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寫作基礎新版多篇

欄目: 素材及寫作指導 / 發佈於: / 人氣:1.7W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寫作基礎新版多篇

會計畢業論文 篇一

摘要:

隨着當前我國的全面改革進一步深化,在諸多領域中的改革進程也有了加快,為能有效的應對市場經濟的變化,企業金融會計領域的優化改革就比較重要。要能充分重視企業金融會計風險的防範,保障金融會計能順利的運行,這對整個企業在市場中的生存發展都有着積極作用。基於此,本文主要就企業金融會計的發展現狀以及風險防範的重要性進行詳細分析,然後結合實際對主要的風險問題和產生的原因加以分析,最後結合實際探究企業金融會計風險的防範控制措施。通過加強企業金融會計風險的防範控制理論研究,就能有助於企業金融會計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

企業金融;金融會計;風險防範

企業的金融會計業務發展中,會計風險是不可避免的,由於諸多因素的影響,對企業金融會計就會帶來風險,充分重視風險的防範措施實施就比較關鍵。企業的金融風險是具體風險的表現,要對這些風險進行詳細的分析,針對不同的風險類型,來進行實施針對性的應對策略,這樣才能有助於企業的金融會計工作的良好發展,才能真正的推動企業在市場發展中的競爭力提升。在當前多變的環境下,加強對企業金融會計風險實施理論研究,對實際發展就有着實質性意義。

一、企業金融會計的發展現狀及風險防範的重要性

1.企業金融會計的發展現狀分析

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這也是市場主體中比較關進的部分。在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背景下,企業的規模上也會不斷的擴大,這對經濟的發展就會有着促進作用。金融會計是企業中比較重要的工作,對企業經濟發展有着直接影響。在當前的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金融會計的工作面臨的發展壓力也愈來愈大。由於多變的市場環境,所以金融會計的風險就相對比較多,而應對這些風險就成為當前企業比較重要的發展課題。

2.企業金融會計的風險防範重要性分析

金融業的穩定發展,能夠保障國民經濟的健康成長,這也是對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下,經濟環境比較多變,作為企業的發展就要能順應時代潮流,在金融會計的管理上進行加強,通過現代化的管理方式,來進行加強企業的金融會計的工作水平。在企業金融會計的實際工作過程中,會受到諸多層面的因素影響,從而帶來一些相應的風險問題,這就對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威脅。只有充分重視企業金融會計的良好發展,才能保障企業的健康成長,風險防範措施的科學化實施在這裏就比較重要,在風險防範措施的良好實施下才能保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強化保持。企業金融會計是企業發展中比較重要的管理內容,這對企業的健康發展有着直接的影響,這是和企業的經濟效益有着直接關聯的。在日益複雜的發展環境下,企業的金融會計工作過程中,也有着很大的風險存在,如果沒有將風險管理的力度得到加強,就必然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影響,在經濟上也會造成很大的損失。這就要能夠在金融風險的防範力度上進行加強,保證企業的金融會計工作順利進行。

二、企業金融會計主要的風險問題和產生的原因

1.企業金融會計主要的風險問題分析

無論是何種企業,在實際的經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就會存在着風險。金融會計風險是企業在安排上沒有得到合理化,以及相關人員自身的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引發的可能對企業的經濟造成損失的風險。由於工作的內容不同所以在風險的類型上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企業金融會計中的結算風險就是比較突出的風險類型。在會計結算的工作方面,實施者是銀行系統,並且在操作權以及方法上都具備。但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有沒有嚴格的按照科學的步驟和程序,就會造成會計計算在數據上沒有準確的體現,這樣就在經濟損失上存在着風險。再者,企業金融會計風險中的核算風險,也是比較常見的風險類型。在具體的核算過程中,由於在程序上比較複雜,加上沒有規範性的運作,這就造成了在核算的工作上很難得到有效滿足實際需求。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在賬目核算過程中,由於沒有及時性的對財務實施核算處理,就會帶來相應的風險。還有是在對會計憑證以及報表進行填寫過程中,由於沒有認真的對待,所以就會造成操作錯誤的存在。在會計管理的漏洞方面的問題也比較突出,以及在金融會計的業務核算方法的選擇沒有科學化等。另外,金融會計風險中的監督風險也是比較重要的風險類型。企業金融會計的監督工作,對企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有着直接的影響。但是在具體的會計監督的職能上就存在着弱化的現象,在具體的會計監督的措施實施中比較乏力,沒有得到完善的監督。資金運轉以及活動中的反饋信息以及預警機制相對比較缺乏,這些層面的問題,就對企業的金融會計的正常發展有着很大負面影響。由於會計監督的管理力度較小,就比較容易造成不科學行為的出現,最終就會出現資金層面的風險發生。企業金融會計風險還體現在決策的失誤方面,在這一風險問題上是和會計的核算以及監督同時發生的。在監督以及核算層面的問題出現,就一定會出現信息的錯誤,從而就會影響決策的準確性。就會對企業金融機構帶來決策上的失誤風險。除此之外,企業的金融會計人員自身素質風險問題也是比較重要的風險內容。由於金融會計工作人員自身的職業道德不高,以及在管理和操作中的'不謹慎等問題,就比較容易引發風險問題的出現。

2.企業金融會計主要的風險問題產生的原因

從當前我國的企業金融會計風險產生的原因來看,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在金融企業會計的內控系統建設方面的不完善,是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金融企業的會計控制對風險防範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從而就在控制的措施上分散到不同管理制度當中。這就比較容易造成會計工作的實際問題不能有效及時的處理。除此之外,還有是信貸以及會計等相關的控制機制的結合度不夠,這就對資金的充分高效運行有着很大的影響,對職能的控制發揮就有着諸多的阻礙。企業金融會計的風險還受到外部經濟環境的因素影響。在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的市場經濟改革就有着進一步的深化,企業的生存發展在當前就有着很大的壓力。面對外部的多變的經濟環境,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問題也不斷的顯露出來。企業為能夠在這一發展過程中獲得優勢發展,就採用一些非法的手段來保障自身的發展。例如低息房貸以及高息攬堵等,對企業的會計核算的原則沒有得以重視,甚至是嚴重的違背了會計原則。這就對市場公平競爭的秩序嚴重擾亂了,在企業的運營成本方面也會由於不慎而大幅增加。由於沒有充分重視會計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也比較容易帶來相應的風險。企業金融會計管理制度,是保障會計工作能夠得以良好有效實施的基礎,在當前的發展過程中,一些企業還沒有將風險預警機制得以完善建立。以及在實際的會計工作過程中,沒有進行科學化的指導,這樣就必然會在風險上有所增加,對企業的金融會計穩定發展也會帶來諸多的不利。除此之外,就是相關的會計人員自身的風險意識不高,以及在財務風險的認識上不充分等,這就必然會造成風險發生概率的增加。另外,從內部管理的管理原因層面來看,由於沒有科學化的會計管理模式,就會造成企業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比較嚴重。在內部控制的措施上沒有得到充分重視,缺少科學性,所以在控制的效果就不是很好。

三、企業金融會計主要的風險防範控制措施

第一,對企業金融會計的管理型制度體系建立要加強。只有從制度體系層面結合實際加以完善,才能保證企業金融會計工作的優化發展。要能金融會計的風險得到有效的防範,就要能夠在會計管理的作用上得到有效加強,並要能在業務經營方面從制度管理層面進行着手。對管理型的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的體系建立,要能夠從多個環節加以注重,在核算體系方面加以建立,還要能夠在分級授權以及統一管理方面得到有效的結合。要能在會計管理的秩序上得到有效加強,對存在着的假憑證以及假賬簿等問題要能嚴肅的處理。

第二,在金融會計的風險防範方面,還要能夠對會計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得到加強,以及在相關會計人員的職業素層面不斷提升。對金融企業的會計風險的降低,財務會計人員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以及業務能力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響。只有在專業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上得到了加強提升,才能有助於企業金融會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從具體措施實施層面來看,相關的會計從業人員,要能從政治素養以及會計專業的素養上進行加強提升,要能將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充分的滿足工作崗位的需求。會計人員要能不斷的將自身文化程度以及技術得以提升,通過現代化的工作技術來優化金融會計的工作。

第三,企業金融會計風險的防範措施實施,要能在會計信息的強化以及改善的工作上得以重視,對會計信息的準確性以及完整性等方面得以充分的保證。從具體方法的實施上,銀行要能在貸款申請的接受中,要對經過註冊會計師審計驗證的會計報表完成基礎上才能得以應用,在會計報表的信息準確性上要確保,還要對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的無限連帶責任進行出具。再有就是銀行要能在接受企業超過了一定數額的貸款申請的時候,不僅要能對主要的會計報表進行報送,要要在償債能力方面的信息詳細的補充。

第四,要充分的將企業金融機構的會計內控得到加強。及時將金融會計的內控觀念進行更新,要能結合實際樹立全局的發展觀念,還要能在內部控制的各項制度以及措施上,能夠形成有機的整體。要能在信息安全的觀念上加以樹立,然後就要在內部控制的體系構建方面得到充分重視,在管理以及操作的環節進行加強。從金融會計的內部控制管理層面,要在相關的法律制度等方面的要求加強重視,在內控的相關法律規範上得以完善。在實際操作的內部控制上,要能在各環節的設置職能崗位等,加強內部會計的控制。

第五,加強對企業金融風險的評估工作科學落實。企業金融會計是比較典型的經濟活動,所以風險的存在是正常的,這就需要在具體的工作開展中,加強對企業金融風險的評估工作,這對風險的有效規避就有着積極作用。相關的會計風險評估人員,要能對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能夠有全面的認識,對金融會計的風險分析進行詳細化,將風險能夠得到最大化的降低。然後在企業的領導層面的風險防範意識要加強,在企業領導層的帶領下,就能在風險的控制力上得到加強。

第六,對企業的金融會計風險的防範,要注重對現代化技術的應用,以及在會計監督方面的工作得到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對金融會計風險的防範有着積極作用。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下,能在信息的處理方面迅速準確的呈現,在工作的效率上也能得到有效提升。通過統一化的會計信息網絡的建立,就能從整體上提升會計風險的防範力度。最後要能在會計監督的力度上進行加強,這對金融會計風險的防範也比較關鍵。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當前的企業金融會計的發展中風險的防範,就要能從多方面實施措施,並要充分考慮風險防範的策略應用。面對當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要想獲得優勢發展權,就要能保證在金融會計層面的強化,只有如此才能有效保證會計風險的有效防範。此次主要從企業金融會計風險的表現,以及原因和防範措施等層面進行了研究,希望能通過此次理論研究對實際發展有所裨益。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 篇二

1.研究目的

20xx年末,國資委修訂的《 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提出,從20xx年起,中央企業經營業績考核“使用經濟增加值指標且經濟增加值比上一年有改善和提高的,給予獎勵”;20xx年1月,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央企經營業績考核工作會議上表示,從20xx年第3任期考核起,央企將全面開展EVA考核,更加關注價值創造的能力。國資委正在極力推行EVA業績評價指標。然而現實中,EVA在中國一路難行,很難真正應用。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分析找出真正原因,並試圖從理論角度,結合實際提出應用措施,從而使這種先進的方法在國有企業中廣泛應用起來。

2.研究意義

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和其派生出來的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的侷限性日益暴露出來,為了彌補其缺陷,學術界和實務界都在思考建立新的業績評價體系。1982年Stern&Stewart諮詢公司的經濟增加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簡記為EVA)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EVA的提出在學術界和實務界產生了巨大反響,1993年,Fortune(《財富》)雜誌把EVA比作“創造財富的真正鑰匙”,並稱EVA是“當今最熱門的財務思想,並且會越來越熱”。所以中西方對EVA的研究也迅速升温。

儘管已有相關文獻對EVA在國有企業中應用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但那些文獻很多是側重對EVA本身理論的闡述,對EVA在國有企業業績評價應用現狀的原因分析的文獻不多,即使有也更多的是從某個角度進行分析,缺乏全局觀。本文分析了EVA在國有企業業績評價應用中的優勢,介紹了EVA在我國國有企業業績評價應用中的現狀及問題,並從宏觀影響因素、微觀影響因素、EVA計算方面等多角度進行原因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改善建議。筆者認為,這對促進EVA在國有企業業績評價中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文獻綜述(必須要閲讀20篇文獻)

西方學者對EVA進行了理論和實證兩方面的研究。理論方面,Esa Makelainen(1998)對EVA做了全面的介紹,包括EVA的理論背景、應用範圍、優越性及侷限性等會計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參考會計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參考。Storrie&Sinclair(1997)探討了EVA在計算公式方面存在的問題。加布裏埃爾·哈瓦維尼與克勞德·維埃裏對經濟增加值的計算過程及計算方法做了全面的介紹。實證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從兩個方面進行的:一是驗證EVA指標對股票價格的解釋能力是否比傳統指標要強。Uyermura(1996)對EVA指標解釋股票價格變化的有效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EVA指標的解釋能力為40%,而傳統指標的解釋能力最高為13%。Chen和Dodd(1997)的研究表明,EVA指標是衡量公司經營業績的一個有用指標,其指標的解釋能力為41%,而傳統會計指標的解釋能力為36.5%。二是比較研究採用了EVA指標和EVA業績評價體系的公司與沒有采用的公司在證券市場上的表現是否存在差異。James ace(1997)和Stern&Stewart諮詢公司(1999)的研究結果表明,採用EVA指標和業績評價體系更有利於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

我國較晚引入EVA,所以國內對EVA的研究還不是很多,基本上是在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谷棋、於東智(20xx)在《會計研究》上發表的文章《EVA財務管理系統的理論分析》,這篇文章對EVA產生的思想淵源、發展歷程進行了深入詳盡的敍述。孫錚,吳茜(20xx)從價值問題入手, 通過對價值和價值創造的分析與評述 , 闡明瞭經濟增加值和企業價值的內在聯繫及其在價值計量和評價上的作用。同時,闡明瞭 EVA對傳統會計準則的修正及其使用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方案。王宏新(20xx)認為經濟增加值作為一種財務管理模式,在我國,近年來才得到關注,且其在企業中的實踐尚處於探索階段。因此,探討EVA運作辦法的中國化有着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撰文着重分析了EVA在我國運用時存在的問題和其本身的侷限性,並針對其不足提出了改進的建議。汪建紅、曹建華(20xx)對我國傳統獎金制、股票期權制與EVA激勵機制作了對比,指出EVA薪酬激勵計劃可望使國有企業的經營者與所有者利益保持一致,使其站在國家的立場去經營企業。陳萍,朱霏(20xx)認為EVA評價體系可以促進管理者進行有利於公司價值最大化的經營行為,但這一指標體系在我國全面推行還有許多困難,在實際運用中應做適當調整並加以特別關注。朱君,牛曉虎(20xx)闡述了EVA在我國企業中應用的障礙,並進行了簡要的原因分析。

孟靜怡(20xx)重點研究了新會計準則下EVA指標中,税後淨營業利潤和資本總額的調整項目及加權資本成本率的確定方法。池國華,張智楠(20xx)結合中國企業環境深入探討 EVA在價值管理領域應用的科學性問題,尤其是它的計算難點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王化成,陳詠英,佟巖(20xx)對國有企業建立以EVA為核心的價值管理體系進行了思考,闡述了EVA計算過程中涉及的調整事項,國有企業建立EVA價值管理體系需考慮的問題會計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參考論文。彭佳(20xx)認為EVA反映了信息時代財務業績衡量的新要求,是一種可以廣泛應用於企業內部和外部的業績評價指標

程曉秋、成蓉暉(20xx)撰文闡述了國有企業應用EVA的意義、目前存在的障礙及改進的措施和方法。蔡淵淵、李廣才(20xx)指出我國國有企業經營者的薪酬現狀及問題,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引入改進的EVA薪酬激勵模式,以更為有效的解決國有企業薪酬激勵問題,調動國有企業經營者的工作積極性。

4、論文提綱

5、研究進度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確定論文題目 20xx年xx月19日

第二階段:撰寫畢業論文階段

撰寫論文開題報告 20xx年xx月19日~20xx年2月18日。

撰寫論文初稿 20xx年2月18日~20xx年3月25日。

撰寫論文定稿 20xx年3月25日~20xx年4月22日。

第三階段:畢業論文答辯階段 20xx年5月30日、

6、指導老師意見及建議:

簽字: 年 月 日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致謝 篇三

值此論文完成之際,謹向所有支持、關心和幫助過我的師長、家人和朋友們表達由衷的謝意!

首先,我要特別感謝導師xxx教授。從本論文的選題、提綱的擬定、文章結構佈局到論文的撰寫與修改等過程,無不凝聚着xx老師的心血。當我遇到困難時,總能得到xx老師的指導和支持。在與xx老師溝通的過程中,我的寫作思路一次次被更新。xx老師淵博的學識、嚴謹的教學態度和親和的人格魅力,將使我受益終生。

其次,我要感謝山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的領導與老師們,感謝他們為我提供的無私幫助與指導。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為人處世等書本外的生存技能。感謝本文所引用文獻的作者以及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對本文提出寶貴修改意見的各位評審專家。

最後,我還要感謝我的家人和朋友,在寫作過程中,我的。家人和朋友給予我很大的支持。總之,我要感謝所有曾經幫助過我的人,為他們送去最真誠的祝福。

會計畢業論文 篇四

論資產減值會計的現狀與完善

一、如何明確資產的減值標準內容

1可能性標準

資產減值的可能性標準,是指對有可能發生的在資產減值方面的損失,即回收金額小於賬面金額時,在負債報表中予以確認這種標準可以避免所發生過的不必要的一些減值損失的確認,與歷史成本的框架能夠保持高度的一致,使用這種標準計量的時候應該採用公允的價值進行計量,確認的時候則應該利用未來現金流方面所做的貼現值為基礎,這種標準同樣存在標準及限制條件不明確的問題,因而,此標準存在被人濫用的可能。

2經濟性標準資產減值

經濟性標準是指在資產負債報表裏面,所有的出現過減值的,就要對其明確,和計量使用的基礎是一樣的。使用經濟性標準的話,此時的資產具有可定義的特徵,即資金就是所預期的一個未來的經濟利益;能夠降低減值明確時期的主觀性,有着非常優秀的實踐意義和穩定性。

二、我國現行資產減值會計的現狀

1資產減值準備方面的確認與計量之間難度大,資產減值準備是對於未來經濟利益預期的一個確認,因為不確定因素太低,而掌握未來實際能掌握的資源和信息太少,無可避免的將面臨非常大的難度去進行計量,主要因為以下兩方面原因:(1)我們國家如今的市場體系不合理,資產信息存在問題。缺乏依據來對資產減值的準備提計;(2)對於技術更新市場變化等等不確定因素過多,計量不是會計專業能力所能做到的,還需要極多部門甚至於企業之外的專業評估機構的參與才能有所確定。

2對可變現淨值及可收回金額的計算具有複雜性,對於要進行計算和確認的可回收金額、可變現淨值,會由於工作者的差異而出現一定的差異,由於此類運算依靠人的主觀性,它的結局有非常多的出入,無法精準的分析。而確定在可回收金額中的未來現金流的預計,則要對未來一個時期內的貼現率和現金流入量做個預計和確認,然而,貼現率是一個無法把握的不穩定因素,從而使資產減值準備提計變得彈性大而難以確定。

3資產減值的披露內容非常簡單,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其有關資產為賬面價值減去準備之後的金額來反映,而且,資產減值準備提計在準備確認當中的損失沒有清晰的甚至沒有在利潤表中體現出來,因此,相對於國際會計職責來説,我國的新準則十分不完善。

4資產減值準備提計同實務操作中所發生的困境對於資產減值準備的合理計量,前提是建立在一個合理而且操作性強的計量標準之上。然而,實際計量當中的可操作性於理論的合理並不一致,因為對未來現金流的現值的正確計量,十分有難度,一般必須使用別的輔助事項才可以開展好,比如現金流的計量標準銷售淨值等等。因此,資產減值準備提計與實務操作有難以協調的困境。

三、如何完善資產減值

1重要性原則

當分析該項減值內容的時候,要積極的論述那些意義關鍵的事項,比如對負債資產損益等,對於那些會干擾到決定人活動的關鍵的`會計內容,可以結合設定的步驟和措施來分析,針對那類意義並不是非常關鍵的會計內容,可以在不干擾決定人以及使用人的背景之下,結合要求的會計措施和步驟,對其精簡分析。

2要確保計量規定是一致的,防止並且降低人為性的活動

如今時期,我們國家會計行業的發展不是非常合理。由於會計對於政策的選取有着非常顯著的多樣化的意義,此時就給單位增添了很多的彈性內容。之所以在我們國家設置該項減值準備,其中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意義就是為企業利用會計選擇及專業判斷像市場推廣自身的信息和產品,其能夠降低決定選取的多元化,將標準綜合,進而能夠有效的避免工作者的活動隨性,防止其具有主觀意義,提升資產減值準備的計量方法等。

3當前我們國家的信息領域和價格領域要不斷的強化並且完善

我們國家如今的價格領域和信息領域中有非常多的不合理的要素,是很不完善的,有非常多的不明確的事項。在我們國家,不管是一般的機構,亦或是政權管控機構等有着優秀的服務特徵的單位,要想獲取單位的投資的話其難度非常大,而且市場的價位不明確,也不具有合理的措施以及衡定標準來確保該項計提活動的開展。所以,要想確保單位的計提準備規範合理,確保核算真實合理,確保資產領域的價位公平的話,就要切實的強化信息領域以及市場領域的發展。

4單位的績效測評體系要切實的發展

目前外界對於單位的經濟測評和考察等的規定,一般只是關注結局,只是分析其利潤,很少關注結局的生成步驟等,此時就導致單位因為各種自身的以及外在的緣由,掩蓋報表的真實信息,通過粉飾等活動來應付考察工作的開展。要想合理的應對如上的不利現象,就應該積極的完善並且改進單位對於績效的測評體系,確保它科學有效,將財務和其他的一些指標有效的聯繫到一起,只有這樣才可以切實的處理好如今被利潤掌控的不利現象,指引單位朝着有序的方向發展邁進。

總體上説,該項探索和使用,對於我們國家單位的資產品質的提升,降低運作費用和風險等都有着非常顯著的意義。該項會計是結合穩健原則而開展的,要想創建一個優秀的市場氛圍,變革當前的生產活動不合理的狀態,就要切實的提升並且完善管控理念,提升工作者的素養。

會計專業生畢業論文 篇五

企業內部控制會計理論的研究

一、什麼是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程序,並予以規範化和系統化,使之成為一個嚴密的、較為完整的體系。內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為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會計控制是與保護財產物資的安全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財務活動的合法性有關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與保證經營方針、決策的貫徹執行,促進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經營目標的實現有關的控制。會計控制與管理控制並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於會計控制,也可用於管理控制。

內部控制的目標是確保單位經營活動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資產的安全性、經濟信息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於管理層實現經營方針和目標;二是保護單位各項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三是保證業務經營信息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保證單位內財務活動的合法性也是內部控制的目標。

良好的內部控制雖然能夠達到上述目標,但無論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多麼完善,它都無法消除其本身所固有的侷限。這種侷限性也必須明瞭並加預防。主要表現為:(1)受成本效益原則的侷限;(2)如果負有不同責任的職員忽視控制程序、錯誤判斷、甚至相互勾結、內外串通舞弊等,往往導致內部控制失靈;(3)管理人員濫用職權,逾越控制,對設置或實施的內部控制不予理睬,也會使建立的內部控制形同虛設。

二、內部控制的基本結構

內部控制的基本結構。主要包括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和控制程序三個方面:

(一)控制環境。控制環境指對建立或實施某項政策發生影響的各種因素,主要反映單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員對控制的態度、認識和行動。具體包括:管理者思想和經營作風、單位組織結構、管理者的職能和對這些職能的制約、確定職權和責任的方法、管理者監控和檢查工作時所採用的控制措施、人事工作方針及其實施、影響本單位業務的各種外部關係等。

(二)會計系統。會計系統指單位建立的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業務活動方法和程序。有效的會計系統應當做到:

1、確認並記錄所有真實的經濟業務,及時並充分詳細地描述經濟業務,以便在財務會計報告中對經濟業務作出適當的分類。

2、計量經濟業務的價值,以便在財務會計報告中記錄其適當的貨幣價值。

3、確定經濟業務發生的時間,以便將經濟業務記錄在適當的會計期間。

4、在財務會計報告中適當地表達經濟業務和披露相關事項。

(三)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指管理者所制定的方針和程序,用以保證達到一定的目的。具體包括:經濟業務和經濟活動批准權;明確有關人員的職責分工,並有效防止舞弊;憑證和賬單的設置和使用,應保證業務和活動得到正確的記載;財產及其記錄的接觸使用要有保護措施;對已登記的業務及其計價要進行復核等。

三、內部控制的基本方式

內部控制的基本方式主要有:組織規劃控制、授權批准控制、預算控制、實物控制、成本控制、風險控制和審計控制。

(一)組織規劃控制。根據內部控制的要求,單位在確定和完善組織結構的過程中,應當遵循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所謂不相容職務,是指那些如果由一個人或一個部門擔任,既可能弄虛作假,又能夠自己掩蓋其舞弊行為的職務。單位的經濟活動通常可以劃分為五個步驟:即授權、簽發、核准、執行和記錄。一般情況下,如果上述每一步驟由相對獨立的人員(或部門)實施,就能夠保證不相容職務的分離,便於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而組織規劃控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不相容職務的分離。如會計工作中的會計和出納就屬不相容職務,需要分離。應當加以分離的職務通常有:授權進行某項經濟業務的職務要分離;執行某項經濟業務的職務與審核該項業務的職務要分離;執行某項經濟業務的職務與記錄該項業務的職務要分離;保管某項財產的職務與記錄該項財產的職務要分離等等。不相容職務分離是基於這樣的假設,即兩個人無意識同犯一個錯誤的可能性很小,而一個人舞弊的可能性要大於兩個人。如果突破這個假設,不相容職務的分離就不能起到控制作用。

2、組織機構的相互控制。一個單位根據經濟活動的需要而分設不同的部門和機構,其組織機構的設置和職責分工應體現相互控制的要求。具體要求是:各組織機構的職責權限必須得到授權,並保證在授權範圍內的職權不受外界干預;每類經濟業務在運行中必須經過不同的部門並保證在有關部門進行相互檢查;在對每項經濟業務的檢查中,檢查者不應從屬於被檢查者,以保證被檢查出的問題得以迅速解決。

(二)授權批准控制。授權批准控制指對單位內部部門或職員處理經濟業務的權限控制。單位內部某個部門或某個職員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必須經過授權批准才能進行,否則就無權審批。授權批准控制可以保證單位既定方針的執行和限制濫用職權。授權批准有一般授權和特定授權兩種形式:一般授權是對辦理一般經濟業務時權利等級和批准條件的規定,通常在單位的內部控制中予以明確;特別授權是對特別經濟業務處理的權利等級和批准條件的規定,如當某項經濟業務的數額超過某部門的批准權限時,只有經過特定授權批准才能處理。授權批准控制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明確一般授權與特定授權的界限和責任;其次,要明確每類經濟業務的授權批准程序;再次,要建立必要的檢查制度,以保證經授權後所處理的'經濟業務的工作質量。

當前一些單位實行領導“一支筆”審批的做法,這與內部控制的原則和要求不一致,應當改革。實踐證明,權利應受到制約,失去制約的權利極易導致腐敗的滋生。

(三)預算控制。預算控制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包括籌資、融資、採購、生產、銷售、投資、管理等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對單位各項經濟業務編制詳細的預算和計劃,並通過授權,由有關部門對預算或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控制,其基本要求是:第一,所編制預算必須體現單位的經營管理目標,並明確責任。第二,預算在執行中,應當允許經過授權批准對預算進行調整,以便預算更加切合實際。第三,應當及時或定期反饋預算的執行情況。

(四)實物資產控制。實物資產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控制和定期清查控制兩種,這是對單位實物資產安全採取的控制措施。主要有兩條:第一,限制接近,以嚴格控制對實物資產及與實物資產有關的文件的接觸,如現金、銀行存款、有價證券和存貨等,除出納人員和倉庫保管人員外,其他人員則限制接觸,以保證資產的安全。第二,定期進行實物資產清查,保證實物資產實有數量與賬面記載相符,如賬實不符,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除上述外,實物資產控制從廣義上説,還包括對實物資產的採購、保管、發貨及銷售全過程進行控制。

(五)成本控制。現代成本控制可分為“粗放型”和“集約型”兩種。粗放型成本控制,是指在生產技術、產品工藝不變的情況下,單純依靠減少耗用材料,合理下料來降低成本的成本控制法;集約型成本控制,是指依靠提高技術水平來改善生產技術、產品工藝,從而降低成本的控制法。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就是現代成本控制。

1、粗放型成本控制、這種成本控制是從原材料的採購到產品的最終售出,貫穿始終,是一種最基本最主要的控制方法。第一,原材料採購的成本控制。對大宗常用材料一般採取公開招標法或擇優廠家直接採購。第二,材料使用的成本控制。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目標成本控制法,它通過“目標成本=目標售價—目標利潤”來求得,這是採用成本否決法來控制成本。二是作業成本控制法,它通過對各種不同作業及成本動因的分析、成本及費用的歸集,不僅更加合理真實地計算成本,還有利於找出收入與成本不配比或僅有投入無收益的原因,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第三,產品銷售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宣傳成本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廣告效應只能起到促銷作用,產品質量才是用户信賴的基礎。因此,應掌握投入與支出的配比原則。

2、集約型成本控制。又可分為兩類:一是通過改善生產技術來降低成本控制。改善生產技術的方法很多,如引進新的生產線,採用高科技產品等。二是通過產品工藝的改善來降低成本的成本控制。集約成本控制有賴於智力成果,它能使成果帶來超額利潤。

(六)風險控制。風險一般是指某一行動的結果具有變動性,與風險相聯的另一個概念是不確定性。人們事先只知道採取某種行動可能形成的結果,但不知道它們出現的概率,或兩者都不知道,而只能作粗略的估計。例如,企業試製一種新產品,事先只能肯定該種產品試製成功或失敗兩種可能。但不會知道這兩種後果出現可能性的大小。

會計專業畢業設計論文 篇六

摘要:在企業管理中成本核算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大程度上關乎企業生產方向和經營決策。但目前我國企業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諸多漏洞,不利於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阻礙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本文針對企業會計成本核算進行研究,根據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對策。

關鍵詞: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問題;改進

隨着市場全球愈演愈烈,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企業在面臨諸多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想佔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採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會計成本核算作為企業管理的重點,其核算水平的高低對企業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各個企業要積極探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並採取相應的對策提高會計成本核算水平。

一、會計成本核算概述

1、概念

成本核算大多應用於企業進行多種產品材料消耗費用統計,作為一種基礎核算方法能夠在企業正常經營狀況下完成對多種產品的歸類和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中,會計成本核算以貨幣為計量單位,具有統一性的優勢,成為成本核算中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核算方法。該種核算方法將企業的經營劃分為多個時段,將每個時段中企業支出費用進行分類統計,最終計算多項成本。成本核算的結果能夠為企業決策者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將核算中存在的不足直接暴露給決策者,以便決策者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和完善。

2、意義會計成本核算不僅能對總成本和單位成本進行核算,同時還能將多項消耗真實地記錄下來,全面反映企業的發展路線。會計成本核算能夠對企業成本進行科學的預測,是現代企業管理中一項重要組成部分。隨着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需要對傳統的核算方式進行改進和創新,才能順應社會的發展潮流,推動企業快速發展。

二、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

1、核算範圍受限

企業進行成本核算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核算範圍受限,出現這個問題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例如企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產品對生產設備和環境有着極高的要求,基礎生產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成本,有較高的成本浪費值。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完善,企業引進了先進的生產設備,生產技術也有所進步,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產成本大大降低,無形當中就產生了成本差。但由於企業自身的侷限性,在生產過程中忽略了成本差,致使會計成本核算有較大的侷限性。存在侷限性情況下的成本核算缺乏一定的真實性,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產品的成本值,對企業長期發展來説具有較大的阻礙作用。

2、核算方法單一

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時需要根據產品生產的類型選擇合適的核算方法,這是保證核算結果真實有效的基礎,對企業後期規劃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企業要慎重的選擇核算方法。但就目前我國企業成本核算方法而言過於單一,常用的核算方法為品種法和分批法兩種。儘管部分企業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選擇分批法,但由於該種方法工作量大、偏差多,很容易導致核算方法失真。另外,我國企業目前在選擇核算方法時存在跟風現象,不能依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核算方法。如果在核算過程中沒有全面考察產品的具體情況,無疑是一種低效的會計核算。

3、核算管理方法落後

企業如果忽視成本核算管理,會計成本核算過程中自然會產生很多問題。我國大多數企業將管理的重心都放在如何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上,儘管對核算管理方法進行了調整,但效果不是很理想。許多企業雖然能夠獲取很高的經濟效益,但自身核算管理卻存在着許多問題,使得核算結果缺乏有效性。目前我國缺乏會計成本核算的專業人才,核算管理方法長時間得不到更新和完善,無法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降低了資金利用效率,浪費大浪的專項資金,延緩企業發展步伐,不利於企業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

4、核算內容複雜

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是一項複雜且系統的工程,核算過程十分煩瑣,因此不僅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產品數據檔案,更要對多種材料費用進行盤點和統計。但核算內容複雜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成本核算,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成本核算內容眾多,產品知識的所有者和生產人力資源是產品生產的必備條件,但不少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時忽略了這兩個重要影響因素,使得核算不真實。其次,成本核算人員主觀認為只有生產所用到的人工成本才在核算的範圍之內,不清楚成本核算的具體範圍,核算內容不完整。再次,成本核算將重心都放在產品生產和製作這兩個環節,而忽視了前期規劃、包裝以及宣傳等多個環節中的支出費用,核算結果和實際費用有較大偏差。最後,成本核算人員只核算企業內部消耗的成本費用,而忽視環保支出費用。

三、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改進措施

1、提高成本核算人員素質

會計從業人員需要具備較高的素質,因此對會計成本核算的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定期培訓的方式全面提高相關人員的素質和技能。提高成本核算人員素質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要提高人員的業務能力,二是要提高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人員的業務能力能督促相關人員進行資料審查,關注成本核算的每一個環節。提高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可以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讓成本核算人員深刻的意識到擅自更改企業成本核算的後果,以此端正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

2、提高成本核算的科學性和全面性

科學性和全面性是我國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弱項,在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採取措施提高科學性和全面性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考慮:一是無形資產的核算。一些企業將知識產權和勞動力獨立於產品的生產成本,導致會計成本核算缺乏全面性。企業應當對無形資產展開詳細核算和系統分類,結合會計準則採用合理的核算方式。針對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的特殊性,應當設定彈性攤銷期限。二是環境成本的核算。企業應將環境成本列入成本核算體系,加強對環境成本的管理力度,以提高成本核算的科學性。

3、更新管理理念

先進的成本核算管理理念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企業管理層和決策者的思想覺悟、知識水平和專業素養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道路,因此,加強企業高層的成本核算管理意識是完善整個企業成本核算管理理念的有效途徑。除企業高層外,也應當在員工內部之間推廣管理理念,讓員工重視成本核算的意義,並主動加強監督。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經濟中,企業應及時更新產品生產理念,並加強新產品生產成本的核算,為自身發展制定長遠規劃。

4、健全監督體系

完善的監督體系是企業健康發展的保障,成本核算應當引入和健全監督體系,建立專門的小組或負責人進行監督。具體而言,首先應當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規範會計人員的操作方式;其次應當提高從業人員的思想道德修養,在主觀上少犯錯誤;最後應當建立交流機制,分批、分層次與其他企業的會計從業人員進行經驗交流。完善對成本核算的監督是監督工作的重點,是保證核算準確性和有效性的基礎,應該得到企業的重視。成本核算作為企業基礎核算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真實反映企業的生產和管理水平,對決策者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和生產規劃具有重要意義。社會環境和市場經濟在不斷髮生改變,因此會計成本核算方法也要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根據時代的要求進行相關調整,貼近經濟發展局勢。企業在選擇成本核算方式時要結合自身經營狀況,避免會計成本核算中出現的問題,保證企業實現理想的經濟效益,促進社會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慧芬。關於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價值工程,2014(28)。

[2]。張震秋。論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現代商貿工業,2011,23(23)。

[3]。張玉萍。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存在問題及其解決對策。中國市場,2013(33)。

會計類的畢業論文 篇七

摘要:

隨着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世界已進入了網絡信息時代,互聯網已成為我們的辦公室的理想平台,在網絡經濟的驅動下,會計的不斷髮展,產生了新的領域--網絡會計。它打破了傳統的會計管理模式,人們不再受地點、時間的約束,僅通過網絡就可以傳達信息數據,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網絡會計給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面臨着許多問題。從內部上看,不利於審計人員對企業內部的審計、會計從業人員利用互聯網舞弊等行為會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

從外部環境來看,網絡會計法律不健全、會計制度滯後,計算機安全隱患等一系列的問題會導致會計信息的泄露,這些問題引發了我們的高度關注。因此,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減少網絡對會計信息帶來的弊端。

關鍵詞:

網絡時代;信息;會計發展;採取措施。

1、網絡會計及特點

所謂網絡會計是基於網絡環境的信息系統,通過識別,測量和交易的披露的會計活動。它打破了原有的傳統會計模式,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利用互聯網來傳輸數據,來檢查和企業日常財務管理和會計報告的批准,遠程操作與控制,要在財務信息上變化,實現無紙化。

網絡會計有以下特點:

(一)及時全面的獲取信息,以往財務部門採用手工記賬,會計核算工作繁瑣滯後,浪費人力財力、信息數據查找困難。

(二)突破了時空的限制,網絡會計能夠及時、準確的進行遠程操縱,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任何時點都可以進行辦公,及時的獲取想要的信息。

(三)有針對性的獲取信息,通過網絡,公司將設計專用的軟件,通過密碼進入查詢,既防止信息外漏又能準確的找到想要的信息,如:按部門搜索,就可獲得企業的分佈情況。

(四)會計交易的處理,在網絡會計上,一個複雜的任務可以分佈式多層處理,最終獲得通過計算機的總結報告,以避免由人工輸入造成的數據宂餘。

(五)企業的運營成本降低,利潤增加,最大限額的降低成本,使利潤最大化,為公司創收。它可以降低企業的採集成本,在手工會計時代,管理決策人員查賬瞭解企業經營狀況必須翻閲紙質數據耗費人力成本;還可以降低雙方的交易費用,與郵信的方式相比既能節約時間又能節約中間費用,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對財務數據一目瞭然,出現錯誤及時改正,減少重複工作的勞務成本。

2、網絡會計對傳統會計的影響

(1)會計的管理模式的轉變,人人都知道,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傳統會計僅限於手工的記賬,而網絡會計師財務會計與管 理會計和信息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

(2)會計確認基礎不同,傳統會計的確認基礎是權責發生制,無論款項是否收到,都應進行收入或費用,傳統會計決定於淨利潤。網絡會計以信息為基礎,在收入和費用期間發生的現金支出,以現金流為基礎的網絡會計系統將成為一種發展趨勢。統會計只能對歷史的資金進行收付而現金流動制既能對現時的資金進行收支確認,還能對未來的資金情況進行預測,網絡會計朝着更廣闊的方向發展。

(3)財務報告模式發生改變,傳統的會計信息由於信息技術的不完善,處理滯後,要求為報表的編制留出時間,而網絡會計可以將數據合理有效的收集、核算、監察,不僅快速而且可以雙向交流。傳統的會計報告模式是基於資產和負債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和現金流量表和註釋為主體,半年度報告和年度報告中報告模式的分期,在這種情況下,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得以確認和披露。但是隨着技能的發展,傳統的手工會計模式已經落後,由於企業的經營行為連續,而手工會計由於技術的制約使財務報告是間斷的,勢必會影響會計信息的及時程度,決策者看到的財務報告可能是歷史的信息,從而使會計信息失真影響決策。一些企業看似經營情況良好,但從短期看由於資金週轉困難可能面臨着破產,如巴林銀行破產,1995年巴林銀行被宣告破產,而在1994年巴林銀行,財務報告尚未完成,所以對財務報告和公司決策的傳統會計信息滯後密切相關。而網絡會計將每天做出會計信息做出彙總,通過預算、核算進行分析,對公司的資金情況一目瞭然。

(4)財務管理模式的變化,隨着互聯網的一個新行業悄然進入我們視野的崛起--網絡會計,看來,企業財務管理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摒棄了原有複雜繁瑣的會計管理模式,能夠實現遠程辦公和管理,還能夠遠程審查等工作,傳統會計利用算盤和紙的階段進行核算和檢查大有不同,因此現如今會計人員除了掌握會計的相關知識還得熟練地掌握電腦,靈活的運用電算化軟件,進行核算和管理,為企業應該可靠的信息,合理準確的作出決策。

3、網絡會計所面臨的問題

(1)會計從業人員對網絡會計認識不夠,由於我國網絡會計起步比較晚,人們還沒充分了解網絡會計的重要意義。一些人認為,網絡會計是會計與計算機,只是減少人員的負擔,而不是手工會計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計算機,並沒有認識到會計信息系統完整性的重要程度。

(2)網絡中會計信息的安全性、真實性和完整性。網絡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會產生一定的風險,計算機可能會被病毒入侵的危險使得信息泄露或複製從而暴露商業機密,還有可能是人為惡意等原因使系統癱瘓。隨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病毒逐漸增加,其破壞力極強的會計信息影響了安全。再者軟件自身的安全問題,由於技術的限制、軟件設計的錯誤都不可避免的導致企業存在安全風險。企業的會計信息對企業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從內部看,它直接影響管理層做出決策分析,使股東能夠正確做出判斷。從外部看,加強審計管理,然而在會計信息通過網絡傳遞的過程中會導致一些信息的流失,會計信息會被非法的修改、刪除,嚴重影響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3)缺乏專業的人才,無論多麼高端的軟件都得需要人去管理,管理網絡會計需要複合型的人才,既需要精通會計也要了解計算機的知識並同時學會管理高素質人才,缺乏了其中的一樣都不能很好的發揮網絡會計的作用,而目前我國這種複合型的人才非常稀缺,很多會計從業人員的基礎知識薄弱,視野較窄,不能快速的接受會計政策帶來的變化,適應能力差、人員素質不高等原因會影響信息的安全和網絡會計的'發展。

(4)會計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目前會計法律制度還沒有跟上網絡會計的步伐,缺少了很多會計法律知識,使得出現了很多盜竊者偷取信息的行為,同時企業缺乏安全監督人員當信息流失時沒有第一時間察覺,所以網絡會計的安全很難保證。

4、對網絡會計所面臨的問題採取的措施

(1)確保網絡會計信息的安全和完整,為了抵禦人為和系統病毒帶來的威脅加強信息在傳輸中帶來的破壞,應該從多方面加強內部控制,首先在軟件中安裝保密系統,使用人員必須經過手紋驗證或密碼驗證方可打開頁面,在輸入數據後經過安全系統過濾。

(2)加強內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對會計錄入人員的信息進行網絡監控跟蹤,對檔案的加密保管,管理人員與會計人員不能有相同的權限,審計人員應對每天的賬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建立規範的法律體系,在我國網絡會計的制度相對外國比較落後,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強制定法律體系,在安全的前提並適應我國的國情條件下規範網上的交易、核算,如:實名交易,制定財務人員上崗標準、會計核算的規範管理以及監督等要求。對不遵守法律的給予一定的措施,給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4)提高網絡會計人員的素質,目前在我國熟悉會計知識懂得計算機並會管理的人才非常少見,為了適應會計發展的需要,我國應加強培養此方面的人才。對會計專業的學生應開設會計電算化課程掌握計算機知識,讓學生去參加實踐活動,對在職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使會計人員豐富會計理論,講述會計、計算機和管理相結合的運作方式,高素質的人才是企業不可或缺的,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發展。

5、結束語

隨着中國的網絡經濟的發展,中國企業將越來越大,為了滿足企業經濟發展的要求,以擴大自己的領域,所以我們應該加強企業管理是培養高端人才非常重要,企業的財務管理不僅在資金方面要加強,要實現網絡多元化發展,比如:資金投資、預算,人力資源管理,內部人員審計等。有了多元化的發展勢必會產生安全風險,因此加強計算機的風險有利於公司的安全。隨着國家培養出的人才不斷壯大,相信在不就的將來,這些問題將會被解決,網絡會計的潛質會很好的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趙秀雲、網絡會計-信息時代會計發展新領域[J]、四川會計,1999(5).

[2]李明華、網絡會計對傳統會計理論的影響[J]、財會通訊,2003(8).

[3]陳太峯、網絡時代會計發展面臨的新問題[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學院學報,2000(12).

會計專業畢業設計論文 篇八

摘要:隨着信息化時代的高速發展,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已經滿足不了企業的要求,依賴於信息化技術的現代財務業務一體化的管理會計模式運應而生。財務業務一體化是集網絡、大數據和管理軟件平台要素於一體的一種管理模式,它可以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企業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構建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體系。對此,本文主要闡述了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內涵和意義,並且指出了我國在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應用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後提出了為更好的實現企業財務一體化的幾條建議。

關鍵詞:財務業務一體化;構建;會計管理模式

伴隨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企業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趨勢,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管理會計模式即財務業務一體化。企業利用財務業務一體化系統可以更好的劃分企業部門分工、記錄企業的業務內容、財務信息等,並且企業的內部人員必須經過許可後方可查看這些信息。這種管理模式相比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效率更高安、全性高,並且可以有效發揮會計的職能,提高企業經濟管理的業務水平。

1、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內涵和意義

財務業務一體化代表着財務和業務在技能與方法上的有機結合,兩者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單獨存在,兩者是一個相互依存的體系。財務管理影響着財務管理決策,經濟環境的變化影響着業務水平,業務的發展驅動着財務,財務又反過來影響業務。企業的經濟環境的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財務和業務雙層面的知識,這樣才能夠把握企業財務管理的局面。管理會計是一種業務技術,它時時刻刻影響着企業整體的業務活動。財務業務一體化的管理模式是集網絡、大數據和管理軟件平台要素於一體的一種管理模式,它促進了業務單位與財務部門的平衡,不僅保證了財務與業務之間的相互支持,也促進了人員的管理水平。它對企業最明顯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強化了企業資金的動態管理和有效控制企業財務水平,提高企業資金的流通效率;

(2)運用計算機技術來處理企業的財務業務,能夠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3)利用大數據手段,收集企業財務數據和非財務數據,以便更好的幫助企業實時的作出決策,更好的推動了企業財務信息化發展,保證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2、財務業務一體化在我國發展應用的現狀及問題

(1)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一體化的程度有待提高和優化。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一體化主要包括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的融合,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的數據的集成應用。在我國大部分企業實際運行過程中,主要負責財務與業務部門的工作是分開的,整個系統是處於分離的狀態,並沒有進行有效融合。

(2)企業職工的職業技能現狀不能滿足一體化建設。企業的職員水平有限,導致企業的管理人員技能處於單一狀態,比如財務人員只懂財務知識,業務人員對財務知識一竅不通,這都會導致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低、企業資源浪費等等問題,這些都不利於企業的有序發展。所以,企業應該採取一定的措施來幫助企業培養更多的具有多項技能的人員。

(3)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並不完善,有待提升。大部分企業的管理模式是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等級觀念嚴重,上層領導指揮下級員工,下級員工完全服從上級領導的命令,這種現象過分約束了整個企業的創新協作精神,不利於企業整體的發展。一個企業只有有選擇的採取員工意見,集思廣益,共同作出決策,才能保證企業內部結構和諧有序發展。

3、構建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策略

針對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企業應該採取一些相應措施,來更好地實現企業的財務業務一體化建設,使企業對未來的時代發展態勢具有更好的適應性。下面是總結的幾條策略和建議:

(1)努力實現財務系統與企業其他業務的有效結合。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及大數據的各種處理手段,使得營銷、策劃、項目、物資等各項業務與企業資金流通鏈更好的結合起來,使得兩者相互協調,保證企業資金鍊與業務鏈水平相適應,利用財務信息數據來更好地調控業務流通量的大小,促進企業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下有序發展。

(2)建立明確的人才培養計劃。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講,只有適應社會發展潮流的才可以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在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時代,擁有熟練計算機技術的員工,將會使企業具有更強的競爭能力。因此,面對企業那些老員工,我們可以投入一定的物力和財力進行培養,最後採取優勝劣汰的方法,為公司選拔出公司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3)完善和優化企業內部結構。為了更好的推進財務業務一體化的管理會計模式,企業有必要調整企業內部結構。如,針對企業的上下級制度太明顯而導致企業不能協調發展的問題,企業可以採取所有員工共同討論和提意見的決策方針,最後採取民主的意見來更好地保證所有員工有共同參與公司決策的感覺,這樣會激發員工的創造力,為公司的有序發展出謀獻策,更好的團結企業內部結構,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效率。

綜上所述,構建財務業務一體化的管理會計模式,要求企業從自身面臨的實際問題去採取相應的措施,來加快企業更好的實現轉型,不能盲目的去採取方案,這樣只會造成事倍功半的局面。財務業務一體化能夠實現企業財務與業務的高效運行和保持良好態勢發展,它要求企業向着更精細化的管理模式發展,擁有一批集財務與業務能力的員工,以及公司擁有民主和諧的內部結構,只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能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蘇亞民。論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構建[A]。中國會計學會會計信息化專業委員會,2010:6.

[2]鄭楠,計輝,王曉磊。論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構建[J]。中外企業家,2014(03):32+34.

[3]孫秀梅。財務業務一體化對財務管理的促進作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6(06):210.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 篇九

摘要:會計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會計人才的培養更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文章從目前高等本科院校會計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現狀出發,提出了四位一體的分層實訓培養模式,分析了四位一體分層實訓的概念、基本思路、會計人才的定位和培養模式的具體設置,以及面臨的困難,為會計專業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新的方案。

關鍵詞: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四位一體;分層實訓

一、目前高校本科會計專業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的現狀

(一)重理論輕實踐

一直以來,各本科院校在會計人才培養中,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在較不重要的附屬地位。由此,各大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設置的理論課程的比重佔到絕大部分,如大多高校都採取設置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税法、審計等理論課程這樣的設置模式,且理論課時佔到85%甚至更多,實踐課時僅僅佔10%-15%。相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更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教師自己的學習和研究也多偏向於理論方面,長期以來忽視了實踐知識的學習和探討。

(二)實踐類課程模式單一,實踐流於形式

在實踐課的設置上,大部分本科院校採取“課程實驗+畢業實習”的形式,模式比較單一。課程實驗是由教師在講完本門課程的理論後完成的,大多是給學生一本實驗教材或一套實驗案例,由學生根據理論課的學習自己完成實驗,用手工的完成居多,也有用軟件完成的。這樣的課程實驗中,學生很難了解會計工作的真正實務。

畢業實習則是由學校聯繫或學生自己聯繫實習單位進行。由於實習單位的限制,導致實習過程很短或沒有老師的專業帶領和引導,甚至有些學生因為偷懶沒有真正的參加畢業實習,而是找個單位在實習報告中蓋章了事,這樣沒有真正進行會計實習過程的鍛鍊,使得畢業實習大多流於形式。

(三)實踐課程與社會需要脱節,實踐效果差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用人單位對會計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改變和提高。很多高校的實踐課程在設置時,沒有充分考慮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不瞭解單位最新的對會計人員的要求,導致課程教學效果較差。學生不能通過實踐課程瞭解社會的實際需要,沒有真正把書本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聯繫起來,不利於理論知識的消化吸收,以至於學生最終雖然通過了學校的實踐課,但通不過社會的實踐檢驗。

二、四位一體分層實訓培養模式的會計人才定位

近年來,人工智能飛速發展,隨着20xx年德勤財務機器人的正式問世,會計已經進入了一個充滿挑戰的新時代。傳統的核算型財務會計有被淘汰的風險,而掌握了會計知識又精通分析決策的管理會計將成為未來會計專業的主流。

但即使是機器記賬的情況下,會計人員也應懂得會計的基本流程和原理。目前各大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後,大多仍是從事核算型會計工作,其中有較少數佼佼者可以從事供應鏈管理等財務管理工作。

但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未來的會計專業人才應當是既要懂得基礎的財務會計的財務核算知識,又掌握了管理會計的分析和決策技巧的複合型人才。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既注重財務會計理論知識的學習,使會計專業的學生掌握財務會計的基本原理、流程和方法,同時要注重學生對相關交叉學科的學習,擴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其瞭解行業發展動態。

另一方面,高校在進行實踐環節的培養安排時,通過分層實訓的模式,除了安排會計專業的手工與電算化實驗等專業能力實驗外,還要多設置實踐課程幫助學生聯繫交叉學科的情況進行的綜合實踐,比如提高會計信息化手段的運用能力和培養學生應用金融投資工具的能力等,另外還有企業戰略層面的企業全局觀能力的培養。

同時,分層實訓培養模式也不能忽略對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尤其在實地實習環節可在真實的職場環境中培養起學生的責任心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四位一體的分層實訓培養模式正是要培養具備了紮實的財務會計專業知識、能熟練的運用電子信息化工具為會計服務,能站在企業高層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做出決策,同時有高度責任心的高素質會計人員,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會計人才的需求。

三、四位一體分層實訓培養模式的基本思路

隨着科技的進步,企業對會計人員的要求在不斷提高,需要會計人員不單掌握會計專業的基礎知識,能夠進行基本的會計核算,同時還要有分析問題和進行決策的能力。大部分高等本科院校採取的“課程實驗+畢業實習”的實訓模式存在很多問題,已經不能滿足企業日益增長的對於會計人才實際能力的需要了。而四位一體的分層實訓培養模式則可以滿足企業的需求。

所謂四位一體的分層實訓模式,是將會計課程設置中的實踐環節,分層設置成“手工實驗—會計電算化實驗—會計專業綜合實訓—ERP企業經營模擬實訓”這樣四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是以前一個環節的實訓為基礎層層遞進,通過手工資料、計算機軟件和實地實訓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會計專業學生四年的實習實訓。這樣的實訓模式,首先是根據實訓的要求和內容把實訓分成了基礎課程實驗、綜合實訓和決策實訓三個不同的層次,其次是根據學生不同階段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分成了單項實驗、綜合實訓和複合實驗,同時在綜合實訓中還有不同會計崗位的劃分,便於學生拓寬知識面和技能範疇,培養責任心和職業道德素質,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要。

四、四位一體分層實訓培養模式的設計方案

(一)實訓內容分層設置

在四位一體的分層實訓中,手工實驗和會計電算化實驗是與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會計電算化等課程相連接的,作為整體課程的一部分。會計專業綜合實訓則採取軟件實訓與實地實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實訓中的軟件實訓是通過軟件中的實訓案例幫助學生把課程與課程之間進行串聯,將不同課程間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把會計前二年學習的專業課程中的理論知識聯繫起來。

在軟件實訓中,如果某一環節發生錯誤可能會導致整個實驗失敗,因此對學生的細緻認真的態度也是一個考驗。綜合實訓中的實地實習是通過將學生派去實習單位實地進行實習,這種實訓則能更好的發現學校學習與企業實踐之間的差距,找出差距就找到了後面學習的方向,以便更好的融合理論知識,鍛鍊實踐能力,在實地實踐中對工作的態度和人際關係的處理也同樣重要,這樣的實訓對培養嚴謹細心、責任心強的職場高素質人才有利。ERP企業經營模擬實訓是通過ERP企業經營沙盤進行的,是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審視會計工作,更注重的是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的協調能力、人財物的調度和管理能力,以及綜合決策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有一個全局觀和管理觀,在今後的財務崗位上不但能做好財務會計的核算工作,也能有分析建議和管理的能力,從而協助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進行管理和做出正確的決策。

(二)實訓課時分層設置

手工實驗和電算化實驗在相連的課程中課時的設置上要佔到該課程的三分之一以上,一般各大高校專業課的理論課時是48-64課時,實驗課時則應為16-24課時,其中《會計電算化》課程的課程實驗應占到總課時的一半。

專業綜合實訓因為是整個會計專業綜合性質的實訓,相當於對前面所學的會計專業課程的一個總結,在課時安排上就要多一些,軟件部分的專業綜合實訓可設置為24-30課時,實地實訓考慮到實訓單位的具體情況則設置為2-3周。ERP企業經營模擬實訓是一個全局觀的實訓,學校可考慮本校課程設置的具體情況設為40課時左右。

(三)實訓時間分層設置

與課程相關聯的手工實驗和會計電算化實驗隨課程設置在1-3年級,隨專業課開設,以便理論聯繫實際,檢驗理論課程學習的成果。專業綜合實訓中的軟件實訓部分安排在大二暑假開設,這時大多專業課的課程實驗已經完成,可以在軟件上進行綜合模擬實驗,通過軟件的模擬實訓完成各科課程間的連接,找出學習中的漏洞;實地實習可開設在大三暑假,這時大部分專業課都已完成,可以去企業實踐檢驗三年來的學習成果。ERP企業經營模擬實訓可設置在第七學期,此時學生面臨畢業,在學習的最後階段瞭解企業的運作模式和流程,掌握企業大局形勢,培養分析和決策管理的能力以協助企業領導者,對後面的就業有很大幫助。

五、四位一體的分層培養模式面臨的問題

四位一體的分層培養模式解決了會計人才培養中實踐能力培養的問題,但這一模式在實施中可能會面臨一些困難。

(一)實地實習單位的規模

在專業綜合實訓環節的實地實訓,需要找到實地實習單位。我國高校會計專業學生一般規模較大,實訓的時間不短,要安排大量學生到單位實地實習,找到合適的實習單位較為困難。這需要高校和企業,以及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二)實訓案例建設問題

在實驗實習實訓中,真實體驗很重要。無論是課程連接的實驗,還是綜合模擬實訓和企業經營模擬實訓中的案例,都要接近現實。這就要求:首先要選擇或編寫合適的教材,對教材教具要有所創新;其次要儘量使用還原性較高的憑證和印章資料等實驗材料;最後要能模擬真實的財務場景。這對本科院校的軟硬件設施都是一項挑戰。

六、結語

綜上所述,對於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應具備前瞻性和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從基礎訓練、綜合實訓和決策實訓三個層次來設置實訓環節,建立“手工實驗—會計電算化實驗—會計專業綜合實訓—ERP企業經營模擬實訓”四位一體的分層培養模式,在實訓時間、內容和課時上都進行有層次的安排,在學生學習了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財務軟件的操作技能和參與分析決策的能力,為今後從事會計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紀明彥。會計人才技術能力培養三層次[J]。國際商務財會,20xx,12.

[2]厲國威,安玉琴。互聯網+時代會計人才培養的路徑選擇[J]。山西財税,20xx,9.

[3]谷銀平。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J]。商業管理研究,20xx,11.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寫作基礎 篇十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寫作基礎

(六)註釋

在學術論文寫作中,註釋項目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歷史源遠流長,它體現了對他人研究成果的一種尊重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早在我國古代,對典籍的註釋就曾採用了注、解、傳、箋、疏、章、句等多種形式,在現代學術論著中的註釋項雖然已經相對簡化,卻仍然是論著文本的一個重要附屬部分。論文中在運用註釋方式時,要注意如下問題:

1. 註釋範圍。論文中的註釋主要用於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直接引文註釋,即文中引用他人原話和相關資料所載數據時對出處的交待;二是間接引用註釋,即文中吸收他人觀點時對出處的交待;三是內容説明註釋,即對文中需要補充説明而在正文中又不便詳細闡述的其他問題所做出的解釋。一般情況下,不能採用轉引方式。

2. 註釋形式。註釋的形式有三種:一是腳註(置於每頁頁腳,可每頁重新編序號或者全文總編序號);二是尾註(置於全文末尾,全文總編序號);三是旁註(用括號説明前面的某一內容)。但現代論文中的註釋一般採用隨文加註,並多以腳註形式標註。

3. 註釋序號。註釋序號一般以帶圈的`數字用上標編號,如“XXXXX①,……”(提倡用word軟件的“插入”——“腳註”中的自動編碼功能)。註釋的序號每頁從“①”起重新編號,且不宜直接置於單列一行的條、款、項、目上,也不宜直接置於相關表格名、插圖名以及公式之後,而應當置於相應的導入性文字中。除直接引注外,註釋序號一般宜插於文尾的標點符號內。

4. 註釋格式。註釋的內容用小五號宋體(即通用word軟件的默認標準)。註釋中凡是涉及引用相關文獻時,其標示內容及格式規範與後述參考文獻的要求相同。

(七)主要參考文獻

在論文篇後附參考文獻,表明作者在研究過程中參閲其他資料情況,表明學術界對該論文題目的研究情況,為他人繼續研究提供線索。論文中的參考文獻項,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 涉及範圍。主要參考文獻是指與論文內容有密切關係,且在寫作中部分參考或者借鑑了他人文獻的觀點和材料時,為了對其成果表示尊重,同時也為了指明主要資料出處並便於檢索而列出的一項論文要素。其範圍不僅包括註釋中已涉及的文獻,還可包括論文寫作過程所涉及的其它文獻。但不能列示閲讀或者是與其沒有多大關係的文獻,因此,要避免出現列示參考文獻時的充門面等不正常現象。

2. 列示數量。主要參考文獻應當列於文末,可另起頁。一般情況下,論文後附主要參考文獻的列示數量應當沒有規定限額。但有時有些學位論文的學術規範要求有一定的數量。如,有的學校現行本科學士學位論文的參考文獻就要求不少於15項(其中至少應包括3部以上的著作,還應當至少包括2項以上的外文文獻)。

3. 列示順序。主要參考文獻列示順序一般為中文在前,外文在後。中文文獻按第一作者姓氏的拼音增序排列,外文文獻按第一作者名的字母增序排列,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獻則按發表時間增序排列。

4. 列示格式。主要參考文獻的字號一般小於正文半號字體。各條參考文獻首行縮進兩個字符後列序號(如果沒有特殊要求,也不必列示序號),序號一般在方括號(即“[ X ]”)內列示,括號後空一格,再接相應的文獻信息。一項文獻的信息列示超過一行時,宜採用“懸掛縮進”格式。中文文獻各要素之間的小圓點宜用全角狀態下的圓點符號(即“.”),外文文獻中的論題宜用斜體標示。著作類文獻凡屬第1版時則不必標明版次信息。

5. 著者列示。主要參考文獻的主要責任者列示方法為:中文著者先姓後名,外(英)文著者先名後姓。列示時不須標明編著形式(如:“張光明著”只標“張光明”,但譯者需要註明,並用逗號“,”分隔,如:“李有明,譯”)。一項文獻涉及多個責任者時,應分別處理:外文著者只需標註第一個著者的姓名,空一格後附“etc.”;中國著者應標註至第一、二、三著者的姓名,三位以後的著者則以“等”字省略,各作者姓名之間以及所列示的最後一位作者姓名與“等”字之間均用逗號“,”分隔。

6. 列示格式。主要參考文獻一般可分論著圖書類、譯著圖書類、學術刊物類、學術會議類、學位論文類、報紙、在線文獻和其他文獻等不同類型,不同類型的文獻主要項目均包括作者、文獻名、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如期刊類為“[J]”)、版(期)次(第1 版不必標註)、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和引用部分起止頁等基本信息,但據文獻特點在列示方式上有所差異。除此之外,在論文寫作中,若還涉及到科技報告和專利等其他類型的文獻時,可以根據需要自行參考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10月1日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的要求作相應處理。

(八)附錄

附錄為論文的非必選項,它的主要內容可包括放在正文內顯得過於宂長的公式推導、複雜的數據圖表、論文使用的專門符號內涵釋義、計量單位縮寫表、專有名詞縮寫表和檢索表,以及軟件程序的有關説明等。若無需要,也可不單列此項。附錄應另起一頁。附錄編序前應當冠以“附錄”兩字(如:“附錄一”、“附錄X”)。

(九)後記

後記為非必選項,它的主要內容可以是作者對論文過程的記錄與寫作感悟,也可以是對給予指導或協助完成論文工作的組織與個人表示感謝。後記文字要簡潔、得體、實事求是,切忌浮誇和庸俗之詞。後記應另起頁。後記內容的版面要求與正文相同,文內順序宜用文字表達。

(十)鳴謝

論文中的鳴謝部分主要體現三層意思:一是對論文寫作過程支持者和指導者的感謝,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立項資助的感謝等;二是對論文寫作中所引用或者參考文獻作者的感謝;三是對論文編輯與發表過程匿名審稿者和編輯的感謝。在表達方式上,有文題“鳴謝”方式和文末 “鳴謝”方式。文題“鳴謝”一般用“*”腳註方式;文末“鳴謝”有的單列,也有與“後記”結合在一起。論文中是否有該項,由作者自行決定。若從學術禮節的角度,一般宜有此項內容。

四、會計專業論文的主要表達規範

(一)行文

1. 用字規範。論文中所用漢字必須使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佈的規範漢字,在文本狀態下,所有文字必須字面清晰,若必須更改,要使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規定的標準校對符號,不能隨意塗抹。

2. 段首規範。論文的每一自然段、每一層次單行列示的題序和標題前均按漢字書寫習慣縮進(即首行縮進兩個字符,專門規定“居中”的除外),而不宜按英文格式懸掛縮進。一般情況下,英文文字的首段左邊應頂格,但從第二自然段開始左邊需空兩個半角字符。

3. 字符規範。論文中所有中文表述內的標點符號應當統一用全角狀態下的字符;論文中所有英文大、小寫與標點符號一般宜用“新羅馬體(Times New Roman)”半角字符。而所有英文間的標點符號則統一用半角字符,但均應在標點符號後加一空格。論文中凡是涉及阿拉伯數字的宜用半角字符(如12345),而不宜用全角字符(如12345)。

4. 避免背題。論文中凡是單列一行的各級標題均不得背題(即標題出現在某頁的最後一行,內容在次頁),必要時應強制使用相關軟件中另起一頁的排版功能。

(二)正文文本

論文中除“引論(或導論、緒論)”部分和“結語(或結論)”部分不需列出題序外,其他表明論文層級的內容應當統一由題序數字和標題表明相應的層次。正文的標題序號一般可用中文(一級標題與二級標題)和阿拉伯數字(三級標題與四級標題)混合標示(或者僅用阿拉伯數字)。在格式上有文科格式和理科格式兩種,不論採用哪種格式,均需要注重全文的規範性與統一性。論文中的級次,一般宜以四級為宜。若無特別需要,文中不宜用特殊符號來標示論文的各級層次(如:“●”和“■”等)。除章節之外的論文層級的具體要求如下:

1. 條次格式。條次是正文的第一層次,在標題前以“一、”、“二、”等表示題序。如第一條則標示為:“一、XXXXXXX”。題序和標題佔一行,一般居中,題序和標題之間用頓號間隔(而非下圓點“.”),結尾處無標點符號。

2. 款次格式。款次是正文的第二層次,在標題前以“(一)”、“(二)”等表示題序。如第一條第一款則標示為 :“(一)XXXXXXX”。題序和標題佔一行,行首空兩格,題序和標題之間不加標點,結尾處無標點符號。特殊情況下,可接着“(一)XXXXXXX”後空一格,要接着敍述內容亦可。

3. 項次格式。項次是正文的第三層次,在標題前以“1.”、“2.”等表示題序。如第一條第一款第一項則標示為:“XXX”。題序和標題佔一行,題序和標題之間用下圓點(用英文全角“.”)間隔(而非頓號“、”),結尾處無標點符號。

4. 目次格式。目次是正文的第四層次,在標題前以“(1)”、“(2)”等表示題序。如第一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目則標示為:“(1)XXXXXXX”。題序和標題佔一行,行首空兩格,題序和標題之間不加標點,結尾處無標點符號。若題序和標題不單獨佔一行時,則在標題後加句號,後面接着敍述內容即可。

5. 其他格式。當條、款和項次下不單設層次時,也可在正文的同一段落中用“(1)…………;(2)…………;(3)…………。”等的行文方式列舉事項,顯示層次。但若在條(或款、項)次下不設單列的層級(或者在目次下還要分層次)時,可在正文的同一段落(或者分段)中採用文字順序詞,如 “一是…………;二是…………;三是…………。”等類似的行文方式。若在文中使用“首先”、“其次”或“第一”、“第二”或“其一”、“其二”等順序詞時,其後不能使用頓號:“、”,而必須使用逗號:“,”,且其編序一般以五號為宜。

(三)表格

表格是會計專業論文寫作中必須運用的一種專門技術。在論文中凡涉及表格運用時,應當滿足六方面的基本要求:

1. 表格編序。論文中的表格應當統一編序(如:表1;若論文分章的情況下,則分章編序,即“表章序——表序”,下同),採用方式應與插圖和公式的編序方式統一。表序用阿拉伯數字,且必須連續,不得重複或跳躍。每個表格應擬表名,如“XXXXXX表”。

2. 表格導入。論文中凡導入表格時,均應使用類似“見表X所示”的導入語,不宜用“見下表所示”。表格導入語不宜直接用於論文各層級的標題中,如:“XX(詳見表1)”。

3. 表序表題。表序和表題間空兩格,置於表格上方,居中,標為“表XXXXXXXX表”。

4. 表格設計。表格形式全文應當統一,可選用上下有線而左右無線的開口式表格、四邊有線的封閉式表格或三線式表格等,設計上應當儘量簡潔且排列整齊美觀(如表內出現換行時,即可考慮取消頁面設置定義的“間距”限制)。表格中各欄都應標註相應的計量單位,或者在表頭靠右邊註明相應的主要計量單位(如“計量單位:元”),右縮進兩格。

5. 表內內容。表內文字或數字須上下對齊,相鄰欄內的數值相同時,不能用“同上”、“同左”或其他類似用詞,應一一重新填注。表格內各項目欄內容(或數據)的字號可根據需要適當調小(宜用小於正文半個字號),但全表的字號應當統一。一般情況下,表內數據來源的交待用註釋形式提供即可,若有特別需要時,也可於表底另設一段專列“資料來源:”項(首行縮進,小於正文半號楷體,內容轉行時則懸掛縮進兩個空格)。一般情況下,表序、表題、表格與表底所附必須的“資料來源”項最好同頁,若表格實在需要分頁時,表格標題行應當重複。

6. 表格運用。論文中凡運用表格數據時,均應使用“見表X所示”的使用語,不宜用“見上表所示”。

(四)插圖

圖示是表達論文觀點的一種重要形式,它在會計專業論文寫作中必不可少。論文中凡涉及圖的運用時,應當滿足四個基本要求:

1. 插圖編序。論文中的插圖要精選。圖序方式應與表格和公式的編序方式統一。圖序統一用阿拉伯數字(如:圖1;若論文分章的情況下,則分章編序,即“圖章序——圖序”,下同)且必須連續,不得重複或跳躍。若全文僅有一個插圖時,亦可在圖題前加“附圖”字樣。論文中的插圖以及圖中文字符號要繪製清晰。

2. 插圖導入。論文中凡導入插圖時,均應使用類似“見圖X所示”的導入語,不宜用“見下圖所示”。插圖導入語不宜直接用於論文各層級標題中,如:“XX(詳見圖1)”。

3. 圖序圖名。插圖的結構設計上應簡潔且排列美觀,線條之間的關係清楚(選用箭頭)並儘量減少交叉。圖序和圖題置於插圖下方,標為“圖XXXXXXXX圖”,居中。若某插圖由若干個分圖所組成,則各分圖用“圖Xa”、“圖Xb”、“圖Xc”……標出。插圖內有關文字的字號可據需要適當調整。一般情況下,插圖來源的交待用註釋形式提供即可,若有特別需要時,也可於圖序和圖題下另設一段專列“資料來源:”項以及“圖標説明項”(首行縮進,小半號楷體)。插圖、圖序、圖名及必須的“資料來源”和“圖標説明項”必須排於同一頁內。

4. 插圖運用。凡在論文中運用插圖資料時,均應使用“見圖X所示”的使用語,不宜用“見上圖所示”。

(五)公式

公式也是會計專業論文寫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在論文中凡涉及公式運用時,應當滿足五個方面的基本要求:

1. 公式編序。論文中的公式應標註序號並加圓括號,序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序,編序方式與表格和插圖統一,如:“(式1;若論文分章的情況下,則分章編序,即“式章序——式序”,下同)”。公式的序號“(式X)”排在公式版面內容居中並靠右側,且全文所有公式的右邊頁距應當相等(可統一右縮進兩個字符處理)。

2. 公式導入。論文中凡導入公式時,均應使用類似“見式X所示”的導入語,不宜用“見下式所示”。公式導入語不宜直接用於論文各層級標題中,如:“XX(詳見式1)”。

3. 公式格式。公式格式編排時,凡是數學類公式均應使用word軟件或其它軟件中附帶的“公式編輯器”進行編輯,文本類公式亦可採用其它方法編輯。公式主體應當單列一行,居中,具體公式與表示序號的“(式X)”之間不需要加虛線連接。

4. 公式運用。論文中凡是運用公式時,或者是對公式的某值內涵進行解釋時,均應採用“式X中”的使用語,而不宜用“見上式”、“上式中”、“(式X)中”和“式(X)中”。

(六)數字

1. 年代標示。公曆世紀、年代、年、月、日和時間均應採用阿拉伯數字,如“”、“-03-18”和“20世紀50年代”等,但模糊的年代數可用漢字表示,如“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等。避免使用“本世紀”和“上世紀”,可用“下世紀”。公曆年份不能簡寫,如“20”不能寫成“00年”。

2. 數值標示。各種計數、計量以及確切的數字均採用阿拉伯數字,如“10位專家”和“30個項目”等,但模糊的數字須使用漢字,如“十多位專家”和“三四十個項目”等。數值的有效數字應全部寫出,如“5%~8%”不能寫成“5~8%”等。

3. 數碼標示。數碼千分位使用空格(國際標準),不宜使用逗號(美國標準),如“123456元”應寫為“123 456元”,不宜寫成“123,456元”。負數一律寫成“-123”(負號用宋體)。兩組以上的阿拉伯數字組之間如果沒有計量單位,就不宜直接使用頓號,必須用逗號連接,如“三種產品的產量分別為200,250和300件”,但如果有計量單位時,則可使用頓號,如“三種產品的產量分別為200台、250套和300件”。

4. 數區標示。數字和時間的區間不得使用連字符“-”或一字線“—”,而應使用“標點符號”中的波浪線“~”。如:“x的取值範圍為0~30”不能寫成“x的取值範圍為0—30”,“論文寫作時間為11月28日~5月28日”不能寫成“論文寫作時間為月28日—205月28日”。但若僅表示年份區間可用連字符“-”(如:“2005-”)。參考文獻頁碼的區間範圍用英文狀態下的連字符“-”表示,而不用中文中的一字線“—”與波浪線“~”。

5. 其他標示。其他特殊要素的標示方法按原國家技術監督局1995年12月13日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出版物數字用法的規定》(GB/T 15835-1995)的要求執行。

(七)軟件

軟件設計中的流程圖和源程序清單,一般應當按軟件文檔格式作為“附件”在論文後列出,不列入論文內。特殊情況下不便列出時,可另外展示。

(八)其他

1. 規範用詞。行文時要注意:區分“必須”與“必需”等類似的近似詞組;區別“帳”與“賬”等類似相形字使用時的微妙差別;統一使用“其他”、“人才”和“惟一”等詞組,不得使用“其它”、“人材”和“唯一”)。具體用法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年12月19日發佈的《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年3月31日起試行)的要求。

2. 標點符號。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按原國家技術監督局1995年12月13日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GB/T15834-1995)執行。

3. 計量單位。計量單位的定義和使用方法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84年2月27日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及國家計量局的有關具體規定執行。

4. 英文簡稱。論文中有關國際性組織的專有名詞英文縮寫首次出現時,要用中文寫出全稱,並在括號內註明英文全稱及簡寫的英文大寫字母符號組合,後文才能用英文簡稱。例如:“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WTO)後……。根據WTO規則要求……”。

5. 英文人名。注意區別外國人名中的分隔符(如馬克·吐温)與英語中的縮寫符(如A. C. Littleton)使用上的區別。如:盧卡·帕喬利(Luca Pacioli)、羅伯特·S. 卡普蘭(Robert S. Kaplan)。

6. 其他事項。其他未涉及的論文寫作中的有關事項,可參照原國家技術監督局1987年發佈的GB/7713-19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執行。●

【主要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 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範(試行). .

[2] 王力,等。 怎樣寫學術論文。 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 P1-10.

[3] 許家林。 畢業論文的基本要素與規範。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2004. 第154-157期。

[4] 許家林。會計學專業研究生學位論文學術規範遵循情況研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5,5:4-11.

[5] 許家林。 中國大陸17所高校100篇學位論文調查結果的分析與思考。 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編。會計·審計·財務管理前沿問題研究——第八屆海峽兩岸會計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526-563.

[6] 許家林。 論本科生論文寫作訓練的幾個基本問題。 財經政法資訊, 2005,2:3-14.

[7] 於玉林。 現代會計方法學。 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P87-254.

[8] 於玉林。 新編會計操作方法全書。 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 1307-1320.

[9] 趙德馨,周秀鸞。社會科學研究工作程序。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7. P4.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局。 GB7713-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 1987.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技術監督局。 GB/T 15835-1995:出版物數字用法的規定。 1995.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技術監督局。 GB/T15834-1995:標點符號用法。 1995.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國家標準GB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2005.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 1984.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01-29.

[16]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務處。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撰寫規範(試行),2008-01-29.

會計專業畢業設計論文 篇十一

摘要: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在創新和發展中遠沒有預期中的樂觀,雖然高校在會計專業開展了一些校企聯合的試點工作,但是這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會計專業教育教學

一、現代學徒制存在的問題

會計專業的學生與其他專業的學生在實習中存在很大的不同,會計專業的學生不太被企業接受,主要因為企業的財務是有保密性質的,所以會計專業的學生想要去企業實習是很難的。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市場對於財務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只做一些簡單的複印資料等工作,就失去了實習的意義。

高等院校在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實習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各方面:在企業中,如果沒有利益,企業就不願意接收會計專業的大學生來實習,因為實習生短時間也很難給企業創造價值,即使有一些學生,也就只讓這些學生做一些打雜的工作,這與學生實習的目的相悖,學生學習不到東西。如果國家可以在税收方面給予企業一些優惠,企業就可以更好的接收會計專業的學生來實習,否則學生即便是免費給企業打工,也很難被企業接納。

會計專業的現代學徒制想要穩步發展,長期開展,必須要靠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並且在此過程中,學校和企業都要獲取一定的利益,否則很難長期合作下去。對於學校,通過校企合作這種方式讓學生在企業中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提升學生的就業率,為學校帶來品牌和名聲,使學校和學生獲得一定的利益。對於企業來説,企業如果在學生實習的過程中給學生更多的機會,但是學生在短時間不能給企業創造價值,並且企業好要付出培訓的人力、物力,對於企業來説得不償失。因此,企業處於成本的考慮不願意接受學生在企業的實習。

另外,在學生實習過程中,如何給帶實習生的師傅發放工資也是一個問題,如果給師傅多發工資,企業就會在經費上有損失;如果給師傅少發工資或者不多餘發工資,師傅就沒有帶實習生的積極性。會計是要在實踐中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的一門學科,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對於會計專業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在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時候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在院校招收會計學教師的時候,有很多都是剛畢業的大學何時能或者碩士研究生,這些教師很少從事過專業的會計工作,實踐基礎薄弱,知識結構停留在理論的層面。

二、會計專業學生的發展方向

高等職業院校在教學模式上缺乏創新和改變,主要也是因為社會對於職業教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者是進入事業單位。

因此,會計學專業的學生想要發展的好,就必須給自己更高的要求,這樣才能符合企業的發展需要,高等職業院校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在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使學生在學習中可以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會計專業的學生在未來的崗位上面臨着很大的挑戰。隨着科技的進步,人工智能會逐漸取代簡單重複的勞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更高,需要的是能夠有更多思維,可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人才。那種重複簡單工作的人會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取代不了人的思維和主觀能動性。

對於會計學專業的人來説,不僅僅要會做賬,還要具備更多的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綜合能力強的人才,可以進行數據分析、財務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會計崗位與其他崗位有所不同,面臨着企業的一些核心的機密,涉及到企業的賬務、税收等商業機密,對於企業的發展以及企業的戰略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企業是不會讓實習的學生去接觸到這些機密的。

那麼學生在實際的實習中,可以採取計算機模擬的辦法來實現。通過模擬真實的企業環境,企業的賬務使學生來提高實踐的能力。在進行模擬實踐中,可以緊密結合教材,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術和能力,使學生在模擬實踐中成為會計、出納等身份。在此過程中學會如何進行做賬、財務管理、審計等工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在發展中還面臨很多問題,在校企合作中還沒有達到理想的雙贏的局面,由於會計工作的保密性,阻礙了學生在企業實習。

因此,學校和企業應該更深層次的加強合作,多方溝通,達到共識,給學生的實習提供可靠的保障。此外,政府不能也要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使得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可以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杜瑞。現代學徒制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2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