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白楊禮讚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5.86K

白楊禮讚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白楊禮讚》優秀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重點:

1,象徵的藝術手法;排比和反問的修辭方法。

2,準確而富有感情的語言。

3,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教學難點:

象徵的藝術手法。

預習要求:

1,閲讀預習一,瞭解本文的寫作背景。

2,完成預習三,1,3

1,給下列字注音:錯綜氈子外殼昔主宰垠砥懨逸暈圈倔強虯枝婆娑楠木頎

2,解釋下列詞語:(四音節合成詞要求説出結構)

視野黃綠錯綜妙手偶得錘鍊主宰垠坦蕩如砥倦怠潛滋暗長懨懨旁逸斜出參天婆娑偉岸縱橫決蕩秀頎

教時安排:

2教時

第一教時

一,導入新課:

1,通過複習學過的課文找學生介紹茅盾。

2,板書課題白楊禮讚

茅盾

總結:

茅盾,浙江桐鄉人,原名沈德鴻,字雁冰。

代表作:長篇小説《子夜》中篇小説《林家鋪子》

3,找學生介紹本文的寫作背景。

明確:預習一。

二,檢查預習:

給下列字注音:

氈外殼主宰垠坦蕩如砥懨逸暈虯頎

集體訂正。

三,明確學習目標:

1,瞭解象徵的手法

2,分析課文結構。

3,討論課文第一部分。

四,學生閲讀全文討論給課文分段:

提示:1,本文一共幾小節?9節

2,禮讚是什麼意思?找出文中讚美白楊樹的句子》

總結:

一(1節)點明題旨,直接抒發對白楊樹的讚美和崇敬之情。

二(2-4)描寫黃土高原的景色,襯托白楊樹不平凡。

三(5-6)描寫白楊樹的外形讚美白楊樹。

四(7-8)點明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五(9)通過對比再一次讚美白楊樹。

明確:

1,分法較多,有道理就行。

2,本文的線索:

讚美白楊樹的不平凡。

五:分析課文第二部分,閲讀課文討論思考:

1,作者對黃土高原的總印象是什麼?

明確:“一條大氈子”

2,課文運用了哪些詞,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黃土高原的?

總結:黃綠錯綜--------顏色;無邊無垠-----空間;坦蕩如砥-------地形。

3,這樣的景色給人的感覺是怎樣的?看到白楊樹後的感覺有如何?

總結:先是:“雄壯”“偉大”然後:“單調”“懨懨欲睡”。

4,討論文中提示“寫對高原的“雄壯”“偉大”“單調”“懨懨欲睡”兩種感覺對寫白楊樹有什麼作用”?

總結:正反襯托:正,生長環境的偉大。白楊樹還是值得讚美。

反,離開白楊樹還是單調,

5,總結寫作順序:麪點。

六,總結第一課時:

通過描寫白楊樹的生長環境從正反方面襯托白楊樹的“不平凡”

課後作業:

讀下列文字然後回答下列問題:

汽車在望不到邊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黃的是土,未開墾的荒地,幾十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堆積而成的黃土高原的外殼;綠的呢,人類勞力戰勝自然的成果,是麥田。和風吹送,翻起一輪一輪的綠波——這時你會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兩個字“麥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是經過錘鍊的語言精華。黃與綠主宰着,無邊無垠,坦蕩如砥,這時如果不是宛若並肩的遠山的連峯提醒了你(這些山峯憑你的肉眼來判斷,就知是在你腳底下的),你會忘記了汽車是在高原上行駛。這時你湧起來的感想也許是“雄壯”,也許是“偉大”,諸如此類的形容詞;然而同時你的眼睛也許覺得有些倦怠,你對當前的“雄壯”或“偉大”閉了眼,而另一種的味兒在你的心頭潛滋暗長了——“單調”。可不是?單調,有一點兒吧?

1,本段描寫的是_____________景色,作者抓住了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特點來寫的。

2,當你看到這一景色你的感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給下列加陰影的字注音並解釋:

(1)無邊無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坦蕩如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潛滋暗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黑體字的句子是個單句它的主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賓語是:__________________這一句使用的修辭格是:____________。

5,本段最後有兩個問句,它們分別是:(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教學後記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分析課文二,三,四部分;總結全文。

一,複習導入新課:

1,明確課文的線索;課文的寫作背景。

2,作者有關知識。

集體訂正

二,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分析課文二,三,四部分;總結全文。

三,學生閲讀5-6節思考並討論:

1,概括5-6節內容。

明確;寫白楊樹的外形表現白楊樹的不“不平凡”。

2,第5節主要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安排材料的?

總結明確:

總:力爭上游,筆直的幹,筆直的枝》性格:

幹:丈把高……

分:丫枝:向上,靠攏……倔強挺立,

葉:向上……不屈不撓,

皮:光滑,淡清色……力爭上游,

總:這……

3,討論文中提示:

那些詞語表現了“力爭上游”?它們和“倔強挺立”“不折不撓”的性格有聯繫嗎?

總結:詞語:向上,靠攏,一束……

疏導:通過寫白楊樹的外形來表象白楊樹的內在品質。進而讚美白楊樹“不平凡”。

四,閲讀第7-8節,討論:

1,概括本節內容。

明確:讚美白楊樹,揭示其象徵意義。

2,為什麼説“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為什麼又説“它是樹中的偉丈夫”?這種先否定後肯定的寫法叫什麼?

3,從哪些地方分析,北方的抗日軍民和白楊樹具有相似支出?

總結:不屈不撓,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讀8節)

4,總結該段使用的修辭格,及其作用。

總結:反問和排比

作用,加深語氣,強化感情。發人深醒。

討論:哪些詞語表現出揭示的意思一層比一層深?

“不想到”“一點也不聯想到”“不更遠一點想到”

5,齊讀“我讚美……的精神”

明確:直接交代讚美白楊樹的原因。

疏導:“不但……尤其”遞進關係的複句。強調後面的“精神”。

五,討論第9節:

作者為什麼不去讚美“楠木”?哪些人才會去讚美“楠木”。聯繫全文看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疏導:對比的寫法。

總結:熱愛民眾,讚美民眾。

六:總結全文:正:偉大

開篇點題生長環境細描外形,概括特點

反:單調

白楊樹……實在是……決不是……

農民楠木

象白楊樹一樣的人:(對比)

哨兵白楊樹

精神和意志讚美

主題:象徵的手法,抓住外形特徵借形象,讚美……歌頌……抒發……情

七,完成課後作業:(略)

附1:象徵:通過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藝術手法。

比喻和象徵的區別:

1,比喻用於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狀,而象徵只用於有關人類品質或人類組織的性質。

2,一般比喻,其喻體在全篇中不佔主要地位,並不是文章的主要題材。象徵則相反。

3,比喻適用與各種文體,象徵用於抒情性文體。

託物言志:

附2:

閲讀訓練:

(一)

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幹,筆直的枝。它的幹通常是丈把高,像加過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加過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不旁逸斜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説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這是雖在北方風雪壓迫下,卻保持着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那樣粗細,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着西北風。

1.能出白楊樹精神美的一項是:()2分

A.力爭上游、倔強挺立、不折不撓、

B.一律向上、向上發展、高到丈許、

C.參天聳立、緊緊靠攏、成為一束

D.光滑而有暈圈、泛出淡青色

2.下列説法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白楊樹有些葉子是斜生的。

B.白楊樹一般只有碗口那樣粗,但可以長到兩丈高。

C.白楊樹給人具體的形象感覺是筆直的。

D.白楊樹是一種值得讚美的樹。

3.加橫線句子賓語的中心語是:()2分

A.倔強挺立的一種樹B.樹C.一種樹。

D.雖在北方風雪壓迫下,卻保持着倔強挺立的一種樹

4.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

參天---旁逸斜出----

5.上文的結構特點是:()2分

A.先總後分B.先分後總C.總分總

6、把下邊的形聲字按形旁和聲旁的排列位置歸類:3分

碗努雪圈悶頸

上形下聲:_____下形上聲:______左形右聲:________

右形左聲:_____內形外聲:______外形內聲:________

7、上文段的首句從句子用途方面分屬:()2分

A。祈使句B。疑問句C。陳述句D。感歎句

8、上文選自課文《》,作者_______。

《白楊禮讚》教案 篇二

1、掌握無邊無垠、坦蕩如砥等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象徵手法和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理解白楊樹的象徵意義與象徵手法。

朗讀法、討論法、圈點勾畫法、啟發式教學法。

錄音機、投影儀。

一課時

重點把握文章5、7兩段,揭示文章的象徵意義及反問、排比修辭方法的運用,突出朗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能力,推進民主、平等、和諧、友好,教學相長的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指導學生觀察語文課本封面,簡要説一説畫中白楊樹的特點,並適當展開聯想,説説應用哪些詞形容白楊樹比較適合。

幻燈片:

的白楊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課文錄音5-7段,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文中生字詞的寫法與讀音。並運用圈點勾畫法,找一找作者是如何描寫白楊樹的形態的。

三、再讀課文,把握要旨

1、在學生回答白楊樹的。外形特點後,與學生共同賞析課文第5段,感受白楊樹的形態美,並指導朗讀。

2、拋出問題:作者對白楊樹還做了哪些描寫。由此導入第7段。賞析本段,要求學生將四句反問句改成陳述句,並比較、朗讀、感受白楊樹的內在美。

幻燈片:

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3、拋出問題:讀到這裏,難道同學們還覺得本文僅僅是寫白楊樹嗎?

4、講解什麼是象徵

幻燈片:

象徵是

四、課外拓展,領會象徵

1、適當擴展聯想,加深對象徵手法的理解

幻燈片:

綠色長城

2、聽歌曲《白樺林》從中感受象徵的含義

幻燈片:

《白樺林》歌詞

3、課後閲讀散文《白楊》,理解文中內容及象徵手法,並與《白楊禮讚》做比較閲讀。

白楊禮讚

茅盾

象徵

樹人

北方農民哨兵

上進的精神

《白楊禮讚》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瞭解作者、寫作背景。

2、熟讀課文,探究白楊樹的不平凡,理解作者賦予白楊樹的精神。

教學重點:

熟讀課文,探究白楊樹的不平凡,理解作者賦予白楊樹的精神。

教學難點:在閲讀中理解作者所賦予白楊樹的精神。

教學方法:誦讀、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播放歌曲《小白楊》引入

2、解題“禮讚”的含義是什麼?選擇下列義項。

A、表示高度的讚揚B、表示尊敬和讚美C、表示某種禮貌和風格

3、作者簡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烏鎮人。現代作家、文藝理論家、社會活動家。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説《子夜》,短篇小説《春蠶》、《秋收》、《殘冬》、《林家鋪子》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字詞預習

無邊無垠()潛滋暗長()旁逸斜出()婆娑()虯枝()

坦蕩如砥()懨懨欲睡()秀頎()椏枝()暈圈()

2、自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畫出文中直接讚美白楊樹的語句,體會作者對白楊樹的情感。

點名讀畫出語句,強調懷着讚美之情。

3、文中反覆讚美白楊樹是“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極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嗎?應該怎樣理解?

三、再讀課文,探究主旨

探究白楊樹之“不平凡”

要求:細讀課文,找出你所感受到的白楊樹不平凡的語句、段落,分析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讚美白楊樹的。

1、生長環境

2、外部形態

3、內在精神

4、與楠木對比

四、拓展遷移白楊樹生長習性

白楊樹能在戈壁上生長,生命力強。喜光,不耐陰,耐嚴寒,零下40度的條件下無凍害。耐乾旱氣候,但不耐濕熱,南方栽培易病蟲害,且主幹彎曲常呈灌木狀。耐貧的輕鹼土,耐含鹽量在0.4%以下的土壤,但在粘重的土壤中生長不良。深根性,根系發達,固土能力強,根櫱強。抗風、抗病蟲害能力強。壽命達90年以上。

總結:白楊樹尤其適合西北土質

出示幾張景泰至白銀路邊的樹木照片,如今西北地區的植被數量、面積都在逐漸減少,當下正值植樹季節,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並鼓勵身邊的人們多植樹,尤其是適合我們西北地區土質的白楊樹,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共建美好家園!

五、佈置作業

積累字詞,背誦第7段

白楊禮讚語文教案 篇四

教學重點:

1, 象徵的藝術手法;排比和反問的修辭方法。

2, 準確而富有感情的語言。

3, 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教學難點:

象徵的藝術手法。

預習要求:

1, 閲讀預習一,瞭解本文的。寫作背景。

2, 完成預習三,1,3

1, 給下列字注音:

錯綜氈子外殼昔主宰垠砥懨逸暈圈倔強虯枝婆娑楠木頎

2, 解釋下列詞語:(四音節合成詞要求説出結構)

視野黃綠錯綜妙手偶得錘鍊主宰垠坦蕩如砥倦怠潛滋暗長懨懨旁逸斜出參天婆娑偉岸縱橫決蕩秀頎

教時安排:

2教時

《白楊禮讚》教案設計 篇五

教學重點:

1, 象徵的藝術手法;排比和反問的修辭方法。

2, 準確而富有感情的語言。

3, 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教學難點 :

象徵的藝術手法。

預習要求:

1, 閲讀預習一,瞭解本文的寫作背景。

2, 完成預習三,1,3

1, 給下列字注音:

錯綜 氈子 外殼 昔 主宰 垠 砥 懨 逸 暈圈 倔強 虯枝 婆娑 楠木 頎

2, 解釋下列詞語: (四音節合成詞要求説出結構)

視野 黃綠錯綜 妙手偶得 錘鍊 主宰 垠 坦蕩如砥 倦怠 潛滋暗長 懨懨 旁逸斜出 參天 婆娑 偉岸 縱橫決蕩 秀頎

教時安排:

2 教時

第一教時

一,導入 新課:

1,通過複習學過的課文找學生介紹茅盾。

2,板書課題 白楊禮讚

茅盾

總結:

茅盾,浙江桐鄉人,原名沈德鴻,字雁冰。

代表作:長篇小説《子夜》中篇小説《林家鋪子》

3, 找學生介紹本文的寫作背景。

明確: 預習一。

二,檢查預習:

給下列字注音:

氈 外殼 主宰 垠 坦蕩如砥 懨 逸 暈 虯 頎

集體訂正。

三,明確學習目標:

1, 瞭解 象徵的手法

2, 分析課文結構。

3, 討論課文第一部分。

四,學生閲讀全文討論給課文分段:

提示:1,本文一共幾小節? 9 節

2,禮讚是什麼意思?找出文中讚美白楊樹的。句子》

總結:

一(1節)點明題旨,直接抒發對白楊樹的讚美和崇敬之情。

二(2-4)描寫黃土高原的景色,襯托白楊樹不平凡。

三(5-6)描寫白楊樹的外形讚美白楊樹。

四(7-8)點明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五(9)通過對比再一次讚美白楊樹。

明確:

1, 分法較多,有道理就行。

2, 本文的線索:

讚美白楊樹的不平凡。

五:分析課文第二部分,閲讀課文討論思考:

1, 作者對黃土高原的總印象是什麼?

明確:“一條大氈子”

2, 課文運用了哪些詞,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黃土高原的?

總結:黃綠錯綜--------顏色;無邊無垠-----空間;坦蕩如砥-------地形。

3, 這樣的景色給人的感覺是怎樣的?看到白楊樹後的感覺有如何?

總結:先是:“雄壯”“偉大”然後:“單調” “懨懨欲睡”。

4, 討論文中提示“寫對高原的“雄壯”“偉大”“單調”“懨懨欲睡”兩種感覺對寫白楊樹有什麼作用”?

總結:正反襯托:正,生長環境的偉大。 白楊樹還是值得讚美。

反,離開白楊樹還是單調,

5,總結寫作順序:面 點。

六,總結第一課時:

通過描寫白楊樹的生長環境從正反方面襯托白楊樹的“不平凡”

課後作業 :

讀下列文字然後回答下列問題:

汽車在望不到邊的高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黃的是土,未開墾的荒地,幾十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堆積而成的黃土高原的外殼;綠的呢,人類勞力戰勝自然的成果,是麥田。和風吹送,翻起一輪一輪的綠波——這時你會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兩個字“麥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是經過錘鍊的語言精華。黃與綠主宰着,無邊無垠,坦蕩如砥,這時如果不是宛若並肩的遠山的連峯提醒了你(這些山峯憑你的肉眼來判斷,就知是在你腳底下的),你會忘記了汽車是在高原上行駛。這時你湧起來的感想也許是“雄壯”,也許是“偉大”,諸如此類的形容詞;然而同時你的眼睛也許覺得有些倦怠,你對當前的“雄壯”或“偉大”閉了眼,而另一種的味兒在你的心頭潛滋暗長了——“單調”。可不是?單調,有一點兒吧?

1, 本段描寫的是_____________景色,作者抓住了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特點來寫的。

2, 當你看到這一景色你的感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給下列加陰影的字注音並解釋:

(1)無邊無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坦蕩如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潛滋暗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黑體字的句子是個單句它的主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賓語是:__________________這一句使用的修辭格是:____________。

5, 本段最後有兩個問句,它們分別是:(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教學後記: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分析課文二,三,四部分;總結全文。

一,複習導入 新課:

1, 明確課文的線索;課文的寫作背景。

2, 作者有關知識。

集體訂正

二,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分析課文二,三,四部分;總結全文。

三,學生閲讀5-6節思考並討論:

1, 概括5-6節內容。

明確;寫白楊樹的外形表現白楊樹的不“不平凡”。

2, 第5節主要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安排材料的?

總結明確:

總:力爭上游,筆直的幹,筆直的枝》 性格:

幹:丈把高……

分: 丫枝:向上,靠攏…… 倔強挺立,

葉:向上…… 不屈不撓,

皮:光滑,淡清色…… 力爭上游,

總: 這……

3, 討論文中提示:

那些詞語表現了“力爭上游”?它們和“倔強挺立”“不折不撓”的性格有聯繫嗎?

總結:詞語:向上,靠攏,一束……

疏導:通過寫白楊樹的外形來表象白楊樹的內在品質。進而讚美白楊樹 “不平凡”。

四,閲讀第7-8節,討論:

1, 概括本節內容。

明確:讚美白楊樹,揭示其象徵意義。

2, 為什麼説“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為什麼又説“它是樹中的偉丈夫”?這種先否定後肯定的寫法叫什麼?

3, 從哪些地方分析,北方的抗日軍民和白楊樹具有相似支出?

總結:不屈不撓,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讀8節)

4, 總結該段使用的修辭格,及其作用。

總結:反問和排比

作用,加深語氣,強化感情。發人深醒。

討論:哪些詞語表現出揭示的意思一層比一層深?

“不想到”“一點也不聯想到”“不更遠一點想到”

5, 齊讀“我讚美……的精神”

明確:直接交代讚美白楊樹的原因。

疏導:“不但……尤其”遞進關係的複句。強調後面的“精神”。

五,討論第9節:

作者為什麼不去讚美“楠木”?哪些人才會去讚美“楠木”。聯繫全文看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疏導:對比的寫法。

總結:熱愛民眾,讚美民眾。

六:總結全文: 正:偉大

開篇點題 生長環境 細描外形,概括特點

反:單調

白楊樹…… 實在是…… 決不是……

農民 楠木

象白楊樹一樣的人: (對比)

哨兵 白楊樹

精神和意志 讚美

主題:象徵的手法,抓住外形特徵借形象,讚美……歌頌……抒發……情

七,完成課後作業 :(略)

附:1,象徵:通過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藝術手法。

比喻和象徵的區別:

1, 比喻用於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狀,而象徵只用於有關人類品質或人類組織的性質。

2, 一般比喻,其喻體在全篇中不佔主要地位,並不是文章的主要題材。象徵則相反。

3, 比喻適用與各種文體,象徵用於抒情性文體。

託物言志:

附2:

閲讀訓練:

(一)

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幹,筆直的枝。它的幹通常是丈把高,像加過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加過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不旁逸斜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説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這是雖在北方風雪壓迫下,卻保持着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那樣粗細,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着西北風。

1、能出白楊樹精神美的一項是:( )2分

A.力爭上游、倔強挺立、不折不撓、

B.一律向上、向上發展、高到丈許、

C.參天聳立、緊緊靠攏、成為一束

D.光滑而有暈圈、泛出淡青色

2、下列説法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白楊樹有些葉子是斜生的。

B.白楊樹一般只有碗口那樣粗,但可以長到兩丈高。

C.白楊樹給人具體的形象感覺是筆直的。

D.白楊樹是一種值得讚美的樹。

3、加橫線句子賓語的中心語是:( )2分

A.倔強挺立的一種樹B.樹 C.一種樹。

D.雖在北方風雪壓迫下,卻保持着倔強挺立的一種樹

4、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2分

參天--- 旁逸斜出----

5、上文的結構特點是:( )2分

A.先總後分 B.先分後總 C.總分總

6、把下邊的形聲字按形旁和聲旁的排列位置歸類:3分

碗 努 雪 圈 悶 頸

上形下聲:_____ 下形上聲:______ 左形右聲:________

右形左聲:_____ 內形外聲:______ 外形內聲:________

7、上文段的首句從句子用途方面分屬:( )2分

A.祈使句 B.疑問句 C.陳述句 D.感歎句

8、上文選自課文《 》,作者_______。

《白楊禮讚》教案設計 篇六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的象徵手法。

二、使學生理解和學習白楊樹所象徵的正直、質樸、緊密團結、力求上進、堅強不屈的革命品質。

教學設想:

一、安排兩教時。

二、這篇課文是一篇記敍性散文,採用象徵手法,通過對白楊樹的讚美,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華北抗日軍民堅強不屈的品質。在記敍中抒情成分較濃,因此,在教法上應指導學生反覆朗讀,特別要加強感情朗讀。對描寫白楊樹的形象、性格,以及揭示其象徵意義的段落(第5—8自然段),應作為教學的重點。在教學安排上,可先突破重點,然後再分析描寫黃土高原以及最後與楠木對比的作用。

三、在教學中,可指導學生閲讀本單元后面的知識短文《記敍中的議論和抒情》的有關段落,以加深體會(在記敍中運用議論和抒情的寫法,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簡介作者、時代背景;粗讀,理清全文脈絡;重點講讀第三段(第5、6自然段)。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簡介作者和時代背景。

提問:想一想,茅盾原來叫什麼名字?出生在哪一個省?他寫有哪些著名的作品?(學生:茅盾是筆名,原名沈德鴻,字雁冰。他出身在浙江省桐鄉縣。他寫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長篇小説《子夜》,短篇小説《春蠶》、《林家鋪子》等。)茅盾是哪一年逝世的?黨中央對他的一生作了怎樣的評價?(學生:茅盾已於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逝世。黨中央給予他是“我國現代進步文化先驅者和偉大革命文學家”的高度評價。)

《白楊禮讚》寫於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時,正處於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茅盾在一九三八年底到新疆學院文學院講學,一九四○年三月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講學,後來離開延安到重慶。這期間,他看到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種種事實,也欣喜地看到了廣大的北方軍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同心同德,團結一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掃蕩”,鞏固和發展了敵後的抗日根據地。作者從解放區人民身上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奮,滿懷激情地寫下了          《白楊禮讚》等散文。由於當時作者生活在國民黨統治區,沒有言論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採用含蓄的象徵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熱情歌頌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我們民族英勇不屈的鬥爭精神。

二、教師範讀全文,要求學生注意不識的字的讀音。

進行注音練習,給下列詞語中加黑的字注意:

無邊無垠(yín) 坦蕩如砥(dǐ)

懨懨欲睡(yānyān) 虯枝(qiú)

婆娑(suō) 秀頎(qí)

三、要求學生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並做好下面的填空練習(目的是啟發引導學生粗讀課文,初步理清全文脈絡):

文章一開始就讚美白楊樹的不平凡,接下來並不説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寫 景色,交代了白楊樹生長的自然環境。第4自然段承上啟下,又回到了對白楊樹的讚美。第5、6自然段描繪了白楊樹的 和 ,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自然段把白楊樹象徵為 ,點明瞭主題。最後,第9自然段以斥責 ,讚美白楊樹收尾。

學生作業 後,教師點撥:以上的練習,反映了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基本思路。按照這條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對白楊樹的崇敬、讚美之情。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寫黃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楊樹生長的自然環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具體描繪白楊樹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了白楊樹的象徵意義,點明瞭文章的主題。

第五段(第9自然段),以白楊樹與楠木對比,表達鮮明的愛憎,再次讚美白楊樹。

四、教師讀第一段(第1自然段)後點撥:文章開門見山,一開始就抒發對白楊樹崇敬、讚美的強烈感情。那麼白楊樹為什麼“實在是不平凡的”呢?為什麼要“讚美白楊樹”呢?文章不馬上回答這個問題,而接着寫了黃土高原的景色。這樣寫的作用何在,我們留在下堂課再研究。現在請同學們朗讀文章的第三段(第5、6自然段),邊朗讀邊思考這樣幾個問題:(1)文章用了哪個詞語總寫白楊樹的形象?下面還具體寫了白楊樹的哪幾部分,各突出它們什麼特點,具有什麼深刻涵義?(2)文章用了哪個詞語總寫白楊樹的性格?下面還用了哪些詞語加以刻畫,具有什麼深刻涵義?

學生朗讀、議論後,教師歸納:

在描繪白楊樹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爭上游”一詞概括了白楊樹形象總的特點,採用的是擬人手法,給白楊樹以人格化。下面分別從幹、枝、葉、皮四方面寫它們的特點。幹,突出它的直;枝,強調它的直而緊靠;葉,寫它的向上;皮,則主要寫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過這些特點的描寫,給人以正直、團結、進取、質樸、力爭上游的印象,涵義十分深刻。

在刻畫白楊樹的性格方面,作者用“倔強挺立”總寫它的性格特點,並用“參天聳立”、“不折不撓”等詞語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楊樹在險惡的環境中堅強不屈的鬥爭性格。

總的性格 倔強挺立

這一段描寫了白楊樹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們透過白楊樹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從而產生崇敬、讚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發了這種感情,突出了白楊樹的不平凡。

由學生朗讀第5、6自然段,要求讀出感情。

五、佈置課外作業 。

朗讀全文,體會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重點講讀第四段(第7、8自然段);簡略講讀第二段(第2—4自然段)、第五段(第9自然段);歸納主題和寫作特點。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課堂練習。

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語的意思:

這是雖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着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那樣粗細,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着西北風。

倔強挺立——頑強不屈,不可動搖或摧毀。

參天聳立——高高地立着,聳入空中。

不折不撓——折磨不了,壓迫不倒,形容意志堅強。

二、指名學生朗讀第四段(第7、8自然段),並思考:(1)作者寫了白楊樹的形象和性格後,又進一層以樹比人。為什麼説白楊樹是樹中的偉丈夫(要求學生劃出重點詞語)?(2)下面作者一連用了四個排比反問句,進一步寫出了白楊樹的象徵意義。這四句的含義是怎樣逐句加深的?

學生朗讀、議論後,教師歸納:

作者先運用比喻、對比的方法,並一連用了“偉岸”、“正直”“樸質”“嚴肅”等七個詞語(與第5自然段呼應),有力地讚美了白楊樹是樹中的偉丈夫。

下面又一連用了四句排比反問句,寫出了白楊樹的象徵意義。意思一句比一句擴展而深化,含意雋永,發人深思。第一個“難道”是總提,啟發人們深思:不應該只覺得它是樹,那麼,應該覺得它是什麼呢?後面三個“難道”,就由淺入深地寫出了它的象徵意義(“不想到”、“不聯想到”、“不更遠一點想到”等用詞就反映了一層比一層深的涵義)。第二個“難道”,由白楊樹的“樸質,嚴肅,堅強不屈”的性格出發,把它象徵為北方農民。第三個“難道”,進一層由白楊樹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發,把它象徵為在敵後堅強不屈地守衞自己家鄉的哨兵。第四個“難道”,由白楊樹的“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品質出發,把它象徵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第8自然段,作者再直接地把白楊樹與北方農民聯繫起來,總結了它們的相似之處:一是“極普遍,不被人重視”,二是“有極強的生命力”。兩個“象徵”,寫出了讚美白楊樹的原因,點明瞭主題。

三、指導學生朗讀第7、8自然段。為了幫助學生朗讀好四個反問句,可先要求學生把四個反問句改寫為陳述句,並加以比較,以體會運用反問句的作用。

反問句 陳述句

難道你就只覺得…… 你不應該只覺得……

難道你就不想到…… 你應該想到……

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想到…… 你也應該聯想到……

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 你還應該更遠一點想到……

如果按照陳述句的語句來讀,語氣就要軟弱得多了。反問句寓答於問,以反問的形式表達肯定的意思,就更加肯定有力。因此,要求學生在朗讀時,一定要讀出反問的語氣,同時,還要注意重讀和停頓。(教師作示範,學生反覆朗讀。)

四、要求學生朗讀第二段(第2—4自然段)和第五段(第9自然段),並思考:文章如果只寫第一、三、四段,也是一篇完整的散文。那麼為什麼要寫第二和第五段呢?在表達上具有什麼作用?

教師歸納:

第二段,寫黃土高原的景色,起兩方面的襯托作用:一是交代白楊樹生長的環境,作者抓住了黃土高原的特點——“黃綠錯綜”的色彩和“無邊無垠,坦蕩如砥”的地勢,點出了它的“雄壯”、“偉大”,對描寫白楊樹起了正面襯托的作用;二是作者又用了“單調“、“懨懨欲睡”與白楊樹的“傲然地聳立”相對照,又起了反襯作用。意思是黃土高原雖然偉大、雄壯,但離開了白楊樹,還是有單調之感,所以白楊樹更值得讚美。

第五段,以白楊樹與楠木對比,斥責國民黨反動派,再次讚美白楊樹,其作用是加強了文章的戰鬥性。最後,全文以“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作結,愛憎分明,感情強烈,迴應開頭,十分有力。

五、聽朗讀唱片(或教師範讀),並引導學生歸納主題思想和寫作特點。

這篇課文通過對白楊樹的崇敬、讚美,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緊密團結、力求上進、堅強不屈的革命精神和鬥爭意志。

本文寫作上的最大特點是象徵手法的巧妙運用。通過象徵,來抒發自己強烈的感情,歌頌黨和人民羣眾。(組織學生閲讀知識短文《記敍中的議論和抒情》第4自然段。)在運用象徵手法時,必須注意象徵的事物和被象徵的事物之間,在特徵的表現上具有共同之處。如白楊樹力象上游的形象,直的幹,靠緊向上的枝枝葉葉,樸質的皮,以及倔強挺立的鬥爭性格,正和黨領導下的北方農民的正直、樸質、團結、進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鬥爭中的堅強精神相一致,所以用來象徵,就非常貼切自然。

六、佈置練習:

完成“思考和練習五、六”

附錄

茅盾對“楠木”象徵意義的解釋:

“貴族化的楠木象徵國民黨反動派。我寫此散文是這樣想的。”

(茅盾給彭守恭的信。錄自《人民教育》1978年第8期)

《白楊禮讚》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記敍性散文,採用象徵手法,通過對白楊樹。的讚美,歌頌了華北抗日軍民堅強不屈的品質。本文抒情成分較濃,應指導學生反覆朗讀,特別要加強感情朗讀。描寫白楊樹的形象、性格,以及揭示其象徵意義的段落(第5——8段),應作為教學的重點。在教學安排上,可先突破重點,然後再分析描寫黃土高原以及最後與楠木對比的作用。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設境激情,導入  新課

有關內容請參照“教學設計(A)”。

二、粗讀全文。初步解決以下問題

1.解決部分字詞的讀音,疏通閲讀障礙。

無邊無垠(yín) 坦蕩如砥(dǐ) 懨懨欲睡yānyān)

虯枝(qiú) 婆娑(suō) 秀(頎qí)

2。本文勾勒出了幾幅圖?請劃分本文的結構層次。

明確:全文共勾勒、描繪了四幅圖:高原風景圖、白楊遠視圖、白楊特定圖、物人聯想圖(敵後抗戰圖),每一幅圖都有詩情畫意在其中。

全文可以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直抒對白楊樹的崇敬、讚美之情。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寫黃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楊樹生長的自然環境。

第三部分(第5—6段):具體描繪白楊樹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了白楊樹的象徵意義,點明瞭文章的主題。

第五部分(第9段):以白楊樹與楠木對比,表達鮮明的愛憎,再次讚美白楊樹。

通過上述劃分主要是引導學生理解清楚全文的脈絡。

三、品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文章的標題為“白楊禮讚”,細讀全文,看看全文有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對“白楊”進行“禮讚”的。

要求學生迅速默讀全文,用筆在書上劃出相關的句子和段落,然後由學生回答,相互補充,教師小結。明確:

第1段: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

第4段: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

第6段: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第8段:我讚美白楊樹,就因為……

第9段:……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

2。作者為什麼要多次反覆讚美白楊樹呢?用課文中的原句加以回答。

明確;第8段告訴我們讚美白楊樹的原因:

我讚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徵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3。白楊樹是生長在怎樣的環境中?作者為什麼要描述白楊樹生長的環境呢?

4.白楊樹外形的總特徵是什麼?作者是從哪些方面進行具體描寫來突出白楊樹的總特徵的?

明確:作者描繪白楊樹的總特徵是:力爭上游,倔強挺立。

作者從幹、枝、葉、皮等四個方面來刻畫白楊樹的外形的。

5.作者寫這篇文章的主旨反映在文章中哪些語句中?又是如何揭示白楊樹的象徵意義的?

可以引導學生細讀課文第7、8段,四人一組展開討論,積極質疑,以加深對重點和難點的理解。

討論後明確:作者採用先抑後揚的手法將白楊樹和其他樹種進行對比。指出白楊樹不是“樹中的好女子”,卻是“樹中的偉丈夫”。作者列舉了七個褒義詞熱情地讚揚了白楊樹的品格、氣質:“偉岸”“正直”“樸質”“嚴肅”“温和”“堅強不屈”“挺拔”,實際上這正是抗日軍民的品格和精神的藝術寫照。這種把“樹”和“人”緊密聯繫起來,由此及彼,就是借物詠人的寫法。

注意,在文章第7段,完成了由樹一人的轉化,第8段則直接把“白楊樹”與“北方農民”兩個相似的地方突出來,此外又用兩個“象徵”,畫龍點睛地點明瞭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6.在文章最後,作者將白楊樹與楠木進行比較,用意何在?

四、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理解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1.瞭解什麼是象徵手法。

對於這個概念,教師不宜作詳細的分析介紹,只要點到為止即可,讓學生大致明瞭象徵手法的基本意義,關鍵是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體會到“象徵”是什麼,如何運用象徵手法。

2.學生朗讀第7段。思考:

(1)作者在文章中反覆讚美白楊樹,這樣做的目的究竟何在?

(2)在第7段中,作者運用了哪些詞語來讚美白楊樹?

(3)文章是如何由樹聯想到人的?這樹和人有什麼相似點?請引用課文中的內容回答。

(4)這一部分中連用了四個反問句,這一組反問句的意思是怎麼逐步加深的?這組反問句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組反問句主要是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楊樹的象徵意義。這組排比反問句,結構相似而有所變化,內容相近而不斷深化,清楚地表明本文歌頌和讚美的真正對象是“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中國共產黨和抗日軍民。至此,作者反覆讚美白楊樹的目的基本明確,白楊樹的象徵意義也清楚明確。學生朗讀第8、9段。思考:

(1)第八段去掉是否可行?請説明你的理由。

(2)文章中的“楠木”象徵什麼?作者將白楊樹與楠木對比,目的何在?

(3)文章的結尾再次讚美白楊樹,這已經是第五次讚美了,你覺得這樣反覆讚美是否累贅?

以上問題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有關答案請參看“教學設計(A)”。

二、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總結課文學習內容

三、學習遷移

請閲讀下面的散文,將之與課文比較,回答文後問題。

白楊

袁鷹

火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天和地的界限也並不那麼分得清晰,都是渾黃一體。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

那就是沿着鐵路線的一行白楊樹。每隔幾秒鐘,從窗口就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秀拔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這些戈壁灘上的衞士出神。

“爸爸,”他的大孩子搖着他的腿,“你看那樹多高!”

爸爸並沒有從沉思中回過頭來,倒是旁邊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樹,那是大傘。”

“哪有這麼大的傘?”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辯着。

“它是樹,不是傘!”哥哥肯定地説。

小小爭論,才把爸爸的思路引過來,他慢慢地撫摸孩子們的頭。

“這不是傘,這是白楊樹。”

哥哥還不滿足:“為什麼它這麼直,長得這麼大?”

爸爸的微笑停止了,換上了嚴肅的神色。他想了一會,就告訴兒子和小女兒:這白楊樹從來就是這麼直,這麼高大。哪兒需要它,它很快就在那兒生根、發芽、長出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遭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麼?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這,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他們只曉得爸爸在新疆工作,是下放到那兒去的;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也是下放到那兒去的。他們只曉得爸爸這回到奶奶這裏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國小,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曉得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坐幾天火車,還再坐幾天汽車。現在呢,孩子們多了一點知識: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白楊樹。這兒需要它們,它們就在這幾生根了。而它們不管到哪裏,總是那麼直,那麼高大。爸爸一手摟着一個孩子,望着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在火車前進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

1961年秋天,蘭新路上

1.油畫,色彩濃重;水墨畫,色彩淡淺。如果以油畫、水墨畫來比擬《白楊》和,你認為《白楊》是——畫,是——畫。

2.《白楊》和一樣,也有象徵意義,它象徵——。兩篇文章同是以白楊為題,但所象徵的各不相同,對這點,你怎麼認識?

3.和《白楊》,風格不同,意境不同,可見一題可以多做。請你也試着以某一種樹木為題,寫寫你的感受

《白楊禮讚》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設想

本文明寫樹,實際是寫人,由樹及人,熱情歌頌了抗日軍民團結戰鬥、力爭上游、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突破難點和重點,理解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人新課。

2、釋題:“禮”是敬禮、致敬,“贊”是讚美,題目的意思是對白楊樹的致敬和讚美。

3、介紹寫作背景:《白楊禮讚》寫於1941年3月,那時,正處於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學院文學院講學,1940年3月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講學,後來離開延安到重慶。這期間,他看到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積極 的種種事實,也欣喜地看到了廣大的北方軍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同心同德,團結一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掃蕩”,鞏固和發展了敵後的抗日根據地。作者從解放區人民身上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奮,滿懷激情地寫下了《白楊禮讚》等散文。由於當時作者生活在國民黨統治區,沒有言論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採用含蓄的象徵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熱情歌頌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鬥爭精神。

二、初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基本內容

1、教師範讀全文,或聽朗讀帶。

要求學生在聽讀時,畫記難字生詞,並標明自然段序號。

2、掌握有關寫作背景和文學常識。

要求學生迅速閲讀課文註釋①,瞭解寫作背景。然後教師補充:

茅盾,小説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鄉。代表作有長篇小説《子夜》、短篇小説《春蠶》《林家鋪子》等等。

3、解決生字詞,疏通閲讀障礙。

大氈子開墾外殼錘鍊主宰

倦怠潛滋暗長旁逸斜出婆娑

在學生掌握字詞讀音後,可以要求學生選擇其中幾個字詞連詞成段,進行口頭表達練習,訓練學生的説話能力。

4、學生迅速默讀全文,討論:如何劃分本文的段落層次?

學生討論後明確:要劃分段落層次,一定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本文的段落層次劃分如下:第一部分(第1段):直接抒發對白楊樹的崇敬和讚美。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寫黃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楊樹生長的自然環境。

第三部分(第5--6段):描繪白楊樹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段):揭示白楊樹的象徵意義,點明主題。

第五部分(第8--9段):將白楊樹與楠木對比,再次讚美白楊樹。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部分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一、二部分。

2、思考:開頭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開門見山,點明文章題旨,直接抒發了對白楊樹的崇敬和讚美之情,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調。

3、找出文中描寫黃土高原的優美詞語和句子,體會作者是如何描寫黃土高原的。然後思考:作者對黃土高原的總體印象是什麼?

學生討論後明確:總體印象是: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

4、面對黃土高原的景色,作者產生了什麼樣的情緒?

明確:懨懨欲睡。

5、作者這樣寫黃土高原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交代白楊樹生長的環境,以黃土高原“雄偉”“偉大”的背景襯托了白楊樹的不平凡。

6、學生默讀第二部分內容,想像白楊樹生長的環境,體會作者為什麼在見到白楊樹時會“驚奇地叫了一聲”。

四、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簡單回顧上課時內容,導入新課時

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三部分。

要求其他學生在聽讀時,注意畫出文中有關描寫白楊樹的內容。

2、學生思考如下幾個問題:

(1)文章選用了哪幾個詞語來概括白楊樹的形象特徵?

(2)文章是從哪些角度來描寫白楊樹的?

(3)作者認為白楊樹的性格特徵是什麼?請引用課文中的詞語回答。

學生討論後明確:(1)作者用“力爭上游”概括了白楊樹的形象特徵。(2)分別從幹、枝、葉、皮等四個方面描寫白楊樹的特點。寫幹,突出了白楊樹的直;寫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緊靠;寫葉,突出了它的向上;寫皮,則主要點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3)文章中用“倔強挺立”總寫了它的性格特點,並用“參天聳立”“不折不撓”等詞語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楊樹在惡劣環境下堅強不屈的鬥爭性格。

三、學習課文第四部分

1;教師朗讀第四部分內容。

要求:教師朗讀時,學生畫記出文章中讚美白楊樹的相關詞語。

2、學生思考並討論如下問題:

(1)在第7段中,作者運用了哪些詞語來讚美白楊樹?

(2)文章是如何由樹聯想到人的?

(3)這一部分中連用了四個反問句,這一組反問句的意思是怎麼逐步加深的?

學生討論後歸納:(1)用七個感性色彩強烈的褒義詞語:“偉岸”“正直”“樸質”“嚴肅”“温和”“堅強不屈”“挺拔”熱情讚美它是“樹中的偉丈夫”。(2)以親切談心的語氣將讀者的視線引向“積雪初融”的高原,連用四個反問句,由樹及人,寫出了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3)第一句由樹及人的過渡,啟發人們深思不應該只覺得它是樹。那麼,應該覺得它是什麼呢?後面三個“難道”,就由淺人深地寫出了它的象徵意義。“不想到’’、“不聯想到”、“不更遠一點想到”等詞語就反映了一層比一層深的含義。第二句從白楊樹的性格出發,點明白楊樹“至少”象徵着“樸質、嚴肅、堅強不屈”的北方農民。第三句從白楊樹“傲然挺立’’的形象出發,把它象徵為在敵後堅強不屈守衞家鄉的哨兵。第四句從白楊樹的“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品質出發,把它象徵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昇華,文章達到高潮。

四、學習課文第五部分

1、學生高聲齊讀課文第五部分。

2、學生討論:作者將白楊樹與楠木進行比較,目的何在?

教師先補充:茅盾同志曾經説過:“貴族化的楠木象徵國民黨反動派。我寫此散文是這樣想的。”然後學生討論。學生討論後明確:作者之所以在此寫楠木,其實是把楠木和白楊樹對比,再次強調白楊樹的不平凡,與頑固派的觀點形成對比,表明作者鮮明的愛憎之情,歌頌抗日軍民,斥責“積極 ,消極抗日”的國民黨反動派,呼應篇首。

五、學生速讀全文

1、思考:這篇文章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明確:這篇文章運用的是象徵手法。象徵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藝術手法。只用於表示有關人類品質或人類組織的性質,一般適用於抒情作品。白楊樹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極其平凡的特點,與作家心目中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諧的統一。作者把歌頌黨、歌頌抗日軍民這樣鮮明的政治觀點和熾烈的情感全部傾注在白楊樹上。

2、總結全文,瞭解本文的寫作線索。

明確:本文以白楊樹的“不平凡”為抒情線索。第1、4、6、8段分別對白楊樹的“不平凡”盡情歌頌,句式結構相似,意義步步深入。“不平凡”三個字反覆出現,強烈抒發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結合,白楊樹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們面前。

六、課文學習總結

七、佈置作業

《白楊禮讚》教案設計 篇九

[教學目的 ]

1、 理解象徵手法。

2 、感受中華兒女正直、質樸、緊密團結、力求上進、堅強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3、瞭解散文中抒情和議論的特點及其作用。

4、掌握生字和常用詞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記敍、描寫與抒情的關係。

[教學難點 ]

象徵手法的理解。

[教學課時]  兩教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播放歌曲《小白楊》。

2、茅盾曾經寫過一篇關於白楊的文章。板書:白楊。這篇文章對白楊樹充滿什麼感情?(讚美)請你找出文中直接對白楊樹進行讚美的語句。

明確:

第1段: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

第4段: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

第6段: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第8段:我讚美白楊樹,就因為……

第9段:……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

3、引導學生注意關鍵詞。從“那”到“這”,從第1段的“讚美”到第9段的“高聲讚美”,説明什麼?

明確:説明對白楊樹的觀察是從遠到近,感情是由淺入深。這説明對白楊樹的感情不僅僅是讚美,還有崇敬的感情。

4、崇敬和讚美,就叫做禮讚。(板書:禮讚)這篇課文就表達了作者對白楊樹讚美和崇敬的感情。

二、解決部分字詞的讀音,疏通閲讀障礙。

無邊無垠(yín) 坦蕩如砥(dǐ) 懨懨欲睡yānyān)

虯枝(qiú) 婆娑(suō) 秀頎(qí)

三。初步感知課文。

1、自主學習:把課文默讀一遍,並思考這篇課文僅僅是在禮讚白楊樹嗎?你憑什麼知道的?請找出有關的語句。

明確:如“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樹本無所謂力爭上游,可見是在寫人。)

又如“難道你就覺得他只是樹?……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第一個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就是“你不應該覺得他只是樹。”那麼是什麼呢?)

2、趁機讓學生讀這幾個句子。

這裏連用了四個反問句組成了一組排比句,寫出了白楊樹的象徵意義。意思一句比一句擴展而深化,含意雋永,發人深思。第一個“難道”是總提,啟發人們深思:不應該只覺得它是樹;後面三個“難道”,就由淺入深地寫出了它的象徵意義第二個“難道”,由白楊樹的“樸質,嚴肅,堅強不屈”的性格出發,把它象徵為北方農民。第三個“難道”,進一層由白楊樹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發,把它象徵為在敵後堅強不屈地守衞自己家鄉的哨兵。第四個“難道”,由白楊樹的“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品質出發,把它象徵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3、看來,作者寫這篇課文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借讚美白楊樹來表達對北方農民的崇敬和讚美,那他為什麼不直接讚美北方農民呢?(學生可能會回答這樣能使文章顯得含蓄雋永。)

4、補充課文的背景。

《白楊禮讚》寫於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時,正處於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這期間,他看到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種種事實,也欣喜地看到了廣大的北方軍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同心同德,團結一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掃蕩”,鞏固和發展了敵後的抗日根據地。作者從解放區人民身上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奮,滿懷激情地寫下了《白楊禮讚》等散文。由於當時作者生活在國民黨統治區,沒有言論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採用含蓄的象徵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熱情歌頌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我們民族英勇不屈的鬥爭精神。

5、學習象徵手法。

《白楊樹贊》運用了象徵手法。象徵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某種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藝術手法。象徵體和本體之間存在着某種相似的特點,可以藉助讀者的想象和聯想把它們聯繫起來。例如蠟燭,光明磊落,焚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具體形象,可以使我們聯想到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蠟燭是捨己為人的象徵。

象徵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託深遠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對北方農民的讚美之情寄託在對白楊的具體描繪與精闢議論上。這種描述是貫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託物抒情的象徵手法。

四。總結

作者到底是怎樣對白楊進行具體描繪與精闢議論的呢,我們下堂課再來深入地研讀課文。

五。佈置作業 。

1. 抄寫生字和常用詞語。

2.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 聽寫生字。

2. 複習象徵手法。

二。研讀課文。

1.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本文是借讚美白楊樹來讚美北方農民的,作者到底是怎樣

把它們聯繫起來的呢?

明確:表面上是寫樹,其實處處在寫人。

2. 找出寫白楊樹的段落。(5-8段)説説這幾段是寫什麼的?

明確:5-6段是寫白楊樹的形象和氣質。7-8段是寫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3. 學生自讀,要求用“圈點法”畫出有關描繪白楊樹外部形態和內在氣質的重

要詞語。由這些詞語你聯想到什麼?

明確: 總的形象:力爭上游

幹:筆直、絕無旁枝(正直)

外部形態 枝:筆直、緊緊靠攏(團結)

葉:片片向上(進取)

皮:光滑淡青色(質樸)

參天聳立

內在氣質:倔強挺立

不折不撓

小結:這一段描寫了白楊樹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們透過白楊樹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從而產生崇敬、讚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發了這種感情,突出了白楊樹的不平凡。

4.指名學生朗讀第7自然段,討論:

(l)本段可分幾個層次?為什麼説白楊樹是樹中的“偉丈夫”(要求學生劃出重點

詞語)?採用什麼手法?

作者先虛寫一筆,用否定句式暫退一步:白楊“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

旋的虯枝”。由於審美觀點不同,承認白楊“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這是抑。接着,

突然轉折,連用七個感性色彩強烈的褒義詞語“偉岸”、“正直”、“樸質”、“嚴肅”、“温

和”、“堅強不屈”、“挺拔”熱情讚美它是“樹中的偉丈夫”。這是“揚”。這是第一層次。

用烘托、對比手法讚美了白楊樹。

(2)文章如何展開聯想,由樹及人?四個排比反問句是怎樣逐句加深的?

第二層,作者以親切談心的語氣將讀者的視線引向“積雪初融”的高原,連用四個

反問句,由樹及人,寫出了白楊樹的象徵意義。意思一句比一句擴展並深化,發人深

思。第一句由樹及人的過渡,啟發人們深思不應該只覺得它是樹,那麼,應該覺得它

是什麼呢?後面三個“難道”,就由淺入深地寫出了它的象徵意義。“不想到”、“不聯

想到”、“不更遠一點想到”等詞語就反映了一層比一層深的含義。第二句從白楊樹的

性格出發,點明白楊“至少”象徵着“樸質、嚴肅、堅強不屈”的北方農民。第三句從白

楊樹“傲然挺立”的形象出發,把它象徵為在敵後堅強不屈守衞家鄉的哨兵。第四句從

白楊樹的“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品質出發,把它象徵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

軍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昇華,文章達到高潮。

5.學生朗讀第8自然段,思考討論:

這段讚美白楊樹和第1、4、6、8自然段有什麼不同?

教師歸納:作者直接把白楊樹與北方農民聯繫起來,總結了它們的相似之處:一

是“極普通,不被人重視”,二是“有極強的生命力”。用一遞進關係的複句闡述了讚美白楊樹的原因。 在這段文字裏,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論述,更加鮮明地強調白楊的象徵意義。

6.剛才我們討論的都是寫白楊樹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寫白楊樹的,這一段寫什麼呢?它與白楊樹有關係嗎?

明確:這一段是描繪西北高原的壯美景色,它是白楊樹的生長環境。

7.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繪西北高原的?作者為什麼要着意描寫黃土高原?

明確:作者先從三個方面來描繪:色彩——“黃綠錯綜”;幅員——“無邊無垠”;地勢——“坦蕩如砥”。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寫黃土高原是為了給白楊樹的出現設好背景,不平凡的環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楊樹,描寫黃土高原有烘托白楊樹的作用。

8.作者最後為什麼又寫楠木,目的何在?

明確:講解:茅盾同志回答説:“貴族化的楠木象徵國民黨反動派。我寫此散文

是這樣想的。” 結尾把楠木和白楊樹對比,再次強調白楊樹的不平凡,與頑固派的觀點形成對比,表明作者鮮明的愛憎之情,歌頌抗日軍民,斥責“積極反共,消極抗日”的國民黨反動派,呼應篇首。

9.瞭解本文多種抒情方式。

三、課堂小結:

1.課文運用了“託物言志”的手法,使得文章的主旨含而不露,隱而不晦。

2. 散文中記敍、描寫是抒情、議論的基礎,抒情、議論是記敍、描寫的深化。

四、佈置作業 。

1、完成課堂目標檢測。

2、完成課後練習。

白楊禮讚語文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象徵手法的運用。

2.理解排比句和反問句的表達作用。

教學重難點:

理解本文象徵手法的運用。

教學準備:

小黑板或課件。

設計思路:

《白楊禮讚》是一篇採用象徵手法寫作的經典篇目,因而在設計中,對象徵手法的理解就成了本文的學習重點。首先在導語中,就先將象徵這一寫法初步滲透給學生,使學生從理性上認識什麼是象徵。接下來在整體感知的朗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明確文章中白楊樹象徵什麼。在品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為什麼要採用象徵這一寫法,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象徵手法的作用。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人。

(播放歌曲《小白楊》。)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頌的僅僅是一棵小小的白楊樹嗎?我們的文學家也曾高聲禮讚過白楊樹,它們在手法上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今天,讓我們一起研讀散文《白楊禮讚》。

2.簡介作者。

(1)讓學生起來介紹。

(2)明確:(出示課件或小黑板1。)

茅盾,小説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鄉。代表作有長篇小説《子夜》,短篇小説《春蠶》《林家鋪子》等等。

要求:記住作者。

二、自主學習

師:本文的題目《白楊禮讚》,"禮"是敬禮、致敬,"贊"是讚美,題目的意思是對白楊樹的致敬和讚美。下面放聲朗讀課文,用筆標註關鍵詞語,以此體會作者為何要讚美白楊樹。並做以下題目。(出示課件或小黑板2。)

1.畫出並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句子。

2.讀完課文後,小組交流。交流句式為:我讀出了一株的白楊樹,它表現在。

3.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讚美白楊樹的?

4.作者為什麼要寫白楊樹的生存環境--西北高原?

5.為什麼要刻畫白楊樹的具體形象?

6.為什麼要用幾個排比、反問句寫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7.為什麼篇末寫楠木?

8.就自己的理解,談一下象徵手法的作用。

9.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研究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四、反饋交流

1.解釋下列詞語,並給加點字注音。,大氈子開墾外殼錘鍊倦怠潛滋暗長旁逸斜出婆娑

(要求:讓一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不正確的,找其他同學糾正。)

2.能從整體上把握即可。

3.作者是從那些方面讚美白楊樹的?

明確:(景美、形美、神美。)

4.作者為什麼要寫白楊樹的生存環境--西北高原?

明確:(生存環境的寫作目的有兩個:一是烘托白楊樹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寫陝甘寧邊區抗日根據地,為後文揭示象徵意義,表達主題思想作鋪墊。)

5.為什麼要刻畫白楊樹的具體形象?

明確:(刻畫白楊樹的形象緊扣力爭上游、倔強挺立,為後文揭示其象徵意義作鋪墊。)

6.為什麼要用幾個排比、反問句寫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明確:(4個排比句,由外向內,層層深入,氣勢恢弘,點明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7.為什麼篇末寫楠木?

明確:(與白楊樹進行對比,一方面,對賤視民眾、頑固倒退的人表示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語調讚美白楊樹。)

8.就自己的理解,談一下象徵手法的。作用。

明確:(象徵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説而不願直説的內容"託義於物",以增強文章的表現力,二是幫助作者把想説而不能説的話,巧妙地傳達給讀者。)

(學生説出一點即可。)

9.研讀賞析第7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課件3。)

①白楊的"神美"可以用本段的哪幾個詞來概括?

②為什麼本段開頭説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

③本段作者由樹寫到人,讚美了什麼人?作者為什麼會由樹寫到人?白楊樹象徵了什麼? 。

④本段的四個排比句問法有什麼變化?意思是怎樣加深的?

⑤背誦本段。

(2)小組代表交流發言。

明確:(①偉岸、正直、樸質、嚴肅、挺拔、堅強不屈。②欲揚先抑。③北方農民、抗日軍民以及敵後抗日軍民的精神和意志。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白楊樹身上能折射出北方抗日軍民的精神和意志。換句話説,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作者賦予了白楊樹以不平凡的象徵意義。白楊樹象徵了北方的農民,也象徵了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④"只覺得--不想到--竟一點也不聯想到--又不更遠一點想到"四個反問句由外向內,層層深入。⑤指導背誦。)

五、梳理鞏固

學生談收穫及還沒解決的問題。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於一個方面,只要學生能説出某些方面就應給予肯定。)

六、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可在課堂上進行,如無時間可不進行。)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閲讀理解"的第一部分。

七、佈置作業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遷移延伸"部分。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