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探索孔子儒家思想理論的現代啟發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W

探索孔子儒家思想理論的現代啟發多篇

人本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舉例 篇一

(一)以人為本——海底撈的制勝法寶

去過海底撈的顧客都會不由得讚歎其周到、貼心的服務,他們的火鍋味道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但單憑服務這一點,也只能讓很多企業望塵莫及了。海底撈火鍋的成功離不開以人為本的思想貫徹,不論是對顧客還是對員工,其管理者都切實做到了以人為本這一點。

“顧客就是上帝”,海底撈始終信奉着這樣的信念,在實際的行動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確實做到了。從排隊等位到進餐直至離開,都享受着其貼心的服務,甚至有很多顧客覺得比在家裏吃飯還要愜意。在排隊等候時,海底撈為大家準備了美甲、擦鞋等服務,提供各種飲料和小食品享用,還可以跟朋友在等位的時候一起下下棋、做做小遊戲,使等候時間不再枯燥,不再讓人反感;在顧客進餐的時候,海底撈的員工總會面帶微笑熱情服務,為客人提供熱濕毛巾,為長髮女顧客提供髮箍,為帶手機的朋友提供防水小袋子,他們的嘴上經常帶着“您好,請問您需要什麼幫助”、“您好,請問您需要加湯汁嗎”等等一系列客氣周到的問候,這些都使到店顧客感受到温暖和舒適。

很多人不解,海底撈的員工何以做到如此的親切、勤快,對待每一位顧客就像服務自己的親人一樣呢?這背後的原因在於公司的員工福利。海底撈公司不僅以顧客為本,還十分注重員工的激勵。海底撈的員工基本都是外來務工人員,這些人的穩定性較低,海底撈為了留住員工並且讓員工踏實留在海底撈工作,特別為員工的子女提供受教育津貼,併為留守在家鄉的父母提供生活補助。沒有了後顧之憂,員工們才更願意用誠信服務,才會帶來如此優質的服務。另外,海底撈還鼓勵員工入股,將個人的利益與公司的整體利益結合起來,員工就像在經營自己的公司一樣,當然就會更加盡心盡力。海底撈時刻秉承着以人為本的理念行事,這是它有今天的規模和市場佔有率的制勝法寶。

(二)以人為本——玫琳凱的“P”、“L”理念

在企業的管理中,“P”代表盈(Profit)、“L”代表虧(Loss)但是在美國著名的化粧品公司玫琳凱的經營管理中,“P”代表人(People)、“L”代表愛(Love)。他們提出:“我們是重視人才的公司”。

其創始人玫琳凱提出了“開門原則”,她的辦公室的門始終面向所有的員工敞開着,隨時歡迎大家提出利於公司發展的寶貴意見,她主要人與人之間要經常進行交流,這體現了該公司對於人的重視。當員工過生日的時候,還可以享受一份精緻的免費晚餐。另外,玫琳凱公司還有一個傳統,就是“祕書周”,在這一週中,所有的祕書都會獲得一束鮮花和一個咖啡杯,禮輕情意重,這足以體現公司對員工的關懷。玫琳凱公司取得的成績與其人於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以及和諧的團隊氛圍是密切相關的。

(三)以人為本——海爾創新管理的核心

《首席執行官》是以海爾企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為原型創作的電影,影片為大家講述了海爾從一個瀕臨破產的小工廠如何發展到今天的規模的故事,它是中國企業界的一個奇蹟。“以人為本”是海爾優秀企業文化的靈魂。張睿敏始終信奉這樣的一句話:“上下同欲者勝”,當員工的利益訴求和企業的整體利益達到一致的時候,才能贏得企業經營的勝利。

海爾在管理員工時,講求“三心”。首先,解決疾苦要熱心。海爾公司組織了自救自助形式的救援隊,員工人手一冊《排憂解難本》,當員工遇到困難的危險時,救援隊會在第一時間給予幫助。其次,批評錯誤要誠心。在每個月的中層幹部考評會上,實行紅黃牌制度,對變現優異者進行表揚,對犯錯誤的幹部進行誠心批評和指正,為其改正錯誤引導正確的方向。最後,做思想工作要知心。瞭解員工心裏想什麼,企業才知道自己可以怎樣做以滿足員工的需求而使其更好地為企服務。海爾對員工的知心體現在很多日常的工作制度中。

海爾的“三心”管理方式以及《排憂解難本》的施行充分體現了其“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儒家文化的典型體現。

現代教育技術激活中國古代文學 篇二

摘 要:隨着教育技術的發展,以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已經深入到高校日常教學工作中,它帶來了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育管理等多方面的變革。

如何在高校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每個高校任課教師都在積極研究的課題。

本文從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入手,探析在中國古代文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古代文學課堂;應用

中國古代文學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發展演變歷史的學科。

它是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所佔課時比重較大。

長期以來,中國古代文學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一本教案、一支粉筆、一張嘴巴、一言堂”。

隨着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現代教育技術的迅猛發展,這樣的教學模式必須要全面改革,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含義與優勢

1、現代教育技術的含義

現代教育技術就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和實踐。

2、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

現代教育技術的三大支撐是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

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把圖像、文本、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進行數字化處理,並和通訊技術相結合的一種綜合技術。

網絡技術是指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的一種新技術。

通訊技術是對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支撐。

(1)優化學習環境

多媒體可以通過圖像、文本、聲音、動畫等媒體為學習者營造出形象、逼真的學習環境。

它是繼文字、黑板、音像等教學媒體之後出現的又一種新的教學媒體,它具有信息多維化、集成化的特點,表現力豐富,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習者的興趣,增強學習效果。

(2)豐富教學資源

網絡技術將海量的數據、資料、程序、軟件融匯到一起,形成一個特大型的資源庫。

在這個資源庫裏,教師可以找到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大量資源,並共享這些資料,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資料。

這是以前任何一種教學技術都無法做到的。

(3)擴大教學規模

網絡信息資源的共享,打破了知識的壟斷性,結束了優秀教育資源只被少數人佔有和使用的歷史。

網絡教學資源可以向全社會開放,從而使全社會每一個求知者獲益。

現代教育技術將整個教學活動社會化,使教學從學校普及到信息技術覆蓋的每一個角落。

二、現代教育技術如何激活中國古代文學課堂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比起枯燥的講解,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多媒體技術,製作圖文並茂的課件,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慾。

比如講解《三國演義》中的“赤壁大戰”時,就可以播放電視劇中有關“赤壁大戰”的精彩片段,以更加直觀、生動的形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可以一邊播放,一邊講解;也可以先播放,後講解;還可以先提出問題,再播放,再提問、討論或答疑。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破除“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模式

現代教育技術能有效地促進教師的角色轉換。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不僅是教學的組織者還是信息的佔有者。

在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教師和書本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

教師傳遞知識的部分職能被現代媒體替代了,教師不僅是現代教育中教學信息的提供者、傳授者,而且還是現代教學模式、教學方式的設計者、創造者。

在現代教育技術下,學生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自由主動地學習,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學習。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

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將古代文學中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靜止的內容動態化,枯燥的文字生動化;可以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

還以“赤壁大戰”為例,教師講解的重點不是戰爭場面,而是大戰之前孫、劉、曹三方軍事集團智囊之間的計謀的較量。

“苦肉計、反間計、連環計”,計計相連,引人入勝。

教師在播放視頻前,可以適時點撥,引起學生注意;也可以提出思考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觀看視頻,之後討論。

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教師要採用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多媒體教學,就必須掌握各種媒體的特點、功能,並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需要,來選擇、設計、組合、製作和運用,從而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現代教育技術促使教育者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來幫助學生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培養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全面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

三、結語

以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優化了高校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為探索和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廣大高校教師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努力學習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大力促進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拓展教學內容,發展學生思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提升教學質量。

當然,我們還應看到,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還有許多不足,有些教師在使用時還有許多誤解,沒有真正發揮出現代教育技術的積極作用,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討和完善。

參考文獻:

[1]王景霞。現代教育技術讓語文教學變得更加鮮活[J]。赤峯學院學報;作文教學研究,2013(04):110-111.

[2]普布卓瑪。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情景創作中的運用[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14):166.

儒家思想對後世的思想影響 篇三

1、“中庸文化”。“中庸”主要是強調“善”。“中”乃適合,“庸”乃按照適宜方式做事。“中庸精神”指的就是適度把握,按照適中方式做事,併力求保持在合情合理的範圍之內。這對我們現代社會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2、強調“知行”結合,注重實踐。強調知行合一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突出特點,孔子要求人們應“言行一致”,強調“力行”,堅持“言必行,行必果”。子曰:“君子學以致其道”,“行以達其道”,“力行近乎仁”。朱熹也十分重視“力行”,朱子曰:“故聖賢教人,必以窮理為先,而力行以終之”。他所説的力行就是在認識的基礎上強調實踐。

3、“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儒家學者強調正確的“義利”觀。當生命和道義二者之間不可兼得的時候,儒家選擇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孔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4、“聞道”、“行道”。子曰:“朝聞道,夕可死矣。”儒家學者認為聞道、行道才能體現人生價值。儒家學者是把“仁”和“禮”作為了道德行為的最基本範圍和最高準則成為人生的終極追求目標。小至“修身齊家”大至“治國平天下”,無不要求仁人志士“聞道”“行道”,實現自身的價值。

5、“忠孝”。孝於父母,忠於朝廷是我國封建社會一直以來遵循的原則。儒家要求孝順父母、忠君愛國。孔子強調“孝悌”是“仁”的根本。提倡大家“入則孝,出則悌”,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長幼有序。以“孝悌”的'原則推廣至國家,便是要忠君愛國。同時,對待周圍的人事要“忠恕”,這便是為“仁”之道。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不器”。子曰:“君子不器。”這指的是君子不能像器物那樣,隅於一技一能,只能發揮一種作用。儒家認為,君子應該追求大道,而不能拘泥於一技一能之“小道”。小道雖有可觀者,然君子所不為也。“君子不器”是要求人們要“遊於藝”、“通於藝”,由“器”上升到“不器”,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道。

7、“慎獨”、誠信。“慎獨”一詞出自儒家《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東漢鄭玄的解釋為:“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其實,“慎獨”即謹慎自己在獨居、獨處時的言論和行為,始終保持道德的操守,獨善其身。荀子則將“慎獨”與“誠”聯繫起來。不誠則不獨。這便提出誠信的要求。誠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也是溝通人際關係、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紐帶,儒家的“誠信”觀不僅是立人之本,也是立國之本。

總而言之,儒家思想的確我是國傳統文化中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當今人類正處於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的時代,為了創建適合於新的文明的生活方式,我們不僅應當總結工業文明時代教訓,而且應當從古典的農業文明中去吸取人類生存的智慧。儒家思想固然有侷限性,但我們應當取其精華,在當今社會合理運用,發揮其合理的教育指導意義。

儒家人本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的聯繫 篇四

現代企業人本管理的思想,最早是在西方的人際關係學派中產生並發展起來的。人本管理思想的基本內容是將對人的管理放在第一位。企業管理從對象上來分,分為人、物和信息三要素。企業的盈利目標是通過對人的管理,進而支配物質資源來實現的。從這個角度看,企業必然應該以人為本,來達到自己的商業目的,實現自己的商業價值。另一方面,現代人本管理把研究人的需求慾望作為出發點,通過滿足人的需求來激勵員工,使其充分實現自己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孔子看來的管理就是掌握人心的過程。後人常把孔子的仁學思想稱為忠恕之道。“忠”就是充分擴充自己仁愛之心的過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恕”就是指能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地為別人着想,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認為統治者應該發揚內心固有的“仁心”,實行“仁政”,統治者以德服人才能使民眾心悦誠服。

儒家的治國平天下的理論建立了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創立了“道之以德”的管理手段,確立了富民安民的管理目標,與現代企業人本管理思想不謀而合,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為管理理論做出了重大貢獻。

拓展:儒家思想的主要內容 篇五

1.1“以人為本”是儒家思想的基礎

儒家認為,“天地之性人為貴”, 人在宇宙中處於中心的、特殊的地位,人是宇宙中最寶貴的存在,人惟萬物之靈,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是中心,處於最重要的地位,“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吾既得為人,是一樂也” ,充分肯定了人存在於現實世界的意義。

儒家認為人之所以在宇宙中處於中心地位並與萬物有着根本區別,在於有仁義禮智信之道德。《禮記禮運》中説:“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這一觀點充分説明了人高於宇宙萬物,是宇宙中最寶貴的社會存在,開啟了中華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優秀傳統。

1.2“仁愛”是儒家思想核心價值

“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這裏的“仁愛”指“仁者愛人”之“仁愛”,而非其它抽象的愛。孔子解釋仁的基本涵義時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就是子女要尊敬、順從父母、長輩,弟對兄要恭順,而父母對子女則必須慈愛,兄對弟要友善和愛護。認為“孝”、“悌”是“仁”的出發點,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仁者愛人”和“仁者無不愛”的觀點,即要用對待家庭成員間的友善態度來對待一切人,要有友善、寬容、助人之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就是“仁愛”。

1.3道德教育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十分重視教育,並且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孔子提出“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汛愛眾,而親近。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認為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具有社會所需要的道德品質,使他們成為孝順父母,敬愛師長,做事謹慎小心,講究信用,廣泛愛護大眾,親近有仁德之人。在這樣做了以後,若還有多餘的精力,再去學習文化知識。孔子認為對人要用道德加以教化,要導之以德,使人具有孝悌、忠恕、誠信、剛毅、勇敢、自強、進取、勤勞、節儉、謙遜等品德,強調“據於德,依於仁”,着重培養人的高尚道德和仁愛之心,使其學會怎樣做人,進而成為“仁人”。

在今天,我們把道德教育列入德育大綱,理所當然的是我們學校教育的目的,借鑑儒家道德教育,對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