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1W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精品多篇】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描述細胞分裂的過程。

2、説出細胞分裂的意義。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切片、動畫嘗試解釋細胞分裂時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提高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對比觀察動植物細胞分裂過程的圖片、動畫等,提高對比觀察、分析思維、獲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在學習過程中體會觀察探究的過程。

【教學重點】

1、細胞分裂的過程。

2、嘗試解釋細胞分裂時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

【教學難點】

嘗試解釋細胞分裂時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

【教學方法】

講授與討論相結合

【教學媒體】

自制多媒體PPT課件等

【內容要點】

第3節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

一、細胞分裂的概念

由一個細胞形成兩個相似的新細胞的過程。

二、細胞分裂的特點

遺傳物質平均分配

三、細胞分裂的過程

1、植物細胞

2、動物細胞

四、細胞分裂的意義

單細胞生物——繁殖

多細胞生物——生長髮育,細胞更新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引入課題

回憶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

出示人從一個受精卵到成人的圖片及數據資料

提問:人從一個受精卵到一個成人,細胞數目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細胞通過怎樣的生理活動實現數目的增加?回憶並回答問題

思考,回答

回憶已有知識,為本節課學習奠定基礎。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七年級生物教案 篇二

預習提示

1.影響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有 、和 。

2.實驗方案的設計一般設計 個變量。

3.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説明了什麼對生物的生活有影響?你知道哪些例子可以證明生物因素對生物的生活有影響?

教學目標

①舉例説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②舉例説出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繫。

③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

④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並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

教學重點

①説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②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

教學難點

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並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引導學生根據經驗舉出影響生物生存的例子,並通過分析,幫助或引導學生歸納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學生根據經驗舉例並做出分析,從而歸納出結論。)

二、探究的一般過程

可直接以鼠婦為例來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從而幫助其歸納出探究的一般過程。(各小組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各自收集鼠婦為背景,分析、討論、歸納出探究的一般過程。)

三、制定實驗方案及設計實驗方案時的注意事項

教師通過引導,各小組制定實驗方案,並利用在相互討論中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懂得設計實驗時控制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的重要性。(各組討論並制定方案,根據方案中出現的問題引出變量和對照實驗。)

充分放權,讓學生自學,但注意把握學生對變量和對照實驗的理解。(學生自學,互相答疑,從而讓學生懂得什麼是變量和對照實驗。)

四、實驗探究

班額適中的,可在班級中由各組同學按方案進行。若班額大,可以在室外由各組自己選擇實驗地。(教師巡迴指導。教師可在巡迴指導中選出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後面的結果交流。)

五、結果交流

非生物因素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生物因素

空氣

温度

水分

捕食關係

競爭關係

合作關係

各小組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報告,並與其他組進行交流。有代表性的小組展示報告並與其他同學交流。(教師引導同學從各組的報告中發現問題,吸取經驗。教師選出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交流,並引導其他同學發現問題,吸取經驗。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會科學觀察的一般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瞭解生物的基本特徵。

2、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教學活動,逐漸培養學生觀察、口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活動中注意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學生成為既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又能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的人。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引導學生觀察生命活動的現象,並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徵是本節教學的重點。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現象的分析和歸類是本節教學的難點。

課前準備:

1、生物的錄像。

2、有關生物與非生物的圖片。

3、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放錄像,讓學生仔細觀察錄像中出現的生物與非生物。

引導學生根據書上提供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和已有的生物學知識,説明生物的特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抽題討論(如果學生人多可兩組一題)小組選出組長、記錄員、發言人。小組研究討論結束後,可研究討論其他組的題。待各組完成後,各組派代表向全班彙報,最後可以安排本小組同學補充發言,而後其他小組同學再發言補充(教師除了組織學生的活動,可以作為學生中的一員參與他們的討論和研究)。

總結:除了書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徵外,還有其他別的生物特徵嗎?(根據生物的特徵説)

補充:

8、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9、生物體能進行新陳代謝。

10、生物體能遺傳變異。

11、生物能適應環境和影響環境等。

能力訓練:可用書上練習P6

(1)分析圖片彈鋼琴的機器人、慢慢生長着的鐘乳石為什麼不是生物?

(2)珊瑚和珊瑚蟲都是生物嗎?詳細説明。

教學後記

本節課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書本上舉出的生物的特徵之外,還有沒有別的特徵這一問題來讓學生討論,所以很多學生對生物的特徵包括哪幾方面瞭解得不夠深入。

教學反思:

這節課可以先安排課後練習鐘乳石是否生物來激起學生的興趣,同學們就書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徵進行討論和舉例(主要是舉例)讓學生更深入地瞭解生物的特徵。深入瞭解了書本的六個特徵後,再活躍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對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有一個總的認識,再引導他們舉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沒有的特徵。對於學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徵應該逐一分析,並讓學生舉出反例子來論證其觀點,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徵,真正分清楚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然後再由學生來解答鐘乳石是否生物,讓他們用剛學的知識解答一開始可以理解錯的問題。

七年級生物教案 篇四

內容摘要

本文提出了生物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三種能力: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

活動與探究

關鍵詞

黑暗處理(因為光合作用需要光,無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黑暗處理消耗掉葉片中原來的澱粉;黑暗處理是實驗中非常關鍵的步驟。) 酒精脱色(色素能溶於酒精,排除色素顏色對實驗結果的干擾;酒精脱色是實驗中關鍵步驟。) 自主與合作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 探究能力(新課程教學理念)

一、學情分析

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查閲背景資料,幫助學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歷史,明確海爾蒙特的實驗證明了水分與植物生長的關係,但都忽略了自然界的其他環境因素如陽光、空氣對植物生活的影響。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收集光合作用發現史的資料,組織學生討論:海爾蒙特的實驗證明了什麼?忽略了什麼?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綠色植物生長所需的物質和能量是從何而來的?陽光、空氣等環境因素是否與柳樹重量的增加有關?

實驗材料最好是天竺葵,植物,教師可在實驗前1~2天組織學生分組選擇不同的材料,對植物進行暗處理1晝夜,並啟發學生對這一步驟的目的進行思考。注意實驗材料的處理一定要在正常生長的狀態下,否則實驗效果不理想。

“綠葉在光下合成澱粉”的實驗步驟可分為5步:①暗處理;②葉片部分遮光後光照3~4 h;③酒精脱色;④清水沖洗、滴加碘液;⑤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

當進行葉片部分遮光後光照3~4 h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要對一片完整的葉部分遮光?讓學生明白,遮光與不遮光是這個實驗中惟一的變量,是導致不同的實驗結果的原因,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酒精脱色時,教師要告訴學生,用酒精脱色是因為葉綠素溶於酒精而不溶於水,酒精是易燃、易揮發的物質,所以不能直接加熱而選擇隔水加熱。實驗時,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加熱時不能直視燒杯口。當綠葉在酒精中脱至黃白色時,停止加熱,用鑷子將葉片輕輕夾出,用清水沖洗,動作要輕柔,因為酒精脱色後的葉片比較脆,要防止葉片破碎。

在學生進行觀察時,教師要提醒學生將實驗現象記錄在表格裏。實驗後,教師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判斷,得出結論。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回憶第3章“鑑定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的實驗,根據澱粉遇碘液變藍的特性,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葉片的未遮蓋部分遇碘變藍,説明這裏產生了澱粉,葉片的遮蓋部分遇碘沒有變藍,説明這部分沒有澱粉產生,所以,綠葉只有在光下才能產生澱粉,澱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根據上述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

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學難點:

探究陽光與有機物的關係。

教具及實驗材料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實驗器材,學生實驗設計報告和相關圖片等,教學掛圖。盆栽銀邊天竺葵,黑暗處理後,放置於光下3~4h;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 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 探究陽光與有機物的關係。

2.能力目標

(1)自主與合作學習:利用各種媒體調查和收集資料,學會鑑別、選擇、運用和

分享;

(2)訓練表達能力:嘗試將你獲得的信息表達出來;

(3)活動與探究:通過探究光合作用的條件(陽光)、產物(澱粉),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在探究活動中培養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進一步明確生物圈中的人和動物與綠色植物的密切關係,培養學生保護植物、愛護環境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

1、提出問題

教師: 展示多媒體課件(課本P88海爾蒙特的實驗)

教師: 海爾蒙特的實驗證明了什麼問題?

學生:水分和植物生長的關係。

教師: 海爾蒙特忽略了什麼問題?

學生:陽光。

教師:還忽略了什麼問題?

學生:空氣。

教師:根據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發現什麼樣的問題呢?

學生:柳樹生長所需的物質和能量究竟是從哪裏來的?陽光、空氣等環境因素是否與柳樹重量的增加有關?今天開始學習的新內容:光合作用

(顯示板書:第1節 植物的光合作用)

2、解決問題

【師生互動】

教師: (板書:1.探究陽光與有機物的關係)

學生:每組同學按照實驗提供的材料完成實驗。

教師:哪位同學能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出實驗過程嗎?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①暗處理;② 葉片部分遮光後光照3~4h ;③酒精脱色 ;④清水沖洗、滴加碘液; ⑤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

教師:為什麼要對一片完整的葉片部分遮光?

學生:不知道。

教師:遮光和不遮光是這個實驗的唯一變量。

教師:為什麼用酒精脱色?(葉綠素溶於酒精而不溶於水)。

教師: 澱粉遇碘呈什麼顏色?

學生: 藍色

教師:葉片遮光部分呈什麼色?

學生:不變藍色。

教師:為什麼不變藍色?

學生:沒有產生澱粉。

教師: 未遮光部分呢?

學生: 藍色

教師: 通過實驗你看到藍色了嗎?

學生: 看到了。

教師: 根據你的實驗現象,能説明什麼問題?

學生:綠葉在光下合成了澱粉。

教師:根據上述實驗結果你們能得出什麼結論?請第一組同學説出你們的結論。

學生: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與光有關。

教師: 總結給出結論:光合作用的條件、產物分別是光和澱粉。

【討論、交流】

(1)實驗前,將植物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再移到陽光下照射3~4h,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讓學生説出本組的討論結果。

教師小結:對實驗植物暗處理,葉片中原有的澱粉一部分在葉片自身的生命活動中被消耗掉,另一部分運送到植物的其他器官儲存或利用,實驗時測到的澱粉是葉片細胞新制造出來的,這樣使實驗結果更科學。

七年級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説明出處

(2)家裏種植的花草如果長時間放在黑暗處會死去。小麥在灌漿的時侯遇到陰雨天

天氣,就會造成減產。你能説説其中的原因嗎?

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讓學生説出本組的討論結果。

教師小結:實驗中葉片被遮光的地方不能製造澱粉,説明光照是綠色植物製造有機物的條件,如果植物長時間得不到光照,就不合成自身生命活動必需的有機物,所以家養花草長期放在黑暗處會死去,小麥灌漿時遇到陰雨天會減產。

教師:請同學閲讀(課本P90的一段文字)

教師:什麼叫光合作用?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澱粉等有機物,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所合成的有機物裏,同時釋放出氧氣。

四、板書設計:

第1節 植物的光合作用

1、探究陽光與有機物的關係

討論: (1) 略

(2) 略

光合作用: 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澱粉等有機物,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儲存在所合成的有機物裏,同時釋放出氧氣。

五、目標檢測

將綠色植物葉片放在暗處一晝夜,然後把此葉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經過一段時間後,用碘蒸汽處理葉片,成功地證明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澱粉。

1、在此實驗中,看到的現象是 ( )

A、葉片全變藍 B、遮光一半變藍

C、曝光一半變藍 D、葉片全不變藍

2、在此實驗中,將綠色植物葉片先放在暗處處理的目的是 ( )

A、將葉片中的水分消耗掉 B、將葉片中原有的澱粉消耗掉

C、增加葉片的呼吸強度 D、提高葉片對光的敏感度

3、此實驗的設計具有很強的邏輯上的嚴密性,具體體現在 ( )

A、沒有對照實驗 B、本實驗不需要設對照實驗

C、曝光處作為對照實驗 D、遮光處作為對照實驗

六、教後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從海爾蒙特的實驗入手,引導同學們對光照與植物生長的關注,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本節課能充分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學生閲讀課本有關知識,瞭解實驗的有關內容,自己動手實驗,注重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等生物科學素養。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的過程是微觀生命活動,內容抽象,只有通過外在實驗現象來推理內部活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能把積極引導學生理解實驗設計,主動參與實驗的設計與操作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教師在鼓勵學生探究後,學生提出的問題面很廣,設計方案很多,看得出學生參與的熱情很高,但這樣的教學設計的難度比較大。我們一定要以新課標倡導的“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倡導探究教學”為指導思想,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放手地組織學生開展探究,並很好地組織了課堂教學。本節課能建立師生平等的交流,教師客觀的分析、巧妙的引導,給本節課增加了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