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師説》公開課教學設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7W

《師説》公開課教學設計多篇

《師説》公開課教學設計篇1

一、教學目標

本課為第2課時,之前學生已經進行了預習,並消除了字詞對理解的障礙,且已進行了一定的文言基礎知識的積累。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説”的文體知識,把握本文文體特點。

2.瞭解文中所採用的論證結構,重點學習對比的論證方法。

3.點燃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熱情,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課文第二段,學習並掌握本文對比論證的方法。

難點:正確把握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現實思想意義。

三、教學方法

1.以讀促感悟品評。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正確、優美的朗讀是一種有聲語言藝術,也是深刻品味作者感情的重要途徑。

2.採用問題教學法。以啟發誘導學生思考為主,適當的加以點撥總結,引導學生深入課文,認真思考,質疑問難,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四、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㈠導入新課

我們在國中學過《捕蛇者説》《馬説》《愛蓮説》等課文,那麼這些文章從文體的角度上講有什麼共同特點?

這些文章都是議論類文章,“説”是其文體的標誌。那麼“説”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文體呢?

“説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也。”“説”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一般是陳述自己對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説”可以理解為:“(作者)對××的見解”或“説説××的道理”。那麼韓愈在《師説》中又要表達怎樣的見解呢?

【設計意圖】可以讓學生感知本文的文體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創設學習氛圍。

㈡研習文本

⒈整體感知全文

學生散讀課文,思考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古之學者必有師。

方法提示:可以先找出帶有作者的觀點的句子,然後分析其關係。

【設計意圖】可以使學生有目的的讀書,並積極思考,從而把握文章結構。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⒉細部內容研習

⑴探究寫作目的

①文下注釋説這篇文章是韓愈寫給他的學生李蟠的,文中有沒有相關信息?

明確:從課文的最後一段中“(餘)作《師説》以貽之”可以看出韓愈的這篇《師説》是寫給一個叫李蟠的17歲小夥子的。

②一代文學宗師為什麼要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夥子寫下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師説》?

明確:李蟠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他不拘於時,學於餘;能行古道。

③那麼上述的幾個原因哪個是最根本的原因?

明確:以上三個方面都是原因,當時“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人也許不多,但一定還有其它的,為何只選擇了李蟠?“學於餘”,我們説向韓愈這樣一個文壇領袖學習應該是求之不得的事,韓愈有必要為他寫文章嗎?所以説根本的原因是不拘於時和能行古道。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鑑別信息的能力。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並過渡到對“古道”的思考。

⑵瞭解時代背景

①文末説“餘嘉其能行古道”,“古道”指什麼?

明確:古人的從師之道。

②古人從師之道是什麼?課文體現在哪裏?

明確:古之學者必有師且無常師。

分析:課文的一、三兩段中韓愈談到了古人的從師之道,可以總結它的核心為“古之學者必有師”“聖人無常師”,古代的知識淵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師,正如韓愈所説的“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同時古代的聖人不僅向老師學習,還“無常師”,還可以向各種人甚至一些遠不如他的人請教和學習。

③前面説過,韓愈為李蟠寫文章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不拘於時”即不被當時的社會風氣所拘束。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怎樣的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明確:當時存在“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恥學於師”的社會風氣。

分析: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刻理解韓愈寫作本文的用意,並過渡到對當時的風氣進行分析。

⑶探究論證方法

①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對比分析並批判這種風氣的?

明確:作者通過三組正反對比——擺出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從師態度迥然不同的事實,進行縱向對比,揭示了“聖益聖,愚益愚”的原因;提出人們為子擇師與自己恥於從師的事實,進行自身對比,指出“國小而大遺”的後果;提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從師態度完全相反的事實,進行橫向對比,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現象勸誘世人——有力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批判了“恥學於師”的不良社會風氣。

②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

如,“古之聖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反而“恥學於師”。請用“反而”作為連接詞,寫另外兩個句子。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文章第二段的結構,並體會對比論證的好處。仿寫環節意在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㈢思維延展

韓愈的《師説》其實就是自己的師道觀,即韓愈對於“師”和“道”的理解,對此你有何看法?並試着説説《師説》中的觀點在今天對國家社會和我們個人有什麼借鑑意義?

明確:學生結合課文自由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具體內容可參考2005年3月25日《考試報》高一語文新課標版第36期《從<師説>看韓愈的師道觀》一文。對於侷限性應該指出,並要學生查閲相關資料去了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探究韓愈寫作本文的深層用意。“結合現實談自己看法”意在使學生樹立謙虛好學和尊師重教的思想。

㈣課堂小結

本課我們瞭解了韓愈寫作《師説》的目的,那就是批判當時社會“恥學於師”的不良社會風氣,確立了自己的觀點:人應當從師學習。我們重點探究了第2段的內容,分析了本段中的三組對比,體會了對比論證“可以使正確與錯誤對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確,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的作用,也聯繫實際談了自己對從師及學習的看法。

同學們,行動是最響亮的語言,讓我們在實踐中落實。

《師説》公開課教學設計篇2

【教學設想】

讀通(搬字音、查字音),讀懂(搬詞義、問老師),耐心(要勇於研究註釋),決心(樹立學好文言文的決心)。本課擬採用目標教學法,這種教學法的優點是既讓學生知道要幹什麼,也讓學生便於總結他們掌握了什麼。作為文言文的整體理解,要力求把它當作現代文來上,把重點詞義的解釋放在理解課文中去進行。文章整體結構的理解放在背誦前進行。理解文言文的內容,牽引學生進入文本採用問讀法進行。

【教學過程】

一、預習安排

利用詞典和課下的註釋,把課文讀通,讀暢。並且初步瞭解文章的內容。

二、課堂進程

1、老師介紹文學常識。抓住如下中心詞介紹:

韓愈、古文運動、寫作背景、解題。

2、老師出示案例,學生自由發表見解,引入文章。

有一位數學老師,他輔導的學生多次在各種數學競賽中獲獎。有一回,一個獲獎學生的家長很不客氣地對他説:“你應該感謝我兒子,沒有他你就不會出名。”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對這位家長的觀點作何評價?

(老師引導學生明確:老師的寬泛定義,人的成長離不開老師。)

3、齊讀文章,學生活動:你能大致地説一説這篇文章寫的是什麼嗎?

明確:本文主要講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批判了當時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惡劣陋習。

4、學習第一段:

⑴ 朗讀:點讀第一段──老師糾音,並指明朗讀中的缺陷──學生齊讀。

⑵ 老師出示三個問題,請同學們進入文本,利用課下注釋理解文本,然後參與三個問題的討論。理解與翻譯中要注意下列詞的用法與意義:必、受、師(6個)、是故。

① 老師是幹什麼的?

② 人為什麼需要老師?

③ 選擇老師需不需要考慮他的年齡大小?

⑶ 各自背誦第一段──點背──齊背。

⑷ 老師總結:開篇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接着指出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總之,這一段提出全文的論點:人們從師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並闡明瞭擇師的態度和標準。

5、學習第二段:

⑴ 朗讀:點讀──師正音──齊讀。

⑵ 理解文本:

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弄懂這一段所寫的內容,參與下面問題的討論,並且在理解與翻譯的過程中掌握下列幾個詞的意義:出、下、恥師、句讀、不、族、相若。

① 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在從師學習的態度上有何區別?為什麼“聖益聖,愚益愚”?

② 今之眾人對自己和對孩子在從師的態度上有何區別?

③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在從師的態度上有何不同?

④ 本段文字所寫的內容是?(抨擊了“恥學於師”的陋習。)

⑤ 本段文字論證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對比。)

⑶ 熟讀──背誦──齊背。

⑷ 老師總結:本段運用了三個對比,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陋習,這是結合當時的現象從反面進行批判。文段上是首尾照應的,前面提出師道之不傳,欲人之無惑的現實,然後通過三個對比來説明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尾兩句與首句照應,再次説明了師道之不復的原因。

6、學習第三段:

⑴ 朗讀:點讀──齊讀。

⑵ 理解文本:對照課下注釋理解內容,掌握重點詞語有:常、師、之徒、專攻。討論下列問題:

① 作者列舉孔子拜師一事是為了説明什麼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② 孔子為什麼我們要拜這些人為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⑶ 各自背──齊背。

⑷ 老師總結:這一段,舉當時備受尊崇的大“聖人”、大學者孔子的例子,説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也説明了從師學習的正確途徑,而且還為第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第二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提供佐證,一石三鳥,事例選得非常精當。

7、學習第四段:

⑴ 朗讀:點讀──齊讀。

⑵ 理解文本:

對照課下注釋理解內容,應掌握的重點詞語有:傳、拘、嘉、貽。並參與討論一個問題:

作者寫《師説》這篇文章的直接動因是什麼?

⑶ 各自背──齊背。

⑷ 老師總結:這一段,説明寫作本文的緣由,但作者並沒有把它作為附記來寫,而是圍繞中心論點來寫:他讚揚李蟠“不拘於時”(與上層“士大夫之族”相反),“學於餘(從師學習),“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就是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論點。

8、理解全文結構:

(這是為學生背誦課文作準備。)

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結構,並形成如下板書:

三、段意

論點

一、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二、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 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感也難矣

三、用具體事實進一步闡明誰可為師的道理 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四、説明寫本文的原因 結論:向後學號召。

1、不拘於時;

2、能行古道。照應以上兩個分點

8、背誦全文:

在學生理解了全文寫作的結構之後,要求學生快速地背下全文。

9、課後拓展:

⑴ 學了本文你思想上得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⑵ 現在我們還需不需要老師?請談談你的見解。

《師説》公開課教學設計篇3

·課程難點與解析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識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職能、作用以及擇師標準等方面的觀點,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2.掌握古漢語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學習本文正反對比,有破有立,反覆論證以加強説服力的寫法

·學習內容

一、背景及作者簡介

1.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自謂郡望昌黎,也稱韓昌黎。曾任監察御史、國子監博士、刑部付郎等職。因諫阻憲宗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後官至吏部侍郎。卒諡文,世稱韓文公。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寫作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説文。文章論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麼,韓愈為什麼説“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所説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説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仍在沿襲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説》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裏看出。柳宗元説:“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説》,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果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説》,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説》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運動”的興起、發展,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3.“説”這種文體

“説”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範圍,可以先敍後議,也可以夾敍夾議,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説”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説》《馬説》《愛蓮説》都屬“説”一類文章。“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師説》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

二、字詞解釋

1.通假字

(1)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2)生乎吾前                “乎”通“於”

(3)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詞句解釋

古之學者必有師:古代的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學者:求學的人。這裏所説的“古之學者”,不僅指古代作學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時有志於學問的成年人。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夫:發語詞,無實義。庸:豈,哪。知:管,過問。“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作“知”的賓語,這個賓語是個帶“之”字的主謂結構,“之”的作用在於取消這個主謂結構的獨立性。年:生年。於:比。“於吾”作“生”的補語,可提至謂語“先後生”前理解,即“於吾先後生”,比我早生還是晚生。

聖益聖,愚益愚: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個“聖”“愚”是名詞,第二個“聖”“愚”是形容詞。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從師,不能解決疑難問題,有人卻不從師。之:結構助詞,用作賓語提前的標誌,“句讀之不知”即“不知句讀”,“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無定指代詞。不,通“否”。這幾個分句運用了“合敍”手法實際上應當分開解釋,即“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歡古文。古文,指先秦兩漢言之有物的散文,與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相對。韓愈、柳宗元大力倡導古文運動,不但用自己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

3.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1)吾從而師之      師,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

(2)而恥學於師      恥,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恥

(3)則恥師焉        同上

(4)不恥相師        同上

(5)孔子師郯子      同(1)

4.多義詞

(1)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       老師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指有專門技藝的人

吾師道也             學習

或師焉,或否焉       從師

吾從而師之           以……為師

十年春,齊師伐我     軍隊

(2)傳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傳遞,讀     下同。

朔氣傳金                  傳送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傳授

此世所以不傳也              流傳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闡述儒家經義的文字,讀zhuàn,下同

《張衡傳》                   記載個人事蹟的文字,傳記

舍相如廣成傳舍              傳舍,招待賓客的館舍

(3)道

會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無道,誅暴秦              道義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則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學問、修養

何可勝道也哉                講,説

道芷陽間行                  取道

(4)受

項王則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繩則直                 經受

恐前後受其敵                 遭受

(5)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通“授”,傳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疑惑,疑難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糊塗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疑難問題

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                迷亂,迷惑

以非當世,惑亂黔首           矇蔽,欺騙

(6)賤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地位卑下,卑賤

心憂炭賤願天寒                   物價低,便宜

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石           輕視,貶低

又迫賤事                         謙稱自己

(7)聖

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            聰明賢哲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有智慧的人,或特指具有最高封建道德的人,即聖人

聖君治國                      聖明、賢能

誠宜開張聖聽                  君王

三、結構分析

《師説》是一篇有着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有着卓越見解的議論文。在本篇議論文中,作者運用流利暢達的筆觸,通過反覆論辯,申明瞭為師的性質與作用;從師的重要意義與正確途徑,批評了當時普遍存在的不重師道的不良習俗;推動了樂於從師善於學習的社會風氣。

第一段,正面闡述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本段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第1句),闡述教師的作用。作者用六個字概括了教師的三個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第二層(第2、3句),闡述從師的必要。作者從反面指出,“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説明有惑必須從師。

第三層(第4—6句),闡述擇師的標準,第6句是本段的結論,也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概括地提出了擇師的標準。

第二段,運用對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本段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第1、2句),慨歎師道不傳,指出師道不傳的危害。這一層承接上文從師的標準,並領起下文對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的批判。

第二層(第3—5句),把“古之聖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於師對比,指出“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的原因。

第三層(第6—8句),把習句讀從師與惑而不從師的現象對比,批評“今之眾人”“國小而大遺”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層(第9—13句),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譏笑相師對比,批評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惡習。

第三段,以孔子從師的範例,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道理。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別從反面和正面闡明瞭“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中心論點。

第四段,説明作《師説》的`原因。繼第三段引“古之聖人”孔子從師的範例之後,以李蟠作為當時後生晚輩從師求學的範例,對李蟠是勉勵,對當時求學的人是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