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觀察記錄小班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4W

觀察記錄小班精品多篇

小班個案觀察記錄 篇一

該吃午飯了,小朋友們搬好小椅子、洗好了手,坐到座位上,等待吃飯。只見趙梓彤和黃帥帥正在為一把紫色的椅子爭來爭去,互不相讓。我趕忙走過去問:“這把椅子是誰先拿到的?”趙梓彤説:“是我!是我先拿到的,黃帥帥又來搶!”(蒙氏班有一個規則:誰先拿到的物品誰先用,後面的孩子需要等待。)我對黃帥帥説:“去重新搬一個吧!”“不行!我也喜歡紫色的椅子!”“那你去跟姐姐商量一下,請她把小椅子讓給你。你看行不行?”“好吧!”……經過協商,趙梓彤把紫色的椅子讓給了他,黃帥帥搬着小椅子高高興興地走開了……

分析:

黃帥帥最近到了“色彩的敏感期”。我經常發現他會挑一些異常顏色的物品。例如:班上有六個小盤子,五個藍色的一個紅色的。每次發盤子的時候,他總是嚷嚷着説:“教師!我想要紅盤子!”我總是會盡量滿足他的願望。在這個個案中,黃帥帥喜歡紫色的椅子,趙梓彤也喜歡紫色的椅子,黃帥帥去搶,趙梓彤開始不讓,可是經過協商後趙梓彤還是將椅子讓給了這個小弟弟,使問題順利解決了。我想,黃帥帥經過這件事,在今後的交往中也會逐漸地成長起來的……

年齡小的孩子遇到困難時可從年長的孩子那裏得到幫忙和啟迪;年齡大的孩子能感受到幫忙別人所帶來的樂趣。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孩子們相互學到了關心他人,互相幫忙等優良品質,並且也逐步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和職責感。

小班個案觀察記錄 篇二

今日午時,教學活動結束後,教師組織孩子們進行智力積塑,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拿着自我的玩具玩起來。有的是一個人靜靜地拼插;有的是兩個小夥伴一齊玩;有的甚至是三、四個小夥伴在一齊玩(中班組以上幼兒才會有的合作方式)。我看見黃帥帥走到張家齊小朋友的旁邊,趴在地上,對張家齊説:“咱們兩個一齊玩好不?”張家齊微笑着説:“好吧!”黃帥帥高興地將玩具倒在地上,還用手把玩具撥給張家齊,邊撥玩具邊説:“給你!”……

分析:

黃帥帥雖然是託班年齡組的孩子,可是他卻是託班組的“老孩子”(我們通常把上過幼兒園的孩子稱為老孩子:他上個學期已經上過一個學期的幼兒園了)。回想上學期,他是班上年齡最小的,哥哥姐姐們都讓着他、哄着他、關心、照顧他,還常常受他的“欺負”,經常有孩子告他的狀。

經過一個學期的團體生活,黃帥帥真正地長大了。此刻,他已經不再是班上最小的孩子了,他成了託班組的大哥哥,能經常見他照顧比他小的弟弟妹妹。比如,幫小弟弟搬小椅子、幫小妹妹餵飯、給小弟弟擦眼淚……

此刻,他已經到了“交往的敏感期”,他從最初的藉助食物交往轉換到用玩具建構人際關係,並從中過度到尋找興趣相投的朋友。我們會細心地呵護他,讓他的交往本事得到很好地發展……

大帶小、大幫小意在為幼兒營造了類似兄弟姐妹相處的大家庭氛圍,彌補了獨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不足,更多地滿足了幼兒社會性交往和合作學習的需要。

小班個案觀察記錄 篇三

今日中午,小朋友穿着大衣到户外散步回來,大家都在忙着疊自我的衣服。中班的孩子疊的很快,疊完後他們就忙着上廁所、脱鞋,準備睡午覺了。可是,託班的小弟弟、妹妹們總是需要教師的幫忙,每一天教師的工作量都很大,除了幫忙弟弟、妹妹們脱大衣、脱外衣(睡前要脱外衣睡)、脱鞋外,還要整理沒有疊好的大衣、給孩子們蓋好被子……只見,黃俊杰疊好了自我的大衣,看到還有一件大衣扔在地上沒有人疊,就快步跑過去,幫忙疊了起來……

分析:

黃帥帥是一個勤快的孩子。平時,他總是喜歡幫忙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記得他剛來幼兒園時,還是託班組的孩子,每次教師在給小朋友搬桌子、搬牀時,他總是搶着幫忙,經常是搬着、搬着就自我摔倒了,教師常常對他説:“帥帥,等你長大了再來幫忙教師,好嗎?”他就會哇哇大哭,邊哭邊説:“不行,我此刻已經長大了……”我被他幼稚的樣貌逗笑了……

今日,他正是在利用自我的優勢,幫忙同伴、幫忙教師,積累與人交往的經驗……陳鶴琴先生説:“人類的動作十分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幼年時代,應當異常注意習慣的養成”。黃帥帥在託班已經養成了愛動手的習慣,所以,在別的孩子還沒有幹完自我事情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幫忙別人,並積澱自我交往的人生經驗了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四

觀察記錄:

涵涵抓着書的一半,團團緊緊的抓着書的另一半。兩個人都沒有鬆手的意思,邊搶嘴裏邊喊着:“我看!我看!”是誰先拿到的書已經不得而知,但是如果在這樣搶下去,圖書一定就要毀在他們的手裏了。我走過去説道:“為什麼一定要搶呢?兩個人就不能一起看同一本圖書了嗎?”我還沒有説完,團團馬上接着説:“分享!”“對,分享,説的真好,也要這樣做。”既然孩子有分享的意識,就不需要我再做什麼了,於是便走開。但我在暗中悄悄觀察着他們。團團很象個大姐姐一樣把書給了徐勝凱,搬着小椅子去玩其他玩具。涵涵拿到了書,反而失去了剛才爭搶時對書的濃厚興趣,沒看兩眼就把圖書送回了書架上。

分析:

1、團團這個小朋友已經具有分享的意識,但是在行為中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老師提醒了就能做到,不過通過行為明顯把分享和謙讓搞混了。

2、涵涵雖然得到了圖書,但是卻失去了興趣,説明幼兒對於圖書的內容本身沒有太大興趣。也許和小朋友一起看,一起交流會更有快樂。爭搶的原因有可能是出於想要得到,或者是逆反心理。

措施:

1、把發生的事情編成小故事講給孩子聽,看看其他孩子的反響,瞭解他們的想法。同時也可以掌握班上有多少孩子學會了分享。

2、將分享和謙讓意義區分,幫助孩子理解。在不同情況下可以正確做到謙讓和分享。

3、如何將幼兒分享謙讓的意識有效的轉化為行動,還需要家園的合作,以及平時一點一滴的滲透。如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家長的榜樣,幼兒的榜樣。文學作品感染幼兒,移情訓練、正面強化鼓勵等等。

幼兒園小班個案跟蹤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 篇五

觀察記錄:

減少孩子口吃行為

觀察背景:

佳興小朋友是個性格外向的男孩,活潑、聰明、能幹,最大的優點是發音清晰、口齒伶俐,語言表達潛力特強,所以無論班裏有什麼事情,他就像小郵遞員。可自春節後開學不久,發現他與教師、同伴説話的時候,有口吃現象,每句話的某一個字音總是拉的很長,才能説下一個字,讓人聽起極不舒服。語言是人們交際和思維的工具,口語潛力是發展幼兒智力的基礎。所以,從小培養孩子連貫的口語表達潛力,讓孩子健康、歡樂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觀察實錄:

每一天來到幼兒園,見到教師的第一句話就是:“老——師好,我奶——奶送我來的”;每當與同伴交流時,一下就能辨出他與眾不一樣的聲音:“我——的繪畫完成了,你——看漂亮嗎”為此,經常引來孩子的笑聲,有的孩子還常問我:“教師,佳興怎樣總是這麼説話呢”然後模仿着佳興的樣貌,之後引來一陣笑聲,他們感到好奇,好玩。

觀察分析:

應對佳興的口吃現象,我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趕緊和家長進行了交流,佳興媽媽也十分着急。和他探討造成口吃的原因時,他媽媽回憶,前段時間講故事時,佳興不聽話,訓斥過他,還威脅過他。這樣就能口吃嗎我陷入了沉思。並且查閲了有關口吃方面的知識,原先佳興的這種口吃現象屬於‘拖音性口吃’。造成口吃的原因很多,其中精神過渡緊張、着急,導致發音器官肌肉痙攣,使發出的音律受阻,是造成口吃的主要因素。是啊,前段時間,園裏搞了‘故事大王’比賽活動,佳興講了《沒有牙齒的大老虎》這個故事,當他講的不太熟練時,不知為什麼對這個故事失去了興趣,每當讓他在班裏講述時,他總是找藉口,不願講。為此,我告訴了他媽媽,讓他媽媽給孩子做做思想工作。沒想到會這樣,幸虧此刻時間還短,口吃還未養成習慣,如果我們矯正及時,方法得當,相信必須會逐漸地、自然地得到矯正。

實施措施及效果:

找到了佳興造成口吃的原因,我便採取了“對症下藥”的保教措施:首先,以表揚、鼓勵為主,幫忙孩子樹立自信心。佳興回答問題十分用心,答案總是和別人不一樣,我便利用這點,多給他機會,對他的回答加以肯定,引導別的孩子發現他的優點,時間一長,其它孩子就流露出佩服他的感覺。另外,每當完成一項作品,我會讓佳興展覽及講解自我的作品,為他創造一切表現的機會。每當和佳興交流時,我都會叮囑他不要太用力,要放低音量,慢慢説,當説一句話的第一個字時,要進行誘導,也就是緩慢地、輕輕的誘導着發出音,並逐漸變響,然後過渡到第二個字。在日常生活中,我常教育其他孩子,要多幫忙他,多和他交談。對佳興的口吃現象千萬不要嘲笑或模仿。

其次是家園配合,我告訴佳興媽媽,在家必須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愉快安定的環境,消除他的思想負擔,當孩子有口吃時,不要訓斥,引導孩子講話時放慢速度,隨心所欲,多給孩子安慰和鼓勵,要減少孩子口吃行為的有意注意,多讓孩子聽故事,講故事,引導孩子樹立克服口吃的自信心。

在我們家園密切的配合下,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透過這些綜合保育措施,佳興的口吃現象慢慢的消失了,此刻的他,又能像以前一樣流暢、連貫的講話了,為此他媽媽十分的感激,我更是無比的欣慰。祝願佳興能夠健康歡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