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4.15K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的:

1、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體會作者對老教授的感激與敬佩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運用寫人文章的學法深入研讀。

2、理解文中老人的語言與神態描寫。

教學難點: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小提琴曲,教師引導:同學們,小提琴曲是多麼美妙動聽,可是要能演奏出這樣美妙的音樂付出多少艱辛,經歷多少磨難!而一個別人認為是音樂白痴的人卻能在舞台上演奏,這成功的背後是誰創造了這個奇蹟呢?(老教授)

板書課題:唯一的聽眾

好,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這位小提琴手的成長曆程。

二、研讀:

(一)引導學生回憶寫人文章的學習方法:

1、我們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對於這樣一篇寫人的文章,該如何學,相信同學們自然心中有數了,該如何讀,如何畫批,請你用行動回答老師吧!

2、學生默讀,畫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語言、神態、動作。次要人物:心理描寫。)

(二)重點交流。

1、品味老婦人對“我”講的話,想一想她是在什麼情況下講的?體會每句話的含義。

①“是我打擾了你嗎?……一會兒”“我猜想你一定拉的非常好……請繼續吧!”“我能做你的聽眾嗎?”

(聽到了“我“糟糕的琴技,老婦人的語言裏充滿了尊重和理解。

她故意裝聾,是為了讓我練琴時無所顧忌,減輕負擔,鼓足勇氣。

這種善意的欺騙是一種真誠的鼓勵。

主動做聽眾,這是對我練習琴技的一種無言的督促。)

問:那麼我聽了這樣的話,心理有什麼變化嗎?

我由懊惱羞愧變得有了幾分信心。

從一開始的灰心,到現在有了信心,這是一個多麼大的轉變啊!這正是由於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我。

能否把不同的人物的口吻讀出來嗎?

②“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到了,謝謝你小夥子。”

(這是對我練琴的一種肯定,一種鼓勵,讓我產生了從未有的感覺,那種感覺是一種信心,一種勇氣,一份執着,一股力量。)

③“你的琴聲能給我帶來快樂和幸福”

(她的讚揚鼓舞,是我發奮練習的不竭動力,老教授善於循循善誘,使我愛上了小提琴。)

問:我的反應如何?

我常忘記她是聾子。

(我演得如此投入,得益於老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

過渡:

老人的語言是真誠的,作為一個自稱耳聾的音樂教授,她鼓勵、幫助我的另外一種形式就是平靜、深沉、明澈的眼神。也就是神態描寫。

2、找出老教授的眼神描寫,重點交流。(三次“平靜地望”)

1)當我拉出像鋸牀腿的聲音時,她的平靜,給我勇氣和力量,讓我毫無顧忌的大膽練習。

2)當我有了幾分信心,每天去練琴。她的平靜,鼓勵我不斷努力。

3)當我漸感奏出了真正的音樂,她的平靜,體現了對我更高的要求,告訴我不要滿足,繼續提高。

3、解決學生的問題:

①為什麼不拆穿這個謊言?

聯繫《我看見了大海》,因為這體現了老教授教育方法的獨特,她並沒有給予我琴技上的指導,只是給予了我最寶貴的信心。其實老教授的“不教而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啊!

②為什麼當我在成千上萬的觀眾面前演出時,總是忘了那唯一的觀眾?

表達了我對老教授無限欽佩,敬仰之情。是她的循循善誘,積極鼓勵,真誠無私地幫助,使我樹立了信心,刻苦練習,最終獲得成功。

配樂朗讀最後一段。

板書:真誠無私 敬佩感激

三、拓展:

這篇課文我們已經學完了,你認識了一位怎樣的老教授和一位怎樣的小提琴手?

填空:(二選一)

(真誠有愛心的老教授 勤學苦練有信心的小提琴手)

我想對老教授説(你真是高明的教育家),我還想對小提琴手説(你真幸運,遇到了伯樂),我更想對自己説(我要努力,做事相信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四、昇華:

説實話,我們作為讀者都為文中的“我”感到由衷地慶幸,他遇到了伯樂,這位老教授外表優雅,有藝術修養,有學者風範。她真誠無私的幫助給予了我無限的信心和勇氣,讓我最終愛上了小提琴,站在了萬眾矚目的舞台中央。

王老師也希望六(1)班的同學們擁有自己的最精彩的人生舞台!

板書設計:

唯一的觀眾

真誠無私

老教授 我

敬佩感激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篇二

【説教材】

《唯一的聽眾》是國小語文新課標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寫了“我”──一個琴藝糟糕、喪失自信的年輕人成長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歷程。而創造這一奇蹟的幕後高手是一位自稱耳“聾”的老人,她的真實身份是音樂學院的教授,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她以一個美麗的謊言,在不知不覺中給予了作者真誠無私地幫助,用詩一般的語言造就了一個學琴少年在音樂的道路上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結合本組的訓練重點我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神聖、悠悠、莊重、儀式、沮喪、幽靜、抱歉、溜走、介意、追問、荒唐、聲望、割捨、大吃一驚”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3、能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抄寫印象深刻的句子。

4、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説教學流程】

一、播放音樂,情境導入。

1.(課件播放《月光》奏鳴曲)

師:這支小提琴曲有一個動聽的名字,叫《月光》奏鳴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2.師:同學們,你們可曾知道在這動聽的樂曲聲背後卻浸透着作者不懈的努力。很多年以後,當他在各種文藝晚會上,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小提琴曲。他總會想起一個人。通過預習課文,你們知道他會想到誰嗎?

(板書課題:  11唯一的聽眾)

3.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什麼呢?

4.師:為什麼稱他為“唯一”的聽眾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和作者一起經歷他的音樂成長之路吧!

【設計意圖:播放《月光》奏鳴曲,創設與教學內容相有關的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文本,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初讀要求:

(1)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把課文讀通順。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檢查初讀效果。

(課件出示“神聖、悠悠”等詞語)

【設計意圖:“語文課堂教學的亮點在於朗讀。”那麼,首先第一層次的讀就是讀準字音,能讀通課文。所以,我設計了這麼一個環節,旨在糾正、鞏固學生的字音朗讀。也是為了其實實在在的有效性,生字詞檢查不能為了檢查而檢查,應突出重點,加強個別字詞的理解等。】

3.學生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和同學交流討論。

4.學生質疑:

【設計意圖:問題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引導學生質疑,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的疑難之處,進行有效梳理,作為教學中始終關注的重點,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順學而導的課程理念。】

三、快速讀文,整體感知。

1.過渡:從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中可以看出你們很會讀書,善於思考。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一起讀讀課文吧!

2.學生快速瀏覽課文,説説我在音樂方面前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找出文中語句讀一讀。

3.再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概括“我”發生變化的原因。

4.讀課文2—7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老教授的語言以及“我”在學習拉琴的過程中,心理和行動發生變化的語句。

【設計意圖:遵循閲讀教學的規律,以讀為本,從整體感知入手。引導學生質疑後,通過形式多樣的讀課文,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書。因為要使學生快速地進入“整體感知”,實用而簡單的辦法,當然是反覆誦讀。】

四、品味語言,感受“我”的變化。

1.(課件出示課文插圖)觀察插圖。看!課文中的這幅圖畫的就是作者心中永遠記着的唯一的聽眾。仔細觀察她的外貌、神態,你能感受到什麼?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觀察課文的插圖不僅是單純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過程。通過指導學生觀察插圖,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併為下面感受老婦人“平靜”的神態埋下伏筆。】

2.瀏覽課文,找出描寫老人神態的關鍵詞。(平靜)

一共出現了幾次呢?(三次)

(課件出示)

3.反覆朗讀,品味語言。

4.指導學習老婦人第一次“平靜地望着我”的部分。

(1)默讀2—5自然段。聯繫上下文,邊讀邊想,老婦人是在什麼情況下“平靜地望着我”呢?

(2)生交流感受。

(3)師:最後“我”還是決定留下來,而且每天清晨都來練琴,那麼是什麼給了“我”動力呢?(老人的言語激勵

(4)畫出描寫老婦人語言的句子,讀一讀。(課件出示)

(5)聽了老婦人的這幾句話,你有什麼想説的嗎?

點名朗讀,讀出老婦人的良苦用心。

(6)再讀一讀描寫老婦人第一處神態平靜的語句。

(課件出示: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着我。)◆生自由讀——點名朗讀——小組賽讀(配樂朗讀)——全班齊讀。

◆生暢談自己的感受。(老婦人在默默地鼓勵我,給我信心和勇氣。)

【設計意圖:在充分地閲讀文本之後,抓住三處“平靜”的語句,引導學生品讀、感悟,以讀代講,以讀促學,以讀悟情,以讀體意。重點指導第一處老婦人“平靜”的語句,突破難點,教給學習方法,為接下來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奠定基礎。】

5.小組合作、自主研讀老婦人第二處及第三處“平靜地望着我”的句段。

(1)學生畫出這兩處句子,讀一讀。

(2)師:我們剛剛是怎麼學習老婦人第一處“平靜地望着我”的部分呢?

提示學習方法:

a.聯繫上下文,想想“我”是在什麼情況下感受到老婦人“平靜地望着我”。

b.再畫出描寫我的心理和行動變化的語句。

c.小組交流,結合開頭質疑的問題。

(3)學生自學,合作研讀。

(4)交流各自讀書體會。

(5)指導朗讀,邊讀邊想象“我”看到老婦人平靜的神態的感受。

6.小結:如果説老婦人善解人意的語言是有聲的鼓勵,那麼她一次次“平靜地望着我”對“我”來説就是無聲的激勵,從而使我最終戰勝自己。

【設計意圖: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課堂上教師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應落實在課堂的方方面面。教師不僅僅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更應在關鍵處點撥,重點處強調,導之有方,於細微處滲透。】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師:是啊!老婦人一直用那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着我,這一幕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裏,使“我”最終戰勝自卑,重拾自信。(齊讀最後一段)

2.師:直到最後,我才知道那個老婦人並不是真的聾了,竟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那麼當聽到這一事實時,“我”又有什麼感受呢?

3.拓展作業(二選一)

(1)把課文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讀一讀,並抄下來。

(2)讀寫結合,寫話練習:老教授有一雙會説話的眼睛,彷彿在説什麼呢?想象當時情景,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設計意圖:教師總結性的話語能讓學生對課文有總體的收穫。在課的結尾之處,佈置分層拓展性作業,滿足不同水平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讓學生在深刻感悟內容、體驗情感後水到渠成地外化表達、昇華,同時也體現了讀寫的有機結合。】

導入新課: 篇三

妹妹和父親認為男孩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痴,因為他拉出的小夜曲聽起來就像是鋸桌腿的聲音,可是有一天鋸桌腿的聲音變成了真正的音樂,這究竟緣於何人?讓我們一起走進《唯一的聽眾》。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通過初讀,感知文本大意,回顧人物描寫方法。

2、通過讀劃,梳理人物的心理變化。

3、通過整體反覆讀,補充人物心理活動。

重點:學寫人物心理活動。

難點:在整體把握文本的基礎上,寫出符合文意的人物心理。

一、遊戲導入

先來考考大家,你能根據我的提示猜猜這是哪位人物嗎?聽仔細哦。

1、懸崖峭壁 攀山越嶺 京張鐵路 全線竣工 (詹天佑)

2、醉打蔣門神 大鬧飛雲浦 血濺鴛鴦樓 (武松)

3、温酒斬華雄 千里走單騎 大意失荊州 (關羽)

4、粉面含春威不露,丹脣未啟笑先聞 (王熙鳳)

你很會聽,是位不錯的聽眾。你的思維非常敏捷,一下子就答對了,真是位優秀的聽眾。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位特殊的聽眾,板書:唯一的聽眾,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根據拼音寫字:

聾子 沮喪 溜走 抱歉

興奮 慈祥 荒唐 割捨

最後一起讀一遍這些詞語,你們讀一個老師擦一個,所以要認真讀用心記哦!

剩下“聾子”。這位“聾子”真是聾子嗎?她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就是唯一的聽眾。

她是課文中的一個主要人物,還有一位主要人物是“我”。

2、你能説説我與這位唯一的聽眾之間的故事嗎?

3、課文重點描寫了這兩位人物,在描寫人物上我們常用的方法是?

4、請你瀏覽一遍課文,課文描寫了這兩位人物主要採用了哪些方法?

“我”——心理、動作,唯一的聽眾——語言、神態、動作

三、畫心理變化

1、首先讓我們走進“我”的內心世界,請再次默讀課文,仔細劃出有關“我”心理活動的詞句。

2、“我”的心理是怎樣一步一步發生變化的呢?你能畫一畫變化的過程嗎?請邊默讀課文,邊完成“心理變化圖”。

沮喪——充滿神聖感——沮喪——自卑——羞愧、興奮——自信

3、結合文本,進行交流,完成變化圖。

四、寫心理活動

1、課文用了許多筆墨描寫了“我”的心理變化,就像一條美麗的項鍊把文章串了起來。是什麼深深地打動了“我”,使“我”從沮喪自卑逐漸走向了自信呢?

2、請你默讀課文,勾畫出老人鼓勵“我”的語句。

3、讀中反饋,明確共有三大塊。

4、老人是通過一言一行鼓勵着“我”的。這一言一行,其實也藴含着老人和“我”一樣豐富的內心世界,讓我們試着去走進。

A.生讀第4自然段,老人叫住了“我”,她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聯繫上文。

生答。

B.於是老人叫住了我,説,誰來讀?

C.“我”的小提琴真的拉得非常好嗎?她的耳朵真的聾了嗎?

D.那她為什麼要説謊呢,她的心裏究竟在想些什麼呢?請你反覆地默讀這段話,想一想,再説一説,把當時老人的內心想法補充上去。出示:

我抱歉地衝老人笑了笑,準備溜走。老人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人叫住了我,説:“是我打擾了你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一束陽光透過葉縫照在她的滿頭銀絲上,“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

E.交流。

F.老人是這樣想的,於是她叫住了我,説,一起讀。

5、後來老人又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她的心裏又是怎樣想的,又是如何鼓勵“我”的呢?請你選擇其中的一處,聯繫上下文寫一寫。

①我指了指琴,搖了搖頭,意思是説我拉不好。

老人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我被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我羞愧起來,同時有了幾分興奮。嘿,畢竟有人誇我了,儘管她是一個聾子。我拉了起來。

②以後,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樹林去練琴,面對我唯一的聽眾,一位耳聾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靜地望着我。我停下來時,老人想:_________________她總不忘説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我心裏洋溢着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

6、寫的過程中連起來讀一讀,思考一下是否填得既恰當又連貫。

7、交流評價,整體連起來讀一讀。

8、我們從老人的一言一行,感受到老人與“我”同樣豐富的內心世界,這唯一的聽眾,她是用心靈在傾聽,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

反思:

這篇課文寫了“我”——一個琴藝糟糕、喪失自信的年輕人成長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歷程。而創造這奇蹟的幕後高手是一位耳“聾”的老人,她的真實身份是音樂學院的教授,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她以一個美麗的謊言,在不知不覺中給予了作者真誠無私地幫助。課文情節很有戲劇性,極具感染力,很多孩子都很感興趣。在徵詢他們意見的前提下,決定和六(2)班的孩子們一起展示我們閲讀的過程。

結合備課中教學設計的四個方面,即:學法自動化;朗讀多樣化;理解多元化;問題焦點化,反思如下:

一、努力使學生在實踐中運用學法:

臨近畢業的學生已經有六年的閲讀經驗了,足以掌握寫人文章的方法了。因此,課堂上學生的確是在實實在在實踐着,他們用筆批註着老教授的語言、神態、動作,“我”的心理描寫,並或多或少地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巡視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學生精彩的批註,並及時表揚,對其他學生起到了引領的作用。學生在發言的過程中抓住重點詞、聯繫上下文、進行對比等等多種學習方法的綜合運用,我及時進行了肯定與點撥,強化了學習行為,努力體現了六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

當然,在巡視中過程的評價是否對學生思考有一些負面影響,比如造成學生的思維斷路,這也是今後要研究的問題之一。

二、盡力使學生在朗讀中提煉內涵:

範讀、默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配樂讀,這六種朗讀形式交替使用,力求豐富多樣,與教學需求密切聯繫。思考劃批時用默讀;自由讀易於打開思路;齊讀增強氣勢;配樂讀渲染氣氛;示範讀指明方向等等。本課默讀時學生能安靜畫批;指名讀前學生帶着體會可以自由自在地朗讀;最後的部分,全班齊讀,把氣氛推向了高潮;張娜同學的配樂朗讀,是本課的亮點,她那專業水準的朗讀,伴着舒緩悠揚的小提琴曲,鑽到了大家的心裏,打動了每一個同學,每一個聽課的老師,贏得了熱烈的掌聲;在梅雨薇同學朗讀不夠完美時,我及時範讀,並讓她再讀,能讓孩子們在本課的朗讀中,明確了不同人物,有不同的口吻,應該用自己的聲音去努力塑造人物形象,做到了一課一得。這種表達形式的多樣性,既給了語文閲讀宣泄情感的空間,又給了學生昇華課文內涵的境地。

三、大力使學生在理解中感悟真情:

這篇課文兩條主線,以老教授為主,我的變化為輔。截然分開不可取,但又不能混為一談。於是,學生劃批、彙報時應以老人為主,輔之以我的變化,一主一次,一明一暗。重點突出了,又無遺漏,學生在閲讀時,除了彙報對老教授的特點品質以外,也談到了我成功的原因,即:不能獲缺的是自己的努力。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學生更感興趣的是小提琴手的變化,所以,當大家交流時,很多學生都談到了“我”的變化,而我沒有打斷他們的發言,在尋找到合適的機會後,我指出了應該先找到老教授的描寫,談自己的體會。於是,學生抓住了主要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談出了不同的體會,比如:“我”就是一匹“千里馬”,幸運地是遇到了這麼好的“伯樂”;老教授是高明的教育家,她沒有給予“我”任何琴技上的指導,但給予了我源源不斷的。信心與勇氣等等這樣精彩的言論。在此基礎上,我總結到:“我們作為讀者,都為文中的‘我’由衷地慶幸,他遇到了伯樂,這位老教授外表優雅,有藝術修養,有學者風範。她真誠無私的幫助給予了我無限的信心和勇氣,讓我最終愛上了小提琴,站在了萬眾矚目的舞台中央。王老師也希望六(2)班的同學們擁有自己的最精彩的人生舞台!”師生作為共同的學習者,用豐富多元的理解構建了本課的精神家園。

四、着力使學生在質疑中明確主旨:

我備課一貫以學生的預習本上的問題作為調查學生學情的重要憑據,也就是要摸清學生的閲讀起點、疑點。經過統計,本課書,學生共提了15個問題,在其中我篩選了4個有代表性的問題。2個直接融入備課,2個作為課堂相機處理。這兩個問題便成為了本課的焦點問題:①我為什麼不揭穿這個謊言?②我為什麼總會想起這個唯一的聽眾?使學生的閲讀逐漸深入,有了明確的方向,解決了他們真正不明白的問題。在課上對於第一個問題的研究還是較為滿意的,但是,第二個問題由於教學時間的原因,挖掘不夠深入,成為本課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