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掌聲 説課稿(精選29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8.46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29篇《掌聲 説課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掌聲 説課稿》相關的範文。

掌聲 説課稿(精選29篇)

篇1:《掌聲》説課稿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掌聲》第二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説明。

【説教材】

《掌聲》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29課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圍繞“獻出我們的愛”這一主題編排,《掌聲》一文告訴了我們愛就在你的舉手之間。文章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上台演講,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課文以小英“自卑——感激——樂觀”的情感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我設計如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讀寫“掌聲、文靜、願意、姿勢、輪流、情況”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力透語言文字,深知英子內心變化的過程,用心去感悟她的生活心態,讀出情感,力達共鳴。

情感態度:在文本的言語基石上,領悟人與人之間彼此需要關愛的美好情愫,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2、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

教學難點:瞭解小英在掌聲前後內心的變化。

【説教法】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點難點,在教學中,我採用情境創設法、角色互換法、讀寫結合法,讓學生在自主閲讀、小組交流、自悟表達中體會情感。

【説學法】

教學當中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我注重了對於孩子學法的指導。新課標也積極倡導自主學習的的方式,因此我的學法是“讀”佔鰲頭,小組合作,自主學習。這也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

【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感受變化

1、在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新同學小英。她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板書:自卑憂鬱)

2、(出示變化後的小英圖片)現在的小英又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呢?(板書:開朗,自信)

3、原來那麼憂鬱、自卑的女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如此開朗自信的呢?

下面,就讓我們繼續走進那節演講課,走進小英的內心世界。

【設計意圖:通過前後對比,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為下一環節引導學生緊扣文本,做好鋪墊。】

二、角色互換,體會“猶豫”

1、(課件出示: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2、3、4自然段,找出描寫小英神態、動作的句子,用橫線把它畫下來。)指名學生交流所劃的3個句子。

2、引導學生朗讀,找出描寫小英動作的詞語。説一説從中讀出了什麼?通過讓學生扮演小英,我扮演小英的朋友,讓小英説出心裏話。然後一起體會小英的心情,來讀讀這段話。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都轉換角色當小英,老師則當“小英”的知心朋友。為小英向知心朋友吐真言,創設了一個符合兒童心理的感性天地。在這一感性的情境中,學生設身處地,娓娓道來,自然、真實、真切。】

三、合作學習,一悟“一搖一晃”

1、你能想像一下小英是怎樣“一搖一晃”地走上講台的嗎?

用上我發現,她的頭,臉,眼睛她感到。這樣的句式。

小組間先説一説,再推薦代表發言。並指導學生把小英的這種艱難讀出來。

【設計意圖:如果説上一環節是以主人公的身份,走進英子的內心,那這一環節則是走出內心,充分想象此內心在外表上的具體表現。我引導學生想像英子神情外表,感受英子的心情色彩,絲毫沒有觸及英子殘疾的尷尬。這樣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和經驗,學生易於觸摸,易於共鳴。】

四、設身處地,感悟掌聲含義

1、引導學生讀悟重點句:

a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b班裏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引導學生從體會“熱烈、持久,經久不息的掌聲”中看到同學們對小英的鼓勵、讚賞和肯定。

2、讓學生設身處地思考:假如你當時也在場,你想對小英説什麼?假如你是小英,又想對大家説什麼?

【設計意圖:這裏,我抓住掌聲的“驟然響起”、“掌聲熱烈而持久”、“掌聲裏英子流淚水”,引導體會後,出其不意地追問:掌聲裏,你真想對英子喊什麼?你的掌聲代表了什麼?至此,學生激情湧動,閘門頓開,情感奔瀉而出,掌聲藴含的“鼓勵”“讚賞”便如期而至。】

五、再次想象,二悟“一搖一晃”

1、交流重點句: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台。

2、表面上看,小英似乎還像上台時那樣“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而實際上呢?誰能説説她是怎樣“一搖一晃”地走下講台的?

還用上剛才的句式:我發現,她的頭,臉,眼睛她感到。

【設計意圖:一是走上講台,一是走下講台,同是“一搖一晃”,相同的是動作,不同的是內心,內心感受,內心的色彩。如何引導學生感悟?這是難點。我運用對比法,在感悟上講台“一搖一晃”的基礎上,在學生領悟了兩次掌聲含義後,再次採用再造想象的方法,讓學生還原英子走下講台的神情和內心感受。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在相似中對比,在對比中體會,促使學生對英子的領悟一下子躍升到了新的高度。】

六、以讀代講,巧悟文旨

1、同樣的“一搖一晃”,不變的是姿態,改變的是心態。而這一切可喜的變化都是因為——掌聲。(音樂起,出示小詩並讓學生填充小詩後半段,交流彙報。)

2、(出示完整的小詩,全班齊讀)

掌聲,驟然間響起,掌聲,熱烈而持久,掌聲裏,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是掌聲,給了小英鼓勵,是掌聲,給了小英讚賞,掌聲裏,小英微笑着面對生活!

3、這鼓勵的、讚賞的掌聲,其實都是愛的掌聲。(畫愛心)然後老師引讀小英來信。

最後有層次地引導學生三次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達到熟讀成誦,實現整體昇華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中填充的小詩,不僅有詩味,更是對全文內容的簡潔梳理。最後通過教師引讀,以讀代講,學生深情依依,巧悟文旨,恰到好處。】

篇2:《掌聲》説課稿

第29課掌聲,我想可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禮物了,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因為那是對一個人努力的回報,對成功的肯定,同時也更是支持和鼓勵。適時的掌聲,帶給人的感覺是滿足、美好與感動。不僅如此,掌聲更能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成就人生。今天我想和大家走入一個美麗感人的故事《掌聲》,讓我們親身體驗掌聲給予人的温暖和力量。

一、教材解讀:

1、文本細讀:

《掌聲》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9課,這篇課文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女孩英子因為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殘疾,從此內心很自卑,“總是默默地獨自坐在一角”。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師讓她上台講故事,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當她猶豫再三“一搖一晃”走上講台正緊張害怕的時候。想不到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氣,走出了困境,打開了嚮往美好生活的心扉,變得樂觀開朗,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

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言簡情濃,透過描寫英子動作神態的詞句,展現了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內心變化過程。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鼓勵和尊重,藴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

三年級上冊的第八單元的主題是“愛是什麼”,《掌聲》是這個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教學中關注“愛”的主題,那是自然。但是我想:這份“愛”,在教學時,如果僅僅是讓學生知道“掌聲就是愛,同學們都愛英子”這空化了的思想內容,那這份“愛”已經遠離了我們。因為在我看來:愛,不是解釋,不是告訴,更不是口號,而是一種心靈的潤澤,是一次難忘的充沛的情感經歷!只有讓學生在“愛”的情感世界裏,經歷情感的洗禮,精神得到喚醒,內心得到敞亮,沉澱為人格了,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為生命奠基”!

2、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對文本的認識,以及《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年段“能質疑,能聯繫上下文,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基本要求,考慮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融合,結合本冊“在閲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這一重點訓練項目和第一課時已有的學習基礎,擬定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掌聲前後英子的變化,抓重點詞句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

(3)、在體會英子內心世界的過程中獲得對“掌聲”內涵的感悟,即: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愛、鼓勵、尊重,主動關愛他人,也珍惜他人的關愛。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抓住表現英子掌聲前後神態動作的詞句,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

教學難點: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感悟“掌聲”的內涵。

二、設計理念:

“手捧着教材,為自己,更為學生,我必須懷着虔誠而又審慎的態度,從閲讀出發,或鑽進文字的裏面,透視到文字的背後,主動索取文字裏的巨大財富,在寶貴的課堂歲月,和學生一起,召喚我們每一個人心靈的日出。”竇桂梅如此向我們描述她的教學理想。讀着這段文字內心充溢着幸福,我一直憧憬着這種理想。讓孩子們踏着語言的台階,和老師一起,“在漢語裏出生入死”(王堯語),在情感世界摸爬滾打,於生命成長曆程中化蛹成蝶!

基於這種教育理想的追求,本課的設計理念是:引領着學生走向精神充實和心靈豐滿。緣本求豐,啟智激情!

三、教學構思:

基於上述理念,我設想本課時的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讀”,抓住課文中提到的兩次“掌聲”為線索,以“英子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為突破口,運用“以情促疑,直奔重點,以情激情,多元感悟,以情導行,情理相融”的模塊,緊扣文本,以情會文。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閲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圍繞一個“愛”字,深入體驗感悟,張揚情感,讓課堂噴湧真情,構建學生精神成長的搖籃。

四、教學策略:

如何在課堂上落實上述理念和目標?我準備採用“自讀自悟”“情景再現”“情境引讀”“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組織引導學生運用“朗讀感悟”“移情體驗”“想象拓展”“延伸生活”等方式學習課文,在教學過程上將對這些教法和學法予以説明。

五、流程預設:

我的教學由三個模塊組成。(屏示)接下來,具體談談每個模塊的教學:

一)、以情促疑,直奔重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動學生稚嫩而又純潔的心靈。在課堂伊始,我以輕鬆愉悦的語調把學生自然而然的引入英子的世界。為後面的情感之旅鋪設基調。

我這樣娓娓道來:孩子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年齡和我們相仿的好朋友,她是誰呢?(板書:英子)來,我們一起和她的打打招呼。(生讀)課文裏是怎樣介紹英子的呢?

學生的發言可能會集中在兩個片段:

片段一: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

片段二:她和同學們一起遊戲説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這兩個片段都描寫的英子在班裏的表現。教學時要區別對待,片段一是通過英子的動作展示掌聲前英子的自卑憂鬱,非常感人,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生髮情感。我用“移情體驗”法和“想象感悟”法引導學生細細朗讀感悟,引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而片段二簡單明瞭,可以一讀帶過。我是這樣處理片段一的:

1、朗讀感悟片段一:抓住:“默默地、早早地、總是、最後一個”等字詞品讀體會,想象體驗:每天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裏看其他同學遊戲説笑的英子,天剛矇矇亮就要趕到學校而行色匆匆的英子,目送着一個個同學離開後才敢在暮色中回家的英子,內心會怎樣?引導學生想象英子的內心世界:讓學生體會英子是個可憐、孤獨、害羞、自卑、怕別人歧視的女孩。再對比體驗,聯繫我們平日的快樂生活,對比體驗英子憂鬱孤獨的生活,煥起學生對英子的同情。我這樣説道:是啊,英子本應該和我們一樣擁有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生活,到操場上游戲,到舞蹈房跳舞,到林蔭下散步,到公園裏遊玩。可是她卻沒有。因為她的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總是不願意�D�D,不願意�D�D,擔心�D�D所以她總是默默地�D�D,早早地�D�D最後一個�D�D課文中有一個詞最能表現英子是一個什麼樣的小姑娘。那就是�D�D憂鬱!(板書:憂鬱)面對着這樣一個不幸的孩子,你的心裏會怎樣?在學生深刻體會了英子的憂鬱孤獨,內心湧動着對英子的同情和關懷的基礎上,順勢指導多種形式的朗讀,就讓我們讀出內心的同情,讀出英子的憂鬱自卑的內心世界吧!

2、自讀自悟片段二:瞭解英子的開朗活潑。(板書:開朗)

3、比較質疑。(板書課題:掌聲)

文中的這兩個片段充分展示了英子在掌聲前後的不同表現,掌聲聲前的英子孤獨、害羞、自卑、怕別人歧視,掌聲後的英子:開朗活潑。這恰恰是課文的矛盾點。抓住這個“點”生髮開去,比較質疑:請你們把這兩處片段對比着讀。讀着讀着,你發現了什麼?又有什麼疑問呢?學生會被這個矛盾點吸引住,產生強烈的閲讀期待:是什麼改變了英子?掌聲又有着怎樣的內涵和力量?很自然地就切入了關鍵點“掌聲”!以“掌聲的內涵”為突破口,再逐步延伸擴展。把感悟引向深入。達到課堂行雲流水,疏密有致,情深意濃。

二)、以情激情,多元感悟。

(一)學生自主研讀“掌聲”段落。

首先是個人默讀,老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圈點批註,“不動筆墨不讀書”。接着小組交流,每人挑一處感受最深的語句讀一讀,説説自己的體會。然後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時,老師點撥引領。

這裏我創設了以自主為基礎,以合作為途徑,以探究為目的的開放的學習環境,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運用“自讀自悟”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自己走入文本,與文本對話,以產生獨特的個性化閲讀體驗。

2、交流、點撥、感悟。

句子一、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台。

句子二、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在掌聲裏,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

句子三:故事講完了,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A、朗讀鋪情:引導學生抓住“猶豫”“慢吞吞地站”“一搖一晃地走”等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深層體會小英當時害怕、矛盾、緊張、無助的心理狀態。引導學生把這種感受送進去讀出來,通過讀讓小英的畏縮、自卑在學生的心裏產生了共鳴。

B、想象育情:請學生閉眼想象,我配樂旁白。

就在四十多雙眼睛的注視下,英子帶着紅紅的眼圈,低着頭,一搖一晃地,艱難地朝講台前挪動。整個教室頃刻間顯得異常安靜,靜的似乎可以聽到英子那急促的心跳。這不足十米的距離,此刻對英子來講,顯得那麼漫長。一步……兩步……五步……近了……更近了……終於,英子走上了講台……此時此刻你彷彿看到了什麼?“那一課”英子的心裏會是怎樣?

這裏,我用了“情景再現法”,在教師深情語言的描繪下,學生沉浸在英子走上講台的緊張與艱難的情境中,使學生置身於一個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中,喚起情感體驗的衝動,掀起他們內在的、心靈深處的湧動,甚至心靈的震撼。實現與文中人物英子既緊張害怕又難受痛苦的心靈契合。為之後掌聲出現時的噴湧真情做足前奏。

C、追問生情。導問:這一刻!英子最需要的是什麼?

追問:就在此時,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響起。這掌聲中又包含着什麼?

這樣層層剝筍,螺旋上升,學生的感悟步步推進:英子原來想的怕受到同學們的嘲笑。怕當眾出醜的情況都沒有出現,相反:她得到了同學們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這掌聲中有最真誠的鼓勵和尊重,更有同學們對她的關愛和期待。她的心靈被震撼了,感動了,同時也點燃了!

D、引讀煥情。音樂響起:師引入:是啊!此時的英子的心裏緊張不安呀!她多麼渴望來自同學們的真誠的鼓勵啊!

篇3:《掌聲》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掌聲》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掌聲》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的小英在上台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克服憂鬱自卑的心理,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自信開朗的故事。

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讀來十分感人。這樣一篇感人至深的課文給了我們一次出色的愛的教育機會。

二、説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年級階段學習目標及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猶豫、憂鬱……”的意思;並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抓住重點詞句以及有感情地朗讀,瞭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小英在掌聲前後的情感變化,理解人與人之間是需要鼓勵和關愛的。

教學難點:通過感悟語言,揣摩神態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小英的心理變化,從而感悟掌聲的內涵。

三、説教法和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以“掌聲”為突破點,緊扣小英情感變化這條主線,將掌聲前、掌聲後的小英進行對比,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閲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體會小英的情感變化,從而充分領悟掌聲的內涵。為人師者,教法為要。教若渡河,教法乃舟,無舟則望洋興歎;教若登山,教法如繩,無繩則見山徒呼。可見,教法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基於設計理念,我設想本課時的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讀”。我主要採用“悟讀法”“讀書指導法”“啟發法”。陶行知曾説過“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為主體,主要採用朗讀感悟法、想象體會法、聯繫生活法。

四、説教學過程

(一)字詞回顧,巧妙導入

導入語:上節課我們已經完成本課的生字新詞學習,理解了重點詞語的意思,指導了書寫,並初讀了課文,我們認識了一位新同學小英,那麼這節課讓我們去和小英交個朋友,深入瞭解她,好嗎?

1、學生聽了老師範讀後自讀課文。

2、選取了“小英殘疾”和“小英變化”的三個標誌性句子,同時考察學生重點詞語和多音字的掌握情況:

(1)因為小時候生病,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不願意讓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

(2)、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吞吞地站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3)説也奇怪,從那次演講以後,小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3、抓住第(3)句提出一個問題: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以前的小英是什麼樣的嗎?由此引入教學過程的下一步:緊扣“變化”,體驗情感。

(二)緊扣“變化”,體驗情感

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讓孩子們讀第一段,並且提問:哪些詞語中你們感受到英子內心的憂鬱?(默默地、早早地)。並且適時地創設情境:當同學們在操場上快樂遊戲時,英子卻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當同學們還走在上學的路上時,英子她已經早早地來到了教室;下課鈴響了,她卻要――最後一個離開,感知英子內心的自卑,並指導學生讀出憂鬱自卑的小英子。(板書:自卑)

接着我接着引導:後來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有什麼樣的變化呢?創設情境:原來的英子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現在卻和――(同學們一起遊戲説笑),以前英子害怕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現在卻讓同學們教她跳舞(英子現在變得開朗和自信)(板書:開朗自信)

是什麼讓英子有這麼大的變化呢?(同學們的掌聲)

(三)聚焦“掌聲”,感悟內涵

兩次“掌聲”背後的意義分別是什麼?

1、畫出描寫掌聲的句子。

2、角色體驗:“假如你就是小英的同學,你想通過掌聲告訴小英什麼呢?”,表達出自己對掌聲的體會,充分展示感悟的過程。

3、想象説話:“聽到這樣的'掌聲,假如你就是小英,你想説些什麼呢?”讓學生的思維、情感在反覆的朗讀、品味和相互啟發中,逐漸清豐富起來,真正懂得“掌聲’的內涵就是“愛”。

4、在此基礎上,學生有感情、投入地去讀最後一種自然段,並嘗試背誦。

(四)聯繫實際,延伸情感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置了讓孩子看生活中需要給予“愛”的掌聲的人的圖片,如“殘疾人自強不息”、“生活、學習中同學們互相幫助”等圖片,體現本課的主題“愛”,再啟發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説説“你要把你的“愛”的掌聲獻給誰,你的掌聲中想表達些什麼”,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享受語文。

篇4:《掌聲》説課稿

《掌聲》一文寫的是一位原本內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學們鼓勵與愛的掌聲中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這樣一篇感人致深的愛的課文給了我們一次出色的愛的教育機會。為此,我們設計了一堂情意交融,開放、紮實而有效的語文課,讓愛的掌聲響起在課堂的每個角落。

一、教什麼?

依據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年級階段學習目標,我們努力讓孩子在這次互動的愛的學習活動中準確認讀本課生字,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通過師生共學、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發散想象、主動積累等學習方法;體會人物心理,懂得且願意主動關心、鼓勵他人,並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二、怎樣教?

1.轉變觀念,讓暖暖愛意滋潤學生的心田。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始終和學生一起學習,從讀到悟,教師總能和孩子一起認、一起讀、一起討論,一起分享自己對課文的感悟。特別是在評價的時候,不再是過去單一的評價方式:師評聲聽;教師通過師生間、生生間互相鼓勵的愛的掌聲,讓孩子積極主動的評價;教師還總是用親切、讚賞性的語言誇孩子:“你真會讀書!”“你真懂得關心他人!”“你真是善解人意的好孩子!”正是在這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交流、學習,讓這暖暖愛意滋潤了學生的心田,並引導孩子把這愛意牽引到生活中去!

2.精心設計,用濃濃愛意打動學生的心靈。

為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我們精心設計了每一個教學環節。在朗讀教學的設計中,我們安排了要求明確、層次清晰、形式多樣的朗讀,如:自讀、檢查讀、小組合作讀等多種讀書方法。教師還特別注重了對教材空白點的挖掘,如領會同學們兩次掌聲的不同意義時,教師引導孩子把課文中敍述的語言轉變成自己的話,用:“如果你在這些同學中間,你的掌聲想表達些什麼?”“如果你是英子,你想對同學們説什麼?”的生動情境幫助孩子體會人物心理;又在學完第五自然段後,教師創設了一個給英子回信的情境,孩子從想到説到寫,積累語言。教師通過這兩次空白點的挖掘,讓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學會通過人物的外在表現揣摩人物心理,激發思維,主動積累,學會讀書,提高語文綜合能力;讓原本枯燥的語言文字訓練生動活潑的走入課堂共落到實處。

三、為何這樣教?

1.樹立大語文觀,體現語文課程入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整個教學設計我們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以新課標理念為基礎,採用媒體直觀展示法,讀字、讀詞、讀句到讀文的漸進式語文教學法,小組合作交流法等多種行之有效又契合語文課程特點的教學方法,使本堂課生動、紮實、有效而又亮點不斷閃現!

2.適應學生特點,以學定教,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為適應三年級孩子的學習特點,把教學落到實處。如識字教學中,學生較難區分的音近字“憂鬱”和“猶豫”教師採用“小老師”讀、抽讀、到句子中讀一讀的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讀準字音,朗讀課文。教師更是在學完課文後,設置了讓孩子看生活中需要給予愛的掌聲的人的圖片,如“殘疾人自強不息”、“生活、學習中同學們互相幫助”等圖片,再啟發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説説你要把你的愛的掌聲獻給誰,你的掌聲中想表達些什麼?”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享受語文!

通過這次《掌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也讓我們教師深深懂得:只要我們能為孩子的點滴進步而鼓掌,為孩子的精彩創意而喝彩,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孩子們抒發心靈的天堂,相信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課堂中都能成為一個個個性獨特的自我!

篇5:《掌聲》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把掌聲分給她一半》是小語第十一冊“體育”這一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本單元的五篇文章都與體育有關,雖然題材風格不同,但是都充分展現體育運動的“力與美”,頌揚了體育精神的偉大。

本篇課文選自魯光的報告文學《中國姑娘》。記敍了中國女排隊長孫晉芳在訓練、比賽中的幾件事,塑造了一個鮮活感人的女排隊長形象,再現了她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的精神。學習這篇文章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塑造人物的方法,感受到團結奮鬥的體育精神。

二、學情分析:

我所面對的是六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基本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沒有問題,但是由於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的發生距離現在有20幾年了,學生對那段中國排球的歷史,對人物所具備的體育精神,在認識上有一定的困難。尤其,這是一篇以體育為題材的典型人物報告文學作品,對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還不十分明確。因此,六年級的教學應致力於綜合性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方法,自讀自悟,讀中悟情、讀中明理,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比較廣泛的文化積累,從而實現“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目標。

基於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學情的分析,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識記生字新詞,瞭解課文內容,體會多角度刻畫人物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質疑—合作解疑—創意表達”的學習過程,感悟人物形象。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理解文章所體現的團結、拼搏、奮進的體育精神,認識到“祖國的榮譽高於一切”的民族精神。

四、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感悟鮮活的女排隊長的形象,理解團結、拼搏、奮進的體育精神。教學難點是:體會文章多角度刻畫人物的方法

五、説教法學法:

課標中指出:閲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閲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閲讀,促進表達的過程。為此本節課我主要採用“質疑研讀法”,藉助動態畫面的“直觀感受法”,以讀促寫,讀寫結合,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達到“無為而治”的教學境界。

質疑————————————解疑————————————拓展

(問題意識)(合作意識)(運用意識)

六、説教學流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播放排球比賽片斷,讓學生感受賽場上的激烈氣氛以及隊員的拼搏精神。

2.學生交流觀看後的感受。

3.導入:八十年代初,女排姑娘用她們勇於拼搏、頑強奮戰的體育精神,為中國人在奧運賽場上揚眉吐氣。人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這些女排姑娘們。我們更應該把掌聲送給這位在賽場上至關重要,卻默默無聞的女排姑娘。(板題)

(評:課始,利用音像再現排球賽場上激烈拼搏的場景,渲染了氣氛“未成曲調先有情”激發學生的閲讀期待。)

二、質疑課題,發現問題

(板書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嗎?

預設問題:1、她是誰?

2、為什麼把掌聲分給她一半?

為什麼設計這個質疑的環節呢?愛因斯坦説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課前,我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們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就是想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使之成為思維的起點,激發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可以通過讀書和補充資料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課前我和同學們共同查找中國女排的有關資料,瞭解中國女排的輝煌歷史,目的是進一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篩選信息的能力。而我專門收集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隊力挽狂瀾打敗美國隊獲得冠軍的精彩錄像。

我想利用比文字更形象,更直接,更具衝擊力動態的畫面,縮短學生認知水平和文本之間的距離。這就是比賽中的一個場面。看後,請同學們談感受。

看這個動態錄像的目的是:雖然只是比賽的一個片斷,但我希望同學們通過動態畫面,能感受到中國女排奪冠的艱辛,能體會到在賽場上體現的團結拼搏的體育精神,為深入研讀文本作鋪墊。

為什麼要我和同學們一起查找資料呢?

因為新課標中提到,課堂是教師,學生和文本三者之間的平等的對話過程,要學生有感悟,教師首先要有感悟,要是學生能體驗,教師首先要能體驗,要是學生受感動,教師首先要受感動。這樣,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會神,才能引導學生真正走進文本,受到感染和薰陶,我們教師也才能真正成為平等中的首席。

我設計在第三個環節中解決第二個問題。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的導讀理論中強調,的主體問題

三、圍繞主線,研讀解疑

這是全課的重中之重,我所採用的學法指導:一條主線:圍繞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把掌聲分給她一半?我把它預設為全文的主體問題。以一問抵多問,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深入讀文,激發他們閲讀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促進課堂學習的有效性。兩個層次:自由讀書,圈點、勾畫、批註

小組討論,溝通、交流、啟發

1、抓住事例,理解人物

你對哪件事最感興趣,結合語句談一談你為什麼要把掌聲分給孫晉芳一半?

預設彙報:朝夕苦練—————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由誤會郎平到冰釋前嫌體現她率直誠懇,胸懷寬廣,瞭解隊友————聰慧過人、球藝高超

使學生明確,典型事件可以為塑造人物形象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2、交流彙報

(一)體會孫晉芳刻苦訓練,球技高超。

1、走廊裏,孫晉芳已經揮汗如雨。原來漂亮蓬鬆的頭髮,變得濕淋淋的,粘到一塊去了。運動衣衫得顏色被汗水浸染得由淺變深,只要輕輕一擰就可以擰出一灘汗水。她一邊託,一邊數,一,二,三,四一直數到五百多下。(“揮汗如雨、濕淋淋、粘、浸染、輕輕一擰、一灘汗水”這些詞語生動的描寫出孫晉芳訓練時肯吃苦,頑強拼搏的精神。通過朗讀體會。)

2、廊頂彷彿突然升高了,牆壁和門窗也似乎向兩邊閃開,狹小的走廊啊,宛如變成了一個無邊無垠的空間。(通過抒情感慨空間得變化,讚揚孫晉芳的球技,形象襯托出她傳球技藝高超。)

3、更神的,還是孫晉芳的雙手,彷彿變成了兩塊磁石,吸引着飛舞的白球;彷彿有了魔法,可以隨意把球送到想送的地方。(用比喻寫出孫晉芳可以任意地控制排球,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她技藝高超。)

4、無論多麼險惡的來球,經過她的手一調整,一緩衝,頃刻間就化險為夷,變得平和起來。

(“調整、緩衝、頃刻間、化險為夷”等詞語寫出了孫晉芳球技高超。)

(二)體會孫晉芳心胸開闊,與隊友配合默契的內容。

1、孫晉芳恨自己心胸不寬闊,她懂得了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的情緒起伏會直接影響隊員,影響勝負,決心繼續磨鍊自己,要把心海中的暗礁一塊一塊炸平。

(暗礁比喻心中的狹隘“炸平”生動表現要除去心中狹隘的決心。體會“祖國的榮譽高於一切”)

2、她熟知每一個同伴的性格、脾氣、體質和技術,比賽時總號着她們的脈搏給球。

3、她如電的目光飛掃而過,靈敏的頭腦迅速進行分析,而且馬上用手勢回答同伴。(“熟知、號着脈搏給球”、“飛掃而過”“迅速、分析、馬上”等詞語體現了孫晉芳團結、協作的精神。)

4、於是,一套眼花繚亂的快速打法:平拉開、短平快、交叉紛紛呈獻在你的眼前,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鬥場面,就由她導演出來;一支支悦耳的樂曲,由她指揮而生。(形象地寫出孫晉芳在比賽中的主導作用,她是比賽場上的靈魂。)

目的在於把讀書時間還給學生,把閲讀的機會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三個步驟:突出主線,明確事件—抓住事例,理解人物—個性選讀,體會寫法以此來解決重點,突破難點。突出主線,明確事件

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文章圍繞孫晉芳寫了幾件生活中的小事?

使學生明確在寫作中,選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見大,更為真實;

3、個性選讀,體會寫法

引導學生讀出自己喜歡的語句,並説一説為什麼?

在暢所欲言中,使學生明確人物個性化語言的描寫,外貌,心裏的細節描寫能展現人物的性格特點,是最能生動刻畫人物的方法之一。

此時,在讀思,讀議,讀寫的三結合中,既感悟鮮活的女排隊長的形象,又體會到了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解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預設難點。

在同學個性品讀之後,我順學而導,進入下一個環節。

四、拓展練筆,個性表達

在這個環節中,我以文章的結尾的一段話為讀寫結合點:

如果把中國女排的姑娘們比為一顆顆璀糜的珍珠,那麼,孫晉芳就是一條閃閃發光的金錢,把顆顆珍珠串連在一起,中國女排才成為閃耀着奇光異彩的戰鬥集體。

1、如果把女排比作一部精彩的戲,那麼孫晉芳;

如果把女排比作一曲優美的樂章,那麼孫晉芳;

這樣有梯度的練習,是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表達能力的差異性,適合不同程度的學生來完成。在互相啟發中,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培養語感。

2、孫晉芳市場上的靈魂,她收到這一半的掌聲當之無愧。可是,孫晉芳在刻苦訓練的時候,想到掌聲了嗎?在團結拼搏的時候想到掌聲了嗎?

孫晉芳頑強拼搏,團結協作不是為了,而是為了,為了,為了 ……

3、利用課後丁丁的視角,展開第三次練筆。

中國女排的輝煌成就也是全體隊員拼搏的結果,課文説應該把歡呼聲和掌聲分一半給孫晉芳合適嗎?如果同學們感到困惑,我準備了一個短篇,請同學們觀看。

歡呼聲和掌聲還應分給誰一半呢?請同學們把自己此時的感受寫在我的視角中。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為什麼突出強調讀寫結合呢?因為,葉聖陶先生説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着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閲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我在鑽研教材時還儘可能的挖掘教材,設計練筆的機會。通過以上的環節,我希望學生結合自己的真實感受進行個性表達,這樣鍛鍊了運用語言的能力,豐富了學生的人文內涵,使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統一的特點得以彰顯。

七、説板書設計

頑強拼搏

把掌聲分給她一半祖國的榮譽高於一切

團結協作板書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既簡明扼要,又凝聚着強烈的感情,滲透着深刻的理性。再加上學生的情感,讓整堂課真正成為和諧互動、學習的樂園。

篇6:《掌聲》説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掌聲》。請大家和我一起走進一個美麗感人的故事——《掌聲》,讓我們親身體驗掌聲給予人的温暖和力量。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掌聲》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首篇精讀課文,本課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言簡情濃,透過描寫英子動作神態的詞句,展現了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內心變化過程。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鼓勵和尊重,藴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

2、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掌聲前後英子的變化,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

(3)在體會英子內心世界的過程中獲得對“掌聲”內涵的感悟,即: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愛、鼓勵、尊重,主動關愛他人,也珍惜他人的關愛。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抓住表現英子掌聲前後神態動作的詞句,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

教學難點:體會英子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感悟“掌聲”的內涵。

4、教學理念與策略

引領學生從閲讀出發,鑽進文字的裏面,透視到文字的背後藴藏的情感,主動索取文字裏的巨大財富,親歷情感體驗。基於上述理念,我採取的教學策略是在本課時的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讀”,抓住課文中提到的兩次“掌聲”為線索,以“英子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為突破口,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閲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圍繞一個“愛”字,深入體驗感悟,張揚情感。

二、説教法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語言的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礎。《新課標》要求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我為學生搭建交流互動的平台,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殿堂,使學生在激情、愉悦的氛圍中感受愛、懂得愛、奉獻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的教法是:

1、一點突破法。所謂“點”指的是一篇文章中最敏感、關鍵的部位。本文的“點”就在於“同學們的掌聲”。在學生質疑小英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後,逐步引導學生找出描寫掌聲的句子,再深入理解兩次掌聲的不同含義。

2、悟讀法。“言簡情濃”是本文最大的特點。因此,“張揚情感,讓課堂噴湧真情”是本文的教學追求目標,要讓學生有主動地進行朗讀、品悟、表達等訓練中,獲得思想感情的薰陶、洗禮和昇華,實現語文學科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統一。

三、説學法

1、朗讀感悟法。讓學生在自主閲讀、自由品讀、自悟表達中體會情感,在紮實的語文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

2、想象體會法。挖掘教材空白處,讓學生開啟想象的閘門,抒發內心情懷,發表獨立見解,揣摩人物內心,產生情感共鳴。

3、聯繫生活法。將課堂與生活有效整合。在學習最後一段後,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説説自己想把掌聲送給誰?由此,昇華情感,將暖暖的愛意滲透到生活當中。

四、説教學過程

針對目標,針對教材,針對我的教學問題,這篇課文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以情促疑,直奔重點。

1、複習生字詞:出示本課生字詞請生開火車讀,同學們的詞語記得很牢固。

2、自讀自悟。默讀課文第1自然段,瞭解原來的英子是個怎樣的女孩?(板書:憂鬱)並體會英子的自卑和憂鬱。在學生深刻體會了英子的憂鬱孤獨,內心湧動着對英子的同情和關懷的基礎上,順勢指導學生朗讀,引導學生讀出內心的同情,讀出英子的憂鬱自卑的內心世界!緊接着導入課文第4自然段,就是這麼一個自卑猶豫的女孩,後來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看看英子發生了什麼變化?讓學生默讀第4自然段,並根據課件出示的填一填,瞭解現在的英子是個什麼樣的女孩?(板書:開朗)

3、比較質疑。(板書課題:掌聲)

文中的這兩個片段充分展示了英子的不同表現,第一自然段寫英子孤獨、害羞、自卑、怕別人歧視,而第四自然段則寫英子的開朗活潑。是什麼改變了英子?這恰恰是課文的矛盾點。抓住這個“點”生髮開去,比較質疑:請你們把這兩處片段對比着讀。讀着讀着,你發現了什麼?又有什麼疑問呢?學生會被這個矛盾點吸引住,產生強烈的閲讀期待:是什麼改變了英子?掌聲又有着怎樣的內涵和力量?很自然地就切入了關鍵點“掌聲”!以“掌聲的內涵”為突破口,再逐步延

篇7:《掌聲》説課稿

學習目標

①認識“麻、症”等10個生字。會寫“願、姿”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掌聲、文靜、願意”等16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培養閲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

教學過程: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我們每個人都聽過掌聲,有些掌聲是你給別人的,有些掌聲是別人給你的。掌聲響起來,你的心情怎樣?(讓學生自由説説)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出示課題:“掌聲”,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①學生一讀課文(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順暢。

②學生二讀課文(和同座合作讀),可以每人讀一節,互相指正讀錯的地方。

③學生三讀課文(指名讀或開火車讀),每人一個自然段,讀後請學生進行評價。指出優點和不足。

④學生四讀課文(默讀),想一想:課文圍繞掌聲講了一件什麼事?引導學生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精讀課文,體會人物的變化

①屏顯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內容,讓學生自由讀,讀後説説英子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②屏顯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內容:指讀,讀後讓學生説説這時的英子又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聯繫第一自然段,理解“憂鬱”的意思。)

③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和第四兩個自然段。

④課文讀到這兒,你有什麼疑問呢?

引導學生提出:英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變化呢?這個問題提出來之後,可作為下一階段學生自主閲讀的目標。培養學生邊讀邊疑邊悟的能力。

指導認字和寫字

①屏顯本課的生字。

②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要求認識的字。

③引導觀察要求寫的字。重點探討“姿、勢、吞、烈、普”這5個上下結構的字的寫法。教師板書給學生看。

④學生練習寫13個字。及時展示學生寫的字,進行評價、指點。

拓展活動

學生繼續蒐集有關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名言或諺語。

篇8:《掌聲》説課稿

首先我感謝各位老師前來我校指導,這次活動我能夠得到教研室王老師和沈老師兩位專家百忙之中的熱情指導和幫助,感到非常的榮幸,再此表示深深的感謝。當然我也要感謝學校的領導給予我這樣一次鍛鍊的機會和學習的機會,同時我也要感謝我們的顧校長和陳副校長以及徐教導和語文大組長張老師,我們的每一次試教,每一次教案的修改,都得到了你們的鼓勵和支持。

教材簡説

《掌聲》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五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兒童純真善良,關愛別人的美好心靈生動地表現出來,讀來十分感人。

針對中段學生的年齡特徵並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掌聲、願意、姿勢、情況、慢吞吞、注視、熱烈、持久、情緒、講述、普通話、鼓勵、猶豫、憂鬱”等詞語。會認讀課文中“落、調”兩個多音字。

2、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3、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初步瞭解英子在掌聲前後內心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讓學生初步瞭解英子在掌聲前後內心的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團結同學,關愛他人的感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初步瞭解英子在掌聲前後內心的變化。

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老師們和專家們都看到了,我也不重複了,待會兒希望大家給我指正。

設計思路:

依據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年級階段學習目標,我努力讓孩子在這次互動的愛的學習活動中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通過師生共學、同桌合作、自主探究、發散想象、主動積累等學習方法體會人物心理的變化。如何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上好這一課,我將本課分三步進行。

一、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新課程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由以前的關注教材轉變為關注學生,由“以教定學”轉變為“以學定教”,以教促學,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情況和實際需要,靈活調整教學思路。在教學中,我把初讀課文的目標變換一種方式呈現給學生,也就是在導入結束時通過讀題質疑,引導學生圍繞課題提問題,帶着自己的問題自由朗讀課文。通過讀書,瞭解課文內容,知道了“掌聲”前後發生的事。這樣設計的目的之一,是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着力體現自主與探究式學習,增強學生讀書的目的性,使他們更有興趣,更積極主動。然後,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及時地去梳理,整理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初讀課文之後,交流解決問題。這樣由老師的思路轉化成學生的學路,做到順學而導。

二、紮紮實實落實語言文字訓練。

在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情感積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整個教學設計我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以新課標理念為基礎,採用多媒體直觀展示法,讀字、讀詞、讀句到讀文的漸進式語文教學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種行之有效又契合語文課程特點的教學方法進行訓練。在詞語教學中,我首先抓住課文中的新詞和重點詞讓學生反覆的認讀,對難寫的字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容易寫錯的字讓學生自己觀察和比較,這樣在寫字的過程中就避免了不必要的錯誤。在寫字的過程中,教師表達不夠清楚 ,如:我們把這些詞語寫一寫,讓學生產生了誤解,因而在時間上比較匆匆,有的學生甚至沒來得寫“鼓勵和姿勢”,寫得不夠到位。在試上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落”字讀得不夠準確,就讓他們説説“落”字其他的讀音,通過比較,加深了記憶。較難區分的音近字“憂鬱”和“猶豫”,我就採用指名到句子中讀一讀,齊讀的方式,幫助學生讀準字音。學生學得愉快,練得紮實,也品嚐了成功的喜悦,着實體現了語文課程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三、圍繞變化組織教學。

為了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我精心設計了每一個教學環節。首先抓住文本中的關鍵句子、詞語採用多種方法感悟、體驗、拓展。語文教學主要憑藉課文語言文字教學去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要充分發揮教材潛在的可以促使學生智力發展的因素,在詞句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推理、判斷的能力,而不是脱離課文語言學習專門去進行思維訓練,發展學生智力。在教學掌聲前的英子時,我通過讓學生自讀重點段,談體會;細讀重點段,品字詞;如: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抓住“總是默默地”感悟。)再讀重點段,指導朗讀,這樣層層深入,以讀代講,保證了讀的時間,保證了讀的形式,保持了讀的興趣.這樣的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當英子由一位憂鬱的小女孩轉變成一位自信的女孩子時,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想想他還敢自信地參加哪些活動?孩子從想到説,積累了語言。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挖掘,讓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始終和學生一起學習,從讀到悟,我總能和孩子一起認,一起讀,一起討論,一起分享自己對課文的感悟。

想得很好,但在實施的過程中,由於自己水平有限,很多地方做得很不到位,存在許多不足,請專家和老師們多多指正。

篇9:《掌聲》説課稿

一、説教材

《掌聲》是蘇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的小英在上台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克服憂鬱自卑的心理,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自信開朗的故事。

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讀來十分感人。這樣一篇感人至深的課文給了我們一次出色的愛的教育機會。

二、説學情

陶行知説過:“你不知道學生的能力,不知道學生的需要,那麼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教好學生。”因此,教師只有對學生有了全面的瞭解,才能真正有的放矢、優化教學。

本文教學對象是三年級學生,他們天真、活潑、想象力豐富,而且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礎。本文語言質樸簡單,對他們來説讀懂這個故事應該沒有什麼困難,但是平淡的敍述後面卻包含着充沛而深厚的情感。對於正常人,對於缺少生活經驗的三年級學生來説,卻很難體會其中的辛酸。如何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學生和小英之間搭建一座心靈的橋樑,帶學生進入殘疾人的生活、心理是教學中應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促進學生實現文心和人心的和諧交融。

三、説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年級階段學習目標及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猶豫、憂鬱……”的意思;並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抓住重點詞句以及有感情地朗讀,瞭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小英在掌聲前後的情感變化,理解人與人之間是需要鼓勵和關愛的。

教學難點:通過感悟語言,揣摩神態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小英的心理變化,從而感悟掌聲的內涵。

四、説教法和學法

1、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以“掌聲”為突破點,緊扣小英情感變化這條主線,將掌聲前、掌聲後的小英進行對比,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閲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體會小英的情感變化,從而充分領悟掌聲的內涵。

陶行知説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進而引導學生真正理解文本最後一段的內涵,學會尊重、學會關愛別人,昇華情感,將暖暖的愛意滲透到生活當中。

2、教法

為人師者,教法為要。教若渡河,教法乃舟,無舟則望洋興歎;教若登山,教法如繩,無繩則見山徒呼。可見,教法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

基於設計理念,我設想本課時的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讀”。我主要採用“悟讀法” “讀書指導法”“啟發法”。朗讀是學習語文的傳統方法,也是審美傳情的極好手段。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閲讀方法,啟發引導學生以“掌聲”為突破點,緊扣小英情感變化這條主線,用心去學,動情去讀,體會小英的情感變化,從而充分領悟掌聲的內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侷限了其理解和表達的快速到位,需要在對語言文字的層層讀悟中漸漸達到悟情和傳情。所以本課教學我着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悟中生情”的教學特色。

3、學法

陶行知曾説過“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強調了學法指導的重要性,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於教學生學,教師要教給學生受用一生的能力和本領。

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為主體,主要採用朗讀感悟法、想象體會法、聯繫生活法,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知識獲得是自主習得的過程。”因此,要在自主閲讀、小組交流、自悟表達中體會情感,讓學生在紮實的語文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在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時,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談感受,談身邊的人與事,由此真正理解最後一段的內涵。

五、説教學過程

(一)字詞回顧,巧妙導入

導入語:上節課我們已經完成本課的生字新詞學習,理解了重點詞語的意思,指導了書寫,並初讀了課文,我們認識了一位新同學小英,那麼這節課讓我們去和小英交個朋友,深入瞭解她,好嗎?

1、學生聽了老師範讀後自讀課文。

2、選取了“小英殘疾”和“小英變化”的三個標誌性句子,同時考察學生重點詞語和多音字的掌握情況:

(1)因為小時候生病,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不願意讓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

(2)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吞吞地站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3)説也奇怪,從那次演講以後,小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3、抓住第(3)句提出一個問題: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以前的小英是什麼樣的嗎?由此引入教學過程的下一步:緊扣“變化”,體驗情感。

【這個環節由字到詞,由詞到句,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領悟讀音、用法,指導朗讀。在不露聲色的朗讀指導中,幫助學生理清故事的脈絡。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説,要學會抓住文章中的主要內容,不要生硬提拉與代替,而是準確把握學生現有的位置,設立一個腳手架,引導學生一步步向上攀援。】

(二)緊扣“變化”,體驗情感

1、瞭解過去,感受小英的憂鬱自卑。在感受小英的變化時,我主要做法先是讓學生抓住“默默地、不願意、猶豫、慢吞吞、眼圈紅了”等表現人物神態、動作的字詞品讀體會,並引導學生想象體驗小英的生活和內心世界,從而理解小英的性格特點。在學生深刻體會了小英的憂鬱孤獨,內心湧動着對小英的同情和關懷的基礎上,順勢指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出我們內心的同情,讀出小英的憂鬱自卑的內心世界。

2、瞭解現在,感受小英的自信開朗。挖掘文本空白處:注意第五段的省略號,引導學生想象小英在學校裏還會做什麼?還會有哪些變化?

3、抓住關鍵詞語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抓小英前後變化的關鍵詞“自卑憂鬱”與“自信開朗”。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重視教法,更強調學法指導。正如培根所説:“關於方法的知識,是世界上最寶貴的知識。”我國也有這樣一句古話:“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

【在這個過程中,暫時跳過了文本中表現“掌聲”的段落,對教材的重組意在達到這樣的效果——小英的前後變化構成了強烈的情感衝突和矛盾:究竟是什麼使得那麼憂鬱自卑的小英變得如此自信開朗?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這股強大的力量究竟是什麼?學生正是帶着這樣的疑問進入文本的核心部分。】

(三)聚焦“掌聲”,感悟內涵

兩次“掌聲”背後的意義分別是什麼?

1、畫出描寫掌聲的句子。

2: “假如你就是小英的同學,你想通過掌聲告訴小英什麼呢?”,表達出自己對掌聲的體會,充分展示感悟的過程。

3、想象説話:“聽到這樣的掌聲,假如你就是小英,你想説些什麼呢?”讓學生的思維、情感在反覆的朗讀、品味和相互啟發中,逐漸清豐富起來,真正懂得“掌聲’的內涵就是“愛”。

4、在此基礎上,學生有感情、投入地去讀最後一種自然段,並嘗試背誦。

【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對學生的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還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朗讀是貫穿始終的。在經過品析詞句,創設情境體會人物心情後,讀好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四)聯繫實際,延伸情感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置了讓孩子看生活中需要給予“愛”的掌聲的人的圖片,如“殘疾人自強不息”、“生活、學習中同學們互相幫助”等圖片, 體現本課的主題“愛”,再啟發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説説“你要把你的“愛”的掌聲獻給誰,你的掌聲中想表達些什麼”,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享受語文。

(五)作業佈置

“給班級裏的一位同學或周圍的某一個人,寫一句鼓勵的話或進行一次幫助”

【新課標註重學生本位,強調練習應少而精,富有啟發性,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因此我沒有佈置硬生生的認知組合的作業,這樣的作業設計,學生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延伸了情感。】

六、説板書

好的板書是文章內容的濃縮,能體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文章意藴。在本課的板書中,我首先板書 “困擾”、“優秀”,強化“形聲字”的識字方法;接着簡明扼要地將小英在同學們“鼓勵”和“讚揚”的掌聲中變化的過程展示出來;然後引導學生注意小英由“普通”走向“優秀”的原因就是因為一個“愛”字,揭示本課主題;最後完善板書,將以上內容連成一個心形,再次深化文章主題。力求將生字新詞融入其中,並且中心突出、眉目清晰、工整且有條理。

篇10:《掌聲》説課稿

一、解讀教材、設目標

《掌聲》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整篇課文圍繞“關愛與信任”的主題展開,本文的作者是以回憶的語氣來寫這段國小的經歷。文章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上台演講,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成了一個樂觀開朗的人的故事。同學們友愛的掌聲改變了一個自卑的殘疾女孩的命運。文章語文質樸、令人感動。因此,我打算憑藉語言文字,巧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進入文章所描繪的給英子的兩次掌聲中,讓孩子透過語言文字,感悟同學們對英子的愛,在感悟中學習語文,生成感情。

依據新課程標準目標要求、教材編排的特點自信和關愛的主題,還充分考慮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擬定了以下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本課生字新詞,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抓重點詞句以及朗讀感悟來體會人物內心情感的變化

3、感情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關心、鼓勵,要主動去關愛他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兩次掌聲的含義。難點是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二、分析學情、做準備

在生活中有很多殘疾人、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多數孩子都缺少關愛,因此自卑、冷漠,不懂得關愛別人,通過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激發他們的熱情,讓她們在思想和行為上有所改變,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面對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她們正處於過渡時期,個性差別大,也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她們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能發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和自豪感,老師必須及時正確引導他們,讓他們保持自信。要讓三年級的孩子一堂課都全神貫注地聽講確實不容易,就算是認真的同學也很難做到。所以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始終保持熱情,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三、滲透理念、談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閲讀是最主要之一,不應以老實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要讓同學們多讀、多思考,自主學習。在教學中,要交給學生學習方法,引導孩子們以“自讀、思考、感悟”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適時輔以感情在線,讓學生身臨其境進入角色。讓同學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親身體驗,自己質疑解惑。成為學習語文的主人,説出自己真實的體驗。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鋪墊情感

1、通過説話隨意導入,板書“掌聲”

2、播放音樂、老師泛讀課文

3、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在老師感情朗讀的帶動下,學生也有了讀的慾望,接着我就讓同學們來讀,並提出讀文的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年級的學生魚魚自己身的知識積累,語感等的限制,她們不會從一兩遍讀的的過程中完全解決讀書要求,所以我設計了讀帶拼音的生字詞——離開拼音讀——放入句子讀,這樣的形式解決生字難句的問題。順便也解決了兩個多音字,一舉兩得。

(二)品讀段落

精讀 首先,我遵循這個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我沒有根據課文的書寫順序來教學,而是分為了三個部分來進行

第一部分:學習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開始憂鬱自卑的英子後來變成了開朗自信的小女孩。這其中是什麼改變了她,讓她發生瞭如此大的轉變。這時,同學們都很想知道原因,由此再來學習2、3自然段。

第二部分:

1、理解英子為什麼猶豫?(抓住動作神態的句子體會,通過朗讀感受痛苦無奈的感情)

2、體會兩次掌聲的含義

通過想象來體會掌聲的含義:第一次掌聲前,英子不敢上台,你想對她説什麼?通過這一問讓學生明白這掌聲是對她的鼓勵。第二次掌聲前,英子表現的非常出色,你又想對她説什麼?通過對他們的説話體驗到第二次掌聲的含義和讚賞。這所有的一切掌聲僅僅只是掌聲麼?所包含的是什麼?都可以化作一個字,那就是愛。

3、從這兩次掌聲中,你體會到什麼?分小組進行討論

第三部分:(出示英子信的內容,有感情地讀一讀)讓同學比一比看誰讀的最好!

(三)感情昇華

教師播放《愛的奉獻》,在歌聲中總結掌聲,並讓同學背誦最後一段。

該環節目的是在學生品讀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巧做對比,從效應感情變化中深化“掌聲”的重要作用,並讓學生談談自己與他人的愛心行動。課尾輔以動情的歌曲,昇華了文章的“亮點”,使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愛,讓課堂充滿人文情懷,冰晶暖暖愛意融入到學生生活當中去。

(四)佈置作業

你最想把掌聲送給誰?為什麼?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並對作業保持高度的熱情,把語文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讓語文不再侷限於課堂,同時使感情得到進一步昇華,讓孩子們的世紀寫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得到鍛鍊,也能增強同學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篇11:《掌聲》説課稿

一、説教材

《掌聲》是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的作者是以回憶的語氣來寫這段國小的經歷。文章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上台演講,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成了一個樂觀開朗的人的故事。

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讀來十分感人。課文以小英“自卑——感激——樂觀”的情感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

①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② 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11個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

2、過程目標:

扣住詞語理解句子,扣住句子體悟感情,扣住感情昇華知識。

3、情感目標:

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教學難點是初步瞭解小英在掌聲前後內心的變化。

本節課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內容:質疑問難,初讀感知,理清課文脈絡,書寫指導。第二課時內容:自主讀悟,聯繫對比體會小英情感變化及其原因,學文悟理。

二、説教學方法

(一)説教法

從“同學們的掌聲”為突破口切入,然後逐步延伸擴展。由“感受掌聲——研討掌聲——拓展掌聲——昇華掌聲”構建完整嚴謹的教學鏈條,由“掌聲”照亮教學全過程。

(二)説學法

學生在自主閲讀、小組交流、自悟表達中體會情感。在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時,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談感受,談身邊的人與事,由此真正理解“人人都需要掌聲”的內涵。

三、説教學過程

(一)感受“掌聲”

1、請同學們輕聲讀全文,思考:“課文哪個自然段描寫了掌聲?”

2、現在大家自由讀第四自然段,畫出小英開始演講前,課文中描寫同學們掌聲的句子。

獨白:這個環節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課文的重點,在學生充分讀思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這個理解全文的關鍵——“掌聲”,為下文教學作鋪墊。

(二)研討“掌聲”

1、現在小組討論:小英演講前描寫同學們掌聲的句子包含了什麼?

2、交流重點句:(課件出示)“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先體會“熱烈、持久”詞語中所表達的同學們當時激動、興奮的心情,領會同學們此時的掌聲包含着鼓勵、支持。

獨白:該環節的設計是緊扣“掌聲”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在理解關鍵詞的基礎上,讓學生設想小英感動得流淚的前後情感的變化,目的在於讓學生鎖定獨特對象,產生情感共鳴,由此而倍添親切之感。

(三)拓展“掌聲”

1、同學們讀第四自然段下半部分的內容,思考:在小英演講結束時,課文又是怎樣描寫同學們的掌聲的?

2、引導學生讀悟重點句:(課件出示)“班裏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引導學生從體會“經久不息的掌聲”中看到同學們對小英的讚賞、肯定。

3、讓學生設身處地思考:假如你當時也在場,你想對小英説什麼?假如你是小英,又想對大家説什麼?

獨白:該環節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由重點詞拓展開去,進一步感受“掌聲”,並挖掘文本空白點,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深入人物內心世界,豐富“掌聲”內涵,使前後兩次掌聲有機結合起來。

(四)昇華“掌聲”

1、自由讀全文,思考討論:從那以後小英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體會她“自卑——感激——樂觀”的情感變化過程。

2、領悟最後一段話的深刻內涵。

(1)齊讀句子:(課件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一個人身處困境時。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2)討論交流:“掌聲”的內涵(鼓勵、幫助、關心、支持)。

(3)再讀該段,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3、聯繫實際談談自己或身邊的人關心、幫助別人的事。

4、欣賞歌曲《愛的奉獻》。

同學們你們聽完這優美動情的歌曲,你想説些什麼呢?

師昇華感情:對,同學們,人人不僅需要掌聲,也就是需要鼓勵、幫助、關心、支持。人人都有長處和不足,對自己的缺點、甚至是缺陷,不應該自卑,應該鼓起勇氣,面對生活,這樣才能開闢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我們正常人,也不要去取笑有殘疾的人,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困境,會遇到需要別人鼓勵的時候。所以對別人的關愛要珍惜,也要把自己的關愛獻給別人。讓我們的掌聲響起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獨白:該環節設計是在學生品讀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巧作對比,從小英情感變化中領悟“掌聲”的重要作用,並讓學生談談自己與他人的愛心行動。課尾輔以動情的歌曲,昇華了文章的“重點”,讓課堂充滿人文情懷,將暖暖的愛意滲透到學生生活當中去。

四、説板書

自卑 掌 憂鬱

↓ 聲 ↓

自信 活潑

篇12:掌聲説課稿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掌聲》。

一、説教材

《掌聲》是一篇精讀課文,本課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從此變得樂觀開朗。作者用樸素的語言以英子“自卑——感激——樂觀”的感情變化為線索,利用這個學會尊重、學會關心人的小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因此,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英子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故事的內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二、説教學目標

依據三年級階段的學習目標和教材特點,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知識目標:能認讀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引導學生初步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去關愛、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三、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領會“掌聲”的內涵。

教學難點:通過英子的語言、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四、説教學策略

為了達成目標,突破重難點,在教學中,我採用情境創設法、角色互換法、悟讀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閲讀,小組交流,自悟表達中充分感知、感悟、思考語言材料,體會文章的情感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的學習精神。

五、説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情境導入

這一板塊,我利用現成的教學場景,讓學生在兩次不同的掌聲中感受掌聲有不同的意義,為下面學習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領會“掌聲”的內涵做好鋪墊。

第二板塊: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在這塊中,由於本課難讀的字詞、句段較多,我在教學時,先從字詞入手,再過渡到句段,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讀通、讀好語言材料。

第三、四板塊:走近人物,感受英子的“情感”變化,體會“情感”變化原因

我在教學這兩部分內容時,先讓學生感受憂鬱、自卑的英子,接着讓學生感受開朗、自信的英子,然後讓學生在英子前後的強烈變化中尋找變化的原因,我認為這樣來設計教學步驟,學生較容易理解,也為後面突出掌聲的作用做好鋪墊,更有利於通過此環節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第五板塊:體會兩次掌聲的含義

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通過英子在兩次掌聲中的變化和對學生的情景設置,“你想對英子説點什麼?”來激發學生對別人的愛,在愛中體會兩次掌聲的不同意義。最後,在英子的來信中感受掌聲帶給英子的巨大變化,再將這種鼓勵上升為人間大愛,就此為結束語結束課文。

第六塊:板書設計

憂鬱開朗

掌聲自卑自信

這樣的板書對於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也突出了教學的重難點。

第七板塊:作業設計

讀了英子的來信,請你給英子寫寫你想對她説的話。佈置此作業是為了讓學生明白:人人都需要掌聲,需要關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再次感謝各位領導和老師們,謝謝您們!也希望各位能給我多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讓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改進。

篇13:掌聲説課稿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掌聲》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掌聲》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的小英在上台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克服憂鬱自卑的心理,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自信開朗的故事。

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讀來十分感人。這樣一篇感人至深的課文給了我們一次出色的愛的教育機會。

二、説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年級階段學習目標及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猶豫、憂鬱……”的意思;並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抓住重點詞句以及有感情地朗讀,瞭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小英在掌聲前後的情感變化,理解人與人之間是需要鼓勵和關愛的。

教學難點:通過感悟語言,揣摩神態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小英的心理變化,從而感悟掌聲的內涵。

三、説教法和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以“掌聲”為突破點,緊扣小英情感變化這條主線,將掌聲前、掌聲後的小英進行對比,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閲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體會小英的情感變化,從而充分領悟掌聲的內涵。為人師者,教法為要。教若渡河,教法乃舟,無舟則望洋興歎;教若登山,教法如繩,無繩則見山徒呼。可見,教法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基於設計理念,我設想本課時的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讀”。我主要採用“悟讀法”“讀書指導法”“啟發法”。陶行知曾説過“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為主體,主要採用朗讀感悟法、想象體會法、聯繫生活法。

四、説教學過程

(一)字詞回顧,巧妙導入

導入語:上節課我們已經完成本課的生字新詞學習,理解了重點詞語的意思,指導了書寫,並初讀了課文,我們認識了一位新同學小英,那麼這節課讓我們去和小英交個朋友,深入瞭解她,好嗎?

1、學生聽了老師範讀後自讀課文。

2、選取了“小英殘疾”和“小英變化”的三個標誌性句子,同時考察學生重點詞語和多音字的掌握情況:

(1)因為小時候生病,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不願意讓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

(2)、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吞吞地站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3)説也奇怪,從那次演講以後,小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3、抓住第(3)句提出一個問題: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以前的小英是什麼樣的嗎?由此引入教學過程的下一步:緊扣“變化”,體驗情感。

【這個環節由字到詞,由詞到句,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領悟讀音、用法,指導朗讀。在不露聲色的朗讀指導中,幫助學生理清故事的脈絡。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説,要學會抓住文章中的主要內容,不要生硬提拉與代替,而是準確把握學生現有的位置,設立一個腳手架,引導學生一步步向上攀援。】

(二)緊扣“變化”,體驗情感

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讓孩子們讀第一段,並且提問:哪些詞語中你們感受到英子內心的憂鬱?(默默地、早早地)。並且適時地創設情境:當同學們在操場上快樂遊戲時,英子卻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當同學們還走在上學的路上時,英子她已經早早地來到了教室;下課鈴響了,她卻要——最後一個離開,感知英子內心的自卑,並指導學生讀出憂鬱自卑的小英子。(板書:自卑)

接着我接着引導:後來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有什麼樣的變化呢?創設情境:原來的英子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現在卻和——(同學們一起遊戲説笑),以前英子害怕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現在卻讓同學們教她跳舞(英子現在變得開朗和自信)(板書:開朗自信)

是什麼讓英子有這麼大的變化呢?(同學們的掌聲)

【在這個過程中,暫時跳過了文本中表現“掌聲”的段落,對教材的重組意在達到這樣的效果——小英的前後變化構成了強烈的情感衝突和矛盾:究竟是什麼使得那麼憂鬱自卑的小英變得如此自信開朗?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這股強大的力量究竟是什麼?學生正是帶着這樣的疑問進入文本的核心部分。】

(三)聚焦“掌聲”,感悟內涵

兩次“掌聲”背後的意義分別是什麼?

1、畫出描寫掌聲的句子。

2、角色體驗:“假如你就是小英的同學,你想通過掌聲告訴小英什麼呢?”,表達出自己對掌聲的體會,充分展示感悟的過程。

3、想象説話:“聽到這樣的掌聲,假如你就是小英,你想説些什麼呢?”讓學生的思維、情感在反覆的朗讀、品味和相互啟發中,逐漸清豐富起來,真正懂得“掌聲’的內涵就是“愛”。

4、在此基礎上,學生有感情、投入地去讀最後一種自然段,並嘗試背誦。

【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對學生的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還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朗讀是貫穿始終的。在經過品析詞句,創設情境體會人物心情後,讀好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四)聯繫實際,延伸情感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置了讓孩子看生活中需要給予“愛”的掌聲的人的圖片,如“殘疾人自強不息”、“生活、學習中同學們互相幫助”等圖片,體現本課的主題“愛”,再啟發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説説“你要把你的“愛”的掌聲獻給誰,你的掌聲中想表達些什麼”,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享受語文。

篇14:掌聲説課稿

一、説教材:

《掌聲》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9課,這篇課文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女孩英子因為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殘疾,從此內心很自卑,在掌聲的激勵下,她變得樂觀開朗。

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言簡情濃,透過描寫英子動作神態的詞句,展現了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內心變化過程。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鼓勵和尊重,藴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

三年級上冊的第八單元的主題是“愛是什麼”,《掌聲》是這個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教學中關注“愛”的主題,那是自然。但是我想:這份“愛”,在教學時,如果僅僅是讓學生知道“掌聲就是愛,同學們都愛英子”這空化了的思想內容,那這份“愛”已經遠離了我們。因為在我看來:愛,不是解釋,不是告訴,更不是口號,而是一種心靈的潤澤。

二、説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閲讀能力,並且樂於朗讀新穎的課文。能夠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文本,還能簡單地談談自己對文本的感受。但這些能力都是處在初級階段,需要在課文課堂中不斷地加強訓練!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對文本的認識,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年段“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結合本冊“在閲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這一重點訓練項目和第一課時已有的學習基礎,擬定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掌聲前後英子的變化,抓重點詞句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

(3)、在體會英子內心世界的過程中獲得對“掌聲”內涵的感悟,即: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愛、鼓勵、尊重,主動關愛他人,也珍惜他人的關愛。基於三年級學生理解能力有限這一特點,我定下本課的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抓住表現英子掌聲前後神態動作的詞句,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

教學難點: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感悟“掌聲”的內涵。

四、説教學策略(教法、學法):

基於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想本課時的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讀”,抓住課文中提到的兩次“掌聲”為線索,以“英子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為突破口,運用三個模塊,緊扣文本,以情會文。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閲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圍繞一個“愛”字,深入體驗感悟,張揚情感。

五、説教學過程:

(一)、以情促疑,直奔重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課堂伊始,我以輕鬆愉悦的語調,深情地提問把學生自然而然的引入英子的世界。為後面的情感之旅鋪設基調。並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這樣的導入即複習了全文內容,又很自然地就切入了關鍵點“掌聲”!悄然無聲地把學生很快地帶到了課文中。

(二)、以情激情,多元感悟

1、學生自主研讀“掌聲”段落:

首先是個人自由讀二三自然段,老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圈點批註,“不動筆墨不讀書”。接着小組交流,每人挑一處感受最深的語句讀一讀,説説自己的體會。然後全班交流,交流時,老師點撥引領。

這裏我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自己走入文本,與文本對話,以產生獨特的個性化閲讀體驗。

2、交流、點撥、感悟。本環節重點品析三個重點句:

句子一、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台。

句子二、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句子三:故事講完了,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1)朗讀鋪情:

首先我用朗讀鋪情法品讀句子一引導學生抓住“猶豫”“慢吞吞”等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深層體會小英子當時害怕、緊張的心理狀態。引導學生把這種感受送進去讀出來,通過不同層次的讀,讓小英子的害怕、自卑在學生的心裏產生了共鳴。最終明白英子為什麼會“猶豫”。

(2)想象育情:

師講述,請學生想象。就在四十多雙眼睛的注視下,英子帶着紅紅的眼圈,低着頭,一搖一晃地,艱難地朝講台前挪動。整個教室驟然間顯得異常安靜,靜的似乎可以聽到英子那急促的心跳。這不足十米的距離,此刻對英子來講,顯得那麼漫長。一步……兩步……五步……近了……更近了……終於,英子走上了講台……此時此刻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英子?

這裏,我用了“情景再現法”,在教師深情語言的描繪下,使學生置身於一個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中,實現與文中人物英子既緊張

害怕又難受痛苦的心靈契合。為之後掌聲出現時的噴湧真情做足前奏。

(3)追問生情:

在學生已入景入情時,導問:這一刻!你最想對英子説些什麼?這掌聲中又包含着什麼?(鼓勵)

這樣層層剝筍,螺旋上升,學生的感悟步步推進,她的心靈被震撼了,感動了,同時也點燃了!

(4)引讀喚情:

是啊!此時的英子的心裏緊張不安呀!她多麼渴望來自同學們的真誠的鼓勵啊!

篇15:掌聲説課稿

掌聲説課稿

學習目標

①認識“麻、症”等10個生字。會寫“願、姿”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掌聲、文靜、願意”等16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閲讀能力。

③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特別是給身處困境的人鼓勵與幫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明確閲讀目標

上節課同學們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

(英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變化的呢?)

精讀課文,自己釋疑

①學生自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帶着以上的問題自讀自悟。

要求學生在文中勾勾畫畫,可以適當地寫一點讀書感受。

②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教師提出討論的要求:

人工明確:組長負責,確定代表小組發言的人。

人人蔘與:要求每一個人在小組內都發言。

③小組彙報討論結果。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其餘成員可以補充。

學生髮言的要領主要是認識掌聲對英子的幫助,談從兩次掌聲中體會到了什麼。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學生自己先練讀。

b、然後展示朗讀水平,可以進行賽讀,挑戰讀。

學生讀後,組織學生進行評議,哪個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

拓展延伸,加深認識

①屏顯英子信的內容:“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次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並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着面對生活。”

a、學生齊讀這段話。

b、聯繫全文談談對這段話的理解。

②生活中,你得到過掌聲嗎?當時有什麼感受呢?你給過別人掌聲嗎?當時又是怎麼想的呢?

③學了,又談了那麼多,還想對自己或別人説些什麼呢?

篇16:掌聲説課稿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掌聲》。這是新科標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愛的奉獻”。編者意在通過本組教材讓學生感受愛、表達愛。《掌聲》是一片新入選的記敍文,作者以回憶的語氣來寫這段國小經歷。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這樣一篇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課文給了我們一次出色的愛的教育的機會。三年級學生,已適應了人教版實驗教材全新的結構和內容,樂於朗讀新穎的課文。我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以新課標理念為基礎,充分考慮三年級學生的心智能力和語文基礎,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橋樑,採用媒體直觀演示法、小組合作交流法,由外貌而悟內心的朗讀感悟法和挖掘教材空白點等多種行之有效而又切合語文課程特點的'教學方法,設計了一堂情意交融、雙基紮實的語文課。讓愛的掌聲響起來,讓暖暖愛意潤心田。

因此,我確定了《掌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①用聯繫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詞句,讀懂課文。②瞭解兩次掌聲的含義。③積累讓自己感動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目標:①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②通過人物的外在動作和語言,由外向內感受人物內心情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懂得要主動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我主要採用變序教學,多媒體演示等引導學生對比體會,來突出重點。)

教學難點: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我主要通過形式多樣的朗讀和挖掘教材空白點的想象説話來突破難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及相關設備。

教學過程

一、教師深情導入:

播放《掌聲響起來》MTW,在歌聲中。這首歌曲《掌聲響起來》深情動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掌聲》同樣感人至深。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課文,繼續體會掌聲。

二、前後對照,感受英子變化。

1、英子以前給你留下什麼印象?首先引導學生看圖,觀察英子的神情,初步感受英子心理。其次組織學生細讀第一自然段,從“總是”、“最後”、“默默地”、“早早地”、“最後”、“不情願”等詞語體會英子自卑、憂鬱的內心世界。最後指導學生用低沉緩慢的語調朗讀傳達出對英子內心感受的理解,與主人公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2、英子後來變成了什麼樣?用同樣學法指導學生學習第四自然段,在這部分內容中,儘量放手讓學生運用前一段“看圖、讀文、抓重點詞、朗讀品味”的方法自學。用活潑跳躍的語調傳遞出英子自信、活潑的心理,在學生頭腦中浮現出一個陽光、燦爛的女孩形象。

此時,教師順勢設疑過渡:從自卑到自信,從憂鬱到開朗,是什麼讓英子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自然引入到課文第三部分的學習。

三、感悟重點,領會掌聲內涵。

1、請學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劃出兩次寫掌聲的句子。

2、引導學生默讀思考:這兩次掌聲分別是在什麼時候想起的?大家想通過掌聲告訴英子什麼?英子聽了掌聲以後會有什麼想法?

3、組織學生圍繞這三個問題品讀課文,展開想象,揣摩人物心理,進行説話練習。

重點帶領學生學習寫第一次掌聲的部分。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歸納:第一次掌聲是在英子經過思想鬥爭後走上講台時同學們送給她的。請學生細讀本段,勾畫出寫英子動作、神情的句子,以“猶豫”為切入點,體會英子此時內心的難過、矛盾、痛苦和害羞。請學生通過角色轉換,假設自己就是英子的同學會怎樣説,體會出第一次掌聲裏包含着的鼓勵和信任。假設自己就是英子,此時此刻,會怎樣想,怎樣説,形象感受掌聲的作用,並以此創設情境,幫助學生體會人物心理,發展語言。在此基礎上,遷移學法,自主學習寫第二次掌聲的部分,那麼,學生體會出的二次掌聲中包含的讚揚與肯定的含義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體悟掌聲,作業練習,昇華主題。

1、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請學生説説自己的理解。聯繫生活實際,講一講自己送出的掌聲或得到的掌聲。

2、教師一邊完成板書,一邊總結:這熱烈的掌聲中包含着鼓勵和理解,包含着肯定和讚揚。這掌聲就是一股愛的暖流,滋潤英子的心田,撥動心靈的琴絃。我們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3、讀一組名言。

4、此時此刻,相信學生心中一定有許多話語要傾訴,一定有許多情感要表達,在《愛的奉獻》這首歌曲中抄寫令自己感動的句子。

從我的板書來看,只有八個詞語,簡潔大方,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像一篇微型教案,展示出我本堂課的教學思路:首先是英子前後的對比,然後是對掌聲的理解。其中的兩根箭頭既表示同學們把掌聲送給英子這一課文內容,又暗喻愛的暖流。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懇請各位評委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篇17:掌聲説課稿

一、説教材

《掌聲》是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的作者是以回憶的語氣來寫這段國小的經歷。文章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上台演講,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成了一個樂觀開朗的人的故事。

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讀來十分感人。課文以小英“自卑——感激——樂觀”的情感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

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②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11個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

2.過程目標:扣住詞語理解句子,扣住句子體悟感情,扣住感情昇華知識。

3.情感目標: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教學難點是初步瞭解小英在掌聲前後內心的變化。

本節課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內容:質疑問難,初讀感知,理清課文脈絡,書寫指導。第二課時內容:自主讀悟,聯繫對比體會小英情感變化及其原因,學文悟理。

二、説教學方法

(一)説教法

從“同學們的掌聲”為突破口切入,然後逐步延伸擴展。由“感受掌聲——研討掌聲——拓展掌聲——昇華掌聲”構建完整嚴謹的教學鏈條,由“掌聲”照亮教學全過程。

(二)説學法

學生在自主閲讀、小組交流、自悟表達中體會情感。在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時,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談感受,談身邊的人與事,由此真正理解“人人都需要掌聲”的內涵。

三、説教學過程

(一)感受“掌聲”

1.請同學們輕聲讀全文,思考:“課文哪個自然段描寫了掌聲?”

2.現在大家自由讀第四自然段,畫出小英開始演講前,課文中描寫同學們掌聲的句子。

獨白:這個環節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課文的重點,在學生充分讀思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這個理解全文的關鍵——“掌聲”,為下文教學作鋪墊。

(二)研討“掌聲”

1.現在小組討論:小英演講前描寫同學們掌聲的句子包含了什麼?

2.交流重點句:(課件出示)“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先體會“熱烈、持久”詞語中所表達的同學們當時激動、興奮的心情,領會同學們此時的掌聲包含着鼓勵、支持。

獨白:該環節的設計是緊扣“掌聲”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在理解關鍵詞的基礎上,讓學生設想小英感動得流淚的前後情感的變化,目的在於讓學生鎖定獨特對象,產生情感共鳴,由此而倍添親切之感。

(三)拓展“掌聲”

1.同學們讀第四自然段下半部分的內容,思考:在小英演講結束時,課文又是怎樣描寫同學們的掌聲的?

2.引導學生讀悟重點句:(課件出示)“班裏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引導學生從體會“經久不息的掌聲”中看到同學們對小英的讚賞、肯定。

3.讓學生設身處地思考:假如你當時也在場,你想對小英説什麼?假如你是小英,又想對大家説什麼?

獨白:該環節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由重點詞拓展開去,進一步感受“掌聲”,並挖掘文本空白點,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深入人物內心世界,豐富“掌聲”內涵,使前後兩次掌聲有機結合起來。

(四)昇華“掌聲”

1.自由讀全文,思考討論:從那以後小英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體會她“自卑——感激——樂觀”的情感變化過程。

2.領悟最後一段話的深刻內涵。

(1)齊讀句子:(課件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一個人身處困境時。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2)討論交流:“掌聲”的內涵(鼓勵、幫助、關心、支持)。

(3)再讀該段,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3.聯繫實際談談自己或身邊的人關心、幫助別人的事。

4.欣賞歌曲《愛的奉獻》。

同學們你們聽完這優美動情的歌曲,你想説些什麼呢?

師昇華感情:對,同學們,人人不僅需要掌聲,也就是需要鼓勵、幫助、關心、支持。人人都有長處和不足,對自己的缺點、甚至是缺陷,不應該自卑,應該鼓起勇氣,面對生活,這樣才能開闢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我們正常人,也不要去取笑有殘疾的人,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困境,會遇到需要別人鼓勵的時候。所以對別人的關愛要珍惜,也要把自己的關愛獻給別人。讓我們的掌聲響起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獨白:該環節設計是在學生品讀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巧作對比,從小英情感變化中領悟“掌聲”的重要作用,並讓學生談談自己與他人的愛心行動。課尾輔以動情的歌曲,昇華了文章的“重點”,讓課堂充滿人文情懷,將暖暖的愛意滲透到學生生活當中去。

四、説板書

自卑掌憂鬱

↓聲↓

自信活潑

説板書設計;板書用了簡潔明瞭的八個字,涵蓋了文章的內涵,2個箭頭清晰地表現了主人公小英的情感變化,中間一顆愛心昇華了文章做人的道理。由於水平有限,雖然做了充分準備,還會存在許多不足,敬請指正。謝謝各位領導!

篇18:掌聲説課稿

我説課的內容是第13課《掌聲》,課型是閲讀課。

《掌聲》是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生動地記敍了一個原本自卑的殘疾女孩在同學們鼓勵與愛的掌聲中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這篇感人至深的課文為我們提供了情感教育的素材。為此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從文本出發,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揣摩與體會,去感知小英掌聲前後的變化,使他們在愛的薰陶下感情得到昇華,也在掌聲中經歷成長的喜悦。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理解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

3、通過課文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關心、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相互幫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小英獲得兩次掌聲的含義,難點是感受小英掌聲前後的變化,體會小英的心理變化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理解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伊始我採用了談話的方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班的戴天琦同學順利通過了校園主持人的評選活動,成為了校廣播站的主持人。請大家為她鼓掌。請同學們説説你的掌聲中包含着怎樣的感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掌聲的課文。看看文中的掌聲是誰送給誰的,這掌聲又有什麼意義?”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把問題拋給學生,引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此環節中我提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比較難讀、難懂的句子反覆讀幾遍,再標出自然段。在此基礎上指名通讀全文,並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通讀課文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在這一環節中,主要是給足時間,讓學生在自由讀文中掃除閲讀中的障礙,梳理思路,瞭解課文大意,整體感知,為後面的精讀品悟蓄積情感。

三、精讀課文,感悟情感。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把第一自然段與第五自然段進行了對比教學,首先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通過自由讀,説説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個小英?接着引導學生抓重點詞語“默默地”去體會、感悟小英的自卑。然後以“文中第五自然段描寫了截然不同的小英。”引入到第五自然段的研讀。在學生對比閲讀,感知到小英的自卑、憂鬱與自信、開朗之後,再通過個性化的朗讀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理解。最後以“是什麼使小英發生如此大的變化?”這個關鍵性的問題自然引入到下一環節的教學。

怎樣讓學生真正的走近小英,瞭解小英呢?接下來我以“體會小英心理變化過程”為主線,貫穿在2、3、4自然段的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自讀重點段,交流體會;細讀重點段,深入人物;再讀重點段,抒發情感。這樣層層深入,以讀代講的方式,保證了閲讀的實效性,同時突破了教學難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真正獲得了情感的體驗。

為了讓學生準確把握小英的心理變化過程,我讓學生先抓住2、3自然段中描寫小英動作、神態的詞,如“低頭”“憂鬱”“慢吞吞”“眼圈兒紅了”等詞語去細心品悟,再引導學生揣摩“小英此時在想些什麼?”進而體會小英猶豫不定的心理,初步感知人物心理活動。這個偶然的機會使自卑的小英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然而,經過內心的矛盾鬥爭後,她終於戰勝怯懦,走上了講台。

接下來出示思考題進行第四自然段的學習,1、文中的兩次掌聲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響起的?2、它們包含的意思分別是什麼?3、這兩次掌聲對小英又有什麼不同的作用?在默讀基礎上,引導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再通過全班彙報及教師的相機點撥,使學生明確兩次掌聲包含的意思分別是鼓勵信任、讚揚與肯定。接下來細讀課文,找出反映小英心理變化過程的詞語“流下了眼淚”“鞠了一躬”“微笑”等體會小英此時的心情,讓學生充分的談自己的理解,進一步感受人物心理活動。聯繫2、3自然段的描寫,小英從剛開始的“猶豫”到最後“微笑着走下講台”這複雜的心理變化過程,學生通過學習也參與其中,感同身受。相信學生與小英走得更近了。此時再讀課文,學生已經蓄積了一份真實的情感——要為文中的小英喝彩!那發自心底的掌聲一定會讓朗讀更真實、更精彩、更能表達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從而達到了理解文本內涵,感悟文章思想的目的。

此外,我還注重對教材空白點的挖掘,在學生正為小英的變化而感到欣喜的同時,我設計了“如果小英此時就在我們面前,你有什麼話要對她説?”“假如你是小英又想對大家説些什麼?”等生動的情境,通過小英與同學們之間的對話,最終實現了讓學生真正走入小英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該環節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情境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走進人物心理,用自己的語言豐富“掌聲”內涵。

“同學們的掌聲包含着鼓勵,代表着誇獎。小英自己又是怎樣看待這兩次掌聲的呢?”由這個問題,我導入到六、七段的學習。通過自讀、指名讀小英的來信,談感受,使學生再次體會掌聲的力量、愛的力量。怎樣讓學生把感悟到的以具體的文字表達出來呢?我借用了文章精彩的結尾,通過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揭示文章主題: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掌聲給人以尊重,掌聲給人以鼓勵,掌聲給人以支持。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用自己的掌聲去鼓勵別人。

四、聯繫生活,延伸拓展。

我採用這樣的語言引導學生“一個自卑憂鬱的小姑娘,在同學們掌聲的鼓勵下,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礙,並微笑着面對以後的生活,這掌聲代表的是什麼?一種關愛。在生活中關愛他人還有許多的表現形式,請同學們暢所欲言,談一談生活中的事例。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在於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明白人與人之間的理解、關愛、鼓勵、幫助,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五、總結課文,昇華主題。

針對拓展中學生的回答,我恰當地進行評價,並適時總結:是啊,愛是一杯熱茶,愛是一聲問候,愛是人類無私的奉獻,讓我們把心底的關愛用掌聲來傳遞同時把最熱烈的掌聲獻給文中的女孩,也獻給那些需要鼓勵需要幫助的人們。

篇19:掌聲説課稿

一、教材簡説

今天我上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五冊第29課《掌聲》,課文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從而體會到掌聲的巨大作用。

二、教學理念

重視人文素養和文化積累,強調閲讀感悟和語言運用,關注學習過程和方法,強調開發,引導創新。

三、教學設計

1、引入。因為是第二課時,所以我在提出了讀書的要求——在讀流利的基礎上讀出感情。直接出示課題,讓學生説説課文寫了幾次掌聲,劃出文中寫掌聲的句子。課題引入簡短精要,緊扣教學重點。

2、精讀。整個教學過程都圍繞兩次掌聲展開。讓學生找出描寫掌聲的句子後讀一讀,就讓他們説説教室裏為什麼會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這是一個怎樣的英子,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當老師點到英子的時候,她的神情動作是怎樣的?等幾個大問題,把課文1、2、3自然段都帶進去了。探究點抓得準,探究的有深度,學生經歷了強烈的情感體驗。第二次掌聲的處理是讓學生説説為什麼教室裏又會響起熱烈的掌聲?英子得到掌聲後心理會想些什麼?等幾個問題略顯簡單地教學過去了。教學重點很突出,學生自主意識很強,很好地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3、情感的提升。由於學生對文本體會得很深刻,所以,通過從怎樣的英子變成怎樣的英子這個大問題很自然地讓學生體會到掌聲的巨大作用。例如,舊有一生在課堂上説這是完美的英子,老師立刻抓住生成時機,讓該生説説為什麼你認為此時的英子是完美的,該聲説:“英子只是行走不方便,其它方面並不比別人差,甚至更好。現在她克服了自卑的心理,勇敢地表現自己,所以我覺得她是完美的。”説的多好啊,體會的多深刻啊,這不就是老師苦苦追求的結果嗎!所以説體會應該是建立在良好的理解上的。

4、整堂課教學環節緊密,環環相扣,但我不忘語文課的語言訓練。例如:驟然、猶豫等詞語的理解,鼓勵的書寫指導,並且把這些語言文字的訓練很好地結合到閲讀理解課文中,相鋪相成,相得益彰。

5、對作業的設計,我分三個層次——讀、抄、寫。在預設中,我猜想選有感情地讀課文和抄寫感受最深的句子的學生會比較多,那麼,我會讓學生讀讀句子,並説説體會到什麼。結果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都出乎意料得選擇了給英子寫回信,那麼我靈機一動,讓學生把寫好的回信裝在信封裏,寫上英子收放在傳達室裏,並耐心等待英子的回信。顯然,學生很有興趣,我們艘知道肯定是老師寫的回信,但是形式上這麼一變,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以上是我的一點淺薄的認識,望大家指正。

篇20:掌聲的説課稿

《掌聲》選自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組第一課,是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圍繞“獻出我們的愛”來組織單元。《掌聲》講述的是同學們友愛的掌聲改變了一個自卑的殘疾女孩(英子)的生活態度,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

讀着這篇課文,我很感動,得過小兒麻痺症的英子從自卑憂鬱孤獨轉變成一個自信快樂合羣的人,究其原因竟是那次講故事時同學們給予的掌聲。我感動因為我是一個情感特別豐富的大人。但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鼓掌,是他們熟悉到了快沒有感覺的事情,掌聲,就像“你真棒”一樣,是表揚的一種方法。要想讓學生感悟掌聲那改變一生的巨大力量,讓學生從中深受感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無疑為《掌聲》的教學增加了很大難度。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研究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閲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頭戲,只有藉助於閲讀教學,才能引領學生學會品詞析句、品讀文本,體會文章的情感,學會欣賞,學會寫作,學會生活。

我預設抓住重點詞句,揣摩人物的動作和語言,讓學生循序漸進,由表及裏體會文章的情感:掌聲是表揚、是鼓勵,更是一種愛的表達。為此,在教學的安排上,我確定下了第一課時教學的任務:學習生字詞,瞭解課文大意,從英子的角度入手,感受掌聲的力量。第二課時教學任務:通過學習兩次掌聲,從同學的角度入手,體會掌聲的力量。

基於新課程標準和高效課堂的要求,結合本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幾點:

1、藉助拼音,認讀“麻、症、疾”等10個生字,正確認讀多音字“落”和“調”。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寫好13個生字,重點寫好“吞、烈”兩字。正確認讀“姿勢、普通、猶豫”等詞語。

2、從課題出發,引出文章的主線,逐步瞭解課文內容,知道什麼是小兒麻痺症。

3、品讀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抓住重點詞句,揣摩人物的動作,瞭解英子掌聲前後的不同,並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對人物情感的理解。

4、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關心、鼓勵別人,給予別人掌聲也是一種愛。

教學重點、難點:品讀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抓住重點詞句,揣摩人物的動作,瞭解英子掌聲前後的不同,並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對人物情感的理解。

板塊一、課前預熱,愛是什麼

1、有請今天的值日生為我們讀準備好的故事《愛是什麼》。

2、請大家點評,出示本組課文的單元導讀。讓學生髮現,讓座,送茶,伸出雙手,這些普通的小事反映出的是人和人之間的愛。那麼愛,還可以怎麼表達?

3、引導學生感謝值日生為大家讀故事,我們可以他送上掌聲,表達我們的愛;值日生也也感謝在座的同學積極點評,熱情鼓掌,可以鞠個躬。鼓掌,鞠躬,這些都是愛的表達。

板塊二、談話導入,質疑問難(2-3分鐘)

1、揭示課題後,和學生一起書寫課題,告訴他們“聲”上橫長,下橫短。並讓學生針對課題提問題。

2、帶着問題,請學生自由讀課文。

3、本課的生字詞很多,我們因方言的原因很難很好區分前後鼻音。在學習生字詞時,第一組出示的是:課文中的一類字。並對前後鼻音的字重點指導。我們平時養成了一個習慣,讀前鼻音時,食指往前戳;讀後鼻音時,手慢慢握成拳頭往後拉。或者,發現形聲字來記憶識字。以此加強識字教學。

第二組出示的是“落下殘疾”和“剛調來的”,知道落和調是多音字。尤其是落字,它的讀音有三種lào; luò(落葉); là(丟三落四),這個時候,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一一出示這些不同的讀音,幫助學生直觀的、準確地分辨。

第三組出示:慢吞吞。先讓學生説説ABB結構還有哪些詞語,進行詞語的拓展。

板塊三、精讀賞析,走進英子(15-18分鐘)

(一)認識自卑憂鬱的英子

1、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後在多媒體的輔助下,通過文字,通過圖片瞭解“小兒麻痺症”內心必會深受震撼,瞭解英子自卑猶豫的原因。

2、然後抓住第一自然段的重點句,品讀賞析:

A發現兩個“總是”,感受到她的孤單。

B發現“默默地”,知道通過動作表達她的自卑。

C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了殘疾,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所以                 。用上課文中的話,補充完整。

(二)感受自信快樂的英子

老師範讀第5自然段,學生感受英子的變化。

並從上一個情境中跳入這一個情景,想象

當同學們在教室裏説説笑笑時,她              ;

當同學們在操場上快活地遊戲時,她              ;

當同學們在聯歡會上盡情地舞蹈時,她              ……

4、她變得開心、快樂了。在輕快的音樂中女生齊讀。

4、是掌聲改變了英子。讓我們看着板書試着來説説本課的主要內容。

板書設計:

29、掌聲

自卑          自信

憂鬱              快樂

再看看生活中的這些我們經常見又不在意的鼓掌吧!

四、書寫指導(

1.指名讀課後生字。請同學説説這些字書寫時的注意點。

2.教師示範指導“願”的寫法,説説帶有願的詞。寫寫這個字。

3.老師範書寫,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點撥、指導。

4.學生作業上台展示,評價。再繼續認真書寫。

篇21:掌聲的説課稿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

過程目標: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段,深入理解課文,懂得課文中兩次“掌聲”的含義。

情感目標:領會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愛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與鼓勵。

發展方面: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2教材分析

本課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從此變得樂觀開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英子的神態與動作。因此,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英子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故事的內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3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

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4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啟動情感

同學們,大家歡迎我來給大家上課嗎?(歡迎)歡迎要不要表示一下呢?(生鼓掌)這麼多老師來這兒聽課,我們要不要歡迎他們?(一片掌聲)掌聲這麼熱烈,真是一羣熱情好客的孩子!老師從同學們的掌聲中充分感受到了熱情。掌聲啊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可以把心中想説的表達出來。你們的掌聲代表着歡迎,那掌聲還包含着什麼呢?先來看一個短片好嗎?(課件播放視頻)

二、板書課題 調動情感

1、提問學生看到了短片中掌聲的含義。師小節:是啊,同學們學習、生活當中經常會給予別人或者接受別人掌聲。當別人給予關心時要用掌聲表示感謝;當別人自信不足時要用掌聲表示鼓勵;當別人表現出色時要用掌聲表示讚美。反過來也一樣。我們也可以從別人的掌聲中獲得謝意、鼓勵和讚美。在我們的生活中,掌聲無處不在,它代表着歡迎,飽含着祝福,還曾經改變了一個小女孩的命運,我們一起去認識她好不好?

2、師板書課堂,生齊讀課題,讀得再響亮點。

3、檢查學生字詞認識情況(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詞)引導學生用掌聲讚美讀得好的同學。

過渡:同學們,通過預習,我們知道了,掌聲改變了英子的生活,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英子的生活,看看從前的英子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三、品賞朗讀.領悟情感

(一)、前後對照,感受英子變化

1、精讀第1自然段

(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然後小組討論。

質疑:你覺的課文中的主人公英子是一個怎樣的女孩子?從哪些語句體會到的?

(2)、課件出示:

“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他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

(3)、品讀感悟,指導朗讀:

a、“默默地”是什麼意思?英子的為什麼這樣?她坐的時候在想些什麼?

b、她還擔心自己走路的時候……對這句話,誰還有不同的體會?可以讀出她的自卑,憂鬱嗎?。

c、看來,同學們都很理解英子。那時的她不愛説話, ,多麼可憐!每個同學都試着讀一讀,讀出她內心的痛苦和孤獨。

d、舉手的同學起立一起讀。英子是個怎樣的女孩?面對這樣的女孩你的心情怎樣?

過渡:那時的英子是憂鬱自卑的,對生活也失去了信心,那現在的她呢?

2、賞讀第4自然段

(1)、請同學們各自輕聲讀第4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思考,是什麼讓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又是什麼讓小英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微笑着走下講台。自己讀,自己思考。

(2)真替英子的變化感到高興,帶着你的`感受一齊讀,讀出她的快樂、活潑。

(3)英子原來那麼憂鬱,現在如此快樂,前後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能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嗎?男、女生賽讀(女生讀第1自然段,痛苦的英子,男生讀第4自然段,快樂的英子。)

過渡:現在的英子和原來判若兩人難道掌聲真的有這麼神奇的力量嗎!讓我們和英子一起走進那次難忘的故事會中。

(二)、品讀感悟,領會掌聲內涵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3、4自然段,用――畫出描寫小英的動作、神態句子。並在旁邊寫上你的感受。

2、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師巡視指導。

3、彙報交流:(課件出示句子)

(1)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a、英子為什麼立刻把頭低了下去?在那一剎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b、英子的感受是什麼?(緊張、害怕)

c、指名讀,注意這時候的語氣是激昂的還是低沉的呢?

(2)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a、英子害怕同學們嘲笑她走路的姿勢,不願意站起來,但老師的要求又不能不做,英子拿不定主意,從這句話中的哪個詞可以看出來?(猶豫)哪個詞也説明她內心的猶豫?

b、從這句話,你還體會到什麼?(痛苦,無奈)

c、最理解英子的就是你們了,你能把她的痛苦和無奈讀出來嗎?

d、指名讀,誰能讀得再猶豫點,再痛苦點?齊讀。

(3)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台。

a、師:在萬般無奈下,在無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小英終於――(引讀)。

小英一搖一晃地向講台走去,走去,每一步都像他的心情一般的沉重,

b、她的每一步都像她的心情一樣沉重,同桌合作讀,男女生輪讀。

c、大家再一齊讀這三句話,讀出英子內心的自卑、痛苦和無奈。

d、假如她就是我們班中的一員,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你想對她説什麼?誰還想鼓勵鼓勵英子?

e、你們的話語中流露出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關愛,這濃濃的情誼化作了掌聲。

4、感知第一次掌聲:

課件出示:“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在掌聲裏,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

a、請生讀。這是怎樣的掌聲?“驟然間”你能換個詞嗎?

b、你們現在就是小英的同學,老師是小英,熱烈、持久的掌聲響起來好嗎?

c、英子一定聽懂了你們掌聲中的話語,此時此刻,英子是多麼激動啊!讓咱們一起讀,再次回顧這感人的一幕!

5、感知第二次掌聲:

a、英子從同學們的掌聲中感受到了愛,並從這愛的掌聲中獲得了動力,她很珍惜這愛的掌聲,也是在愛的掌聲的激勵下,發揮了自己的才能,讓我們回到那精彩的瞬間。

課件出示:“故事講完了,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b、請生讀。掌聲再次響起,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用掌聲告訴英子什麼?誰還想誇誇英子?

c、是啊,掌聲是鼓勵,是尊重,是誇獎!

d、聽到這熱烈的掌聲,英子想什麼?如果你是英子你想對大家説什麼呢?

e、掌聲使英子鼓起了勇氣,掌聲使英子和同學們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透過掌聲,我彷彿看到了英子那久違而迷人的微笑,彷彿看到了英子那被感動的心,讓我們再次回到難忘的故事會中,請大聲讀2、3自然段,把你的感受表現在你的臉上,溶進你的聲音裏。

f、是呀。是同學們的掌聲送給小英尊重、鼓勵。使小英有了上台演講的自信。是同學們的掌聲送給了小英讚美、肯定,使小英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悦!讓我們再感動一次吧!師生在〈掌聲響起來〉的音樂伴奏下品讀第四段

g、師:隨着時間的流逝,英子在同學們的關愛中也漸漸長大,雖然我們不再朝夕相處,可她仍然讓我們掛念,英子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她依然珍藏着曾經讓她難忘的掌聲,依然掛念着我們每一個曾經給予過她掌聲的同學,

課件出示來信,齊讀。

h、掌聲是一首美妙的歌,能喚起人的勇氣!掌聲是一朵芳香的花,花香能使人振奮起來!同學們,你們也是最棒的,讓我們為自己鼓掌!再把感謝的掌聲送給後面的聽課老師!

四、拓展延伸 昇華情感

大屏幕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1、老師引讀,學生接讀。(《掌聲想起來》配樂。

(1)女同學,請輕輕地把這段話告訴自己――

(2)男同學,請真誠地把這段話告訴身邊的朋友――

(3)全班同學,請大聲地把這段話告訴所有的人――

2、拓展延伸:同學們,我們就生活在愛的世界裏,我們要表達愛心,不僅僅可以是掌聲,愛可以是給爺爺奶奶捶捶背;愛可以是給下班後的爸爸媽媽遞上一杯水------愛還可以是什麼?(學生暢所欲言)

3、(《掌聲想起來》歌曲響起)總結:是啊,愛不需要回報,但愛需要傳遞。古語説: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讓我們把掌聲當成玫瑰,隨時獻給你身邊需要的人,讓她覺得幸福,快樂,相信你會收穫更多的快樂!同學們,讓我們在老師的祝福聲中下課!

五、佈置作業 傳遞情感

課下給英子這個懂得感恩的英子寫一封回信,告訴她你的感受好嗎?

篇22:掌聲的説課稿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生再讀——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勵的那一刻——生又讀——

層層鋪陳、重錘出擊,把這段文字中的情感渲染得淋漓盡致,掀起學生情感體驗的高潮,實現了文與人、文與己的相遇交融,促使學生生成“真正感人的愛的力量”這種生命化的感悟!

E、換位傳情。

a、此時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通過這掌聲告訴英子什麼?

b、得到同學們的掌聲,如果你是英子,你會想些什麼?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閲讀教學也這個道理,如果沒有親身體驗,就難留下深刻的心靈印記。在這裏我用“角色互換”“移情體驗”的方法,把文中的“此情此景”變成學生的“我情我景”。這樣,學生就容易融“我”入境,於“身臨其境”中推測、想象、探索,感悟語言,體悟情感,在閲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沉醉,在沉醉中感知,在感知中昇華!

F、品讀升情:循着“深深地鞠了一躬”和“一搖一晃”這兩個詞,在老師的語言引領下,通過一遍遍地迴環朗讀,讓學生沿着這些字詞鋪設的英子的心路一步步走向促使英子轉變的情感世界 。

鼓起勇氣講完故事的英子,再一次得到了熱烈的掌聲。此時此刻,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湧動,她想説: !

是呀,英子有太多太多的話要説,千言萬語在英子的心裏,她覺得再多的語言也不足以表達她內心的感激,於是,她向大家——生接: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 生接: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掌聲喚醒了英子的自信,掌聲鼓起了英子的勇氣,掌聲使英子和同學們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聽,故事講完了——生接: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G、聚情導思:

“冰嘗無華,相蕩而成漣漪,石本無光,相擊而發火花。”學生通過充分的體會、感悟、想象、表達,心中湧動着真情,這份真情在盪漾流淌,課堂沐浴着人文的光輝。此時讓學生比較兩次掌聲,體味“掌聲”的內涵:第一次掌聲的背後是鼓勵,這一次的掌聲背後又是什麼呢?這兩次掌聲的背後都藏着什麼呢?再輔以音樂渲染,聚集情感:第一次掌聲的背後是鼓勵,第二次掌聲的背後是讚賞。兩次掌聲的指向雖有不同,卻有着同一個源頭:那就是同學們對英子的關愛、尊重和期待啊!(板書:愛)自然地昇華課堂主題:愛!並將這暖暖愛意融入學生的生命!至此學生的精神得以充實,心靈得以豐滿!

以情導行,品悟“愛”的真諦。

1.叩擊“微笑着面對生活”。

師引入:正是這愛的掌聲改變了英子的一生,使她由一個文靜憂鬱的女孩變成了一個開朗活潑的女孩,瞧,英子來信了。

(屏示:英子的信)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着面對生活。”

讀後想象:英子會怎樣地微笑着面對生活。

聯繫生活:談對“微笑着面對生活”的理解。

竇桂梅説:“最好的讀者要提煉出屬於自己的東西。讀書在於讀自己,發現別人的時候也在發現自己。因此,讀出人家的味道,更要讀出自己的人生思考”。於是我讓英子的“微笑着面對生活”成為學生自己的獨特的思考,以情導行,把語文學習的情感體驗引向品味生活的真諦。

2.拓展練筆,學會如何去愛:從英子的變化,你想到了什麼?你想把掌聲獻給誰?除了掌聲,你還會選擇什麼方式表達愛?出示《愛的小詩》,引導練筆,放飛思維,同時積累語言,實現情感、語言和思維同構共生!

3.激情結課:《讓世界充滿愛》音樂響起。師:在班級裏,在學校中,在社會上,處處需要掌聲,時時需要愛,我們不僅要知道愛,更要學會愛!讓我們給有困難的人一絲鼓勵,給逆境中的人一份支持,給成功的人一些喝彩!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相互關愛,共同温暖!讓世界充滿愛!

面對着今天被愛重重包圍的學生,我想:感受愛,只是起點,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愛,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最後説一下板書:

掌 聲

憂鬱 (愛) 開朗

抓住英子掌聲前後變化的兩個關鍵詞,展現英子在掌聲的激勵下的變化。藴藏文本內涵。中間一顆愛心即體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點化文本主題,實現學文明理、無痕育人。

篇23:掌聲的説課稿

一、説教材

1、文本細讀:

《掌聲》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9課,這篇課文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女孩英子因為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殘疾,從此內心很自卑,“總是默默地獨自坐在一角”。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師讓她上台講故事,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當她猶豫再三“一搖一晃”走上講台正緊張害怕的時候。想不到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氣,走出了困境,打開了嚮往美好生活的心扉,變得樂觀開朗,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

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言簡情濃,透過描寫英子動作神態的詞句,展現了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內心變化過程。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鼓勵和尊重,藴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

2、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對文本的認識,以及《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年段“能質疑,能聯繫上下文,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基本要求,考慮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融合,結合本冊“在閲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這一重點訓練項目和第一課時已有的學習基礎,擬定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掌聲前後英子的變化,抓重點詞句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

(3)、在體會英子內心世界的過程中獲得對“掌聲”內涵的感悟,即: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愛、鼓勵、尊重,主動關愛他人,也珍惜他人的關愛。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抓住表現英子掌聲前後神態動作的詞句,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

教學難點: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感悟“掌聲”的內涵。

二、説教法和學法

“手捧着教材,為自己,更為學生,我必須懷着虔誠而又審慎的態度,從閲讀出發,或鑽進文字的裏面,透視到文字的背後,主動索取文字裏的巨大財富,在寶貴的課堂歲月,和學生一起,召喚我們每一個人心靈的日出。”竇桂梅如此向我們描述她的教學理想。讀着這段文字內心充溢着幸福,我一直憧憬着這種理想。讓孩子們踏着語言的台階,和老師一起,“在漢語裏出生入死”(王堯語),在情感世界摸爬滾打,於生命成長曆程中化蛹成蝶!

基於這種教育理想的追求,本課的設計理念是:引領着學生走向精神充實和心靈豐滿。緣本求豐,啟智激情!

教學構思:

基於上述理念,我設想本課時的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讀”,抓住課文中提到的兩次“掌聲”為線索,以“英子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為突破口,運用“以情促疑,直奔重點,以情激情,多元感悟,以情導行,情理相融”的模塊,緊扣文本,以情會文。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閲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圍繞一個“愛”字,深入體驗感悟,張揚情感,讓課堂噴湧真情,構建學生精神成長的搖籃。

教學策略:

如何在課堂上落實上述理念和目標?我準備採用“自讀自悟”“情景再現”“情境引讀” “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組織引導學生運用“朗讀感悟”“移情體驗”“想象拓展”“延伸生活”等方式學習課文,在教學過程上將對這些教法和學法予以説明。

三、説教學過程

以情促疑,直奔重點。

在課堂伊始,我這樣娓娓道來:孩子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年齡和我們相仿的好朋友,她是誰呢?(板書:英子)來,我們一起和她的打打招呼。(生讀)課文裏是怎樣介紹英子的呢?為後面的情感之旅鋪設基調。

學生的發言可能會集中在兩個片段:

片段一: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

片段二:她和同學們一起遊戲説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1、朗讀感悟片段一:抓住:“默默地、早早地、總是、最後一個”等字詞品讀體會,想象體驗:每天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裏看其他同學遊戲説笑的英子,天剛矇矇亮就要趕到學校而行色匆匆的英子,目送着一個個同學離開後才敢在暮色中回家的英子,內心會怎樣?引導學生想象英子的內心世界:讓學生體會英子是個可憐、孤獨、害羞、自卑、怕別人歧視的女孩。再對比體驗,聯繫我們平日的快樂生活,對比體驗英子憂鬱孤獨的生活,煥起學生對英子的同情。我這樣説道:是啊,英子本應該和我們一樣擁有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生活,到操場上游戲,到舞蹈房跳舞,到林蔭下散步,到公園裏遊玩。可是她卻沒有。因為她的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總是不願意――,不願意――,擔心――所以她總是默默地――,早早地――最後一個――課文中有一個詞最能表現英子是一個什麼樣的小姑娘。那就是――憂鬱!(板書:憂鬱)面對着這樣一個不幸的孩子,你的心裏會怎樣?在學生深刻體會了英子的憂鬱孤獨,內心湧動着對英子的同情和關懷的基礎上,順勢指導多種形式的朗讀,就讓我們讀出內心的同情,讀出英子的憂鬱自卑的內心世界吧!

2、自讀自悟片段二:瞭解英子的開朗活潑 。(板書:開朗)

3、比較質疑。(板書課題:掌聲)文中的這兩個片段充分展示了英子在掌聲前後的不同表現,掌聲聲前的英子孤獨、害羞、自卑、怕別人歧視,掌聲後的英子:開朗活潑。這恰恰是課文的矛盾點。抓住這個“點”生髮開去,比較質疑:請你們把這兩處片段對比着讀。讀着讀着,你發現了什麼?又有什麼疑問呢?學生會被這個矛盾點吸引住,產生強烈的閲讀期待:是什麼改變了英子?掌聲又有着怎樣的內涵和力量?很自然地就切入了關鍵點“掌聲”!以“掌聲的內涵”為突破口,再逐步延伸擴展。把感悟引向深入。達到課堂行雲流水,疏密有致,情深意濃。

以情激情,多元感悟。

(一)學生自主研讀“掌聲”段落。

首先是個人默讀,老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圈點批註,“不動筆墨不讀書”。接着小組交流,每人挑一處感受最深的語句讀一讀,説説自己的體會。然後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時,老師點撥引領。

2、交流、點撥、感悟。

句子一、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台。

句子二、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在掌聲裏,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

句子三:故事講完了,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A、朗讀鋪情:引導學生抓住“猶豫”“慢吞吞地站”“一搖一晃地走”等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深層體會小英當時害怕、矛盾、緊張、無助的心理狀態。引導學生把這種感受送進去讀出來,通過讀讓小英的畏縮、自卑在學生的心裏產生了共鳴。

B、想象育情:請學生閉眼想象,我配樂旁白。

這裏,我用“情景再現法”,在教師深情語言的描繪下,學生沉浸在英子走上講台的緊張與艱難的情境中,使學生置身於一個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中,喚起情感體驗的衝動,掀起他們內在的、心靈深處的湧動,甚至心靈的震撼。實現與文中人物英子既緊張害怕又難受痛苦的心靈契合。為之後掌聲出現時的噴湧真情做足前奏。

C、追問生情。導問:這一刻!英子最需要的是什麼?

此時,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響起。這掌聲中又包含着什麼?

這樣層層剝筍,螺旋上升,學生的感悟步步推進:英子原來想的怕受到同學們的嘲笑。怕當眾出醜的情況都沒有出現,相反:她得到了同學們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這掌聲中有最真誠的鼓勵和尊重,更有同學們對她的關愛和期待。她的心靈被震撼了,感動了,同時也點燃了!

D、引讀煥情。音樂響起:師引入:是啊!此時的英子的心裏緊張不安呀!她多麼渴望來自同學們的真誠的鼓勵啊!

篇24:《掌聲》的説課稿

關於《掌聲》的説課稿

設計理念

教學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學生在每一節課中呈現出的認知水平、情感態度、經驗感受等並不相同,而閲讀教學又因為充滿了人文色彩,學生在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時又能接受人文精神的薰陶,他們必定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讓語文課堂真實而又雋永  ——《掌聲》説課稿。我們學習語文就是要從語文的特點出發。語文學科的特點是什麼?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換一句話説,就是從文本出發,這就包括對字詞句篇的揣摩和體悟,去感知文本中所藴藏的人文精神。所以語文學習既有一個學習語言文字基礎的問題,也有一個打好人文底子的問題,這二者是統一的,是血肉相連的。語文的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它的根本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去感知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和美麗!怎樣感知,當然是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感知,除此以外,難道還有什麼其他的途徑嗎?語言感知具體表現在閲讀過程之中,而且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過程,是不斷在預設中生成的過程,不需要任何矯飾與做作,必須是真實的。語文課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人文情懷的留念,更應該是語言魅力的回味,又是雋永的。理想的閲讀教學應該是在對話中精神與語言的整體共提,並能讓學生久久回味。

教材簡説

課文寫的是殘疾小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難點是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設計思路

中年段的閲讀教學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要把低年級的詞句教學予以鞏固和運用,還要在閲讀教學中滲透進段、篇的.教學,讓學生對佈局謀篇有初步的認識,教育論文《讓語文課堂真實而又雋永  ——《掌聲》説課稿》。在操作模式的四個環節中,以讀為主線:粗讀感知課文內容;細讀感悟文本情感;再讀拓展文本外延。讓學生在個性飛揚的讀書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的切切關愛之情,感悟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真諦,從而深深地陶醉於語言文字藝術的魅力,並激發學生熱愛我們的母語,努力學好母語的興趣與願望。

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文

我用設置情境的方法導入課題。由於老師初來乍到,並不熟悉同學,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和學生溝通、交流,縮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樣既營造了和諧的師生氛圍,又自然地引出課題,並在不知不覺中把第一個問題拋給了學生。

二、閲讀過程

1、初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把初讀課文的目標變換一種方式呈現給學生,也就是在導入結束時留下的問題。學生圍繞着情境中的問題來讀書,就會更有興趣,更積極主動。

2、細讀感悟,感受文章真情。閲讀教學忌諱對文本語言過多的分析,支離破碎的講解,而要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感受。在這個環節中,仍然把學生放置到情境之中,與人物同歡笑、共悲慼。

首先抓住文本中的關鍵句子、詞語採用多種方法感悟、體驗、拓展。語文教學主要憑藉課文語言文字教學去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要充分發揮教材潛在的可以促使學生智力發展的因素,應該在詞句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推理、判斷的能力,而不是脱離課文語言學習專門去進行思維訓練,發展學生智力。

(1)、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抓住“文靜、默默、一角”感悟。)

(2)、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感悟“立刻、低”)

(3)、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台。(“猶豫、慢吞吞、紅紅的”體會英子的內心活動)

篇25:課文《掌聲》説課稿

一、説教材

《掌聲》是蘇教版教材國小語文第五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生動地記敍了因生病落下殘疾後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同學們鼓勵與愛的掌聲中鼓起生活的勇氣變成了一個樂觀自信的孩子。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兒童純真善良,關愛別人的美好心靈生動地表現出來,感人至深。我覺得這篇課文不僅寫好,而且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幾乎每個班都具有那麼一兩個“被遺忘的角落”,可很多學生並不是都給予掌聲的,很多時候都給予了輕視和打擊,所以如何引導學生學好這節課的內容,如何再引申到現實教育,這就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了。

二、説學情

三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通過閲讀他們大致能明白文章所講的故事,但仍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和對課文深層次的理解,難以明白“掌聲”所具有的內涵,還有一些詞語,如“憂鬱”“驟然間”“猶豫”“經久不息”等需要結合語境理解。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及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2、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三、説重難點

根據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我把本課的重點設為: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小英的心理變化。

根據對學生學情預設,我把難點設為:領悟掌聲內涵。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掌聲響起來》歌曲。

五、説教學課時

我把本節課按兩課時安排。第一課時初讀感知,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解決生字詞,讓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的問題相機指導,讓學生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理清文章脈絡。第二課時主要通過指導性朗讀引導學生逐漸理解掌聲的內涵。第二課時為重點,下面我想通過板塊教學的理念來説這節課。

六、説教學程序

本文的寫法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以小英的前後變化為線索,為了更好的切入重點,我使用板塊教學,重新安排課文順序,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大板塊:

第一板塊:導入課題,讀通課文

課伊始,我就讓學生在《掌聲響起來》的音樂聲中,很自然地引出課題,然後讓學生説説你有沒有獲得過掌聲?當時心裏是什麼感覺?由此引入課文,讓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解決難讀字詞,拿一定的時間給學生提出疑問,若簡單的問題直接做回答,若扣緊重點的問題可以適當板書。最後讓學生説説自己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事?可能三年級學生概括能力比較弱,很難回答完整,可以請其他同學幫忙補充,教師加以引導,目的是讓學生對文章脈絡有一定整體感知。

第二板塊:緊扣“變化”,體驗情感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打亂課文原有的順序,主要把第5自然段與第1自然段進行比較教學。我先引導學生自由讀第1自然段,問學生讀懂了什麼?然後讓學生展開想象:每天總是默默坐在教室一角的小英是什麼一副樣子呢?當他們看到同學們快樂玩耍的時候她心裏又是怎麼想的?接着要求用課文中的一個詞形容此時的小英,板書:憂鬱。然後以“可是,現在的小英是這樣的嗎?”自然引入到第5自然段的研讀,要求用一個詞概括此時的小英,板書:開朗。在學生對比閲讀後,感知到小英由憂鬱到開朗之後,我問:“是什麼使小英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出示第六自然段小英的一封信,強調“掌聲”的作用,板書:掌聲。接連問:掌聲的作用為何如此之大,讓一個憂鬱自卑的小女孩完全改變了?這是怎麼樣的一種掌聲?自然引入第三環節的學習。

第三板塊:聚焦“掌聲”,感悟內涵

在感悟掌聲的內涵這部分教學中,我讓學生自讀重點段,看看文中幾次描寫掌聲,找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細讀描寫掌聲的兩個重點句,品字詞,重點理解“驟然間”和“經久不息”,接着課件出示:第一次掌聲是在()情況下,“驟然間”是毫無準備嗎?第二次

掌聲是在()情況下,為什麼掌聲會“經久不息”?讓學生帶着這兩個問題再讀課文,至此學生對掌聲有了初步瞭解,再要求學生劃出描寫小英動作神態的詞以及同學們動作神態的句子,由動作神態想象小英和同學們的心理。教師描述當時的情景,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根據學生找出的句子,相機出示課件。句子1:同學們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問:這時同學們心裏在想什麼?出示句子2: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吞吞地站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問:如果你就是小英,你這時心裏想什麼啊?出示句子3: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終於一搖一晃的走上了講台。問:座位離講台雖然很近,可對小英來説卻是非常遙遠的,她邁開了艱難的第一步,此時大家都是緊張的只聽見心跳聲,告訴老師,你們注視的目光中要告訴小英什麼?出示句子4: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的留下了眼淚。問:當小英成功的站到了講台,同學們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了,他們急忙把掌聲送給了小英,此時你是小英你是怎麼想?出示句子5:小英向大家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後在同學們的掌聲裏微笑着走下講台。問:此時的小英是一副什麼樣子?為什麼會這樣?感悟完這些句子之後,學生自由讀,再個別讀,學生點評,再齊讀。

第四板塊:現場採訪,發展內涵

根據本班學生善於表演的特點,我讓一個學生當小英,其他同學當記者,對微笑走下講台的小英進行採訪,要求採訪的話都要圍繞“掌聲”來説,比如:當你剛剛站到講台聽到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之後是什麼感覺呢?之類,然後再讓幾個同學當那個班級的學生,其他同學進行採訪,也要求採訪的話要圍繞“掌聲”來説,如:當看到小英站到講台上時,你們為何給他掌聲?為了讓學生人人蔘與,我先讓學生同桌互説,再上台表演。通過設計這樣生動情境將學生的心一步一步地推向小英的心,最終實現了學生和小英的全然在場、讓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接着問:你認為哪些人需要掌聲,為什麼?現在你認為掌聲是什麼?此時要相機板書。(如鼓勵、是讚賞、是尊重、是關愛??)再課件出示:掌聲能給人(),掌聲能給人(),掌聲能給人()??進一步發展了掌聲的內涵。到這裏學生就基本領悟了掌聲的深層意思,這時課件出示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讓學生有感情自由朗讀,然後個別讀,大家説説對這段話的理解,尤其是“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這句的理解。

第五板塊:聯繫實際,昇華主題、

課文結束後,我讓學生用一兩句詩的語言寫出自己對掌聲的認識,內化掌聲。不會用詩的語言用平常的話也可以。然後,點明掌聲就是一種愛,讓學生説説生活中還有哪些愛的表達方式,水到渠成,

昇華了主題,接着進行對比,把自己班上所見到的一些輕視同學的現象列舉出來,讓學生説説看法,並説説以後應該如何做,恰當好處的地進行了有效的思想教育。

作業設計:在我們的生活中,掌聲無處不在,你得到過別人的掌聲嗎?當時有什麼感受?你曾把掌聲送給誰?為什麼?把它寫成一段話。”此項作業既深化了課文內容,又鍛鍊了學生寫片段的能力。

七、説板書:

掌聲

憂鬱

開朗掌聲(鼓勵、支持、讚賞、尊重??)

篇26:課文《掌聲》説課稿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21《掌聲》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六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掌聲》是蘇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的小英在上台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克服憂鬱自卑的心理,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自信開朗的故事。

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讀來十分感人。這樣一篇感人至深的課文給了我們一次出色的愛的教育機會。

二、説學情

陶行知説過:“你不知道學生的能力,不知道學生的需要,那麼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教好學生。”因此,教師只有對學生有了全面的瞭解,才能真正有的放矢、優化教學。

本文教學對象是三年級學生,他們天真、活潑、想象力豐富,而且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礎。本文語言質樸簡單,對他們來説讀懂這個故事應該沒有什麼困難,但是平淡的敍述後面卻包含着充沛而深厚的情感。對於正常人,對於缺少生活經驗的三年級學生來説,卻很難體會其中的辛酸。如何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學生和小英之間搭建一座心靈的橋樑,帶學生進入殘疾人的生活、心理是教學中應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促進學生實現文心和人心的和諧交融。

三、説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年級階段學習目標及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猶豫、憂鬱……”的意思;並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抓住重點詞句以及有感情地朗讀,瞭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小英在掌聲前後的情感變化,理解人與人之間是需要鼓勵和關愛的。

教學難點:通過感悟語言,揣摩神態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小英的心理變化,從而感悟掌聲的內涵。

四、説教法和學法

1、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以“掌聲”為突破點,緊扣小英情感變化這條主線,將掌聲前、掌聲後的小英進行對比,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閲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體會小英的情感變化,從而充分領悟掌聲的內涵。

陶行知説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進而引導學生真正理解文本最後一段的內涵,學會尊重、學會關愛別人,昇華情感,將暖暖的愛意滲透到生活當中。

2、教法

為人師者,教法為要。教若渡河,教法乃舟,無舟則望洋興歎;教若登山,教法如繩,無繩則見山徒呼。可見,教法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

基於設計理念,我設想本課時的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讀”。我主要採用“悟讀法”“讀書指導法”“啟發法”。朗讀是學習語文的傳統方法,也是審美傳情的極好手段。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閲讀方法,啟發引導學生以“掌聲”為突破點,緊扣小英情感變化這條主線,用心去學,動情去讀,體會小英的情感變化,從而充分領悟掌聲的內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侷限了其理解和表達的快速到位,需要在對語言文字的層層讀悟中漸漸達到悟情和傳情。所以本課教學我着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悟中生情”的教學特色。

3、學法

陶行知曾説過“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強調了學法指導的重要性,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於教學生學,教師要教給學生受用一生的能力和本領。

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為主體,主要採用朗讀感悟法、想象體會法、聯繫生活法,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知識獲得是自主習得的過程。”因此,要在自主閲讀、小組交流、自悟表達中體會情感,讓學生在紮實的語文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在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時,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談感受,談身邊的人與事,由此真正理解最後一段的內涵。

五、説教學過程

(一)字詞回顧,巧妙導入

導入語:上節課我們已經完成本課的生字新詞學習,理解了重點詞語的.意思,指導了書寫,並初讀了課文,我們認識了一位新同學小英,那麼這節課讓我們去和小英交個朋友,深入瞭解她,好嗎?

1、學生聽了老師範讀後自讀課文。

2、選取了“小英殘疾”和“小英變化”的三個標誌性句子,同時考察學生重點詞語和多音字的掌握情況:

(1)因為小時候生病,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不願意讓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

(2)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吞吞地站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3)説也奇怪,從那次演講以後,小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3、抓住第(3)句提出一個問題: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以前的小英是什麼樣的嗎?由此引入教學過程的下一步:緊扣“變化”,體驗情感。

【這個環節由字到詞,由詞到句,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領悟讀音、用法,指導朗讀。在不露聲色的朗讀指導中,幫助學生理清故事的脈絡。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説,要學會抓住文章中的主要內容,不要生硬提拉與代替,而是準確把握學生現有的位置,設立一個腳手架,引導學生一步步向上攀援。】

(二)緊扣“變化”,體驗情感

1、瞭解過去,感受小英的憂鬱自卑。在感受小英的變化時,我主要做法先是讓學生抓住“默默地、不願意、猶豫、慢吞吞、眼圈紅了”等表現人物神態、動作的字詞品讀體會,並引導學生想象體驗小英的生活和內心世界,從而理解小英的性格特點。在學生深刻體會了小英的憂鬱孤獨,內心湧動着對小英的同情和關懷的基礎上,順勢指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出我們內心的同情,讀出小英的憂鬱自卑的內心世界。

2、瞭解現在,感受小英的自信開朗。挖掘文本空白處:注意第五段的省略號,引導學生想象小英在學校裏還會做什麼?還會有哪些變化?

3、抓住關鍵詞語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抓小英前後變化的關鍵詞“自卑憂鬱”與“自信開朗”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重視教法,更強調學法指導。正如培根所説:“關於方法的知識,是世界上最寶貴的知識。”我國也有這樣一句古話:“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

【在這個過程中,暫時跳過了文本中表現“掌聲”的段落,對教材的重組意在達到這樣的效果——小英的前後變化構成了強烈的情感衝突和矛盾:究竟是什麼使得那麼憂鬱自卑的小英變得如此自信開朗?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這股強大的力量究竟是什麼?學生正是帶着這樣的疑問進入文本的核心部分。】

(三)聚焦“掌聲”,感悟內涵

兩次“掌聲”背後的意義分別是什麼?

1、畫出描寫掌聲的句子。

2:“假如你就是小英的同學,你想通過掌聲告訴小英什麼呢?”,表達出自己對掌聲的體會,充分展示感悟的過程。

3、想象説話:“聽到這樣的掌聲,假如你就是小英,你想説些什麼呢?”讓學生的思維、情感在反覆的朗讀、品味和相互啟發中,逐漸清豐富起來,真正懂得“掌聲’的內涵就是“愛”。

4、在此基礎上,學生有感情、投入地去讀最後一種自然段,並嘗試背誦。

【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對學生的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還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朗讀是貫穿始終的。在經過品析詞句,創設情境體會人物心情後,讀好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四)聯繫實際,延伸情感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置了讓孩子看生活中需要給予“愛”的掌聲的人的圖片,如“殘疾人自強不息”、“生活、學習中同學們互相幫助”等圖片,體現本課的主題“愛”,再啟發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説説“你要把你的“愛”的掌聲獻給誰,你的掌聲中想表達些什麼”,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享受語文。

(五)作業佈置

“給班級裏的一位同學或周圍的某一個人,寫一句鼓勵的話或進行一次幫助”。

【新課標註重學生本位,強調練習應少而精,富有啟發性,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因此我沒有佈置硬生生的認知組合的作業,這樣的作業設計,學生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延伸了情感。】

六、説板書

好的板書是文章內容的濃縮,能體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文章意藴。在本課的板書中,我首先板書“困擾”、“優秀”,強化“形聲字”的識字方法;接着簡明扼要地將小英在同學們“鼓勵”和“讚揚”的掌聲中變化的過程展示出來;然後引導學生注意小英由“普通”走向“優秀”的原因就是因為一個“愛”字,揭示本課主題;最後完善板書,將以上內容連成一個心形,再次深化文章主題。力求將生字新詞融入其中,並且中心突出、眉目清晰、工整且有條理。

篇27:課文《掌聲》説課稿

【説教材】

《掌聲》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29課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圍繞“獻出我們的愛”這一主題編排,《掌聲》一文告訴了我們愛就在你的舉手之間。文章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上台演講,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課文以小英“自卑——感激——樂觀”的情感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我設計如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讀寫“掌聲、文靜、願意、姿勢、輪流、情況”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力透語言文字,深知英子內心變化的過程,用心去感悟她的生活心態,讀出情感,力達共鳴。

情感態度:在文本的言語基石上,領悟人與人之間彼此需要關愛的美好情愫,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2、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

教學難點:瞭解小英在掌聲前後內心的變化。

【説教法】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點難點,在教學中,我採用情境創設法、角色互換法、讀寫結合法,讓學生在自主閲讀、小組交流、自悟表達中體會情感。

【説學法】

教學當中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我注重了對於孩子學法的指導。新課標也積極倡導自主學習的的方式,因此我的學法是“讀”佔鰲頭,小組合作,自主學習。這也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

【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感受變化

1、在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新同學小英。她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板書:自卑憂鬱)

2、(出示變化後的小英圖片)現在的小英又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呢?(板書:開朗,自信)

3、原來那麼憂鬱、自卑的女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如此開朗自信的呢?

下面,就讓我們繼續走進那節演講課,走進小英的內心世界。

【設計意圖:通過前後對比,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為下一環節引導學生緊扣文本,做好鋪墊。】

二、角色互換,體會“猶豫”

1、(課件出示: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2、3、4自然段,找出描寫小英神態、動作的句子,用橫線把它畫下來。)指名學生交流所劃的3個句子。

2、引導學生朗讀,找出描寫小英動作的詞語。説一説從中讀出了什麼?通過讓學生扮演小英,我扮演小英的朋友,讓小英説出心裏話。然後一起體會小英的心情,來讀讀這段話。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都轉換角色當小英,老師則當“小英”的知心朋友。為小英向知心朋友吐真言,創設了一個符合兒童心理的感性天地。在這一感性的情境中,學生設身處地,娓娓道來,自然、真實、真切。】

三、合作學習,一悟“一搖一晃”

1、你能想像一下小英是怎樣“一搖一晃”地走上講台的嗎?

用上我發現,她的頭,臉,眼睛她感到。這樣的句式。

小組間先説一説,再推薦代表發言。並指導學生把小英的這種艱難讀出來。

【設計意圖:如果説上一環節是以主人公的身份,走進英子的內心,那這一環節則是走出內心,充分想象此內心在外表上的具體表現。我引導學生想像英子神情外表,感受英子的心情色彩,絲毫沒有觸及英子殘疾的尷尬。這樣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和經驗,學生易於觸摸,易於共鳴。】

四、設身處地,感悟掌聲含義

1、引導學生讀悟重點句:

a、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b、班裏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引導學生從體會“熱烈、持久,經久不息的掌聲”中看到同學們對小英的鼓勵、讚賞和肯定。

2、讓學生設身處地思考:假如你當時也在場,你想對小英説什麼?假如你是小英,又想對大家説什麼?

【設計意圖:這裏,我抓住掌聲的“驟然響起”、“掌聲熱烈而持久”、“掌聲裏英子流淚水”,引導體會後,出其不意地追問:掌聲裏,你真想對英子喊什麼?你的掌聲代表了什麼?至此,學生激情湧動,閘門頓開,情感奔瀉而出,掌聲藴含的“鼓勵”“讚賞”便如期而至。】

五、再次想象,二悟“一搖一晃”

1、交流重點句: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台。

2、表面上看,小英似乎還像上台時那樣“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而實際上呢?誰能説説她是怎樣“一搖一晃”地走下講台的?

還用上剛才的句式:我發現,她的頭,臉,眼睛她感到。

【設計意圖:一是走上講台,一是走下講台,同是“一搖一晃”,相同的是動作,不同的是內心,內心感受,內心的色彩。如何引導學生感悟?這是難點。我運用對比法,在感悟上講台“一搖一晃”的基礎上,在學生領悟了兩次掌聲含義後,再次採用再造想象的方法,讓學生還原英子走下講台的神情和內心感受。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在相似中對比,在對比中體會,促使學生對英子的領悟一下子躍升到了新的高度。】

六、以讀代講,巧悟文旨

1、同樣的“一搖一晃”,不變的是姿態,改變的是心態。而這一切可喜的變化都是因為——掌聲。(音樂起,出示小詩並讓學生填充小詩後半段,交流彙報。)

2、(出示完整的小詩,全班齊讀)

掌聲,驟然間響起,掌聲,熱烈而持久,掌聲裏,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是掌聲,給了小英鼓勵,是掌聲,給了小英讚賞,掌聲裏,小英微笑着面對生活!

3、這鼓勵的、讚賞的掌聲,其實都是愛的掌聲。(畫愛心)然後老師引讀小英來信。

最後有層次地引導學生三次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達到熟讀成誦,實現整體昇華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中填充的小詩,不僅有詩味,更是對全文內容的簡潔梳理。最後通過教師引讀,以讀代講,學生深情依依,巧悟文旨,恰到好處。】

七、説板書自卑掌憂鬱

↓聲↓

自信活潑

板書用了簡潔明瞭的八個字,涵蓋了文章的內涵,2個箭頭清晰地表現了主人公小英的情感變化,中間一顆愛心昇華了文章做人的道理。

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心理互換,設身處地,進入情境,將抽象的語言文字還原成活生生的畫面,引導學生在這一畫面中穿梭、徜徉,悟情、悟理。

篇28:三年級上冊《掌聲》説課稿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掌聲》説課稿

《掌聲》是蘇教版教材國小語文第五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生動地記敍了因生病落下殘疾後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同學們鼓勵與愛的掌聲中鼓起生活的勇氣變成了一個樂觀自信的孩子。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兒童純真善良,關愛別人的美好心靈生動地表現出來,感人至深。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我緊扣小英情感變化這條主線,將掌聲前,掌聲後的小英進行對比,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去體味小英的情感變化,從而充分領悟掌聲的內涵,進而明白文章所藴涵的道理.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及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2、引導學生讀懂課文.

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難點是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安排兩課時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

第一環節:設置情境,導入課題

課伊始,我就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從而帶領學生走進文本——這樣就很自然地進入到第二環節的教學。

第二環節:緊扣“變化”,體驗情感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主要把第5小節與第1—3小節比較教學。我先引導學生自由讀第1—3小節,通過自由讀,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去體驗小英的內心世界,認識得到掌聲前小英的性格特點。然後以“可是,現在的英子是這樣的嗎?”自然引入到第5小節的研讀。在學生對比閲讀後,感知到英子的開朗、快樂與憂鬱、自卑之後,我以::“是什麼使英子發生如此大的變化?”這樣關鍵性的問題自然引入到下一環節的教學。

第三環節::聚焦“掌聲”,感悟內涵

在感悟掌聲的內涵這部分教學中,我通過自讀重點段,細讀描寫掌聲的兩個重點句,品字詞,談體會,再讀重點段,這樣層層深入指導朗讀,以讀代講,保證讀的時間,豐富讀的形式,激發讀的興趣.這樣的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再抓描寫小英動作神態的詞,體會掌聲在小英內心深處發生的神奇力量,深刻感悟掌聲的`內涵。

第四環節:填補空白,發展內涵

用此外我還注重對教材空白點的挖掘,“小英邊走邊在想些什麼”去引導學生體會小英猶豫不定的心理.又如在領會同學們兩次掌聲的不同意義時,我引導孩子把課文中敍述的語言轉變成自己的話,通過採訪的形式,讓孩子們與小英對話,設置這樣的問題:“如果小英此時就在我們班級裏,你會給她掌聲嗎?為什麼給小英掌聲?想通過掌聲告訴她些什麼?”等生動情境將學生的心一步一步地推向小英的心,最終實現了學生和小英的全然在場.讓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接着,讓學生觀看中央電視台公益廣告《掌聲》的錄像片。問學生你認為哪些人需要掌聲,為什麼?現在你認為掌聲是什麼?(鼓勵、是讚賞、是尊重、是關愛……)。進一步發展了掌聲的內涵。

第五環節:聯繫實際,昇華主題.

課文學結束後,我設置了讓孩子學寫詩歌,用一兩句詩的語言寫出自己對掌聲的認識,內化掌聲。然後,點明掌聲就是一種愛,讓學生説説生活中還有哪些愛的表達方式,水到渠成,昇華了主題,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享受語文,學會表達愛。最後的作業設計“在我們的生活中,掌聲無處不在,你得到過別人的掌聲嗎?當時有什麼感受?你曾把掌聲送給誰?為什麼?把它寫成一段話。”

篇29:三年級語文《掌聲》説課稿

尊敬的評委、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各位能否在我説課前給點鼓勵的掌聲。謝謝大家!掌聲,我想可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禮物了,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因為那是對一個人努力的回報,對成功的肯定,同時也更是支持和鼓勵。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走進一個美麗感人的故事《掌聲》,讓我們親身體驗掌聲給予人的温暖和力量。

一、説教材:

《掌聲》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9課,這篇課文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女孩英子因為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殘疾,從此內心很自卑,在掌聲的激勵下,她變得樂觀開朗。

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言簡情濃,透過描寫英子動作神態的詞句,展現了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內心變化過程。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鼓勵和尊重,藴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

三年級上冊的第八單元的主題是“愛是什麼”,《掌聲》是這個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教學中關注“愛”的主題,那是自然。但是我想:這份“愛”,在教學時,如果僅僅是讓學生知道“掌聲就是愛,同學們都愛英子”這空化了的思想內容,那這份“愛”已經遠離了我們。因為在我看來:愛,不是解釋,不是告訴,更不是口號,而是一種心靈的潤澤。

二、説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閲讀能力,並且樂於朗讀新穎的課文。能夠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文本,還能簡單地談談自己對文本的感受。但這些能力都是處在初級階段,需要在課文課堂中不斷地加強訓練!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對文本的認識,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年段“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結合本冊“在閲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這一重點訓練項目和第一課時已有的學習基礎,擬定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掌聲前後英子的變化,抓重點詞句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

(3)、在體會英子內心世界的過程中獲得對“掌聲”內涵的感悟,即: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愛、鼓勵、尊重,主動關愛他人,也珍惜他人的關愛。基於三年級學生理解能力有限這一特點,我定下本課的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抓住表現英子掌聲前後神態動作的詞句,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

教學難點: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感悟“掌聲”的內涵。

四、説教學策略(教法、學法):

基於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想本課時的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讀”,抓住課文中提到的兩次“掌聲”為線索,以“英子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為突破口,運用三個模塊,緊扣文本,以情會文。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閲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圍繞一個“愛”字,深入體驗感悟,張揚情感。

五、説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包括三個模塊:

(一)、以情促疑,直奔重點

(二)、以情激情,多元感悟

(三)、以情導行,品悟“愛”的真諦。接下來,具體談談每個模塊的教學:

(一)、以情促疑,直奔重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課堂伊始,我以輕鬆愉悦的語調,深情地提問把學生自然而然的引入英子的世界。為後面的情感之旅鋪設基調。並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這樣的導入即複習了全文內容,又很自然地就切入了關鍵點“掌聲”!悄然無聲地把學生很快地帶到了課文中。

(二)、以情激情,多元感悟

1、學生自主研讀“掌聲”段落:

首先是個人自由讀二三自然段,老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圈點批註,“不動筆墨不讀書”。接着小組交流,每人挑一處感受最深的語句讀一讀,説説自己的體會。然後全班交流,交流時,老師點撥引領。

這裏我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自己走入文本,與文本對話,以產生獨特的個性化閲讀體驗。

2、交流、點撥、感悟。本環節重點品析三個重點句:

(句子一、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台。

句子二、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句子三:故事講完了,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1)、朗讀鋪情:

首先我用朗讀鋪情法品讀句子一引導學生抓住“猶豫”“慢吞吞”等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深層體會小英子當時害怕、緊張的心理狀態。引導學生把這種感受送進去讀出來,通過不同層次的讀,讓小英子的害怕、自卑在學生的心裏產生了共鳴。最終明白英子為什麼會“猶豫”。

(2)、想象育情:

師講述,請學生想象。就在四十多雙眼睛的注視下,英子帶着紅紅的眼圈,低着頭,一搖一晃地,艱難地朝講台前挪動。整個教室驟然間顯得異常安靜,靜的似乎可以聽到英子那急促的心跳。這不足十米的距離,此刻對英子來講,顯得那麼漫長。一步……兩步……五步……近了……更近了……終於,英子走上了講台……此時此刻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英子?

這裏,我用了“情景再現法”,在教師深情語言的描繪下,使學生置身於一個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中,實現與文中人物英子既緊張害怕又難受痛苦的心靈契合。為之後掌聲出現時的噴湧真情做足前奏。

(3)、追問生情:

在學生已入景入情時,導問:這一刻!你最想對英子説些什麼?這掌聲中又包含着什麼?(鼓勵)

這樣層層剝筍,螺旋上升,學生的感悟步步推進,她的心靈被震撼了,感動了,同時也點燃了!

(4)、引讀喚情:

是啊!此時的英子的心裏緊張不安呀!她多麼渴望來自同學們的真誠的鼓勵啊!

一次比一次有激情的朗讀,把整節課推向了高潮。層層鋪陳、重錘出擊,把這段文字中的情感渲染得淋漓盡致,掀起學生情感體驗的高潮,實現了文與人、文與己的相遇交融。

(5)、換位傳情:

在學習句子三時,師問:此時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通過這掌聲告訴英子什麼?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閲讀教學也這個道理,在這裏我用“角色互換”“移情體驗”的方法,把文中的“此情此景”變成學生的“我情我景”。這樣,學生在閲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沉醉,在沉醉中感知,在感知中昇華!

(6)、聚情導思:

學生通過充分的體會、感悟、想象、表達,心中湧動着真情,這份真情在盪漾流淌,課堂沐浴着人文的光輝。此時讓學生比較兩次掌聲,體味“掌聲”的內涵:兩次掌聲的指向雖有不同,卻有着同一個源頭:那就是同學們對英子的關愛、尊重和期待啊!自然地昇華課堂主題:愛!到此學生的精神得以充實,心靈得以豐滿!

(三)、以情導行,品悟“愛”的真諦

1、拓展練筆,學會如何去愛:

(屏示:英子的信)“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着面對生活。”

先讓學生從英子的來信中談談自己的看法,後隨着音樂出示《愛的小詩》:引導學生練筆,放飛思維,同時積累語言,實現情感、語言和思維同構共生!

愛是給公車上的老奶奶讓座,

愛是給爸爸媽媽送上一杯熱茶,

愛是困難中一雙雙温暖的手,

愛是雨中的一把小雨傘,

愛是―――――――――――――――

愛是―――――――――――――――

2、激情結課:

在音樂中,師生一起誦讀小詩,爾後,老師總結本課、本單元的主題。單元主題“愛的教育”的終級目標是什麼?面對着今天被愛重重包圍的學生,我想:感受愛,只是起點,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愛?才是本課的終極生命意義!

六、説板書:

鼓勵

憂鬱掌聲開朗

讚賞

掌聲是本課的關鍵詞,(憂鬱、開朗)展現英子在掌聲的激勵下的變化。(鼓勵、讚賞)體現着兩次掌聲的不同,藴藏文本內涵。一顆愛心即體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點化文本主題,實現學文明理、無痕育人。整個板書簡潔美觀,給整節課起到了畫龍點眼的作用!

七、説效果:

這是一篇充滿曖曖、濃濃愛意的課文,不論是課文,還是英子,只要營造起一種合適的氛圍,都很容易走進孩子的心中,產生共鳴!撞出美好心靈的火花!我的語文課堂裏經常會收穫無法預約的精彩!相信這次也不例外!當然,更高境界的效果,應該看孩子以後在學習、生活點點滴滴的小事中,表現出來愛的行為!請我們一起檢閲吧!

朋友們,我們的掌聲是對他人是最大的支持和鼓勵。不要吝嗇您的掌聲,讓它響起來吧。謝謝大家,我的説課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