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3W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篇一

今天的教學內容是《用7的乘法口訣求商》,在預習作業中安排學生用1~6的乘法口訣求商和用7的乘法口訣求積,並讓學生説出所用的乘法口訣,讓學生明白“口訣”在計算乘除法中的作用,為學生順利地運用7的乘法口訣求商做準備,也便於學生把用1~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

教材有意識的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做花環的實際問題為素材,讓學生從現實的有意義的情境中找到有用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然後結合自學提綱進行小組交流學習。學習菜單:

1、觀察:一共有幾朵花?

2、如果每7朵紮成一個花環,可以扎幾個花環?你能列式解答嗎?

3、如果紮成4個花環,平均每個花環有幾朵花?你能列出怎樣的算式呢?

4、在小組裏説説你是怎樣想的?先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提出的問題,小組成員共同討論、交流,從實際操作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交流中獲得啟發,找到題中的數量關係,從而利用數量關係正確的解決問題。這樣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熱情,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新知,在活動中去思考、探索、發現、應用。

《補充練習》上有這樣一道題,把42個蘋果平均分給明明和他的6個同學,每人分到多少個?由於題中隱含了一個條件,一共有幾人?學生讀題不仔細,沒有看清條件明明和他的6個同學,就是一共有7人這個數學信息,絕大部分的學生都列出了:42÷6=7(個)。講評時,通過要求學生仔細讀題,説説把42個蘋果平均分給了幾個人?這7個人是怎麼算出來的?通過引導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教育學生讀題時一定要細心體會題意,多讀幾遍,審清題意,才能下手解決問題。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篇二

在第一次上完上次“7的乘法口訣”後,我根據課堂中師生的表現及課後老師的評課反饋意見,在第二次實施教學後得出幾個方面反思:

1、本課中的情境創設以激趣為主,動畫內容與本課具體學習內容無關,因此動畫播放時間不宜超過30秒。為順利引出課題,在播放動畫時電腦出現一些問題。提問應以設疑激趣為主。如:每張電影票7元,2張票要幾元?3張呢?一共要多少元呢?這樣的提問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索新知的慾望。

2、第二環節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訣的編排時,讓學生填好表後要多讓一生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説説是怎樣填的。

3、在記憶口訣的形式要多樣化,可以師生對口令,同桌對口令,男女生對口令,但是在這裏記憶的方法的時間用太長,導致後面的練習完成不了。

不足之處:

在例題交流我不夠放手讓學生試編口訣,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同桌交流編的方法。而且在這裏填表格和編制口訣的設計的問題重複了,花費太多時間編制口訣,在評價反饋中多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沒有體現到個性的同時兼顧共性。在記憶口訣花費時間太多了,導致練習時間不夠。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篇三

這節課是練習課,主要目標是讓學生鞏固和熟記7的乘法口訣,並應用7的乘法口訣解決一些簡單應用題,為了做到分層教學,我為設計了幾道智力題,目的調動中等以上學生的積極性和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從設計上,本節課還是基本符合練習課的基本框架,內容也比較充實,學生能積極參與,但還是存在不足之處:

1、學生參與形式比較單一。很多都是採取開火車、個人自由發言等形式,這樣顯得音調調些,有些差生沒有表現的機會。其實對於計算那一塊,可以設計比賽,看誰哪那一小組説得又快又準,或者多設計些遊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地學習,體驗學習的樂趣。

2、多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並不是每道題老師都要對答案,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之間有時就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呢,對於一些難度小的,應該多交給學生,讓他們相互間進行評價,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當然,並不是每道題都要交給學生,教師的角色是引導者、組織者。

3、時間收縮性不夠緊。希望以後多加強課堂的管理,明確紀律要求,充分利用40分鐘的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篇四

“7的乘法口訣”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乘法口訣是數學最基礎的知識之一,對今後的計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務必熟練掌握。“7的乘法口訣”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學生在學習7的乘法口訣之前,已經學習了1—6的口訣,對口訣的結構及意義都有所瞭解,但7的乘法口句數較多,記憶不太容易。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認知規律和年齡特徵,本人對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進行了重新的定位。讓學生自主參與編制乘法口訣的活動,理解乘法口訣的來源,掌握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利用相鄰乘法口訣間的聯繫來理解並記憶乘法口訣,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學習用數學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增長見聞,在快樂的課堂氣氛中學有所成。

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學生已經學過了1到6的口訣,已經瞭解口訣的一些特點,如每句口訣的第一個字是按順序排列的,第二個字都是一樣的,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係,還有積的一些變化規律。所以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先畫圖,再寫算式,最後自編口訣。通過向全班展示,達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在檢驗學生的口訣時滲透兩個乘法算式等一些基本知識,同時引導學生觀察律,7的口訣相對較難記憶。學生髮現、總結出規律後,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和練習,幫助學生記憶口訣,大部分學生會根據規律來記憶。對口訣的記憶如果單純的依靠讀、背,肯定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學得也比較累。所以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如:師生、生生對口令、看誰算得快、算一算《山行》這首古詩有幾個字、算電子琴的白鍵個數等,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厚。教學中我充分的利用了教學情景,為學生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學生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來學習新知,並結合已經有的經驗自己總結7的乘法口訣。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自編並熟悉乘法口訣而感到很高興,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並對學生的基礎知識以及課外延伸都進行了很好的關注。

二、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數學教材中的問題多是經過簡單化或數學化的問題,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瞭解數學的思考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必須善於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發散性和趣味性的數學問題。在進行7的乘法口訣的練習時,我找到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如計算“古詩”的字數、出現“電子琴”計算白鍵的個數、7與女性成長的關係、植樹問題等等,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現象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學生倍感親切。這些練習都緊扣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給單調的乘法口訣溶入了濃厚的生活氣息,給枯燥的數學內容賦予鮮活的生命,讓數學課更貼近孩子的日常-本站§ 生活。通過這些練習,學生的思維已經擺脱了7的乘法口訣的侷限性,達到了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多維目標的整合與統一,可謂別具匠心。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積極的學習情感。

低年級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好知識,更重要的是行為習慣的培養。本教學環節中,充分強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全方位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通過多種感官的協調參與,從而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與思考問題的習慣。每一道精心設計的練習牢牢抓住了每位學生的心,使他們心甘情願的投入到學習中來,真正感受到數學的趣味與魅力,從而產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

總之,教學情境的創設,生活素材的挖掘,教學活動的體驗,都是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樣的教學理念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也是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則。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篇五

我利用低年級學生的好奇、好動、好學的特點,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主動探究來理解知識,運用知識。我從以下幾方面展開教學:

1、選取與學生生活或是感興趣的事組織教學,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通過欣賞由七巧板拼出的美麗圖案,讓學生探究其中的規律,為學習7的乘法口訣作準備。在教學乘法口訣之後,我又採用遊戲的形式,讓學生把算式卡片送回家,使學生知道每句乘法口訣分別可以計算哪些乘法算式。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觀察七巧板圖案的個數和七巧板的塊數,學生在觀察思考中,通過獨立計算填寫出1個7到7個7相加的結果,又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編口訣,全班彙報,然後同桌交流分析每句口訣的特點和聯繫。學生在大量的自主學習空間裏進一步地理解了乘法的含義,也弄清了乘法口訣的來源。

3、關注教學內容的現實性。主要體現在7的乘法口訣的應用中:“古詩字數”、“幾星期的天數”、“七星瓢蟲背上的黑點數”等內容均取材於學生的社會生活或學習生活之中。並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什麼時候會用到7的乘法口訣,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情感和態度,感受數學之美。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篇六

這節課我通過列表格的形式,讓學生探索總結7的乘法口訣。因為課前的學情摸底我發現大部分孩子們對7的乘法口訣已能熟記在心了。所以我主要是讓學生探索發現7的乘法口訣中上下口訣之間的聯繫以及幫助後進生記憶7的乘法口訣。借鑑了翁老的口訣記憶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和七七四十九天,這兩句朗朗上口的話讓學生對78的口訣更熟悉。然後聯繫上下口訣的關係,能夠輕輕鬆鬆地記住7的乘法口訣。這點對我啟發的還是蠻大的。孩子們在課上也表現的很積極興奮。我想課前的學情摸底還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摸底,我可能會把大部分時間安排在如何編7的乘法口訣上而不是讓學生聯繫上下口訣之間的關係。通過課前的學情摸底,能夠讓一節課的效率更高。

這節課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如孩子們在自編7的乘法口訣的時候,應該讓他們合作交流,同桌互説。這樣的話,他們交流之後的記憶更深刻。而我只是讓他們嘗試自己寫下來。畢竟這對後進生來説還是有點困難的。孩子們在探索上下句口訣之間的聯繫時,也應該讓他們互相討論一下。由於我是直接點名説一説的。這減少了大部分孩子們思考探索的機會。這點我覺得自己備課時想的比較淺。

整節課總的來説,學生對7的乘法口訣的掌握情況還是很不錯的。但仍有少數學生對部分的口訣記憶有點困難。我想如果在課上能給予他們多一點的合作交流的機會,他們對口訣的記憶更深刻,掌握的也會更好。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篇七

學生在學習7的乘法口訣之前,已經學習了1—6的口訣,對口訣的結構及意義都有所瞭解,但7的乘法口句數較多,記憶不太容易。所以我對本課的教學目標進行了重新的定位。

1、藉助已有知識和經驗編制7的乘法口訣,明白口訣的意義和來源。

2、初步記住7的乘法口訣,能用7的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法計算,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並獲得成功的體驗。課下看來這些目標是適合學情,並且已經實現的。

一、趣味做先鋒,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現在的孩子被五花八門的玩具吸引,漸漸已經忽視了七巧板這樣古老的益智玩具,當七巧板出現時,也就實現了吸引學生,拼出小魚時更給了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成功實現了激趣的目的,而小魚的泡泡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了一個“7”的大環境,讓學生在興趣濃厚中主動探究,走進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

二、合作探究,規律記憶不困難。

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由小魚的數據提煉出7的乘法口訣並不困難,因此這個放的過程是十分必要的。彙報展示時,我採用了兩個環節,首先學生代表用實物投影展示,得到學生的認可後,教師在展示口訣,貼在黑板上,這個過程了除了有意識的進行口訣彙報外更在無形中給了學生兩次讀口訣、記口訣的機會,將背誦做到無形。

在記憶7的口訣時,學生的興奮勁已經下去,所以我在課件中準備了一段西遊記的情景,下面展現出一段文字:孫悟空在煉丹爐中七七四十九天,煉成火眼金睛。在取經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舉起金箍棒就打。小朋友看到自己喜歡的孫悟空,興趣上來了,腰板迅速挺直了,眼睛也瞪大了,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兩句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口訣。7的口訣相對較難記憶。特別是五七三十五和六七四十二這兩句。引導學生利用上下兩句口訣的規律來記憶,大部分小朋友會根據上一句口訣加七來記憶,這也是個好主意。加上對口令和利用乘法口訣計算乘法算式的設計,鞏固口訣已經不成問題。

三、數學練習生活,練習有特色。

對口訣的記憶如果單純的依靠讀、背,肯定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學得也比較累。所以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神奇大轉盤,七星瓢蟲,算月曆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又加大了練習量,可以説是一舉兩得,充分挖掘了生活資源,給單調的乘法口訣融入了濃厚的生活氣息,體現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數學理念,教師和學生始終處於和諧、民主、歡快而又緊張的課堂氛圍之中。

四、不足與改進。

在本課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我沒有充分把握好課堂上的新的生成。如:在引入新課,我的預設是讓學生説“4個7是28”,而有一位學生卻説“4x7=28”,與我預設的教學流程不符,又不能置之不理,只好生硬地貼出算式,沒有進一步處理,又返回道加法解決小魚吐泡泡的數字規律上,使一個從加法到乘法,再到乘法口訣的數學推理被生生浪費掉,也是乘法口訣的呈現形式更加單一,失去了與乘法意義的有效銜接,也算是一個大的敗筆。

我覺得在這節課上,我與學生的交流始終師生硬的,沒有做到很好的融為一體,也就是課標中所提倡的“合作者、參與者”,使課堂氣氛和學生的表達總是有隔膜,課堂細節更是有許多地方沒有做到很好的關注,流於形式的地方也是有的。而且在練習設計上,也忽略了要讓學生動筆寫一寫的問題,畢竟能夠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是少數,而檢驗學生是否會應用口訣,要面向全體學生才行。

一節課總是會帶來很多預設之外的情況,這些考驗着老師對教材的把握,更考驗着老師的教育機制,每每上過一節課都會有對教學設計不周全的感覺,希望可以不斷努力,將遺憾做到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