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班教學活動觀察記錄(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5W

小班教學活動觀察記錄(精品多篇)

小班教學活動觀察記錄 篇一

觀察實錄:

益智區裏小白兔過河的錄音故事吸引了不少孩子,故事裏描述的情景很美,好多幼兒聽得入了迷,在聽到小兔子遇到麻煩過不了橋時,圍攏來聽故事的小不點們着急了,大家都想幫忙小白兔,按照故事裏的要求,來益智區的小朋友們每人拿了一張操作圖,先是觀察,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始相互交流,思瑤觀察得很仔細,好像發現了什麼,小手開始去拿水彩筆。繩潔好像有點過於着急,拿到操作圖就急急忙忙地塗起顏色來,旁邊的一丹沒經過仔細觀察也匆忙地塗起來。在教師的進一步提醒下,繩潔、一丹最終發現了塗色規律,並很快完成了任務。在大家的幫忙下,小白兔順利地過了河,為了感激大家,小白兔帶來了好多小朋友們喜歡的小旗貼紙,但要請小朋友們為這些小旗貼紙按照前面的規律排好隊,排的正確的才能拿到小旗貼紙。在拿到第二張操作圖時,孩子們沒有像拿第一張時那麼着急,而是仔細地觀察小旗的顏色,找到規律後再動手操作,所有來益智區的孩子都拿到了屬於自我的貼紙,成功的喜悦令孩子們興奮不已。

反思:

本次益智活動的直接目的是學習形式排列ABAB型,間接目的是培養小班幼兒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力、塗色潛力。活動由故事導入,以優美的情景和搞笑的情節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整個活動中,幼兒注意力集中,參與活動的興趣濃厚,每個環節過度的都十分自然。但由於個別幼兒年齡小,理解力受限,關鍵環節仍需教師及時有效地引導。從操作材料完成狀況看,本次活動目標的達成度較高。不足之處在於:同操作材料(一)比,操作材料(二)難度非但沒有提升,反而有些降低。應適當提高操作難度,讓幼兒“跳一跳”才能“夠得着”。

小班教學活動觀察記錄 篇二

今日如同往日,孩子們也在玩桌面遊戲。這時候,有很多孩子把積木放在手指上,然後説:“妖怪來了,妖怪來了。我要吃掉你。”孩子玩得很開心,沈曹一也笑了。於是,我趕緊想了一個他有可能感興趣的話題問他:“沈曹一,你爸爸媽媽呢是不是也被妖怪吃掉了”他一改往日的常態,回答説:“沒有被吃掉。”簡單的幾個人,讓我心裏覺得暖暖地,孩子們也很驚奇地看着他説:“沈曹一會講話了。”我趕快又問了一個問題:“那你爸爸媽媽去哪裏了”他説:“爸爸媽媽去上班了。”我又問:“媽媽在哪裏上班”是瀏河還是太倉“他又不回答了。之後我又問了幾個問題,他好像又不感興趣了,不做聲。雖然回答了兩個問題,我還是很開心。因為他已經能夠和我交流了。

分析評價:

開始孩子回答我的問題,處在一種緊張的狀態中。在他的心裏,爸爸媽媽是十分重要的人。所以,當我説爸爸媽媽是不是也被妖怪吃掉時,他很緊張。他覺得這個事情是不可能的,十分想表達自我的想法,告訴我:“沒有。”所以,在這種緊張的逼迫感下,他急着告訴我們大家事實,並且告訴我們爸媽去了哪裏。可是應對第三個問題的時候,她又不回答了。我想一方面是因為他真的不明白,另一方面就是他説出了自我想説的話,其他的就不再多説了。

孩子此刻仍然是少言寡語。期望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會越來越好!

小班教學活動觀察記錄 篇三

觀察時間:20xx年3月

地點:教室

人物:袁思怡

資料:語言(V)動作社會性情感社會性發展

袁思怡小朋友是我們班上一位異常愛回答問題的孩子。每次活動時,她都能進取回答問題,有時還一邊舉手一邊搶着説:“教師,我來説。”甚至不等別人説完就打斷別人的話題,搶着發表自已的意見。今日的科學活動中又出現了這樣的情景:當一個小朋友的發言還沒有完,袁思怡卻高高舉起了手,大聲地説道:“教師,我來,我來。。。”導致其他小朋友無法聽清楚小朋友回答問題,從而造成課堂紀律混亂。

分析:

袁思怡是我們班上性恪開朗,活潑大方,思維活躍,動手本事強的聰明能幹的孩子。當她打斷我的話或者搶着回答問題時,可能是因為我的講解或問題她都懂。其次,她的個性有善於表現自我的一面,平時唱歌閲讀時她的聲音總是異常大,也搶着上台表演,出現插嘴的情景也是她表現自我的體現。

措施:

在上課的時候,教師要注意“控制”表現欲強的孩子,使他們明白既要自已講,也要聽其他幼兒講。在課堂上,要發言時必須要先舉手,教師點到誰發言就誰發言。活動後,我及時與她交流溝通,讓她明白打斷別人的話是不禮貌的行為,別人講話時,我們也要安靜地聽着。其次,在其它活動時,我們引導她用正確的方式來展現自已,比如舉手。一段時間以後,袁思怡小朋友上課時再也沒有插嘴,明白回答問題之前先舉手,等着教師讓她發言,別人發言時,她也很認真地聽着。

小班教學活動觀察記錄 篇四

日期:

時間

起始時間:10:18

結束時間:10:23

觀察者

觀察對象:豪豪

幼兒年齡:5歲

環境

美工區:製作菊花

觀察目的

能與同伴互相學習,共同遊戲

觀察目標

經過在遊戲中互相學習、動手製作、交流等活動,以提高動手、交流本事。

觀察記錄

本次美工區的區域遊戲是製作菊花,目標是引導幼兒學習運用皺紋紙和剪刀製作出簡單的菊花,並鼓勵幼兒能用鉛筆捲起菊花的花瓣,讓菊花更有姿態。在美工區的是諾諾,佳佳,承承,萱萱,豪豪,5個小朋友。區域活動開始前,我先為他們講述了一下製作菊花的步驟。活動開始了,5個小朋友都各自選擇了自我喜歡的顏色的皺紋紙和剪刀。諾諾和佳佳首先拿起了剪刀,剪起了他們手中的皺紋紙,之後承承和萱萱也拿起了他們的剪刀,開始剪起了他們的紙,各自開始製作他們的手工菊花。可是過了一會兒,我發現豪豪一個人坐在那裏,既不拿剪刀,也不拿皺紋紙,我就走過去問他,為什麼不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做剪紙遊戲,他跟我説我不會用剪刀,於是我跟他説,你觀察一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拿剪刀的,是用哪隻手拿的,剪得時候使用哪兩個手指,引導他在觀察中互相學習。豪豪觀察了一下,他拿起了剪刀,可是之後他又跟我説他不會剪紙,我跟他説,你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剪紙的,你能夠問問他們,和他們一齊交流一下,他們是怎樣學會剪紙的,讓他們教教你,實在不會你再問我。然後我站在一邊觀察豪豪是怎樣做的,我發現他開始和其他四個小朋友交流,他問了佳佳和諾諾,他們也很樂意地和豪豪交流,告訴豪豪應當怎樣剪紙,過了一會兒我發現豪豪開始拿起剪刀剪起了他手中的皺紋紙,我發現豪豪在大家的幫忙下,開始製作起了他的菊花。豪豪是我們班這學期剛轉來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在平時的教學和遊戲中,很少和班級裏的小朋友交流。經過這次的活動,豪豪試着和同伴在遊戲中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他也試着動手製作,提高了他的動手和交流本事。

分析評價

1、幼兒已有的經驗。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操作資料。由於豪豪是我們班這學期剛轉來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他在平時比較依靠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和遊戲中,也很少和班級裏的小朋友交流。有問題的時候,需要教師在一旁給予幫忙和肯定,才能完成操作資料。對於豪豪來説,活動並不難,只是由於自我膽怯,不敢嘗試使用剪刀,所以才呆着不動。

2、幼兒獲得的新經驗。在觀察中我發現,豪豪在我的指引下,經過觀察其他小朋友,學會了拿起剪刀。可是過了一會兒他還是跟我説,他不會剪紙,具有必須的依靠性,還未經過操作就自我否定。於是我跟他説試着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一下,問問他們是怎樣做的,最終他在其他小朋友的幫忙下,剪出了屬於自我的手工菊花。體驗到了合作與交流的作用,體驗到了手工的樂趣。

支持策略

經過本次活動,我發現孩子們的動手本事不太強,使用工具也不太會,這些都要在以後的活動中慢慢較強訓練的。在今後的活動中,要加強孩子們動手操作的本事。

對於動手操作本事比較強的孩子,要給予肯定與讚揚,讓他們感受到動手的樂趣,喜歡動手操作,加強他們的動手操作本事。而對於動手操作本事比較弱,依靠性強,不願參與活動的孩子,要加強對他們的引導,引導他們觀察、合作交流,另外要對他們進行鼓勵,給他充足的空間表現自我、展示自我,並在活動中不斷對他的提高進行表揚和鼓勵,增強他的自信,從而願意表現自我。

小班教學活動觀察記錄 篇五

觀察時間:20xx年9月

觀察方式:隨機觀察

觀察過程:

“請小朋友把玩具收好。”話一落音,楊雄凱就很快把自我的積木推倒在地上,還把旁邊小朋友的積木都推到,然後拼命的往筐裏扔積木一邊扔一邊緊緊地抓住筐,看見小朋友過來,楊雄凱還沒等到積木全部收好就搬着筐往一邊走,想送進櫃子。而小朋友也搬着筐,誰也不願放手。

教育措施:

1、教師要和楊雄凱多交流,告訴哪些事情是就應做的而哪些事情是不就應做的,如:收積木時就應收自我的,將積木輕輕的一塊一塊放進筐裏,不允許嘩啦啦把自我和別人的積木全推倒,而使地上到處都是積木。送玩具也是幾個小朋友輪流的,學會商量,不要每次都搶着送,而使得一個也送不成,浪費了時間。

2、推薦家長在家時多給楊雄凱做一些安靜的活動。

小班教學活動觀察記錄 篇六

地點:小一班活動室、操場

對象:謝子諾等

目的:瞭解幼兒的興趣點

情景描述:

最近這段時間天氣不好,經常從一早開始就飄着濛濛細雨。為了避免讓孩子們感冒,我們決定取消每一天的户外活動,代之以在走廊散步一會兒。這天上午的活動結束了,快吃午飯的自由活動時間裏,有的小朋友在一齊交談,有的在相互嬉戲,僅有謝子諾站在靠近走廊的窗户邊,透過玻璃窗向外凝神張望了好久,教師叫她也好像沒聽到。我順着她的目光看去,那邊是操場的大型户外玩具DD孩子們最喜歡爬上爬下的城堡。

午時幼兒要離園了,送小朋友去坐車時,我發此刻謝子諾的奶奶在操場上拖着謝子諾往前走,謝子諾一聲不吭,一臉的倔犟,最終拗可是奶奶,老大不情願地走了。謝子諾的奶奶看到我,無奈地笑着説:她硬要在那裏玩要回去呢。

分析:謝子諾也屬於我們班典型的留守兒童,和爺爺奶奶一齊生活,老人家開了間小店,白天在店裏忙生意,謝子諾經常也只能和爺爺奶奶一齊在店裏玩,較少到外面去玩。自然,幼兒園的大型户外玩具是吸引她來上幼兒園的誘惑。從孩子的種種表現來看,她十分渴望和別的孩子一樣有充分的自由玩耍時間,而不是和老人家在一齊被約束天性。

措施:透過和謝子諾説悄悄話,我瞭解到她十分想玩幼兒園户外的大型玩具。我和孩子們約法三章,定下了幾條玩城堡的“守則”,讓孩子們明白有規則才能更歡樂地玩。可是在實際的操作中,思考到幼兒人數較多,最終分組由教師帶領去玩户外的大型玩具。和謝子諾的奶奶溝通,讓她理解孩子的想法,推薦她趁生意不太忙的週末帶孩子來幼兒園玩户外玩具。

反思:玩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在遊戲中成長。沒有遊戲的童年是殘缺的。個性是小班的孩子,注意力容易渙散,空洞的羣眾教學活動往往很難吸引孩子的眼光,個性是在操作材料匱乏的狀況下,兒童自然表現出的“不合作”尤甚。順應自然的天性,讓幼兒在生命內在驅力的召喚下自由活動,充分運動其肢體,激發其思維,能讓幼兒更好地發展。

小班教學活動觀察記錄 篇七

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進餐、睡眠、上課、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個環節,是幼兒必須遵守的日常生活規則。也就是我們平常經常説的常規,它是幼兒園為了使幼兒的生活資料豐富而有規律,調動幼兒在一日生活活動中的主動性、進取性,培養自主性和獨立性而採取的措施。幼兒生活習慣與自理本事是“動力定型”的建立過程。若一開始由錯誤的教養方式可得錯誤的動力定型,將會導致一生的不良生活習慣或生活不能自理。反之,若一開始建立良好的動力定型,無疑會終身受益。此刻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六個大人圍着一個孩子轉,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加上小班幼兒年齡小、依靠性強、對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頑皮,一旦整天生活在班團體裏,勢必很不習慣、很不適應。眾所周知,要搞好一個班級,建立常規是必要的,初入園的小班幼兒,因而良好常規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觀察後的反思:

1、教師在活動中要多注意一些細節部分,教師組織活動要注意提問的設計,不適宜太泛,思維空間不能太大,應多為選擇性等較簡單的問題,使幼兒稍一動腦就能回答的問題。

2、情感交流與肢體語言相結合,創造愉快、寬鬆的心理環境,使常規管理聲情並茂。如多用一些身體的語言:抱抱他們、親親他們、與他們握握手,經過這些與孩子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係,讓幼兒在團體生活中感到温暖,孩子會越來越喜歡你,有了情感的基礎,這是建構良好常規的基本前提。

3、和孩子一齊制定常規,經過不斷學習落實《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過程中我認識到,引導幼兒自我解決問題是讓幼兒主動發展的好機會,在每次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僅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本事,還能發展他們的思維本事,增強職責意識。和孩子一齊制定常規,能使孩子們由簡單、被動遵守規則轉變為自身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