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計算機專業專業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4W

計算機專業專業論文(新版多篇)

計算機專業論文範文 篇一

1.1專業知識發展

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書育人的前提。計算機教師的專業知識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日常生活、人文素養等基礎文化知識;二是教育理論、教學方法等教育學科知識;三是綜合的計算機學科專業知識。

1.2專業能力發展

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教書育人的核心。計算機教師的專業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兩個方面。其中,教學能力是教師最基本的能力,而科研能力則是教師服務於教學、服務於社會最直接的體現。

1.3專業創造發展

教師的專業創造是教書育人的拓展。計算機教師的專業創造主要包括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和社會化應用項目的開發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應注重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教師應多參與企業項目的開發,探析項目流程,提高實踐能力,將知識轉化為財富。

2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生態分析

2.1內部生態因素分析

計算機青年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專業知識結構不合理、專業能力不紮實和專業創造情意不濃厚等內部生態因素的影響。

(1)專業知識結構不合理

高職院校計算機青年教師大多數為工科畢業,雖具有豐富的專業學科知識,但教育學科知識卻十分缺乏。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知道應該教什麼,還要知道應該怎樣教,努力掌握好教育規律。

(2)專業能力水平不紮實

高職院校計算機青年教師大多數為應屆畢業生或是企業引進人才,沒有經過系統的教育理論、教學技能等專門性培訓。他們的教育理論功底淺薄,教學技能欠缺,課題研究能力不足。

(3)專業創造情意不濃厚

一些計算機青年教師進入高職院校工作後,愛崗敬業精神不強,缺乏創造和奉獻意識。一方面他們不樂於將自己所學專業知識運用到教學、科研、人事等工作的信息化建設中;另一方面他們不屑於參與企業應用項目的開發,未能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

2.2外部生態因素分析

計算機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同時也受到知識更新快、評審規定嚴、學術資源少等外部生態因素的影響。

(1)知識更新快,招生形勢險。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專業知識和技術更新速度極快,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越來越多的學生對計算機專業的認知存在誤區,使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招生面臨嚴峻的考驗。

(2)評審規定嚴,職稱晉級難。當前高職院校體系下,計算機專業課題研究範圍廣,時間長,要求高、費用貴,職稱評審規定嚴、要求多。這些使得計算機專業教師在職稱晉級上遠比其他專業教師困難,青年教師更是如此。

(3)學術資源少,人脈圈子窄。計算機專業在我國教育領域中,起步較晚,符合高職院校實際情況的免費網絡學術資源寥寥無幾。同時,計算機青年教師處於“以電腦為伴”的環境,這使得他們的人脈圈狹窄,人脈資源匱乏。

3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青年教師專業發展路徑探索

根據計算機專業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探索“基於終身學習、課題研究、項目實踐、校企合作、網絡協作等五位一體的專業發展共同體”路徑,努力引導青年教師積極主動地進行專業發展。

3.1基於終身學習的專業發展共同體

古語曰:“活到老學到老”,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教師是一個學習者。如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計算機專業知識呈幾何級數增長。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知識累積和傳播方式的改變,都使得計算機青年教師引領學術前沿變得更加困難。因此青年教師只有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才能不被社會淘汰,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但傳統的教師獨自學習方式,往往缺乏計劃、目標、監督等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一個領導、專家、教師、學生等全員參與的“終身學習的共同體”協作平台,共同體成員為共同的目標而持續不斷地共同學習、共同創造,並在學習、溝通、合作、共享、民主的氛圍中,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超越自我,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3.2基於課題研究的專業發展共同體

課題研究是教師專業能力的主要方面之一,其來源於教學,同時又服務於教學,“科研”與“教學”兩者密不可分。但在目前的高職教育體系中,計算機專業課題研究、、職稱評審等要求嚴格,再加上青年教師缺乏經驗,在課題研究上往往寸步難行。依據“共同願景下的自願組合”原則,將志同道合的教師和專業研究人員組合為一個有效實體。實體中的人員在研究過程中注重相互交流、相互探討、合作與共享,共同解決研究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分享成功的喜悦,從而避免教師在獨自研究中出現力量單薄、枯燥無味等現象。研究的情意也由消極被動變為積極主動,可大力促進高校課題研究的開展和教師在研究過程中的成長,實現教師積極主動的專業發展。

3.3基於項目實踐的專業發展共同體

高職院校以“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為教育目標,教師則是這一目標的實施者。若教師不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那又何談教育學生。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更是要求培養的學生能直接適應企業崗位的要求,但當前計算機青年教師理論與實踐相分離,缺乏項目實踐。依據“以問題為出發點,以實踐研究為主打”的原則,將有着共同願景的教師聚集在一起,構建基於項目實踐的互動、交流、分享、總結的共同體。它強調將學習過程置於有意義的項目情境當中,通過共同體成員的合作解決真實性問題,使教師在項目實踐中獲得相關知識,進而形成一種實踐智慧,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真正使教師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探索。

3.4基於校企合作的專業發展共同體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是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校企合作的推行是這一方針實施的重要動力。但是,在傳統的校企合作中,卻出現了企業參與意識冷淡、高職院校參與方式偏頗種種問題,造成校企合作步履維艱。聯合高職院校和企業的共同利益,以合作共贏為基礎,構建相互開放、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校企合作共同體”迫在眉睫。在共同體中,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共同組織、實施教學計劃和內容。企業師傅與學校教師之間實現雙向的崗位互換與互補,換位思考,換崗工作,共同完成學生的培養任務,使得校企雙方融合融通,充分發揮各自特長,提高學校的辦學效益和效率,同時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也得到提升。

3.5基於網絡協作的專業發展共同體

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教師的專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特別是計算機專業教師,更應該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使網絡優勢資源服務於自己的專業成長。應以網絡為平台,充分利用網絡通訊工具,如微博、微信、QQ羣等,構建共享、論證、協商、創作和反思五位一體的“網絡協作共同體”。在開放的網絡學習環境下,共同體成員之間以平等合作者的身份通過相互的協作、交流、討論、反思、問題解決等多種學習方式,共享彼此的觀點、思想、資源、知識、學習經驗和集體智慧。同時強調以集體協同效應和團體成績作為激勵,注重教師和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創新知識的能力培養,達到學習的目的,從而促進共同體中每一個成員的自身發展。

4結語

專業計算機論文 篇二

計算機專業英語屬於科技英語範疇,有其專業性強、嚴謹客觀的特點。而傳統的英語教學不會側重於科技英語,造成計算機專業學生學了很多年英語,依然看不懂計算機指令,讀不懂計算機英文教材,對學生進一步提高計算機水平造成了障礙。因此,有必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英語學習。

2關於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LearningTheory)的觀點來源於西方心理學。諾拉()、蘇格拉底(Socrates)、康德(ImmanuelKant)、皮亞傑(JeanPiaget)等西方著名學者、哲學家、心理學家先後提出了建構主義的有關理論。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建構主義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提倡以教師為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生才是信息收集、加工這一建構過程的主體,教師是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

3基於建構主義的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

3.1基於建構主義的專業英語詞彙教學

計算機專業英語隸屬於科技英語範疇,具有詞彙量大、專業性強的鮮明特點,而詞彙學習是學習的難點。其中很多詞彙在公共英語中很少使用甚至完全不會使用,造成學生識記困難,容易遺忘。而建構主義主張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成為知識建構的主體,教師起到引導、幫助的作用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

3.1.1普通詞彙專業化

公共英語詞彙在計算機專業英語中時有出現,但往往出現了新的含義。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引導學生儘可能地蒐集此類詞彙,有助於舉一反三,便於識記。

3.1.2派生

W.納爾遜•弗朗西斯在TheEnglishLanguageandItsHistory中指出:“詞彙是語言系統中結構最鬆散的一部分,因此也最容易起變化。”詞彙系統不是一個僵化的、一成不變的系統,而是可以通過詞彙的互相滲透,派生和轉變出大量的新詞。計算機英語最突出的特徵之一就是不斷出現派生構成的新詞彙。在英語詞彙教學實踐中,老師往往強調單詞的背誦記憶。學生感覺枯燥甚至苦不堪言,教學效果不好,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惡性循環。而通過有效的構建,可以避免課堂上出現“填鴨式”教學。比如,掌握了詞素multi是“多……”的意思,後面加上其他詞構成表示“多……”的新詞。例句:Multimediarepresentstheconvergenceofdigitalcontrolanddigitalmedia.多媒體代表數字控制和數字媒體的匯合。例句:的多線程功能使在一個程序裏同時執行多個小任務成為可能。“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也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建構的意義是指: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意義就是要幫助學生對當前所學知識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達到較深刻的理解。

3.1.3縮略

美國哲學家喬治•金斯勒•齊普(GeorgeKinsleyZiph)指出:越短的詞使用越頻繁,或者被使用得越頻繁的詞就越短。科技英語的早期翻譯大多采用逐字翻譯,長且複雜,難以識記,使人們逐漸開始用一些簡短的縮略詞來代替宂長的詞語。學生在學習這類詞時,首先識記其縮略形式,然後進行建構,掌握縮略形式和完整詞彙之間的內在聯繫,達到便於記憶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使用探索法、發現法去建構知識的意義;在建構過程中要求學生主動去搜集有關信息,分析有關資料,對要解決的問題提出各種假設並努力加以驗證。

3.2計算機專業英語中的情境教學

儘管專業英語對於閲讀英文文獻,查找英文資料,使用原版軟件,調試程序等具有重要作用,但由於學生缺乏實際應用專業英語的情景,課堂上很少有演示專業英語的機會,導致缺乏學習積極性,實際駕馭語言的水平較低。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DavidPawlAusubel)提倡有意義的學習,認為死記硬背、單調模仿不利於外語學習,主張讓學生通過實際交際活動來學習外語。這點與建構主義的觀點不謀而合。建構主義認為對於知識的理解必須由學習主體通過自身的努力和經驗,同時藉助他人的幫助,如協作、交流、收集信息等進行建構,是基於特定情境下的活動過程。

3.2.1圖例教學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利用原有的經驗和概念,來理解和建構新的知識。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則應在這個建構過程中創設符合教學需要的情境,幫助學生尋找新舊知識之間聯繫的線索,從而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計算機英語教學中會遇到大量圖例,不妨利用這些圖例進行英語教學。比如在講到鍵盤的時候,把幾種鍵盤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來判斷這些都是什麼鍵盤,它們的英文名稱是什麼。相信學生能夠很快地找出KeyKeyboard(鍵控鍵盤),No-keyKeyboard(無鍵鍵盤),FoldingKeyboard(摺疊式鍵盤),ErgonomicKeyboard(人體工程學鍵盤)所對應的圖片。學生既能學會英文,又清楚地記住了英文對應的計算機知識。而且學習的過程不枯燥,有趣味。

3.2.2實物教學

筆者認為,學習計算機專業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好計算機專業知識。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始終將英語和計算機知識相結合,可以説這是個“複合型學習”的過程。在目前開設計算機專業英語的學校中,很多老師將計算機英語教成了另一種形式的英語精讀或語法,講講單詞,翻譯一下課文,教學方法單一,造成專業英語與公共英語沒有實質上的差別,更無法服務於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學習。實物教學是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之一。例如,當講到計算機硬件設備時,可以通過展示各種類型的、不同時期的、真實的硬件設備進行專業英語教學。比如,鼠標的接口有PS/2和USB兩種,硬盤和光驅接口有IDE,SCSI,SATA等幾種。實物教學可以使學生迅速準確地將不同的硬件設備或同類設備的不同接口與其對應的英文聯繫起來。這種方法形象直觀,教學效率高,要求教師最好具備一定程度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技能,對最新的硬件設備性能有一定了解並能跟上其發展步伐。

3.2.3實際操作

如前所述,許多計算機軟件沒有或缺乏好的漢化版本。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嘗試安裝英文原版操作系統或一些學生較為熟悉的軟件(學生原有的知識背景),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意義構建的過程),學生通過對照中英文菜單命令,很快就能識記大量詞彙,如選項option,滾動roll,插入insert,訪問access,控制面板controlpanel,光標pointer等。通過這種直觀的學習,學生能夠快速有效地記住這些專業名詞,並能熟練掌握英文版軟件的使用。有助於提高專業水平,為以後工作學習奠定良好的專業外語基礎,提高就業競爭力。

4建構主義在計算機英語教學中實現的客觀條件

4.1順應時展的教學理念

要求轉變“師主體”為“生主體”的觀念,改變“一言堂”或“填鴨式”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2良好的教學條件

建構主義對教學條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最好有專業的機房,可供展示的硬件設備,充足的軟件和學習資料。確保多種教學方法能夠順利實施。

4.3高水平“複合型”師資

要有對計算機和英語都較為熟悉的專業教師,培養能夠進行雙語教學的“複合型”師資。

5結束語

專業計算機論文 篇三

(1)缺乏對學習的熱忱。由於專業的理論性和邏輯性要求較高,學習過程必然枯燥乏味,很多學生在基礎階段就喪失了興趣,學習不積極,無鬥志,無激情,被動灌輸。這種學習無論從眼前還是長遠來看都不可能產生成效。

(2)綜合能力低下。很多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就業以後,發現自己基本就是個書呆子,除了書本知識和埋頭工作以外。即沒有其他特長,也沒有與人溝通協作的能力,即沒有積極的生活態度,也沒有敢於創新的精神。

2.計算機專業教育中引入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往往在做學問的同時忽略了人文素質的培養。現實生活中黃色文化的侵襲、黑客的出沒、病毒的肆虐,都説明這些人羣的計算機專業知識是過硬的,甚至是超前的,但他們道德淪喪,成就感覺畸形,都阻礙了社會文明的發展。這些不和諧現在的屢見不鮮都與計算機專業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的缺乏有一定關聯。

3.計算機專業教育中引入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

(1)將計算機文化內涵融入教學過程中。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與文化的發展相輔相成,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應該挖掘計算計專業的文化內涵,將0,1代碼的魅力充分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領略到此學科並不只是生硬的冷冰冰的數字和理論,也是充滿人情味的。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讓學生自覺自願的投身到專業學習的過程中去。教學過程中的文化傳達對專業教師本身的文化素養有很大要求,教師本身既要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又要有遠大的眼光和見解,學生才能見識廣博,充滿學習熱情。

(2)培養學生自覺學習和答疑的能力。計算機科學是一門發展迅猛,更新換代快的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一定要跟上技術變更的步伐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書本上的知識遠不能滿足實踐的需要,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自覺學習的能力,主動汲取新營養。計算機的發展一直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推陳出新的過程。因此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教會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並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陪養學生的創造力。

(3)將人文精神融入實踐教學過程。計算機專業的實訓課程,是學生將書本知識運用於實踐的過程。在動手過程中,學生往往會越到困難和失敗。此時專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不畏懼困難,充滿信心自主解決。逐步排除錯誤,取得成功。教師還可以安排多變的延伸性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大家看到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案,開闊思維。對錶現優秀的同學要適當提出表揚,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在分組實驗過程中,也加強了大家的團隊意識和溝通寫作的能力。

(4)靈活人文學科的教學方式。人文學科往往被人冠以“教條”、“生硬”、“説教”的帽子,讓大部分學生望而生厭。因此人文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靈活課堂教學,多組織討論、實踐、總結等學生能參與其中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存在,在總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人文課程才能摒棄空洞乏味,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學生的思維當中去。

4.結語

計算機專業論文範文 篇四

論文摘要:針對就業市場對計算機人才(IT人才)的需求,提出了以實際企業工程項目為載體的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分析了高職計算機人才(IT人才)在就業市場上的定位及專業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剖析了工程項目選題的原則及實施的過程,闡發了對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的一些認識。

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專業的就業卻相反地成為了矛盾的焦點,出現了報考集中就業分散的社會現象。就業壓力的增大,説明原有的教學目標體系、課程體系、知識能力結構已不適應現代企業技術發展的需要。為了改善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能力、知識結構,全面提高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擴大就業面積,培養市場所需要的人才,山東經貿職業學院計算機系進行了“以就業為導向以實際企業工程項目為載體的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的大膽嘗試,在此,結合教改過程談談對計算機專業培養的一些認識。

一、離職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市場及定位

當前,TI''''業已成為佔據我國市場三分之一份額的支柱性產業。TI''''業的迅速發展,與不斷注人的Tf業人才有着緊密的關係。Tf人才已成為人們心目中高科技的象徵。對IT人才,用人單位實際上是有不同的需求層次的,要求掌握的知識結構也各不相同,除了TT基層勞動者(如打字、錄入、生產線組裝等)宜由中等職業教育培養外,我們感到,高職應側重於在如下幾個方面對TI''''人才的培養:

1.設計型人才(如網頁設計、平面廣告設計、建築和家裝設計、綠化工程設計、動畫設計等)。隨着電腦應用的普及深入,各行各業越來越廣泛地使用電腦做形象宣傳、包裝、設計等工作。各類設計型人才作為IT業市場的生力軍異軍突起,其就業市場範圍非常廣、缺口比較大。但隨着電腦軟件的不斷升級,功能的不斷完善與強大,此類型人才由原來的單一型向複合型轉變。如網頁設計人員除掌握專業網頁設計軟件之外,還應掌握圖像處理軟件和網站維護等方面的知識,如果再能掌握後台技術就成為寶貴人才了。其他如建築、綠化、動畫設計人才不僅要掌握計算機知識,更重要的還要學習其他相關知識體系。我們認為,複合型人才的培養是高等職業計算機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辦公應用型(如文祕、辦公文員、行政助理等)。此類人才在工作過程中需要更多的管理知識,需要人際交往和適應社會的能力。這類工作的主要要求是:熟練掌握應用軟件、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責任心。此崗位職能的培養除了要求學生掌握辦公管理軟件,還要學會融通管理知識並切實掌握管理的基本功。

3、網絡型人才。當今計算機的普及與發展之所以如此之快,除其具有強大而先進的功能之外,主要還歸功於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網絡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談變得近在咫尺。網絡型人才已成為計算機發展和計算機就業市場上的中流砒柱。此類人才不僅要掌握網絡技術,還要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4.開發型人才。作為計算機發展和完善的締造者,開發型人才在IT行業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未來幾年當中,我國對軟件藍領和軟件工程師的需求潛力依然很大。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及我院計算機專業的特點,我們目前主要培養辦公型人才、網絡人才和開發型人才,同時兼顧設計型人才,下一步在新專業的開設上,我們打算加大設計人才的培養力度。

二、課程改革思路

1.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以職業崗位為目標,重點突出職業技能。分階段劃分教學模塊,按工作崗位確定實際工程項目,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完成教學任務,最終實現學生的就業培養目標。

2.培養目標及課程設置

熟悉並掌握計算機工程項目的組織程序,掌握計算機工程項目中的問題解決方法,針對具體崗位,掌握專門技能熟練完成具體工程項目。

依據課程改革的整體思路,我係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設置是緊緊圍繞培養目標而進行的,強調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線,以職業或職業羣為基礎,讓學生先接受職業羣內共同的基礎教育和基本技能訓練,然後,接受專業基礎理論教育,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以及社會需要,選擇不同職業或專業方向,學習專業知識,進行職業技能的培訓。使學生既具有較大的就業彈性和適應能力,又具有職業針對性。課程設置總體分成三個模塊。在對職業崗位能力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培養的人才應具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通過整合,把課程分成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三個階段來進行。

第一階段,“職業基礎模塊”教學階段。這一階段強調寬基礎,主要學習一些相關職業通用性的必備知識和技能,同時,要進行思想品行、職業道德、外語能力以及其他通用能力的培養和教育。此階段一般不採用項目教學,但也必須把項目教學的精神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環節。

第二階段,“職業技術模塊”培養階段。這一階段主要進行不同職業的專業基礎理論教育和專業知識學習,以及職業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在該模塊中需要同時完成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該模塊是高職教育的重要階段,在課程設置和內容安排上我們結合IT技術的發展水平對相關學科進行整合和綜合,以滿足在較短時間內學習到更多更新的計算機專業基礎知識,教學內容體現出寬和紮實。此階段可部分採用項目教學,宜以工程項目中的技術項目的實施為教學手段。

計算機專業論文範文 篇五

應用型人才和普通職業專業的人才培養不同,高職院校是根據職業崗位的需求進行的人才培養,注重實用技術的培養;普通職業院校是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的人才,注重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技術的培養;而應用型職業院校專業思維訓練,培養技術性實踐性的。目前校企協同培養模式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應用,並且在這一模式推廣之下應用型職業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有顯著提升,各大職業院校也越來越注重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總之校企合作培養應用型職業人才已經成為當下人才培養的主流,但是經過多年的實踐,發展在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中存在較多的問題。

2校企協同培養模式下應用型職業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欠缺良好的法律環境

實施教育改革之後,政府大力支持各大高校開展校企合作,但是從整體來看我國高校的校企合作政策仍然不夠完善,對於一些具體的操作細節方面沒有法律文獻的保護,存在很多權利和義務的缺陷。這樣就造成法律不能有效保障企業和學校的利益,制約着校企合作的發展。

2.2應用型職業院校適應企業需求的能力不足

應用型職業院校往往都是參照研究型大學的人才培養方式實施人才培養,注重從理論到實踐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理論知識和教師為教學的主體,以考試成績為教學的主要標準,這種教學模式是學生的知識能力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產生脱節,學校並不能有效的培養出企業真正需要人才。

2.3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動力不足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並不能在短期內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而且可能在前期會增加企業的管理和均勻性成本,所以有些企業不會主動的參與校企合作,往往形成學校一頭熱的尷尬局面,大大影響了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開展。3.4企業合作的運行機制與人才培養改革需求不符校企合作的關鍵是引入一批“雙師型”教師,可以應用型職業院校由於辦學條件、職稱評比、科研經費以及考核體系等方面的制約很難引進“雙師型”教師。應用型職業院校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實踐教學環節沒有合理的評價制度,各個方面弄都很難適應校企合作的要求,制約着校企合作的順利開展。

3校企協同培養模式下應用型職業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策略

應用型職業計算機專業教學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計算機實際運用能力,必須同時具備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具有創新能力和較強的工作能力,能夠在生產的第一線熟練的應用計算機技術開展工作,也是時代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

3.1構建特色應用型職業計算機課程體系

課程設置應該突破傳統的設置模式,圍繞培養學生應用能力設置課程,將課程設置與專業能力與培養目標相結合,根據崗位需求篩選出與應用能力培養有直接關係而且使用頻率較高的專業知識,結合實踐性教育,形成一個以綜合能力為主,突破技能型、應用性為目的的課程體系。同時要考慮市場對多樣性、複合型的要求,提高人才適應社會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構建基於職業教學裏的課程體系,按照職位能力要求及工作內容設置對應的課程。突出工程理論中必備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的培養,注重計算機工程專業領域實際工作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突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與職業性。

3.2積極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

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是生產與實際相結合,教師是人才的引導者,進行人才培養,首先教師要具備較強的應用能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否則就是紙上談兵---瞎指揮。所以應用型職業院校要有一批雙師型教師隊伍,可以採用外聘或者內訓等方式建立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具體的措施是有計劃的安排一批年輕教師到合作企業進行專業實踐,豐富實踐經驗,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聘請合作企業中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工程技師擔任兼職教師,將課堂是生產聯繫在一起。

3.3建立基於協同創新的人才培養平台

學校要積極與企業協同合作,推進企業融合發展。對於應用型職業生源較好、學生綜合能力強的學校,改革校企合作模式,積極引進全球知名企業的教學資源,在學習、研發競賽、技能認證等方面積極開展對外科技服務與開發。實施“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建立一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相互促進的校企合作環境。其次是做好國際化協同合作,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借鑑國外成功的應用型職業院校辦學經驗。將國家前沿計算機技術引入到學校的教學中。是個瞭解、掌握頂級計算機企業的運營模式,拓展學生專業視野。在此是協同聯動政府、校園、企業、行業四個方面的力量,進行深度合作,積極培養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創建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人才培養體系支撐平台。

3.4建立多元評價體系

計算機是一門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的課程,其具體評價注重學生綜合表現,可在實驗成績時從多方面制定評價標準,例如在計算機C語言實驗教學評價中可以從以下方面評定:

1)實驗前準備工作;編程是C語言主要實驗內容,如果學生到實際上機操作時才思考設計程序,基本不可能完成實驗,必須在課前寫好部分實驗代碼。

2)良好的編程風格;所謂編程風格即個人習慣,一旦養成不好的編程習慣,後期改正就十分困難,所以必須從學習初期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編程習慣。

3)小組練習的表現;大型軟件編程需一個團隊共同協作,因而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也是實驗課目的之一。總之,多元化評價體系有利於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良好的編程習慣,進而提高學生在計算機學習方面的綜合能力。

4結語

專業計算機論文 篇六

通過對最近幾年的計算機公共課的教學研究與實踐,認為我國普遍高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1教學內容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開設的面向非計算機專業開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比較少,教學內容亟需更新。在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多媒體等應用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學內容相對陳舊,不能及時更新,也未能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授課內容沒有結合各專業的特點來展開,可能會忽略計算機在各專業領域內的應用性。

1.2教學模式問題。

在我國高校中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教學效率不高和教學與實踐嚴重脱節的問題,教學環境也亟需改善。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還採用課堂教學和相關實驗結合的方式,存在非常大的侷限性。這種模式不能給學生主動實踐的機會,也無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在對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存在的多方面的個體差異,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影響教學的開展,教學效果整體比較差。

1.3教學手段問題。

目前,高校在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大多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課堂上課和實驗教學,不但顧及不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也無法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導致學生不能全面理解教學內容,學習目的不明確,積極性不高,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1.4考核方式問題。

目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考試多采用筆試或上機考試的方式。無論是筆試還是上機考試,考試成績受到批改老師的主觀影響較大。尤其是上機考試,每次考試都要複製上千張軟盤,由於軟盤質量問題,每次考試總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出現軟盤打不開的現象,影響學生的考試心情和考試進度。

2.高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建議

2.1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逐年上升,可以賦予學生選擇相關課程的自由度。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課程可以根據知識深度分成3個層次:基礎層,應用層和深化層。這三個層次分別對應計算機基礎課程、計算機應用課程和計算機深化課程的學習。

2.2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

高校應該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重視教與學兩個部分。可以運用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現代多種媒體,將教學信息組織超文本化。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發現式”學習能力,是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

2.3完善教學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制定“精講多練、重在實驗指導”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校園網絡,構建自主學習的平台,促進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和考試方式的改革。高校還可以成立公共計算機基礎教學與研究中心,構建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實驗、軟件開發為一體的基礎教學與科研的重要基地。

2.4改進考核方法。

增加平時上機實驗中的考核環節,隨時掌握學生學習程度,訓練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若有創新,就可以得到高分。

3.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