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信息技術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信息簡報 / 發佈於: / 人氣:2.47W

高中信息技術教案精品多篇

高中信息技術優秀教案 篇一

學習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掌握圖表的製作方法;認識圖表的適應範圍,並能根據圖表分析數據。

過程與方法:幫助學生建立數據之間的圖形關係,發現事物的性質及變化規律,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表格數據的圖表製作方法及步驟。

教學難點:

(1)圖表類型、數據源的選擇;

(2)圖表數據分析。

學習內容:

一、自主學習內容:在淘寶雙十一各省銷售額表中完成製作嵌入式圖表:

數據區域:A1:B36

圖表類型:簇狀柱形圖;

數據系列產生在:列;

圖表標題:淘寶雙十一各省銷售額;

不顯示圖例。

1、在研討任務1中完成製作嵌入式圖表:

數據區域:A3:B10;

圖表類型:簇狀柱形圖;

數據系列產生在:列;

圖表標題:“雙十一”淘寶商品分類銷售額;

分類(X)軸:項目分類

分類(Y)軸:銷售額(億)

不顯示圖例。

2、在研討任務2中製作嵌入式圖表:

數據區域:A3,B9;

圖表類型:餅圖;

數據系列產生在:列;

圖表標題:淘寶消費者年齡分佈圖;

不顯示圖例。

3、在研討任務3中製作嵌入式圖表:

數據區域:A3:B12;

圖表類型:折線圖;

數據系列產生在:列;

圖表標題:“雙十一”支付寶交易額;

不顯示圖例。

二、擴展學習內容:

1、在sheet1中完成製作嵌入式圖表:

圖表類型:簇狀柱形圖;

圖表標題:城市年平均氣温對比 ;

數據源:A1:A13和D1:D13 ;

系列產生在:列;

顯示圖例。

2、在sheet2中製作嵌入式圖表:

數據區域:A2:E2和A5:E5;

圖表類型:三維簇狀柱形圖;

數據系列產生在行;

圖表標題:成績表;

不顯示圖例。

高中信息技術優秀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圖片信息的加工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瞭解圖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常用的獲取圖片方法;能夠使用Photoshop軟件選擇、移動、調整大小進行簡單的圖像合成。

2、過程與方法

能夠根據表達的需要,選擇適當的方法採集圖片信息;能夠根據表達的需要和圖像信息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方法對圖像進行加工、處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圖片在表現主題、表達思想、呈現信息方面的作用;通過對圖進行加工處理,使學生體驗創作的成就感,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並強化他們的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1、瞭解圖的獲取方法。

2、利用Photoshop對圖片進行簡單的合成的方法。

教學難點:

1、圖像的大小和旋轉調整。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欣賞幾幅圖片,有美麗的風景圖片、學校活動圖片、搞笑圖片、有寓意的圖片、圖解圖片,使學生認識圖在生活的作用:記錄豐富多彩的生活瞬間、娛樂、深化主題、描述複雜的事物或過程等,它能增強人的直觀感受,起到了文字和數據難以代替的作用。

提問:這些圖片是如何進入計算機的呢?

學生思考回答,引出獲取圖片的常用方法。

設計意圖:

通過圖片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不同圖片的作用使學生了解圖片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出本節內容。

二、利用計算機獲取圖片的方法

上課時大多數學生首先回答的是“上網下載”,教師可説明網上的圖片是已經在計算機裏存儲的,我們的問題是“圖片是怎麼進入計算機的?”。

1、利用數碼相機拍攝後導入計算機

此項方法學生大多能夠説出用相機拍攝,教師需引導學生説出拍攝後如何把照片導入計算機中。

2、利用掃描儀掃描到計算機

情景1:某同學在雜誌上看到了一幅非常喜歡的圖片,他想把這張圖片採集到計算機中,能做到麼?

學生思考回答。

引出掃描儀的作用是把外界圖片轉換為計算機能識別的數字圖片。

播放一段使用掃描掃描圖片的視頻片段,使學生了解掃描儀的使用過程。

以上兩種方法是常用的採集圖像方法,它們可以把計算機以外的圖片輸入到計算機中。

除了獲取計算機外部的圖片外,我們很多時候還需要獲取計算機內容的圖片,例如下面的幾個情景。

3、通過屏幕和視頻捕捉

情景2:某位同學在使用電腦欣賞一部精彩的電影時看到了一幅非常喜歡的畫面,他想把這個畫面保存下來,用作自己電腦的桌面,能實現麼?

方法:視頻播放軟件捕捉。、

情景3:某老師想把計算機屏幕上顯示的圖像保存下來,用於指導學生自學,能實現麼?

方法:按“PrtSc”鍵然後粘貼到應用軟件中。演示抓屏過程,如有學生回答出則請他演示操作。

4、使用軟件繪製、編輯、合成

情景4:展示繪製的圖片和合成處理的圖片,請學生回答這些圖片是怎麼來的。引出圖片的繪製、編輯、合成。

5、從網絡和其它電子設備上獲取

除了以上方法外,我們還可以從網絡和其他電子設備(如素材光盤等)上獲得,我們要根據自己需要選擇相應的獲取方法。

通過以上的獲取方法,我們能夠得到需要的圖片,但是有些是時候這些圖片並不能完全滿足我們的需要,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對它們進行修飾加工。下面我們來看幾張需要加工的圖片。

設計意圖:

通過情景的設置使學生知道獲取圖片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通過觀看視頻、圖片、學生演示等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較枯燥的理論內容生動形象。

三、圖像的效果處理

展示教材用例“掃描後的圖片”、偏暗的圖片,請學生指出這兩張照片存在的問題,分析出解決方法(忽略使用什麼軟件)。

圖片

存在問題

解決方法

掃描後的圖片

傾斜

旋轉

有多餘的內容

剪掉

偏暗的圖像

亮度不夠

調高亮度

簡要介紹所用軟件Photoshop一款專業圖像加工軟件,不詳細介紹工作界面等。教師演示操作過程,學生模仿操作,提供操作過程的錄像供學生參考。簡要指出對圖片的加工還可以進行:改變大小、添加文字、調整色彩、選擇、羽化、濾鏡、合成等操作。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圖片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使學生感受分析問題的必要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學生的瞭解發現“大多數學生沒有接觸過圖像的加工,對基本操作沒掌握”,所以把操作技能的學習方法定位在“教師演示,學生模仿”。操作錄像的使用,能為學生的自學提供幫助,也能減少老師的解答工作。

四、小結

幻燈片呈現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獲取圖片的常用方法,處理圖像可用的方法。教師總結:本節課我們瞭解了圖的採集方法和掌握的簡單的圖片處理方法,同學們要針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需求選擇正確的採集和處理方法,對於圖片加工的方法我們將在“多媒體技術應用”模塊更多的學習。

設計意圖:呈現本節知識點,幫助學生理清本節主要內容。引伸出所學內容的作用,指出深入學習的方向。

高中信息技術優秀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分析:

“信息與信息技術”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基礎》模塊第一章內容。作為本書的第一章,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對信息和信息技術做進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學生能從宏觀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術,並形成整體認識,為後面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準備。通過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列舉出身邊的各種信息,感受信息的豐富性;能舉例説明信息的一般特徵;能夠説出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能夠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歷史;能夠體會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體驗信息技術發展的變化,認識到信息技術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兩大塊:

1、豐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徵,前者是鋪墊性內容,與學生們的學習、生活緊密聯繫,簡單易懂,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後者是重點內容,理論性較強,是教學的難點;

2、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則從信息文化的角度來描述信息技術的大眾化和人性化,將技術的發展寓於信息文化的發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主要是讓學生知道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使用不當都會給人們帶來負面的影響。這一塊的內容都是教學重點,後兩者的內容也是本章的難點。

三、學生學習狀態分析:

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對知識應用和遷移能力已經比較強。這一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是比較成熟的,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思維也是比較活躍,能夠和同學一起來進行一些問題的探討、交流。他們有着廣闊的視野、強烈的使命感,關注信息技術在生活及其周邊的影響。

四、教學重點:

1、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 2、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

五、教學難點:

1、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

六、教學方法:

本節課主要採用以下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法、提問法、引導法,師生一起小結等等。

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信息的四個特徵?

新課導入 教師活動:

1、同學們,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這一節。首先,請大家閲讀本節開頭的一則新聞:

問題:上面的故事説明了什麼?

信息及其信息技術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術的發展歷史

教師活動: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術:一切與信息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和評價等有關的技術都可以稱為信息技術。可以説有了人類就有了信息技術,在人類歷發生過了五次的信息技術革命:

教師活動:給學生3分鐘看書第6頁,要求儘可能記住“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語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創造

第三次:印刷術的發明

第四次: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和普及

第五次: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

二、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只選擇兩點來講解,其餘的在下節課通過因特網、學生間互助、探究來學習)

1、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

教師活動: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實際上是從操作系統這個成面上來講的。講解DOS和WINDOWS的區別。(簡單介紹)

DOS:

DOS實際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盤操作系統)的簡稱。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基於磁盤管理的操作系統。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輸入命令來進行人機對話,並通過命令的形式把指令傳給計算機,讓計算機實現操作的。因此,作為用户的我們要記憶大量繁鎖的命令,那樣才能用好計算機。

WINDOWS:用的是GUI——鼠標/圖形用户界面

人機交互圖形化用户界面設計,以可視化的圖形方式來呈現交互。 舉例子:查看文件,複製文件,刪除文件

(1) WINDOWS如何實現(學生演示)

(2) DOS下如何實現(教師演示)

通過講解、分析,讓學生逐步感受到從DOS到WINDOWS是越來越好的人機界面。

①虛擬現實技術

應用:建築領域、外科醫生、軍事領域

②語音技術

語音識別技術,語音合成技術

應用:語音輸入法、無人值守電話服務、專用語音直接翻譯機。

③智能代理技術

OFFICE助手

可通過網絡進一步瞭解相關概念

2、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 壁紙、個性化簽名(QQ)、個性化鈴聲 認真看書上第九頁資料

3、越來越高的性價比

教師活動:請同學注意觀察教材第九頁的表。 學生活動:認真看書上的表

教師活動:從本張表你看出了什麼問題?

學生1:……

學生2:……

學生3:……

師生小結:

年份越來越來大,性能越來越來好,價格越來越來低。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術 辯論:信息技術的利與弊 解釋三種觀點:

(1)做作業時,我從網上拷貝別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嗎?

(2)上網就是聊天、灌水,還能做些什麼?

(3)在網上,誰也不會知道我是誰?我説什麼或做什麼都無關緊要。

實踐:

利用因特網,查找有關“虛擬現實技術”、“語音技術”、“智能代理技術”等的相關資料,下節課提問。

高中信息技術優秀教案 篇四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投影展示幾個信息技術的例子,激發學生的興趣

新課教學

一、信息技術概念

信息技術主要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手段實現獲取信息、傳遞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和顯示信息等的相關技術。

二、信息技術的發展歷史

1、五次信息技術革命:

⑴語言的使用

人口超過100萬的語言有140多種,其中漢語的使用人口最多,約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漢語是聯合國指定的六種工作語言之一,另外五種語言是英語、俄語、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有些語言則只為幾千乃至幾百人使用,如美洲的土著印第安語,中國的鄂倫春語、赫哲語。

⑵文字的創造

文字是在語言的基礎上誕生的,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人類語言的起源,距今至少有上百萬年,人類最早的文字誕生到今天,最多也不過五六千年。

中國文字的發展,經過秦統一中國後,連續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漢字逐漸走向規範化。漢字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由此可知,歷任何一種新的字體,都是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的。總體來説,楷書形成後,中國文字已基本定型。

⑶印刷術的發明

我國是印刷術的發源地,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印刷術,都是在我國印刷術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印刷術的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發展起了重大作用。印刷術和造紙術、指南針、火藥並稱為我國古代科技的四大發明。它的發明和推廣應用,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因而被稱為「文明之母」。

⑷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和普及

電報:1844年5月24日,在座無虛席的國會大廈裏,莫爾斯用他那激動得有些顫抖的雙手,操縱着他傾十餘年心血研製成功的電報機,向巴爾的摩發出了人類歷的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蹟!”

1912年“泰坦尼克”號撞到冰山後,發出電報“SOS,速來,我們撞上了冰山。”幾英里之外的“加利福尼亞”號客輪本應能夠救起數百條生命,但是這條船上的報務員不值班,因此沒有收到這條信息。從此以後,所有的輪船都開始了全天候的無線電信號監聽。

電話:1892年紐約芝加哥的電話線路開通。電話發明人貝爾第一個試音:“喂,芝加哥”,這一歷史性聲音被記錄下來。

電視:經過長時間的艱苦奮鬥和無數次失敗之後,貝爾德終於用電信號將人的形象搬上了屏幕。1929年,英國廣播公司允許貝爾德公司開展公共電視廣播業務。30年代以後,貝爾德又轉向了彩色電視的研究,並有所成就。

⑸計算機技術與現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

第一代:1946-1956年。

第二代:1957-1963年。

第三代:1964-1981年。

第四代:1982-1989年

三、信息的發展趨勢

⑴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

⑵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

⑶越來越來高的性能價格比。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術

面對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要客觀認識、揚長避短、合理而充分地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上網對中學生的影響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小結

1、每一次信息技術革命都推動了人類社會向更高層次發展。

2、信息技術包含計算機和網絡技術。

3、不只有五次信息技術革命,它隨着時代的變化,生產力的發展,不斷有新事物的產生。

練習

1、漢字的發展,大致可分哪四個階段?

2、計算機的發展經歷的四個階段?

3、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為我們服務?

高中信息技術優秀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用智能工具處理信息》是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術必修模塊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需要,我對教材內容進行了重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部分智能信息處理工具軟件的使用,體驗智能信息處理工具的基本工作過程,瞭解其實際應用價值。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學生來自不同的初級中學,他們的信息技術學習經歷不同,信息素養和動手操作能力也不同,雖然在上半學期的教學中學生已具備常用工具軟件以及網絡應用相關的使用經驗,和一定的小組協作能力和組際競賽意識。然而對於信息智能處理工具軟件的使用,只有個別學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經驗,因此,課前準備好一些説明資料,把活動的安排進行具體、詳細地描述。

三、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瞭解智能信息處理工具的基本工作過程;在實踐與競賽中學會智能工具處理信息;在合作與交流中體會信息智能處理的過程,認識智能信息處理這一前沿技術的實際應用價值。

四、教學重難點及策略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能應用和體驗智能信息處理工具;教學的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通過實踐瞭解智能信息處理工具的工作過程並學以致用。

在設計中採用“任務驅動”和“分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和交流合作的意識與能力,從而體現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理念;通過構建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利用學習網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

五、教學準備

1、軟件:ocr軟件。

2、硬件:手寫板,掃描儀。

3、其它:在線翻譯、人機對話網站資源,各個探究活動資料,教學課件。

4、教學實施環境要求:多媒體網絡教室。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展現“亞特蘭蒂斯”星球上的材料“人機大戰”和“殘疾人田甜正在用嘴做動畫”;船長(教師)和機器人小書引領學生進入太空船,出發到“亞特蘭蒂斯”星球,進行太空之旅。

【設計意圖】構建情景,展現人工智能的神奇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

(二)操作探究

機器人小書告知大家,距離目標星球還有25分鐘,在這段時間要完成三個任務和一個遊戲。

任務1——人機對話

利用中英文學習網站,與機器人eliza或小布進行對話,將對話內容記錄到表中,再完成探究與評價,然後提交。

【設計意圖】通過任務驅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與能力。

任務2——電腦翻譯助手

利用在線網站對一段英文翻譯成中文,將該中文內容再次翻譯成英文,再完成探究與評價,然後提交。

【設計意圖】通過任務驅動,引導學生體驗智能信息處理技術,通過回答問題,鍛鍊學生交流與表達的能力。

任務3——文字識別進行時

以小組為單位(4人一小組),利用ocr軟件對四張圖片(紙張平整,紙張褶皺、報紙、中英文混合的文字圖片)進行識別,完成探究活動並提交。探索活動需在10分鐘內完成,小組長負責組織,分工合作;探索過程中可求助操作輔助員或小組其他成員。

(學生各小組分工協作,共同探究任務,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通過任務驅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鍊小組長的領導和組織能力與意識;培養小組同學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高中信息技術優秀教案 篇六

【教學內容分析和設計】

《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教育科學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術基礎》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由於這個內容理論性較強,如果只是由教師來講,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所以我準備在教師的引導下,舉出現象,讓學生進行探討,然後歸納獲得知識。

【教學對象分析】

上一節課,學生已經瞭解了信息的基本特徵,對信息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但對“信息技術”的瞭解卻很模糊,一般把信息技術等同於計算機技術。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是本節課要解決的一個重點。在體驗信息技術發展這項教學內容中,重點讓學生體驗“語音技術”,其它幾項只做簡單介紹。

【教學目標】

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歷史及各種信息技術之間的關係;體驗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引導學生善意對待信息技術、健康使用信息技術。

【教學重、難點】

從五個方面看待信息技術發展歷史;信息技術的發展越勢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術。

【教學環境】

多媒體電腦網絡教室

【教學策略】

教師引導下的主動學習,並通過排出現象、探討分析、歸納總結的過程獲取知識。

【教學過程】

一、信息技術的發展歷史

信息技術(it:tnformation technology)

一切與信息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和評價等有關的技術都可以稱之為信息技術。從人類社會發展史角度看,信息技術共經歷了五次信息技術革命。

1)語言的使用:從猿進化到人的重要標誌;

2)文字的創造:是信息的存儲和傳遞首次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

3)印刷術的發明:為知識的積累和傳播提供了更為可靠的依據;

4)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和普及:進一步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5)計算機與現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將人類社會推進到了數字化的信息時代。

第一代:1946-1958年,電子計算機;

第二代:1958-1964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

第三代:1964-1970年,集成電路計算機;

__:1971-20世紀80年代,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第五代:至今,智能化計算機。

二、信息的發展趨勢

信息技術有着悠久的歷史,它還將向人性化和大眾化的方向發展,即信息技術越來越符號人的需求和使用習慣。

大眾化的具體表現:

1)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

a、20世紀最偉大的十個人機界面裝置——擴音器、按鍵式電話、方向盤、磁卡、交通指揮燈、crt、遙控器、液晶顯示器、條形碼掃描器、鼠標/圖形用户界面(gui);

b、dos操作界面與gui操作界面:人性化界面、個性化設計;

c、虛擬現實技術(產生時間:20世紀末);

三維逼真的虛擬環境:三維圖形生成技術、多傳感受交互技術、高分辨顯示技術

“3i”特點:強烈的“身臨其境”沉浸感;友好親切的人機交互性;激發人想像的刺激性。

分類:虛擬實景技術(如:虛擬遊覽故宮博物院)、虛擬虛景技術(如:虛擬現實環境生成、虛擬設計的波音777飛機)。

d、語音技術;

語音識別技術(asr)——將人説話的語音信號轉換為可被計算機識別的文字信息,從而識別説話人的語音指令以及文字內容的技術。

語音合成技術(tts)——將文字信息轉變為語音數據,以語音的方式播放出來的技術。

語音技術的應用可劃分為三個方面:桌面應用、網絡/電話系統應用和信息家電應用。

e、智能代理技術:通常可以主動地根據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務,主要用於信息的自動栓索和過濾。如:搜索引擎中的“機器人”或“__”程序。

2)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

3)越來越來高的性能價格比

如計算機內存條大小的變化,從剛開始的1mb開始,慢慢的出現32mb、64mb、128mb、512mb等。(mb代表計算機中存儲容量的單位)。計算機的存儲容量是以字節為單位計算的。

計算機中常用的表示容量的單位還有:字節(b)、千字節(kb),兆字節(mb),千兆字節(gb)。

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8bit=1b;1kb=210b;1mb=210kb;1gb=210mb;1tb=210gb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術

面對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要客觀認識、揚長避短、合理而充分地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網絡犯罪形式:

1)通過互聯網末經許可便進入他人的計算機設施,__他人密碼,使用他人的計算機資源;

2)通過網絡向他人計算機系統散佈計算機病毒;進行間諜活動,竊取、篡改或者刪除國家機密信息;

3)進行商業間諜活動,竊取、篡改或者刪除企事業單位存儲的商業祕密和計算機程序;

4)非法轉移資金;盜竊銀行中他人存款,進行各種金融犯罪等。

5)利用網絡傳播有害信息,對他人進行誹謗、謾罵、恐嚇,製造謠言,傳播假新聞,擾亂社會秩序,暴力、恐怖、迷信作品,毒害青少年;褻瀆宗教,破壞民族團結;進行文化和意識形態方面的滲透活動等。

【課堂練習】

1、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和印刷術與第(3)次信息技術革命有密切聯繫。

2、21世紀,人類已經進入了( a )。

a.信息時代 b.電子時代 c.高科技時代 d.現代化時間

3、信息技術的英文全稱是( a ),簡稱 it。

(a)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formation technique

(c)communic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ransmit

4、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下面有關影響的描述正確的是( a )。

(a)促進科技進步 (b)給人帶來麻煩

(c)創造新的人類文明 (d)加速產業的變革

5、家中新買計算機的配置為:intel 奔騰4 2.8ghz/ 256m/ 80gb/50x/15,其中通常用來表示cpu主頻大小的是( a )。

a、intel 奔騰42.8ghz b、256m c、80gb d、50x

高中信息技術優秀教案 篇七

一、教學目標

在任務驅動與分組協作中體驗和掌握網絡信息檢索的方法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提升學生獲取網絡信息的能力。能夠藉助網絡解決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所碰到的問題,為後續學習奠定基礎。

二、教學重點

①掌握各類網絡信息檢索方法;

②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和獲取信息的興趣;

③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④使用搜索引擎準確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三、教學難點

掌握關鍵詞搜索的技巧。

四、教學手段

①網絡電腦教室(與Internet相連);

②易思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

③Office、IE瀏覽器等軟件;

④ftp服務器(在教師機架設一台FTP服務器)。

五、教材分析

1、本節的作用和地位

教材選用廣東基礎教育課程資源研究開發中心信息技術教材編寫組編著的《信息技術基礎》(必修)模塊第二章第二節第一課時的內容,本模塊強調學生在經歷信息獲取的過程中,掌握信息獲取的策略與方法。今天網絡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主要渠道之一,如何藉助網絡有效地獲取信息,是高中學生必須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教材着重要求學生學習網絡信息檢索的一般方法,歸納網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這將為本模塊其他內容和選修模塊的繼續學習奠定重要基礎。

2、本節主要內容

本節學習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學習網絡信息檢索的方法。該部分設置了任務,要求小組協作、藉助網絡檢索自己想獲取的信息,初步瞭解學生的網絡檢索水平,並通過比較這幾種方法的差異性及各自的優缺點,得出網絡信息檢索的策略,學會根據遇到的具體問題來選擇適當的方法。第二部分學習使用搜索引擎,在眾多的網絡信息檢索方法中,利用搜索引擎使網絡信息高效檢索成為可能,但是不同類型的搜索引擎及搜索引擎的不同使用技巧均會影響檢索的結果和效率。該部分設置了搜索小比賽活動,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六、學生分析

在信息爆炸的當今社會,面對紛繁複雜的信息,高效地獲取有用的信息來支撐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是新世紀青少年學生必須具備的信息素養之一。高中學生原本應該具備使用網絡獲取信息的能力,但由於地區的差異,高一隻有少數學生有使用網絡搜索信息的歷史和感性經驗,大多數學生對通過網絡獲取信息存在一定的難度,甚至少數學生由於家庭的原因(如家長擔心子女沉迷於網絡遊戲等響影學習,排斥子女上網)從未接觸信息網絡,給課堂的教學實施造成一定的難度。因此課堂教學應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實行分組協作(在新學期第一課已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分組過程中強調優勢互補的協作方式,每五位學生為一組),充分發揮學生集體“原動力”。

七、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信息技術應用

頭腦風暴

(8分鐘)

1、情境導入:同學們,因特網的本質就是一個連接全球的無窮無盡的信息資源庫。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所碰到的多種多樣問題可以藉助網絡來解決!有人形象地説:“信息就在指尖上。”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驗證這一説法吧!

2、提出問題:大家都知道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因大地震和海嘯發生核泄漏,這次核泄漏事件引起全世界恐慌,因為核輻射會對人體產生傷害。核輻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我們試試通過網絡看能否快速準確地找到答案。

3、思考:用什麼方法可以快速地獲取所需信息。

4、上網檢索答案。讓學生初步感知信息檢索的過程,並可以觀察學生已有的網絡信息檢索水平。利用網絡檢索信息。

新課學習

(32分鐘)1.請學生將信息檢索過程中使用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填寫在搜索過程記錄卡中。

2、整理學生上傳的搜索過程記錄卡,組織各小組交流討論,通過對幾種網絡檢索方法的比較,請學生總結網絡信息檢索的方法及各自適用的情況。

3、引導學生閲讀課本P25頁表2-7網絡信息的檢索方法。

4、提出問題:核輻射有哪幾種?對身體造成危害的方式相同嗎?我們一起藉助網絡來解決這關係自身安危的問題。

5、在講解時有意地着重於搜索引擎中關鍵詞的使用。

6、創設活動:在學生對獲取網絡信息有進一步的瞭解的基礎上,各小組進行搜索小比賽活動:①“搜索引擎”的含義?②核輻射危害到底有多大?③如何防止核輻射影響身體?④核電站會不會像原子彈那樣爆炸呢?

7、任務説明:

①共4道題需要在8分鐘內完成,時間緊、任務重,各小組長要注意分好工。

②統一使用搜索引擎來檢索信息,注意關鍵詞的提取。

③把檢索到的信息複製並保存於Word文檔中,由組長處理後在規定的時間內上傳到FTP服務器上。

④同學們要為小集體的榮譽而努力,加油!加油!

8、觀察學生在搜索信息時使用的搜索技巧和存在的不足。

9、引導學生閲讀課本P27頁表2-10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10、整理各小組上傳答案,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室進行廣播,讓各小組相互評價,評出優秀的小組。加以表揚肯定!

11、讓學生總結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12、強調:①提煉搜索關鍵詞要靠平時的積累;②不要侷限於一個搜索引擎;③注意邏輯符號的使用;④強制搜索的方法要添加英文雙引號。

13、提出問題:人類社會最早的核災難發生於哪個國家?請同學們想一想,以最快的速度檢索問題的準確答案。

14、請剛才被評為優秀的小組選派一位同學為我們演示其操作的方法與過程。1.下載共享區的搜索過程記錄卡,填寫搜索過程記錄卡。

2、分組交流,展開討論:信息檢索過程中使用的方法,及選擇該方法的理由。然後推薦一位同學回答問題。

3、閲讀課本。

4、每位學生在領到組長分發任務後快速藉助網絡檢索信息。

5、閲讀課本。

6、總結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7、為優秀的小組豎起大母指,説你們好棒!

8、觀察同學的學習效果。1.讓學生主動參與,通過交流討論,提升學生對信息檢索的感知。

2、進一步明晰網絡信息檢索的方法,促使學生對信息的檢索方法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3、興趣是的老師,壓力是最棒的動力!通過這種方法培養學生分工合作意識和時間觀念,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鍛鍊,進一步體驗搜索引擎的效率。

4、實踐出真知,高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信息歸納與整理能力,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深度!

5、為學生提供一個表現自我的平台,可以展現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培養學生對待事物公平公正的評價態度。1.通過FTP服務器收集搜索過程記錄卡。

2、利用易思多媒體網絡教室演示整理後的搜索過程記錄卡。

3、利用易思多媒體網絡教室邊演示邊講解幾種檢索方法的特點及各自的適用情況。

4、利用網絡檢索信息。

5、通過FTP服務器收集學生上傳答案。

6、利用易思多媒體網絡教室廣播學生所檢索到的信息。

7、利用易思多媒體網絡教室廣播學生操作的方法和過程。

歸納總結

(3分鐘)總結網絡信息檢索的策略與技巧。利用易思多媒體網絡教室演示。

教學延伸

(2分鐘)為了提高網絡信息檢索的效率,我們需要熟練掌握獲取信息的策略與技巧。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獲取網絡信息的方法與技巧應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去。聯想:學習過程其實也是一個獲取信息的過程,自然也存在效率高低的問題,因此大家要重視交流學習的“策略與技巧”。知識延伸,促使學生將知識內化,進行能力遷移。

高中信息技術優秀教案 篇八

【學習目標】

1、掌握動畫的分類。

2、學習二維動畫的製作過程和方法。

【學習重點】

製作二維動畫的過程和方法。

【學習難點】

動畫製作過程中各種參數的設置。

【預習導學】

1、從空間角度來劃分,動畫可分為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如果動畫的畫面稱為二維動畫,二維動畫畫面構圖 ,二維動畫的文件格式有如果動畫的畫面是______ 就是三維動畫,三維動畫增加了還具有三維動畫的文件格式為______。

2、製作二維動畫的軟件很多,其中代表性的是Macromedia公司的______。動畫採用了______技術,可以______,它具有______特點,被廣泛應用於______。

3、用Flash製作動畫有兩種基本方法:一種是______,另一種是______。

【合作探究】

一、討論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各有什麼表現特點?

二、兩種動畫製作方法的比較

1、逐幀製作:

2、中間幀自動生成:

三、製作遮罩(Mask)動畫

在Flash中設為遮罩的層可以將其下一層的內容隱藏起來,再下一層的內容將透過遮罩層填充顏色形狀或文本對象顯示出來。

演示動畫並分析製作方法

5.2 動畫的製作(一)導學案

四、文件格式

1、fla格式:

2、swf格式:

【實踐探究】

探究任務:製作遮罩動畫

要求:1、仿照課堂實例製作遮罩動畫,保存成swf格式。

2、改變“背景”圖層的形狀,觀察遮罩動畫的效果。

【交流評價】

交流製作心得,有哪些值得改進的地方。

【提交作業】

高中信息技術優秀教案 篇九

一、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術基礎分冊,是關於計算機結構原理的初步梳理。在本節課之前,已經介紹了計算機的應用,學生對於計算機也並不陌生,對於本節課的內容相對簡單的是所要學習的內容學生都有所接觸和涉獵,困難之處在於如何將所學內容與之前學生的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二、學情分析

高中的學生對計算機並不陌生,經過高中一年的學習,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對於信息技術而言,具體軟件的操作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希望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一些知識的內在原因,希望能夠找到操作的規律。因此學生學習本課恰逢其時。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計算機硬件設備,瞭解各設備的功能及特點;能夠正確指認計算機硬件設備,區分常見的輸入、輸出設備。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探究、遊戲活動過程,能熟練掌握計算機主要硬件設備,以及各設備的功能,提升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圖片、閲讀教材增強學生視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所提升,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通過遊戲活動增強學習趣味性,激發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計算機硬件設備的組成、各部件的名稱與實物的對應。

【難點】

瞭解計算機硬件的功能及特點。

五、教學方法

演示教學法、任務驅動法、談話法。

六、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在導入環節,我將採用談話的形式導入,我會問學生一些問題“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計算機這麼長時間了,計算機能做哪些事情,大家能舉例説明下嗎?同學們説的非常對,計算機功能好強大!既然計算機能做這麼多工作,它是依靠哪些部件來工作的呢,計算機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

在學生的回答中,回顧之前所學習的內容,在學生回答之後,我順着學生的思路追問“那麼計算機是如何進行工作的呢?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從而引出今天的課題:計算機結構原理初步。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計算機系統

在新課教學的第一個部分,我將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逐步引導。我會提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我們在製作Word文檔、Excel表時,沒有計算機的機箱、顯示器等外部設備能實現製作任務嗎?只有機箱、顯示器等外部設備,但沒有安裝Office軟件,可以製作Word文檔、Excel表格嗎?

通過問題的形式讓學生思考,那麼機箱顯示器是什麼,而Office軟件又是什麼呢?學生通過總結會發現,計算機包括有型的硬件和無形的軟件,此時我還會讓學生通過舉例來説一説他們理解的硬件和軟件有哪些?在討論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啟發,引導學生對計算機系統的理解不再拘泥於書本而是能夠有一個更加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二)硬件系統的分類

承接計算機系統的分類,我會帶着學生首先學習硬件系統的分類。在此部分的教學,我將利用Flash製作的動畫,介紹計算機工作的流程。在觀看Flash的過程中,我將留下一些問題,計算機內部有哪些硬件設備,數據和程序是如何在這些硬件設備中運行的,在運行的過程中,硬件從功能的角度可以分成哪幾類?

學生通過Flash和自己對計算機的理解,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描繪整個程序和數據的運行過程,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總結出計算機硬件提供包括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三)分析詳解計算機硬件系統

硬件分成了五個部分,但是在講授的過程中,我將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講解。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相對這幾個部分的作用非常重要,我將通過嚴謹的知識講授和生活實例相結合的形式,介紹它們的運行原理、分類及發展趨勢等。

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原理相對簡單,按時更新速度較快,因此在此部分講解的過程中我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不再被書本框住,而是能夠將知識結合生活。讓學生髮散思維,在輕鬆的氣氛裏完成本部分的教學。

環節三:鞏固提高

在鞏固提高的部分,我將通過遊戲的方式進行練習。具體的方法是請同學們上講台表演一種硬件設備,可以用肢體表示,也可以發出聲音,但是不能説功能部件的名稱,讓大家猜一猜表演的是什麼部件。

環節四:小結作業

1、小結: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有哪些;重點(瞭解計算機硬件設備的組成、各部件的名稱與功能);難點(理解計算機硬件設備的功能及特點)。

2、作業:網上查找以下設備的圖片或品牌:3種打印機圖片及其名稱,3種U盤品牌及其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