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課標高一物理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3W

新課標高一物理教案【精品多篇】

高一物理教案 篇一

平拋運動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平拋運動的特點是:初速度方向為水平,只在豎直方向受重力作用,運動軌跡是拋物線。

2、理解平拋運動是勻變速運動,其加速度為g

3、理解平拋運動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並且這兩個運動互不影響。

4、會用平拋運動的規律解答有關問題。

二、重點難點

重點: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

難點:對平拋運動的兩個分運動的理解。

三、教學方法:

實驗觀察、推理歸納

四、教學用具:

平拋運動演示儀、多媒體及課件

五、教學過程

引入:粉筆頭從桌面邊緣水平飛出,觀察粉筆頭在空中做什麼運動,這種運動具有什麼特點,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一)平拋運動

1、定義:將物體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不考慮空氣阻力,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運動,叫做平拋運動。

舉例:用力打一下桌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離開桌面,小球所做的運動就是平拋運動,並且我們看見它做的是曲線運動。

分析:平拋運動為什麼是曲線運動?(因為物體受到與速度方向成角度的重力作用)

2、平拋運動的特點

(1)從受力情況看:

豎直的重力與速度方向有夾角,作曲線運動。

b.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是勻速運動,速度為V0。

c. 豎直方向受重力作用,沒有初速度,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g,是自由落體運動。

總結:做平拋運動的物體,在水平方向上由於不受力,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上物體的初速度為0,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等於g

(二)、實驗驗證:

【演示實驗】用小錘打擊彈性金屬片時,A球向水平方向飛出,做平拋運動,而同時B球被鬆開,做自由落體運動。

現象: 越用力打擊金屬片,A球的水平速度也越大;無論A球的初速度多大,它總是與B球同時落地。

(2)、用課件模擬課本圖5—16的實驗。

結果分析: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是自由落體運動,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

並不影響平拋物體在豎直方向上的運動。而水平分運動是勻速的,且不受豎直方向的運動的影響。

(3)、利用頻閃照相更精細地研究平拋運動,其照片如課本圖5—17所示

可以看出,兩球在豎直方向上,經過相等的時間,落到相同的高度,即在豎直方向上都是自由落體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可以看出,通過相等的時間前進的距離相同,既水平分運動是勻速的。由此説明平拋運動的兩個分運動是同時、獨立進行的,豎直方向的運動與水平方向的運動互不影響。

(三)、平拋運動的規律

1、拋出後t 秒末的速度

以拋出點為座標原點,水平方向為x軸(正方向和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豎直方向為y軸,正方向向下,則

水平分速度:Vx=V0

豎直分速度:Vy=gt

合速度:

2、平拋運動的物體在任一時刻t的位置座標

以拋出點為座標原點,水平方向為x軸(正方向和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豎直方向為y軸,正方向向下,則

水平位移:x=V0t

豎直位移:

合位移:

運用該公式我們可以求得物體在任意時刻的座標並找到物體所在的位置,然後用平滑曲線把這些點連起來,就得到平拋運動的軌跡,這個軌跡是一條拋物線。

(四)例題分析

例1.如圖(結合課件),樹枝上的一隻松鼠看到一個獵人正用槍對準它,為了逃脱即將來臨的厄運,它想讓自己落到地面上逃走。但是就在它掉離樹枝的瞬間子彈恰好射出槍口,問松鼠能逃脱厄運嗎?

答:不能。因子彈和松鼠在豎直方向都是自由落體運動,豎直方向的位移總是相同的,所以只要在子彈的射程內,就一定能射中松鼠,松鼠在劫難逃。

例2.一艘敵艦正以V1=12m/s的速度逃跑,飛機在320m高空以V2=105m/s的速度同向追擊。為擊中敵艦,應提前投彈。求飛機投彈時,沿水平方向它與敵艦之間的距離多大?若投彈後飛機仍以原速度飛行,在炸彈擊中敵艦時,飛機與敵艦的位置關係如何?

解:用多媒體模擬題目所述的物理情景

讓學生對照課本上的例題解答——書寫解題過程。

飛機投彈時,沿水平方向它與敵艦之間的距離位744m,由於飛機和炸彈在水平方向的速度相等,所以在炸彈擊中敵艦時飛機在敵艦正上方。

(五)、課堂練習

1、討論:練習三(1)(2)(3)

2、從高空水平方向飛行的飛機上,每隔1分鐘投一包貨物,則空中下落的許多包貨物和飛機的連線是

A.傾斜直線 B.豎直直線 C.平滑曲線 D.拋物線

【B】

3、平拋一物體,當拋出1秒後它的速度與水平方向成45o角,落地時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成60o角。( g取10 m/s2 )

(1)求物體的初速度;

(2)物體下落的高度。( 答案:v0=10m/s h=15m )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

1、什麼是平拋運動

2、平拋運動可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

3、平拋運動的規律

六、課外作業:

高一物理教案 篇二

曲線運動

教學目標:

1、知道什麼是曲線運動;

2、知道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樣確定的;

3、知道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重點:

1、什麼是曲線運動

2、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方向的確定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難點:

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前邊幾章我們研究了直線運動,下邊同學們思考兩個問題:

1、什麼是直線運動?

2、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條件是什麼?

在實際生活中,普遍發生的是曲線運動,那麼什麼是曲線運動?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二、新課教學

1、曲線運動

(1)幾種物體所做的運動

a:導彈所做的運動;汽車轉彎時所做的運動;人造衞星繞地球的運動;

b:歸納總結得到: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

(2)提問:上述運動和曲線運動除了軌跡不同外,還有什麼區別呢?

(3)對比小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和彎道上行駛的情況。

學生總結得到:曲線運動中速度方向是時刻改變的。

過渡:怎樣確定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時刻的速度方向呢?

2: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1)情景:

a:在砂輪上磨刀具時,刀具與砂輪接觸處有火星沿砂輪的切線方向飛出;

b:撐開的帶着水的傘繞傘柄旋轉,傘面上的水滴沿傘邊各點所劃圓周的切線方向飛出。

(2)分析總結得到:質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線的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3)推理:

a:只要速度的大小、方向的一個或兩個同時變化,就表示速度矢量發生了變化。

b:由於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方向時刻改變,所以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

過渡:那麼物體在什麼條件下才做曲線運動呢?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1)一個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的鋼珠,如果從旁給它施加一個側向力,它的運動方向就會改變,不斷給鋼珠施加側向力,或者在鋼珠運動的路線旁放一塊磁鐵,鋼珠就偏離原來的方向而做曲線運動。

(2)觀察完模擬實驗後,學生做實驗。

(3)分析歸納得到:當物體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時,物體就做曲線運動。

(4)學生舉例説明:物體為什麼做曲線運動。

(5)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當合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線上時,產生的加速度也在這條直線上,物體就做直線運動。

如果合力的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時,產生的加速度就和速度成一夾角,這時,合力就不但可以改變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改變速度的方向,物體就做曲線運動。

三、鞏固訓練:

四、小結

1、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叫曲線運動。

2、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是時刻改變的,質點在某一點的瞬時速度的方向在曲線的這一點的切線上。

3、當合外力F的方向與它的速度方向有一夾角a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五、作業:<創新設計>曲線運動 課後練習

新課標高一物理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解釋速度的概念,能夠概括速度的定義、公式、符號、單位和物理意義。

(2)解釋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定義並學會辨析。

(3)能夠説出速率的概念並辨認速度與速率。

2、過程與方法

(1)在概念轉變的教學過程中形成全面、正確的關於速度的概念。

(2)通過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的過程,鍛鍊使用極限思維。

(3)通過對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速度與速率的區別和分辨,學會運用辨析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速度全面正確地解釋來積極培育自身科學嚴謹的態度。

(2)積極將自己的觀點及見解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嘗試體會物理學中藴含的對立統一。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第一課時

學情分析:

一般而言,高一學生在經歷了國中階段的學習後,思維能力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抽象邏輯思維逐漸取代形象思維佔據主要地位、學生的一般特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能夠按照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利用假設思維進行學習;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調控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學習過程更加具有目的性;

(3)在某種程度下學生思維不再是“抱殘守缺”,而是較為容易接受新事物;

(4)學生學習動機由興趣支撐逐漸轉變為由意志支撐,學習的目的性更加明確;

(5)學生之間的交流對於學生學習具有一定的影響、

關於“速度”的學習,學生在國中階段科學學科中所接受的定義是,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這與高中對於“速度”的定義截然不同,學生雖然通過國中階段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這個基礎裏大部分仍然是迷思概念、如何將國中階段所接受到的關於“速度”的迷思概念轉變為科學概念,達到一個新的認知平衡是本節課的一條主線、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學生在國中階段的學習以及前面關於“位移”、“路程”的學習為本節課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本節課可能存在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學生根據國中階段的學習積累對於“速度”難以產生正確、客觀的認識,其中所存在的迷思概念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轉變;二是學生對於“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兩個概念可能會有所混淆,教師應該利用課堂呈現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區分。

教學重點:

速度的概念,由平均速度通過極限的思維方法引出瞬時速度。

教學難點:

對瞬時速度的理解,怎樣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

教學方法:

問題情境引入、探測已有概念、產生認知衝突、解構迷思概念和建構科學概念、形成新的認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