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旅遊考察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1W

旅遊考察報告多篇

【第1篇】台灣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考察報告

一、基本情況

培訓考察期間,全體人員不僅認真參加有關培訓,虛心學習台方經驗,而且不斷探討新問題,提出發展新思路。同時,我們與台灣有關企業進行對接,磋商加強瓊台農業合作的有關事宜,台灣有關方面建議在海南 “冬交會”上增設台灣休閒農業專館和農產品加工品專館,展示台灣農業發展經驗和成果,並洽談投資海南休閒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相關項目,進一步推動瓊台農業交流合作。通過培訓考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更新了觀念,達到了學習交流、借鑑經驗及尋找差距的目的。同時,廣交朋友洽談合作,達成了許多共識。在與台灣農業界、休閒農場人士和朋友的接觸和交流中,也感受到了台灣接待人員的熱情,增進了雙方的瞭解。

二、主要收穫

1、瞭解了台灣休閒農業的發展歷史

休閒農業是台灣近二十年才湧現的一種新興的農業經營發展形態,它對突破農業發展瓶頸、提高農民收入及繁榮農村社會,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台灣休閒農業發展的主要思路,是利用農業及農村豐富的自然資源,將鄉村變成具有教育、遊息、文化等多種功能的生活空間,滿足現代人對休閒生活日益擴大的需求。歷經多年的發展和完善,台灣休閒觀光農業呈現出了多元化發展模式,主要有鄉村花園、農家民宿、觀光農園、休閒農場和牧場以及市民農園、教育農園等,範圍廣泛,內容豐富,不僅有上規模的農耕田園、漁業風情、森林旅遊、鄉野畜牧活動,還有別具特色的農耕教育、生態保育、民宿體驗、鄉土民俗等休閒活動項目。

2、總結了台灣休閒農業發展的基本特點

(1)管理機構完善,政府支持力度大。

台灣休閒農業由“農委會”主管,“觀光局”和“經建會”協同管理,在“農委會”下設立休閒農業管理及輔導處,各縣市也相應設立休閒農業管理及輔導機構,從上到下形成了休閒農業管理和輔導體系。行政部門主要負責制定政策法規,編制和審批規劃,安排資金補助和貸款,支持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信息諮詢服務,制定評價標準,定期檢查和評估,加強與旅遊部門的聯繫等。經“農委會”核准的休閒農場,在經營上享受優惠政策,並由“農委會”撥出專項經費,經費一般用於修建從主路到農場的支路、水電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教育農園、科研、展示廳、科普教育以及組織文化宣傳等方面的補貼。

(2)法規制度完善,保證有序發展。

(3)充分發揮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的作用。

為了加強對休閒農業的指導、服務和管理,台灣於1998年成立了“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協會是由休閒農業經營業主組成的人民團體,是聯結產、官、學界的橋樑,兼負着休閒農業發展的使命。協會接受“農委會”委託,致力於休閒農業的法規制定、資源整合、資訊傳遞、產業輔導、行銷推廣、環境保護及農村文化的傳承、發揚等工作,促進休閒農業產業化,提升休閒農業競爭力,擴大農村就業機會。在開展具體工作中,協會制訂出各種輔導策略及執行方案,協助輔導從事休閒農業管理及服務人員,提升經營企業的服務品質、解決人力資源問題、推動整合營銷等,同時肩負起社會教育的責任,對整個休閒農業產業的規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高度重視休閒農業規劃和檢查評證。

台灣對休閒農業進入門坎要求非常嚴格,台灣休閒觀光農業發展已達到1244家,但經過農委會、觀光局準設許可的只有456家。“農委會”與協會合作推動休閒農業的檢查和評證,並頒發認證標誌。“農委會”規定,對準備發展休閒農業的景點,需聘請專家進行實地考察與評估,通過詳細的規劃設計,並由鄉村社會、社會心理、民俗文化、景觀生態、水土保持、森林、園藝環境工程、旅遊觀光、農村建設、地政等各個方面有關專家學者及單位代表組成“休閒農業諮詢小組”,執行休閒農業規劃設計的決策諮詢。台灣休閒農業檢查評證分別以核心特色、園區規劃、創意運用、解説與行銷、組織與人力管理、環境與景觀管理、社區參與、觀光資源等八項進行評證。對獲得評審核定的休閒農業區,均由“農委會”認定掛牌經營,並提供資助經費,用於相關設施的配套建設。台灣對休閒農業發展既持鼓勵支持態度,又強調法制管理,使企業依法經營,既保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又限制和制約了一部分人利用休閒農業的名義,進行超範圍建設和經營,有力地保證了休閒農業的健康發展。

(5)系統開展休閒農業宣傳促銷活動。

台灣較重視對休閒農業旅遊目的地形象宣傳和品牌打造,各旅遊景區企業則密切配合,形成高效率的旅遊營銷網絡。通過網絡信息,遊客可以做到“足不出户,瞭如指掌”。台灣休閒農業網站內容主要有:新聞發佈、景點介紹、遊區地圖、旅遊路線推薦、住宿餐飲服務、留言系統,乃至網上定房、定門票服務等。促銷手段也較為多樣化,在機場、車站設置統一識別標誌的旅遊服務中心,向遊客推介旅遊路線、景點;利用國際互聯網開展旅遊宣傳和電子商務;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編印“台灣休閒農場”觀光旅遊地圖,各景區點都有自己編印的主題特色宣傳畫冊。

(6)強化園區產品深度開發與推廣。

台灣休閒農業十分注重企業園區的產品開發,根據企業的特點特色研發出自己的主導產品、系列產品、創意精品,如中原食品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的蔬菜、水果系列產品、台一教育休閒農園的蜂蜜系列產品、阿里山有機茶農場的茶系列產品、走馬瀨休閒農場的牧草系列產品、蓮花生物科技公司的蓮花系列產品、蘭花生物科技休閒園區的蘭花系列產品、立康生物科技健康養生有限公司醫藥系列產品等,食品、用品、藥品、保健品、旅遊紀念品,讓遊客目不暇接;做工上乘、質量保證、包裝精美、攜帶方便,使遊客愛不釋手。企業本着一鄉一品牌一產業的經營理念,成功深度挖掘企業產品、研製、開發,增加了產品的科技含量,帶動了商品的發展,延長了產品鏈條,增加了企業收入,支撐企業可持續發展。

(7)注重景點導遊培訓。台灣休閒農業十分注重對景點、產品導遊的培養,景點和產品解説是台灣休閒農業的一個亮點。

三、啟示與建議

縱觀台灣休閒農業20多年的發展經驗,結合海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起步建設階段,相比之下,得到一些啟示與建議。

(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是做好海南休閒農業的前提條件。

台灣政府部門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對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宣傳,包括政策宣傳、景點整體形象宣傳、休閒旅遊線路宣傳、特色產品宣傳等。建議:省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加大海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宣傳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如廣播、電視、報紙等進行宣傳促銷。利用農村節慶假日,組織觀光旅遊,舉辦展覽會和科普培訓等活動進行宣傳。加強與旅行社的合作,與周邊景點、景區相結合,擴大旅遊市場,以吸引更多的遊客。

(2)完善強有力的管理機構是促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關鍵。

台灣休閒農業從起步、發展、壯大到今天的強大,每一步都是在“農委會”、“農會”以及“休閒農業協會”的引領、監督、呵護下完成的。我省雖然率先於全國成立“省休閒農業發展局”,但仍然掛牌省鄉鎮企業局,大部分市縣都沒有設立相應的職能部門。建議:省政府將省休閒農業發展局作為省農業廳一個獨立的職能部門,配備專門的工作班子和人員,專門負責全省休閒農業發展行政管理工作。省農業廳可成立“省休閒農業管理服務中心”負責政策諮詢、信息服務、發展規劃等事業性的工作,市縣各級政府部門成立相對應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管理機構,配備專門的工作班子和人員,專門負責休閒農業行政管理工作,打破目前市縣休閒農業管理職責不明,分工不清的局面。同時加快成立“省休閒農業協會”作為政府聯繫企業的紐帶和橋樑,加強行業的自律,共同推動休閒農業發展。

(3)制定政策法規,規範休閒農業健康發展。

為保證休閒農業有序發展,台灣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內容包括:休閒農業區設立的基本條件,休閒農業輔導辦法、休閒農業標章核發使用要點、休閒農場設置管理要點等。海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還處於剛剛起步階段,從一開始就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規,當務之急是省政府應儘快出台《海南省休閒農業發展若干意見》,從企業基本條件、土地使用、資金扶持、税收繳納、資源利用、環境保護、人員培訓、經營管理等方面給予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規範和優惠扶持。土地使用,是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首要條件,在用地上建設硬性設施佔地比率,要借鑑台灣的經驗,不同類型分別對待,適當放大比率;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土地使用用途要借鑑台灣的做法,做出在不改變土地使用用途硬性規定的前提下,租賃、承包期可適當放寬到50年。資金投入是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保證,借鑑台灣休閒農業資金投入與資金投入使用辦法,建議海南政府部門設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建設發展基金,每年投入一定資金用於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補貼。

(4)做好發展規劃是穩步推進休閒農業發展的基礎。

台灣休閒農業的健康發展與台灣政府部門長期注重休閒農業的規劃是密切相關的。目前,海南休閒農業仍處在自發發展的起步階段,與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初期相類似。因此,建議借鑑台灣經驗,組織有關專家對我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資源利用現狀和發展趨勢作全面調查研究,摸準海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優勢、潛力和特點,理清發展思路,編制全省近期發展規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並將納入國際旅遊島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各市縣也要根據本地區的優勢特色做好規劃工作,形成省、市縣、鄉鎮三級一體的規劃藍圖。策劃規模項目,突出特色,合理佈局,避免雷同,避免走彎路,穩步推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

(5)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是加快休閒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由於起點不同,海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一方面要借鑑台灣的發展經驗,另一方面是發揮自己的優勢:

一是12月,國務院頒佈了《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其中指出“積極推動熱帶特色農業與旅遊相結合,制定實施觀光農業、休閒農業支持計劃,建設示範基地,拓展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空間”,是海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最好機遇。

二是海南省委第六次黨代會提出“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打造中外遊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園”,實施“綠色寶島大行動”,“建設美麗鄉村”是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最好的切入點。

三是自然環境優越,區位優勢突出,農業發展條件良好;生態環境良好,生物多樣性完備;民族文化豐富,海南有漢、黎、苗、回、壯等37個民族;旅遊業發達,是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有力支撐。

四是文明生態村建設比較完善、各種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迅速,是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堅實基礎。

五是奇特的自然景觀,豐富的熱帶農業資源,是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源泉資本。總之要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區各市縣各鄉鎮獨特品牌優勢,打造“一鄉一品牌一產業”,“一縣多品牌多產業”的格局,在國際旅遊島建設的背景、氣候中,抓住機遇,突出特色,快速發展。

(6)以“農”為本是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根本。

台灣的《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規定,規劃休閒農業區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農業生產和農村文化,我們考察的台灣企業,無不是以發展農業為依託的。建議海南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要做好定位,以農業為本,以解決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為目的。發展“三生”(生產、生活、生態),服務“三農”(農村、農業、農民)是休閒農業發展的根本,單有“休閒”,沒有“農業”,不是休閒農業。要充分利用各種農業資源,採取“公司+農民”、“公司+合作社”、“合作社+農户”等多種發展模式,發展農業生產,調整結構,促進增長、增加收入,同時結合國際旅遊島建設,推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相結合,實施“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發展新格局,實現共贏。

(7)堅持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從80年代發展至今天,台灣休閒農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除了有一個強有力的嚴密的管理機構,一套切合實際政策措施支持以及一個因地制宜的合理規劃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台灣休閒農業始終堅持了可持續發展,堅持自己的特色,堅持在發展中不斷創新,堅持以創意產品支撐。因此,建議海南定位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產品一定要與大宗鮮活農產品和加工農產品區別開來,突出創意產品,在精緻品牌特色上做好文章。繼續開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星級企業評定活動和休閒農業創意產品大賽等活動。

(8)建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人才培訓體系。

借鑑台灣休閒農業產學研相結合和人才培養的做法,建議各級主管部門要重視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管理和經營人才的培養,重點加快創業型人才培訓,將休閒農業技能人才培訓納入陽光培訓工程,組織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管理與服務知識、風土人情知識、誠信意識及行業服務規範等方面的培訓,不斷提高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準,提高我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整體素質。

(9)加強兩岸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互動交流。

台灣發展休閒農業幾十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做法,值得剛起步的海南休閒農業管理者和經營者學習借鑑。建議:一是同台灣休閒農業協會建立交流合作關係,定期開展雙邊交流。邀請台灣的專家學者和經營者來瓊指導和交流,同時派遣我方不同層次的團體、人員赴台考察學習,研究借鑑台灣成功的經驗,指導海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二是策劃建立若干個台灣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園區項目,引進一批有經驗有實力的台資企業投資創業,以點帶面推動海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發展。三是建議每年的“冬交會”邀請台灣相關休閒企業參展,讓海南人民感受和認識台灣休閒農業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四是制定有關政策保證台商在海南投資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權益,在項目審批、基礎設施建設、通關檢驗檢疫等方面給予特殊優惠政策,為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為來瓊投資台商提供更多方便,從而加速海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快速發展。

【第2篇】四川旅遊業發展考察報告

四川旅遊業發展考察報告

省政府赴四川考察組

11月3日

10月29日—11月2日,省政府副省長韓忠學率省直髮展改革、財政、交通、建設、旅遊、政策研究等部門和黃岡、神農架、武漢市黃陂區、武當山等地區政府負責人,赴四川省就旅遊業發展情況進行了為期5天的考察。考察組一行考察了成都杜甫草堂和“農家樂”項目,阿巴州九寨溝和黃龍景區,廣漢三星堆古遺址等景區以及基礎配套建設情況,聽取了四川省旅遊業發展情況的介紹。總的認為,四川省發展旅遊業的決心大,動作大,聲勢大,規模大,效益大,有許多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一、四川省旅遊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四川是旅遊資源大省,也是目前我國旅遊業發展勢頭強勁的省份之一。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四川省加快了旅遊資源優勢向旅遊經濟優勢轉化的進程,加快了旅遊資源大省向旅遊經濟強省邁進的步伐,使旅遊業在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進入了良性的快速發展軌道。

——旅遊資源豐富、有特色。四川自然風光雄奇秀美,巴蜀文化積澱深厚,民族風情多姿多彩。旅遊資源具有數量多、類型全、分佈廣、品位高等特點。現有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4處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14處國家4a級旅遊區,15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5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5處國家級森林公園,8處國家級地質公園,6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9座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其單體旅遊資源優勢明顯,整體開發的前景廣闊。

——旅遊產品開發力度大、有品位。四川省按照以市場定產品、定規劃的思路,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地編制旅遊規劃。在1997年率先完成《四川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編制了中國“第一山”國際旅遊區、大九寨國際旅遊區、卧龍中華大熊貓生態旅遊區、三星堆古遺址文化旅遊區和都江堰—青城山生態文化旅遊區等五大旅遊區規劃,從基礎設施、環境整治、宣傳促銷等方面增加投入,加快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國寶大熊貓、古蜀文化三星堆、童話世界九寨溝三大旅遊品牌和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4處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等,已成為海內外旅遊市場具有較強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旅遊產品。

——旅遊產業要素配套完善、有檔次。目前四川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近1700公里,擁有10個支線機場航空網絡, 旅遊的可進入性大大提高。特別是九寨黃龍機場的建成通航,很快地提高了這兩大品牌景區的交通便捷性,進入了民航航班穿梭、景區客源大增、互促互動的良性發展。開通了同往歐洲、東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10條國際旅遊航線,為出入境特別是入境旅遊的快速增長提供了便利條件。加快重點旅遊公路以波形防護欄、各種路標路牌為重點的安全設施建設,遏制了重特大涉旅交通事故的發生。全省重視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和旅遊服務功能的完善,形成了成都、綿陽、自貢、樂山等一批環境優美、文化濃郁、設施完善的旅遊城市。全省有旅行社540多家,星級飯店380多家;重點旅遊景區都建有具有一定規模的遊客中心、購物場所和特色文藝表演場所,以及規範的停車場和生態型、環保型旅遊廁所。各類旅遊服務設施有規模、有檔次,增強了景區的品位和對外吸引力。

——旅遊產業效益增長快、有規模。四川省旅遊總收入從1998年的126億元增加到2003年的421億元,增長了3.34倍,旅遊總收入相當於gdp的比重由1998年的3.6%上升到2003年的7.8%。今年截止“十一”黃金週,全省共接待旅遊者突破1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84億元,預計今年旅遊總收入超過500億元,接待入境旅遊者突破70萬人次,外匯收入突破2億美元。在市場分佈上,國內旅遊增長很快,入境旅遊穩步發展,省內市場和省外市場比重各半,旅遊業呈現出效益型、規模型增長的態勢。重點旅遊景區經濟效益快速增長,如按九寨溝景區目前的接待量計算,今年的門票及景區內交通收入達7億元,旅遊綜合收入有望超過15億元。

二、四川省發展旅遊業的主要做法

近年來,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和重視下,四川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發展目標,理清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落實發展措施,保持了旅遊業的快速增長和規模發展。目前四川正在以一流的旅遊資源、一流的發展理念、一流的開發模式、一流的運作機制,打造一流的旅遊品牌,營造一流的旅遊環境,實現一流的發展目標,旅遊業的發展態勢十分看好。

(一)創新協調機制,大力實施政府主導型旅遊業發展戰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旅遊產業發展工作,堅持把旅遊業作為全省國民經濟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來重點培育,明確提出了“加快建設旅遊經濟強省”的目標,加大了政府主導旅遊業發展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促進旅遊業發展的措施。一是率先在國內召開全省旅遊發展大會。去年以來,四川省委、省政府兩次召開“四川旅遊發展大會”,進一步明確了發展目標和戰略重點,提出了促進旅遊業發展的各項措施。省委書記、省長、“四大家”領導,省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各市州和重點縣(市)黨政一把手,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海外投資商都參加了會議。兩屆的旅遊發展大會至少達到了三個目的:一個是省委、省政府推動旅遊產業發展的工作會議;一個是烘托旅遊產業發展的節慶活動;一個是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的全民動員大會。同時,他們還將採取各地申辦的形式,每年召開一次旅遊發展大會,力爭把“旅發會”辦成國內知名的節慶會展品牌。二是制定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去年以來,四川省委、省政府先後制定下發了《關於加快四川旅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對旅遊產業發展工作領導的通知》,提出了支持旅遊業發展的一系列措施。三是加強了對旅遊產業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調整、充實了全省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由省長張中偉擔任,3位省委、省政府領導任副組長,27個省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調整了省政府領導的分工,明確分管計劃、交通、建設的副省長分管旅遊行業。同時還加強了省旅遊局對全省旅遊產業發展的綜合協調、監督檢查、行政執法、行業管理和指導服務等方面的職能。四是省領導全面督導旅遊產業發展工作。省委書記、省長利用週末多次帶隊深入景區調研,解決旅遊發展的重大問題。書記、省長去年就旅遊方面的批示達66次之多,今年開始在家的省委常委每個週末到旅遊景區調研,現場解決有關問題。五是政府將旅遊產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拿在手上來抓。今年初,由省長任組長在國內率先編制的省級生態旅遊發展白皮書——《四川省生態旅遊發展報告》正式出版,成為全省旅遊資源的保護性開發和可持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目前省政府正在組織編寫《四川省文化旅遊發展報告》,以指導推進省內特色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

【第3篇】關於鄉村旅遊扶貧的考察調研報告該怎麼寫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關於鄉村旅遊扶貧的考察調研報告該怎麼寫,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能對你有幫助。想了解更多內容請看全文介紹。

隨着扶貧開發工作的深化,創新發展成為新階段扶貧開發的必然要求,而鄉村旅遊扶貧就是扶貧開發形式和內容上的創新。20xx年x月x日至x日,xxxx縣政協第十三界委員會農經界別組赴興隆考察調研xxxx縣鄉村旅遊扶貧。通過對三橋濱州移民新村、興隆玫瑰農莊和卡麂坪傳統古村落民居保護的考察調研,對我縣鄉村旅遊扶貧現狀和問題的分析,旨在探討鄉村旅遊扶貧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目前,扶貧已進入精準扶貧、精準脱貧階段,理清扶貧攻堅思路,增添扶貧攻堅措施,實施新一輪精準扶貧,已成為各級政府使命崇高的艱鉅任務。

貧困地區是鄉村旅遊資源富集區域,更是扶貧重點投入的地區。鄉村旅遊扶貧豐富了扶貧開發的形式內容,提升了農村經濟的“造血功能”。鄉村旅遊貼近農村、貼近農民,是調整農村經濟、農業產業、農民收入結構的重要手段,自然成為扶貧開發的重要載體。鄉村旅遊與扶貧開發的有機結合是資源優勢的融合,是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的創新,其本質都是為了提升貧困地區“造血功能”,是促進貧困地區繁榮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助力。

一、xxxx縣鄉村旅遊扶貧發展現狀

“十二五期間”,xxxx縣通過實施特色產業融合,打造鄉村旅遊服務平台,開發鄉村旅遊產品,創建鄉村旅遊品牌、大力培育鄉村旅遊扶貧支柱產業。一是打造鄉村旅遊景區景點。目前新建龍橋、長安、太和、雲霧民族風情街,板壁房,保存濃郁川東特色民居和人文景觀,提升旅遊接待服務基地的形象和檔次。新建三橋、龍橋、蜀鄂、杉木等扶貧移民旅遊新村,與綠樹花草相映襯,與景區景觀相輝映。農户依託景區發展農家樂、提供特色旅遊產品商貿和後勤服務,實現安居樂業、經濟增收。二是建設鄉村旅遊配套設施。大力培育餐館、賓館、農家樂等鄉村旅遊服務業。制定出台《xxxx縣鄉村旅遊農家樂補助標準及驗收辦法》,搭建貧困地區創業協會和小額信貸金融服務平台,採取政策扶持、信貸、借款貼息等方式,解決資金困難,鼓勵引導發展。已發展鄉村旅遊扶貧農家樂1000家,總牀位12000個,餐位15680個,接從業人員1萬餘人,其中貧困羣眾2000餘人。致力鄉村旅遊扶貧人才培養。開展鄉村旅遊景區知識、鄉村旅遊扶貧營銷、農家樂服務規範、農家樂基本廚藝等專項培訓30餘期,培訓從業人員1.2萬人次,大大提高了鄉村旅遊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搭建電子商務平台。發展電子商務企業,建設電子商務村,增強景區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拓展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促進產業發展。三是壯大鄉村旅遊特色產業。圍繞“示範帶全域、旅遊促產業、產業輔旅遊”的思路,以鄉村旅遊產業為龍頭,發展“養生休閒”農業特色產業、觀光休閒農業園、規模化生態養殖。培育現代農業龍頭企業。通過招商引資、培育本土企業,圍繞鄉村旅遊要素,扶持、引導農業產業企業發展。鑫橋特色種植、雲龍牧業生態養殖等龍頭企業逐步成長,與之相應的就業羣體、服務團體正在形成,走上致富之路。發展特色效益農業。立足資源、市場和鄉村旅遊發展,謀劃特色效益農業產業佈局,支持、引導實施特色效益農業產業項目。建設紅豆杉生態原料林基地和種苗繁育基地4.1萬畝,繁育紅豆杉種苗7000多萬株。帶動5000餘户農户種植紅豆杉,近200農户實現年收入超萬元;發展臍橙30萬畝,油橄欖6萬畝,實現產值15億元;大力發展四季特色小水果15萬畝,滿飽遊客眼福和口福,帶動成片農户致富。建設現代農業觀光園。建成興隆扶貧觀光園、鶴峯油桃基地、江南臍橙觀光園,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3000餘人,新增產值1億元,户平增收2萬元。四是開發鄉村旅遊產品。深度發掘鄉村生活、鄉村文化內涵,開發鄉村旅遊產品。凸顯三國文化、詩城文化、移民文化等文化底藴和地方特色,積極培育壯大鞏義美術產業羣,開發名優特產品、綠色食品、傳統工藝品,以及民風民俗手工製品和民族飾品等旅遊產品。五是創建鄉村旅遊品牌。打造了聚龍觀光園等2個3a景區、銘陽等3個2a景區、回龍和杉木市級鄉村旅遊示範村。

二、鄉村旅遊扶貧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產業發展缺乏共識聯動

鄉村旅遊扶貧是旅遊產業與扶貧產業相融合形成的新興產業形態,兩種完全不同的產業的結合,有一個探索完善和發展的過程。就目前而言,還沒有完全形成產業發展共識,主要表現為各級黨委、政府對鄉村旅遊與農村產業發展的關係、鄉村旅遊與扶貧開發的作用、鄉村旅遊與鞏固農村經濟地位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對鄉村旅遊扶貧思路不明確,理念不清楚,引導不給力;鄉村旅遊扶貧很大程度處於扶貧部門自説自唱的階段,宣傳推薦力度不夠,社會認知度不高,重要性和緊迫性沒有得到凸顯;公安特種行業管理,文化、工商、税務、旅遊、衞生、防疫等部門管理服務還沒有跟進,產業聯動發展機制還沒形成。

(二)旅遊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

由於受扶貧項目資金投資週期的約束和績效評估機制不健全,鄉村旅遊扶貧形成的多是“幾間房,幾張牀,天熱歇個涼”的低端旅遊產品。隨着時間的推移和市場的深沉,已不同程度地暴露出產品缺乏市場分析,同質化現象突出。季節性強、效益不佳;開發方式粗放,急功近利、模式單一,文化內涵單薄,無法形成特色產品和核心競爭力等問題。

(三)發展環境急需改善提升

貧困村多處邊遠高寒地區,基礎設施相對滯後。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往往是對外交通條件是最差的地區。要發展鄉村旅遊扶貧,必須改善和提升道路等級、用電保障、飲水安全、環境整治等環境條件。

(四)服務管理缺乏規章規範

一是制度不健全。鄉村旅遊扶貧由於跨多種行業,缺乏法律法規支撐,管理服務職責模糊不清,沒有形成系統的管理制度。二是糾紛處理機制不健全。有經營行為,就有糾紛發生的可能性。在經營過程中,主顧摩擦、食物中毒等大小糾紛都有可能發生。由於條件限制,鄉、村、户處理糾紛的能力已很不適應鄉村旅遊扶貧發展的需要。三是人員素質低。在實際的鄉村旅遊扶貧操作中,管理人員一般由村幹部或當地農民擔任,從業人員基本上都是本土農民,綜合素質相對偏低,缺乏系統有效的培訓。

(五)鄉村旅遊扶貧“扶強不扶弱”

由於貧困户多數是經濟、能力、條件多種致貧原因疊加的結果,住房條件、個人能力、經濟收入大多不符合參與鄉村旅遊扶貧所必備的要素,所以鄉村旅遊扶貧的扶貧性也在一定程度飽受社會爭議和質疑。由於鄉村旅遊投入大,點多面廣,貧困户大多和旅遊扶貧政策沾不上邊。

三、鄉村旅遊扶貧的對策建議

(一)深化認識,形成鄉村旅遊扶貧共識

各級黨委政府要努力形成鄉村旅遊扶貧是國家扶貧戰略的共同意識。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旅遊扶貧是推進扶貧開發、創新扶貧模式及方式的探索與實踐;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推進區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抓手;是推動旅遊發展方式轉變、建設旅遊品牌的重要途徑”這一重大意義。

(二)科學規劃,強化規劃操作性嚴肅性

一是科學規劃。把鄉村旅遊扶貧作為一項區域經濟發展的系統性工程來策劃規劃。要站在統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以縣人大通過的《關於加快xxxx旅遊產業發展的決定》為指針,與白帝城—瞿塘峽和天坑地縫等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xxxx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鎮總體規劃綱要等相銜接,突出扶貧特色和可持續性、可操作性,高起點、高規格制定xxxx縣鄉村旅遊扶貧開發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二是明確主題。xxxx縣鄉村旅遊扶貧應該堅持豐富文化內涵、突出區域特色、培育品牌精品的基本方略,全力打造城市人羣最關注的以文化、生態和健康為主題的扶貧品牌。三是注重規劃的嚴肅性。鄉村旅遊扶貧總體規劃,必須對全縣的鄉村旅遊扶貧具有指導性和約束性。在鄉村旅遊扶貧項目實施過程中,必須堅持規劃執行的剛性原則,保證規劃的嚴肅性和延續性。

(三)突出主題,打造鄉村旅遊扶貧品牌

立足生態涵養髮展,重點突出“生態休閒、健康人生”主題,提升鄉村旅遊扶貧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按照不同區位優勢和客源市場,利用水利、農業、林業、交通及新農村建設項目等優勢資源,開發避暑、健身、漂流、農事體驗等旅遊產品,形成比較全面的產業佈局。要以“保護資源環境、蔭澤子孫後代”主題。加強對鄉村自然生態和人文環境的保護,有選擇地保留、有重點地保護、有計劃地修繕古村寨、古民居和文物古蹟。鄉村旅遊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開拓鄉村旅遊扶貧市場。充分發揮政府職能部門的主導作用,在重點旅遊線路和景區(點),設立鄉村旅遊扶貧宣傳推介窗口。利用花卉觀賞、瓜果採摘等節慶媒介,宣傳推介鄉村旅遊扶貧目的地。加快鄉村旅遊扶貧管理系統建設,積極開展網絡營銷,網絡預定等旅遊在線服務,指導鄉村旅遊扶貧專業合作社、扶貧示範户建立網上預訂系統,提高鄉村旅遊扶貧發展的信息化水平。

(四)整合資源,夯實鄉村旅遊扶貧基礎

一是加大財政扶貧的引導性投入力度。設置鄉村旅遊扶貧專項資金,重點向鄉村旅遊扶貧示範户傾斜;按照渠道順暢、方向不變、統籌安排的原則,整合農民新村建設、民族發展、道路通暢、飲水安全、用電保障、環境整治等行業部門資金。二是拓寬鄉村旅遊扶貧開發融資渠道。鼓勵縣內外各類企業、社會團體、個體工商户和民間資本,採取獨資、合資、合作、聯營、購買、承包、租賃、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參與鄉村旅遊扶貧開發。三是鼓勵和支持項目區農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權、資金、技術等資源,採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培育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富有活力的旅遊服務經濟實體,創新“公司+農户”、“公司+協會”等扶貧開發方式,提高鄉村旅遊扶貧的組織化程度,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經營。

(五)規範管理,提升鄉村旅遊產品質量

一是建立健全鄉村旅遊扶貧管理體系。把鄉村旅遊扶貧納入農村扶貧開發法律法規管理體系,實現鄉村旅遊扶貧“粗放式管理”向“依法扶貧”規範管理轉變升級。二是建立和完善鄉村旅遊扶貧項目資金申報審批、管理使用、檢查驗收等制度,明確鄉村旅遊扶貧資金支持的對象和範圍,建立扶貧、旅遊、工商、衞生等相關部門管理服務聯席制度。三是走專業合作化道路。以村為單位成立鄉村旅遊扶貧專業合作社,發揮其在市場開拓、質量管理、教育培訓、價格管理、投訴處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作用。通過“合作社+示範户”的模式,實行標識標牌、星級評定、收費標準、客源分配等“四統一”規範運行管理。四是強化從業人員培訓。整合旅遊、人力資源、教育、文化等培訓資源,開展經營管理、食宿服務、接待禮儀、傳統技藝、導遊解説、文藝表演、市場營銷等技能培訓,逐步提高鄉村旅遊人才的整體素質。

(六)創新機制,實現扶貧效益最大化

一是創新鄉村旅遊扶貧方式。對貧困户發展農家樂,在享受鄉村旅遊普惠政策的同時,可以享受d級危房改造、宅基地復墾、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地災救助、三峽庫區移民等政策的疊加扶持。還可以享受扶貧的信貸貼息、低息和無息借款等特殊政策;由企業開發的旅遊景區,政府給予相關扶持政策時,將扶貧責任捆綁給企業。企業必須履行優先吸納貧困户勞動力就業,收購貧困户生產的農副產品,門票收入提成用於貧困户扶危濟困、社保扶貧補助、經濟發展扶持等扶貧義務。建立鄉村旅遊扶貧互助組織,探索無償扶貧資金有償使用機制,實現循環使用、滾動發展。二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堅持鄉村旅遊扶貧資源集體所有、村民共享。通過制定村規民約、鄉村旅遊扶貧互助組織等方式明確並公示扶貧項目資金使用、利潤分配、項目受益農户等重大事項,使鄉村旅遊扶貧成果真正惠及貧困農户。三是建立扶貧項目成果鞏固機制。加強扶貧項目後續管護指導工作,建立“誰所有、誰管護、誰受益”的管護機制,發揮扶貧項目效益。

總之,xxxx鄉村旅遊扶貧要立足生態涵養區發展“三步走”戰略,以“建設長江三峽國際休閒度假中心”總體目標,以白帝城—瞿塘峽景區和天坑地縫景區為依託,以產業化拓展為平台,以發揮鄉村自然生態優勢和人文資源優勢為重點,發展鄉村旅遊特色產業,走特色化、規範化、品牌化和可持續一體化的道路。

關於鄉村旅遊扶貧的考察調研報告該怎麼寫的內容已經呈現在各位面前,希望能對你有幫助。更多精彩的工作報告範文更新在這裏,歡迎大家多多來閲讀參考。

【第4篇】俄羅斯旅遊目的地市場考察報告

對俄羅斯旅遊目的地市場的考察報告

作者:旅行社管理處 局辦公室

為了能夠直觀的瞭解俄羅斯旅遊目的地市場的現狀,增進與俄羅斯旅遊界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中國公民赴俄羅斯旅遊業務的健康、持續發展,根據局領導指示精神,由局辦公室和旅行社管理處派員參加國家旅遊局赴俄羅斯考察團,於8月21日至28日,對俄羅斯莫斯科等城市進行了考察。現將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俄羅斯概況

(一)基本情況

1、地理位置和領土: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其國土面積約為1700萬平方公里。坐落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與包括中國在內的16個國家交界。

2、氣候:俄羅斯的氣候多種多樣,從黑海沿岸的亞熱帶氣候到西伯利亞南部的大陸性氣候,從最北部的極地氣候到波羅的海沿岸的海洋性氣候,其遠東南部地區則是温和的季風氣候。對於中國人的主要旅遊目的地莫斯科和聖彼得堡,最適宜旅遊的氣候大致出現在7至9月份,屆時平均温度在25度左右。

3、人口、民族和宗教:俄羅斯人口總數約為1.45億,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80%為俄羅斯族,其次為烏克蘭人和韃靼人。俄羅斯的信徒中多為東正教派基督教信徒,另有一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天主教、猶太教和佛教。

4、行政區劃與主要城市:俄羅斯聯邦包括21個共和國、7個邊疆區、2個直轄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1個自治州和9個自治區。其首都為莫斯科,與中國時差為4小時。人口在10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有:莫斯科、聖彼得堡、新西伯利亞、下諾夫哥羅德、葉卡捷琳堡、薩馬拉、鄂目斯克、車裏亞賓斯克、喀山、彼爾姆、烏法、頓河羅斯托夫和伏爾加格勒。

5、國家體制:俄羅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聯邦國家”。現行憲法於1993年12月經全民公決通過。其國家元首為總統,任期4年,由全民選舉產生。現任總統普京於3月當選。

俄羅斯的旅遊管理部門是經濟發展與貿易部旅遊局,該局轄有6個處,共有45名工作人員,該局的主要負責人都在旅遊企業工作過,有着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熟悉俄羅斯國內外旅遊市場的情況。

(二)俄羅斯的旅遊資源

俄羅斯遼闊的國土、多樣的氣候、眾多的民族以及燦爛的歷史文化,使之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全俄有數千處名勝古蹟、30多個國家級自然公園、近2000個博物館、79個自然保護區。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俄羅斯接待遊客的數量將會在歐洲各國中佔第5位(前4位是法國、西班牙、英國和意大利)。

俄羅斯旅遊資源豐富,靠近蒙古邊境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最清澈的湖泊,適合垂釣和野營。此外,俄羅斯在打獵、温泉、考古等項目上也有很大的吸引力;黑海度假區氣候温暖、景色宜人,還有誘人的温泉;遠東地區的勘察加半島温泉資源豐富;俄羅斯許多河流都適合漂流。對於中國人而言,俄羅斯還有眾多諸如莫斯科、聖彼得堡這樣的獨具俄國風情和懷舊情節的經典城市。

俄羅斯的主要旅遊品牌是:

1、首都莫斯科

莫斯科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俄羅斯政治、文化和經濟的中心。從15世紀末成為首都開始,莫斯科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中心之一。其劇院和博物館聞名於世。作為一座著名旅遊城市,莫斯科的旅遊資源數不勝數:位於市中心的克里姆林宮保留着從15世紀到17世紀俄國最經典的建築;高高聳立在紅場上的聖瓦西里教堂裏有俄羅斯16至17世紀最精美的文化遺蹟;莫斯科近郊的新聖母修道院、特羅伊察東正教大修道院、西蒙諾夫修道院舉世聞名;風景如畫的莫斯科鄉村莊園和宮殿引人入勝。

莫斯科綠化面積近50%,是世界上綠化程度最好的城市之一。

2、十月革命之城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始建於1703年。著名的冬宮、夏宮、琥珀屋均位於此。由於著名景觀太多,因此什麼是聖彼得堡的象徵,一直沒有形成共識:有位於參政院廣場的青銅彼得一世騎像;有位於冬客廣場的為紀念戰勝拿破崙而建的石柱;有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此外,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的主角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聖彼得堡奇特的白夜以及瑪麗亞劇團的芭蕾舞也都成為了聖彼得堡的旅遊名片。

3、“金環”組合

俄羅斯在1971年開通了一條名為“金環”的旅遊線路,途經莫斯科州、雅羅斯拉夫爾州、科斯特羅馬州等5個州。現在每年都有數十萬計的俄羅斯和外國遊客在此線路上旅遊。這條線路融合了山水古蹟,人文與自然美景,是瞭解俄羅斯人民的歷史、文化和傳統的絕佳線路。

“金環”線路上有著名的謝爾蓋聖三一大修道院;有保存着完整古建築羣的大羅斯托夫;有伏爾加河畔上的重鎮雅羅斯拉爾夫,它是俄羅斯第一所劇院的誕生地;在蘇茲達利這樣一個只有5萬人口的小鎮,有33座教堂、5座修道院和17座鐘樓;還有凝聚了俄羅斯歷史與文化精髓的居民點,比如離莫斯科60公里的阿布拉姆採沃莊院就同果戈裏、屠格涅夫等的創作有密切關係。

4、狩獵旅遊

俄政府重視發展狩獵旅遊,希望它能夠成為國家收入的一個來源。目前俄羅斯有100萬頭野鹿,50萬頭麋鹿,10萬頭野豬,有370萬公頃狩獵用地。

5、別具特色的教育旅遊

俄羅斯是一個注重教育的國家,其旅遊業也十分重視開發以教育為主題的旅遊項目。由於政府的鼓勵和扶持,俄羅斯專營國內外教育旅遊的旅遊公司近年來已從10多家猛增至100多家。

在俄羅斯眾多的教育旅遊項目中,語言類教育旅遊最受歡迎。隨着俄羅斯的改革開放,學習英文、德文、法文等西方語言的人越來越多,其中絕大多數人沒有機會出國進修。不少旅遊公司就把外國的外語教師請到俄羅斯的一些著名旅遊地,在那裏開設專門的外語教育基地,讓無力到國外參加外語旅遊的人到這些地方邊學外語邊旅遊,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也有一些旅遊公司與俄羅斯的一些大學共同合作,開辦語言教育旅遊項目,專門吸引外國人到俄羅斯來旅遊,同時進修俄羅斯語言文學。

旅遊公司還與學校合作,根據國家教育大綱中規定的一些內容,組織中國小生參加歷史、文學、愛國主義等專門的教育旅遊團,一般為期1至4周,所到之處均住在蘇聯時期建設的青少年度假基地或夏令營,交通、食宿、參觀門票及保險費用總計為60至300美元。

三、中國公民赴俄羅斯旅遊的現狀

儘管真正意義上的赴俄旅遊剛剛開始,但是和歐洲遊開放前夕一樣,赴俄羅斯商務旅遊在國內一些省市已經存在多年。據廣東省旅遊人士介紹:赴俄羅斯商務團的線路分為聯遊線和專線遊,聯遊為俄羅斯連同北歐四國(挪威、丹麥、芬蘭、瑞典),時間較長,時間一般超過10天;而專線遊俄羅斯,時間基本為一週左右。俄羅斯遊屬於高價位線路,目前專線遊為1萬元左右,與北歐聯遊的線路約2萬元。

與這種情況相對應,據莫斯科有關方面介紹,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莫斯科和俄羅斯旅遊的重要客源地之一,每年都有近100萬人次入俄旅遊,其排位分別佔莫斯科入境遊的第4位和俄羅斯入境遊的第10位。為此,莫斯科市政府非常重視發展中國市場,莫斯科城市旅遊業10年發展規劃中已將開發中國市場放到了重要位置。聖彼得堡與莫斯科的情況類似,只是接待中國旅遊者人次略少於莫斯科。俄方相信,隨着免籤政策的正式實施,中國公民赴俄羅斯旅遊人次將在度超過100萬人次。

另據俄方測算,目前每一名中國遊客在俄羅斯的花費大約在800-1200美元。

通過考察,我們認為俄羅斯旅遊企業,尤其是旅行社對中國市場是比較重視的,為了做好中國旅遊者的接待工作,俄羅斯早於2003年就成立了“無國界世界”免籤旅遊協會。該協會由專門接待中國旅遊者的旅遊公司組成,成員來自莫斯科、聖彼得堡、伊爾庫斯克、哈巴羅夫斯克、赤塔等中國旅遊者光顧最多的城市。該協會還與俄羅斯有關保險公司一起,於近期開通了中國旅遊者在俄求助電話,向中國旅遊者提供中文諮詢服務。

四、俄羅斯旅遊目的地市場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旅遊接待基礎設施亟待更新與發展。

儘管俄羅斯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目前卻缺乏接待大量遊客來俄旅遊的能力,突出表現在能滿足旅遊者要求的旅遊住宿設施不足。據瞭解,目前俄國內共有各類接待住宿單位不到1萬家,其中旅遊飯店4000多家,其餘為寄宿制旅館和療養院。在4000多家飯店中,符合國際通用的飯店星級標準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特別是眾多遊客樂意選擇的三星級酒店目前尤其缺乏。以俄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為例,全市目前僅有客房約2000間,而旅遊旺季實際需要曾高達30000間左右,飯店緊張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第5篇】河南、陝西旅遊產業發展考察報告

河南、陝西旅遊產業發展考察報告

為了學習借鑑外地旅遊城市發展旅遊產業的先進經驗,促進我市旅遊產業發展環境的進一步優化,加快文化大市建設步伐,6月12日至20日,淄博市政協旅遊產業考察團一行34人在市政協主席馮夢令的帶領下,赴河南、陝西部分地區進行了考察學習。期間,重點考察了河南開封、焦作、洛陽和陝西西安、延安的旅遊產業發展情況,並與部分旅遊城市進行了座談。現將這次考察學習的情況及幾點啟發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通過對河南、陝西部分旅遊城市的考察學習,我們深刻感受到,在政府強力推動下,各城市充分發掘旅遊資源,加大旅遊投入,初步形成旅遊業發展的大格局,有力帶動了地方三產和整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兩個文明建設。

——旅遊業發展的大格局已初步形成

各市高度重視旅遊產業發展,不斷加大投入,通過加快景點和城區層次提升,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整合旅遊資源等一系列軟硬措施,有力促進了旅遊業的迅猛發展。目前焦作已形成了以山水自然景觀、歷史人文景觀、休閒娛樂景觀“三大系列”和雲台山、青天河、神農山、峯林峽、青龍峽“五大景區”以及中央電視台焦作影視城等十大景點為代表的,以山水峽谷風光為特色的焦作旅遊大的格局和框架,形成了四季特色突出、主題鮮明的整體品牌優勢。旅遊產業由原來單一的山水旅遊發展成為山水風光遊、體育健身遊、科普知識遊、休閒娛樂遊、歷史文化遊、民俗風情遊、黃河濕地遊、工業參觀遊、農業觀光遊等9種產品,滿足了不同層次和類型的遊客需求。旅遊產品實現多樣化,旅遊服務趨於人性化,旅遊設施建設逐步標準化,旅遊商品本地化,旅遊管理規範化,旅遊辦公實現自動化。開封市充分發掘歷史資源,形成市區以北部龍亭湖風景區、中部包公湖風景區和南部禹王台與繁塔風景區為主的三大景區。延安通過大力開發紅色旅遊,建設融革命聖地、歷史文化名城和黃土風情文化於一體的旅遊城市發展格局。西安對旅遊資源開發實施了板塊帶動戰略,將全市旅遊資源整合為六大板塊,即古都旅遊板塊、秦唐文化旅遊板塊、秦嶺北麓旅遊板塊、曲江旅遊板塊、濱水遊憩休閒板塊和四大遺址旅遊板塊,每一板塊依照不同功能建設形成了個性鮮明、互為補充的各具特色的旅遊單元,提高了核心競爭力。

——旅遊業快速發展,成為各市經濟中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

各市旅遊業呈現出突飛猛進的蓬勃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每年都有較大幅度增長,旅遊業已成為國民經濟中一支重要力量。開封市僅清明上河園一個景點的門票年收入達1億多元。焦作市連續七個黃金週接待遊客人數、門票收入位居省轄市第一名,全市旅遊業接待遊客人數達693萬人,同比增長21.64%;門票收入1.75億元,同比增長55.5%;旅遊綜合收入達41億元,同比增長28.41%,佔gdp的比重達9%,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30.9億元,同比增長12.5%,對gdp貢獻率為21.1%。洛陽市旅遊總收入達84.3億元。西安市接待海外遊客65萬人次,創匯2.7億美元;接待國內遊客2084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54億元。旅遊總收入相當於當年全市gdp的14%。

——旅遊環境日臻優化,提高了城市品味,美化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知名度

圍繞加快旅遊業發展,各城市大力推動城市旅遊環境優化。洛陽持續開展了“創建文明城區、文明城市”活動和“綠、亮、淨、美、暢”五大形象工程,興建改造了包括城市道路、廣場建設、污水、垃圾處理、路燈、綠化等在內的100餘個城市基礎建設項目。長達14.5公里的綠色休閒區洛浦公園有力提升了城市形象,成為觀光聖地。全市建成綠化覆蓋率達40.2%,使洛陽呈現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特色。新區建設去年投入99.9億元,開工建設470餘個項目,拉大了城市框架,擴大了城市功能。陸續修建洛欒快速通道、龍門大道、小浪底旅遊專線、漢光武帝陵旅遊專線、臨木路等一大批旅遊專用通道,開通了更多條航線航班,運力大為提高。焦作通過強力實施旅遊促銷戰略,特別是通過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城市旅遊功能、城市環境得到改善,吸引力和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城市知名度大幅提高,參觀考察的領導和旅遊觀光遊客人數大幅增長,中央領導對焦作發展旅遊的作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旅遊業飛速發展對第三產業帶動作用強勁

隨着旅遊業快速發展,遊客人數成倍增長,大大拉動了交通運輸、餐飲娛樂、商貿服務等第三產業的繁榮,有力促進了各市產業結構調整。洛陽市目前旅遊從業人員達25萬。1999年焦作市旅遊直接從業總人數不足3000人,底旅遊直接從業人數已達3萬人,間接從業人數達18萬,有力拉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僅五大景區附近從事食宿服務、旅遊商品銷售人數就達1.2萬。其中雲台山景區內家庭餐館118家,每户年均收入達2-3萬元。1999年焦作僅有幾家賓館,開房率不足60%,目前發展到了43家,牀位30000張,賓館開房率卻都在90%以上,逢五

一、十一旅遊黃金週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旅遊業的發展對城市的招商引資帶動作用凸顯。招商局負責人説,過去出門招商很少人聽説過焦作,現在出門招商一提焦作腰桿硬了,客商主動找上門來投資。延安由於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拉動了農副產品加工業和工藝美術業的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以豆類、果類、棗類、羊系列等為主要加工原料的旅遊商品和腰鼓、剪紙、布堆畫、農民畫、面花等旅遊紀念品,帶動了貧困地區的脱貧致富。

——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思想觀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變化

焦作在發展旅遊之初,異議很大。但通過近五年的旅遊業的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全市人民不僅對自身旅遊資源有了深刻認識,而且把旅遊作為一個大產業積極踴躍參與開發建設。為更好迎接境內外遊客,廣大羣眾自覺開展多種文明創建活動,目前正在全市轟轟烈烈開展的“四創”活動,大大改善了焦作市的城市環境和麪貌,由此推動了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設向更高層次邁進。

二、主要經驗

河南、陝西等地近年旅遊業發展迅猛,成就令人矚目,其中奧妙何在?經驗是什麼呢?通過學習考察,我們感到他們的經驗很豐富、很全面,主要是:

——各城市對發展旅遊產業高度重視

這次考察學習的城市與淄博有許多共同的特點,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藴豐厚,具備發展旅遊的條件。依據各自的基礎和特點,各城市紛紛把發展旅遊業提上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努力做大做強旅遊產業。曾經以“煤城”著稱的焦作是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人員走遍焦作的山山水水,尋找產業結構調整的切入點,作出了第三次創業以“以旅遊業為突破口,帶動第三產業全面發展,把旅遊業作為全市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戰略決策。市委、市政府將“旅遊強市”列為一號工程,立志“把旅遊業做大做強做精”,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大力度投入,打造第一流旅遊目的地。前任市委書記被稱新聞媒體稱為“旅遊書記”;現任市委書記提出“三要三不要”,即“抓旅遊工作的態度要堅決,不能動搖;力度要加大,不能放鬆;領導要加強,不能削弱”。洛陽自2001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確立實施了“工業強市、旅遊強市”的發展戰略,把旅遊業提升到與發展工業同等的高度。

——加大投入,狠抓資源開發和建設,建設高品位、高檔次精品景區

各城市對資源開發和景區建設投入的力度很大。洛陽市去年對景點建設的投資達4.6億元。延安投資2.5億元對黃帝陵進行重整,投資65億元的黃延高速公路、投資12億元的延塞高速公路連接主要旅遊景點。焦作市在景區景點開發建設上,堅持政府主導,以財政投資為主,社會投資共同參與,集中全社會力量大辦旅遊,全市近五年投資7.6億元用於景區的開發建設。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發展旅遊業納入財政預算,保證旅遊部門辦公經費的同時,市級財政、各景區景點所在的縣市區財政及民間個人也紛紛出資投入旅遊業。全長36.8公里的焦青旅遊鐵路,投入1.2億,使青龍峽很快成為省內旅遊熱點,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路、扶貧路。西安市為推進旅遊業持續發展,不斷輸血,以項目建設為切入點,建設和正在建設一批高質量、高檔次、國際標準的新項目。大雁塔北廣場投資超過5億元;秦嶺野生動物園投資3.9億元;大唐芙蓉園投資13.5億元,成為城市又一新名片。華清池温泉項目、唐風苑温泉項目、樓觀台、順城巷等一大批新項目也陸續開工,這些新項目開發實現了資源開發的規模化和集約化,豐富了旅遊產品內容,優化了旅遊產品結構,極大地提高了西安的旅遊競爭力。

——強力開展旅遊宣傳促銷,提高城市知名度

近年焦作始終把旅遊宣傳促銷作為旅遊業發展和創優的龍頭來抓,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將分散的景點集中整合,統一打“焦作山水”品牌,集中力量向海內外宣傳推介。焦作市財政每年投入50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全市旅遊業宣傳促銷,除參加國家、省舉辦的各種國際國內旅遊交易會、推介會外,還以焦作旅遊宣傳“大篷車”的形式在北京、上海、天津、山東等60多個地市以及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進行大規模促銷宣傳。在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旅遊報全面推介,做到週週有報道,月月有新聞。以重大活動為載體,不斷推出新賣點,近年先後舉辦了雲台觀瀑節、“河南太極拳、劍、推手錦標賽”、“全國武術散打擂台賽”、焦作山水國際旅遊節和攝影節、焦作紅葉節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大大提高了焦作山水知名度。在與開封、洛陽、延安等市的交流中我們發現他們都十分注重打統一的城市品牌,進行強有力的旅遊宣傳促銷,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其中,洛陽市在央視國際頻道,國際、國內航班閉路電視上播放專題片,在互聯網上,鐵路、公路客運閉路電視上全年播放旅遊宣傳廣告。還出台政策,規定全市景區點門票收入的2%用於宣傳促銷,對“引客入洛”成績突出者給予重金獎勵。

——加強行業管理,提高旅遊服務質量

服務質量是旅遊工作的生命線。為建設精品景區,提供精心服務,焦作市旅遊局做出了“不讓一位遊客在焦作受委曲”的承諾,開封市旅遊服務業提出“用我們萬分的熱情,得到您十分滿意”的服務宗旨,在全市掀起了爭創旅遊服務質量第一的熱潮。為了實現所做出的承諾,焦作市旅遊局採取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一是大力開展了旅遊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工作。成立了整頓和規範旅遊市場秩序領導小組,制定了旅遊市場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多次組織旅遊、公安、工商、衞生等部門對城市旅遊交通、住宿、購物進行聯合大檢查,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旅遊市場“打假打非”專項整治活動,對坑騙遊客的行為從重、從嚴查處,淨化了旅遊市場環境。二是大力加強行風建設。在全市旅遊系統開展爭創“青年文明號”、爭當“青年崗位能手”活動及創建文明景區活動,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旅遊系統行風評議監督員,認真解決人民羣眾和遊客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提高旅遊從業者的服務意識。三是強化旅遊職業道德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旅遊局設立旅遊培訓中心每年組織對導遊、服務人員進行重點培訓,在當地大學院校開設旅遊餐飲、導遊、外語專業,培養高素質的旅遊服務人才。四是努力為遊客創造良好的旅遊環境。完善豐富了焦作山水旅遊網站,在城區主幹道和通往各景區的交通要道上設置了符合國際標準的景區指示牌,各景區、賓館、飯店、車站等公共場所增設相應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和旅遊信息電腦觸摸屏。在市區和景區設立旅遊廣告牌和遊客服務中心;在市縣電視台增加景區天氣預報等欄目,黃金週期間發佈出行參考和信息預報;各涉外星級賓館飯店擺放了焦作旅遊資料架,懸掛旅遊交通圖和山水宣傳畫等,為遊客提供實實在在的便利。我們在雲台山切身感受到了高質量的服務:優美舒適的環境、乾淨整齊的旅行車、整潔劃一的服裝、親切熱情的態度、標準生動的解説、文雅規範的姿勢。焦作市旅遊局長許長仁驕傲地説:我們目標是,提起旅遊服務的國際標準就是焦作旅遊服務!

三、幾點啟示

通過對河南、陝西部分旅遊城市近十天的學習考察,大家一致認為,不僅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同時也增強了緊迫感和危機感。各市在發展旅遊產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績和成功經驗,為我們做大做強淄博市旅遊產業提供了許多啟發。考察中,大家邊看邊聽邊學邊研討,在對比中思考,在借鑑中探討。一致感到,淄博在旅遊產業發展上差距和困惑較多,有的甚至還沒有破題,突出的問題是有點太散、有水不活、有山不名,定位模糊,資源、力量整合不夠,投入不足,宣傳促銷欠缺等,深層的差距在於思想解放、上下共識、工作力度有待深化和加強,聯繫這些實際有以下幾點啟示:

一是要處理好政府主導和推向市場的關係。各地成功經驗證明,發展旅遊產業可利用資源是基礎,黨政重視是關鍵,必須依託市場,更要靠政府力量強力推動。河南省焦作市由一個以煤為主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實現以旅遊產業帶動戰略成功轉型的範例城市,最基本的經驗就是政府主導打造旅遊強市。旅遊產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規劃佈局、基礎建設、資金投入、生態保護、資源開發、長遠利益與近期利益的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等等,都離不開政府的主導,這在一個城市旅遊產業發展的初始期和攻關階段尤其如此。因此,要使我市旅遊產業有實質性的突破,必須進一步強化政府主導作用的發揮,並注意適時由政府主導下的行政管理型向政府主導下的市場化動作型轉變。

二是要處理好整合資源與整合力量的關係。有效利用旅遊資源、整合旅遊資源是各地在發展旅遊產業普遍遇到的問題,也是共性的經驗,聯繫淄博實際而言,如何切實整合旅遊資源,把分、散的資源和景點連成片、穿成串是破解我市旅遊瓶頸的關鍵點之一,要下大氣力論證好、實施好。但在整合資源的同時,不可忽視抓旅遊力量的整合,這同樣是外地先進旅遊城市的成功經驗。旅遊產業的發展牽涉面廣,涉及“六大要素”、二十多個政府部門、100多個行業單位,只靠分管領導和主管部門的力量和努力是遠遠不夠的,要靠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齊抓共管。因此,應注意整合旅遊資源與凝聚抓旅遊的合力同步進行。

三是處理好加大對外宣傳和抓好內部規範服務的關係。旅遊經濟是名勝(名氣)經濟、眼球經濟,強力宣傳、提高知名度、吸引遊客是各地的共用手段,但與此同時,是否注重內部服務質量的提升則是成功與否的重要環節。焦作市“抓旅遊就要抓服務,抓服務首先抓規範”的理念和不讓一個遊客受委曲的服務質量標準,贏得了世界旅遊推廣峯會授予的“卓越客户服務獎”這一被國際旅遊業認可的榮譽獎項,為焦作贏得了無數回頭客,其經驗啟發我們,創造旅遊景點精品與服務品牌二者應並行不悖。

四是處理好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的關係。考察所到各歷史文化名城,大都在文化旅遊資源的利用上堅持開發和保護並重、以開發促進保護的原則。開封市注重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設景造點,其中,以一幅“清明上河圖”為藍本複製的“清明上河園”,拉近了千年時空,再現千年古都盛景,年接遊客2800萬。靠秦兵馬俑的發掘使西安旅遊業煥發了生機;而依託豐富的唐代文化資源,投資13.5億元新闢景點“大唐芙蓉園”在規劃、設計、佈景、建造、管理、演出等方面達到了讓遊客們信服的大氣與精緻的結合,令中外遊客流連忘返,成為西安旅遊精品。相比較,淄博作為歷史文化資源底藴豐厚的城市,挖掘開發工作應當進一步加強。

五是處理好自我促銷與周邊城市聯合推介的關係。洛陽等地的經驗教訓説明,一個城市的旅遊宣傳促銷,孤立、封閉地進行往往事倍功半,只有既強化自身優勢,又藉助相鄰城市旅遊資源,優勢互補,捆綁促銷才能事半功倍,鑑於此,在旅遊產品的促銷推介上一定要注意走開放型、聯合型、多贏型之路。

六是處理好抓旅遊和建設一支旅遊產業骨幹隊伍的關係。“焦作現象”揭示,山還是那些山,水還是那些水,為什麼在不到十年時間能一躍為名山勝水,成為中國旅遊強市?除黨政重視、政府主導外,還有一個十分鮮明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有一個能人旅遊局長,一個敬業的旅遊局領導班子和一支特別能戰鬥的旅遊事業骨幹隊伍,這個經驗不可忽視,要把我市旅遊產業做大做強,就一定要把旅遊產業骨幹隊伍建好建強。

這次考察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市人大副主任關瑪莉、副市長韓家華親自參加了考察。隨團參加考察的還有市政協副主席郭玉蘭、王延山、榮瑋及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負責人,市旅遊產業相關部門負責人,部分區縣政府和政協負責人。

淄博市政協旅遊產業考察團

6月28日

【第6篇】江蘇省古運河旅遊考察報告

“長城雄風,運河神韻”,京杭大運河與萬里長城齊名,並稱為中華民族為人類開創的兩大人工奇蹟。九十年代以來,我省大力加強對沿河相應區段的保護、修復、整治,為古運河的保護和利用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據《江蘇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新近編制的《江蘇省旅遊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及遠景目標綱要》,“十一五”期間,我省將重點打造古運河旅遊品牌,為建設“旅遊強省”提供新的旅遊增長點。為此,省旅遊局從9月11日開始,由局領導楊炤明同志帶隊,組織運河沿線8市旅遊局分管領導和特邀的省水利廳、交通廳有關同志以及部分專家,對江蘇古運河旅遊進行了歷時一週的考察。考察組行程2000餘公里,穿越淮河、長江、錢塘江三大河流,途經江、浙兩省10餘座城市,對古運河沿岸60多處重要旅遊資源和旅遊建設項目進行了重點考察,聽取了各地的情況介紹,並多次組織座談會討論交流,對江蘇古運河旅遊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取得了豐碩的考察成果。

一、江蘇古運河歷史概貌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市,經河北、天津、山東、江蘇等省市,南達浙江杭州市,貫通中國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江蘇是孕育京杭大運河的搖籃,公元前485年,吳國在長江與淮河之間(今揚州和淮安之間)開鑿了大運河最早的航段——邗溝,距今已有2490年曆史。大運河江蘇段長達690公里,約佔京杭大運河總長的五分之二,習慣上大致分為中運河(淮安以北)、裏運河(淮安至揚州)和江南運河(鎮江以南)三段,依次流經徐州、宿遷、淮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8市。

歷史上,江蘇古運河作為南北交通大動脈,對促進我國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及至唐代,大運河流經的江淮地區更成了全國財賦的中心區域,“當今賦出於天下,江南居十九”。徐州、淮安、揚州、鎮江、蘇州均為運河重鎮,成為運河線上重要的戰略物資和各類商品的集散中心。揚州為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埠、唐代中國東南第一大都會、中國四大貿易港口之一,清代成為鹽運和漕運的重心。淮安地扼漕運之衝,向有“南船北馬,九省通衢”之譽,作為運河的襟喉要地,曾創年漕運量800萬石的中國古代漕運之最。明清兩代,曾在淮安市區設南河河道總督府,在楚州設漕運總督署部院,府、院領導位至朝廷二品大員。淮安、徐州與山東的臨清、德州並稱為運河上的“天下四大糧倉”。無錫則發展成為我國名聞遐邇的布碼頭、絲市以及全國四大米市之一,萬商雲集,盛況空前。名城蘇州,早在宋代就是“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的東方水城,以繁榮的經濟、富庶的百姓和獨特的小橋流水人家名聞天下。明清時期,蘇州商業居全國之首,號稱“江東一大都會”。所有這一切,都留下了運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以及百姓生活等方面刻下的深深烙印。

二、古運河旅遊資源及旅遊發展現狀

古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傑出貢獻,它的成功開通,不僅開創了一條流金淌銀的經濟走廊和舟楫繁忙的運輸通道,而且塑造了一條輝煌燦爛的文化之河和價值連城的綠色玉帶,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和自然遺產,也為現代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旅遊資源 得天獨厚

江蘇古運河聯接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溝通微山湖、駱馬湖、洪澤湖、高寶湖、太湖等風景湖泊,旅遊資源豐富多彩。運河沿線,水網縱橫、湖河密佈,平原遼闊、丘陵起伏,自然風光美不勝收;運河沿線許多名城古鎮均有2000多年以上的悠久歷史,數千年來,名賢輩出,人文薈萃,商肆繁榮,名勝古蹟,星羅棋佈,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歷史遺存。運河沿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融一體,互為依補,構成了“山水組合,以水見長”、具有鮮明的水鄉風貌以及歷史久遠、文化積澱深厚的旅遊資源特色。運河沿線除有江蘇乃至全國最具特色的水鄉民俗風情資源外,還有各種各樣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有名聞遐邇的天下第一至第五泉;有久負盛名的山景資源;有變化無窮的洞石景觀;有美麗動人的植物景觀以及變幻萬千的氣象景觀。運河沿線的人文景觀以數量多、分佈廣、密度大、品位高而聞名全國,主要有:古人類和新、舊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帝王陵墓和名人墓葬,古典園林,以及包括宗教建築、名人祠廟、故居建築、古塔古橋在內的古代建築,石碑和雕刻,近現代歷史紀念地和紅色旅遊資源。此外,運河沿岸還有各地風土民情、文學藝術、風味佳餚、旅遊工藝品和博物館等人文旅遊資源。

運河沿線是我省旅遊資源的富集區,沿線8市擁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5座(徐州、淮安、揚州、鎮江、蘇州),是全省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總量的70%多,擁有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12處,佔全省的 60%,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處,佔全省的67%。同時,運河沿線城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9個點)、世界文化遺產原貌保護獎2處(鎮江)、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2處(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鎮4處(周莊、同裏、甪直、河下);國家級4a級旅遊區(點)28處,佔全省的70%。根據《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國家標準的初步分析,我省運河沿線旅遊資源類型豐富,共涉及8個主類,31個亞類,基本類型達到132個,全部類型總量的84%。旅遊資源質量較高,大量的旅遊資源屬於優良級旅遊資源,其中不少已達到四級旅遊資源標準,達到五級標準的旅遊資源也有較多賦存,屬特品級旅遊資源。沿線資源分佈南北互補,城鄉結合,疏密有序。總體看,大江南北,大致各佔“半壁江山”,鄉村、城市,各有所長,沿途形成了淮安、揚州、無錫、蘇州四個資源密集區和繁星似錦的資源點、線。

總之,江蘇古運河沿線旅遊資源數量大,種類多,價值高,組合良好,人文旅遊資源豐富有品位,自然旅遊資源景色迷人,保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具有明顯的資源集合優勢、區域比較優勢和旅遊後發優勢。

2、運河旅遊 倍受歡迎

江蘇古運河風光旖旎,名勝眾多,自它誕生之日起,除了航運、灌溉的功能以外,也是觀光遊覽的風景河。八十年代初,無錫市旅遊局在全國率先推出“古運河旅遊”專項旅遊產品,在無錫段古運河的黃埠墩到清名橋試航成功,形成一條水上旅遊線,打入國際市場以後,深受日本、歐美市場歡迎,僅一年半時間就吸引了5.6萬名境外遊客。被西歐和美國旅遊者譽為“活的化石”和“神奇的旅遊”。1986年,日本著名詞、曲作家中山大三郎專門創作了歌曲《無錫旅情》,經日本青年歌手尾形大作演唱後,風靡日本,當年唱片發行量突破600萬張,不僅成為日本家喻户曉的名曲,而且使無錫旅遊在日本市場一夜成名,古運河旅遊成為我省十分重要的品牌旅遊項目,在日本掀起了新的旅遊熱潮。此後,這條遊覽線逐步延伸至蘇州、常州、鎮江、揚州以及浙江杭州等地,無錫江南旅行社等單位還專門建造了“江南明珠”號遊輪,開闢了夕發朝至的錫杭運河航線。1992年,國家旅遊局將“江南水鄉遊”列入中國14條黃金旅遊線,正式向國際市場推出。近幾年來,沿線各市更加重視古運河旅遊的發展,揚州、淮安、蘇州等市已相繼開通了水上旅遊線路,並投入商業運營,淮安的運河遊(清江浦—河下古鎮)和蘇州的環城水上游都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旅遊新品,今年7月3日新開的無錫—蘇州古運河旅遊航線讓30名英國遊客一路讚歎不已。

3、項目建設 方興未艾

隨着國家建設事業的發展,運河沿岸城市加快了運河的全面整治,疏浚河道,治理污水,興修水利,改善水質,營造良好的交通航運和水利防洪條件。先後上馬了一批城建、道橋、航道、水利和環保建設工程,為運河旅遊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大部分城市把運河風光帶列入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目標,分解項目計劃,分步實施推進。常州、無錫等城市專門編制了古運河總體規劃,大手筆籌劃大運河的整合、利用。有的城市已開始策劃、制定運河旅遊發展規劃,對運河的旅遊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提出了相關措施和政策建議。

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運河沿線8市已相繼建成了一批旅遊景區(點),同時,還有一些項目正在建設和策劃、計劃之中,今後將有新的項目不斷推出。(見附表)

4、存在問題 有待解決

考察中,我們瞭解到在古運河開發建設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對將來旅遊功能的發揮和旅遊業的發展會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和負面影響,有待進一步落實、解決。

一是環境污染仍較突出。運河污染主要來自工業“三廢”污染、生活污染和運輸船泊污染,雖經治理後有所改善,但除宿遷、徐州段生態環境較好外,大部分地區的環境質量不夠理想,與旅遊業發展對生態環境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有些城市的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不能實現達標排放,運河受到直接污染,水質低於ⅳ級標準,水體渾濁,水面油污與漂浮物較多。有些穿越城市繁華區的運河地段,一片水泥森林,兩岸植被稀少,生態環境和景觀環境比較單一。有些地段簡單運用城市廣場的做法,廣鋪草坪、地磚,與運河的銜接較為生硬。

二是運河的歷史、文化和旅遊氛圍面臨新的挑戰。古運河的價值,除了實用功能外,更多地還在於其歷史風貌和文化遺存。由於以前對古運河重視不夠,缺乏全面、統一的規劃指導,城市化發展和工程建設的無序推進,嚴重地影響了運河歷史風貌的保護,部分歷史遺存和運河風貌已經受到破壞。同時,不少運河地段過多地使用水泥、塊石砌制護坡,雖然整齊劃一,但也破壞了運河原有的、自然的河風河貌。特別是運河駁岸修建對旅遊功能考慮不夠,人工化、現代化、標準化現象較為突出,損害了運河的千年古韻、歷史印痕和文化特色,部分地段把原本充滿靈性的古運河變成一條呆板的現代水道,令人遺憾。此外,運河是我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主要通道,揚州—徐州段將承擔重要的調水任務,在徐州、宿遷、蘇州段,運河的航運功能依然十分重要,船隻、船隊穿梭繁忙,既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又對將來的水上旅遊活動帶來一定的限制,都需要進一步協調研究和統籌安排。

三是項目雷同,建設資金缺乏。由於全省古運河旅遊發展規劃還未編制,各地的運河開發和旅遊功能定位不明,開發項目大多侷限於本地資源與市場,對運河旅遊線、面的綜合考慮不足,在城市與城市之間,項目與項目之間缺乏協調、交流機制,造成了較大的雷同性。這次考察中,不少城市提出了籌建運河博物館、水上旅遊線、運河公園、運河濕地旅遊區等項目的動議,這本是好事,但建得多了,便會出現同質性旅遊項目的重複建設。同時,古運河開發線路長,任務重、要求高、工作量大、資金投入多。據各市上報項目初步統計,“十一五”期間,需要直接投入建設資金在150億元以上,除了通過招商引資、土地運作等市場手段籌集部分資金外,由於古運河項目帶有較明顯的公共性、公益性特徵,仍需要各地政府、部門投入一定的啟動資金或扶持資金。對於大多數城市,尤其是部分經濟欠發達城市而言,無論是市場籌資,還是政府投資,項目開發與資金短缺的矛盾比較突出,難度較大。

三、古運河旅遊開發優勢

京杭大運河作為一條“歷史之河、文化之河、生態之河、經濟之河”,與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一起同為世界重要運河,享有“流動的遺產”的美譽。藉助運河載體,發展旅遊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沿河各省市的共識。通過考察,我們認為江蘇段大運河的旅遊開發,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1、政府高度重視

多年以來,運河沿線8市政府對大運河規劃開發高度重視,為古運河保護、整治、建設和管理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旅遊優惠政策不斷出台,部分城市在規劃項目、建設資金上已經落實。城建、規劃、國土、交通、水利、園林、環保、文化等部門積極配合,羣策羣力,共同打造古運河風光帶。無錫市在建設精華段古運河時,拆遷量達到40多萬平方,涉及沿岸135家工廠、單位和1800户居民,這繁重的工作量都要在城建及有關部門的大力協助下才能得以完成。鎮江市為了整治開發古運河,早在1994年就專門成立了鎮江市古運河管理處,2002年,又將古運河管理處與市防洪管理處合併,更名為城市水利管理處,進一步加強運河管理力度。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極大地調動了社會參與旅遊的積極性。揚州市人民醫院自籌資金3200萬元,修復、開放了吳道台宅第,創造了“醫院辦旅遊,醫護作導遊”的典型事例。無錫市清名橋中學自主創辦了無錫市橋樑文化博覽館,在學生中開展鄉土文化、運河文化和橋樑文化的教育。蘇州吳江市民營企業家陳金根先生籌措巨資,耗時10年,創建了靜思園,成為江南最大的私家園林,年遊客接待量已達40多萬人次。

2、經濟實力不斷提升

近年來,我省運河沿線城市經濟快速發展,除個別城市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外,大部分城市具有較好的發展水平和經濟實力,尤其是蘇、錫、常等市,實力更加雄厚。,沿線8市gdp 共計10402.3億元,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72.3億元,分別佔全省的67.1%和58.4%,人均gdp達到2.5萬元以上,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2%,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4倍。蘇州市已成為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3450多億元,無錫市、常州市為全國城市綜合實合實力50強和40個最佳投資環境城市。徐州市是新亞歐大陸橋東部第一個區域中心城市,也是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和我省規劃建設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經濟實力持續不斷的提升,為鑄造一流國際品牌的大運河旅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隨着江蘇經濟的蓬勃發展,運河沿線的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滬寧、寧連、寧徐、寧通、揚溧高速以及穿境而過的京滬、同三高速公路陸續建成,使得運河沿線的高等級公路的密度已居全國之首,潤揚長江大橋的建成通車,進一步加快了蘇北運河與蘇南運河的溝通。運河與航空、鐵路、高速公路、長江水道一起,共同構成了高密集的運輸網絡,不僅在京杭大運河沿線獨一無二,而且在全國也不多見,為運河沿線旅遊發展提供了優越的交通條件。

江蘇古運河段的綜合治理取得實效,不僅擴大了運河的通航能力,而且由於先後將蘇、錫、常等市的運河航道移往市郊,為原先的古運河開闢運河水上游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自1992年起,我省實施了蘇南運河整治工程,按照國家四級航道標準整治航道156公里,新建和完善護岸290公里,並完成了一批污水處理廠、污水截流等環保建設工程。運河河道經過疏浚、加固、綠化後,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條現代化的綠色水上通道。

4、運河規劃不斷深化

鎮江市早在1996年即編制了《鎮江市古運河風光帶規劃》。2003年前後,常州市、揚州市、蘇州市、無錫市等均編制了各市的旅遊發展規劃,把古運河開發建設列入重點項目。2003年底,無錫市編制了《無錫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將古運河無錫段分六段進行保護改造。又邀請了法、英、加拿大和中方專家,制定了從南尖至南門吊橋4公里長的古運河精華段的規劃方案。同年,蘇州市編制了大運河市區段景觀規劃,常州市編制了古運河概念規劃和城市設計,淮安市也編制完成了古運河旅遊概念性規劃。在“十一五”規劃中,沿線城市均將古運河開發列為重點建設項目,古運河旅遊也被確定為我省“十一五”旅遊規劃中的重大旅遊項目之一。

5、運河申遺開始啟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最新一版《行動指南》中,已將遺存運河和文化線路作為新的世界文化遺產種類:“它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並代表了因此產生的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和相互滋養。”《行動指南》為京杭大運河的申遺工作,創造了極為有利的契機。去年7月,在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國家文物局單霽翔局長明確表示,“鑑於大運河遺產的重要性和獨特的文化價值,中國將對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可能性和工作方案進行全面科學的評估論證,並在評估結果出來後,正式啟動申報工作。” 9月,京杭大運河沿線17座城市達成共識,聯合起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讓至今仍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着巨大作用的古運河,能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她的文明。今年5月,山東省又專門邀請加拿大、韓國等國運河專家進行了考察諮詢。隨着運河申遺工作的啟動和推進,將在國內外形成新的“運河熱”,旅遊業在保護運河、促進申遺、合理利用、加快發展中將大有可為。

四、開發古運河旅遊的幾點建議

通過考察,我們認為應當用世界文化遺產的標準來重新認識和保護江蘇古運河,立足歷史、文化、生態三方面認真審視她的價值,以愛祖國、愛家鄉、愛文化的角度來宣揚和對待古運河,切切實實抓好江蘇古運河沿岸的歷史街區、文物、景觀、生態、自然風光等的保護。在此基礎上,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發展的眼光正確處理好古運河保護與利用以及運河各種功能之間的關係,整合資源,統籌規劃,綜合利用,全面發展,有力推進江蘇古運河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就此,考察組提出如下建議。

1、放眼全局 統一規劃

古運河旅遊地域跨度大,涉及面廣,旅遊發展應該放眼全局,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統一行動。在加強對沿河相應區段的保護、修復、整治,完善配套設施的前提下,依託古運河文化,將江蘇段古運河沿線8市的旅遊資源聯結整合為古運河遊覽線,打造成以“流動的世界文化遺產”為核心的古運河旅遊品牌和運河觀光、休閒、度假的文化旅遊精品,形成文化內涵豐富、民俗風情濃郁、沿河風貌獨特的國際知名旅遊線,成為中國對外推介的代表性旅遊產品之一。

古運河旅遊科學發展的首要條件,是要樹立全局觀念,克服各自為政、無序開發的現象,走好一盤棋。當務之急,是要摸清家底,明確目標,儘快組織編制《江蘇省古運河旅遊發展規劃》,並以此作為開發建設古運河的規範和藍本,統籌古運河旅遊全局工作。該規劃要綜合考慮經濟、環境及社會等因素,充分研究旅遊市場的需要情況和旅遊資源的承受能力,立意要高、定位要準、視野要廣,真正成為一部指導性、協調性、可操作性強的旅遊規劃。

2、多元結合 立足長遠

江蘇古運河旅遊可考慮以多元化的文化、資源、生態為主,以市場為導向、文化為核心、資源為支撐、生態為基礎,倡導本土化與國際化、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結合,做到古河新韻與新河古韻的統一,實現傳統與時尚的融合和帶、片、段、點的結合,使其合者為鏈,散者為珠。

多元結合,文化為本。江蘇古運河積澱了極富地域特色的多種文化,如吳文化、楚漢文化、水鄉文化、軍事文化、漕運文化、鹽商文化、園林文化、名士文化、郵驛文化、碑刻文化、博物文化、水利文化、宗教文化、烹飪文化、民俗文化等,別具一格,或名列前茅,或為全國獨有。在旅遊開發中,要很好地挖掘這些特色文化的內涵,使其轉化為有品位、有深度和有吸引力的文化旅遊產品。

同時,要堅持古運河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正確處理好近、中、遠期的不同目標和關係,着眼長遠,分期實施。如果運河某些地段因種種原因暫不具備開發條件的,應先予保護,日後視條件成熟,再進行開發,為後人留一些餘地,讓未來更科學、更發達的技術手段去美化這一世界文化遺產。

3、彰顯個性 培育精品

江蘇運河的地理、環境、文化、遺存以及經濟、交通、市場等各方面因素各有千秋,給旅遊產品的開發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運河旅遊必須因地制宜,從不同城市、區段的特點出發,進行科學的功能定位和佈局分區,揚長避短,形成地方特色。要把挖掘本地最有特色的旅遊資源作為開發的出發點,把最能體現當地特色的旅遊資源作為重點開發對象,以特色打造形象,以個性強化吸引力。反之,如果各地的旅遊項目千人一面,彼此雷同,不僅容易造成低水平的重複建設,而且會使遊客喪失興趣,失去旅遊產品本身的生命力。

同時,古運河旅遊作為世界級的旅遊品牌項目,無論規劃設計、開發建設還是經營管理,都要樹立精品意識,培育一批旅遊精品。一是項目策劃精品化,要善於創意,把握市場,精煉主題;二是項目規劃精品化,要綜合考慮,理性規劃,精細設計;三是項目建設精品化,要突出品質,求真務實,精心建設。四是項目管理精品化,要制度優先,人本為上,精緻管理。尤其是徐州窯灣古鎮、宿遷乾隆行宮、淮安河道總督府、漕運總督署、揚州盂城驛、吳道台宅第、鎮江西津渡古街、無錫薛福成故居、惠山古鎮以及蘇州楓橋景區、山塘古街區等保存完好的旅遊資源和淮安、揚州、常州、無錫、蘇州的水上旅遊線,都應該按照旅遊精品的要求精心打造。通過精品建設,培育城市品牌,創建全國運河旅遊名品,切忌急於求成,粗製濫造。

4、加強協作 實現共贏

古運河旅遊是涉及到我省運河沿線8市的旅遊大項目,要想使各地項目既有地方特色,又有風格上的差異,不互相雷同,一是城市之間要杜絕地方保護主義,加強溝通交流,把古運河當作整體統籌考慮。二是旅遊部門要加強與相關各部門的聯繫,主動爭取領導關心和相關部門的支持,掌握、瞭解運河動態,協調、銜接規劃編制,積極介入規劃實施和項目建設的有關工作,提建議,出點子,與城建、規劃、水利、交通、環保、文化等部門緊密合作。三是旅遊系統內部要經常溝通,共享信息,交流、總結經驗教訓,在項目規劃、產品設計、市場促銷、人才培養等方面廣泛合作。通過彼此合作,取長補短,相互配合,實現共贏、多贏,使我省古運河的保護利用和旅遊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全國古運河開發建設的樣板產品。

5、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古運河的開發規劃工作是全國一盤棋,我們江蘇在着手開發建設,其他省也在當着大事在抓,山東省將運河重鎮—濟寧市南陽鎮作為旅遊大鎮開發建設,他們確定了“運河風情、古鎮風貌、大湖風光”的旅遊定位,提出了“漁湖富民、旅遊興鎮”的發展目標,招徠客商投資,發展旅遊產業。目前,南陽鎮已經成為山東運河文化旅遊的亮點。浙江紹興市,投資6000多萬元在浙東運河沿岸建成了開放式的、以展示運河文化為主題的“運河園”,該園長4.5公里,面積11萬平方米,是集運河歷史、文化、生態於一體的綜合性園林,內有古橋樑、古牌坊、古碑刻、古建築、仿宋古船,起點高,手筆大,較好地反映古代浙東運河的歷史風貌,堪稱成功的範例。在國外,運河旅遊早已得到開發利用,埃及蘇伊士運河、德國萊茵河、易北河運河、日本小樽運河、加拿大麗都運河都有很多成功的經驗。我們在古運河的規劃開發的過程中,應該運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不斷汲取國內外和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不斷開拓自己的視野,力爭我們江蘇的古運河產品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使自己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江蘇古運河是一部尚未完全打開的書,幾千年歷史和文化的積澱,使其藴藏了許多亟待我們深入挖掘的瑰寶,旅遊發展前途無限。我們相信,在省、市政府的關心、重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經過若干年的開發建設,古運河旅遊發展的目標必定能夠實現,千年流淌的悠悠古運河將越來越美好。

10月10日

附:江蘇省運河沿線主要建設項目表

城市建成(使用)項目

在建項目

計劃建設項目徐州沛縣漢文化景區

微山湖景區邳州中運河旅遊區

運河濕地公園

新沂運河文化旅遊區窯灣古鎮

沛縣微山湖龍固生態度假村

宿遷城區中運河段

(南水北調樣板工程)

乾隆行宮景區

項王故里景區京杭大運河遺產

廊道景區、

駱馬湖景區

古黃河景區泗陽泗水王陵淮安

運河文化廣場

中洲島主題區

清隆橋—北門橋—河下

水上觀光旅遊帶

大運河國家博物苑

河道總督府

漕運總督署部院

裏運河觀光帶

河下古鎮揚州古運河遊覽線東岸旅遊

綜合開發工程(二期)

鹽商住宅羣

便益門運河廣場

鳳凰島

潤揚森林公園高郵運河西堤旅遊區

吳道台宅第春江花月夜景區

“揚州人家”明清歷史街區

環邵伯湖休閒度假帶

瓜洲—東關古渡遊覽線鎮江寶塔山公園

珍珠廣場

河濱公園

中山橋—南水橋古運河

風光帶示範段西津渡古街整治改建工程

鎮江潤揚大橋景觀工程周家口—丹徒閘古運河

風光帶中段常州古運河半月島

篦箕巷古運河沿河綜合整治工程

天寧寶塔環城水上觀光帶無錫

南禪寺文化商城

薛福成故居

南尖—南門吊橋4公里的古運河精華段、惠山古鎮南門吊橋—清名橋—南水仙段古運河古運河—樑溪河水上旅遊線蘇州環古城河水上游覽線(15.3km)

楓橋景區

山塘歷史文化保護區

平江歷史街區

【第7篇】關於去兩省旅遊考察報告

3月22日至29日,我省旅遊考察團一行8人在省旅遊局應中元、丹東市政府副市級領導孫殿東同志帶領下,針對旅遊聚集區建設,赴江西省井岡山市、九江市、上饒市以及河南省焦作市考察學習旅遊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和做法。考察團一行先後聽取了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發展旅遊業經驗介紹,並實地考察了井岡山、廬山、三清山、婺源、雲台山等景區。這次考察活動組織領導得力,籌劃周密細緻,準備充分,目的明確,達到了預期目的,取得了圓滿成功。全體考察團成員通過參觀考察都深深地感到解放了思想,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啟發了思路,明確了方向,對做好我省和丹東市的旅遊業信心倍增。現將這次考察情況彙報如下:

一、考察地旅遊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井岡山市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東連江西泰和、遂川兩縣,南鄰湖南炎陵縣,西靠湖南茶陵縣,北接江西永新縣,是江西省西南典型的山區市。井岡山風景名勝區面積261.43平方公里,分為11個景區,76處景點,460多個景物景觀。1982年,井岡山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與1998年分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元月被國家旅遊局授予“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被評為全國首批5a級風景旅遊區。

九江市在江西的北陲,長江中游南岸,廬山北麓,東濱鄱陽湖,總面積1.88萬平方公里,佔江西省總面積的11.3%,人口469.15萬人。九江集名山(廬山)、名江(長江)、名湖(鄱陽湖)於一體,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和旅遊城市。九江共有230多個景點景觀,形成了一個以廬山為“龍頭”,包括“六區”(牯嶺,山南,沙河,永修,潯陽,共青),“兩點”(石鐘山,龍宮洞),“一線”(鄱陽湖水上旅遊線)的大型旅遊區。

上饒市位於中國江西省東北部。為“四省通衢”之地,東接浙江、南毗福建、北鄰安徽。上饒境內有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三清山、龜峯,3a級旅遊區婺源;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

焦作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鄰黃河,總面積4071平方公里,總人口345萬。先後榮獲全國衞生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焦作市是韓愈、李商隱等歷史名人的誕生地或生活地,陳氏太極拳的發源地,“竹林七賢”的隱居地。焦作的旅遊資源豐富而獨特。雲台山位於河南省修武縣境內,面積190平方公里,是集世界地質公園和六個國字號(國家4a級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焦作山水已為越來越多的遊客所認識。“焦作山水”和“雲台山”被評為中國旅遊知名品牌。焦作市被國家旅遊局正式授予“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雲台山、青天河、神農山、峯林峽、青龍峽五大景區共同被評為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入選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行列,成為世界級的旅遊產品。焦作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被社會各界稱為“焦作現象”,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焦作旅遊服務順利通過國際評估,被評為“世界傑出旅遊服務品牌”。

二、考察地發展旅遊業的主要經驗

一是各城市對發展旅遊產業高度重視。依據各自的基礎和特點,各城市紛紛把發展旅遊業提上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努力做大做強旅遊產業。曾經以“煤城”著稱的焦作是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人員走遍焦作的山山水水,尋找產業結構調整的切入點,做出了第三次創業以“以旅遊業為突破口,帶動第三產業全面發展,把旅遊業作為全市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戰略決策。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旅遊立市”戰略,明確了“把旅遊業培育成為焦作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把焦作市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名市和旅遊經濟強市”的奮鬥目標,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實施“旅遊立市”戰略加快旅遊發展的意見》,印發了加快發展旅遊業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為焦作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和焦作在全省率先發展實現新跨越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井岡山市抓旅遊作為第一要務,市長通過抓旅遊確立了全市發展的方向,本人也提升為省旅遊局局長。在考察中我們感到,各地對旅遊重視還不僅僅侷限在思想上的認識到位,還體現在體制機制上的措施得力,財力人力上的大投入。考察的幾個聚集區中,普遍獨立成立了高規格的聚集區管理機構,在組織上得到強有力的保障。例如井岡山市成立旅遊管理局,規格定為副廳級,井岡山管理局黨工委書記兼任市委書記,局長兼任市長。婺源把分散的景區統一整合到一個股份公司,各景區一票通,避免了門票散亂、亂拉遊客的現象。焦作市雲台山景區由焦作雲台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博愛青天河遊船索道有限公司、沁陽神農山索道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和河南雲台山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聯合組建了焦作雲台山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集團的組建

,對於加速焦作旅遊景區體制改革創新,推進全市旅遊企業優質資產整合,拉長產業鏈條,打造產品內容豐富、產業鏈條完整、服務功能完善、競爭實力強大的區域性龍頭企業,意義十分重大。這些大型旅遊集團的成立,將改變各市旅遊企業多而不大、大而不強的狀況,進一步提高旅遊企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二是加大投入,狠抓資源開發和建設,建設高品位、高檔次精品景區。各城市對資源開發和景區建設投入的力度很大。焦作市在景區景點開發建設上,堅持政府主導,以財政投資為主,社會投資共同參與,集中全社會力量大辦旅遊,全市投資3.3億元用於景區的開發建設。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發展旅遊業納入財政預算,保證旅遊部門辦公經費的同時,市級財政、各景區景點所在的縣市區財政及民間個人也紛紛出資投入旅遊業。全長36.8公里的焦青旅遊鐵路,投入1.2億,使青龍峽很快成為省內旅遊熱點,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路、扶貧路。總投資9706億元,全長77公里的焦作至鄭州城際列車線路也已開工建設。九江、上饒等市為推進旅遊業持續發展,不斷輸血,以項目建設為切入點,建設和正在建設一批高質量、高檔次、國際標準的新項目。這些新項目開發實現了資源開發的規模化和集約化,豐富了旅遊產品內容,優化了旅遊產品結構,極大地提高了當地的旅遊競爭力。

三是強力開展旅遊宣傳促銷,提高城市知名度。考察地各市都十分注重打統一的城市品牌,進行強有力的旅遊宣傳促銷。井岡山、婺源都是幾千萬地投入宣傳經費,特別是近年來,焦作市始終把旅遊宣傳促銷作為旅遊業發展和創優的龍頭來抓,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將分散的景點集中整合,統一打“焦作山水”品牌,集中力量向海內外宣傳推介。焦作市財政每年投入近100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全市旅遊業宣傳促銷,除參加國家、省舉辦的各種國際國內旅遊交易會、推介會外,還以焦作旅遊宣傳“大篷車”的形式在北京、上海、天津、山東等60多個地市以及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進行大規模促銷宣傳。在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旅遊報全面推介,做到週週有報道,月月有新聞。以重大活動為載體,不斷推出新賣點,近年先後舉辦了雲台觀瀑節、“河南太極拳、劍、推手錦標賽”、“全國武術散打擂台賽”、焦作山水國際旅遊節和攝影節、焦作紅葉節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大大提高了焦作山水知名度。

四是加強行業管理,提高旅遊服務質量。服務質量是旅遊工作的生命線。為建設精品景區,提供精心服務,我們在井岡山感受到了管理有序,雖然各點分散,但每個點的環境都十分整潔。焦作市旅遊局做出了“不讓一位遊客在焦作受委曲”的承諾,在全市掀起了爭創旅遊服務質量第一的熱潮。為了實現所做出的承諾,焦作市旅遊局採取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大力開展了旅遊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工作。成立了整頓和規範旅遊市場秩序領導小組,制定了旅遊市場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多次組織旅遊、公安、工商、衞生等部門對城市旅遊交通、住宿、購物進行聯合大檢查,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旅遊市場“打假打非”專項整治活動,對坑騙遊客的行為從重、從嚴查處,淨化了旅遊市場環境。大力加強行風建設。在全市旅遊系統開展爭創“青年文明號”、爭當“青年崗位能手”活動及創建文明景區活動,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旅遊系統行風評議監督員,認真解決人民羣眾和遊客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提高旅遊從業者的服務意識。強化旅遊職業道德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旅遊局設立旅遊培訓中心每年組織對導遊、服務人員進行重點培訓,在當地大學院校開設旅遊餐飲、導遊、外語專業,培養高素質的旅遊服務人才。努力為遊客創造良好的旅遊環境。完善豐富了焦作山水旅遊網站,在城區主幹道和通往各景區的交通要道上設置了符合國際標準的景區指示牌,各景區、賓館、飯店、車站等公共場所增設相應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和旅遊信息電腦觸摸屏。在市區和景區設立旅遊廣告牌和遊客服務中心;在市縣電視台增加景區天氣預報等欄目,黃金週期間發佈出行參考和信息預報;各涉外星級賓館飯店擺放了焦作旅遊資料架,懸掛旅遊交通圖和山水宣傳畫等,為遊客提供實實在在的便利。我們在雲台山切身感受到了高質量的服務:優美舒適的環境、乾淨整齊的旅行車、整潔劃一的服裝、親切熱情的態度、標準生動的解説、文雅規範的姿勢。

三、對我省和丹東旅遊業發展的啟示及建議

在考察過程中,我們啟發最大的是,丹東旅遊發展大有前途。從資源上,我們考察的幾個地區都沒有丹東的資源齊全,品質上也與我們有距離,他們幾年前的起點也沒有我們現在的高。但是,他們堅定信心,真抓實幹,成就了今天的成績,讓我們看到了丹東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發展丹東旅遊聚集區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增強了。同時我們也感到,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一是要處理好政府主導和推向市場的關係。各地成功經驗證明,發展旅遊產業可利用資源是基礎,黨委和政府重視是關鍵,必須依託市場,更要靠政府力量強力推動。河南省焦作市由一個以煤為主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實現以旅遊產業帶動戰略成功轉型的範例城市,最基本的經驗就是政府主導打造旅遊強市。旅遊產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規劃佈局、基礎建設、資金投入、生態保護、資源開發、長遠利益與近期利益的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等等,都離不開政府的主導,這在一個城市旅遊產業發展的初始期和攻關階段尤其如此。因此,要使我省和丹東市旅遊產業有實質性的突破,必須進一步強化政府主導作用的發揮,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政府的強力推動是丹東旅遊快速發展的基本保障。同時,按照市場化要求,理順體制、搞活機制,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將政府所屬的景區開發經營權向有實力和經營能力的大企業集團、大公司轉讓。同時,積極開展旅遊業招商引資,吸引客商特別是大集團、大公司投資我市旅遊資源開發,努力破解景區建設資金難題,促進景區景點建設。

二是要處理好整合資源與整合力量的關係。有效利用旅遊資源、整合旅遊資源是各地在發展旅遊產業普遍遇到的問題,也是共性的經驗,聯繫我省實際而言,如何切實整合旅遊資源,把分、散的資源和景點連成片、穿成串是破解我市旅遊瓶頸的關鍵點之一,要下大氣力論證好、實施好。但在整合資源的同時,不可忽視抓旅遊力量的整合,這同樣是外地先進旅遊城市的成功經驗。旅遊產業的發展牽涉面廣,涉及“六大要素”、二十多個政府部門、100多個行業單位,只靠分管領導和主管部門的力量和努力是遠遠不夠的,要靠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齊抓共管。因此,應注意整合旅遊資源與凝聚抓旅遊的合力同步進行。

三是處理好加大對外宣傳和抓好內部規範服務的關係。旅遊經濟是名勝(名氣)經濟、眼球經濟,強力宣傳、提高知名度、吸引遊客是各地的共用手段,但與此同時,是否注重內部服務質量的提升則是成功與否的重要環節。焦作市“抓旅遊就要抓服務,抓服務首先抓規範”的理念和不讓一個遊客受委曲的服務質量標準,贏得了世界旅遊推廣峯會授予的“卓越客户服務獎”這一被國際旅遊業認可的榮譽獎項,為焦作贏得了無數回頭客,其經驗啟發我們,創造旅遊景點精品與服務品牌二者應並行不悖。

四是處理好自我促銷與周邊城市聯合推介的關係。九江、上饒、焦作等地的經驗教訓説明,一個城市的旅遊宣傳促銷,孤立、封閉地進行往往事倍功半,只有既強化自身優勢,又藉助相鄰城市旅遊資源,優勢互補,捆綁促銷才能事半功倍,鑑於此,在旅遊產品的促銷推介上一定要注意走開放型、聯合型、多贏型之路。

【第8篇】北京部分新建人造旅遊觀察的考察報告

北京部分新建人造旅遊觀察的考察報告

一、考察範圍

六月份,我們對北京市郊部分新建人造旅遊吸引物做了初步的調查,〔1〕現將調查中瞭解到的一些情況和我們的建議報告如下。

二、新建人造景觀的主要類型及特點

這些新建人造旅遊吸引物,按形式可分為遊樂場所(如北京九龍遊樂園)、藝術宮館(如十三陵明皇蠟像宮、北京電影旅遊城)、博物館和露天博物館(中華民族園)、微縮景觀(世界公園、老北京微縮城)、仿古園林(大觀園)等;按內容可分為表現歷史、傳統文化、古典文學作品以及國內外景觀和風情等;就所有制形式可分為中外合資、中外合作、政府獨資、國內聯營和私人集資等。

新建人造景觀大致有這樣幾個特點:

1.建造規模大。平均佔地300畝以上,最少的15畝,最多的達800畝。而且大部分單位尚有第二期甚至第三期工程的規劃,用地面積還將進一步擴大。

2.投資額高。平均投資預算在1億元以上,其中1.5億元以上的5 個,超過2億元的4個。這還不包括未上馬的二期或三期工程的預算。

3.建造週期短。雖然新建“人造景觀”普遍規模較大,但大多數工程立項開工後,建設速度快,建造週期短。像世界公園、十三陵明皇蠟像宮、老北京微縮景觀等景點投資都超過2億元, 但從開工建設到開業一般都在18個月之內。

4.靜觀景觀多。從目前建成開業的人造旅遊吸引物來看,供人們觀賞遊覽的多,參與性較強的項目少。特別是有些項目雖然藝術水平很高,造價也很昂貴,但由於沒有脱離傳統藝術館的展示、觀賞方式,因此吸引力並不明顯。有些景觀創意不錯,但缺乏深層次的開發,遊客的重訪率很難提高。

5.檔次差異大。從現有人造景觀的情況分析,其文化、藝術、技術水平差異很大,參差不齊。有的採用了國際上較為先進的科技成果(如九龍遊樂園引進了美國的電腦控制系統和先進的電影技術,明皇蠟像宮精湛的蠟像藝術),有的文化水平價值很高(如集收藏、遊覽、娛樂、教育和民族活動等多功能為一身的大型露天博物院——中華民族園)。但也有些景觀僅僅是照搬、仿製,缺乏生命力。總的來講,北京還確實缺乏真正反映國家文化、藝術、技術水平的精品。

6.投資主體多樣化。目前投資主體不再僅僅是政府一個渠道,而是趨向多元化。投資方式也是多種多樣。

三、新建人造景觀的作用及發展趨勢

應當説,北京市是全國人文景觀最豐富的城市,而且,以長城、故宮為代表的一大批歷史文化遺產正是北京旅遊形象和旅遊吸引力的集中體現。但是,由於北京市本身是個超大型城市,常住人口多,流動人口也多,重訪的客人也多,這些新的人造景觀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這裏的旅遊產品,對滿足來勢兇猛的國內旅遊需求的增長具有重要意義,這是其一。其二,在這些新建人造景觀中,有的被列為北京市政府甚至國家的外事活動基地,為宣傳、宏揚中華民族文化,促進國際交流和合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有利於提高北京的聲譽、改善北京的總體形象。其三,活躍了當地經濟。新景點的建造,旅遊活動的活躍,必定會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特別是會促進當地服務業的發展和就業,從而促進當地整個經濟的發展。其四,增進了與境外和國內其它地方的經濟聯繫與交往。由於北京特殊的地位、旅遊業發展的潛力大和新建景觀預期回報率高等特點,新景觀的建設對境外和國內其它地區的投資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並且,不同形式的投資和合作方式又是展示北京投資環境的窗口,從而增進北京與境外和國內其它地區的經濟交往和聯繫。其五,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從我們調查的景觀來看,內容都是健康的,遊人通過遊覽都能開闊眼界,得到一些知識或啟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單位都制訂了一些對老年人、兒童、學生和殘疾人優惠的票價,受到社會的普遍好評。

目前社會上對人造景觀的議論紛紛揚揚,褒貶不一。儘管為數不少的新建景點並不景氣,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債務負擔相當沉重,但似乎並沒有引起有關投資人的警覺和關注。實際上,北京市建造人造旅遊吸引物的熱潮並未降温,不少項目仍然在緊羅密鼓地籌劃或建造之中。為了怕被別人“搶去”,往往“嚴格保密”;為了通過審批關卡,籌劃者也不得不考慮必要的手段,掩蓋真相。而且,未來的項目將會是規模更大,投資更巨,佔地更多,重複建設在所難免。特別是近年來人造景點建得比較少的地方,積極性則更大,欲“後來者居上”。這一點值得引起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特點注意。

另外一種傾向是在景點建設上追求“大而全”。目前,不少景點已經建成或正在着手建造住宿、餐飲、娛樂、購物等附屬設施,追求自成體系、包羅萬象的“大而全”。甚至在一些新建人造景點相當集中的地區,還盲目地建造幾乎是同一水平、同一風格的設施,其前景令人擔憂。一些投資者為了其本身的利益,甚至不惜利用耕地良田建造景觀。

四、新建人造景觀的主要問題

1.新景觀的建設缺乏切實可行的總體規劃和行之有效的宏觀控制手段

從政府對旅遊業發展管理的角度看,宏觀管理顯得薄弱,表現之一是能夠適應形勢的變化、不斷完善的總體發展規劃工作沒能及時跟上;其二是宏觀管理手段乏力。在新的人造旅遊吸引物的建設上,審批權限分散,只強調了控制投資規模,對項目的類型、性質、內容方面的審查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的功能發揮得不夠充分。與此同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未能及時地向社會提供信息,進行有效導向。從投資者方面來説,由於急於上馬,對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做得不充分,從而在一些地區出現了人造景觀建設的盲目性,同類項目的近距離重複等現象。

2.門票價格偏高

內賓門票的平日公佈價從10元到60元不等,平均票價為35元。其中30元以下的3個,40元的4個,60元的2個。5個單位實行內、外賓兩種價格,其中有3個是外國人價格相當於中國公民價格的2倍,另外兩個則相當於中國人門票的1.5倍,平均外賓價格為63元,最高的為120元,最低的為35元。

3.經濟效益不佳

在新建人造景觀中,多數經濟效益都不理想,不能按期實現資金回收計劃,有的債台高築,步履維艱。當然,造成這種形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貨膨脹造成的建造成本和經營成本的增加是重要的因素,景點項目本身的吸引力、區位條件、市場條件、交通條件和促銷力度等也都發揮着決定性作用。

4.非正當手段競爭氾濫

通過提高質量、提高吸引力、完善服務設施、方便遊人的活動、更好地滿足旅遊者的需求、降低成本等正當的手段進行競爭應當得到鼓勵、支持和保護。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非正當競爭手段相當普遍。其突出的表現是給有關人員高額回扣。我們在調查中發現,許多經營者對這種做法雖很反感,但也無奈,是不得已而為之。有的景點的管理人員不無苦澀地表示,現在景點能否紅火,能否把客人吸引來,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景觀的質量,而是取決於拉客的手段。

五、關於人造景觀的建設和改善管理經營的幾項建議

1.及時傳遞信息,加強宏觀指導

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更加重視利用信息來引導。旅遊行業協會也可以發揮其聯繫政府、企業和社會的橋樑作用,及時蒐集和定期發佈有關新建、在建和計劃建造的人造景觀的內容、形式、規模、投資、設計人等方面的信息,提供諮詢服務,儘量避免重複建設。與此同時,改進旅遊項目的審批程序,在目前按項目投資額審批權限分散審批的情況下,人造景觀的審批應增加經市級旅遊管理部門核准的程序,以有利於人造旅遊吸引物的宏觀控制。

2.扶植文化層次高、有發展潛力的人造吸引物

應當集中首都財力、技術力量建設

一、兩個具有國家(或國際)水平的人造吸引物,而這種新的人造景觀一定要突出寓教於樂的功能,充分利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突出科教、科普和科幻的內容,走出目前難以擺脱的“仿古”、“復古”、“微縮”和一味地從古典文學作品和歷史人物中找出路的怪圈,以滿足旅遊者求知、娛樂等旅遊需求,也為我們的後代留下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傳世之作。

為了鼓勵建造好的人造旅遊吸引物,充分發揮它們在旅遊教育中的優勢,建議推行“優秀景點推薦制”,市旅遊管理部門定期向社會和國內外旅遊經營商公佈本市“優秀景點推薦名單”,在國內外旅遊宣傳品上予以優先宣傳。

3.良性循環的基礎:按規定收取基礎建設費,按要求及時提供必要的服務

從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一些新建人造景觀(即使景點很有吸引力)的客流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交通的制約,難以很快實施正常運營,使遊人感到十分不便。故此在對新建人造景觀(尤其是設計客流量大或遠離現有公共交通線路的景點)立項時,政府可以收取專項城市基礎設施建造費,俟景觀建成後,政府有關部門保證提供必要的供水、供電、公共衞生和公共交通服務設施,使新景觀能儘快進入正常運營,既方便遊人,同時,也有利於防止一些腐敗現象的產生。

4.加強景點之間的多方面合作,發揮羣體優勢

伴隨越來越多的商業性旅遊吸引物的出現,經營者的市場意識大大加強,只要經濟條件允許,都肯在宣傳促銷等方面花錢出力。但是,面對社會,面對市場,如何加強合作,發揮羣體優勢這個大問題倒往往沒有引起經營者們的重視。其實,在國外許多城市裏,旅遊景點(當然並不僅僅限於旅遊景點,也包括像娛樂、餐飲、購物、交通等有關旅遊服務部門)聯合促銷、聯合辦交通(包括連接主要客源地和旅遊目的地,連接目的地相鄰景點的交通)、相互做售票代理和聯合實行優惠等做法已成慣例,並且證明行之有效。我們完全可以根據當地的條件和可能,開展此類合作活動,當然這種合作要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要遵守共同投資、共同受益、平等互利的原則,在這方面,旅遊目的地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行業協會或有影響的大企業應當發揮其固有的優勢出面組織,這樣會更為合適。

5.加強一日遊線路的設計和管理

對北京來説,一日遊開展的好壞是北京旅遊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和重要標誌。“一日遊”中旅遊活動項目(參觀景點)的確定首先應當真正反映旅遊者的需求和景點的實際水平,而不能一廂情願地“搭配”;“一日遊”的活動內容、價格和服務應當有明確的規定,公諸於眾;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或旅遊行業組織,為了保護消費者正當的權益及維護整個行業的聲譽和利益,應制訂明確、簡便、有效的處理投訴的程序,實施懲罰的條例和手段。一種旅遊產品的授權開發單位的範圍不應當太窄,更不能由某一個單位壟斷,以保證產品的多樣化和產品的不斷更新,但產品的質量標準必須接受有關政府機構或行業組織的檢驗和監督,而這種檢驗和監督的過程不能沒有政府旅遊管理部門的參與。

6.健全服務設施,擴大收入來源

從調查中發現,門票幾乎是這些景點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一般佔其總收入的90%甚至95%以上。有鑑於此,增加門票價格似乎成為景點增加收入最主要、最直接和最方便的辦法。於是,出現了多軌票價(國內、國外兩種票價)和多重票價(大門票和小門票)等現象。相反,遊客在活動中非常願意花錢的時候,卻又找不到地方。例如,整潔、快捷的用餐點,備有茶或其它飲料的休息處,出售有紀念意義的紀念品和禮品的商店等。因此,我們認為,景點的經營者要改變傳統上只靠門票贏得收入的經營思想,從旅遊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心理出發多開拓一些既滿足遊人需要、受遊人歡迎又增加收入的途徑。在門票價格上,除國家根據特殊需要而批准的少數景點(如故宮、長城、十三陵等)外,其它景點應當一律實行統一的單一價格,取消在目前存在的“外賓價”、“同胞價”、“留學生價”、“外國專家價”等“優惠價”或“歧視價”;此外其它優惠價(如團體、學生、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票價和節假日價、淡季價等)也應當提高透明度,公諸於眾;提供特殊服務項目者可收取專項服務費,例如,配備專門的導遊、專業導遊或特種語言導遊,或提供特殊遊覽工具及休息場所等,亦應明碼標價,遊人自願選擇所需服務項目,不得強行搭配。

7.發揮旅遊行業組織和學術團體的橋樑作用

北京旅遊協會是聯繫政府和旅遊企業的橋樑,北京旅遊學會是彙集了大批關心旅遊業發展的具有不同專業特長的學者和專家,這兩個組織,無論在協助政府制定總體規劃,選擇發展戰略,改善行業管理,還是幫助旅遊景點改善經營,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都應當也能夠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根據政府有關部門的要求,學會可以組織其成員做專門調查、專題研究、項目評審等工作;根據企業的要求,學會可以協助組織有關專家做可行性研究、經營會診和專項諮詢。雖然,一些類似的工作已經開展,有的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缺乏有目的的組織,學會的作用有待更好地發揮。建議定期開展政府部門向專家(或社會)介紹行業形勢,專家學者向政府或企業做專題講座的交流活動。

8.建立旅遊信息中心(即旅遊問詢中心)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一個國際化程度很高。國內外旅遊者集中的城市,應當遵照國際慣例,借鑑國際上成功的做法,儘快建立服務於海內外旅遊者,加強政府、企業與旅遊者之間聯繫的旅遊信息中心(即旅遊問詢中心)。

注:

〔1 〕本次所調查的人造旅遊吸引物是:十三陵明皇蠟像宮(昌平),老北京微縮城(昌平),大觀園公園(宣武),北京電影旅遊城(海淀),中華民族園(朝陽),神奇遊樂宮(朝陽),世界公園(豐台),九龍遊樂園(昌平),小人國旅遊世界(昌平)。

【第9篇】赴加拿大、巴西旅遊城市考察報告

赴加拿大、巴西旅遊城市考察報告

2003年11月15日至12月2日,宜昌市委書記李佑才同志率領市委政研室、市計委、市規劃局、市旅遊局、伍家崗區等單位負責同志赴加拿大、巴西部分旅遊城市考察。這次考察活動緊緊圍繞以世界的眼光、發展的眼光規劃、建設、管理城市。加快宜昌創建世界水電旅遊名城步伐,推進宜昌經濟社會發展這一主題進行。行程安排合理,所到城市各有特點,各具優勢,類型各異,很受啟發。

一、考察的概況

考察團一行九人先後考察了加拿大温哥華、蒙特利爾、渥太華、尼亞加拉、多倫多,巴西聖保羅、瑪瑙斯、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伊瓜蘇計10個城市。在加拿大温哥華,會見了中加青年友好交流協會負責人,雙方進行了友好交談,對進一步合作事宜進行了磋商。與斯塔爾公司董事長就加快實施中加礦肥結合工程項目建設有關具體問題進行了實質性會談,雙方一致同意加快項目實施進程。在渥太華期間,代表團一行拜訪了中國駐加拿大商務參贊,受到熱情接待,並向代表團詳細介紹了加拿大風土人情、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相關政策法規,就進一步加強宜昌與加拿大經貿往來給我們提出了意見與建議。在蒙特利爾,與魁北克水電公司就水電及旅遊開發,包括水力發電傳輸、配電供應體系、電價等問題進行了相互交流。該公司是一家政府獨資的國有企業,隸屬於魁北克省政府,電力除供應加拿大外,還輸送到美國。去年實現利潤866億人民幣。全公司有81座電站,總裝機容量3800萬千瓦時。公司有6個分部,有員工22萬人,每年新增投資120—200億人民幣。公司50%利潤上繳到省政府用於公共事業,50%用於企業發展;在尼亞加拉考察了尼亞加拉大瀑布及其旅遊開發,並對其城市規劃、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瞭解。在多倫多着重考察了該市城市建設情況。

在巴西期間,考察團一行在聖保羅拜訪了中國駐聖保羅總領事館、總領館為我們在巴西的考察活動提供了很大方便。在聖保羅,還會見了巴西國家旅遊協會有關代表,雙方舉行了友好會談,就進一步加強巴西與宜昌的旅遊開發進行了磋商。巴西國家旅遊協會及巴西餐飲、旅館和旅遊聯合會主席代表路易斯先生在觀看了宜昌旅遊光碟後,對宜昌的旅遊環境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找到了新的旅遊目的地,並期待中、巴兩國通過旅遊帶動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的交流。考察團還與巴西中國經濟貿易促進會簽署了友好合作協議書,確定雙方根據平等互利的原則,為發展巴西和宜昌在經濟、文化、科技、旅遊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作出共同努力。考察團一行還考察了亞馬遜河流域自然生態旅遊及巴西利亞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情況。在風景秀麗、綠樹掩映的伊瓜蘇市,考察團重點考察了目前世界上第一大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和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伊瓜蘇瀑布,並就臨壩城市的旅遊開發、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等問題與該市議會議長進行了友好交流。伊市對明年擬在宜昌舉行世界臨壩城市市長論壇表示出濃厚的興趣,並表示要進一步加強與宜昌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南美僑報》對考察團一行在巴西的考察活動進行了專題報道。

二、加拿大、巴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方面的一些特點

1、高標準的規劃設計,完善的城市功能。我們所到的這些城市,有的城市雖然規模小,但規劃起點高、標準高,都很超前、最具代表性的是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巴西利亞的城市佈局猶如一架巨型噴氣式飛機的平面圖,它象徵着巴西是一個高速起飛的發展中國家。“飛機頭部”是三權廣場,是巴西議會、總統府、最高法院的所在地;“機身”是寬闊的大道,兩旁是許多新式建築。城市南北兩側是“機翼”,是商業區、住宅區。“機尾”則是文化區,那裏有體育城,還有高達218米的電視塔。別具一格的規劃設計使巴西利亞成為世界首都建設的典範。

2、善於把握和突出城市的特色。如蒙特利爾是法國海外最大的法裔城市,有着鮮明的法國特色,其城市景觀別具風格。老城區保存了歐陸風格建築,有幾百年的歷史,是城市最有特色的地方。該市將各大公司地下建築連為一體,並將市內公汽站、火車站、長途汽車站也建在地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城。巴西利亞雖沒有古建築,但城市的設計者在每座建築物中,都融會了世界古今建築藝術的精華,曾博得“世界建築博覽會”的美稱,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客。此外,多倫多、聖保羅是著名的商貿中心;温哥華因其温暖的氣候和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全加最大港口和第三大機場,是北美與亞洲之間的經貿要塞,被譽為“太平洋之門”,旅遊業也是其一個主要產業。此外,里約熱內盧是著名海濱旅遊城市;伊瓜蘇市是世界水電旅遊城市,這些城市特色都非常鮮明。

3、善於挖掘城市文化,以文化增添魅力。加拿大移民城市的多元文化特徵.巴西桑巴舞、足球文化都使其成為吸引遊客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加拿大的城市雖然歷史不長,沒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但很注重自己文化的開發和挖掘,以文化來增添城市的魅力。蒙特利爾號稱“小巴黎”,為“藝術之都”,她完美融合了北美、歐洲和古老的東方文化。其濃厚的藝術氣息,瀰漫在城市的每個角落。蒙特利爾每年都主辦盛大藝術活動,國際爵士音樂節、嘲笑節、國際煙火節及世界電影節都是國際馳名的文化交流活動。蒙特利爾還擁有北美最好的馬戲團—太陽馬戲團。蒙特利爾交響樂團和加拿大大芭蕾團也是國際一流的藝術團體。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蒙特利爾以其現代化的風采和濃郁的藝術氣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們。

巴西各個城市的文化也獨具特色,除瀰漫着濃郁狂熱氣息的足球文化外,還有富有南美特色的桑巴舞。里約熱內盧最吸引人的活動是每年二月份舉行的狂歡節。在狂歡節期間,不分男女老少,人們穿上各種鮮豔的服裝,紛紛走上街頭,跟隨着五顏六色的彩車,伴着歡快的桑巴舞曲,狂呼亂跳,周圍的人們也情不自禁地歡呼着,跳躍着,不時向遊行的隊伍裏拋灑着花絮、綵帶,整個城市沉浸在一片狂熱的氣氛中。

4、高度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些城市無論是規劃還是建設、管理,每一個細節都注重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人的活動與自然融為一體,並不過分渲染人的活動。巴西利亞城市中沒有多少高樓,城市中保留有成片大森林,綠樹成蔭,綠草如織,林在成中,城在林中,亦城亦林,似城似鄉,渾然一體。城市的設計也是匠心獨具,精品薈萃,充分顯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瑪瑙斯、伊瓜蘇等均掩映於綠樹叢中,分不清是城市還是森林,人與自然和諧非常完美。

5、體現以人為本。城市建設最終是為了方便人、舒適人,適宜人居住。巴西利亞的城市建設始終遵循着:首都是國家政治和行政管理中心,它的一切設施必須為方便辦公,直接為居民生活服務。所以,市內工業只有傢俱、食品、印刷、修理等小型工廠。住宅區是按一定規格設計建造的“超級方塊”,每方塊內有學校、商店、影劇院等,非常便利居民的生活需要。這些城市的設計和建築,都是根據人自身活動的需要來考慮,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理念。

三、幾點啟示

1、規劃是城市的生命。城市規劃是關係城市形象和發展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合理的規劃讓城市擁有良好的形象,對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規劃過程中,要有戰略性眼光,着眼前瞻性考慮,要注意提高論證的總體水平,從各個方面千方百計增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只要是科學的、符合當地經濟文化發展需要的規劃,就要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不能隨意改變。對宜昌來説,建設世界級城市必須要有世界級的規劃,要力避小家子氣,真正高起點、大手筆、創一流,既要注重當前又要謀劃長遠,既要考慮宏觀的佈局謀篇,又要兼顧細微之處的精雕細作。任何一個城市建築都要立足創精品,力求匠心獨運,切不可粗製濫造。

2、特色是城市的招牌。沒有特色的城市會陷於平庸。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全國已出現6000餘座城市。然而,在城市建設中,一些城市偏重城市形象,大搞綠起來工程、亮起來工程,比樓高,比路寬,比廣場大。大興土木,大拆大建,外表看起來,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舊貌換新顏,但仔細觀賞,卻找不出任何特色之處。突出城市特色,要正確處理好四個關係:一是自然因素與人工因素的關係。要儘可能地順應、利用和尊重富有特色的自然因素,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創造自然與人工相結合的美好環境。二是多樣性與統一性的關係。城市建築應當多樣化,同時又要維護城市的統一性、整體性和協調性。三是新與舊的關係。城市在發展長河中,總是新建築與舊建築並存,有特色的現代城市,一方面要珍惜和保護具有歷史文化傳統的舊建築,另一方面又要建起一批具有時代感和創新意識的新建築。但不能把舊的統統拆毀,以新蓋舊。四是重點和一般的關係。城市的各項建設量大面廣。要使城市體現特色,一定要突出重點,照顧一般,不可能處處體現特色,重點是搞好總體構思,精心設計和建設好重點街區和建築羣。宜昌作為著名的水電旅遊城市,城市建設要有標誌性的東西,要通過標誌性的建築體現特色(如里約熱內盧的耶穌像),打動遊客,吸引遊客。

3、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一座城市缺乏魅力,實際上是缺少文化底藴。有的城市規劃只注重功能性,而忽視其間應有的文化質量。把一些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街區、衚衕、建築物拆除,以新為好,以洋為美,其實是對城市文化和傳統的破壞。在考察中,我們感受最突出的就是這些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藴。風格各異,少有抄襲雷同。無論是多倫多、蒙特利爾,還是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均可稱為文化藝術宮殿、建築博物館。走進這些城市,就彷彿走進歷史。我們的城市擁有幾千年歷史.但由於文化發掘不夠,感覺似沒有歷史文化沉澱的城市。富有特色的三峽文化、巴楚文化、水電文化目前還沒有充分展現出來。因此,要下決心挖掘文化的內涵,展現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這才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

4、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城市的本質。城市建設要儘量保持自然地貌,依山的,順着山勢;臨水的,藉着水景。不是一推了之,裁彎取直.而是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城市中要有山有水,山水相間,鳥語花香,走在城中,甚至能聞到青草泥土的香味,聽到孱孱的流水,使人感到林在城中,美在自然,無山不綠,有水皆清,既有林木之美,又兼湖山之勝,這種天然情趣將人與自然的和諧體現得淋漓盡致。

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要把生態型城市作為城市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城市的生態發展要體現五個特性;和諧性,體現人與自然、人與人、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保護之間的和諧;持續性,體現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續發展利用;高效性,科學高效地利用各種資源,不斷創造新的生產力,物盡其用,地盡其利,人盡其才;均衡性,生態城市子系統經濟、社會、自然,在生態城市這個系統整體協調下均衡發展;區域性生態城市是在區域空間內人類活動和自然生態利用完美結合的產物,與周邊城市保持融洽關係,形成共存體。

5、以人為本是根本目標。城市的建設最終是為了適宜人類居住,因此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城市的規劃發展建設,要圍繞如何讓人更加舒適地工作學習生活來展開,使城市更多地體現人性的特點,更富於人性的關懷。讓市民成為城市的真正主人。城市化的重點不是首先考慮建設那些與人關係不大的項目,而是以人的需要作為出發點和終極目標,處處為方便市民考慮。如城市建設留出空間,開闢花園草地,為的是方便市民活動;植樹種草,排除污染,讓江河湖泊變清,空氣變淨,為的是讓市民更加健康;投巨資進行道路建設,讓道路暢通,交通無阻,為的是讓市政市民出行更加便利;完善城市功能,提供多方面的優質服務,為的是讓市民生活更自在……“以人為本”的城市化理念,體現了“三個代表”的精神,符合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因此,我們要加快實施“青山、碧水、藍天、綠地”工程,努力把宜昌建設成為一座最適合於人類居住的城市。

總之,經過這次考察,我們對宜昌創建世界水電旅遊名城有了充分的信心,目標更明確、更具體。我們將把這次考察的成果運用到城市建設的具體實踐中去。

【第10篇】澳大利亞、新西蘭旅遊考察報告

澳大利亞、新西蘭旅遊考察報告

為了擴大交流、開闊視野,學習發達國家先進的旅遊管理和經營理念,根據市政府領導指示,由市旅遊局朱至珍局長帶隊,市府辦公廳、寧波市旅遊局、江東區政府、寧海縣政府,鎮海、北侖、鄞州區旅遊局、東錢湖管委會經發局、市人事局外專局等有關單位領導組成的寧波市旅遊考察團一行11人,於10月底前後專程赴澳大利亞、新西蘭進行了為期兩週的考察交流。期間,代表團訪問了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黃金海岸、凱恩斯、悉尼、堪培拉、墨爾本和新西蘭的惠靈頓、羅託魯阿、奧克蘭等城市, 分別與澳大利亞的昆土蘭州、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旅遊局進行了交流,還拜會了國家旅遊局駐悉尼辦事處。澳新所到之處,考察團不僅目睹了澳新兩國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秩序井然的社會環境,領路了極具風格的特色旅遊景觀和異域文化風情,也體驗了發達完善的城市旅遊和頗具個性的度假旅遊,感受了兩國同行先進的發展理念和優質的人性化服務。澳新之旅還給我們強烈的啟發,旅遊業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載體。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是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迷人的自然風景賦予這兩個位於大洋洲的島國旅遊勝地的美譽。旅遊業在兩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變成了能夠不斷給其帶來滾滾財源的大產業。

澳大利亞旅遊業2002年達到708億澳元的收入,旅遊業在國內生產總值所佔比重4.5%,已超過了傳統的農牧業和採礦業。過去十年來,澳大利亞的旅遊業一直強勁增長,2002年其入境遊客達484.12萬人次,旅遊創匯超過170億澳元,成為最大的服務貿易創匯產業,佔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總出口比重的11.2%。按澳大利亞會計年度統計2003年6月至6月其入境遊客增長9%。以悉尼為例,每天有45.8萬入境遊客和88.6萬國內遊客在悉尼過夜,遊客年消費總額為203億澳元,全悉尼旅遊直接就業人數12.5萬人,間接就業達119萬人。位於澳大利亞東部的黃金海岸,是典型的以旅遊為中心產業的城市,這個城市的最大“資本”便是長達42公里海岸線上的金色沙灘,全市約50萬人口,80%從事旅遊服務行業,該市原屬布里斯班市的一個區,從50年代開始發展旅遊,真正進入快速發展則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現已成為南半球最大的旅遊城市和世界聞名的海濱度假勝地。

新西蘭是一個美麗的島國,作為英聯邦國家,它沒有照搬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採取大規模工業化的發展模式,而是立足本國實際,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同樣躋身於世界發達國家之列,這當中旅遊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2年旅遊總產出達到164億新元,佔國內生產總值10%,旅遊業也是該國最大的創匯產業之一,入境旅遊總量2002年達到196萬,幾乎達到全國總人口的一半,全國就業市場的10%由旅遊業來承擔,有1.5萬家企業直接經營旅遊業。根據新西蘭旅遊研究委員會今年上半年公佈的2003-旅遊發展預測報告,新西蘭入境旅遊人數將在比現在增加70%。

政府主導產業發展

這是兩國旅遊業興旺發達的關鍵因素。當地政府從產業比較優勢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出發,明智地選擇了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每年舉行兩次會議,由貿易、工業、旅遊和資源部長及業界代表一起,共商發展旅遊產業的大政方針。政府鼓勵私人資本積極參與旅遊項目開發。政府注重利用電視、網絡、廣告等多種形式進行旅遊宣傳促銷,將旅遊的資源優勢轉化為旅遊的市場優勢。兩國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市場開拓、旅遊推廣、宣傳促銷。據介紹,昆士蘭洲、維多利亞洲、新南威爾士洲每年政府撥款分別達到4600萬、3800萬和2800萬,而這僅僅是各個旅遊局全年開支經費的40%,專項用於旅遊宣傳促銷。昆士蘭洲、新南威爾士洲各自在9個和7個主要客源國家設有辦事處,聯邦和洲的旅遊機構雖有職能分工,但每年都會舉辦境外促銷活動,去年維多利亞洲就在中國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大規模的巡展活動。新西蘭的市場促銷很具創意,今年1月以來,利用《指環王》三部曲在全球廣泛影響,新西蘭適時地推出“新西蘭—中土世界壯麗景色”推廣活動,上半年入境客源增幅達11.8%,今年入境客源總量有望突破220萬。前不久亞太地區旅遊協會授予新西蘭市場推廣大獎,政府還十分重視舉辦大型活動吸引遊客,如新西蘭舉辦的“美洲盃”帆船賽,澳大利亞舉辦的 悉尼奧運會、f1汽車大獎賽、澳網公開賽、墨爾本賽馬節等,都對推廣促進本國的旅遊業起到了重要作用。

旅遊項目開發的保護利用並重

澳新的旅遊城市和旅遊度假地,嚴格依照資源特徵實施規劃管理,把旅遊業作為區域經濟的中心產業,排除或轉移了可能衝擊旅遊業的其他產業。堪培拉是澳大利亞的首都,現有人口40萬,是一個純粹的政治中心。這裏除了旅遊業、賭博業以及滿足聯邦政府機構、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及文化娛樂等部門需要服務行業以外,沒有其他經濟部門。整個城市綠地面積佔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花園城市。黃金海岸至今未建一個工業項目,在眾多的海灣未見貨運碼頭,只建遊艇碼頭,而且這些碼頭均非填海而建,而是用木樁、木板搭建在蔚藍色的海面上,顯得和諧自然,既不影響海水流動,也不會造成環境改變。為了保護海濱沙灘,在離海岸較遠處建人工礁石,防止海流帶走海灘上的優質金沙。凱恩斯市實行生態旅遊項目開發的許可證制度,有效控制了盲目開發,亂上項目的無秩序狀態,世界遺產大堡礁旅遊項目分散安排在海中平台,看不到任何固定性建築。當人們盡情地在蔚藍色大海中與多彩珊瑚、多姿魚類貝類親近後,帶走的是照片和打包的垃圾,留下的只有夢繞魂牽的眷戀。在摩爾頓島的天閣路碼度假村有餵食寬吻海豚、參與沙丘滑行活動,在菲利普島有觀賞小企鵝歸巢,新西蘭安排了毛利人文化村、維多摩瑩火蟲洞參觀活動,參加這些活動,舉辦方會詳盡介紹地質地貌演變歷史和動植物生活規律,同時規定嚴禁有損害動物和破壞環境行為,否則將受重罰。正是這種產業戰略和環保理念,不僅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自然資源的原生態,而且有利於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從而不斷吸引世界各地大量的遊客紛紛到這裏享受清新自然高質量的旅遊體驗。空氣清、環境好、景色美不是宣傳口號,而是遊客真切的感受。

城市建設與旅遊發展有機結合

兩百年前,英國人還把澳大利亞作為流放地,而新西蘭則是毛利人生活的地方。隨着經濟的發展,如今的澳新兩國成為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建成如悉尼、墨爾本、堪培拉、布里斯班、奧克蘭、惠靈頓等一批現代化的國際性城市。這些城市規劃科學合理,充分考慮旅遊業的發展,綜合服務功能完善,各個城市都建有佈局合理的中央遊憩區,如悉尼歌劇院廣場、墨爾本音樂廣場等,成為遊客必到的觀光景點和集散地。黃金海岸50多年來嚴格控制城市建設項目,城市的濱水地帶沒有居民樓和非旅遊項目,留出大量空間還自然給大眾,僅有的少量建築都是用於旅遊業。

在這些城市,各個時期的歷史建築物幾乎都獲得了完整的保留,現代化的鋼筋混凝土摩天大樓和維多利亞時代的古典建築相融協調,交相輝映。在這些城市的郊區看不到高層住宅,只有星羅棋佈掩映在碧樹和繁花中千姿百態的別墅。城區莊嚴的教堂、厚重的博物館及充滿濃濃情調的老火車站、老碼頭、老飯店似乎向人們訴説着歷史,透射出深厚的文化魅力,但卻絲毫沒影響城市的現代化功能和她的生命活力。墨爾本市區街道行駛着三代有軌電車,從最古典的老爺車型到最先進的“子彈頭”太空車型,行駛中叮噹着城市的歷史樂章。把旅遊特色景觀與城市品牌結合,當首推悉尼和堪培拉,具地標性的悉尼歌劇院和堪培拉國會山超越了旅遊的意義,已經成為城市的品牌和國家意義上精神象徵。

城市間通往旅遊點的道路非常暢通,我們所到的澳大利亞東部,僅走了全長1萬多公里的1號高速公路的其中一段,從惠靈頓到奧克蘭幾乎貫穿新西蘭北島,也全部有高等級公路連接。主要道路和主要建築都已經有十幾年甚至有幾十年歷史,至今質量仍然完好,看不到建了拆、拆了建的重複建設現象。 城市的綠化覆蓋率高,城市風光和自然美景和諧並存,宛如城市建在花園中,而不僅僅是花園建在城市中。在澳新許多地方,猶如翠綠欲滴的高爾夫球場,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注重人性化的高質量服務

澳新兩國的人與自然和諧的規劃理念在旅遊產品、旅遊服務方面有着充分體現。城市和旅遊區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無障礙設施一應俱全。城市和旅遊區都留有大片綠地和休閒空間,生態性、人性化設施隨處可見。城市公園配置設施齊全的燒烤點、游泳池及衝淋設備,城市的文化中心、博物館大多免費開放。無論是機場、景點、酒店,免費提供數以百計的多種文字宣傳資料。

旅遊廁所佈局合理,標識醒目,就算偏僻的鄉村路邊廁所都備有手紙和潔手設備。酒店設計構思巧妙,賓館主體房間錯落有序,使得每一個房間儘量面向陽光和大海。酒店大堂設計別具一格,形式多樣,很多都在公共空間部分種有植物,構築流水,這些酒店基本都設有游泳池,泳池大小高低形狀不同,因地制宜,設計新穎,使用方便,喜靜的客人泡在淡水中看大海無疑是一種至高享受。客房內的設計和安置也處處體現以人為本,從牀、沙發、桌椅到陽台躺椅擺設,各種功能設計合理,使用舒適而又自然。衞生潔具水箱通常都有節水功能,度假酒店更是在房間裏配置獨立的廚具、餐具和洗衣、烘乾設備,給人以賓至如歸的感覺。

澳新所到之處,無論是購物還是乘車,都會自覺排隊,在酒店到商店,從濱海到社區,面對不管是管理人員或是僱員、或者是老人、學生,到處可以聽到親切的文明用語,感受到友好和熱情,在每一個環節我們體驗的是管理有序、服務周到、行為規範,以人為本的思想同樣體現在直接服務上。

發展,是當今世界各國和地區面臨的共同主題。不同國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發展戰略和發展模式選擇,但追求可持續發展都是共同的發展理念。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通過發展旅遊業,不僅促進了本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而且實現了可持續發展。我市旅遊業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澳新經驗,對於我們進一步理解科學發展觀將大有裨益。

【第11篇】雲南發展花卉、旅遊產業的考察報告

雲南發展花卉、旅遊產業的考察報告

5月下旬,筆者帶領##縣有關領導和部分鄉鎮、部門負責人前往雲南考察花卉、旅遊產業發展情況,並多次召開了座談會,組織討論我縣產業發展情況。可以説,一路所見所聞,令人大開眼界,感受頗深,啟發較大。

一、雲南花卉、旅遊印象

(一)斗南花卉斗南鎮隸屬##市##縣,農村人口2.7萬,耕地1.9萬畝。花卉產業是斗南鎮的支柱產業,並帶動了花卉運銷、物流、包裝、保鮮及與之配套的

二、三產業的發展。1、起步早、規模大。

該鎮於1984年率先在全省種植鮮切花並取得成功,並自發形成了集貿市場。經過20年的發展,農户基本掌握了花卉種植生產技術,全鎮花卉複種面積達12431畝,形成了以康乃馨、玫瑰、百合、非洲菊、滿天星、勿忘我及其它雜花7大系列,300餘個品種,六大切花獲得專利證書,並帶動了全省10多萬農户種植花卉12萬畝,吸引和帶動了盆景、苗木經營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2、市場興、品牌響。發展過程中,政府十分注重市場的培育。

1995年興建了8000平方米的鮮花交易市場,1999年擴建了佔地74畝的花卉交易市場。目前,每天有66大類、350萬至500萬支鮮花上市交易,分別銷往全國70多個大中城市及周邊國家和地區,參加鮮花交易的有近萬人,從事花卉及相關產業的企業有365家。

據介紹,該市場年交易額突破12億元,銷售種苗、種球5000萬株(個),鮮切花16億支,交易量分別佔全省的80%、全國的57%,市場的成交價主導了全國鮮切花的批發價格。斗南花卉市場先後被國家有關部委命名為“全國鮮切花定點批發市場”、“全國重點花卉市場”和“全國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斗南鎮被林業部授予“中國花卉之鄉”稱號。

3、建中心、搭平台。繼斗南花卉市場之後,作為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項目,##國際花卉拍賣中心經國家計委批准建設,於2002年12月20日開始試拍。

一期工程投資1.26億元,面積2.6萬平方米,擁有300個交易席位、兩個電子拍賣交易大鐘,可日拍賣200萬枝鮮切花,是我國最大的鮮切花產地拍賣市場,為雲花走向世界搭建了新的平台。4、形產業、帶旅遊。

“斗南花卉”在全國乃至國外都有一定知名度。近5年來,慕名到斗南花卉市場參觀旅遊的外國遊客達15萬人次,國內遊客達20萬人次,散客達50萬人次。

僅2003年,到斗南花卉市場參觀旅遊的國內外遊客就達25萬人次左右。

【第12篇】赴美旅遊考察報告

赴美旅遊考察報告

依照國際政治學的分析,生態環境給民族國家帶來的麻煩,不止表現為直接的安全威脅,更體現在對國家主權這種至高無上的權利所受到的約束和制衡上。然而,如何認識這種約束和制衡,人們卻有着大相徑庭的立場與觀點。基本上可以看出兩種大的利害關係和思考方向:一種是從主權國家的利益出發的,另一種則主要着眼於全球共同體的利益。本節僅考察前者,後面(下篇)將專門討論國際社會的態度。

從國家行使管理權利的角度看,以生態環境遭破壞為核心的全球性危機的加深,給各國政府提出了許許多多的難題,其中不少涉及到國家主權、威脅到原有的統治能力。比如,有關環境保護的國際會議和國際規定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嚴格;從環保標準上看,環境保護也趨向於定量化和加強監督過程,對各國政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世界各個地方,尤其是比較發達的地區,到處能夠聽到所謂加強“全球村居民”之間合作的呼聲,其中最強烈的籲求來自“綠黨”、新社會運動、各國政府及民間的環保機構、反核組織、各種專門的國際組織。到目前為止,各國對於這種勢頭抱有一種多少有些矛盾心理:當僅僅涉及生態保護、難民安置、水資源分享等比較具有技術工藝層面的國際間交流與合作時,它們願意顯得比較慷慨大度,主動出讓一部分曾經屬於主權範圍下的權利和權力;而一旦觸及比較敏感的國家安全、軍事和政治利益等領域時,最典型的如國際核監督、資源信息等等,主權受到損害的意識便會增強,相應地,在行動上也變得比較謹慎甚至有敵意(法國政府默許情報部門對新西蘭等國的綠色和平組織的反核船隻實施祕密爆炸行動便是一例)。冷戰結束後的這幾年,國際關係中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形形色色的國際干預日益增多。國際干預在當代的加強及其結果,無形中使國際法律秩序得到了某種硬化或加固。按照傳統的理解,國際法原則上只對同意這些規則的國家有約束力,如果主權國家表示異議,即等於本應適用於主權國家的規則失效或名存實亡。當代的世界政治現實與此並不完全一致,而且看上去似乎越來越不一致:如果涉及的僅僅是國與國之間的協定、國際法院的判決或權威的法學家的著作等國際法的淵源,主權國家的不承認或口頭承認後的不履行,的確可能導致國際法的失效;在上述諸方面,“軟約束”表現得十分明顯。然而,一旦涉及聯合國憲章和安理會決議,就難以講同樣的話。很清楚,在90年代的今天,誰也不敢拿安理會的決議當耳旁風;在很多場合,“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

這當然是許多主權國家不願見到的情形。

對於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來説,對國家主權的關注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在它們看來,如果説國際社會的環保決議或各種標準確實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意願(至少是多數國家的意願)所致,那倒還容易理解一些;問題是其中相當多的東西是“少數發達國家塞進去的私貨”,僅僅代表着一些西方國家的利益和要求。從根本上講,西方國家憑藉其軍事、經濟實力和信息及技術上的優勢,支配着許多國際制度、規章和條約的起草和執行,逼迫發展中國家接受它們本來不應當接受(起碼程度上有別)的環保方案,甚至以預防環境被破壞為名、行控制發展中國家之實。這裏面又可區分出三個方面:一是西方國家對議事程序和國際規則及優先性的控制,比如多數發展中國家會認為發展優先、環保只能在此基礎上跟進,而多數發達國家從既得利益出發,則有相反的強調,最終的國際規則往往是後者意志的體現(世界銀行近年來關於環保標準在用於發展援助的貸款項目中的強制性要求,就是一明顯的例子);二是決策權力和權威有利於發達地區的分配,比如凡是與生態環保問題有關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機構,關鍵的位置均由歐美日地區出身的專家出任,發展中國家推舉的代表充其量能夠擔當一些名義性、禮儀性等比較次要的職務[注12];第三表現在對環保協定的執行和監督上面,比如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巴黎統籌委員會及“倫敦核供應俱樂部”等重要國際核管理組織對核原料的控制、對發展中國家核技術的封鎖、以及對所謂“麻煩國家”的制裁。[注13]

各國政府、尤其是較為貧窮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在環境保護問題上的“主權關注”,由此自然產生出來;簡單説,它的基本含義是,在一個經濟相互依賴、生態問題日益嚴重的全球化時代,如何既能夠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利用比較成本優勢,使自己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又能夠學會適應國際上日益加大的重視生態壓力和各種環保標準,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擺到一個適合本國國情的平衡點上,同時又能夠確保本國在國際舞台上的政治發言權,避免陷入某些發達國家設下的“遊戲圈套”,尤其是防止涉及國家主權與安全的根本權益受到損害,不致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之少數“核心國家”的“依附性外圍”。這裏的關鍵詞是“依附”(英文為“dependence”),按照其發明者之一的界定,它“是指這樣一種狀況,即一些國家 《赴美旅遊考察報告》出自:酷貓寫作範文網

【第13篇】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考察城鎮化建設調查報告

最近,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相繼召開,會議提出的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要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託現有的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中國要強,農村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村必須富。”學習領會這些精彩表述,令人振奮,記憶深刻!城鎮和鄉村應該是城鎮化發展的兩翼,新型城鎮化肯定是城鎮與鄉村的共同發展,中央會議的精神,對我國鄉村旅遊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鄉村旅遊是以鄉村為依託,以農村為主體,以鄉村獨特的自然環境、田園風光、生產形態、民俗風情、農耕文化、鄉村聚落等為主要吸引物,滿足旅遊者觀光、休閒、度假、體驗、健身、娛樂、餐飲和購物等目的的一種旅遊方式。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央和全國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依託旅遊業、農業等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國的鄉村旅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在發展共識、政策基礎、市場需求、產業規模、帶動效應和推進機制等方面出現了可喜的景象。如何在小康中國、美麗中國建設的旗幟下,加快發展我國的鄉村旅遊,我以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是一股強勁的東風,“美麗鄉愁”是鄉村旅遊發展的標尺。

“記住鄉愁”是銘記歷史的精神座標,是構建區域特色的文化符號,是老百姓小康家園的心靈慰藉,是鄉村旅遊差異化發展的魅力所在,是休閒旅遊時代的文化體驗。是我們小康社會品質生活的嚮往,也是中外遊客品質旅遊的追求。

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和學習研究,我以為推進鄉村旅遊發展,“美麗鄉愁”的實現有多種途徑可以探索:

一是把“科學發展”的理念,滲透進鄉村旅遊的發展戰略。

推進新型城鎮化,要首先從地方官員的觀念更新着手,從牢固確立科學發展觀,從經濟社會有規律的階段發展和環境資源可持續的健康成長入手。堅守科學的理念、科學的主導、科學的管理。世界發達國家普遍首先將環境保護、旅遊組織、休閒行為、康樂選擇、就業機會、生活質量作為政府政策干預的考量。歐盟以鄉村旅遊為抓手,推動地區發展和結構調整。歐洲鄉村旅遊發展的著名戰略就是積極倡導鄉村“社區參與”的發展模式,公眾與私人聯合,共同制定發展戰略和一系列公眾、私人在社區尺度上鄉村發展的革新。

二是讓“鄉村意境”帶着社會、文化因素融入規劃。

鄉村旅遊在全球蓬勃發展的趨勢,是從風景名勝區發展為各種鄉村區域,並深入小鎮村莊,使之更加鄉村化。政府視休閒旅遊為社區發展與變革過程中的重要機制。鄉村旅遊特色化、品牌化,鄉村社區旅遊規劃成為休閒鄉村與社區變革的主要舉措。工作中,我有個重要體會:項目建設堅持規劃第一,規劃工作堅持文化第一,文化挖掘堅持特色第一,特色物化堅持市場第一。“鄉愁”是精神文化層面的情感代碼,要保護好這份珍貴的記憶,必須始終堅持讓“鄉愁”帶着社會、文化因素融入規劃的“底線”,尤其是休閒鄉村產品開發和主題小鎮建設中。前不久召開全國人居工作現場會的浙江省桐廬縣,堅持科學統籌、生態為本、文化引領,既塑造了形神皆備的鄉村旅遊意象,延續了“道法自然”風景桐廬的歷史神話,又勾勒出走向未來的人文山水畫卷,被稱之“中國畫城”。

三是使“見山、見水”成為生態保育的基本要領。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的“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就體現了對傳統鄉愁文化的保護。寧波市的東錢湖鎮十餘年來一貫堅持規劃為綱,基礎先行,生態保育,見縫插綠、見縫插色,打造大地景觀和林相藝術,從而使鄉村旅遊開發建設力度不斷加大,資源環境品質同步提升。福建省泰寧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森林公園的資源稟賦,呵護生態環境,開發特色產品,贏得了“安養小城”的讚譽。“見山。見水、見人、見物”是鄉村發展旅遊的最重要基礎,我們應該盡力讓生態文明、文化傳承與鄉村旅遊結伴而行。

四是使“文化符號”成為資源整合的統領。

縱觀我國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不少地區明顯存在着“低”、“散”、“小”等問題。低水平重複建設、資源浪費、無序競爭。究其根本原因,是政府缺乏統籌的力度,規劃缺少整合的招數。我們特別希望一個地區的文化特色、“美麗鄉愁”能夠成為資源整合的主線。山東省蓬萊市委市政府推進鄉村旅遊發展時,就很好地抓住了仙境、海岸、葡園、酒莊等特色文化元素,既很好地營造了“醉美蓬萊”的文化氛圍,又紮實推進了美麗鄉村建設。

五是讓“美麗鄉愁”印記品牌塑造的標籤。

“鄉愁”是憂傷的,也是温暖的;是懷舊的,也是美麗的。“鄉愁”是鄉村旅遊最重要的文化體驗,沒有文化的旅遊是沒有靈魂的。鄉村旅遊品牌的塑造,來源於特色“鄉愁”的挖掘。只有這樣才能從“低、散、小”,走向“新、聚、大”,才可能從產品創新走向業態多元,進而實現產業融合。浙江省鄞州區的灣底村在發展中,就讓“鄉愁”印記品牌標籤,鄉村旅遊的“天宮莊園”既成了都市裏的村莊,又成了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在這方面,國際休閒產業協會以及國際休閒產業協會休閒鄉村專業委員會的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城鄉互動研究中心、鄉村文態研究中心和鄉村音樂創作研究中心都有不錯的研究和探索。

我在工作中曾經提出鄉村旅遊的發展——“用景觀的概念建設農村,用旅遊的理念經營農業,用人才的觀念培育農民”,對於區域的鄉村旅遊發展、特色品牌打造和農村美麗家園建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體會特別深刻。

【第14篇】北京部分新建人造旅遊考察報告

北京部分新建人造旅遊考察報告

一、考察範圍

六月份,我們對北京市郊部分新建人造旅遊吸引物做了初步的調查,〔1〕現將調查中瞭解到的一些情況和我們的建議報告如下。

二、新建人造景觀的主要類型及特點

這些新建人造旅遊吸引物,按形式可分為遊樂場所(如北京九龍遊樂園)、藝術宮館(如十三陵明皇蠟像宮、北京電影旅遊城)、博物館和露天博物館(中華民族園)、微縮景觀(世界公園、老北京微縮城)、仿古園林(大觀園)等;按內容可分為表現歷史、傳統文化、古典文學作品以及國內外景觀和風情等;就所有制形式可分為中外合資、中外合作、政府獨資、國內聯營和私人集資等。

新建人造景觀大致有這樣幾個特點:

1.建造規模大。平均佔地300畝以上,最少的15畝,最多的達800畝。而且大部分單位尚有第二期甚至第三期工程的規劃,用地面積還將進一步擴大。

2.投資額高。平均投資預算在1億元以上,其中1.5億元以上的5 個,超過2億元的4個。這還不包括未上馬的二期或三期工程的預算。

3.建造週期短。雖然新建“人造景觀”普遍規模較大,但大多數工程立項開工後,建設速度快,建造週期短。像世界公園、十三陵明皇蠟像宮、老北京微縮景觀等景點投資都超過2億元, 但從開工建設到開業一般都在18個月之內。

4.靜觀景觀多。從目前建成開業的人造旅遊吸引物來看,供人們觀賞遊覽的多,參與性較強的項目少。特別是有些項目雖然藝術水平很高,造價也很昂貴,但由於沒有脱離傳統藝術館的展示、觀賞方式,因此吸引力並不明顯。有些景觀創意不錯,但缺乏深層次的開發,遊客的重訪率很難提高。

5.檔次差異大。從現有人造景觀的情況分析,其文化、藝術、技術水平差異很大,參差不齊。有的採用了國際上較為先進的科技成果(如九龍遊樂園引進了美國的電腦控制系統和先進的電影技術,明皇蠟像宮精湛的蠟像藝術),有的文化水平價值很高(如集收藏、遊覽、娛樂、教育和民族活動等多功能為一身的大型露天博物院——中華民族園)。但也有些景觀僅僅是照搬、仿製,缺乏生命力。總的來講,北京還確實缺乏真正反映國家文化、藝術、技術水平的精品。

6.投資主體多樣化。目前投資主體不再僅僅是政府一個渠道,而是趨向多元化。投資方式也是多種多樣。

三、新建人造景觀的作用及發展趨勢

應當説,北京市是全國人文景觀最豐富的城市,而且,以長城、故宮為代表的一大批歷史文化遺產正是北京旅遊形象和旅遊吸引力的集中體現。但是,由於北京市本身是個超大型城市,常住人口多,流動人口也多,重訪的客人也多,這些新的人造景觀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這裏的旅遊產品,對滿足來勢兇猛的國內旅遊需求的增長具有重要意義,這是其一。其二,在這些新建人造景觀中,有的被列為北京市政府甚至國家的外事活動基地,為宣傳、宏揚中華民族文化,促進國際交流和合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有利於提高北京的聲譽、改善北京的總體形象。其三,活躍了當地經濟。新景點的建造,旅遊活動的活躍,必定會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特別是會促進當地服務業的發展和就業,從而促進當地整個經濟的發展。其四,增進了與境外和國內其它地方的經濟聯繫與交往。由於北京特殊的地位、旅遊業發展的潛力大和新建景觀預期回報率高等特點,新景觀的建設對境外和國內其它地區的投資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並且,不同形式的投資和合作方式又是展示北京投資環境的窗口,從而增進北京與境外和國內其它地區的經濟交往和聯繫。其五,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從我們調查的景觀來看,內容都是健康的,遊人通過遊覽都能開闊眼界,得到一些知識或啟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單位都制訂了一些對老年人、兒童、學生和殘疾人優惠的票價,受到社會的普遍好評。

目前社會上對人造景觀的議論紛紛揚揚,褒貶不一。儘管為數不少的新建景點並不景氣,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債務負擔相當沉重,但似乎並沒有引起有關投資人的警覺和關注。實際上,北京市建造人造旅遊吸引物的熱潮並未降温,不少項目仍然在緊羅密鼓地籌劃或建造之中。為了怕被別人“搶去”,往往“嚴格保密”;為了通過審批關卡,籌劃者也不得不考慮必要的手段,掩蓋真相。而且,未來的項目將會是規模更大,投資更巨,佔地更多,重複建設在所難免。特別是近年來人造景點建得比較少的地方,積極性則更大,欲“後來者居上”。這一點值得引起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特點注意。

另外一種傾向是在景點建設上追求“大而全”。目前,不少景點已經建成或正在着手建造住宿、餐飲、娛樂、購物等附屬設施,追求自成體系、包羅萬象的“大而全”。甚至在一些新建人造景點相當集中的地區,還盲目地建造幾乎是同一水平、同一風格的設施,其前景令人擔憂。一些投資者為了其本身的利益,甚至不惜利用耕地良田建造景觀。

四、新建人造景觀的主要問題

1.新景觀的建設缺乏切實可行的總體規劃和行之有效的宏觀控制手段

從政府對旅遊業發展管理的角度看,宏觀管理顯得薄弱,表現之一是能夠適應形勢的變化、不斷完善的總體發展規劃工作沒能及時跟上;其二是宏觀管理手段乏力。在新的人造旅遊吸引物的建設上,審批權限分散,只強調了控制投資規模,對項目的類型、性質、內容方面的審查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的功能發揮得不夠充分。與此同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未能及時地向社會提供信息,進行有效導向。從投資者方面來説,由於急於上馬,對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做得不充分,從而在一些地區出現了人造景觀建設的盲目性,同類項目的近距離重複等現象。

2.門票價格偏高

內賓門票的平日公佈價從10元到60元不等,平均票價為35元。其中30元以下的3個,40元的4個,60元的2個。5個單位實行內、外賓兩種價格,其中有3個是外國人價格相當於中國公民價格的2倍,另外兩個則相當於中國人門票的1.5倍,平均外賓價格為63元,最高的為120元,最低的為35元。

3.經濟效益不佳

在新建人造景觀中,多數經濟效益都不理想,不能按期實現資金回收計劃,有的債台高築,步履維艱。當然,造成這種形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貨膨脹造成的建造成本和經營成本的增加是重要的因素,景點項目本身的吸引力、區位條件、市場條件、交通條件和促銷力度等也都發揮着決定性作用。

4.非正當手段競爭氾濫

通過提高質量、提高吸引力、完善服務設施、方便遊人的活動、更好地滿足旅遊者的需求、降低成本等正當的手段進行競爭應當得到鼓勵、支持和保護。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非正當競爭手段相當普遍。其突出的表現是給有關人員高額回扣。我們在調查中發現,許多經營者對這種做法雖很反感,但也無奈,是不得已而為之。有的景點的管理人員不無苦澀地表示,現在景點能否紅火,能否把客人吸引來,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景觀的質量,而是取決於拉客的手段。

五、關於人造景觀的建設和改善管理經營的幾項建議

1.及時傳遞信息,加強宏觀指導

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更加重視利用信息來引導。旅遊行業協會也可以發揮其聯繫政府、企業和社會的橋樑作用,及時蒐集和定期發佈有關新建、在建和計劃建造的人造景觀的內容、形式、規模、投資、設計人等方面的信息,提供諮詢服務,儘量避免重複建設。與此同時,改進旅遊項目的審批程序,在目前按項目投資額審批權限分散審批的情況下,人造景觀的審批應增加經市級旅遊管理部門核准的程序,以有利於人造旅遊吸引物的宏觀控制。

2.扶植文化層次高、有發展潛力的人造吸引物

應當集中首都財力、技術力量建設

一、兩個具有國家(或國際)水平的人造吸引物,而這種新的人造景觀一定要突出寓教於樂的功能,充分利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突出科教、科普和科幻的內容,走出目前難以擺脱的“仿古”、“復古”、“微縮”和一味地從古典文學作品和歷史人物中找出路的怪圈,以滿足旅遊者求知、娛樂等旅遊需求,也為我們的後代留下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傳世之作。

為了鼓勵建造好的人造旅遊吸引物,充分發揮它們在旅遊教育中的優勢,建議推行“優秀景點推薦制”,市旅遊管理部門定期向社會和國內外旅遊經營商公佈本市“優秀景點推薦名單”,在國內外旅遊宣傳品上予以優先宣傳。

3.良性循環的基礎:按規定收取基礎建設費,按要求及時提供必要的服務

從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一些新建人造景觀(即使景點很有吸引力)的客流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交通的制約,難以很快實施正常運營,使遊人感到十分不便。故此在對新建人造景觀(尤其是設計客流量大或遠離現有公共交通線路的景點)立項時,政府可以收取專項城市基礎設施建造費,俟景觀建成後,政府有關部門保證提供必要的供水、供電、公共衞生和公共交通服務設施,使新景觀能儘快進入正常運營,既方便遊人,同時,也有利於防止一些腐敗現象的產生。

4.加強景點之間的多方面合作,發揮羣體優勢

伴隨越來越多的商業性旅遊吸引物的出現,經營者的市場意識大大加強,只要經濟條件允許,都肯在宣傳促銷等方面花錢出力。但是,面對社會,面對市場,如何加強合作,發揮羣體優勢這個大問題倒往往沒有引起經營者們的重視。其實,在國外許多城市裏,旅遊景點(當然並不僅僅限於旅遊景點,也包括像娛樂、餐飲、購物、交通等有關旅遊服務部門)聯合促銷、聯合辦交通(包括連接主要客源地和旅遊目的地,連接目的地相鄰景點的交通)、相互做售票代理和聯合實行優惠等做法已成慣例,並且證明行之有效。我們完全可以根據當地的條件和可能,開展此類合作活動,當然這種合作要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要遵守共同投資、共同受益、平等互利的原則,在這方面,旅遊目的地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行業協會或有影響的大企業應當發揮其固有的優勢出面組織,這樣會更為合適。

5.加強一日遊線路的設計和管理

對北京來説,一日遊開展的好壞是北京旅遊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和重要標誌。“一日遊”中旅遊活動項目(參觀景點)的確定首先應當真正反映旅遊者的需求和景點的實際水平,而不能一廂情願地“搭配”;“一日遊”的活動內容、價格和服務應當有明確的規定,公諸於眾;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或旅遊行業組織,為了保護消費者正當的權益及維護整個行業的聲譽和利益,應制訂明確、簡便、有效的處理投訴的程序,實施懲罰的條例和手段。一種旅遊產品的授權開發單位的範圍不應當太窄,更不能由某一個單位壟斷,以保證產品的多樣化和產品的不斷更新,但產品的質量標準必須接受有關政府機構或行業組織的檢驗和監督,而這種檢驗和監督的過程不能沒有政府旅遊管理部門的參與。

6.健全服務設施,擴大收入來源

從調查中發現,門票幾乎是這些景點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一般佔其總收入的90%甚至95%以上。有鑑於此,增加門票價格似乎成為景點增加收入最主要、最直接和最方便的辦法。於是,出現了多軌票價(國內、國外兩種票價)和多重票價(大門票和小門票)等現象。相反,遊客在活動中非常願意花錢的時候,卻又找不到地方。例如,整潔、快捷的用餐點,備有茶或其它飲料的休息處,出售有紀念意義的紀念品和禮品的商店等。因此,我們認為,景點的經營者要改變傳統上只靠門票贏得收入的經營思想,從旅遊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心理出發多開拓一些既滿足遊人需要、受遊人歡迎又增加收入的途徑。在門票價格上,除國家根據特殊需要而批准的少數景點(如故宮、長城、十三陵等)外,其它景點應當一律實行統一的單一價格,取消在目前存在的“外賓價”、“同胞價”、“留學生價”、“外國專家價”等“優惠價”或“歧視價”;此外其它優惠價(如團體、學生、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票價和節假日價、淡季價等)也應當提高透明度,公諸於眾;提供特殊服務項目者可收取專項服務費,例如,配備專門的導遊、專業導遊或特種語言導遊,或提供特殊遊覽工具及休息場所等,亦應明碼標價,遊人自願選擇所需服務項目,不得強行搭配。

7.發揮旅遊行業組織和學術團體的橋樑作用

北京旅遊協會是聯繫政府和旅遊企業的橋樑,北京旅遊學會是彙集了大批關心旅遊業發展的具有不同專業特長的學者和專家,這兩個組織,無論在協助政府制定總體規劃,選擇發展戰略,改善行業管理,還是幫助旅遊景點改善經營,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都應當也能夠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根據政府有關部門的要求,學會可以組織其成員做專門調查、專題研究、項目評審等工作;根據企業的要求,學會可以協助組織有關專家做可行性研究、經營會診和專項諮詢。雖然,一些類似的工作已經開展,有的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缺乏有目的的組織,學會的作用有待更好地發揮。建議定期開展政府部門向專家(或社會)介紹行業形勢,專家學者向政府或企業做專題講座的交流活動。

8.建立旅遊信息中心(即旅遊問詢中心)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一個國際化程度很高。國內外旅遊者集中的城市,應當遵照國際慣例,借鑑國際上成功的做法,儘快建立服務於海內外旅遊者,加強政府、企業與旅遊者之間聯繫的旅遊信息中心(即旅遊問詢中心)。

注:

〔1 〕本次所調查的人造旅遊吸引物是:十三陵明皇蠟像宮(昌平),老北京微縮城(昌平),大觀園公園(宣武),北京電影旅遊城(海淀),中華民族園(朝陽),神奇遊樂宮(朝陽),世界公園(豐台),九龍遊樂園(昌平),小人國旅遊世界(昌平)。

【第15篇】關於旅遊教育培訓和人才隊伍建設問題的考察報告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學習兄弟省市旅遊教育培訓方面的先進經驗,加強我省旅遊人才隊伍建設。按照局黨組《關於開展百日大調研活動的方案》,由王維副局長帶隊,組成第三專題調研組,於3月8日至18日,先後赴廣西、安徽兩省以座談交流和實地學習考察的形式就旅遊教育培訓等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學習考察

的基本情況

在11天的專題調研考察中,第三調研組先後與桂林市旅遊局、廣西壯族自治區旅遊局、安徽省旅遊局以及安徽的旅遊企業進行了座談交流,瞭解了當地旅遊教育培訓開展和旅遊人才隊伍建設情況,並實地考察了廣西和安徽的一些景點。

學習考察的總體印象,一是廣西、安徽兩省對旅遊業的發展非常重視,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的扶持力度很大;二是旅遊業對擴大就業和提高當地居民收入方面貢獻顯著;三是景區建設地方特色鮮明,景區管理科學、規範;四是地方政府的旅遊資源保護意識很強,幾百年的古村至今保存完好。

二、外省值得借鑑的成功經驗和做法

1、旅遊人才教育培訓基地建設

根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旅遊人才培養的需要,廣西旅遊局在國家旅遊局的支持下,舉辦了第二、三期東盟旅遊人才培訓班,廣西民族大學和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被授予廣西東盟旅遊人才教育培訓基地牌匾,成為東盟旅遊人才培訓基地。基地為東盟各國旅遊業發展提供多樣性、多層次的教育培訓服務。這將進一步促進廣西和東盟全面開展旅遊合作、進行東盟語種培訓、旅遊研究和學術、業務交流活動,成為旅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業界交流的重要平台,成為連接中國與東盟旅遊界的重要通道和紐帶。

2、旅遊專業院校建設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隸屬於廣西旅遊局,創辦於1985年,1994年正式定名為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設有旅遊與休閒管理系、酒店管理系、旅遊外語系、導遊系、商務系、視覺藝術系、藝術表演系、基礎部、社科部、公共外語部等7系3部,29個專業,現有在校生近萬人。目前已經形成了與旅遊業產業結構相匹配、緊貼行業需要的專業體系。是中國旅遊協會旅遊教育分會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單位、國家旅遊局在西南地區唯一的全國旅遊飯店及旅行社總經理、部門經理崗位資格考試定點單位,也是廣西旅遊人才培訓基地及自治區旅遊局導遊資格考試培訓基地和教材編寫單位。畢業生就業率名列廣西院校第一,連續多年被評為自治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與境外旅遊組織和旅遊院校密切聯繫,積極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推動旅遊教育與國際接軌。學校成為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重點支持單位和其教育委員會附屬成員單位,12月與香港理工大學承辦了由世界旅遊組織、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一屆旅遊教育國際論壇。

3、旅遊教育培訓專項資金

為開展好旅遊教育培訓工作,廣西旅遊局還設立了旅遊教育培訓專項資金。經過近的發展,廣西的旅遊教育培訓專項資金已經增至110萬元。在專項資金的使用上,根據培訓計劃,分區域、分種類統籌各類培訓班,在經費上給予支持。目前正在開展“導遊三年大培訓”工作,計劃在XX年底前完成全區2萬多名導遊的全員培訓。

4、旅遊教育培訓內容、形式

在常規的行業培訓任務之外,廣西旅遊局拓寬了行業培訓的內容和形式,並取得了良好效果。

(1)橫向聯合培訓

廣西旅遊局與廣西紅十字會聯合舉辦“旅遊系統救護師資培訓班”,導遊員經過培訓取得“救護師培訓證書”,將成為具有救護資格的導遊員和培訓旅遊行業救護師的師資儲備。

(2)以賽代訓

舉辦“廣西導遊風采大賽”,通過大賽,選拔培訓一批能勝任重大接待活動、能代表廣西導遊水平的高素質導遊員,提升導遊隊伍的整體形象和綜合素質。

三、對我省旅遊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設想

1、建議設立遼寧旅遊教育培訓專項資金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第十八條明確提出“加大政府投入。地方各級政府要加大對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各級財政要加大對旅遊宣傳推廣、人才培訓、公共服務的支持力度。”。設立教育培訓專項資金,旅遊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就有了資金保障,資金可以提升培訓質量、於創新培訓手段和扶持培訓基地建設等方面。

2、建議組建遼寧旅遊職業學院

據瞭解,目前很多省的旅遊局都有下屬旅遊職業學院,搞得較好、影響較大的有: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山東旅遊職業學院、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南京旅遊職業學院等。這些旅遊專業院校在旅遊教育培訓、科學研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些院校專業設置特色鮮明,向行業輸送了大批旅遊管理人才、旅遊企業經營人才、旅遊專業技術人才和旅遊服務技能人才,畢業生供不應求,創造了較高的社會效益。很多院校已經發展

<蓮山 課件>成在國內知名度很高的旅遊人才教育培訓基地。

建議在省旅遊教育中心的基礎上組建遼寧旅遊職業學院,大力發展旅遊職業教育,充分發揮旅遊業對就業的拉動、促進作用。在學院設立旅遊培訓中心和旅遊研究中心,發揮學院在旅遊教育、培訓、科研方面的基地作用。

3、進一步改革導遊資格考試

近年來,我省在導遊資格考試工

作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採取了網上報名、網上繳費、網上打印准考證等的方式方便考生,並受到廣大考生的歡迎。以“方便考生、服務基層”為宗旨的導遊資格考試改革還可以有進一步創新,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網上導遊資格考試在技術上已經成熟。

(1)筆試

由省旅遊局建立網上管理系統和網上題庫,在各市設立考點,筆試試題由系統在題庫中隨機抽取。考生交卷後,系統自動顯示成績,可以根據需要多次組織考試。

(2)現場考試

現場考試採用視頻錄像方式,考生在網上管理系統現場抽取景點講解及應變能力等各類問題後,面對網絡攝像頭自行回答,考生現場考試的視頻直接傳回省旅遊局網上管理系統,由省旅遊局組織評委統一在網上評分。

據瞭解,湖南省已經在試行網上導遊資格考試。

4、與簽訂鄰省導遊資格互認協議

導遊是一個流動性較大的職業,跨省交流十分頻繁,遼寧、吉林、黑龍江同屬東北地區,地理環境、風土人情都比較接近,在人才培養、宣傳促銷等方面,我省應該與吉林、黑龍江兩省加強合作,獲得共贏。簽訂導遊資格互認協議將對加強東三省導遊人才交流,為我省引進短缺的韓語、俄語導遊人才提供便利。

在時機成熟的條件下,在導遊資格互認協議的基礎上,我省還可以考慮組織東三省導遊資格聯合考試,這將極大提升遼寧在全國旅遊行業的影響力。

據瞭解,目前江蘇、浙江、上海三省市已經簽訂導遊資格互認協議,並取得較好效果。

5、建立旅遊人才網,提供網上培訓、就業服務

傳統的培訓方式,容易受到時間、場地的限制。但是,如果在網上進行培訓,就可以很好避免這類問題。建立遼寧旅遊人才網,可以很方便地在網上參加培訓,可以在網上下載培訓的教材、講義,觀看培訓視頻,交流學習心得。人才網上還可以提供各種就業服務信息,在旅遊企業和求職者之間建立起一個溝通的橋樑,成為永不落幕的培訓班、招聘會。

6、舉辦“導遊大賽”豐富培訓內容

傳統的講授培訓方式參與性較差,舉辦“導遊大賽”等類型的活動,可以動員從業人員廣泛參與,充分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通過網絡媒體和電視媒體的宣傳,還可以進一步提升遼寧旅遊的知名度。

我省旅遊產業的發展與壯大,綜合競爭力的全面提高,高素質旅遊人才隊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我省旅遊業要做到全面、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建設一支思想好、業務精、效能高的旅遊人才隊伍,走“人才興旅”之路。旅遊教育培訓工作要在加大力度、創新手段、培育精品、提高質量方面下功夫,大力提升旅遊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升我省旅遊業軟實力,為我省旅遊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