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江南》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07W

《江南》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江南》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古詩。選自《漢樂府》,寫的是江南水鄉人們採蓮的情景。這首詩共七行兩句話。詩句的前兩行直接介紹了江南的水鄉是採蓮的好地方,後五行是寫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整首詩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適合兒童閲讀。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讀準生字字音,藉助圖文理解新詞的意思,會寫田字格中的5個生字。藉助插圖,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詩歌大意。想像勞動人民採蓮的情景,體會他們在勞動中愉悦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

整體感悟勞動人民一邊採蓮、一邊嬉戲,魚兒與人同樂的那種愉悦和諧的快樂氛圍。

教學構想:

這首詩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適合學生閲讀,再加上課文配有的插圖,形象地展現了江南水鄉的美景,能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那麼,如何讓學生在讀課文、看插圖的過程中產生一種審美情趣?本課字詞的教學力求在美的語境中進行,讓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識記字詞。朗讀方面,力求通過看鮮明的插圖,並用描述性的語言把學生引入一個想讀、願讀、會讀的情境中。生活中的美是需要發現的,本課在設計中安排了讓學生收集反映荷葉、荷花美的圖片、詩歌、兒歌、繪畫等方面的資料,旨在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和收集資料的能力。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生詞卡片、電腦、小黑板。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指導朗讀古詩。能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指導書寫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看圖導入,教學部分生字詞。

1、教師略帶神祕地對學生説:“小朋友們,快閉上眼睛,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欣賞那兒迷人的風景。”(教師貼掛圖。)

2、這兒的景色美嗎?你能把看到的美景,盡力用美的語言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們嗎?(學生表述,教師鼓勵性地點評。)

3、教師邊引述邊貼生字卡片。讓我們細細地欣賞一下。(教師手指着圖。)瞧,婷婷的荷花開放在茂盛鮮亮的荷葉間,(貼生字卡片:蓮葉間。)魚兒(貼生字卡片:魚兒。)在清澈的湖水中歡快地遊玩,秀美的水鄉女子正在划着小船採摘蓮子。(貼生字卡片:採蓮。)這是一幅多麼美的江南!

4、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描寫這幅美景的詩歌。(板書:江南。)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5、教學貼在圖旁的生字詞。

(1)學生自讀。

(2)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看看圖説説,蓮葉間指的是什麼地方?採蓮是什麼意思?

6、欣賞了美麗的江南水鄉圖,讓我們來讀讀描寫這幅美景的詩歌,看看自己能否藉助拼音讀準字音。給你三分鐘時間,盡力把這首民歌多讀幾遍,把它讀通、讀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上面的要求,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自讀情況。(字音讀準了嗎?課文讀通了嗎?)

第一組:戲東西南北。

(1)自古以來,江南就有“魚米之鄉’’的美稱,你們瞧,(指圖。)魚兒在水中歡快地遊戲。(出示卡片:聶。)這些魚兒,一會兒游到東,(出示卡片:東。) 一會兒游到西,(出示卡片:西。)一會兒游到南,(出示卡片:南。)一會兒游到北。(出示卡片:北)

(2)指名讀生字。齊讀。

(3)小黑板出示:譬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學生自己反覆練習。指名讀。小組讀。

第二組:可田。

(1)(看圖。)小朋友們,讓我們再來欣賞江南美景,這婷婷的荷花有的已結出了嫩黃色的蓮蓬,有的蓮蓬已經成熟,這可是採蓮的好時機。(出示卡片:可。)這荷葉是多麼的鮮亮嫩綠,古時候就用“田田’’這個詞説出了荷葉的鮮亮嫩綠。(出示卡片:田。)

(2)誰能把描寫荷花和荷葉的那句話讀準確?(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

l、現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讀準確嗎?小朋友們打開書自己再讀一讀。

2、指名讀。齊讀。

四、教學生字詞。

1、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還要學會寫三個生字:“江、可、葉”。

2、自學書後第二題,看看該如何寫。

3、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江:左窄右寬。可:橫要稍長一些。葉:左窄右寬。

4、學生描紅和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作業: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江南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江南》教學設計 篇二

《哀江南》

教學目標:

(一)通過誦讀,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語言,當堂背會課文。

(二)鑑賞課文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先鋪寫景物後直抒胸臆的寫法及其表達效果。

(三)鑑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瞭解尾聲一曲多用對偶、排比的修辭特點和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重點:

鋪寫景物,寓情於景;後直抒胸臆,慷慨悲歌。

語言準確、生動、形象。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作者及《桃花扇》。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東曲阜)人,清代戲曲作家。詩人。

《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實際共44出),寫明末夏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相愛。成親之日,侯方域贈宮扇給香君作為定情之物。奸黨餘孽阮大鋮為了拉攏侯方域,出重金置辦粧奩,被李香君堅決拒絕。阮大鋮惱羞成怒,對侯、李施加種種迫害。侯方域隻身遣往揚州,投奔愛國將領史可法。阮大欽仰仗權好馬士英的勢力,逼迫李季君嫁給新任浩撫田仰,香君誓死不從,將頭撞破,血濺宮扇。侯方域之友點血在宮扇上畫成一枝桃花,所以稱為桃花扇。南明王朝覆滅後,侯方域在棲霞山同李香君相會。這時,復徵文人死的死,散的散,愛國將領史可法也壯烈犧牲了,他們相對嗟歎,百感交集,懷着亡國之恨,割斷情根,雙雙出家。

劇本"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以侯、李愛情故事為線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獻資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未腐朽、**的社會現實,譴責了南明王朝昏王當朝,權奸掌柄,爭權奪利,置國家危亡於不顧的腐朽政治。

(二)情節結構。

《哀江南》是傳奇《桃花扇》結尾的一套北曲。這套曲子,通過教曲師傅蘇崑生在南明滅亡後重遊南京所見的淒涼景象,話興亡之感,抒亡國之痛,表達了強烈的故國哀思。

課文由七支曲子組成。

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寫蘇崑生重到南京所見的戰後郊外的淒涼景象,為全文走下沉鬱、悲愴的基調。

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寫蘇崑生憑弔昔日國都的各處地方。重點寫明孝陵、明故宮的殘敗和秦淮一帶(包括長板橋和舊院)的冷落。通過對比,突出地表現了南明興亡的歷史變遷,寓寄了無限懷念故國的哀思。

第七支曲子是尾聲,寫蘇崑生憑弔南京,慨歎南京今昔景象的變化,痛悼南明的滅亡,唱出強烈的亡國哀痛。結尾"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點明全篇主旨。

(三)曲詞鑑賞。

通過對曲詞的鑑賞,主要品味課文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瞭解尾聲多用對偶、排比的修辭特點和表達效果。

[北新水令]一曲,"山鬆野草帶花桃",描寫蘇崑生肩挑柴草、信步走來的形象,點出他在南明滅亡後隱居山林的樵夫身份。"猛抬頭株陵重到","猛抬頭"三字不僅可以使人想見蘇崑生心懷亡國之痛、低頭沉思的情形,而且陡然一轉,表現了他的感情的急劇變化,使人彷彿看到他突然發現"襪陵重到"的情態。"重到"的"重"字,提起全篇,表明了南明滅亡之前和滅亡之後、往昔和今日的`時間界限,引出蘇崑生目睹的南明滅亡之後南京的淒涼景象,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懷舊傷今的寫景抒情基調。"殘軍留廢壘,瘦馬卧空壕",寫的是蘇崑生"重到"南京後第一眼看到的景象。這裏一連用"殘"、"廢"、"瘦"、"空"四個詞作修飾語。以"殘"修飾"軍",使人想見敗軍潰逃的情形,這是虛寫,是因"廢壘"這一眼前實景而引起的聯想;"殘軍"與"瘦馬"也是虛實相對,前者為眼前之未見,後者為眼前之所見;昔日用於戰爭的"壘""壕",如今已"廢""空",又襯之以卧在空蕩蕩的城壕中的瘦弱之馬,更顯淒涼。"村郭蕭條,城對着夕陽道",本應是遊人如織、笑語喧譁的古城,如今卻是隻剩"蕭條",夕陽古道上,連個人影也見不着。這些描寫生動具體,寥寥數字,就真切地呈現了南京城郊戰後傷痕累累的淒涼景象。

[沽美酒]一曲描寫的是長板橋邊的景象。長板橋本是歌妓集居之地,風景十分優美,如今卻美景全消。不但昔日橫跨青溪的半里長橋,如今已沒有一片紅板,而且秋水長天行人稀少,冷清清的夕照下,只見剩下的一株彎彎的垂柳。夕陽殘照本來就顯得冷冷清清,而這夕陽殘照下的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冷清清的落照"與"一樹柳彎腰"互相映襯,愈顯冷清;一個"剩"字,尤其意味深長,使人想見當年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時過境遷、感時傷懷的無限淒涼。這裏只略加點染,就勾勒出一幅悽清的畫面,把人帶入十分悲涼的意境,用筆極簡,造境極精。

【離亭宴帶歇拍煞】一曲三個"眼看他"的疊用;使音韻整齊,語氣貫通,加重了語意,給人以今昔變化之大之快的生動快感。"金陵玉階營啼曉,秦淮水謝花開早""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果烏"等對偶句、排比句的運用,一下子使句式整齊、節奏鮮明,語勢貫通,產生了情聲並茂的強烈表達效果。

《江南》教案 篇三

第二單元綠水江南

(總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少先隊員採茶歌》

教學目標:

1、能用純淨、優美的聲音演唱《少先隊員採茶歌》。

2、能積極地參與小組的活動,以合作的方式創編幾個舞蹈動作。

教學重、難點:創編舞蹈動作

教學過程:

(一) 複習歌曲

1、注意第一小節五度音程的音準。要具有跳躍感。

2、注意第二小節圓滑線的唱法。要唱得連貫、柔和,和跳躍的形成對比。

3、注意第三小節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

4、第二樂段第一樂句可按頓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勻的節奏感,好象是有節奏的採茶動作一樣。

5、後一個樂句第三小節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輕,並要做到聲斷氣連,使歌聲既分開又連貫,寄託着少先隊員熱愛茶山的情感。

6、唱時要注意樂句的分句,可引導學生劃分樂句,做到正確地換氣。

(二)欣賞有關採茶的音樂作品。

1、器樂合奏《採茶撲蝶》

2、廣西民歌《採茶歌》

(三)創編採茶的舞蹈動作

板書設計: 純淨、優美

隨筆:學會演唱本首歌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童聲合唱《西湖春曉》

2、瞭解與西湖相關的音樂和文化知識。

教學目標:

1、隨音樂的節拍輕輕晃動身體。

2、感受合唱的聲音效果。

3、瞭解讚美西湖的詩歌,如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等。

教學重、難點:感受合唱的聲音效果。

教學過程:

(一)瞭解西湖的美景

1、播放有關西湖的錄象片,簡要介紹有關西湖的傳説。

2、有學生介紹自己蒐集的有關西湖的文字、圖片資料。

(二) 欣賞歌曲《西湖春曉》

1、第一遍:聽一聽歌中唱了什麼?

2、在歌曲的背景音樂中朗讀歌詞。

3、第二遍:隨音樂輕輕晃動身體,感受八六拍音樂的韻律。

4、第四遍:歌曲是齊唱還是合唱?感受合唱的聲音效果。

(三) 補充欣賞描寫西湖的古詩及為古詩譜寫的歌曲。

1、朗讀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2、朗讀揚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四)板書設計: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五)課後小結

隨筆:感受合唱的聲音效果。瞭解一些讚美西湖的詩歌。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民樂合奏《江南好》

教學目標:

1、感受民樂合奏《江南好》優美而又歡快的情緒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樂曲結構。

3、知識拓展,瞭解與江南相關的音樂和文化藝術作品。

教學重、難點:分辨《江南好》的樂曲結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你都去過哪些地方?(生:北京、瀋陽、成都……)今天我們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我有一個問題要問一問大家,你們對江南有什麼瞭解?(生:在我國的南方、有水鄉之稱)

2、師:首先我們來看地圖,誰能介紹一下江南的地理位置?(生:江南的地理位置:人們習慣上把長江以南稱為南方,一説到“江南水鄉”,又以 江、浙一帶最為典型,這裏江河縱橫、水網密佈,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

3、師:你知道江南的歷史麼?(生: 江南的歷史:在七千多年前,這裏就有人類居住繁衍,創造了良渚和河母渡文化,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遺物、遺址。進入文明社會以後,逐漸成為中國最富裕的地區,南北朝時江南地區就是“一郡豐收,可供數郡使用”,宋代時更有“蘇湖熟,天下足”之彥。宋王朝的南遷,使這裏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

4 、師:大家還知道哪些關於江南的風情?(生: 江南的特產:江南的物產豐富,風味小吃多,著名的有太湖“三白”,陽澄湖的大閘蟹,蓮藕,雞頭米,菱角,橘子,枇杷,栗子,白果,糕團。)(生: 江南的文化藝術:江南文化傳承吳越文化的風采,保有楚文化的餘韻,歷代文學藝術繁榮發達,學術著述宏富綿延,學者、文學家、藝術家代出不窮,詩歌、繪畫等風格明秀綺麗,自成流派)

二、欣賞:

1、師:現在,就讓我們隨着悠揚的笛聲來到風景如畫的江南水鄉,感受一下音樂中描繪了江南怎樣的景色?

a) 初聽《江南好》

b) 師:聽完這首樂曲,你想説些什麼?(生:小橋流水人家、煙雨濛濛、小舟搖曳、漁歌飄響、山清水秀……)

c) 師:剛才我們欣賞的樂曲是《江南好》。這首樂曲,是根據江南絲竹八大名曲之一《歡樂歌》改編而成。旋律明快流暢,不僅描寫了江南優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純樸、豪放,他們載歌載舞表達對幸福生活的感受。我們再次來欣賞樂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請同學們思考樂曲分為幾部分?

d)復聽音樂(生:樂曲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優美、第二部分歡快)

2、分段復聽

a)師:同學們認真的感受第一部分音樂,説一説音樂把我們帶到了什麼地方、你看到了什麼?是什麼民族樂器把我們帶到了江南?

b) 生:潺潺的流水、幽靜的小巷……。

c)生:悠揚的笛聲把我們帶到了風景如畫的江南。

d)師:為什麼你認為有潺潺的水聲、幽靜的小巷?

e)生:速度:中速、稍慢。情緒優美(教師進行評價)

f 師:欣賞完美麗的江南景色,不同的美景又印入我們的眼簾。

g)生:細聽第二段(師:下面這一段樂曲又表現了什麼?)

h)生:水中的魚兒躍出水面、漁民在愉快的撒網捕魚、人們划着小舟在水中採摘荷花、蓮蓬……(速度是快的、情緒是歡快的)

i)師:這一段音樂是如此的歡快。書上用三種顏色的小船把他們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請同學們看一看三種顏色的小船出現了幾次?我們為它們排排順序。

j)生:做練習(教師進行巡視,並且進行指導。)

3、完整欣賞樂曲《江南好》

師: 聽完了樂曲我們已經知道這首樂曲是由民樂合奏的。領奏樂器是竹笛,屬於民族吹管樂器(出示竹笛,讓學生觀察並説出:竹製、上端有吹孔有六個音孔、以及清脆明亮的音色。並由同學進行吹奏展示)

三、知識拓展

師:通過剛才的欣賞,我們已經知道江南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創作了許多藝術作品來讚美江南。同學們能夠説一説麼?

1、詠江南 課件展示詩詞兩首。

讀一讀:組織學生一起朗讀。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送人遊吳》 ——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 人家盡枕河。 古宮閒地少, 水巷小橋多。

分析詩詞內容:寫出了對江南的美好回憶,描繪了江南水鄉的秀麗風光。

引出下一個環節:

2、看江南

(1) 小橋 流水 人家

(課件展示江南的風光,民居)

看一看:

選擇的照片是江南的橋,江南的民居,江南的小巷,江南的河流等,突出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生動場景,從每張照片反映的不同景象引導學生體會江南的美。

談一談:對江南建築的感受。

(2) 蘇州園林

(課件中穿插vcd,播放蘇州園林景色)

欣賞: 蘇州是中國著名的園林城,蘇州園林歷史之悠久,數量之多,造園藝術之高是首屈一指的。蘇州園林是濃縮的自然景觀,尋求反璞歸真,悠閒養性的氛圍,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藴,山水花木,亭台樓榭,粉牆黛瓦,慄柱灰磚構成了蘇州園林的基調。

説一説:身邊的園林景色。

3、唱江南

(課件穿插vcd,播放《太湖美》)

聽一聽:江南的曲調,江南風格的音樂。

4、舞江南

(課件穿插反映江南特色的舞蹈《蓮蓬娃娃》)

演一演:模仿舞蹈動作

5、畫江南

(課件展示描繪江南的繪畫作品)

四、課堂小結:今天我們感受了江南的美景,其實還有許多我們沒有了解到的知識內容,課後繼續蒐集有關江南的資料,使我們能夠更多的感受江南。(放樂曲《江南好》出教室。

6、板書設計: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送人遊吳》 ——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 人家盡枕河。 古宮閒地少, 水巷小橋多。

7、課後小結:

隨筆:感受到了民樂合奏優美又歡快的情緒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江南》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8個生字,會寫其中的4個字。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的美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藉助拼音和課文插圖,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藉助拼音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

教學難點

初步具有閲讀古詩的興趣。

教具、學具

教具:自制CAI光盤,課文放大彩圖,生字卡片,畫有小魚、荷葉、東南西北圖案的頭飾。

學具: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利用CAI課件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們採蓮和水中魚兒戲遊的情景。(學生一邊看畫面、聽音樂,一邊想象)

小朋友,看了剛才屏幕上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麼?你們覺得這個地方美嗎?想知道那是什麼地方嗎?想不想到那裏去遊玩呢?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那裏去遊玩一番吧!板書課題。學生藉助拼音齊讀課題兩遍。

教師講解:江南就是我國的長江以南一帶,那裏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二、初讀課文

1.藉助漢語拼音自由地輕聲讀課文。要求:先讀讀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特別要讀準生字的音。

2.數一數,課文共有幾行,是由幾句話組成的。

3.檢查自讀情況。問:誰願意讀給大家聽?抽幾個同學讀課文,其餘同學邊聽邊用·畫出生字,教師抽查。

4.教師範讀、領讀。

三、學習生字

1.指名分句朗讀,結合學習生字詞。(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採;第二句:葉、何;第三句:魚、戲、間。

2.學生拿出生字卡自讀,教師相機正音。

注意江、間的讀音一個是後鼻音,一個是前鼻音。採的讀音是平舌音,不要讀成翹舌音。可和何韻母相同,葉和魚的讀音是自成音節。

3.檢查識字情況。先打亂順序認讀生字,師出示生字卡,抽讀,開火車讀,齊讀;再朗讀包含這些生字的句子。

4.指導寫字:可、江、採、魚。

(1)記住字形。

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如何識記生字。可啟發學生用學過的筆畫和熟字來分析記憶字形。

可:有五筆。擴詞:可愛、可口、可以。

江:三點水加工。江與水有關,所以有三點水。口頭組詞:江水、江邊、江上、長江、江岸。

採:上下結構,採要用手,注意上面是一個爪字頭。口頭組詞:採花

魚:下邊的一橫是魚的尾巴,利用課件展示。口頭組詞:魚兒、魚尾巴

(2)指導學生按筆順提示描紅。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迴指導,及時糾正寫字姿勢。

(4)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

(5)生練習寫生字後師點評。

四、精讀課文

1.學習詩的一、二行。

(1)指名朗讀詩的一、二行。

(2)指導學生看圖,觀察荷葉。荷花長得怎樣。何:表示感歎,驚訝;田田:指荷葉長得層層疊疊,茂盛鮮亮,非常可愛。

(3)指導反覆朗讀,展開聯想,從這兩行詩中你知道了什麼?從中感受荷葉茂盛鮮亮、非常可愛的樣子。

2.學習詩的後五行。

(1)指明朗讀詩的後五行。

思考:在荷塘裏除了荷葉、荷花、蓮蓬之外,還有什麼?(魚兒)魚兒在幹什麼?(游水嬉戲)

(2)魚兒在蓮葉間是怎樣遊動的?哪些地方寫出了魚兒的快樂和自在?

指導反覆朗讀: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北。

課件展示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的情景,讓學生展開聯想,感受魚兒的快樂和自在、逗人喜愛的樣子。

理解方位詞:東、南、西、北,並讓學生動手畫出方位圖。這裏的東南西北是指荷葉的四周。

展開想象:魚兒在蓮葉間遊玩,它們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同桌互相描述魚兒在蓮葉間遊玩的歡快情景。

教師揭示:魚兒在蓮葉間,一會兒游到東面,一會兒又穿到西面,一會兒鑽到南面,一會兒又滑到了北面。五個戲字寫出了魚兒的快樂和自在,東、南、西、北則寫出了魚兒在水間自由自在、逗人喜愛的樣子。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問:小朋友,當你看到魚兒那樣歡快,你心情怎麼樣呢?

懷着高興的心情朗讀魚兒戲遊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頓。

五、背誦課文

1.嘗試背誦。(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練習背誦課文。)

2.抽生背誦,説説你用的什麼方法背誦課文。(看圖記、根據重點字詞記、想象記)

六、戴上頭飾表演魚兒在荷葉中戲遊的歡樂情景

4個同學戴着東、南、西、北的頭飾扮演東、南、西、北,3個同學戴着小魚的頭飾扮演小魚,6個同學戴着荷葉的頭飾扮演荷葉,邊背誦邊表演。

七、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本課的生字,理解了詩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麼美好,我們以後要更加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從本課的學習中,我們還體會到了閲讀古詩的樂趣,希望今後繼續努力,多閲讀多積累一些優秀的古詩。

《江南》教學設計 篇五

教材簡析

《江南》是一首古詩,描寫了江南水鄉人歡快的採蓮的情景。本詩共七行,前兩行直接描寫了江南水鄉的美,介紹了此處是採蓮的好地方;後五行寫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整首詩語言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課文的插圖是中國傳統彩墨畫,平和沉靜,氣韻生動,頗具情趣。

《江南》也是一首古代勞動人民採蓮時和(hè)唱的歌曲,可用於典禮或宴飲場合的演出。前三行押“an”韻,由一人主唱;後面四行最後一個字分別是“東”“南”“西”“北”,每一行都一唱一和唱兩遍。教學時可以分角色表演。主唱在中間,和唱站四方。大部分學生表演蓮葉蓮花,隨風搖曳。選幾位同學表演小魚,自由穿梭。這樣吟誦起來就能穿越回漢朝熱鬧的採蓮場景裏了。

教學理念

進入古詩去學習,而不是“在詩外”學習。

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蘇霍姆林斯基

教學時充分調動學生想象,進入採蓮的歡快場景。

方法如下:

1、觀賞採蓮的水墨動畫

2、給採蓮圖塗色(碧綠的蓮葉,嬌豔的蓮花,各色的小魚……)

3、反覆聆聽詩歌吟誦

4、參與到《採蓮曲》的表演中

這樣全身心投入學習,自然就進入詩歌的意境之中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江、南”等9個字,認識三點水、草字頭兩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背誦詩歌。

3、結合插圖,通過吟誦,體會詩歌的意境美,真切感受江南水鄉的美景以及人們採蓮的歡樂場景。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背誦詩歌。學習吟誦,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教學準備

PPT課件,生字卡,小魚道具

教學流程

第一板塊:

理解題目,認識漢字;看圖説話,瞭解詩文。

“江”字的構成,學偏旁“三點水”,説一説“三點水”的漢字,寫“水”的甲骨文,理解“象形字”。

“南”的讀音,與“藍”天的“藍”字區別,學習方位詞“東、西、南、北”,理解生活中的方位以及地圖上的方位。

看地圖,風景圖理解“江南”。

看課文插圖,説一説圖意。

聽古詩讀誦,瞭解內容。

第二板塊:

認讀漢字,理解字義;讀誦詩文,讀準讀熟。

出示帶拼音的漢字:江南可採蓮魚東西北,讀準音。去掉注音,再次朗讀。

學習“魚”(複習“象形字”),學習“採”(理解“會意字”)

學習“蓮”(學習“草字頭”;蓮花、蓮葉、蓮蓬、蓮子的圖片)

看圖理解“何田田”

練習讀誦詩文(強調“an”韻拖長;採用多種方法讀熟練)

第三板塊:

欣賞音畫,塗色聽吟;角色表演,打開詩境。

觀看動畫介紹“漢樂府”(樂府詩是“唱”出來的)

欣賞音畫視頻(水墨版《江南採蓮圖》:荷塘風景優美,採蓮的男童天真可愛,小魚活潑靈動;吟誦聲音優美)

給採蓮圖塗色(同步反覆播放《江南》的吟誦)

分角色表演(全體參與,整個教室就是荷塘。主唱在中間,和唱站四方。大部分學生表演蓮葉蓮花,隨風搖曳。選幾位同學表演小魚,自由穿梭。這樣吟誦起來就穿越回漢朝熱鬧的採蓮場景裏了。)

課後作業:

背誦或吟誦《江南》給家人聽

和家長一起學習白居易的《小池》

和小夥伴一起用吟誦的方式排演《江南》(選做)

教後反思

進入古詩去學習,而不是“在詩外”學習。這節課的教學體現了這一教學理念。進入古詩的學習就是與作者與詩中的主人公“共情”的學習。這樣的學習入情入境也“入心”。學生當然喜歡,不僅喜歡讀誦,更喜歡全身心投入的表演。用整個身心去學習是學習古詩文的最佳方式。

如何進入古詩,以下兩點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課堂上播放視頻。氣韻生動的水墨動畫,優美動聽的古詩吟誦把大家帶到了漢朝勞動人民採蓮的歡快場景裏。

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學習,學生參與的`熱情高,思維也非常活躍。每個孩子或是活潑、調皮的小魚,或是風中搖曳的荷葉、荷花、蓮蓬,或是快樂的採蓮人。整個教室就是一片荷塘。這樣的情境,在每個孩子的心裏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最受歡迎的角色是小魚。課後,孩子們自發製作小魚道具,輕聲吟誦“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樂此不疲。

遺憾的是這節課的內容安排過多,讀誦練習不夠充分。如果把“象形字”“會意字”的知識,把漢字字形的教學安排到第二課時。這一節的教學重難點會得到更好的突破與落實。另外,分角色表演的環節還應該有更精心的設計與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