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生物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4.03K

八年級生物教案【精品多篇】

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教案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新陳代謝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而新陳代謝的進行又離不開酶的催化作用,因此,瞭解酶的作用和本質,為理解細胞中複雜的生命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本節內容還與選修模塊的相關內容有着內在聯繫。例如,選修模塊中有關酶的應用等,都是以“酶與代謝”部分的相關內容為基礎的。此外,學生通過有關酶的的探究性學習活動獲得的技能,對進一步學習生物技術實踐等知識起到保證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説明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本質。

(2)、闡述細胞代謝的概念

2、能力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推理、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2)、通過有關的實驗和探究,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複實驗。

(3)、在有關實驗、資料分析、思考與討論、探究等的問題討論中,提高運用語言表達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閲讀分析“關於酶本質的探索”的資料,認同科學是在不斷的觀察、實驗、探索和爭論中前進的,認同科學家不僅要繼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於吸收不同意見中的合理成分,還要具有質疑、創新和勇於實踐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2)、通過小組間的討論、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互助精神。

(3)、通過讓學生了解酶的發現過程,使學生體會實驗在生物學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通過討論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認識到生物科學技術與社會生產、生活的關係。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酶的作用、本質

2、教學難點: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原理

四、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九年級、高一階段化學的學習,對於純化學反應已比較熟悉,但是對於細胞內部的化學反應及生物催化劑──酶的認識有限。工業制氨的化學反應是在高温高壓並且催化劑作用下進行的,細胞內部卻是常温常壓的温和狀態,而細胞代謝包括一系列的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的進行應該有生物催化劑──酶的參與,才能使其高效有序的進行,由此從學生熟悉的知識引入對酶相關知識的學習。

五、教學方法

1.實驗法: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

2.學案導學:見後面的學案。

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實驗材料用具的準備、課件製作、學生預習有關內容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圖片:多酶片、嫩肉粉、加酶洗衣粉、生物酶牙膏等,並請同學談談自己生活中接觸過的酶還有哪些,談談對酶的瞭解。

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教案 篇二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鹽析法初步分離純化蛋白質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透析脱鹽濃縮蛋白質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膜分離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1.蛋白質的鹽析

蛋白質是親水膠體,借水化膜和同性電荷(在PH值7.0的溶液中一般蛋白質帶負電荷)維持膠體的穩定性。由於蛋白質分子內及分子間電荷的極性基團有着靜電引力,當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少量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中性鹽類[如(NH4)2SO4、Na2SO4、NaCl或MgSO4等]時,由於鹽類離子與水分子對蛋白質分子上。

的極性基團的影響,使蛋白質在水中溶解度增大,因此蛋白質、酶等在低鹽濃度下的溶解質隨着鹽液濃度升高而增加,此時稱為鹽溶;當鹽濃度不斷上升並達到一定濃度時,蛋白質表面的電荷大量被中和,水化膜被破壞,於是蛋白質就相互聚集而沉澱析出,蛋白質和酶的溶解度又以不同程度下降並先後析出,稱為蛋白質的鹽析。

由鹽析所得的蛋白質沉澱,經過透析或用水稀釋以減低或除去鹽後,能再溶解並恢復其分子原有結構及生物活性,因此由鹽析生成的沉澱是可逆性沉澱。鹽析法就根據不同蛋白質和酶在一定濃度的鹽溶液中溶解度降低程度的不同而達到彼此分離的方法。鹽析法對於許多非電解質的分離純化都是適合的,也是蛋白質和酶提純工作應用最早,至今仍廣泛使用的方法。

2.透析脱鹽的原理

蛋白質的分子很大,其顆粒在膠體顆粒範圍(直徑1~100nm)內,不能透過半透膜。選用孔徑合宜的半透膜,使小分子物質能夠透過,而蛋白質顆粒不能透過,這樣就可使蛋白質和小分子物質分開。把蛋白質溶液裝入透析袋中,袋的兩端用線紮緊,然後用蒸餾水或緩衝液進行透析,這時鹽離子通過透析袋擴散到水或緩衝液中,蛋白質分子量大不能穿透析袋而保留在袋內,通過不斷更換蒸餾水或緩衝液,直至袋內鹽分透析完畢。這種方法可除去和蛋白質混合的中性鹽及其他小分子物質,是常用來純化蛋白質的方法。透析需要較長時間,常在低温下進行,並加入防腐劑避免蛋白質和酶的變性或微生物的污染。

三、試驗材料

1.培養基

種子培養基:牛肉膏5g 蛋白腖10g NaCl 5g 可溶性澱粉 2g 葡萄糖1.5g /1000ml H2O 配100ml

發酵培養基:牛肉膏5g 蛋白腖10g NaCl 5g可溶性澱粉 2g /1000ml

2.酶活測定溶液

0.2mol/LpH6.8 PBS緩衝液 葡萄糖標準液1mg/mL DNS試劑(3,5-二硝基水楊酸試劑)

3.試劑

蛋白腖、牛肉膏、可溶性澱粉、(NH4)2SO4、NaOH、HCl、、Na2HPO412H2O、NaH2PO4H2O、EDTA

4.儀器或其它用具

微量移液器、移液器槍頭、透析袋、恆温培養箱、搖牀、紫外檢測儀(分光光度計)、離心機、分析天平、pH計、量筒、250ml瓶、分裝架、記號筆、紗布、酒精燈、滅菌鍋、乾燥箱、恆温水浴鍋等;

四、試驗路線

發酵培養→粗酶液製備→硫酸銨鹽析→透析脱鹽濃縮→濃縮酶液酶活測定

五、操作步驟

1.菌株發酵

將實驗一中純化的菌株接入種子培養基搖瓶培養24h,2% 的接種量接種到發酵培養基,37℃,180r/min,培養36h;

2.粗酶液的製備

發酵液在8000r/min離心20min,收集上清液即為粗酶液,測定酶活方法參見實驗三DNS測澱粉酶活力。

3.硫酸銨鹽析

3.1 鹽析條件的確定

鹽析步驟

1)發酵液上清分裝至3支燒杯中,每個20ml;

2)加硫酸銨至3支燒杯中,對照25℃硫酸銨飽和度配置表,使其飽和度分別為40%、60%和80%。在加硫酸銨時需緩慢的加入,同時不斷的輕柔攪拌(否則局部濃度過高會使酶失活)使硫酸銨完全溶解;

3)室温靜置2h,出現白色沉澱

4)離心,分別取沉澱用少量0.2mol/LpH6.8 PBS緩衝液回溶。

4.透析脱鹽濃縮

4.1 透析膜前處理

透析袋的預處理方法:

1)將透析袋剪成合適的長度;

2)在一隻250 mL的玻璃燒杯中,加入200 mL的透析袋處理液,微波爐中預熱;

3)將透析袋裝入其中,電爐上煮沸10 min;

4)用蒸餾水徹底洗滌;

5)蒸餾水中煮10 min;

6)冷卻後4℃存放,存放過程中透析袋應完全放入0.02mol/L磷酸酸緩衝液(pH7.0)中

7 用細線紮緊透析袋一端,注入清水檢驗不漏後加入不超過透析袋體積1/2的須透析溶液。

4.2 操作

1 沉澱用少量0.2mol/LpH6.8 PBS緩衝液回溶,移入透析袋中,經透析膜袋在20倍量0.02mol/L磷酸緩衝液(pH7.0)中在室温,36h透析脱鹽(每過6h換一次透析液)。

2 取各梯度脱鹽沉澱5ml 8000r/min離心20min,取上清測酶活。(沉澱為變性蛋白質酶活很低。)

5.酶活力的測定

參照實驗三中的酶活測定。

實驗數據

粗酶液 540nm 0.291 0.314

鹽析40%60% 80%

1.221 2.708 1.456

七、實驗報告

1.實驗結果

(1)測定粗酶液酶活;

粗酶液 540nm 0.291 0.314 (取平均值)

酶活力9.705

(2)測定透析後酶液的酶活力

40%60% 80%

540nm吸光度 1.221 2.708 1.456

酶活力36.63 81.24 43.68

2.實驗結果分析

通過比較可知 在硫酸銨飽和度為 60%時分離純化澱粉酶酶活力最高。經鹽析,透析除鹽後酶活力大大提高純化後的酶活力約為粗酶活力的4~9倍。

八、注意事項

(1)硫酸銨飽和度計算及加入方式:在分段鹽析時,加鹽濃度一般以飽和度表示,所需達到飽和度較高而溶液的體積又不再過分增大時,可直接加固體硫酸銨,其加入量見附表。注意看清是25℃硫酸銨飽和度表

(2)清洗透析袋內外時,操作過程中應使用鑷子或戴手套;

(3)蛋白質溶液用透析法去鹽時,正負離子透過半透膜的速度不同。以硫酸銨為例,NH4+的透出較快。在透析過程中膜內SO42-剩餘而生成H2SO4,而使膜內蛋白

質溶液呈酸性,足以達到使蛋白質變性的酸度,因此在用鹽析法純化蛋白質做透析去鹽時,開始應用0.1M的NH4OH透析,或者用緩衝液配製蛋白溶液。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 篇三

生物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質的運動、物質結構及變化、物質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的嚴謹性。同時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以技術應用廣泛、知識創新快的特點,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和不斷的創新性。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斷髮展變化的今天,作為一名生物老師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科學求實的態度、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和強烈的創新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牢牢把握“求實、進活、求新”的教學三原則,不斷取得新的教學成果。

一、求實——紮實嚴謹聯繫實際

1紮實嚴謹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應當紮紮實實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規律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在具體教學中,要搞清生物要領的形成過程,講清生物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有時需要通過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生物要領的理解。對生物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得出結論,同時要講清生物規律的適用條件和範圍及生物規律中各生物量之間的關係,必要時對其相關的概念規律要加以比較區別,消除學生對生物概念規律的模糊感。在習題講析中,要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即啟發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挖掘隱含條件,抽象生物情境,提出規律列式求解,做出結論並加以討論等,做到解題過程步驟完整,推理嚴密。

2聯繫實際

生物課堂教學應理論聯繫實際,注重應用,這既是生物學科特點的必然體現,也是適應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現。在課堂講授中,應儘量列舉大量的生活、生產中的實例,向學生介紹現代科技知識,這樣可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在習題的講析中,選例除了要注重習題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習題的實用性,以及滲透相關學科知識的結合性。

加強課堂演示實驗教學,除了課本上必做的演示實驗外,應當善於觀察,挖掘生活實例中的生物原則,設計一些實驗裝置在課堂上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求活——方法科學、靈活多變

1方法科學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分析、體會建立生物概念、生物規律的科學方法。

2靈活多變

在課堂講授中,應根據課程結構設置內容特點、課型特徵以及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環境,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知識方法教育要靈活,在課堂上,應根據不同的課型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思維方法訓練要靈活。在解決生物問題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問題,做到一題多思、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應當有目的對學生進行各種思維訓練。

三、求新——轉變觀念創新教育

“求實、求活、求新”三原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有機的統一體。二者相輔相承,層層遞進,求實是基礎,求活是關鍵,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備紮實嚴謹的基礎知識,才能轉變成靈活的思維方法,最終表現出獨特的創新能力。

生態文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髮現人類的一些破壞環境的做法,同時學會在與他人意見有分歧時,正確與他人溝通,鍛鍊口語表達能力。

2、讓學生學會關注生活,能充分意識到環保不是一句空話,每一個人都應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做環保小衞士。

3、討論總結出切實可行的環保建議,並帶動周圍的人一起落實到行動中。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克服勸説時的焦躁心理,以文明的舉止、誠懇的態度打動對方。

【教學難點】

能為保護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口語交際中,能夠圍繞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並能判斷別人的發言是否與話題相關。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激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觀山,看海,聽雨,賞花……和大自然親密接觸,讓我們心曠神怡。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美好的環境裏,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難發現人類的許多行為正破壞着我們的生活環境。

2、我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校園裏豎起一棵奇怪的“大樹”。這“棵”樹用廢棄的一次性筷子做樹幹,綠葉則是廢舊的暖壺壺殼,這棵兩米高的“筷子樹”“長”得十分茁壯。

這棵筷子樹的製作者告訴記者:整個樹幹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達十萬支,這些筷子都是師生們平日在學校的食堂和校園周邊的商業街飯店裏“撿”回來的。他同時談及一棵生長了20年的大樹,也僅能製成這樣的筷子6000~8000雙,他們這棵樹雖然只有一米九,但耗費了十萬雙筷子。他們希望能夠提醒大家最終告別一次性筷子。

3、師:同學們,聽完這則新聞,你能用一兩句話説説自己的想法嗎(生自由交流)

師:我們與環境密不可分。(教師板書:我們與環境)

設計意圖:

通過新聞講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引出環保話題,併為下面的環節蓄勢。

二、初設情境,共同探討。

1、説一説。

a、情境一:你和同學吃飯時,他隨手拿了幾雙一次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邊,請你勸勸他。

b、情境二:學校門口的餐館老闆一直未停止供應一次性木筷,你打算怎樣去勸阻他

師:誰來説一説。

生:有些木筷並不衞生,因為每一雙一次性筷子的製作加工都要經過樹木的砍伐、切斷、衝坯等十幾道工序,而且為了讓筷子看起來潔白乾淨,成型的筷子還要經過硫磺薰,薰不白的就用雙氧水和硫酸鈉再次浸泡漂白,然後用滑石粉拋光。

生:讓我們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時儘量自備筷子。

設計意圖:

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資料,降低了本情境的難度。

2、我們身邊存在哪些環境問題

a、小組內交流。

b、每組請代表在班內交流。

生:工廠裏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水直接排到河裏。

生:人們亂砍濫伐破壞生態環境。

生:工廠裏排出的廢氣污染大氣。

生:人們隨便扔垃圾。

3、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生:如果堵車時間長,我們可以提醒爸爸媽媽將汽車熄火。這樣不但可以減少尾氣的排放,也可以節省燃料。

生:最後離開教室的同學要記得關燈,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開“無人燈”。

師:同學們的想法都很好。

三、動手實踐,從我做起。

1、師:愛護環境不僅要開口説,更要學會動手做。那麼,我們就把剛才交流的內容進行梳理,選出十項保護環境簡單易行的做法,印成《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吧。

2、學生合作交流制定《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

《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

(1)看見垃圾時,要主動撿起丟進垃圾桶內,不亂扔垃圾。

(2)珍惜水資源。可以將淘米水、洗菜水用來澆灌樹木。洗完手後一定要把水龍頭擰緊。

(3)如果教室裏沒有人,要把電燈關上。

(4)使用無磷洗滌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拒絕食用野生動物。

(5)隨身攜帶環保袋,不用一次性塑料袋。

(6)在學校的路邊及其他地方多設置一些垃圾桶,最好是分類垃圾桶。

(7)多植樹造林,不砍伐樹木,不踐踏草坪。

(8)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果皮。

(9)少開車,多騎車。

(10)不向河裏排放污水。

四、全班彙報,點評鼓勵。

1、在小組發表意見的基礎上,各小組將意見綜合起來,由代表向全班進行彙報,組內同學做補充。

2、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和教師評點等方式靈活運用。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的指導思想就是全員參與。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開口的機會,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挑戰意識,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

五、總結全文,延伸拓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小事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會給地球帶來災難。地球是你的,也是我的,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拉起我們的手,張開我們的口,檢點自己,勸誡他人,共同捍衞我們的家園。

(教師板書: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我們與環境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九年級語文複習教案 篇五

學習目標:

1、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

2、瞭解古代詩歌的體裁特點。

3、理解詩歌所描寫的意境。

重點、難點:

1、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

2、瞭解古代詩歌的體裁特點。

3、理解詩歌所描寫的意境。

教具準備:教學方法:

使至塞上

1、作者簡介

2、題解

開元二十五年,王維以監察御史從軍赴涼州,居河西節度使幕中。這首詩是出塞途中所作。

3、課文分析: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開元二十五年,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查訪軍情。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作者説自己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代的邊關,像振翅北飛的大雁一

樣進入少數民族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邊疆的沙漠浩瀚無邊,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濃煙,顯得那麼孤獨,那麼勁拔堅毅。那橫貫沙漠的黃河上,落日正圓。作者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進行刻畫,寫出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被稱為千古壯觀的名句。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孤寂的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沙漠中荒寂無人行,直到蕭關才遇到騎馬的偵察兵。偵察兵告訴我,河西節度使還在前線的燕然山。

小結:

這首五律寫作者奉命出塞赴邊宣慰查訪軍情,實際上是被排擠出朝廷。作者把自己的孤寂的情緒與大沙漠奇特壯麗的自然景象融合起來寫,寫得氣勢雄渾,充滿詩情畫意。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作者簡介。

2、題解:

王昌齡是盛唐的詩人,他曾因不拘生活小節,兩次被貶,天寶年間他被貶為龍標尉。李白聽到他的不幸遭遇,寫下了這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

3、課文分析

楊花落儘子歸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深春時節漂泊無定的楊花已經落盡,叫着“不如歸去”的啼血杜鵑,聲聲悽切。景物描寫渲染出悽苦哀愁的氛圍,表達了對友人被貶的飄零之感、離愁別恨,切合當時情事,也融情入景。次句直敍其事,聽説被表龍標尉,爬出涉水遷謫到荒遠地區。悲痛愁苦之意不言而喻。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與共。我只有將自己悲痛愁苦的心情寄與明月,請明月傳情給夜郎之西的朋友。這樣寫既表達了自己的愁心憂思,又表現了對友人的關心勸慰:朋友,在貶謫途中,不要孤獨憂傷,有我李白的愁心與天上的明月,伴你同行。這兩句詩構思新巧,想象美妙,表達了真摯深長的友情。

4、小結

這首七絕表達了對朋友被貶的愁心憂鬱。作者不寫春天中的鶯歌燕舞,而寫漂泊不定的花和聲音悲切的啼血杜鵑的描寫,是融情入景,以景襯事出有。末兩句發揮的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寄愁心的載體,能給勸慰伴君同行。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使物人格化,表現作者強列的感情。

作業

1、背誦這兩首詩。

説課稿國中 篇六

一、設計理念

堅持以“健康第一、學子為主體”的指導思想,以新課標理念為依據,在體育教學中,充分發揮學子的主體作用,培養學子的創新意識和自我鍛鍊意識,營造寬鬆愉悦的課堂氛圍,使學子主動獲取知識,創設學子主體的學本課堂,逐步學習和掌握知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教材內容是耐久跑,其完整技術一般包括:起跑和起跑後的加速跑、途中跑、終點衝刺等三個部分,其中途中跑包括直道和彎道。但由於跑的距離不同,所採用的技術也不同,而且還有全程跑的體力合理分配或者正式比賽中戰術運用等,所以既要講究動作的實際結果,更要節省體力。對於耐力跑的各個技術過程,始終要貫徹:動作輕鬆、自然,幅度較小;重心高且平穩;跑的節奏感要強,跑速要控制,全程計劃分配體力,呼吸要有一定的節奏和深度。

耐久跑的鍛鍊價值在於能有效地發展學子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心肺功能,對培養學子克服困難,頑強拼博,積極進取和抗挫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三、學情分析

我校八年級段班級學子的耐力素質整體一般,且兩極差異較大,更有部分同學感到耐久跑枯燥乏味,又特別累,不願練習,學子中的本位主義比較突出,集體觀念、合作意識淡薄,自控能力差。如果僅僅是以枯燥的耐久跑作為課的主線部分,那麼很可能就會引起學子的反感和無趣的心理。根據以上情況,本單元結合學校特色,以素質教育為切入點,結合耐久跑的基本技術的學習,創設了一節以《校園定向》為主題,以定向跑為主線,以耐久跑技術為載體的耐久跑課。通過歡樂、緊張、激情、有序的教學情境,激發學子對耐久跑的學習興趣,消除學子對耐久跑的畏懼心理,讓學子在快樂中學習,在遊戲中增長知識,在實踐中學會自我調控,在競爭中體會團結合作。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耐久跑教學,讓學子學會耐久跑的基本技術,並使之成為自己的愛好,從而提高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

2、技能目標:通過教學,學子知道極點概念,初步瞭解自己的跑步呼吸節奏,知道定向耐久跑的樂趣積極參與練習,提高跑的耐力素質。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子對耐久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子善於觀察、積極思考和自我評價能力,在相互學習中不斷培養學子的信心、耐心、樂於接納別人的意見,提高合作學意識,感受體育課的樂趣。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途中跑中的呼吸節奏與跑步姿勢

難點:克服“極點”的

六、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方法採用設置情景、講解示範、提示、設置疑問、分組練習、自評互評,自我監督等方法引導學子進行練習,音樂、文字提示,學習評價記錄夾等方法促進學子進行自主練習。

七、安全措施:

1、落實體育課堂常規,上課時一定告訴學子,不能帶尖鋭物品,如:小刀、鑰匙、胸針等。

2、加強學子自我保護意識,嚴格遵守上課紀律。

3、嚴禁學子上課互相打鬧。

4、強調學子準備活動活動到位

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教案 篇七

(一)學習內容:

第三章《生物的新陳代謝》的第一節《新陳代謝與酶》,第二節《新陳代謝與ATP》;通過實驗《比較過氧化氫酶和的催化效率》,《探索澱粉酶對澱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及《探索影響澱粉酶活性的條件》總結歸納作為酶所具備的特點。

(二)學習重點:

1、酶的概念、酶的催化作用特點

2、酶的特性實驗完成

3、理解酶的特性與新陳代謝的關係

(三)學習難點:

1、酶的性質及其實驗驗證

2、酶的性質驗證試驗設計

(四)學習過程:

1、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學變化的總稱。

理解: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徵,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的區別。要將新陳代謝同普通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區分開。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三點上:

①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發生的過程;

②是有序的化學反應,是受控過程;

③新陳代謝的本質是化學反應,涉及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對細胞、對生物體而言,這種有序變化是其存在的基礎,是以生物體表現出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的特徵。細胞才以活的姿態出現,表現出生長、分裂、完成生命活動等特徵。

2、酶

(1)發現1783年,意大利科學家,斯巴蘭讓尼鷹的消化實驗

實驗目的:區分鳥類的胃的消化過程,是進行物理性消化,還是存在化學性消化。

實驗設計:將肉塊放入小巧的金屬籠,讓鷹將金屬籠吞入,既保證肉塊不受物理性消化的影響,同時胃液可流入籠內。

實驗結果:隔一段時間後,將小籠子取出,發現籠內的肉塊消失了。

結果分析:胃內具有化學性消化作用

1836年,德國科學家施旺,從胃液中提取出消化蛋白質的物質(蛋白酶),1926年,美國薩姆納從刀豆種子中提出脲酶結晶,並證實脲酶是一種蛋白質。20世紀30年代,酶是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質,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現少數RNA也具生物催化作用。

(2)本質: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

理解: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成分,即一些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如RNA並非是蛋白質成分,它們具有生物酶的特點:

①是活細胞可以合成的;

②能夠催化反應進行;

③是生物體內的有機物,

所以,有幾點要注意:

a.不是酶的本質都是蛋白質,少數RNA也是酶

b.不是蛋白質都能稱為酶,只有是活細胞中產生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才稱為酶,催化作用僅為蛋白質多種功能之一;

c.酶是活細胞產生,但不一定只在活細胞內才能發揮作用,在體外條件合適情況下一樣能發揮催化作用。

(3)特性

酶的特點在化學中已經學到,所有的酶在一定的條件下都能使生物體內複雜的化學反應迅速地進行,而酶本身不發生變化,但酶有別於無機化學催化劑。

①酶具有“高效性”

過氧化氫酶,與相比,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要高許多。通常情況下,酶的催化效率是無機催化劑的倍。也就是説,酶的催化效率是極高的`,比如:每個碳酸酐酶分子每秒能夠催化個,使其與相同數量的結合,形成,是非酶催化的一百萬倍。

②酶具有“專一性”

一種酶只能作用於一種底物,或一類分子結構相似的底物:澱粉酶只能催化澱粉水解,對蔗糖不起催化作用,二肽酶可以水解任何兩種氨基酸組成的二肽。

所以,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化合物或一類化合物的化學反應。進一步講,生物體內發生的化學反應很多,在同一時刻,機體內部不同部位不同細胞,或同一細胞不同的位置發生着千萬種反應,而反應的進行依賴於酶的存在,所以,可以推論酶具有“多樣性”。大多數酶的本質是蛋白質,蛋白質也是具有多樣性特點的。特別是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是酶發揮作用的重要基礎之一。

③酶需要適宜的條件

每一種酶活性的發揮都離不開特定的環境條件,通常酶在一定的範圍內才具有活性,有催化能力,超過了這個範圍,就不再有催化能力,即酶失活;酶即使在活性範圍內,催化能力也有高低之分,酶在改變某一環境條件下,活性也改變,當酶活性最高時,該環境條件稱為最適條件,在此條件兩側,酶活性都將降低。影響因素常有:

a.温度:一定範圍內,酶的催化能力隨温度升高而增強但超過60℃,絕大多數酶就會失去活性,低温使活性降低,但分子結構未破壞,可恢復活性。

酶對環境中的pH十分敏感,酶只有在一定的pH範圍內才能表現出活性,隨pH不同,酶的活性波動很大,一般最適pH常在4-8之間,不同酶情況不一樣。

酶最適pH

過酸,過鹼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至失活,通常是使酶分子結構遭到破壞而導致失活。

高温常破壞酶的分子結構而導致失活,低温也能使酶活性急劇下降,但酶的分子結構未被破壞,當温度恢復到適宜濕度時,酶活性可恢復。

這兩種作用下,作為維持酶空間結構的化學鍵或次級鍵被破壞,主要是肽鍵,離子鍵,氫鍵,二硫鍵被破壞,導致酶被水解。

(4)酶工程:

盛有酶的容器——酶反應器中,利用酶的生物催化作用生產產品。

——澱粉酶用於高果糖漿的生產澱粉→麥芽糖→葡萄糖→果糖

利用豬胰島素生產人胰島素等。

(5)新陳代謝與酶

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現象都與酶的活動有關,活細胞內全部的生物化學反應,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進行的,生命系統既是一個需要維持穩態的系統,又是一個瞬間就會發生一系列合成分解運動着的系統,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新陳代謝中的各種化學反應是在温度、酸鹼度等相對穩定的條件下進行的。要想在常態下迅速而高效地進行反應,並且儘可能地降低能量閾,這就需要生物催化劑——酶,離開了酶,新陳代謝就不能進行,生命就會停止。

第二節新陳代謝與ATP

(一)學習內容:

ATP的生理功能

的結構簡式

與ADP的相互轉化

的形成途徑

(二)學習重點:

的生理功能

與ADP的相互轉化以及ATP的形成途徑

(三)學習難點:

的結構和生理功能

的形成與轉化

(四)學習過程:

新陳代謝中的一系列變化過程需要有酶的催化作用,同時,這些過程伴隨着能量的轉變與轉移。

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脂肪是生物體內儲存能量的物質。這些能源物質的最終來源都是太陽能。是通過複雜的過程轉變並轉移而儲存在這些物質內的,並且終將以特殊形式,轉化、轉變才能被生物體利用,它們都不能被生物體直接利用,實際上,有機物中的能量不是綠色植物直接轉移用於有機物的合成的,在所有這些變化過程中,無論是能量的儲存轉移,還是釋放都離不開ATP這種特殊形式,新陳代謝所需能由細胞內的ATP直接提供,ATP是代謝能量的直接來源。

的結構簡式

(1)概念:ATP——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縮寫,是存在於生物體內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高能磷酸化合物:指水解時釋放的能量在以上的磷酸化合物。ATP水解時釋放的能量高達。

(2)結構簡式:A—P~P~P

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組成)

P:代表磷酸基團。

~:代表高能磷酸鍵

(3)水解過程:

高能磷酸鍵水解時,生成磷酸並且釋放出大量的能量。

與ADP的相互轉化

ATP分子中遠離A的那個高能磷酸鍵,在一定條件下很容易水解;也容易生成。此過程伴隨能量的儲存與釋放,ADP為二磷酸腺苷,含一個高能磷酸鍵。

ATP在細胞內的含量是很少的;ATP在細胞內的轉化十分迅速;胞內的ATP的含量總處在動態平衡中,不斷消耗,不斷生成,保證胞內穩定供能環境。ATP水解時釋放的能量,是生物體維持細胞分裂,根吸收礦質元素和肌肉收縮,維持體温等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的形成途徑

對人和動物來説,ADP轉化成ATP所需能量來自呼吸作用,對綠色植物而言,則來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對於生命而言,能量是其能正常進行的根本,有了能量就可以完成各種活動。生物體所有的能量幾乎都來自太陽能,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變成有機物中的穩定化學能,其它生物則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在進食後,將食物中的能量轉移到自身,合成有機物或利用,在所有這些過程中,伴隨着ATP與ADP的轉變,完成能量的轉移、轉換、儲存和釋放。這種不停頓的動態平衡,是生命系統的穩態性的具體表現之一,而ATP則象是在各種細胞間,流通着的“能量貨幣”,保證了各種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生物《植物的生殖》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

2、説出花的結構與果實發育的關係;

3、舉例説出果實或種子與傳播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表達交流的能力;

2、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探究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2、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

2、説出花和果實的發育關係

難點: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同學們,我們在七年級上學期曾經學習過花的結構,首先我們一起來回憶下一朵花包括哪些結構?

(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雌蕊、雄蕊)

問:在花的這些結構當中什麼是主要結構?

述: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雌蕊和雄蕊的結構。

問:大家還記不記得在雄蕊的花葯裏含有什麼物質?

述:在植物開花之後,雄蕊中的花粉會散落出來,落在雌蕊的柱頭上,這個過程被稱為傳粉。

問:傳粉有哪兩種方式?

1、什麼叫自花傳粉:小麥、水稻、碗豆、番茄;(CAI展示)

2、什麼叫異花傳粉:油花、向日葵、蘋果 (CAI展示)

補充:花粉的傳播也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你知道有哪些途徑呢?

蟲媒:蘋果花;

風媒:玉米花

師生回憶子房的結構,結合植物的有性生殖和發育過程示意圖

講述:當花粉落到雌蕊的柱頭上,受到柱頭上粘液的刺激,花粉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在花粉管內有兩枚精子。花粉落到柱頭上便開始了受精過程,要了解受精過程,我們先來了解子房的結構。

述:花粉管過以穿過柱頭、花柱,到達子房的胚中,(胚珠位於子房內)

述:接下來的步驟就是通過精卵細胞的結構完全受精,這一重要過程發生在子房中,我們再來詳細瞭解一下子房的結構。

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珠孔等

極核:卵細胞(靠近珠孔)

述:綠色開花植物的受精過程被稱為雙受精,為什麼這麼説?我們一起通過圖片來了解。(動畫:雙受精)

述:當花粉管從珠孔進入胚珠後,末端破裂,精子釋放出來,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與極核結合形成受精極核,完成雙受精過程。

精子與卵細胞融合——受精卵(受精)兩個精子分別與卵細胞和極核融合——雙受精

述:由於完成了精卵細胞的結合,所以這種生殖方式也被稱為有性生殖,請大家在書上勾劃出有性生殖的概念。

述:觀在我們再通過一個動畫來回顧一下植物有性生殖及個體以育的過程(動畫)

果實和種子形成述:在完成了雙受精作用之後,花的各部分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述:我們曾經講過,果實有哪兩部分組成

問:果皮和種子又分別由子房的哪兩個結構發育而成呢?

問:種子又由哪些部分組成?

問:它們又分別由子房的什麼結構以育而來?(CAI展示 )

問:我們經常在生活中會發現桃子、李子這些植物的果實只含有一粒種子,而像西瓜、碗豆等植物的果實中含有多粒種子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果實和種子的傳播述:當果實和種子形成後,植物體要儘可能將它們傳播出來(果實中有種子),這樣才能夠擴大自身生活範圍。你們所知道的植物傳播果實或種子的方法有哪些?

播放影片,展示種子的傳播方法。

課堂小結:(略)

習題鞏固(CAI及教材)

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教案 篇九

一、版本: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二、設計內容:

第5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第1節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第1課時——酶的作用)

三、設計理念

在實施新課程中,需要構建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教學策略。根據新課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等生物科學素養。使學生由以前的“學會”到“想學”再到“會學”,“引導──探究” 發現式教學法就是在這種理念下應運而生的,該教學法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本節課以“引導──探究”科學發現的過程來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為設計理念。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該理念的運用有利於學生科學素養、協作精神的培養,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於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它不僅重視知識的獲取,而且更加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問題的推動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真正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 第1課時——酶的作用,主要探討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該內容以第4章第3節物質的跨膜運輸方式中的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國中生物學“消化”為基礎。學習本節利於“細胞代謝的學習”,利於選修模塊中有關酶的應用、微生物發酵、蛋白質提取和分離等知識的學習。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説明酶在代謝中的作用 (ⅰ)。

(2)技能目標: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索,按所設計的實驗方案和步驟,正確完成相關的實驗操作。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複實驗(ⅱ)。

(3)情感目標:

①評價自己的實驗結果,

②參與交流,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維護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見。

3、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感悟酶作為催化劑特點,及控制變量的方法。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觀的圖解和文字説明,讓學生明確催化劑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4、確定教學重、難點及解決方法

教學重點:酶的作用。

[解決方法]利用學生對無機催化劑的知識基礎切入,引入酶的學習。通過實驗、資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現象都與酶的活動有關,活細胞內全部的生物化學反應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在人體內,大約每分鐘要發生幾百萬次的化學反應,這麼多的化學反應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壓下進行,完全是因為酶的作用,酶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在化學反應中是怎樣起作用的?顯然應是本節課內容的重點。

教學難點:

①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原理。

②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

[解決方法]

①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觀的圖解和文字説明,讓學生明確催化劑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②通過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感悟酶作為催化劑特點,及控制變量的方法。活化能這個名詞在高中生物教材體系中是第一次出現,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對這個名詞都很陌生。化學反應之所以能進行,就是達到反應所需的活化能。在酶的作用下,原來不能進行反應的物質發生了反應,是增加了反應物的自由能,還是降低了反應所需的活化能?通過實驗和類比,必需要讓學生理解。在過去幾年的大學聯考中,雖然出現了實驗設計,但在教材中沒有關於控制變量的內容,在本節教材介紹了控制變量的系列名詞,但對剛剛接觸高中生物實驗的學生而言,不能説不是一個難點。

五、設計思路

從物質跨膜運輸方式──主動運輸需要能量入手,引出第5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再從教材提供的問題探討──斯帕蘭札尼研究鷹的消化作用進入學習情境,是有趣的,並能和學生已有經驗──對消化酶的瞭解結合起來。利用學生對無機催化劑的知識基礎切入,引導學生進入新課學習。既然學生們知道無機催化劑的作用,就讓學生通過比較實驗來認識酶的催化作用以及與無機催化劑的差別。教師在安排學生做實驗時要注意學生對實驗的理解,落實好本節課的目標。本節課的實驗需要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建議教師利用直觀的手段(繪圖或電子幻燈等)將實驗的裝置特別是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裝置分別向學生展示,以增加學生實驗操作和討論的效率,或者採取分組實驗進行實驗討論(此法效果很好)。

在學生獲得感性知識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體會什麼是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以及什麼是對照實驗,再通過對實驗中自變量改變訓練學生在實驗設計中如何控制變量。顯然,這種編排有助於引導學生學會確認和控制變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學生通過親身感知酶的作用,順理成章引入酶在化學反應中能夠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知識點。教材利用卡通式插圖、圖解和文字敍述,指出酶能夠顯著降低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通過形象、直觀的圖解和文字説明以及繪製“沒有催化劑、無機催化劑、酶的催化效率曲線”的比較,進一步讓學生明確催化劑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酶催化作用更加顯著),利於學生理性認識。

六、教學用具:

ppt幻燈片、實驗材料、器材

七、課前準備:

分組實驗(“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材料用具的準備;ppt課件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