説。

閲讀書本“説一説”,回答問題。

4、設計製作。

問:看了以上的一些,給了你什麼啟發?你能設計一件塑料手工作品嗎?

學生按以下步驟創作:構思、討論,設計、畫出草圖,準備材料、工具,製作、修改。

提醒:在使用美工刀、剪刀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5、評議。

展示作品,在小組內交流、評議。

作者向全班同學介紹思路和創作過程。

6、全課總結。

學生談體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