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安塞腰鼓》公開課教學設計(通用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06W

《安塞腰鼓》公開課教學設計(通用多篇)

《安塞腰鼓》公開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圍繞“讀”來進行的,讓學生結合多媒體課件中的圖片和課文錄音,通過“讀”來體會安塞腰鼓的激昂的氣勢,雄壯的場面,感受課文所表現出來的美。(重點)

過程與方法

看錶演、聽錄音、讀課文,積極的參與學習,主動的進行交流,注重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合作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文章對高原生命的熱烈讚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動和力量及豐富的文化內涵,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古老的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風沙滿天。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貧瘠落後的土地,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土地上卻產生了一種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安塞腰鼓。(多媒體播放安塞腰鼓視頻)

看了以上這段視頻錄像,你們有什麼感受?(待學生回答後)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劉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

(多媒體投影:課題、作者)

二、整體感知:

1、師:請快速閲讀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按照表演前、中、後的順序給課文劃分段落。

2、注意以下生字詞語。

(多媒體出示下列生字詞)

(1)亢奮(kàngfèn):極度興奮。

(2)晦暗(huì′àn):昏暗。

(3)羈絆(jībàn):纏住了不能脱身,束縛。

(4)宂雜(rǒngzá):繁雜。

(5)驀然(mrán):突然,猛然。

(6)歎為觀止(tànwéiguānzhǐ):讚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7)戛然而止(jiárán′érzhǐ):聲音突然中止。

3、學生演示結構劃分後,教師顯示結構示意圖。

4、學生初談感受。

5、教師:安塞腰鼓是我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民間舞蹈之一。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

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使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足勁!”。接下來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放錄音)

三、評點式品讀

1、師:;好一個安塞腰鼓!”的“好”體現在哪裏?任意尋找自己覺得寫得精彩的地方,要求用“好,好在”這一句式進行評點。(提示:可以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各方面進行評點,説得越多越好。)

2、師引導:從大家的朗讀中,我們似乎聽到了激盪的鼓聲,感受到了那烈火般的舞蹈,文章為什麼會這麼有氣勢?你能否從文章的語言材料中找一點依據?(多媒體顯示)

(1)運用比喻,使描寫的對象更加形象生動具體;

(2)運用排比,使文章的氣勢更加恢宏、雄渾有力,用來描寫安塞腰鼓很適當。

(3)這篇文章中還有許多獨句段,還有許多短句,如“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短促、激烈,有強烈的節奏感,正如急促的鼓點。

(4):運用反覆,使語言有了一種鼓的韻律,形成迴環往復的氣勢,增強語言的表現力,推動情節和感情達到高潮。

3、師:將自己喜歡的段落大聲地朗讀出來,再一次體會安塞腰鼓的壯美,然後談談你對課文內涵的理解:作者歌頌了什麼?。

(教師摘要出示:A、這是一篇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B、歌頌陽剛之美。C、表現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D、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D、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歌頌黃土地上的陽剛之美。歌頌了承載生命的黃土地。歌頌了黃土地上生活的人。

四、質疑探究

1、師:西北現在好像成了貧困落後的代名詞,作者為什麼這樣歌頌西北漢子?為什麼對黃土高原情有獨鍾?課文中哪些語句表達了作者的這些思想感情?找出來,一起探究。

五、小結、佈置作業。

這是一篇描寫抒情性散文,通過對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的場面描寫,歌頌了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這是生命和力量的渲泄,這是中華民族和黃土高原特有的一種文明、一種文化。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文化。黃土高原所產生的壯闊、豪放的氣概和精神,催人奮進,給人震撼與鼓舞。

《安塞腰鼓》公開課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識記本文出現的重點字詞,瞭解安塞腰鼓。

2、學習本文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腰鼓表演的技藝,品味文章的語言。

3、學會欣賞舞蹈表演的藝術,感受舞蹈的美,體會安塞人的內在品質。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師:源於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有很多,哪位同學能夠説出自己知道的幾種?

生:畫畫、雕塑、武術

師:我們身邊的能列舉幾個嗎?

生:鬧元宵、踩高蹺、舞獅、秧歌

師:對,其實,還有一種威風鑼鼓表演,氣勢宏大、場面壯觀。今天我們學一篇同樣為鼓的表演安塞腰鼓的文章,看看安塞人能舞出點什麼?

二、理解題目

教師引導學生就文章題目提出問題,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

三、整體把握課文。

1、解決文章中的生字詞。

教師把生詞分為四類:注音、解釋、書寫、累積。啟發學生體會這樣分類的目的。指出整理、累積詞語的方法,什麼樣的詞語需要整理和累積(不認識的、重要的、有價值的)?如何累積(分類、書寫記憶、運用記憶)?

2、文章寫了什麼?

要求:默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開始部分,寫一羣后生神情沉穩而安靜地站着;緊接着寫他們開始捶、發狠、忘情、沒命地捶;這樣的行為一直持續寫到了文章的什麼段落?文章最後説: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由此可見,文章寫了一次黃土高原人表演安塞腰鼓的文藝活動。由此,你認為整篇文章的層次可以如何劃分?歸納一下各部分的大意。(教師預設:第一,表演前;第二,表演中;第三,表演後。)

(2)在文章中間的部分,同學們是否發現有一些句子反覆出現,在整體理解課文方面能給你什麼提示?根據這些提示,試着把這一部分劃分一下小的文章層次,總結一下層意。(教師預設:第一,寫安塞腰鼓的舞姿以及給人的聯想。第二,寫安塞腰鼓巨大的聲響給人的感受。第三,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第四,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換,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對你欣賞舞蹈藝術有什麼啟示嗎?由此初步思考,作者寫安塞腰鼓,要表現什麼?從哪些語句、段落可以看得出來?試着讀一下。

四、重點研讀。

師:你認為文章哪一句話、哪一段、哪幾段寫得比較好?好在什麼地方?説一説理由,讀一讀,體會一下;或者有什麼疑問、需要討論的問題,咱們一起討論一下。

1、文章寫表演前的情況,有什麼好處?

師提示:沒有一個靜止的開始,後面的忘情的動,好像就沒有參照系一樣。這裏的靜,是為後面的動蓄勢。

分析:人物茂騰騰的後生;背景一片高梁地,噝溜溜的南風;性格樸實;神情沉穩而安靜;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2、作者寫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麼特點?是怎樣寫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先用排比寫: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然後用比喻寫後生的舞姿像強震擊起的石頭;然後用排比和比喻的方法寫鼓點像驟雨;流蘇像旋風;腳步像亂蛙;瞳仁像火花;風姿像鬥虎。

這樣寫的好處:比喻使描寫的對象更加生動具體,排比增強了文章的語言氣勢,很好地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3、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怎麼理解?

寫出了陝北高原人的性格特點:粗獷、豪放、開放。表現:在這樣一片貧瘠的土地上那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要掙脱、衝破、撞開束縛、羈絆、閉塞,由晦暗追求明晰、光明、富裕生活的一種信心和勇氣。

4、如何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的?

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了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以及聲勢的不同凡響。

第一句寫響聲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出回聲;第二句寫響聲撞擊在心裏,觀眾的心裏產生共鳴;第三句寫響聲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5、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安塞腰鼓給人豐富的想象力的?(力量、聲響、光影的變換。)

6、為什麼説: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簡直像來到另一個星球?

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覺,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人會感覺特別的寂靜。這裏是用靜來反襯剛才的鬧。

7、如何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雞啼是天亮的象徵,是希望的象徵。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有這些安塞人的精神,他們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也正是希望之所在。

五、小結。

1、文章寫了一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動,作者想通過敍寫,表達作者對於生命中奔騰的力量的讚美;表達作者對黃土高原人特有的內在的精神品質進行讚美的思想情感。

2、在文章的寫法上,你有什麼啟發?(按照時間劃分來寫活動的方法;語言大多使用修辭方法,以增強語言表現力;善於抓住生活中美的東西;寫表演活動可以從舞姿、聲響、給人的想象、給人心靈的衝擊等方面着手。)

3、安塞人內在的東西給你什麼啟示?(人應該有追求,應該這樣痛快地生活和追求着。)

4、閲讀這樣的文章應該注意的問題:學會調動自己的感覺經驗,體會問題背後所藴含的東西,從而達到理解語言文字的目的。

六、佈置作業(選其一)。

1、觀看千手觀音,寫一段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注意運用劉成章寫安塞腰鼓的手法,學習他的語言。(教師提供網址)

2、你知道我們家鄉獨有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嗎?試着蒐集、整理、交流一下,學習本課的寫法,寫一寫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秧歌隊伍表演的情形。

第二部分網絡議課實錄

問題一:教學設計到教學實踐:加法還是減法

陳大偉(以下簡稱陳):讀完你的教學後記,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你對教學的理性追求。做事之前要清楚自己想幹什麼,這雖説是老生常談,但在實踐中我們卻常常迷惑和忘記。你對學生的理解基礎、達成理解可能的方式、理解什麼、學會描寫的方法,學會欣賞舞蹈等方面的認識和分析給人很多啟發。這種啟發是對認識教材和分析教材的思路的啟發,對我的幫助很大。你在反思中提到這節課,自己設計的內容過於繁重。想法太多,反而一個也沒有實現好。我很同意這樣的看法和觀點。課堂教學不能貪大求全,什麼東西都想做,結果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好。

任念國(以下簡稱任):非常同意你的觀點。追求大而全向來是教師經常犯的一種錯誤。但是自己感覺:老師備課時還必須要大而全,只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選擇最佳的、適時的切入點,以點代面,重點突破,從而更加深入地全面把握。

陳:我同意備課要深、透、全,但關鍵是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要學會捨得,並充分認識到一節課不可能吃成胖子,教學中不是為了展示自己對教材理解多麼深刻!想法太多,反而一個也沒有實現好。或許,現在教師要做的,不是怎麼去擴充,而是應該想想怎麼做減法。

陳:很多老師在做公開課時帶着沉重的包袱,想着得獎,想着聽課者的好評,卻失去了自我和真實。實際上,一節課就是一節課,三維目標需要在經常的教學活動中追求,不是一節課就能實現的。評課時,我們也不能求全責備,不能要求一節課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都必須出現。

任:這一點我是深有感觸。如果不能把壓力很好地轉化為動力,戰時的狀態不能很好地調整的話,這確實是一個授課教師一個用粉筆作戰的戰士要打敗仗的很重要的原因。

陳:這是很難避免的壓力。我認為,有更高層次和境界的教師在此時是心中只有學生,只根據學生的需要和現狀進行教學。

問題二:單篇教學與主題單元如何有機聯繫

陳:我把你的《安塞腰鼓》教學簡記讀了兩遍,我認為你的把握是對的:以時間為線索,分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後進行,而在表演中,又從聲響、動作、想象等方面展開。

以時間為線索是一方面,同時考慮到這是一個藝術欣賞的單元,還可以從舞台藝術的角度具體展開,比如:

表演前:

(人物)一羣茂騰騰的後生。

(場景)他們的身後是一片高梁地。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裳。

(動作神態)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

我覺得這是一個電影場景的寫法,也是戲劇開幕前的場景,可以讓學生充分想象,並在想象中期待那驚心動魄的一捶。

表演中:

鼓點像驟雨(聲);流蘇像旋風(物);腳步像亂蛙(人);瞳仁像火花(眼);風姿像鬥虎(人的整體感覺)。

任:你的建議讓我很受啟發。從主題單元的角度來考慮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和策略。因為自己對舞台藝術瞭解不多,所以沒有去涉獵。陳老師所建議的設計,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對於學生來説,文化藝術舞台藝術的涉獵和儲備,可能對他一生都有好處。這個思路我會汲取的,謝謝!

陳:在我的聽課實踐中,我注意到很多老師很難把握一節課的要點,他們僅僅是就事論事,缺乏整體感和前後關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且也很難找到展開教學的思路。所以我與中國小教師交流時常常談到:我們要學會欣賞整個畫面,而不是僅僅陷入某一個局部。我注意到你在此處特別強調謝謝,我很高興,哪怕就這一個問題我們達成了共識,都是我們討論的成果。

問題三:如何認識和處理文章的特色

陳:我以為這是一位舞蹈藝術行家的傑作。學習排比,是這節課的一個要點。通過這裏的學習,讓學生意識到,排比不是重複,而是從不同角度展開(或者不斷深入地迫近,此處是從不同角度展開)。學生要學習觀察舞蹈藝術,需要從聲、形、動態、眼神、整體感覺等方面入手。

任:關於排比,你的觀點讓我很受啟發。學生的理解不夠深刻,可能就是緣於教師的考慮膚淺。自己平時的分析也只是站在考試的角度,讓學生體會一下:排比的使用有什麼具體意義,增強了什麼樣的語言氣勢(有什麼表達效果)而已。至於如何從哪些方面來增強語言氣勢、如何在實際運用中學會寫排比,還真的沒有深入探索過。我想這也許是自己今後應該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陳:另外,我在此受到的一點啟示是,比喻首先應該建立在聯想和想象的基礎上,學習比喻是學習聯想和想象。對於這個看法,是否有道理?不知道你怎麼看?

任:對於比喻的產生,首先是建立在聯想和想象的基礎之上的説法,我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個大家或者聽話人比較熟知的東西,來陳述自己要説而對方不大容易理解的內容,所以,先有聯想,然後才能產生自己認為很貼切的比喻;至於想象,如果在此時有用武之地的話,換成比較好了!

陳:在這裏,比較是一種方式,我是從心理活動的角度來考慮的,你説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個大家或者聽話人比較熟知的東西,來陳述自己要説而對方不大容易理解的內容,對我認識比喻有好處。但我在想,有沒有把比較熟知的東西想象成更美妙的大家不大熟悉的東西(這之中的心理活動可能是想象)?你能不能想到一個例子?

任:非要找一個例子的話,找張曉風的《行道樹》好了。

陳:另外,你很注意抓住詞、突破詞、強調詞,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但短句也是這節課的一個重點,短句怎樣利用,在運用中體會短句的作用,我覺得還需要討論或者引起重視。

任:對!自己在詞語、短句、鋪排句子組合的整體設計上,確實缺乏一個通盤的考慮,導致在語言的學習上缺乏整體性。

陳:在此,我更想向你請教:長句、短句表達的差異是什麼,在此課中怎樣處理更好。

任: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體會:(1)短句、長句、段落的交錯使用、融合,與安塞腰鼓鼓點的急促與舒緩,沉重與輕盈,整齊劃一的隊伍行動與個體的舒展表現相結合的現場描摹是一致的。(2)甚至可以用長句、短句、段落的重複交錯使用來完成對課文的整體梳理和把握。(3)可以放在文章的整體把握階段,加深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深入理解和體會,以求得對這種舞台藝術的深入體會和領悟。(4)在對這種表達方式的仿寫和運用中加以體會。

陳:真好。我還體會,鼓點急促是用短句來突出、來表現的。我在想:關於詞的教學是集中好,還是具體到句段賞析時再分散處理好?

任:我覺得是分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要好一些,讓詞語成為有家的詞語、成為句子中、語言中活生生的詞語。實際上,我在詞語的設計上是想教給學生一種梳理的方法。但最後,還是少了這一環節。

問題四:生活是源還是文學是源

陳:如你所説,對安塞腰鼓你不熟悉,學生也不熟悉。因此你在教後反思中所設想的一次視頻的播放的意義和價值似乎不能低估。如何用更好呢?我想把它作為引起和展開教學的核心。我設想:是否可以先播放一段視頻,這樣安排教學流程:

(1)引導:看了這一段,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麼?用幾個詞描述一下。

(2)啟發:我們來看一看某某作家的感受,他是怎樣描述這種感受的?

(3)體味:反覆詠讀、品味字、詞、句,體味短句、排比、比喻的用處。

(4)運用:現在我們再看一遍視頻,想一想,你對這段舞蹈有了哪些更深刻的印象。

(5)表達:想一想,面對這段舞蹈,你會寫些什麼?你將怎樣寫?

這樣的線索會不會簡單一些,會不會節約出一些時間來?

我沒有語文教學經驗,所以僅僅是一種設想,要請你思考和批評。

任:關於語言文字的理解,是先由具體的現實錄像般的視覺感受給大家一個印象,還是在學生自己感悟語言文字產生印象之後,再給學生一個具體的例子予以現身説法?我還是希望:先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本身,將視頻放在最後。原因很簡單: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讓學生先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是很重要的,一是任何事情必須先有自己的判斷,二是避免被先入為主的感性材料所左右,泯滅創造的機會和可能,這更符合語言文字理解的習慣吧!

陳:你的意見很有道理。我也説説我這樣考慮的理由,它實際上涉及生活是源還是文學是源的問題。我的考慮是:安塞腰鼓舞蹈藝術是源,這篇作品是流,先有安塞腰鼓這種藝術形式或者藝術活動,然後才有這篇文章,我想的就是先回歸本源,而不是首先用文本約束。這樣的教學進程就是:直觀地迴歸藝術本身,自己先感受、體悟;然後用文章做參照,體會文章的特色與創造;再回到藝術,提升自己對藝術的感悟和表達。這樣,學生將有更大的創造空間,一千個哈姆雷特更容易出現。我個人的感受是,音樂藝術、形象藝術留給人的創造空間比文學藝術留給人的創造空間更大,所以《易繫辭上》説: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當然,這種討論和實踐都可以繼續深入。

《安塞腰鼓》公開課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2、通過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表現出來的生命中奔騰的力量和陽剛之美。

3、理解排比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理解排比的作用,精讀重點句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教學準備:

1、讓學生查閲有關安塞腰鼓的資料,瞭解其特有的文化內涵;查閲工具書,掌握生字詞。

2、教師將圖片資料或音像資料製作成多媒體課件。

〔設計思路〕

1、美文應美讀,好文章只有用心誦讀,才能品味出內在的美。本文教學在創設情境的基礎上,突出對文本誦讀的要求。讀法多種多樣,聽讀、範讀、齊讀、讀中品味。同時注意朗讀節奏、重音、停頓、升降的指導。在朗讀中,學生通過形象生動、鏗鏘激越的語言,領會作者對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讚頌。

2、培養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教師只是學生的合作者和引導者,師生共同創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3、本文可用一課時學課文,用一課時作練習及質疑問難。練習就以輔導完成課後的“研討與練習”為主。可補充“新學案”中的相關練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師:你喜歡這些畫面嗎?喜歡哪個方面?你此時內心洋溢着怎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回答,同時交流查閲瞭解的“安塞腰鼓”的資料。)、

俗語説:“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產生於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今天我們就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奔放、動感的畫面,熱烈、鏗鏘的音樂,讓學生直觀、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昂的課堂氛圍,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或放錄音,學生聽讀,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

(讀是與文本接觸的開始,通過聲情並茂的範讀或課文錄音,學生對課文的情感基調就有直接、真切的感知,能更好地進入課文情境。學生各抒已見,既可訓練自已的口語表達能力,又營造了自主輕鬆的課堂氛圍。)

2、積累本課字詞:亢奮()晦暗()羈絆()

燒灼()宂雜()驀然()

震撼()磅礴()

戛然而止()

2、指導朗讀。

教師指導:“第一部分是鼓聲響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間部分是鼓聲響起來,語調就應該激越、高昂。鼓聲落,要讀出悠遠寂靜、若有所思的情緒,語速稍慢。”

學生組內自主朗讀,體驗作品的情感、語調,然後推薦代表,比賽朗讀。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這一環節就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朗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有所感悟,享受到審美樂趣。同時,用比賽來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角。)

三、精讀賞析,問題探究

(一)朗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用文中詞語或短句)

如:壯闊、豪放、火烈、有力、元氣淋漓、驚心動魄、奇偉磅礴、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等

(二)理清結構:

1、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

2、表演部分從四個角度展示腰鼓的藝術魅力(“好一個安塞腰鼓”)

(三)尋找美點:

作者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展示了安塞腰鼓的美,試用“美,你看(聽)……”的句式進行敍述。分小組討論進行。

如:1、蓄勢待發的後生美,你看,他們身後是一片高梁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

2、火烈的舞蹈場面美,你看,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3、激越的鼓聲美,你聽,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着酸棗樹的山崖上,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勵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

4、擊鼓的後生美,你看,他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疾速地搏擊着,大起大落地搏擊着。它使你……

5、變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

(四)排比句式的理解:

A、從形式上看:

有句內的排比,如:

a、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b、它震撼着你,燒灼着你,威逼着你。

有句與句的排比,如:

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

有段與段的排比,如: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B、從用法上看:

有的用以增強語勢,突出腰鼓舞的恢宏氣勢,如:

a、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

b、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有的用以渲染腰鼓形象,節奏感強,充滿旋律美,如:

a、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b、隆隆隆隆的豪壯的抒情,隆隆隆隆的嚴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雜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五)誦讀課文

(六)佈置作業:找出課文中你認為寫得最有氣勢、最有激情的句子並抄寫。

《安塞腰鼓》公開課教學設計4

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帶着為什麼的思想去學習,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從中領悟中華兒女的英武精神。

2、品味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既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形象,又用更多的筆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層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並發表對課文的見解即教學的重點。

【教學方法】

1、多媒體助學

2、誦讀導學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1、提問:看完這些畫面,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自由回答)

你知道安塞腰鼓是一種怎樣的藝術形式嗎?

2、交流查閲的有關安塞腰鼓的資料。附資料:

安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着陝北高原民眾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今天我們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錶演片斷,聽全文朗讀(配樂,配畫面)。注意朗讀者有沒有讀錯的地方。

2、思考問題:

⑴安塞腰鼓總體上給你什麼感受?它有什麼特點?

壯闊,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安塞腰鼓。宣泄生命力量的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熱烈的舞姿,有巨大的力量,有沉重的鼓聲,有深厚的土壤。

⑵這篇文章運用最多的修辭手法是什麼?你覺得有何效果?

排比,有句子內部詞語的排比,有句子的排比,有段落的排比。這些排比使文章氣勢恢弘,語氣連貫,節奏明快,感情強烈。

三、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有感情有節奏有氣勢的朗讀

1、過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與力量的禮讚,為了表現生命偉大,粗獷,豪邁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與內容的和諧。我們重點朗讀讀其中一個片斷,感受作者是怎樣造成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排山倒海的氣勢,來與所要歌頌的生命的力量相輔相承的。

2、以第五節來示範朗讀:

⑴播放範讀片斷(配樂,配畫面)。注意聽清朗讀者處理的語音輕重,語調的抑揚,語速的快慢。

你覺得他讀的怎樣?哪些語句讀的好?指導朗讀,讀準重音,讀出節奏,氣勢:

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增強氣勢)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節奏感強,渲染動感形象)

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

⑵小結:本文段使用排比,將安塞腰鼓的力與美推到極致。

⑶配合音樂,畫面齊聲朗讀。

⑷小結:作者利用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再現“安塞腰鼓”的恢弘氣勢,揭示了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現在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其他部分,讀出節奏,氣勢,品味精彩語句,説説自己對這些語句的理解。

四、學生品讀,體驗感悟

1、學生選擇自己認為精彩的語段進行散讀並作點評。

2、小小組合作學習探究。

3、抽讀,結合語境談理解與感受。

五、總結文章主題

通過剛才大家的品讀,你覺得本文除了讚美安塞腰鼓的壯闊,豪邁和火烈,還讚美了什麼?

六、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民間大型舞蹈形式(舞龍,舞獅,滾燈,扭秧歌等)

七、佈置作業

1、自由選擇文中某一精彩片段朗讀,背誦。

2、選你最喜歡的兩個句子抄下來,模仿它們的表達方式,再仿寫兩句。

3、解決課後學習建議

【教後感】

現代化技術與語文的整合:

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他們的想象。古希臘教育家説:“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上課伊始,播放一組畫面,那生動粗獷的表演場面,拉近了學生和按塞腰鼓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有了形象的感受,產生情感的共鳴,激發了學生的想象。接着在聆聽課文朗讀以後,又給課文精彩的段落配以畫面和朗讀,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直觀,形象的感知。用聲音,色彩,圖象等形式感染學生情緒,給人以強烈的視聽效果,將學生帶入課文的佳境。強化了文學作品的薰陶感染作用。還增大了課堂容量,使知識量和信息量大幅度增加。

開展了聽,説,讀,寫等各種語文實踐的活動。

課前安排三分鐘講話和學生的點評;閲讀文本採用多種形式的讀,有聽讀,範讀,散讀,抽讀,品讀等活動;在品讀過程中還設計了仿説拓展的實踐活動。作業安排朗讀背誦精彩段落,仿寫精彩語句的作業。最突出的一點整個課堂書聲朗朗,學生朗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在反覆誦讀中,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從不同層面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和陝北人民純樸,粗獷,豪放的性格,加深學生對文本的體驗和感悟,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安塞腰鼓》公開課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習朗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3、感受中華傳統文明的精神力量。

教學重點:

1、學習朗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教學難點:

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1、安塞腰鼓是產生於北方黃土高原上的—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黃土高原氣息,對於生活中沒有觀賞過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我們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學生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鬆多了。

2、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有着雄渾偉奇的畫面,更有着與畫面風格一致的氣勢磅礴的語言,所以整個教學過程以“朗讀”為主,在朗讀中感受氣勢,在品讀賞析中感受語言之美,使學生得到藝術的薰陶。

教學步驟

一、片斷播放,觀感引讀

播放2~3分鐘的腰鼓舞片段,調動學生情緒,並在學生的觀感暢談中引入課文。

在學生談觀感時,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適當引導:

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的“絕活兒”,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與當地自然環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

它是人、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高度合諧。人的表演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一脈貫通。

安塞腰鼓的內涵是生命的激昂和渲瀉;是羈絆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發、噴湧。

二、高聲誦讀,感知氣勢

自讀、分讀、齊讀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試用“好一個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容。

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壯闊”“豪放”“火烈”“有力”“元氣淋漓”“驚心動魄”“奇偉磅礴”“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三、分析內容,理清思路。

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5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這5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學生會很快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明確: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四、品讀賞析,學習句式

1、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意藴美、情味美。

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句內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句與句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流做;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錢鑽,能表達出強烈的思想感情。

反覆句式:反覆,是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特意重複某個詞語或句子。在本文中,它常常是與排比結合起來使用的。例如“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

有間隔反覆,如:

好一個安塞腰鼓!(第13、17、22段三次出現)

有連續反覆,如: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着酸棗樹的山崖上,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了隆隆,隆隆,隆隆。(14、15、16段又構成間隔反覆)

五、知識拓展

陝北民俗:春節扭秧歌、吹嗩吶、耍獅子、舞龍燈

陝北藝術:秧歌、腰鼓、民歌、剪紙、泥塑。

陝北飲食:以雜糧為主,有小米、高粱、蕎麪、南瓜、紅棗、米酒等。

六、小結

這篇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錫銘,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讚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的思想感情,讚美陝北高原人們粗礦、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徵。文章多處運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激越豪壯,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

七、作業佈置

1、積累文中的好詞好句。

2、配樂朗誦,錄成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