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勞動教育教學設計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06W

勞動教育教學設計教案精品多篇

低年級勞動課教案 篇一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和扮演本課歌曲,理解本課主題“愉快的勞動”,明白勞動光榮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課歌曲。

2.能用學過的唱名填寫並準確演唱,在實踐中掌握音與音之間的音高關係。

3.認識 和 節奏,能準確地讀拍。並能在實踐活動中運用。教學重點:指導同學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掌握音與音之間的音高關係。

教學方法:音樂自由教學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琴、打擊樂、彩筆

課時佈置: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扮演《小漁簍》;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老師與同學一起隨音樂《勞動最光榮》進入音樂課堂。

師:剛才我們扮演了一首與勞動有關的歌曲,同學們,你們還會唱哪些與勞動有關的歌曲呢?(自由扮演唱,培養小朋友們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時,培養小朋友的音樂記憶力,讓小朋友在實踐活動中多多積累好聽的音樂。)

二、扮演《小漁簍》: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海邊小朋友勞動的歌曲,大家想聽嗎?(多媒體播放歌曲)。

1、完整初聽歌曲,讓同學初步感知歌曲的音樂情緒、特點、和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歌詞,體會歌曲中所表達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輕聲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緒。

4、隨伴奏輕聲唱歌詞,老師給予和時糾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並創編動作表示歌曲。

三、編創與活動:

“同學們的歌聲太動聽了,瞧!海邊的小朋友給大家送禮物來了。”(多媒體出示帶有唱名的貝殼、海星、海螺等等)

1、劃分小組進行討論。

2、每小組討論、填寫唱名形成旋律。

3、每組派出代扮演唱自身填寫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組演唱的準確、流暢,旋律好聽,便將哪一組選為優勝組。

(也許有些小組編寫的並不流暢,老師也要給予褒揚和鼓勵,因為只要每個小朋友都動腦參與進來了,就是最大的收穫。)

四、課堂小結

關於勞動課教案 篇二

一、設計意圖

結合我班正在實施的主題活動《__》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通過社會調查、觀看圖片、實踐活動等形式,幫助幼兒瞭解勞動節的來歷,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並在活動中感受勞動的快樂。

二、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職業,瞭解勞動者的辛苦。

2、能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活動準備

蒐集各行各業人們工作時的圖片、勤勞的人們、晚上工作的人、週末工作的人。

四、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請幼兒説一説自己瞭解的職業。

(1)請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爸爸媽媽的工作,説説爸爸媽媽工作時都做些什麼?

(2)請幼兒結合圖片説一説:自己還知道哪些工作?例如:醫生、公安、售貨員、公交司機等,他們都在做什麼?

2、請幼兒瞭解人們工作的時候是在為別人服務,學會尊重、關心勞動者。

(1)請幼兒看看自己的調查表和同伴交流調查的結果和感受,説一説晚上和週末誰還在工作?他們是怎樣工作的?

(2)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説一説還有哪些工作是為別人服務的以及自己曾受到過幫助的經歷,進一步體驗人們的辛苦。

(3)請幼兒説一説怎樣尊重和關心勞動者。知道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是每一個勞動者的節日。

3、請幼兒幫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體會勞動的辛苦。

(1)請幼兒討論:自己可以幫老師做什麼事情?比如:幫老師整理活動區的玩具、打掃活動室、擦桌椅等。

(2)請幼兒分小組幫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活動延伸

(1)户外活動時,帶幼兒撿拾衞生區的垃圾及綠化帶的野菜。

(2)請家長帶孩子參加一次社會實踐活動。

國小勞動課教案 篇三

第一單元家政烹飪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我家的新廚房

教學目標:

1、瞭解廚房設備的名稱、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2、學會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選用灶具,學習各類鍋的使用和保養常識。

3、做生活的小主人,從小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生活習慣。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新廚房整體佈局的照片若干張、各種灶具、各類鍋的實物或。

2、學生準備:課前向家長請教廚房設備的名稱及用途,尤其是鍋、灶的安全使用和保養常識,以備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最近幾年,許多同學家都搬進了新居,住的房子寬敞又明亮,廚房也改變了模樣,讓我們先來參觀這樣一間新廚房。

二、常用的廚房設備

1、這間廚房裏有那些設備?它們各有什麼用途?把它們的名稱與用途填寫在下面的表格裏。(學生填表格)

2、交流

3、你們自己家的廚房裏都有些什麼設備?

4、學生小組討論。

三、灶具的使用

1、出示各種灶具的實物和照片。

2、你家使用的是那種灶具?

3、你做過飯菜、燒過水嗎?説説你使用灶具的經驗和體會。

四、鍋的使用和保養

1、出示各種鍋的實物和照片。

2、説一説鍋在使用時要注意些什麼?

3、看書P6,齊讀“怎樣使用和保養鍋”

五、拓展

觀看各種灶具和各類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當好小小採購員

教學目標:

1、制定購物計劃、合理開支,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2、學習選購所需蔬菜、食品,學會看食品商標和辨別食品質量。

3、培養與人交往的辦事能力。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實物投影儀、相關電教設備或購物掛圖,印製好購物計劃表。

2、學生準備:每人收集一個食品包裝袋,上網查找相關信息資料,隨父母去超市或菜場先體驗、經歷一次買菜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一定去過超市購物或者去過菜場買菜,你能向同學們介紹一下自己曾購買過什麼東西,並説説你的經歷和體會嗎?

二、購物要有計劃

1、出示問題“小蘇科去超市買東西”

問:小蘇科帶上30元錢就去超市,你們説他能很好地完成媽媽交給的採購任務嗎?

2、小組討論,完成填表(書上P6)

三、購買的食品要新鮮

繼續看交流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做家常菜(涼拌黃瓜)

教學準備:菜刀、燈板、黃瓜、蒜泥、盤子、碗、調味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你吃過涼拌菜嗎?你覺得味道怎樣?你知道它是怎麼做的嗎?

二、總結做法:

1、涼拌黃瓜屬於哪一類?你知道它的製作方法嗎?

(學生討論製作方法)

2、請同學示範切黃瓜

3、講解注意點及製作方法。

三、學生動手操作

(各小組分工合作,教師巡視)

四、評比

小組民主評議,並讓學生説説為什麼評它?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做涼拌黃瓜,回家以後,我們還可以在父母的指導下做另外的涼拌菜,

希望同學們能夠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裏多動手,多才按語,做生活的主人,減輕父母的負擔,做他們的好幫手。

六、拓展

參與生活體驗生活學做家常菜。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學做家常菜(什錦菜)

教學準備:

1、原料:芹菜、藕、胡蘿蔔、花菜、香乾、麪筋、蘑菇等

2、調料:鹽、白糖、味精、麻油、食油

3、廚房用品

4、教師課前製作好一盤什錦菜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菜請同學品嚐。

提問:好吃嗎?你知道這菜名嗎?

出示課題:學做什錦菜

二、看看學學

1、介紹做什錦菜的原料、調料。(同時出示,幫助學生認識)

2、介紹製作方法。

3、將有關的蔬菜出示。

4、讓學生説説這些菜要切成什麼形狀?(學生説教師提示並操作)

5、把這些蔬菜分別放在開水裏燙一遍,撈出瀝乾。

6、在炒菜鍋裏倒入適量的食油,燒熱,把以上加工好的原料放入,翻炒一會。

7、加入適量的食鹽、白糖、味精等。

8、讓學生説説製作的過程。

三、學生做做試試。

學生分小組合作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評品

同學間相互評品,得獎小組談體會。

五、課外延伸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學做家常菜

教學目標:指導學生了解烹調的基本方法及基本要求,瞭解常用的烹調原料,及洗滌炊具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兩節課我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回家也讓大家向父母討教了,誰來説説你掌握了些什麼方法?

二、探討烹調方法及基本要求

1、學生討論

2、看書本第15頁烹調及其操作的基本要求

3、指導學習第15——16頁常用烹調作料。

三、網絡學習

上網瀏覽飲食類網站,老師可以提供幾個網站地址

四、學生談體會

看了這麼多美食文化,有什麼想和同學交流的?

五、課後拓展,堅持學習做家常菜。

第二單元技術初步小木工

第一課時木工技術的一般性知識

教學目標:

1、瞭解木加工技術變化和發展的過程,理解技術革新的意義。

2、認識、瞭解常見的木工工具,學習、掌握一些簡單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學會基本的木料截取與連接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木工工具若干,有關木工技術的錄像,或資料。

學生:小鋼鋸、釘錘、起子、鋼筆、直尺、大頭針、乳膠、砂紙、木邊料等,有關木工技術的信息資料。

活動過程:

1、出示、交流活動前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查找到的一些關於木工技術的資料。

如:魯班的故事

教師介紹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與注意點

①小鋼鋸的調整使用

②釘錘的使用

③起子的使用

2、介紹木材的特點和用途

①楠木②泡桐③水曲柳④水杉⑤香樟

3、解讀、明確更各種勞動工具的操作規則與使用注意點,練習使用各種勞動工具。

注意點介紹:

①工具使用

②紀律

③工具擺放

④空間

4、組織學生進行對邊角料的截取和連接

學生操作

教師從旁指導。

第二課時模仿製作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木工製品的觀察、分析,理解其製作原理,瞭解製作的一般工藝流程。

2、正確運用木工工具,認真完成作品製作,並在實踐中不斷地改進、創新。

3、培養認真負責的勞動態度、精確嚴密的技術活動習慣和嚴謹務實的科學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木工工具若干,範作(角尺、木凳、木蜻蜓、快艇模型等)

學生:角尺、直尺、鉛筆、美工刀、鋸子、錘子、大頭針、木塊、砂紙、乳膠等。

活動過程:

1、出示範作,學生小組觀察。

師:通過觀察,你瞭解了哪些東西?

(形狀,結構……)

師:誰能來試着説説這些製品是如何做出來的?

學生交流

2、教師介紹木工製品的一般製作流程,介紹連接木料的常用方法。

製作流程:先設計後製作

連接木料常用方法:

①膠合

②釘釘

③榫接

3、製作角尺。

師:下面,我們就自己來製作一把角尺。

師:做角尺需分幾步完成?

學生交流

學生在紙上畫好草圖

學生動手製作

教師從旁指導。

第三課時設計製作

教學目標:

1、運用所學到的木工知識和木工技術,自己設計、製作一件木工製品。

2、培養學生對技術設計、技術實踐及作品的反思和評價能力,養成親近技術、積極主動進行技術探究的良好習慣。

3、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提高其對作品的認知、鑑賞、創造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鳥籠、信插、屏風、筆盒等學生設計的範作。

學生:生活中的木製品(實物或),鉛筆,直尺等工具及以前做過的木製品。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木工製品實物或,引導欣賞作品

師:談談設計者的意圖與設計方式

師:説説看後自己的感覺

師:説説你從中受到的製作啟發

2、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木製品,談談感受。

學生小組交流

學生全班交流

二、討論設計

1、討論:①你想做什麼木製品

②你是怎麼想的?

教師提示構思作品的基本原則。

根據討論情況,學生分成若干小組。

2、設計:先畫成品草圖,再商討製作步驟,畫出部件圖。標明數據尺寸。

設計創作常用技法:①加一加

②減一減

③擴一擴

④縮一縮

⑤改一改

⑥代一代

3、創作:按照設計方案和製作步驟動手製作。教師指導,學生合作。

4、裝飾:“你做得怎樣?能不能再裝飾或修改一下,使作品更漂亮或功能更多些?”

三、學生評價

1、組織學生互評

同組間互相評價自己組內組員的合作精神,動手能力等。

2、組織自評

説説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穫和需改進的地方

第三單元技術初步小塑料工

用塑料材料製作

單元解讀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塑料製品與生活的關係。

2.通過操作實踐,掌握簡單技巧,培養初步的技術意識、創新意識呵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提高環保意識。

二、教學內容

1.模仿製作:一課時。

2.設計製作:一課時。

模仿製作

一、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方法觀察、感知作品(盆景、杯墊、毽子、綵球),瞭解製作方法,分析製作步驟,熟悉材料和工具。

2.實踐操作,完成作品,並通過評價對作品進行改進、完善和創新。

3.培養學生在製作活動中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範作如盆景、杯墊、塑絲毽子、滌綸綵球各一套。

2.師生共同準備:

(1)塑料的相關知識和資料。

(2)假山欣賞。

(3)工具:剪刀、美工刀、圓規、毛筆、針、梳子。

(4)材料:泡沫塑料板、各色塑料管、滌綸薄膜、塑料、各色稱紙、雙面膠。

三、教學過程。

1.認識、瞭解塑料的種類和特點。

(1)一一展示書上的各種物品。問:它們都是什麼材料製作的?

(2)學生介紹自己對塑料材料的認識。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瞭解塑料的發展、性能、特點。

對生活的作用及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2.實踐操作,完成作品。

(1)展示四種常見的塑料小製品。

觀察意識哪個這些作品,説説它們分別是用哪些材料製成的?

“盆景”選用泡沫材料,採用分割、膠合、挖刻、上色燈操作方法。

“杯墊”採用分組捆紮的方法。

“塑絲毽子”採用對摺、穿繩、打結、梳絲等方法,將塑料絲繩製成毽子。

“滌綸綵球”採用了分組製作的方法,運用了畫、剪、卷、貼的方法制成喇叭狀,最後用針線進行組合。

(2)學生製作作品。

你準備用什麼材料學習製作哪件作品?

3.評價,完善作品。

組內交流作品的製作過程,經驗得失。

4.全課小結。

學生談談體會感受。

5.組織作品展示。

設計製作

一、教學目標。

1、能夠設計塑料手工製品,在討論中完善作品,並動手製作,完成作品。

2、培養學生對設計技術、技術實踐過程及產品的思考和評估能力,養成親近技術、積極主動進行學習探究的良好習慣。

3、激發學生對創作的興趣,提高美的感受力、鑑賞力。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各式塑管小動物,泡沫塑料雕刻工藝品,塑料花等塑料製品。

2、學生準備:

3、收集到的各種塑料工藝品,自己製作的小塑料作品,鉛筆,尺,白紙,收集到的各種塑料材料等。

三、教學過程。

1、欣賞作品。

出示學生製作的手工作品,讓學生評價。

請你看看它們都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2、提供相關,激發創作興趣。

教師小結,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塑料材料製成不同的。作品。

給學生提供相關資料及作品,讓學生談談作品的構思、用料及技能技巧上的獨特和巧妙,啟發創新思維。

3、説一説。

閲讀書本“説一説”,回答問題。

4、設計製作。

問:看了以上的一些,給了你什麼啟發?你能設計一件塑料手工作品嗎?

學生按以下步驟創作:構思、討論,設計、畫出草圖,準備材料、工具,製作、修改。

提醒:在使用美工刀、剪刀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5、評議。

展示作品,在小組內交流、評議。

作者向全班同學介紹思路和創作過程。

6、全課總結。

學生談體會、感受。

勞動課教案及反思 篇四

活動主題:《我勞動我快樂》

活動時間:20__年4月29日全天

活動地點:小區內、園內

活動目的:

1、知道5月1日是勞動節;

2、知道身邊的人都是勞動者,他們用勞動為大家服務,有尊敬和熱愛她們的情感;

3、在活動中培養勞動意識,學習勞動技能,體驗勞動生活,並能分享勞動的感受;

活動準備:

1)提前教學活動關於勞動節的課程,並讓幼兒收集關於勞動節的圖片(家裏大人做家務、社會勞動者);

2)提前對社區進行踩點與各行工作人員溝通;

3)各班根據情況可製作宣傳小旗、禮物(贈送勞動者);

4)通知家長為幼兒預備一份勞動工具(小水桶、抹布、小刷子等)供幼兒當天下午親子勞作;

5)“我勞動我快樂”橫幅;(29日掛園內)

活動內容、流程及注意事項:

1)內容:收集勞動者的圖片

流程:教學活動後佈置作業---回家觀察---手機圖片資料---展示(我的觀察勞動成果展示)

備註:

1、時間:4月27日以前;

2、可收集家裏大人、社會勞作者、小動物等勞動的圖片;

3、28日展示各班觀察成果;

2)內容:參觀活動

流程:對社區踩點---教師引導參觀---訪問---討論(勞動與生活的關係)---操作參加力所能及的事---教師總結—照片收集---展示(我的勞動勞動成果展示)

備註:

1、時間:29日上午9:20—10:30;

2、參觀之前教師要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知識教育、規則教育;

3、參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方法要適應幼兒年齡段及引導話術要正確;

4、教師總結環節中要點評到每位幼兒今天的表現,並請幼兒分享感受;

5、照片展示在勞動節後呈現在“我的勞動勞動成果展示”中;

6、各班組組織細節需有詳細

3)內容:親子勞動體驗

流程:準備勞作工具—講解勞動節相關事宜(教學主管)—班級執行任務(班長)(對園內進行勞作)--總結活動(分享)(班長)---延伸(繪畫)

備註:

1、時間:29日下午15:30分—16:30分;

2、提前通知家長參加親子活動的時間;

3、各班組組織細節需有詳細計劃;

勞動課教育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學習做生活的小主人,能運用學到的操作要領學習拖地板,從小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2.注意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3、注意安全,不損壞傢俱。

教學重難點:

能運用學到的操作要領學習拖地板,從小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教學準備:

課前觀察父母是怎樣拖地板的。去商場觀察改進後的拖把樣式,瞭解其先進性。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片,瞭解拖地板的一般過程。

組織學生看拖地板的正確方法圖片,辨別哪種是正確的,哪種錯誤的。

二、討論。

平時看到父母拖地板時是怎樣做的?然後進行交流。交流一些先進的,便捷的,有創新意識的`好方法。還可以放手讓學生回家進行勞動實踐,在勞動中獲得情感體驗,在勞動中培養合作探究精神,早勞動中求知。從而能夠正確地掌握拖地板的操作要領。明確地板清潔是家庭衞生的重要標誌,懂得只有家人共同努力,才能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三、教學評價。

介紹勞動過程,展示家長評價記錄,從認真實踐,掌握要領,拖地實效,拖地要領、拖地效果,綜合評價等方面完成評價表。

勞動課活動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1、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2、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一、説教材麪包是幼兒非常熟悉且喜愛的食品,烤麪包的方法不僅有趣,而且新奇。我們選擇並設計適合大班幼兒學習特點,貼近大班幼兒生活的“烤麪包”活動,旨在讓幼兒在“塗塗”“烤烤”“嚐嚐”的過程中,學習水粉塗色、色彩對印的技能,充分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根據《綱要》藝術領域“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的要求,結合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知識目標:鞏固對紅、黃、綠、紫四種常見顏色的認識,感受色彩的美。

2、技能目標:大膽選色,平塗的方法與蘸色的技巧。

3、情感目標:體驗活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悦。活動的重點:鞏固對四種常見顏色的認識,學習塗色,體驗玩色的快樂。活動的難點:學會蘸色的技巧,用平塗的方法塗滿“果醬”。活動的準備:(詳見活動設計的準備)。充分有效的活動準備是美術活動成功的前提。本活動準備既關注幼兒已有經驗的積累與參與,也注重教具的形象性與作畫工具的合理性。如選用的水粉筆,是長水粉筆截掉一段筆桿而成的──這是我們反覆實踐後確認的,這樣更方便幼兒的使用。本活動宜在大班第二學期進行。

二、説教法與學法本活動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講解示範法和指導法,來適應教學內容傳遞的需要和幼兒的認知結構特點進行教學。通過操作與語言的緊密結合來突出重點,以變抽象為具體、變生疏為熟悉的辦法來突破難點。用簡潔的、遊戲化的語言進行演示與講解,使作畫的每一個步驟和要求形象化、具體化,易為幼兒所理解與掌握。同時,我還運用了興趣式指導和滲透式指導法。從幼兒出發,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將技能的學習與掌握融在一定的情境中。如:蘸色的技巧,是按情節發展,邊演示邊以遊戲口吻強化:“蘸點果醬,舔一舔,塗在麪包上”“蘸點果醬,舔一舔,果醬塗得滿滿的”……再如,要求幼兒均勻塗色,是這樣説的:“果醬塗得滿滿的,麪包的味道就更好了”;將塗上的色彩對印:“把塗滿果醬的麪包合起來,壓一壓,免得果醬流走了”。從而避免説教式的提要求和示範。通過教師的演示,遊戲化的強化,幼兒在自然輕鬆的氛圍中邊聽邊看,不知不覺領會了塗色要領,在邊説邊操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醮色的技巧,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説活動程序總的設計思路是:根據大班幼兒學習的特點和本活動目標要求,設計以“兔媽媽收徒弟,兔寶寶學烤麪包”為中心主題,以教師的示範幼兒練習為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流程是:講故事導入→教師示範(取麪包→介紹果醬→塗果醬→烤麪包→展示麪包)→幼兒練習→活動評價(展示幼兒烤的麪包,請客人品嚐)。具體活動程序如下:

1、導入:以故事導入課題。創設富有童話色彩的遊戲性情境,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富有情感的角色(兔媽媽和兔寶寶),易於促進師幼之間的情感交流。(時間1.5分鐘)2、新授:教師示範“烤麪包”。通過教師遊戲化的口吻,準確的講解示範,使幼兒自然地掌握烤麪包的步驟,明確烤麪包的要求。同時,又讓幼兒體驗到“烤麪包”帶來的色彩美(色彩對印)與成功的快樂,更激起幼兒自己烤麪包的強烈願望。(3.5分鐘)3、練習:幼兒烤麪包,教師巡迴指導。教師觀察幼兒,並用遊戲口吻進行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塗畫。指導時注意個別差異。(13-15分鐘)4、活動評價:請客人品嚐。以請客人品嚐的形式進行,既合乎主題情節,又利用了可借用的教育資源,讓眾多的聽課老師參與活動的評價,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得到他人的評價,使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同時,也促進大班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2分鐘)教學過程環環相扣,整個活動遊戲性、趣味性極強,進一步促使幼兒在輕鬆、愉快、自由的情境中,知識、技能、情感都得到發展。

教學反思:

週三進行了第一次活動,由於人數較少,時間持續了15分鐘左右,雖然幼兒的參與度很高,興趣也很濃厚,但我還是發現了不少問題:

首先開始部分我還是太着急,急於過渡到下一部分講解環節,因此,幼兒沒有充分地圍繞各種顏色的果醬討論,每一種顏色的果醬也只講了一種水果醬的名稱,其實,完全可以放輕鬆一些,讓孩子多講一些果醬的名稱,擴散思維做得還不夠;問題與迴應的方式可以再多樣化一些,如:“是嗎?紅顏色果醬是不是隻有蘋果醬呢?”“綠色的果醬除了西瓜皮醬,還會是什麼醬呢?”“白色的是什麼醬呀?”……

其次在講解示範的環節中,我的思路還有些混亂,沒有將“塗抹果醬”的過程講清楚,結果造成幼兒操作時使用不當,“漿糊”要麼太多漏出來,要麼太少擠在角落裏;其實可以通過形象的兒歌進行講解:“舀上一點點,倒在麪包上,輕輕抹一抹,果醬到處有,合上小麪包,輕輕按一按,打開瞧一瞧,哇!顏色真好看。”

在示範講解時出現一個亮點,可以在後一次活動中加以借鑑,就是孩子生成的語言——“果醬不能塗很多,否則太甜了吃了要蛀牙的。”這樣就形象生動的解決了塗抹漿糊“量”上的指導問題。

用餐巾紙盒做成的“麪包烤箱”可以事先放在桌上,上面還可以粘貼一些“按鈕”“開關”等,更具真實性,可以讓孩子一邊操作一邊自由模仿“烤麪包”的動作,滿足想象。 提供的黃色蠟筆太硬,不適合小年齡孩子,在後一次活動中改換成油畫棒,可以減少操作難度,效果也好一些。等到幼兒塗抹得差不多了,再介紹“撕貼夾心”的方法,這樣,幼兒比較容易接受,比剛開始一股腦兒講完要好,更適合大班孩子邊做邊想的心理特點。

勞動課教學設計 篇七

一、活動目的

1、通過這次活動,是學生懂得了做一個熱愛祖國,熱愛社會,熱愛勞動,關心集體,講究衞生,愛護環境,愛護公物的優秀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班集體貢獻力量。

2、培養學生熱愛勞動、辛勤勞動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勞動是光榮的,不勞動是可恥的。通過展示自己的勞動才能,品味勞動的愉悦感、自豪感。

二、活動時間:20xx年3月18日

三、活動地點:六年一班教室

四、參加人員:六年一班學生

五、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入活動

①同學們,你們看一看我們教室的環境怎樣,你感覺到了什麼?(引導學生説出:這是一個乾淨整潔的教室。在這樣的環境裏上課,心情舒暢,感到很愉快。)

②今天哪幾個同學值日?你們給大家説一説是怎樣值日的?今天值日生對工作負責嗎?(同學們討論後,引導學生説出:值日生同學愛勞動、對工作認真負責,關心班級,不怕髒和累,為班級盡職盡責……)

③小朋友們猜一猜今天班會活動的主題是什麼?:“勞動最光榮”)

2、情感教育(出示掛圖)

圖①地面有果皮、紙屑、泥塊等;

圖②桌雅得很亂、黑板沒擦;

圖③笤帚、拖把、水桶等亂七八糟堆在一起;

同學們,從這幾幅圖中你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學生邊看圖邊找問題,最後引導學生説出:衞生又差又亂,在這樣的教室裏上課,心裏很不舒服,會影響學習和身體健康等……)

3、談體會明道理

為什麼要每天值日而且輪流當值日生呢?(引導學生説出:值日是為了同學們能在乾淨的教室裏學習,值日勞動是大家的事,大家都要動手做,每個同學都是班級的主人,都應該當好值日生。)

4、辨是非昇華認識(小黑板出示題學生判斷並説出為什麼)

①下雨了小明兩腳都是泥,就進了教室;

②玲玲掃地時,滿教室都飛着灰塵;

④今天鼕鼕當值日生,但下午一放學他就回家了;

5、學生的自理能力比賽

(1)準備:每小組選5名參加整理書包、繫鞋帶、穿

衣服、系紅領巾比賽的代表。

(2)比賽活動展開並評選各種勞動能手,

(3)推選3——4名最能幹的選手介紹經驗。

(4)其他的學生談感受。

6、學生在家應該怎麼做?

(1)同桌交流

(2)小組交流

(3)全班齊唱“勞動最光榮”。(隨着歌聲班會結束)

六、班主任講話:

同學門,勞動創造幸福,勞動創造人類。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們就會感到幸福和快樂。一寸光陰一寸金,讓我們就從現在起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吧,讓我們舉起雙手為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而喝彩(教師帶頭舉起雙手)——因為勞動是最光榮的!

七、活動總結

通過這次班會活動,同學們都懂得了勞動最光榮的道理,知道了我們都是班級的小主人,值日勞動是我們應該做的,值日就應該以主人翁的精神認真負責地做好,把教室和周圍環境打掃乾淨並保持整潔,使同學們能在乾淨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生活。

關於勞動課教案 篇八

一、活動目標

為迎接“五一勞動節”的到來,__結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能力設計的“幼兒園勞動節主題教案”,通過專題教學、討論談話等來教育影響幼兒,使幼兒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懂得勞動最光榮的道理,引導幼兒認識周圍的勞動人民,萌發幼兒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懂得珍惜勞動人民的成果。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為了讓幼兒在活動中培養勞動意識,學習勞動技能,體驗勞動生活,幼兒園結合孩子年齡特徵,根據體驗教育、創新教育的要求,以勞動最光榮為題,開展系列勞動教育活動。孩子們的活動口號:十個手指動動動,什麼活兒都會幹!

二、活動過程

(一)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開展“我會自己洗手”、“我會自己穿衣服”、“我會自己吃飯”等系列活動,讓幼兒在日常的勞動中學會生活的自理,逐步培養他們的勞動意識。(愛護衞生,體驗勞動的光榮:撿垃圾)

(二)中班:我是快樂小幫手。

1、各班以“勞動最光榮”為主題,選擇適合本班幼兒的活動並開展。

2、各班利用晨間談話,給孩子講解幾種勞動技能。(擦桌子、掃地、疊被子、分餐點、分飯菜)

(三)大班:勞動最光榮。

1、開展“爸爸媽媽真辛苦”調查活動。讓幼兒説説自己的爸爸媽媽每天工作回家後所做的事情,利用晨間談話進行交流,談談感受,讓大家體會父母的辛苦,激發幼兒為父母分擔家務勞動的激情。

2、瞭解父母艱辛之後,想一想,如何去做,與孩子商量商量,定好個人家務勞動計劃。

3、讓幼兒根據自己訂製的家務勞動計劃,開展“家務勞動小能手!

通過此活動,教育孩子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好好學習,練好本領,長大了用自己的勞動去創造更多的神奇,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為社會服務。瞭解五一勞動節的由來,初步理解五一勞動節的含義。

勞動課的教案 篇九

學習經驗:

1、知道5月1日是國際勞動節。

2、知道身邊的人都是勞動者,他們用勞動為大家服務,有尊敬和熱愛他們情感。

3、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1、掛曆一本、幼兒帶家長工作照一至兩張。

2、工人、農民、醫生、教師、科技人員、司售人員、服務人員的工作錄像片斷。

活動與指導:

1、介紹“五一”國際勞動節。

(1)教師請幼兒認讀5月1日,提示幼兒想一想為什麼字是紅色的?是什麼節日?誰的節日?

(2)講解“五一”節的來歷,告訴幼兒這是全世界勞動、工作的人都過的一個節日。

2、認識誰是勞動的人,他們都做哪些工作。

(1)觀看錄像片斷,邊看邊穿插提問和引導,啟發幼兒理解勞動者是用自己的勞動為大家服務的人。

(2)談談自己身邊的勞動者。請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拿出家人的照片説一説他們都是幹什麼的。教師引導孩子們發現他們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關係,引導幼兒尊重他們。

3、師生共同佈置“勞動的人最光榮”的展覽,將家長工作照裝飾後張貼在上面。

教學反思:

“五一”勞動節即將來臨,為了讓幼兒瞭解和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開展“勞動”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