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通用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68W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通用多篇)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通過語言文字瞭解金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國小語文第十冊。

2.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3.學習課文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瞭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的。

⒉體會作者的遊覽感受,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⒊.理清課文的條理,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教學難點:

1.瞭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

⒉體會作者的遊覽感受,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⒊.理清課文的條理,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教學準備:課文朗讀配樂磁帶。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1.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

2.自學本課生字新詞,老師檢查自學情況。

3.練習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能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人課題。

同學們都喜歡遊覽,旅遊後還有寫寫遊記。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先生遊覽了浙江金華的雙龍洞後,就寫了一篇遊記,這篇遊記就是——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

葉聖陶先生是怎樣寫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瞭解學生預習課文情況。

1.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你讀了“預習”瞭解了些什麼內容?

2.通過讀課外書,收集資料。你瞭解了關於本課的什麼知識?

生答:我知道葉聖陶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和語言學家。

生答:葉聖陶解放前當過國小、中學、大學教師,編輯,解放後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等職務。

生答:繁忙的工作之餘,葉老還到多處風景名勝區參觀遊覽,並寫下了許多清新優美的遊記,《記金華的兩個巖洞》就是其中之一。“兩個巖洞”就是金華北山“五洞十景”中最為著名的兩個溶洞:雙龍洞和冰壺洞。

生答:目前,雙龍洞已被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每天遊人如織。

⒊老師小結:同學們瞭解的情況真豐富,看來同學們在課外是下了一翻工夫的。

三、聽老師範讀課文,思考問題。

⒈聽老師配樂朗讀課文。

⒉學生思考:

⑴想一想每段講什麼?

⑵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遊覽雙龍洞的?

⑶把講到洞中雙龍的句子畫下來。

⒊討論以上思考題。

四、檢查學生學習生字、詞的情況。

⒈開火車分析生字的音、形、義。

⒉抽讀課文。(瞭解學生通讀課文情況。)

⒊理解生詞。(學生在讀課文時隨機檢查。如:蜿蜒、明豔、突兀、森鬱等詞。)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2

【教學理念】

本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基本觀念,憑藉教材這把“鑰匙”,以順應學生的“身心發育和生活經驗的擴展,逐步培養學生憑藉我國語言文字吸收經驗表達情意的知識能力。”(葉聖陶語)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

⑴能夠揣摩語言文字,體會抓住事物特點寫具體的方法。並能為表達交流的需要寫一寫身邊的景物。

⑵感悟雙龍洞景觀的奇異,能夠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2、過程方法:

比較分析品位語言;學習寫法強化練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學習葉老感情真實,語言潔淨的文風,不説空話、假話。

⑵受到雙龍洞奇異景觀的薰陶感染,體會我國山河的瑰麗多彩。

【教學重點】

體會孔隙一段抓住景物特點寫具體的方法,感悟語言文字的精確與樸實。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當堂練筆熱情,使學有成效。

【教學用具】

內洞景觀錄象、孔隙一段文字及孔隙的縱切面、友情卡。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自我介紹。

2、介紹我的學生。

3、交代友情卡,提示要求。

4、詢問學生旅遊情況,拉近與課文的距離。

二、整體感知課文,明晰路線圖,激發生活體驗

1、直接導入新課:

去過金華的雙龍洞嗎?今天我們就去遊覽一番。(板書課題)

2、怎麼走?都經過哪?快速瀏覽課文,看誰能最先看到遊覽路線圖。

3、看到了嗎?誰來説説!(板畫)

4、按着遊覽路線圖出發吧,心情怎樣?推薦一位同學,咱們讀出路上的好心情!

注:讀不到位,引導學生想象詞語的意思導讀。

三、分部分感悟景點特點,品味“具體”寫法

1、自讀自悟:

到雙龍洞口了,咱們進洞遊覽,看哪一個景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標註下來,一會兒就這一景點談你的感受。

2、彙報交流,提升認識:

哪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隨學生導入相應景點,但應提示全體學生注意在遊覽路線圖中的位置。

第五自然段──孔隙:

⑴學生認識。(隨機板書:小……)

⑵從哪體會到的?

一種情況“孔隙”一詞的理解:

一種情況:

①可能説船小。

②是船小嗎?教師手勢:是孔隙的窄!(板書:窄)

③都讀讀這兩句,體會體會。

一種情況:還從哪體會到孔隙的小?

①可能談“自以為……擦傷鼻子”

②我們就來坐一坐這小船吧!教師範讀,帶入情境。

③你又體會到什麼?教師手勢:是孔隙的矮!(板書:矮)

④課件:

都體會着讀一讀。

3、課件出示孔隙圖:

其實要説出孔隙的小,説出它的寬窄、它的高低就行了。課前,老師從網上查到一份資料:

課件:孔隙很小,寬有三米多,高不足一米,長有八、九米。

大家都讀讀,再和課文比較一下,同樣説小,體會有何不同?

4、語言訓練滲透寫法:

所以:作者不説寬有三米多,他説(怎樣小的小船呢?……是這樣小的小船。)

師順勢提升認識:

他用身體做比、借小船的小寫出孔隙的小,這種借比的方法讓我們都能體驗得到。(板書:借比)

作者不説高不足一米,他説(我懷着……擦傷鼻子。)

師順勢提升認識:他説自己坐船這件事,他寫自己的感受,(板書:舉事例、寫感受)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船的小,他多會抓特點寫具體呀。

第六自然段──內洞:

5、內洞給你怎樣的感受?哪體會到的,你來説説?(重點板書:奇)

⑴教師激情:

一百年才長一釐米的石鐘乳和石筍,在雙龍洞中顏色不一令人稱奇,形狀變化多端令人稱奇,名目數量之多更是舉世無雙。

⑵想象一下,除了課文列舉的大自然賜予的奇觀──蜿蜒在洞頂的一條黃龍,一條青龍,還有什麼呀?(順勢板書:列舉)

6、名目有四十多,説是説不完的,咱們去看看吧。(課件:雙龍洞內洞)

7、沒看夠,就再讀一讀。

第四自然段──外洞:

8、外洞的特點呢?(板書:大)

9、有多大?(大會堂、千八百人),順勢而導:

他打了個比方,列了個數字!多具體呀!相當於咱們多媒體教室的五倍!

板書:(打比方、列數字)

四、簡要回應整體,激發寫作慾望

1、迴應整體:

⑴看板書小結:

剛才我們遊覽一遭,哪印象深就談哪,體會到外洞大、孔隙小、內洞奇,其實遊覽是應該按着遊覽路線走的,現在你們快速瀏覽課文,看書找一找,這些景點是通過哪些語句連起來的呢?

⑵這樣的語句還有很多,我們體會着讀幾句!(課件:隨着路線圖出連接句)

⑶小結:

這樣的句子使課文結構嚴謹而且比總説“到哪了”使語句更顯得生動活潑。

2、激發寫作慾望:

⑴讀友情卡。

⑵抓住你學校印象最深的一處景點,試着用上作者抓特點寫具體的一兩種方法,可以是:

列數字、打比方、舉事例、寫感受、列舉等來介紹你的學校。

⑶簡要指導,可以給選擇不好的學生一些題目,如:

多媒體教室真先進!

電動大門真靈活!

⑷指讀兩三人,教師鼓勵選擇課文之外抓特點寫具體的其它方法,如對比等。

3、小結全課:熱情的孩子們,老師願作使者,建構起你們友誼的橋樑。

4、佈置作業:

旅遊時別忘了寫篇遊記。

【課後反思】

教學中,重視強化學生的閲讀感受和體驗,在學生的語感和思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教師注重巧妙地提升認識,完成了寫遊記及抓特點寫具體的教學。為使學與用有機結合,課上進行生活性練筆,更使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3

第一課時

一、板題導入(3分)

這節課,我們跟隨葉聖陶爺爺的腳步,一起到浙江金華去遊玩,課題是——(板書:記金華的雙龍洞)

1.課題中的“記”是什麼意思?(“記”即記錄之意,記的是遊覽的經過情形。本文是一篇遊記。)

2.簡要回憶學過的遊記,知道遊記一般是按照遊覽的先後馴順寫的(移步換景),如:頤和園。

3.交流收集的有關雙龍洞的資料。

二、交流自主學習情況,掃清字詞障礙(9分)

1.學生交流自主學習反映出的問題,教師相機指導:

(1)難讀:突兀森鬱、孔隙、臀部等

(2)難寫:簇等

(3)易錯:額、蜿蜒

2.課件出示讀記

浙江 油桐 一簇 臀部 稍微 額頭

擦破 蜿蜒 石鐘乳 依據 源頭 濃淡

突兀森鬱 變化多端

3.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意圖】此環節是為了做到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為學而教。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意,理清順序。(15分)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根據自讀印象從課文內容、表達情感方面隨意説。)

2.再讀課文,按照遊覽順序畫出遊覽線路圖,簡要概括出景物的特點。

(1)教師引導

教師讀第1段,第2段首句,提煉出遊覽順序的關鍵詞——金華—羅店—入山。

教師邊讀課文2、3段邊指導學生把握句意,體會過渡句的重要作用——“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那溪流就是從洞裏出來的。”

(2)小組合作,完成遊覽示意圖,畫出過渡句。

形式:1人讀,其他聽讀,關鍵處停下來畫詞句,完成線路圖。

交流、展示。(方法指導:檢查完善,不遺漏;過渡句的提醒)

【意圖】此環節是考慮到了文本的特點(遊記類文章),根據文本的特點選取了教學的價值。為單元的習作“我們的校園”做好鋪墊。

三、默讀課文,概括景物特點(10分)

1.默讀4—7自然段,批註出洞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

2.交流:

洞口:寬

外洞:大、高

孔隙:小、矮、窄

內洞:黑、奇、大

【意圖】此環節是為了真正讓學生掌握概括景物特點的方法。

四、總結全文,談談收穫(3分)

總結説説自己學到了什麼?

預設:寫作順序、過渡句、邊讀邊想概括景物特點等

【意圖】此環節重在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總結,內化於心。

轉變的陣痛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浙江、油桐、擁擠、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額角、擦傷、蜿蜒、依據、石鐘乳、突兀森鬱”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能複述“雙龍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壯觀,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領悟按遊覽順序進行敍述的寫作方法,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溶洞的奇觀。

2、瞭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作者是怎樣把由外洞進入內洞的。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文:

1、同學們,你喜歡旅遊嗎?都遊覽過哪些地方?那裏都有什麼美麗的景觀呢?(學生回答)

2、你到過浙江金華嗎?那裏有一個著名的溶洞,叫雙龍洞。(出示圖片)你們願意看看嗎?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風光,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觀。其中溶洞就像童話世界中的迷宮……今天,我們就隨葉聖陶先生到雙龍洞去遊覽一番吧!

學生讀書。

板書課題:記金華的雙龍洞

老師簡單結合課件圖片介紹雙龍洞

二、預習探究

1、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三、合作交流

默讀課文,要求邊讀邊畫出作者遊覽路線示意圖。畫完後在小組內交流。師巡視指導。

金華→羅店→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

指名出示畫好的示意圖。並按圖説清圖意,然後相互補充或糾正不當之處。(學生畫好後,課件出示遊覽圖,讓學生依照遊覽圖講述遊覽過程)

四、品讀體驗

(一)大家對金華有了一些瞭解,就讓我們隨着葉老先生和你的腳步去金華看一看吧!

現在我們正走在路上,我們看到了什麼?(路上見聞)

默讀2、3自然段找出來。

映山紅、油桐、粉紅的沙土、新綠——一片明豔

溪流一路唱着歌,歡迎着我們到來。欣賞讀:“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

(二)一路上大家有説有笑,眼前一片明豔,耳邊溪流潺潺,迎着溪水抬頭望去,看!雙龍洞到了!我們一起來到洞口,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感受?請你用筆劃下來,再讀一讀。(外洞)

1.洞口寬像橋洞

指名讀,讀出寬大的感受。

經過寬大的洞口,就來到了外洞。這裏又是怎樣的景觀呢?

2.外洞

高、大彷彿到了個大會堂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聯繫學生所在的教室想一想,外洞有多大?

(一個教室有50人,一千人或是八百人的外洞有多少個教室這麼大?20個教室)

誰能把這種奇特的感受讀出來?學生讀課文。

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經讓我們感到很奇特,更令人驚歎的是,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來看看吧!

(三)由外洞進入內洞——孔隙

(1)自讀第5段,説説孔隙給你什麼感受?(窄小、低矮)

(2)説説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

1)船小——

a、“仰卧”怎樣卧,體會出什麼?(矮)

b、哪些詞句能突出船小?沒法容第二個人。體會出什麼?(窄)

c、小結:“矮和窄”都是小的特點,因而船小可以體會出孔隙小。

2)行船的方式——

a.工人拉

b.為何不能“劃”

3)乘船的動作——

a、哪個詞最能表現出孔隙小?

b、人怎樣貼着船底?從……到……到……到,總而言之是沒有一處不都着船底,為什麼要這樣?

小結:“貼“用的太好了,從作者的動作也可以體會出孔隙的小?(出示課件)

4)學生通過讀課文感覺洞的窄小、低矮。

感覺到什麼?(擠壓)

為什麼會有擠壓的感覺?(稍微、一點兒)指導朗讀:孔隙中,隨時都有撞破額角、擦傷鼻子的危險,隨着小船在孔隙中慢慢的行進,作者的心情也會越來越緊張。因此,這一部分要讀出緊張的情緒。(出示課件)

指名讀:我們乘船從孔隙經過,大約走了八、九米就來到了內洞。這裏又有什麼樣奇特的景觀呢?

(四)默讀第6段,初入內洞有什麼感覺?內洞有哪些景物?

(1)為什麼叫雙龍洞?

(2)展示圖片,加深體會。

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像神仙、像動物、像宮室、像器用……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比做什麼,也很值得觀賞。再加上搖曳的燈光,忽明忽暗,讓我們置身於神祕的境界,怎能不令我們驚歎自然的奇異,請大家有感情地讀讀內洞這部分。

過渡:看完了雙龍洞的美景,我們戀戀不捨地隨葉老又仰卧在小船裏,通過孔隙出了洞。

五、鞏固延伸

1、為金華的雙龍洞寫一篇導遊詞。

2、做一名小導遊,結合導遊詞和遊覽圖向大家展示。

六、板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

路上見聞

外洞

由外洞進入內洞

內洞

出洞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及新詞。

2、瞭解按遊覽路線連段成篇的方法及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學習“孔隙”一段的描寫方法,寫一段話。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瞭解金華雙龍洞奇異的景象,產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雙龍洞的奇異的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培養學生依據課文內容,蒐集資料、豐富課外知識,運用有關課外材料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初步瞭解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孔隙”和“內洞”是全文重點內容,也是教學重點。通過學生讀中感悟,瞭解到“孔隙”和“內洞”景觀特點。

【教學用具、學具準備】

石鐘乳、石筍圖片數張,維美光盤。

【板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

金華──羅甸──山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簡介作者葉聖陶。

3、學習生字詞,理解部分詞語意思。

4、逐自然段讀課文,瞭解每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5、練習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學生讀課題)。

我們隨着葉聖陶老先生從金華出發,經過羅甸,就漸漸入山了。在山上,我們看到了哪些景物?

二、學習課文

1、學習二、三段:

⑴默讀,畫出沿途景物。

⑵看到文中景物描寫,你想説什麼?

⑶有感情讀2、3段。

2、學習第五段:

⑴過渡語:

山上景色美,雙龍洞呢?讀課文,看我們隨葉老遊覽了哪些地方?你最喜歡哪個地方?為什麼?板書(洞口、外洞、孔隙、內洞)

⑵很多同學對“孔隙”和“內洞”感興趣,那我們就先學習這兩處,看孔隙。

⑶課前,不少同學查閲了雙龍洞資料,誰來説説你瞭解到的孔隙什麼樣?(學生簡介)

⑷如欲觀賞內洞美景,唯有平卧小船、擦崖逆水而入,這種遊覽方式堪稱一絕,我們也去感受一番!

⑸自由讀,結合語句談談遊覽孔隙後給你留下的感受。

個人學習後,小組內互相補充。

⑹彙報:

窄小 船小

低矮 行船方式

乘船姿勢

乘船感覺

⑺看過孔隙光盤。

3、學習6~8段:

⑴“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卧小船”,過了孔隙就到了內洞,我們看到了什麼?結合文中語句談感受。

⑵彙報:

①看到黑、大,洞頂的雙龍和各種石鐘乳和石筍。

②讀中感悟,雙龍、石鐘乳、石筍的美和奇特。

知道雙龍洞洞名的來歷。

③師生展示石鐘乳圖片,加深體會。

4、學習第4段:

⑴過渡語:

學完內洞,咱們再來看看外洞和洞口,請你們自學。

讀一讀課文,看看外洞和洞口有什麼特點?

⑵自學彙報:

洞口 寬 外洞 高 大

三、瞭解過渡句作用

1、學完雙龍洞,作者介紹的最詳細的是哪個地方?為什麼作者不先寫這兒?這樣重點不就更突出了嗎?

(遊記要按遊覽順序來寫)

2、指板書,説説作者的遊覽路線。

3、把文中描寫作者遊覽路線的句子找出來。

4、請你們按順序讀讀,體會它們的作用。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隨葉老遊覽了金華的雙龍洞,洞內天然形成的景觀令人驚歎,其實,我們國家還有不少自然形成的奇異景觀,介紹你知道的景觀。

五、作業

蒐集祖國奇異景觀資料,兩週後辦圖片展覽。

第三課時

1、檢查朗讀。

2、檢查字詞情況。

3、處理課後練習,指導仿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