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應用》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03W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應用》精品多篇

比的應用教案 篇一

教學內容:

人教版54頁例2

教學目標:

1、在合作探究和解決問題過程中使學生理解按一定比例來分配一個數量的意義,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徵和解題方法;

2、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3、通過實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教學重點:

1、正確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徵和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課前組織複習舊知

同學們,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什麼是“比”,那麼,如果我現在告訴你“某興趣小組男生和女生的人數比是5:4,從這組比中,你能推斷出什麼信息呢?”(出示題目

學生自由發言,預設推斷如下:

1、全班人數是9份,男生佔其中的5份,女生佔其中的4份。

2、以全班為單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為單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為單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問:你還可以從中推斷出這個興趣小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嗎?(請3個學生説説,把握總人數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探索方法,建立模型

1.理解題意

(1)什麼是稀釋液?怎樣配置的?

(2)什麼是按比例分配?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自學數學書P49例題2,思考:

(1)你從例題2中得哪些信息?

(2) 1:4表示什麼?你從中得到哪些信息?

(3)你能用畫圖的方法給同位講解嗎?

(4)方法一先求什麼?再求什麼?方法二先求什麼?再求什麼的?

3.小組展講

小結:方法一把各部分數的比看作份數關係,先求每一份,然後再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轉化成分別佔總數的幾分之幾,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直接求總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

1.一個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比是3∶5∶4.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36釐米,三條邊的長度分別是多少釐米?

2.填空

3.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8c,長與寬的比是5:2,長與寬各是多少c?

4.一個班,男生比女生人數多10人,男生與女生人數的比是3:2,全班有多少人?

比的應用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探索按比例分配的解決方法,並能用來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

3、樹立用自己學來的知識幫忙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決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教材分析: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比與分數的聯繫,已掌握簡單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數量關係的基礎上,把比的知識應用於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的一個課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題方法,不僅能有效地解決生活、工作中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問題,也為以後學習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礎。

學情分析:對於按比例分配問題學生在以往的學習生活過程中曾經遇到過,甚至解決過,每個學生都有一定體悟和經驗,但是對於這種分配方法沒有總結和比較過,沒有一個系統的思維方式。通過今天的學習,將學生的無序思維有序化、數學化、系統化,總結並內化成學生的一個鞏固的規範的分配方法。

教學過程

活動一

1、課前調查

奶茶中牛奶和紅茶的比是2∶9。從這句話中你看出了什麼?

牛奶是紅茶的2/9,紅茶是牛奶的9/2,紅茶是奶茶的/9/11,牛奶是奶茶的2/11。

2、實際操作

要配置220毫升奶茶,需要多少牛奶和多少紅茶?

學生討論,研究不同算法。

解法一:220/(2+9)=20ml,20*2=40ml,20*9=180ml

解法二:2+9=11220*(9/11)=180ml220*(2/11)=40ml

討論出幾種就是集中不強求,比較後找出自己認為的最簡單的解法。

學生配置奶茶,共同品嚐。

活動二

1、教學例2

書上例2,列式計算

2、生活中常常要把一個數量按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節課我們來研究比的應用。(板書:比的應用)接下來希望大家能夠學以致用,來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活動三:

1、請幫忙配糖:

一種什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3:5:2混合成的,要配製這樣的什錦糖5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酥糖各多少千克?(鼓勵求異思維)

3、幫劉爺爺收電費

劉爺爺管收四家電費,四家合用一個總電錶,四月份供付電費83.2元,按每家分電錶的度數分攤電費,每家各應收多少錢?

住户王家張家趙家李家

分電錶度數40382953

3、陸老師和高老師合租一套房,高老師住30平方米的房間,陸老師住20平方米的房間,客廳廚房等公用部分的面積是30平方米,每月房租1000元,房租怎樣分配才合理?

4、總結全課

比的應用廣泛,在工業、農業、醫藥。用途很廣,同學們今後要留心觀察生活,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應用》 篇三

課題:比的應用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比的應用》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掌握按比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思路,能運用這個知識來解決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3、使學生樹立用自己學來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獨立思考、自覺檢驗的好習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按比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思路。

教學難點:正確分析,靈活解決按比分配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以玩遊戲的形式問題導入

邀請2名男同學和4名女同學到前台演示,其他同學注意觀察,老師將事先準備好的6張凳子平均分給男同學3張,女同學3張,很明顯,女同學人數較多,就會有人沒凳坐,男同學人數少,就會有多餘的凳子,因此,剛才老師這樣分,合理嗎?那要怎麼分才合理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新內容。(板書:比的應用)

二、講授新課

1、利用課件出示分橘子給幼兒園大班和小班的問題。

(1)學生看圖文,弄清圖文意思。

從屏幕上我們可以看出,這位幼兒園的老師想幹什麼?(分橘子給小朋友)

(2)引導學生找出圖中所提供的數學信息。

從圖中可以知道,老師要分什麼?有多少?分給誰?怎麼分?

(3)讓學生幫這位老師找出合理的分配方法。並寫在練習本上,如何找?給兩點提示:

①可以從數學書上的相關內容悟出解決辦法,②可以與前後左右的同學討論,得出解決辦法。(要求:動作要快,思考要細,聲音要小,方法要靈)

(4)結果出來後,讓學生主動到台前彙報,並説出分配方法。這時,其他同學要認真聽彙報,並分析判斷彙報人的方法好不好?合不合理?數量對不對?

(5)彙報完畢,老師結合學生的解題方法,課件展示兩種方法。接着提示學生要學會檢驗,檢驗是判斷答案對錯的好方法,所以要養成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6)出示課件,集體總結按比分配問題完成新課前分凳子的遊戲。

2、教師小結:按比分配的應用題怎樣解答?

解題方法(教師只作口述,不作板書)。

教師小結:凡具備上述結構特點,我們就可以用這些方法來解答。

三、基本練習

1、出示課件練習:填一填

2、課件出示與聯歡會有關的習題,在學生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後集體訂正。

四、鞏固提高

3、課件出示建築相關的習題,理解題意,引導學生根據前面的知識類推,用前面的方法解答。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獨立解決,並引導學生自行檢驗。

五、課堂總結

學生暢談本節課的收穫,教師鼓勵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並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六、佈置作業。

練習十三第1、4題

比的應用教案 篇四

一、案例背景

(一)分析

1.教材分析:我校選用的教材是三年制四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按照學校安排每學期十六課時的要求,八年級學生下半學期只能在第四冊幾何畫板與photoshop軟件中選擇其一,我選用的是第十二單元“用photoshop處理圖像”。

2.學情分析

這屆八年級學生是從七年級帶上來的,這是第四個學期,學生學習能力差距較大,但多數學生能夠主動學習,且一部分有能力完成自主學習。上一節課學生利用“填充”“描邊”“自由變換”已經完成了“停”指示牌的製作。這節課用不同的知識完成相同的作品,從中讓學生了解同一圖形的多種製作方法,並區別從中優缺點。

(二)教學目標

1.掌握新建、刪除、隱藏圖層的方法。

2.靈活掌握鏈接圖層的方法。

3.掌握填充、文字等工具與圖層的完美結合;

(三)重難點、問題預測及對策

重難點:

1.各種工具與圖層的完美結合。

2.靈活掌握鏈接圖層的方法。

問題預測:

1.由於本節課是photoshop的第三節課,對於基本工具的運用要看學生對畫圖程序的熟悉度,更專業一些的工具更需要時間去練習才能熟悉掌握,因此學生在運用工具繪畫時應該需要的時間較長。

2.學生對圖層的概念會很陌生,shift和ctrl組合鍵的運用不會很好。

3.圖像格式,學生會很難理解。

對策:

1.本節課示例圖不需要太多的工具運用,因此可能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環節。

2.圖層的介紹,可以用現實的紙張拼合為例幫助其理解;組合鍵的運用只能是強化練習。

3.圖像格式,只需要讓學生在容量上有個對比概念就可以。

(四)課前準備

用填充、描邊與圖層不同的兩種方法制作“停”指示牌的效果圖。

(五)教學流程

1.情景導入:瞭解圖層。

2.自主學習:完成新建、刪除、隱藏圖層的學習。

3.示範教學:學生摸仿製作本節課的關鍵製作過程。

4.擴展思維: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完善作品。

(六)教學課時:1課時

二、教學實錄

師:一直強調photoshop是專業的圖像處理軟件,它專業在哪兒?上節課的填充、描邊,還是我們用過的磁性套索?在photoshop中,工具的確非常強大,它的圖層、路徑以及通道功能,在創作圖像和處理圖像時,讓其它軟件鞭長莫及。什麼是圖層?簡單的説:就是把幾張圖紙混合在一起,第一張可以是藍天,第二張可以綠草,第三張可以若干只蝴蝶,第四張可以百花爭豔……它們合在一起就是一張完美的圖畫,分開它們也是獨立的一張美圖,並可以任意修改。(下發課件包括示範效果圖)

師:根據下發的ppt,你能學會新建圖層、刪除圖層以及隱藏圖層的方法嗎?

生:(約五分鐘)學生示範新建、刪除以及隱藏圖層的方法。

注:隱藏圖層時練習把示範效果圖的汽車圖層隱藏並顯示。

刪除圖層時練習把兩個填充的圓形刪除,引出窗口的使用技巧──歷史記錄。

師:現在我們用圖層,來製作可以隨時修改的“停”指示牌。這個圖形並不陌生,上節課做過了,用什麼工具做的還記得嗎?

生:填充、描邊、自由變換。

師:根據ppt中的製作順序,我們一起來製作。看看哪種方法更簡單?

六年級數學教案《比的應用》 篇五

【教材分析】

《比的應用》是新世紀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的內容,是在學生理解了比的意義、比的化簡、比與分數的聯繫、以及掌握用分數乘、除法解決簡單問題的基礎上,把比的知識應用於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的一個課例。比的應用又稱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有按正比例分配和反比例分配兩種,由於按反比例分配的實際應用並不廣泛,而且可以轉化為按正比例分配來解答,因此教材只教學按正比例分配。按比分配是“平均分”問題的發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研究比的應用,也為以後學習“比例”、“比例尺”的知識奠定基礎。

教材有兩部分內容:分一分和算一算。分一分:創設一個給兩個班的小朋友分橘子的情境,鼓勵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在交流不同分法的過程中體會到1:1分配的不合理性,產生按比分配的需要,同時體會按比分配在生活當中的實際應用;算一算:在有了實際操作的基礎上,解決把140個橘子按3:2分給兩個班,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鼓勵學生運用合理的解題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上冊學習了除法的意義,瞭解了“平均分”,即按1:1分,學生在五年級上冊學過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本單元學習了比的意義和比的化簡。由於比與除法、分數有着密切的聯繫,所以,比的很多基礎知識與除法、分數的相關知識具有明顯的、可供利用的內在聯繫,這些對於學生學習比的應用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

比的知識在生活中有着很廣泛的應用,因此,學生也有一定的經驗基礎。因此,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應當充分利用原有的學習基礎,引導學生聯繫相關的已學知識,進行類比和推理,儘可能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自己的思考,推出新結論,解決新問題。

【教學目標】

1、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實際意義;

2、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解題策略的過程,體驗策略的多樣性,並選擇合適的方法;

3、使學生在探索未知、尋求成果的過程中品味學習的樂趣,並養成積極、主動的探究精神。

【教具準備】

課前準備:學生查找有關事物各組成部分比的資料,課前讓學生熟悉用量杯量取溶液的方法。

課上準備:有關課件、黃、藍色顏料、量杯等。

【教學重點】理解按比分配的`實際意義,並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按比分配的實際意義,溝通比與分數之間的聯繫。

【教學實錄】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作為一個大連人,你熟悉自己的家鄉嗎?大連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誰能用簡短的一個詞來概括。

生1:我最喜歡大連的星海廣場。

師:你對大連的星海廣場印象最深。還有嗎?

生2:大連的海。

生3:大連的草坪。

師:今天,老師也給同學們帶來了幾幅大連的風光圖片,咱們一塊來看一看。

(放投影,出示大連的星海廣場等圖片,學生情不自禁地説出地點。)

師:看了這些風光片之後,你還有什麼新的感受?談談你的感想。

生:這些圖片大部分都是綠色,給人一種朝氣蓬勃、心曠神怡的感受。

師:如果咱們把這些畫面畫下來,你認為主色調應該是什麼色?

生齊:綠色。(師板書:綠)

師:綠色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孩子們,知道綠色是怎麼調配出來的嗎?

生:知道,是黃色和藍色調配出來的。(師板書:黃+藍——)

【策略説明:優美的風景與和諧的音樂會把學生帶入了一個輕鬆的世界,會使數學學習活動在一種輕鬆愉悦的氛圍中展開。這種直觀的圖片不僅會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更會自然地引入到“綠色是怎麼調配出來的”這一主題。】

二、實驗操作

1、動手操作,調配綠色

提前給每組準備了藍色和黃色顏料,一個小量杯,二個大量杯,大量杯上貼上組號。

師:老師給每組都準備了黃色和藍色兩種顏料,等會,你就可以用這兩種顏料調配出你最喜歡的綠色來。在調配之前,先聽老師説要求:在調配之前,組內先商量好想用多少ml的藍色和黃色,記錄好數據之後再開始調配。我們用小量杯來量取顏料,倒入大量杯進行調配。聽清楚了嗎?

生:聽清楚了。

師:現在各小組可以調配了。

學生開始操作,由小組長進行分工,一人記錄,一人操作,一人負責傳遞器材、攪拌顏料,還有一個人負責衞生工作。

師:調好的小組請組長將顏色放到前面來,並把數據記錄在黑板上。

將調配好的綠色按組序一字排開,量杯上標明組號,學生能清楚地看到各組調配出來的顏色。

師:老師想請一個小組的組長彙報一下你們用了多少ml的藍色和多少ml黃色。

生:我們第四小組用了100ml的黃色和60ml藍色調配出了一種綠色。

師:咱們再看看其他組的數據。

【策略説明:數學內容的呈現應該是現實的、生活化的,尤其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因此,教師要聯繫學生生活,就地取材,將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充實到教學中去,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材料。調配綠色是現實而有趣的學習活動,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生是樂於參與的。第一次的配色活動沒有給學生規定統一的數據,目的是讓學生在自由活動的過程去觀察和發現不同的結果,從而得出結論。】

2、觀察發現,得出結論

(1)觀察。

師:孩子們,結合這些數據,再觀察這些綠色,你有什麼發現?

生1:我發現黃色越多,調出來的綠色越淺;藍色越多,調出來的綠色越深。

生2:各組調出來的綠色都不一樣。

師:咦,咱們都是用黃色和藍色來調,為什麼調出來的綠色有深有淺呢?

有個別學生舉手了。

師:不少同學有想法了,把你的想法在組內跟小夥伴們交流交流。(學生討論)

生1:我發現每個組用的黃色和藍色不一樣多,調出來的綠色深淺也不一樣。

師:還有其它的想法嗎?生2:黃色與藍色的量不一樣,所以它們的比不一樣。

生3:我認為藍色和黃色的比不一樣,所以調出來的顏色就不一樣。

(2)得出結論。

比的應用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瞭解圖層的概念、作用和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圖像編輯的技巧

教學重點:

(1)圖層的基本操作及圖層與選區的關係

(2)圖像和編輯與更改圖層的基本操作及圖層與選區的關係

(3)圖像和編輯與更改

教學課時:

8學時

第一課時

1.回顧導入

回顧PhotoshopCS的基本操作

教師演示修改上節課“守住綠色”的廣告效果圖(含有多個圖層),學生觀察老師修改的步驟。

學生活動生上台嘗試修改宣傳畫(同一個宣傳畫,但只有單圖層)

導入:圖層的應用

2.交流探索,瞭解功能

老師簡要地介紹圖層的作用,以及它的四種類型,分別是普通圖層、文本圖層、調整圖層和背景圖層。

3.初次體驗,認識圖層

(1)新建圖層

教師演示:圖層→新建→圖層

設置名稱、顏色、模式、不透明度等單擊確定

教師強調普通層是透明無色的,就好比一張透明的紙一樣,可以在上面任意繪製和擦除。

任務1:建立幾個新圖層,並在圖層上繪製不同的圖案,組成一幅畫。

(2)移動圖層

任務2::使用以下快捷鍵練習移動圖層。

置為頂層:Shift+Ctrl+]

前移一層:Ctrl+]

下移一層:Ctrl+[

置為底層:Shift+Ctrl+[

(3)刪除圖層

教師演示:圖層→刪除→圖層

任務2:刪除你覺得不重要的圖層,保證圖像的美觀性。

4.點評作品,課堂總結

①作品上交

②學生自評

③學生互評

第二課時

1.回顧導入

回顧圖層和圖層的基本操作(PPT):“水滿物吉”的效果

導入:圖層蒙版

2.交流探索,瞭解功能

老師簡要地介紹圖層蒙版的作用。

3.初次體驗,認識圖層蒙版

任務:將3幅圖像組合為“水滿物吉”的效果教師演示:

(1)文件→打開,打開3副圖像

(2)創建圖層蒙版,分別移動鳥兒、平安結到圖層蒙版中

(3)用橡皮擦擦除鳥兒、平安結圖像

學生模仿練習

4.點評作品,課堂總結

①作品上交

②學生自評

③學生互評

第三課時

1.回顧導入

回顧圖層蒙版和相關操作(PPT):黃昏照片

導入:圖層混合模式

2.交流探索,瞭解功能

老師簡要地介紹圖層混合模式。

3.初次體驗,認識圖層混合模式

任務:製作黃昏照片

學生模仿練習

4.點評作品,課堂總結

①作品上交

②學生自評

③學生互評

第四課時

1.回顧導入

回顧圖層混合模式和相關操作

導入:圖層樣式——投影

2.交流探索,瞭解功能

老師簡要地介紹圖層樣式。

3.初次體驗,認識圖層混合模式

(1)投影圖層樣式

投影:設置投影效果。

混合模式:設置投影的混合模式。

顏色圖標:單擊在拾色器中選擇投影的顏色。

不透明度:設置投影的不透明度。

角度:設置投影的角度。

使用全局光:通過統一調整在其他效果或其他圖層效果上的光照角度,使圖像效果更加逼真。

距離:設置投影與圖像的距離。

擴展:擴展除投影的模糊區域以外的其餘部分。

大小:將投影模糊並加大。

等高線:設置投影的樣式。單擊等高線圖標,在“等高線編輯器”中製作新的樣式,或編輯當前樣式。單擊圖標右側的三角按鈕,可選擇樣式。

消除鋸齒:在投影樣式上應用消除鋸齒。

雜色:在投影上應用雜色效果。

圖層挖空投影:當在混合選項上選擇“挖空”時,將透過投影顯示下方的圖像。

教師演示:在文字層中打開“圖層樣式”對話框,選擇“投影”選項欄,為文字添加投影

任務1:給“流”添加上投影

學生模仿練習,自行搭配投影選項

(2)內投影圖層樣式

阻塞:設置內陰影的距離,並使它變得模糊。

教師演示:選擇“內陰影”選項欄,為文字添加內陰影,使圖像有向內投影的效果

任務2:給“流”添加上內投影

學生模仿練習,自行搭配內投影選項

4.點評作品,課堂總結

①作品上交

②學生自評

③學生互評

第五課時

1.回顧導入

回顧投影和內投影圖層樣式操作

導入:圖層樣式——發光

2.交流探索,瞭解功能

老師簡要地介紹外發光和內發光圖層樣式。

3.初次體驗,認識圖層混合模式

(1)外發光圖層樣式

顏色圖標:設置發光的顏色。

漸變欄:編輯發光顏色的漸變效果。

方法:選擇發光的方法,包括柔軟和精確。

範圍:設置發光的範圍。

抖動:當選擇漸變時,設置漸變的範圍和不透明度。

教師演示:選擇“外發光”選項欄,使文字邊緣有向外發光的效果

任務1:給“流”添加上外發光

學生模仿練習,自行搭配外發光選項

(2)內投影圖層樣式

居中:從圖像中間向外發光。

邊緣:從圖像邊緣向內發光。

教師演示:選擇“內發光”選項欄,為文字添加內發光效果

任務2:給“流”添加上內發光

學生模仿練習,自行搭配內發光選項

4.點評作品,課堂總結

①作品上交

②學生自評

③學生互評

第六課時

1.回顧導入

回顧外發光和內發光圖層樣式操作

導入:圖層樣式——斜面和浮雕

2.交流探索,瞭解功能

老師簡要地介紹斜面和浮雕圖層樣式。

“外斜面”樣式:突出圖像邊緣外側表現圖像的立體感

“內斜面”樣式:突出圖像邊緣內部表現圖像的立體感

浮雕效果:

方法:設置斜面和浮雕的應用方法,包括平滑、雕刻清晰和雕刻柔和。

深度:調整凸出程度。

方向:設置斜面和浮雕的應用方向。

大小:設置斜面和浮雕的大小。

軟化:設置斜面的柔和度。

高度:設置光源高度。

光澤等高線:向陰影添加曲線。

高光和陰影模式:設置高光和陰影的模式、顏色和不透明度。

選擇“枕狀浮雕”樣式使圖像有中間向外突出、邊緣凹進的效果

3.初次體驗,認識圖層混合模式

任務:給“流”添加上斜面和浮雕

學生練習,自行搭配斜面和浮雕選項

4.點評作品,課堂總結

①作品上交

②學生自評

③學生互評

第七課時

1.回顧導入

回顧斜面和浮雕圖層樣式操作

導入:圖層樣式——光澤和描邊

2.交流探索,瞭解功能

老師簡要地介紹光澤和描邊圖層樣式。

“光澤”樣式可以在文字內部添加材質,並根據等高線來變更材質效果,主要用於製作金屬或絲綢圖案的材質。

“描邊”樣式為文字描邊

大小:設置描邊的寬度。

位置:設置描邊的位置。

填充類型:通過選擇顏色、漸變或圖案來填充描邊。

3.初次體驗,認識圖層混合模式

任務:給“流”添加上光澤和描邊

學生練習,自行搭配光澤和描邊選項

4.點評作品,課堂總結

①作品上交

②學生自評

③學生互評

第八課時

1.回顧導入

回顧光澤和描邊圖層樣式操作

導入:圖層樣式——疊加

2.交流探索,瞭解功能

老師簡要地介紹疊加圖層樣式。

顏色疊加:能夠在圖層中疊加一種純色

漸變疊加:能夠在文字上疊加漸變效果

圖案疊加:能夠在文字中疊加圖案,並保持圖案原來的色相和亮度

貼緊原點:將原點與圖層或文檔的左上角對齊。

新建樣式按鈕:從當前設置創建新的預設。

3.初次體驗,認識圖層混合模式

任務:給“流”添加上各種疊加

學生練習,自行搭配各種疊加

4.點評作品,課堂總結

數學復課後教學計劃 篇七

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乘法,對稱、平移和旋轉,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因數和倍數,統計,總複習等。

本冊教材的重點是: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因數和倍數。

本冊教材的難點是: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多邊形的面積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小數乘法、小數除法和簡易方程。小數的乘法和除法在實際生活中和數學學習中都有着廣泛的應用,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部分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四則運算和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繼續培養學生小數的四則運算能力。簡易方程是國小階段集中教學代數初步知識的單元,在這一單元裏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係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對稱、平移和旋轉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探索並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圖形之間的關係,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係,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統計表和統計圖的有關知識。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初步的數字編碼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運用數字的有規律排列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換變得安全、有序、快捷,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及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學生分析

五年級兩個班有107人,大部分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都能積極思考,主動、創造性的進行學習。但從上學年的知識質量驗收的情況看,仍有小部分欠優生的存在,針對這些情況,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時,加強欠又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從而使學生:

1.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並解決問題。

3.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初步瞭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髮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教學措施

1、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五年級的國小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自然與社會現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時需要教育者進行有目的的啟發與引導,把學生的好奇心轉變為求知慾,逐步形成穩定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信心。本冊實驗教材不僅內容涉及數學教學內容的各個領域,為學生探索奇妙的數學世界提供了豐富素材,而且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安排了許多體現數學文化的閲讀材料、數學史實等,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豐富多彩、充滿魅力。這些都有助於學生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瞭解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

2、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參與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識和能力,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進而奠定發展更高素質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本套實驗教材總體設想之一是:系統而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嘗試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可以理解的簡單形式,採用生動有趣的事例呈現出來。通過教學使學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薰陶,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與慾望,逐步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3、面向全體、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1)加強基礎訓練,在計算方面,重點是要加強口算訓練,。在應用題方面,要重視一步計算應用題的練習。在練習中必須重視應用題結構的訓練,如根據條件補充問題、根據問題補充條件等,這種題目要經常訓練,它對於提高學生分析數量關係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重視學生的課時目標過關和單元素質過關,作業嚴把關,加強信息交流,及時反饋,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4、作業設計力求準確、簡潔、規範、方便教學。

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有賴於高質量的練習,我們必須重視課堂作業的設計和學生練習的達成度。課內外作業均要經過精心設計,力求從培養學生能力出發,體現課改精神,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重在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此外,採取“基礎練習+個性作業”形式,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分層設計作業。教師針對不同層面的學生完成不同難度的作業,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內容和形式,實現差異發展。

比的應用教案 篇八

目標

1.掌握一些常見等差等比數列綜合問題的求解方法;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難點

難點是解決數列中的一些綜合問題。

教學過程

例1.等差數列 的公差和等比數列 的公比都是d(d≠1),且 , , ,

⑴求 和d的值;

⑵ 是不是 中的項?如果是,是第幾項?如果不是,説明理由。

例2.設等比數列 的公比為 , 前 項和為 ,若 成等差數列,求 的值.

例3.已知數列 的前n項和為 且滿足 .

(1)判斷 是否是等差數列,並説明理由;

(2)求數列 的通項 ;

例4.設 是正數組成的數列,其前n項和為 ,且對於所有正整數n, 與2的等差中項等於 與2的等比中項。

⑴寫出的前3項;

⑵求 的通項公式(寫出推理過程);

⑶令 , ,求 的值。

例5、已知數列 ,設 ,數列 。

(1)求證: 是等差數列;

(2)求數列 的前n項和Sn;

(3)若 一切正整數n恆成立,求實數m的取值範圍。

例6.已知函數 ,數列 滿足

(1)求數列 的通項公式;

(2)令 ,求 ;

(3)令 對一切 成立,求最小正整數m.

課後作業

1.設數列|an|是遞增等差數列,前三項的和為12,前三項的積為48,則它的首項是 。

2.設等差數列 的公差 不為 , .若 是 與 的等比中項,則 _________。

3.若互不相等的實數a、b、c成等差數列,c、a、b成等比數列,且a+3b+c=10,則a=_______。

4. 已知等比數列 的前 項和為 且 。

(1)求 的值及數列 的通項公式。

(2)設 求數列 的前 項和 。

5.設數列的'前 項和為 ,已知

(1)設 ,求數列 的通項公式;

(2)若 ,求 的取值範圍

6.設 為數列 的前 項和,若 ( )是非零常數,則稱該數列為“和等比數列”.

(1)若數列 是首項為2,公比為4的等比數列,試判斷數列 是否為“和等比數列”;

(2)若數列 是首項為 ,公差為 的等差數列,且數列 是“和等比數列”,試探究 與 之間的等量關係.

7.已知數列 是首項 ,公比q>0的等比數列,設 且 , 。

⑴求數列 的通項公式,

⑵設數列 的前項和為 ,求證數列 是等差數列;

⑶設數列 的前n項和為 ,當 取最大值時,求n的值。

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平面區域

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平面區域(第2時)

使用説明:

1.前認真預習本,完成本學案;

2.上認真和同學討論交流,積極回答問題、板演,認真聽老師點評;

3.下複習,整理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