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言文閲讀理解及答案(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9W

文言文閲讀理解及答案(精品多篇)

文言文閲讀理解 篇一

文言文閲讀(9分)

無錫有奇士,曰華豫原。乙未歲,張公撫吳,坐事逮。部使者偕制府即訊於潤州,而羈公城隍廟中,甲而守之,生獰如虎,非部使者令,不得擅出入。門生故吏,無敢向邇者。豫原聞難,自無錫疾馳,一晝夜逾三百里,至京口唁焉。既抵廟門,不得入。而顧見有官人來,騎而從者數人,至門,門者皆卻立,官人下馬入,從者皆入,豫原則闖然隨之入,數折而達,張公請室門外,即又不得入。徘徊往來,所以屬其門者方故萬端。然卒不得入。門者曰:“客何為者?始吾以客為從官人來,故不誰何客,乃今知妄男子耳。不去且得罪,制府怒不可犯也。”豫原大笑應曰:“若乃以制府嚇我耶!向令吾惴制府者,吾安得至此?且天下事不可知,往者張公嘗與噶禮訟矣,部使者按事至再,無直張公者。賴天子明對,張公撫吳自如,而噶禮卒抵罪。今張公雖就逮,萬一上覆有旨欲全公,若等何面目復見張公?”言已,索筆大書其爵裏姓名,付門者達張公所,曰:“可達,達之;不可,則以此紙上制府言狀,惟制府死生。”

當是時,日漸西夕。既已無可奈何,則入白守者,而守者亦頗聞語色動,為言於張公。張公命之入,豫原乃入,慰勸若平生歡,良久乃去。越數日,部使者之祠報毀矣。

初,部使者視學江左有聲,吳中人士為祠於江陰,歌舞之。當張公之與噶禮交訟也,部使者按事至吳,吳中自士大夫下,遮馬首以千萬數,願無奪張公。而部使者頗不直張公,吳中人固怒甚。及是事也,部使者與制府劾張公欺謾,罪且當誅,吳中人鹹涕泣不知所為,而會豫原自京口來,具言張公就逮良苦,則益洶洶然,顧無所發怒。豫原遂言曰:“狄樑公之有祠魏州也,其子景暉弗類其父,魏州人毀之,不復祠。今日之事,得復有香火耶?”於是眾數千人奔部使者祠下,爭撤屋瓦投之,榱棟盡折,或焚燒其餘,呼聲動天。

明日,制府聞狀,大駭,陰使人廉問主名,然竟無如何也。當是時,豫原幾不免,亦以此名聞江淮間。豫原名希閔,著有《廣事類賦》等書行世。其為人斂退,粥粥若無能者,而遇公發憤乃若此,上卒不用部使者議,而召張公,命以白衣領倉場職。

曲園居士曰:所言部使者,乃張文端也,曾以兵部侍郎視江蘇學政。文端亦一代名臣,而此事不能無非議也。

(選自葛存虛《清代名人軼事》,有刪節)

[注]

①粥粥:柔弱無能的樣子。

②白衣:受處分官員的身份。倉場:官方收納糧食或其他物資的場所。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張公撫吳,坐事逮 坐:定罪

B.既已無可奈何,則入白守者 白:稟告;報告

C.及是事也,部使者與制府劾張公欺謾 劾:彈劾

D.上卒不用部使者議,而召張公 卒:突然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而部使者頗不直張公,吳中人固怒甚

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

B.徘徊往來,所以屬其門者方故萬端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C.所言部使者,乃張文端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也歟

D.若乃以制府嚇我耶

皆以美於徐公

3、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張公在吳中擔任巡撫時因犯事被逮捕,他的門生故吏都不敢接近他,華豫原聽説後很氣憤,從無錫騎快馬,一晝夜跑了三百多裏趕到了京口。

B.張文端的祠廟被毀,華豫原不僅逃脱了責罰,還因此出了名。張文端雖為一代名臣,但在張公這件事上有失公道人心,不能不讓人非議。

C.太陽快要下山時,華豫原混進一個大官的隨從隊進入了城隍廟,順利見到了張公,就像他們平素是交好的朋友一樣,很久才離開。

D.張公曾經與噶禮打官司,部使者張文端為查究這件事兩次來到吳中,但並沒有為張公主持公道,吳中的人非常憤怒,就毀掉了張文端的祠廟。

4、把第I卷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1)羈公城隍廟中,甲而守之,生獰如虎,非部使者令,不得擅出入。(4分)

(2)客何為者?始吾以客為從官人來,故不誰何客,乃今知妄男子耳。(4分)

(3)會豫原自京口來,具言張公就逮良苦,則益洶洶然,顧無所發怒。(4分)

文言文閲讀理解 篇二

終軍請纓

終軍,宇子云,濟南人也。年十八,選為博士弟子。太守聞其有異材,甚奇之,與交結,軍揖大守而去。至長安上書言事,武帝異其文,拜軍為謁者給事中。

初,軍從濟南步入關,關吏予軍繻①。軍曰:以此何為?吏曰:為復傳②還當以合符。軍曰:大丈夫西遊,終不復傳還。棄繻而去。

徐偃使行風俗。偃矯制③,使膠東、魯國鼓鑄鹽鐵。御史大夫張湯劾偃矯制大害,法至死。偃以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萬民,專之可也。有詔下軍問狀,軍詰偃曰:古者諸候國異俗分,百里不通,時有聘會之事,安危之勢,呼吸成變,故有不受辭造命專己之宜;今天下為一,萬里同風。偃巡封城之中,稱以出疆,何也?且鹽鐵,郡有餘臧,國家不足以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萬民為辭,何也?偃直矯作威福,以從民望,幹名採譽,此明聖所必加誅也。偃窮詘。

當發使匈奴,軍自請曰:軍無橫草④之功,得列宿衞,食祿五年。邊境時有風塵之警,臣宜披堅執鋭,當矢石,啟前行。駑下不習金革之事,今聞將遣匈奴使者,臣願盡精厲氣,奉佐明使,畫吉凶於單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⑤,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竊不勝憤懣。上奇軍對,擢為諫大夫。

南越與漢和親,乃遣軍使南越,説其王,欲令入朝,比內諸侯。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軍遂往説越王,越王聽許,請舉國內屬。越相呂嘉不欲內屬,發兵攻殺其王及漢使者,皆死。軍死時年二十餘,故世謂之終童。 (選自《漢書·卷六十四》)

[注]①繻:用作通行證的帛。②傳:憑證。③制:帝王的命令。④橫草:使草倒下。⑤孤於外官:孤,遠;外官,指使者之職。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徐偃使行風俗 行:推行

B.御史大夫張湯劾偃矯制大害 矯:假託

C.幹名採譽 幹:求取

D.臣宜被堅執鋭 鋭:鋒利的兵器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武帝異其文 ②今肅迎操,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B.①棄繻而去 ②蓋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C.①以從民望,幹名採譽 ②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

D.①且鹽鐵,郡有餘臧 ②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説明終軍報國心願的一項是( )

①大丈夫西遊,終不復傳還

②臣宜被堅執鋭,當矢石,啟前行

③臣願盡精厲氣,奉佐明使

④駑下不習金革之事

⑤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⑥遂往説越王,越王聽許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③⑤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頂是( )

A.終軍十八歲就被選為博土弟子,他去長安上書過關時,拒絕接受通行證,認為自己此去一定能夠得到皇帝的重用,不會再返回。

B.徐偃受命出使外國,不遵守法紀,獨斷專行,事後還巧言狡辯,終軍受命審理此案,嚴厲地駁斥了徐偃,使他理屈詞窮。

C.當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時,終軍表示自己早有衝鋒陷陣之心,現在願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當好使者的助手,保證完成任務。

D.終軍請纓赴南越,並且成功地完成了説服南越王的任務,只是因為南越發生了內亂,使他功敗垂成,年僅二十多歲就為國捐軀。

5.把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太守聞其有異材,甚奇之,與交結,軍揖太守而去。

譯文:

(2)國家不足以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萬民為辭,何也?

譯文:

文言文閲讀理解及答案 篇三

歧路亡羊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豎:童僕)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説符》)

1、解釋下面畫線字。

(1)楊子之鄰人亡羊 ( )

(2)又請楊子之豎追之 ( )

(3)歧路亡羊 ( )

(4)既反 ( )

2、補出省略成分。

既反,( )問:“獲羊乎?”( )曰:“亡之矣。”

3、翻譯。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本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參考答案:

1、結構助詞,的;代詞,羊;丟失;已經

2、楊子 鄰人

3、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條路上去了,所以就回來了。

4、事物(事理)是複雜多變的,只有明確方向,才能找到正確的道路(才不致於誤人歧途)。或:做事不專一,就會一無所獲。

文言文的幾種閲讀方法 篇四

(1)註釋研讀法。要學會藉助註釋讀懂文言文。有些註釋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處,或簡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時間背景,或解釋題意、點明主旨;有些註釋是詮釋性的,對一些實詞的本義或引申義、比喻義作交代,對一些虛詞的用法作説明。讀普及性的文言讀物,要養成認真參看註釋的習慣。

(2)猜讀法。有些詞或句不易理解,而且註釋也沒有,一時由找不到詳釋細譯的書,這時需要猜測它的意思。如范仲淹《岳陽樓記》中“而或長煙一空”,有的書只註釋“而或”為“或者”,“長煙一空”未注,讀者先要“猜”“長煙”是什麼,認定係指“大片煙霧”或“大片雲煙”;至於“一空”,不是“佈滿整個天空”,而是“完全消散”。這種方法即稱“猜讀”。

(3)片段或全篇抄讀法。在通讀後,為幫助理解和記憶,可邊讀、邊抄、邊思、邊記,摘段錄句或照錄全文,這也是許多人喜用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4)註譯簡析抄讀法。這是一種費時較多的讀法,看上去比較笨,但實際上極有好處。抄一句原文;給生字注音;給生詞釋義;有時還可對詞性和用法,以及句式做一些説明;然後翻譯一遍。一小節或一段結束,對主要內容作一小結。如此堅持不懈,搞它二三十篇,必有助於提高閲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閲讀理解及答案 篇五

「甲」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小題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⑴長跪而謝之()⑵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

⑶天下縞素() ⑷儐者更道()

【小題2】翻譯下列文言語句。(4分)

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⑵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小題3】晏子和唐雎同為外交使者,同樣不辱使命,他們各靠什麼維護了國家利益?(2分)

【小題4】讀了甲、乙兩文的故事,你認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士”具有哪些共同的品格?再列舉我國曆史上一個“不辱使命”的外交人員,並用一句話概括他們的主要事蹟。(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⑴道歉⑵請⑶穿孝服⑷改

【小題2】⑴安陵國憑藉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啊⑵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賢能的國王那裏去,沒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沒賢能的國王那裏去。

【小題3】唐雎靠勇敢,靠大義凜然,威武不屈拼命精神。晏子主要靠幽默機智的外交辭令。

【小題4】⑴熱愛祖國、勇敢,責任感強。⑵示例:諸葛亮,舌戰羣儒,聯吳抗曹;墨子,阻止公輸盤和楚王攻擊宋國。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要求學生對重點詞語的解釋進行重點識記。還要求學生對文章熟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注意“謝”古今異義。此處是“道歉”。“縞素”,名詞作動詞。重點識記兩個字的含義,常常考到。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閲讀理解和翻譯能力,要求學生多讀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點詞的翻譯。注意1句中的兩個“以”和2句中的兩個“使”的意思。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通過閲讀可知,唐雎主要靠勇敢,拼命等精神,晏子主要靠外交辭令。

考點:理解文言文內容要點。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4】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士”是一種階層,共同的特點,愛國,士為知己者死。等。荊軻刺秦王,墨子説服楚王等。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文言文閲讀理解 篇六

陸機,字士衡,吳郡人也。祖遜,吳丞相。父抗,吳大司馬。機身長七尺,其聲如鍾。少有異才,文章冠世,伏膺儒術,非禮不動。年二十而吳滅,退居舊裏,閉門勤學,積有十年。以孫氏在吳,而祖父世為將相,有大勛於江表,深慨孫皓舉而棄之,乃論權所以得,皓所以亡,又欲述其祖父功業,遂作《辯亡論》二篇。

至太康末,與弟雲俱入洛,造太常張華。華素重其名,如舊相識,曰:“伐吳之役,利獲二俊。”張華薦之諸公。後太傅楊駿闢為祭酒。會駿誅,累遷太子洗馬、著作郎。范陽盧志於眾中問機曰:“陸遜、陸抗於君近遠?”機曰:“如君於盧毓、盧廷。”志默然。既起,雲謂機曰:“殊邦遐遠,容不相悉,何至於此!”機曰:“我父祖名播四海,寧不知邪!”議者以此定二陸之優劣。

吳王晏出鎮淮南,以機為郎中令,遷尚書中郎,轉殿中郎。趙王倫輔政,引為相國參軍。豫誅賈謐功,賜爵關中侯。倫將篡位,以為中書郎。倫之誅也,齊王冏以機職在中書,九錫文及禪詔疑機與焉,遂收機等九人付廷尉。吳王晏救之,得減死徙邊,遇赦而止。

時中國多難,顧榮、戴若思等鹹勸機還吳,機負其才望,而志匡世難,故不從。冏既矜功自伐,受爵不讓,機惡之,作《豪士賦》以刺焉。冏不之悟,而竟以敗。

時成都王穎推功不居,勞謙下士。機見朝廷屢有變難,謂穎必能康隆晉室,遂委身焉。穎以機參大將軍軍事,表為平原內史。

太安初,穎與河間王顒起兵討長沙王乂,假機後將軍、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將王粹、冠軍牽秀等諸軍二十餘萬人。機以三世為將,道家所忌,又羈旅入宦,頓居羣士之右,而王粹、牽秀等皆有怨心,固辭都督。穎不許。機鄉人孫惠亦勸機讓都督於粹,機曰:“將謂吾為首鼠避賊,適所以速禍也。 ”遂行。穎謂機曰:“若功成事定,當爵為郡公,位以台司,將軍勉之矣!”機曰:“昔齊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樂毅以失垂成之業,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機也。”穎左長史盧志心害機寵,言於穎曰:“陸機自比管、樂,擬君暗主,自古命將遣師,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濟事者也。”穎默然。

初,宦人孟玖弟超併為穎所嬖寵。超領萬人為小都督,未戰,縱兵大掠。機錄其主者。超將鐵騎百餘人,直入機麾下奪之,顧謂機曰:“貉奴能作督不!”機司馬孫拯勸機殺之,機不能用。超宣言於眾曰:“陸機將反。”又還書與玖言機持兩端,軍不速決。及戰,超不受機節度,輕兵獨進而沒。玖疑機殺之,遂譖機於穎,言其有異志。穎大怒,使秀密收機。遂遇害於軍中,時年四十三。二子蔚、夏亦同被害。機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霧晝合,大風折木,平地尺雪,議者以為陸氏之冤。

機天才秀逸,辭藻宏麗,張華嘗謂之曰:“人之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弟雲嘗與書曰:“君苗見兄文,輒欲燒其筆硯。”後葛洪著書,稱“機文猶玄圃之積玉,無非夜光焉,五河之吐流,泉源如一焉。其弘麗妍贍,英鋭漂逸,亦一代之絕乎!”其為人所推服如此。然好遊權門,與賈謐親善,以進趣獲譏。所著文章凡三百餘篇,並行於世。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父祖名播四海,寧不知邪 寧:難道

B.冏既矜功自伐,受爵不讓 伐:誇耀

C.適所以速禍也 速:加快

D.機錄其主者 錄:逮捕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議者以此定二陸之優劣 趙亦盛設兵以待秦

B.輕兵獨進而沒 學而不思則罔

C.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濟事者也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D.並行於世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9.C.速:招致。

10.C.均為“他的”。A依靠;來。B表因果;錶轉折。D在;對於。

文言文閲讀答案 篇七

閲讀下文並完成問題。

鳥説

餘讀書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官官然者即而視之則二鳥巢於其枝幹之間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盞,精密完固,細草盤結而成。

鳥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潔,娟皎可愛,不知其何鳥也。雛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輒患於屋上不即下。主人戲以手撼其巢,則下瞰而鳴。小撼之小鳴,大撼之即大鳴,手下鳴乃已。他日,餘從外來,見巢墜於地,覓二鳥及彀,無有。問之,則某氏僮如取以去。

嗟乎!以此鳥之羽毛潔、而音鳴好也,奚不深山之適而茂林之棲?乃託身非所,見辱於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為甚寬也哉?

1.用“/”給文中畫線部分斷句。

2.説,是一種文體,可以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或_______。本文是一篇以_______為主的“説”體文字。

3.解釋句中的加粗詞。

(1)巢大如盞( )

(2)小不能盈掬( )

(3)手下鳴乃已( )

(4)雛且出矣,雌者覆翼之( )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奚不深山之適而茂林之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對鳥兒的遭遇是什麼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聯繫生活實際,説説作者寫本文的用意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者/……之/……間/……尺/……

2.説明 議論 記敍 記敍

3.(1)燈盞

(2)一滿捧

(3)止

(4)用翅膀

4.為什麼不到深山裏去找茂林棲息呢?(意對即可)

5.同情、悲哀鳥兒的遭遇,痛恨毀鳥人的行徑。

6.抨擊境治者的暴虐兇殘,對受迫害的人深切同情,也告誡人們要選擇好的生活環境。(言之有理即可)

文言文閲讀答案 篇八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22分)

韓稜字伯師,潁川舞陽人,弓高侯穨當之後也。世為鄉里著姓。父尋,建武中為隴西太守。

稜四歲而孤,養母弟以孝友稱。及壯,推先父餘財數百萬與從昆弟,鄉里益高之。初為郡功曹太守葛興中風病不能聽政稜陰代興視事出入二年令無違者興子嘗發教①欲署吏稜拒執不從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驗吏以稜掩蔽興病專典郡職遂致禁錮。顯宗知其忠,後詔特原之。由是徵辟,五遷為尚書令,與僕射郅壽、尚書陳寵,同時俱以才能稱。肅宗嘗賜諸尚書劍,唯此三人特以寶劍,自手署其名曰:“韓稜楚龍淵,郅壽蜀漢文,陳寵濟南椎成。”時論者為之説:以稜淵深有謀,故得龍淵;壽明達有文章,故得漢文;寵敦樸,善不見外,故得椎成。

和帝即位,侍中竇憲使人刺殺齊殤王子都鄉侯暢於上東門,有司畏憲,鹹委疑於暢兄弟。詔遣侍御史之齊案其事。稜上疏以為賊在京師,不宜舍近問遠,恐為奸臣所笑。竇太后怒,以切責稜,稜固執其議。及事發,果如所言。憲惶恐,白太后求出擊北匈奴以贖罪。稜覆上疏諫,太后不從。及憲有功,還為大將軍,威震天下,復出屯武威。會帝西祠園陵,詔憲與車駕會長安。及憲至,尚書以下議欲拜之,伏稱萬歲。稜正色曰:“夫上交不謅,下交不黷,禮無人臣稱萬歲之制。”議者皆慚而止。尚書左丞王龍私奏記上牛酒於憲,稜舉奏龍,論為城旦②。稜在朝數薦舉良吏應順、呂章、周行等,皆有名當時。及竇氏敗,稜典案其事,深竟黨與,數月不休沐③。帝以為憂國忘家,賜布三百匹。

遷南陽太守,特聽稜得過家上冢,鄉里認為榮。稜發擿奸盜,郡中震慄,政號嚴平,數歲,徵入為太僕。九年冬,代張奮為司空。明年薨。

(選自《後漢書·韓稜傳》)

【注】①教:文告。②城旦:一種築城四年的勞役。③休沐:休息洗沐,即休假。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稜四歲而孤 失去父親 B.稜陰代興視事 處理政事

C.及竇氏敗,稜典案其事 案件 D.因令怨者章之 上奏章告發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

後詔特原之

鄉里益高之

B.

自手署其名曰

顯宗知其忠

C.

時論者為之説

世為鄉里著姓

D.

白太后求出擊北匈奴以贖罪

以稜淵深有謀,故得龍淵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太守葛興中風生病不能聽政,韓稜趁機把持政事兩年,周圍沒人敢於違揹他的指令。B.顯宗知道韓稜忠誠,下詔升任他為尚書令,並賜寶劍,且親手題其名為“韓稜楚龍淵”。

C.竇憲派人在上東門刺殺齊殤王子都鄉侯劉暢,事情敗露後,太后百般包庇,韓稜上疏要求讓竇憲出去攻打北匈奴來贖罪。

D.韓稜升任南陽太守路過家鄉,皇上特許他回家祭祖,鄉里鄉親都為此感到榮光。

9.根據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翻譯下列句子(7分)

①稜上疏以為賊在京師,不宜舍近問遠,恐為奸臣所笑。(4分)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竇太后怒,以切責稜,稜固執其議。(3分)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文中找出能表現韓稜剛直不阿的兩個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5.【答案】C 【解析】 C 查辦。

6.【答案】A【解析】 A,第三人稱代詞,他 B,第三人稱代詞,他們的第三人稱代詞,他的;C,介詞,替動詞,是 ;D,連詞,來連詞,因為

7.【答案】B

8.【答案】D 【解析】 A 韓稜是暗地裏代理事務,對太守是一種幫助;B 賜寶劍的是肅宗;C 是竇憲求太后要出擊匈奴立功贖罪。

9.(1)①韓稜上疏認為賊在京師,不應當舍近問遠,恐怕被奸臣嘲笑。( “以為”1分,“宜”1分,被動句式1分,大意1分)

②竇太后發怒,深深責備韓稜,韓稜堅持他自己的看法。(“切”1分,“固執”1分,大意1分)

(2)①興子嘗發教欲署吏,稜拒執不從②竇太后怒,以切責稜,稜固執其議③稜正色曰:“夫上交不謅,下交不黷,禮無人臣稱萬歲之制。”(答出一個例子1分,兩個例子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可引用原文,也可自己概括)

【參考譯文】

韓稜字伯師,潁川舞陽人,是弓高侯禿貴當之後代。世代為鄉里大姓。父親韓尋,建武年間為隴西太守。

韓稜4歲時失去父親,養母以孝友著稱。到了壯年,退讓父親的餘財幾百萬給堂弟,鄉里人更加稱譽他的風格高尚。起先任郡裏功曹,太守葛興中風,病得不能處理政務,韓稜暗地裏代替葛興處理政事,出入二年,命令沒有違抗的。葛興兒子曾經想發佈文告安排官吏,韓稜拒絕不聽,葛興兒子於是令抱怨者上奏章告發韓稜。公文下達查核,有關官吏認為韓稜隱瞞葛興生病的情況,擅自掌管郡守職權,就將他關了起來。顯宗知道韓稜忠心,後來下詔特意赦免了他。從此徵召入朝,五遷為尚書令,與僕射郅壽、尚書陳寵,同時都以才能著稱。肅宗曾賜給眾尚書劍,只有這3個人特別,是寶劍,並且親自寫上他們的名字叫:“韓稜楚龍淵,郅壽蜀漢文。寵濟南椎成”當時議論的人為之解説:因為韓稜淵深有謀略,所以得了龍淵;郅壽明達有文章,所以得到漢文;陳寵敦厚朴實,善於表現於外,所以得到椎成。

和帝即位,待中竇憲派人刺殺殤王之子都鄉侯劉暢於上東門,有關官吏害怕竇憲,都故意懷疑劉暢的兄弟。皇上詔遣御史到齊國查辦這件事,韓稜上疏認為賊在京師,不應當舍近問遠,恐怕被奸臣嘲笑。竇太后發怒,深深責備韓稜,韓稜堅持他自己的看法。等到事情揭發後,果然如韓稜所言。竇憲很惶恐,向太后請求出擊北匈奴以贖罪。韓稜又上書勸諫,竇太后不聽從。等到竇憲立了功,回來做了大將軍,威震天下,又出兵駐紮武威。這時皇帝西往祭祀園陵,詔竇憲與車駕相會於長安。竇憲到後,尚書以下的官吏商議拜見竇憲時,伏地口稱“萬歲”。韓稜正顏厲色地説:“對上不諂媚,對下不褻瀆,按禮無人臣稱萬歲的制度。”議論的人都慚愧地作罷論。尚書左丞王私自奏記上牛酒給竇憲,韓稜舉奏王龍,判處王龍城旦罪。韓稜在朝廷數次薦舉良吏應順、呂章、周紆等,都有名於當時。等到竇憲失敗,韓稜負責查究這個案子,深入徹底地追究其黨羽,幾個月都沒有休假。皇帝認為韓稜憂國忘家,賜給他布三百匹。

韓稜升為南陽太守,朝廷特讓他回家上祖墳祭祖,鄉里以為榮耀。韓稜揭發奸盜壞人,郡中壞人都很害怕,為政嚴肅公平。幾年後,徵入為太僕。九年冬,代替張奮為司空的官職。第二年逝世。

文言文閲讀理解及答案 篇九

《五柳先生傳》原文: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五柳先生傳》閲讀題目

1、結合語境,解釋下面加點字的意思。

(1)造飲輒盡(造)-----

(2)銜觴賦詩(觴)-----

2、用現代文解釋下面的句子。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

3、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個( )的形象,讚美了他( )精神。

4、“不求甚解”一詞按現在的理解帶有些貶義,為什麼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傳》閲讀答案:

1、造飲輒盡(造)-----往,到

銜觴賦詩(觴)-----古代酒器,酒杯

2 、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

3、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讚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4、“不求甚解”一詞原意為不過分地在字句上下工夫,追求心領神會,是褒義詞,現在的理解是發生了轉變。並且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是在讀書時只體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過分深究。

關於《五柳先生傳》閲讀答案,以供各位同學參考和學習,希望對於同學們學習和理解《五柳先生傳》這篇文章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文言文成績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