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文《爭吵》的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67W

課文《爭吵》的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爭吵》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石匠、墨水、故意、誠心誠意、承認、緣故、憤怒、獨自、戒尺、既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3、體會父親説的話的含義,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並學着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

二、教學重點、難點

聯繫課文內容體會最後一段中父親説的話的含義。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課前準備

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前提測評──揭題質疑

1、指讀課題,正音“吵”是翹舌音,“爭”翹舌音、後鼻音。

2、質疑:

(誰和誰爭吵,為什麼爭吵,怎樣爭吵,爭吵後各有什麼表現,爭吵這件事使我們明白了什麼)

3、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自己讀書,討論解決)

二、認定目標

教學目標1、2。

三、導學達標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⑴ 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不要丟字、添字。把課文讀通讀順。

⑵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藉機巡視輔導。

2、指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⑴ 請八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

⑵ 糾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翹舌音,“竟”是後鼻音。

3、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⑴ “誰和誰爭吵”(“我”和克萊諦)板書:“我”、克萊諦

⑵ “為什麼爭吵”。

① 自讀1~4自然段。

② 指名回答。

(克萊諦把我本子弄髒,我報復他,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

板書:弄髒本子。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通過讀書,自己學習了生字、弄清楚了“誰和誰爭吵”和“為什麼爭吵”兩個問題,下節課我們繼續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前提測評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認定目標

教學目標2、3。

三、導學達標

1、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⑴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解決上節課我們提出的問題。

⑵ 出示問題:“怎樣爭吵”。

⑶ 學生自讀1~4自然段。

指導朗讀描寫怎樣爭吵的句子。

① 討論,當克萊諦弄髒我本子後,我為什麼報復他,弄髒他的本子?

② 理解“嫉妒”一詞。

③ 指導朗讀描寫克萊諦生氣的句子。

⑸ 解決“爭吵後各有什麼表現”的句子。

① 學生自讀5~8自然段。

② 討論爭吵後我的表現。

Ⅰ “我覺得……多好!”。

Ⅱ 練讀(讀出後悔的語氣)

Ⅲ 指讀。

③ “我記起……怎麼也説不出來”。

練讀、指讀(讀出矛盾的心裏)

④ 克萊諦有怎樣的表現?(克萊諦……悲哀)

⑤ 從這段話中,你覺得克萊諦會想些什麼?

⑥ 指尋朗讀第7自然段兩人的對話。

⑦ 這時“我”卻在想些什麼?(只是想到防禦)

⑹ 解決“爭吵的結果”。

① 自讀9~13自然段

② 請提問的同學回答(重歸於好)板書:重歸於好

③ 指讀9~13自然段

④ 理解“舉起尺子”含義

⑤ 分角色朗讀

⑺ 解決“爭吵這件事使我們明白了什麼?”

① 自讀14自然段

② 討論: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

⑻ 請學生把懂得的道理對在座的老師和同學們説一説。

2、説讀後感受:

讀了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眼下就是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克萊蒂最突出的品質是什麼?你有沒有犯過“安利柯”(就是課文中的“我”)那樣的錯誤?有,怎樣解決的?沒有,今後怎樣和別人交往才是正確的?以上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出感受。

三、佈置作業

四、課堂小結

爭吵的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

2、瞭解課文大意,懂得同學之間要多一些諒解、一些寬容,珍惜同學之間、朋友之間的友情。

3、感情朗讀課文。

4、學習聯繫閲讀時抓住對人物言語行動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5、練習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含義較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中的4、5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導語,創設問題情境。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當我們與同學、好朋友鬧了意見,後來,自己主動和好了的時候,我們的家長、老師一般會對我們的做法持什麼態度?

(為我們高興,表揚我們)

是的。可是,有一位家長知道了這樣的事情,卻把孩子狠狠地訓斥了一頓。今天,我們就來學這樣一個故事。

2、板書課題,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

學這個故事,你們想知道什麼?

二、讀書自學,瞭解課文大意。

1、出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注意認讀一下課後要求認識的五個生字。

檢查是自己讀書情況。

2、默讀課文,思考:通過讀書,自己想知道的內容,知道了哪些?全班交流。

3、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課文講了怎樣一個故事?自己準備,然後,把故事講給給同桌聽。指名2-3人在全班講課文所講的故事。

在學生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提示,引導學生把握故事的大致情節,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

三、抓住重點,理解句子,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1、讀這個故事,一邊讀的時候,練習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那些地方讓你感到故事的發展出乎了你的意料?(或者讓你們感到了意外?)

(引導學生抓住“罵了他一句”後的“微笑”、與“我在外面等你”相聯繫的“從他眼裏表現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我舉起尺子”是,克萊諦“微笑、温和地説……”,後來,父親的訓斥。)

2、抓住克萊蒂讓人感到意外的言行進行分析:要是你此時會怎麼做?他此時在想什麼?由此你想到了什麼?

(認識克萊諦的美好品質)

3、討論:為什麼我們已經和好了,父親還要訓斥我?假設你是安利柯,你會想些什麼?從中明白了什麼?

(要知錯就改,而不是等着別人來想自己承認錯誤,更不應該不信任自己的朋友。)

四、抓住重點,感情朗讀,深入體會感情。

1、想一想:課文中的那些地方是你受到了感動?用筆勾畫出來。

2、四個人一組,小組內,聯繫分角色朗讀。

3、班上選代表分角色朗讀表演。

國小三年級語文下冊《爭吵》教學設計 篇三

《爭吵》教學反思

選課之前我一直猶豫不決,《爭吵》這篇課文篇幅很長,語言的訓練點也不明顯。但是這又是一篇接近學生生活的文章,文中有多次對話。因此我就抓住這一特點,從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入手,

同時也不忘對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行一次教育。

語文課堂,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課堂,還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陣地。因此,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閲讀習慣。例如在朗讀課文時,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讓學生在書本上劃劃,隨手寫上一些讀書後的感想和體會。這對於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

和閲讀理解能力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課堂效果比我想象中的好一些,學生配合積極。從沒發現班上的孩子有如此的潛力。原來學生總是喜歡被表揚,在老師的關注和表揚之下能發揮出無窮的潛力。

不過,在教學時,我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好,在質疑解疑的環節上花了太多時間,以至於原定的內容沒有上完,這方面還有待我好好學習。

《爭吵》教學反思

《爭吵》敍述了克萊諦和“我”之間因為作業本不小心被弄髒了而引起爭吵,最終,在克萊蒂的主動認錯下,圓滿解決了矛盾的故事。本文主要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知錯能改的良好品質。課後感覺還是有幾處亮點。在教

學《爭吵》這篇文章時,我側重引導學生認真體會“我”跟克萊蒂發生爭吵之後的心理變化。讓學生找出相關

句子,反覆朗讀,用心體會,這種方法使學生感到事情真實具體,就像發生在自己身上,從而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我通過引導學生討論如何解決這個矛盾。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認識到,如果自己在與朋友之間有矛盾時,只有多想想朋友的好處,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諧真誠的友誼。最後要求學生齊聲朗讀父親説的話,並説説父親説的話的主要意思是什麼?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道理。上完《爭吵》後,自我感覺這節課的思路還是比較清晰,學生也比較積極參與。

《爭吵》一課教學反思

《爭吵》一課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大人和孩子不同,在大人眼中豪不起眼的小事,在學生心中卻是不得了的大事,所以我們不明白學生為什麼老為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告狀,課文在人文主題方面,教育學生學會珍惜友誼,懂得應該怎樣對待朋友,怎樣對待生活中的小磨擦。課文以第一人稱的口氣講述,細緻地描寫了“我”的心理活動,“我”的不安與後悔,“我”的知錯卻沒有勇氣認錯的矛盾心態,“我”對往事的回憶,真實地體現了“我”的個性特徵。父親的話在課文中出現三次,這是課文的精髓,也是教學的重難點。

在教學中,讓學生讀、思、議等讀書活動,讓學生品味語言文字所帶來的美,從而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育。所以在整體感知課文時,我採取課題質疑的辦法,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以下問題:誰和誰爭吵?為什麼爭吵?怎樣爭吵?爭吵後怎樣了?然後學生自主讀書,並通過交流、討論,瞭解課文講了什麼內容。同時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主人公的心理變化。課文較詳細地描寫了“我”與克萊諦吵架時的心理活動,以及吵架後的矛盾心情:當“我”被克萊諦碰了胳膊肘時,“我”火了,於是產生了報復的念頭;“我”與克萊諦吵架後,覺得很不安、很後悔,後悔自己罵了克萊諦,覺得不應該做對不起他的事;心裏很想向克萊諦承認錯誤,又覺得太丟人;心裏暗暗説向他認錯,可嘴裏又説不出請他原諒。教學時,我聯繫上下文讓學生體會“我”吵架後的心情。課文講述的這種情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可以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語文課堂,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課堂,還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陣地。因此,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閲讀習慣。例如在朗讀課文時,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讓學生在書本上劃劃,隨手寫上一些讀書後的感想和體會。這對於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和閲讀理解能力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爭吵》教學反思

今天教學《爭吵》這一課。

第一段我要求學生先自讀,然後解決幾個問題。“誰和誰發生了爭吵?”“他們為什麼要爭吵?”第一個問題很簡單,學生完全有能力回答。

但在講到他們為什麼爭吵時,學生的答案就不能統一了。李揚説:“因為克萊諦弄髒了‘我’的本子。”莫可焱説:“那是小石匠的本子,因為是老師要‘我’抄的。”接下來更好玩了,學生全 “跟屁蟲”似地學莫可那樣回答。學生的思維全停留在“弄髒了本子”上。怎麼辦呢?本想着這個問題學生應該會的呀。這“攔路虎”不解決接下來可怎麼學?

趕緊想辦法。

從生活實際來啟發吧。“朱健文,你的同桌是你的好朋友吧?如果他不小心弄髒了你的本子,你會同他爭吵嗎?”孩子毫不猶豫地搖搖頭,還雙手一攤,聳聳肩膀。連着問了幾個孩子,回答都是如此。我乘勝追擊,“大家都看過《愛的教育》這本書,知道安利柯和克萊諦是好朋友。那為什麼安利柯那天會因為這點小事而與好朋友爭吵呢?”這時學生開始思考了,有的馬上就看起書來。我平時一直都是教孩子要學會從課文中尋找答案的。我也在靜靜地等待着同學們的答案。

這時一個小小的聲音傳來,“因為克萊諦得了獎。”聽到這等待已久的回答,我一下激動得大聲叫:“剛剛誰的?”學生不明就理,反面嚇得不敢出聲了。我馬上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語言和緩地説:“剛才那個學生説得有點靠邊了,請他繼續説。”這時,郭均鴻才敢站起來。“我從‘哼,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那裏可以看出來。”

馬上讓學生找到這句話,陳小清又搶着回答:“那是因為‘我’嫉妒他。”又趕緊叫學生跳上去找到“嫉妒”一詞。學生似乎有些明白了。接着,我讓學生將這一大段讀一次。

學生終於明白了!

雖然這節課在這個地方花的時間比預設的要多得多,但我認為值得。畢竟,老師要及時地抓住課堂生成資源。

《爭吵》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和克萊諦從爭吵到和解過程。課文拓展時,許多同學都表決心:今後要和同學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剛上完這篇課文,課間休息時,我班的兩位男生拉拉扯扯的來到辦公室告狀。我問什麼事?其中的大個子説:“我發本子的時候不小心撕掉了他的本子皮,我趕緊説是不小心,他硬説是我故意的,伸手就打我。”我問小個子是這樣嗎?他説是。

我沒有批評他,我隨即問他:“早上的那篇課文題目叫什麼?你記得嗎?”他張口就説:“記得,叫'爭吵’。”“他們兩人為什麼事爭吵的?”在我的暗示下,他低下了頭。靦腆的摸了摸自己的腦袋,説:“老師我錯了。”我笑了笑説:“不該給老師説這句話,應該給誰説?”他用手碰了碰大個子的手。我看時機成熟了,就讓他們兩人回教室去。我從窗户裏向外望去,只見他倆手拉着手,説着,笑着向教室走去。看來他們此時更加理解了課文中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的含義了。這篇課文到此時我才感覺上完了。

爭吵的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手指五兄弟的爭吵》是一篇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故事以“五個拇指兄弟的爭吵”為主要線索,具體講述了五個拇指開始都以為自己本領強,是最有用的。後來,小主人讓它們單獨拿起笤帚掃地時,卻誰也辦不到,最終還是靠大家一起努力,才把地掃乾淨!故事中描述五個拇指各執一詞,相互爭辯的對話,簡短明瞭,非常易於幼兒掌握複述並進行表演,而中班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較強,語言發展也比較好了,因此,選擇這樣的活動內容,是完全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的;再加上故事所反映的“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做好或完成一件事。”的情感主題正是當今孩子所缺少的一種美好情感,因為“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以及充斥到利益因素的快節奏社會生活,讓現在大多數幼兒都缺少“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的情感體驗,進而造成孩子的“霸道”“自私”,什麼都以自我為中心,連建構室的活動和桌面遊戲也要你爭我搶。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而現代社會的發展不能沒有合作,合作也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新《綱要》中也指出“在與同伴交往中,要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而“幼兒園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因此,我在中班安排這樣一節語言活動,希望對孩子的現在乃至將來都會有所幫助。

設計思路:

《綱要》中指中“教師應該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幼兒的學習是綜合的、整體的,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依據幼兒已有經驗和學習興趣與特點,靈活、綜合地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相對完整的經驗。因此,我為這次語言活動設計了以下思路:談話導入---教師利用指偶邊演示邊講故事---討論問題---幼兒實踐活動(搬桌子)---師幼一起做手指遊戲---拓展延伸

活動目標: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是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這也讓我更加明確了這次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而活動目標的制定對這次活動起着嚮導作用,所以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知識、能力三方面的活動目標:

1、認真觀看老師表演,仔細聆聽老師講故事,學會欣賞優秀的文學作品。

2、樂意參加討論問題,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3、積極主動參加實踐活動,讓幼兒懂得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做好或完成一件事的道理。

重難點:

確立了重難點,才能在活動中有的放失。本次活動的重點我是讓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及內容,使幼兒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難點是在討論問題時,幼兒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實踐活動過程中能積極主動的與同伴合作。

説教法:

列夫、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應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和教師自身的特點。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講述法、討論法、提問法、角色遊戲法。

説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按照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説説、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談話法、討論法、遊戲法、多種感官參與法

活動準備:

為了使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中,我也作了以下準備:五個拇指的指偶、笤帚一把、方桌一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提出疑問,激發興趣)

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把飯前的手指遊戲做一遍好不好?“五隻小猴盪鞦韆,橋下鱷魚被水淹”遊戲結束,老師誇獎幼兒都有一雙靈巧的小手。(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選擇這樣的開始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師:可是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的故事是小玉的五個手指在一起吵架了,咦!它們為什麼會爭吵呢?想知道答案嗎?那就請你們神氣的坐坐好,認真聽王老師把故事講完吧!(提問法及懸疑的開頭能引導幼兒有目的仔細地觀察,認真的聆聽,啟發幼兒積極思維。)

二、教師利用指偶給幼兒邊演示邊講述故事(以老師繪聲繪色的表演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

(老師戴上準備好的指偶,邊演邊講。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特點,4歲至5歲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有意注意得到初步發展,所以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巧妙的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要注意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

師:小主人小玉要睡覺的時候,聽見五個拇指在激烈的爭吵,它們都説自己最有用,瞧不起同伴,還理直氣壯。大拇指説:“人們都叫我大拇指哥,小玉誇獎別人總是舉起我説你真棒!”食指説:“大拇指沒有我高,小玉最喜歡用我蘸東西嘗味道了。”中指説五個兄弟當中數它個子最高,是最有用的。無名指説:“人們都喜歡我,總是把最漂亮的戒指戴在我身上。”小拇指也嚷嚷開了:“小玉耳朵癢癢的時候總是用我來撓一撓。”正當它們爭論不休的時候,小玉讓它們試試單獨拿起笤帚把地掃乾淨了,幾個小傢伙都一一嘗試過,卻誰也辦不到。後來還是大家一起努力,才把地掃乾淨。當小主人再問它們誰有用時,大家異口同聲地説:“我們都有用,團結起來力量大!”

三、討論問題(這個環節把提問、談話和討論有機結合,能讓幼兒積極思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師:1.五個手指兄弟單獨掃地為什麼辦不到?

2.五兄弟同時進行為什麼就很快完成了?

四、實踐活動(新《綱要》指出“幼兒園不同於國小,幼兒需要通過創設健康、豐富的生活和環境來幫助他學習,讓幼兒通過在環境中與他人共同生活獲得經驗,他們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幼兒園教育應重視幼兒個別差異,為每一位幼兒提供發揮的潛能,並在已有水平上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和條件。”)

我選了班級裏經常和小朋友爭搶物品、愛鬧矛盾的一個幼兒過來搬桌子,我知道單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當他搬不動時,如果無需提醒,有人能主動幫他把桌子搬回去,那麼這次語言活動的難點也就解決了,否則還要反覆提醒強調。

五、手指遊戲(遊戲作為一種內容和形式融入幼兒園教育,不應該只是孤立的、分割的。它應該以反映幼兒完整的經驗為活動目的,在活動中安排遊戲是為了藉助遊戲這種幼兒最有效、最喜歡的學習方式來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因此,在本次語言活動的結尾,我又安排了手指遊戲,讓幼兒和我一起一邊説,一邊做:

老大有力氣,(伸出大拇指)

老二有主意,(伸出食指,指一指太陽穴)

老三個最高,(伸出中指向上舉)

老四有志氣,(伸出無名指)

老五個最小,是個小弟弟。(伸出小拇指)

五個兄弟在一起,團結起來力無比!(攥成拳頭)

活動延伸

準備利用下週二下午的室內活動,讓幼兒團結協作打掃我們教室的衞生,活動形式可以把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負責做一件事情,如擦桌子、掃地,使每一位幼兒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團結起來力量大!

爭吵教學設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學會本文的生字新詞,辨識“爭吵”“爭論”“爭執”的不同意義;讀懂“我”和克萊蒂爭吵的起因、爭吵後各自的表現。

2.技能目標:感情朗讀課文中的有關段落。

3.情感目標: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品味課文中的關鍵句子、關鍵詞語。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指名認讀生字。

2.挑選自己喜歡的生字,找找朋友。

3.查字典辨析“爭吵”“爭論”與“爭執”有什麼不同?

4.過渡引入:我們在初讀課文時,知道了他們為什麼而爭吵,下面讓我們再仔細地讀讀課文,看看他們是怎麼解決的,結果怎麼樣。

(二)細讀課文,研讀重點句

1.這篇課文章涉及到學校、路上、家中這樣一些地點,按照“爭吵”事件發生的先後,你認為可以分成幾部分?

(1)學生自由細讀課文想一想,然後同桌議一議。

2、研讀爭吵的句子。

(1)默讀有關自然段,邊讀邊找一找安利柯他們“大聲爭辯”的句子。

(2)學生討論,兩句 “我在外面等你”你認為兩句意思一樣嗎?

(3)聯繫課文想一想,每句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4)學生試讀,評價。教師指導朗讀。學生練讀。

3、研讀有關爭吵起因的句子。

(1)“我”和克萊諦既是同桌又是好朋友,造成兩人今日爭吵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研讀有關自然段,小組合作學習後選派代表發言

(2)指導朗讀。你認為這三句應讀好哪幾個字?(“只”、“很”、“也”應加重語氣)

(3)學生齊讀這三句話。

4、研讀爭吵後各自心理活動和言行舉止句子。

⑴爭吵後“我”有怎樣的心情,為什麼?

⑵克萊諦的“好”和“可愛”表現在那些方面,請你再仔細閲讀課文第5自然段,然後有條理地説出來。

⑶從安利柯爭吵後的這些心理活動和言行舉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是從哪些句子讀懂的?

5、研讀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誨”。

讀課文最後一段,説説讓你最受啟發的是哪一句話,並説明理由。

(三)小結讀後感受

1、讀了課文,我們懂得人與人之間,眼下就是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克萊蒂最突出的品質是什麼。你有沒有犯過“安利柯”那樣的錯誤?有,怎樣解決的。沒有,今後怎樣和別人交往才是正確的。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感受。

(四)作業練習

1.抄寫課文中爸爸的話。

2.説説自己曾經與同學之間發生的故事,自己認為有趣的可以寫下來。

板書設計:

爭吵

嫉妒——報復——爭吵——後悔——和好

寬容 團結友愛

爭吵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嫉妒、緣故、誠心誠意、預防、畢竟、不料”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 過程與方法。

(1) 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説出課文主要內容。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從“我”和克萊諦爭吵的事情中,懂得同學之間要友好相處,一旦發生矛盾應該知錯認錯,主動請求對方原諒,相互寬容,和好如初。

教學重點、難點:

1.聯繫課文內容,體會爭吵後“我”和克萊諦的感情變化及最後一段中父親説的話的含義。

2.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前準備

1.提出課前預習要求:瞭解“爭吵”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畫出描寫“我”後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詞語。

2.媒體資源:教學演示課件《爭吵》。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每天同學們在一塊兒學習、遊戲,也不可避免的發生一些矛盾,你是怎樣處理的?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文中的兩個同學是怎樣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的。齊讀課題《爭吵》.

二、學習課文 探究體驗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思考上節課提出的問題。

2.教師板書課題,課件出示問題:

a) 課文講了誰與誰在爭吵?(板書:安利柯和克萊諦)

b) 他們為什麼爭吵?(板書:弄髒本子)

c) 怎樣爭吵?

“今天我和克萊蒂吵架,並不是因為他得了獎,我嫉妒他”。“我”真的不嫉妒克萊蒂嗎? 預設一:不嫉妒 預設二:嫉妒

“哼,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

(是一種嫉妒。從“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看出“我”認為克

萊諦的笑是笑話“我”沒得上什麼獎,因而心想“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於是想報復克萊諦,所以説,事情起始就是因為“我”嫉妒

克萊諦得獎引起的。)

“我”嫉妒後是怎麼做的?(報復)

“我”的報復使克萊蒂十分惱怒。如果是你,你惱怒嗎?試着

來讀讀“你這是故意的!”這句話。(討論中板書:,無意,故意)

嫉妒使他們的友誼出現了裂痕,認識了嫉妒的危害性,相信大

家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一定會克服自身存在的嫉妒心理,做一個寬容大度的人。

d)爭吵後怎麼樣了?

自讀課文尋找答案

讀5-8自然段:

(1)用“——”畫出爭吵後我的表現的句子。

我的表現:

不安:我覺得不安,氣也全消了。

後悔:我很後悔,不該那樣做。

啊,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有多好!

矛盾:我又記起父親“應該知錯認錯”的話來。但是,要我向他承認錯誤,我覺得太丟臉。

(2) 用曲線畫出爭吵後克萊諦的表現的句子。

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裏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他又説:“我在外面等着你!”

我回答説:“我也等着你!”

從悲哀的眼神,你體會到克萊諦心情怎樣?他們都説在外邊等着對方,此時他們在想什麼?倆人想的一樣嗎?找到有關的語句讀一讀。(討論交流)

讀9-13自然段:

“終於捱到放學”為什麼是“挨”?從中體會到什麼?

挨是拖延的意思,用得很精妙,把“我”的猶豫、矛盾、不知該如何面對好友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獨自走在街上,克萊諦又是怎麼做的呢?通過克萊諦對“我”的態度,可以看出克萊諦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哪些詞可以體現出來? 找出來讀一讀。

(3)指導分角色朗讀,要讀出克萊諦的真摯感情,讀出“我”的高興之情。

三、變式質疑 深入體驗

當父親知道整個事情時,父親的表現怎樣?從文中標出來讀一讀。

(1) 父親為什麼把戒尺折成兩段,扔向牆角?

(2) 從父親的話中你體會到什麼?

四、擴展延伸

假如克萊蒂沒有主動和“我”重歸於好,事情會怎樣發展?

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一個人物?説説喜歡他什麼?

五、作業

聯繫你平常的生活,寫一件和同學發生過的事情。

《爭吵》教學設計 篇七

[教材內容]

人教版大修訂教材四年級第八冊略讀課文。

[設計理念]

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學生通過閲讀能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判斷出材料的重難點。依據這一要求,本設計緊扣“閲讀提示”所提出的學習目標,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過程中感知大意,突破重點,使學生學有所悟,學有所得。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懂得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準備:回憶自己和同學發生爭吵的經歷。

[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一、揭題解題,明確目標

1.揭示課題,學生讀課題,聯繫生活實際,説一説,什麼是“爭吵”?

2.師談話:同學們或多或少都有過爭吵的經歷,對爭吵、和解也有一定的體會。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講的就是兩個小夥伴因為一件小事發生爭吵的故事。現在,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的“閲讀提示”,想一想“閲讀提示”對我們學習這篇課文提出了哪些要求。(課件出示“閲讀提示”)

3.學生讀“閲讀提示”,説説“閲讀提示”對這篇課文的學習提出了哪些要求。

4.課件出示學習目標:(1)讀讀課文,想想課文裏的兩個朋友在發生爭吵後,他們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2)把父親的話畫下來,讀一讀,説説你是怎樣理解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在説“爭吵”中引入新課,一是為了幫助學生讀懂題目,二是為了引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把課文情境同化於學生的生活經驗中。閲讀“閲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這是讓學生的學習有的放矢,提高略讀實效的保證。

二、自主閲讀,感知大意

1.師談話:明白了學習要求,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要漏字、添字,把課文讀通讀順。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我”和克萊諦為什麼發生爭吵?

4.説説“我”和克萊諦發生爭吵的原因是什麼?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略讀課文的教學重在“粗知課文大意”。依據這一要求該環節的教學放手讓學生閲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而後作簡要檢查。

三、細讀理解,突破重點

1、找出父親説的話。

(1)師談話:接下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14自然段,把父親説的話畫下來,聯繫上下文讀一讀,想一想我為什麼會想到父親的話。

(2)學生默讀課文。

(3)指名説説課文中幾次出現父親説的話?(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2、理解父親説的“應該知錯認錯”。

(1)師談話:小作者在做錯事後,首先想到的是父親説的“應該知錯認錯”。同學們讀讀課文,想一想“我”做到知錯認錯了嗎?

(2)學生讀課文思考。

(3)指名説説“我”做到知錯認錯了嗎?“我”知錯,從哪裏看出來,“我”知錯但不好意思認錯,又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4)讀第5自然段,説説“我”當時的內心是怎樣的?

(5)指導學生讀第5自然段,前半部分要讀出“我”的不安、後悔,後半部分要讀出“我”的矛盾心情。

3.理解父親説的:“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禦就是了。”

(1)師談話:我後悔,因為我錯了;我矛盾,因為我知錯又不好意思向克萊諦認錯。就在這時,克萊諦對我説:“我在外邊等着你!”這時我又想起了父親説的什麼話?

(2)學生讀句子。

(3)説説想到父親的話後,“我”是怎樣想?怎麼做的?指導學生理解“防禦”。

(4)克萊諦走近我,他又是怎樣説?怎樣做的?(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回讀課文第四、第六自然段,想想課文為什麼説克萊諦的眼裏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理解克萊諦“憤怒——悲哀——懊悔”的內心變化。)

(5)説説“我”和克萊諦發生爭吵後的結果怎樣?

(6)師小結:真是太好了!看,在“我”和克萊諦發生爭吵後,“我”知道自己錯了,可又不好意思向克萊諦認錯。最後克萊諦原諒了“我”,讓我們倆重歸於好。

4.理解父親説的:“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更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尺子!”

(1)師談話:看到兩個小夥伴又走到一起,老師相信大家也一定會為他們感到非常高興。那麼,對待這件事,父親又有什麼看法?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父親説的第三句話。

(2)學生讀句子,説説父親為什麼這樣説?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指導要點:一可以把“既然”、“就”、“更”等詞語讀得重一些,語調可以層層推進,讀出父親在火頭上的情感;二要注意放慢語速,就像説話一樣,讀出父親的諄諄教導,讀出父親的語重心長,讓孩子聽得明白,從中受到教育。

(4)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

5.回讀,把三句話聯繫起來理解。

(1)師談話:同學們讀得真好,聽着你們的朗讀,老師彷彿看到了一位慈祥而又嚴格的父親的高大形象。現在,請同學們把父親説的三句話聯繫起來讀,説説你是怎樣理解的?

(2)指名説説自己的體會。

(3)師小結:父親的話説了四方面的意思:要知錯,懂得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做到是非分明;要認錯,要主動向別人認錯,請求對方的原諒;要是錯了,別人打你,不能還手,只能防禦;別人沒打你,你不應該防禦。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教學緊扣“閲讀提示”中提出的學習要求進行,這是學習本篇略讀課文的重點,也是保底要求。

四、拓展延伸,文道結合

1.師談話:理解了課文內容,現在請同學們回過頭來再讀全文,説説你喜歡誰?喜歡他的什麼?也可以聯繫實際説説你跟別人爭吵過嗎?你是怎樣做的?

2.指名説説自己的見解或交流自己的爭吵經歷。教學中,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學生只要能結合課文實際發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可以的;二要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的語句作為自己的理由支撐;三是在學生交流自己的爭吵經歷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適時指導。

3.師總結談話:這堂課,同學們都學得很認真。通過學習,我們認識了兩個小朋友,一個是懂得原諒別人,珍視同學、朋友之間的友情的孩子——克萊諦,一個是知錯、是非清楚、誠實懂事的孩子——安利柯,我們還認識了一位善於教育孩子的好父親。老師希望大家能從他們的身上學到更多的做人道理,珍視同學、朋友之間的友情,做一個能夠諒解、寬容別人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