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言文閲讀答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4W

文言文閲讀答案【多篇】

文言文閲讀答案 篇一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9-22題。

(A)謝安,字安石,尚從弟也。父裒,太常卿。安年四歲時,譙郡桓彝見而歎曰:此兒風神秀徹,後當不減王東海。及總角,神識沈敏,風宇條暢,善行書。少有盛名,時多愛慕。

後安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風起浪湧,孫、王諸人色並遽,便唱使還。安神情方王,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閒意説,猶去不止。既風轉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雲:如此,將無歸?眾人即承響而回。於是審其量,足以鎮安朝野。

(B)及帝崩,桓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陳兵衞,將移晉室。桓公伏甲設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王甚遽,問謝曰:當作何計? 謝神意不變,謂文度曰:晉阼⑥存亡,在此一行。相與俱前。王之恐狀,轉見於色。謝之寬容,愈表於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桓憚其曠遠,乃趣⑦解兵。王、謝舊齊名,於此始判優劣。

【註釋】①裒(póu):謝裒,謝安的父親。②桓彝:尚書吏部郎桓彝,桓温的父親。③王東海:即王承,晉名臣。④總角:指童年時。⑤將無:相當於還是吧。⑥阼(zuò):國家。⑦趣:通促,趕快。

1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孫、王諸人色並遽(驚慌) B. 便唱使還(通倡,提議)

C.轉見於色 (神情) D.望階趨席(奔向)

2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 )(4分)

A.眾人即承響而回 挾天子而令諸侯

B.於是審其量 未嘗不痛恨於桓靈也

C.王之恐狀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D.乃趣解兵 凡三往,乃見

21.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舟人以公貌閒意説,猶去不止。(2分)

②桓公伏甲設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2分)

22.兩篇短文都體現了謝安怎樣的品質?具體表現有何不同?請結合文意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9.D(3分) 20.A C (4分)

21.①船伕因為謝安神態安閒,心情舒暢,便仍然搖船向前。(2分)

②桓温埋伏好兵士,設宴大請朝中百官,想趁此機會殺害謝安和王坦之。(2分)

22.淡定從容,有曠達的胸襟和非凡的氣度(2分)。第一則表現在謝安面對大自然的大風大浪時,別人驚慌失措,他卻神態悠閒,精神振奮,吟誦長嘯。第二則表現在謝安面對政治和命運的大風大浪時(或國家個人命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雖有性命之憂,卻神色不變,瀟灑吟誦,以自己的氣度震懾桓温使其撤兵。(2分)(共4分,意思符合即可)

譯文:

(一)謝安,字安石,是謝尚的堂弟弟。他父親是謝裒,官至太常卿。4歲時,謝安被當時的尚書吏部郎桓彝(即桓温父)看到,引得桓大人大發讚歎:這孩子風俊神清,以後肯定不遜於王東海(王東海即王承,是晉一代名臣)!稍大一些,謝安更是表現出聰慧機敏,處事沉穩,氣宇非凡,擅長行書。謝安在東山居留期間,時常和孫興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大風,浪濤洶湧,孫興公、王羲之等人都驚恐失色,便提議掉轉船頭回去。謝安這時精神振奮,興致正高,吟誦長嘯,不發一言。船伕因為謝安神態安閒,心情舒暢,便仍然搖船向前。一會兒,風勢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騷動起來,坐不住了。謝安慢條斯理地説:這樣看來,恐怕是該回去了吧?大家立即響應,就回去了。從這件事里人們看到了謝安的氣度,認為他完全能夠鎮撫朝廷內外,安定國家。

(二)鹹安二年(372),即位不到一年的簡文帝就在憂懼中死去,(太子司馬曜即位,是為孝武帝。原來滿心期待着簡文帝臨終前會把皇位禪讓給自己的桓温大失所望,便以進京祭奠簡文帝為由,於寧康元年(373)二月率軍來到建康城外,準備殺大臣以立成。)桓温埋伏好兵士,設宴大請朝中百官,想趁此機會殺害謝安和王坦之。 王坦之非常驚恐,問謝安:應該採取什麼辦法?謝安神色不變,對王坦之説:晉朝的存亡,決定於我們這一次去的結果。兩人一起前去赴宴, 王坦之驚恐的狀態,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在臉色上;謝安的寬宏大量,也在神態上表示得更加清楚。他到台階上就快步入座,模仿洛陽書生那樣朗誦起嵇康浩浩洪流的詩篇。桓温害怕他那種曠達的氣量,便趕快撤走了埋伏的甲士。原先王坦之和謝安名望相等,通過這件事才分出了高低。

文言文的幾種閲讀方法 篇二

(1)註釋研讀法。要學會藉助註釋讀懂文言文。有些註釋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處,或簡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時間背景,或解釋題意、點明主旨;有些註釋是詮釋性的,對一些實詞的本義或引申義、比喻義作交代,對一些虛詞的用法作説明。讀普及性的文言讀物,要養成認真參看註釋的習慣。

(2)猜讀法。有些詞或句不易理解,而且註釋也沒有,一時由找不到詳釋細譯的書,這時需要猜測它的意思。如范仲淹《岳陽樓記》中“而或長煙一空”,有的書只註釋“而或”為“或者”,“長煙一空”未注,讀者先要“猜”“長煙”是什麼,認定係指“大片煙霧”或“大片雲煙”;至於“一空”,不是“佈滿整個天空”,而是“完全消散”。這種方法即稱“猜讀”。

(3)片段或全篇抄讀法。在通讀後,為幫助理解和記憶,可邊讀、邊抄、邊思、邊記,摘段錄句或照錄全文,這也是許多人喜用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4)註譯簡析抄讀法。這是一種費時較多的讀法,看上去比較笨,但實際上極有好處。抄一句原文;給生字注音;給生詞釋義;有時還可對詞性和用法,以及句式做一些説明;然後翻譯一遍。一小節或一段結束,對主要內容作一小結。如此堅持不懈,搞它二三十篇,必有助於提高閲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閲讀答案 篇三

閲讀下文並完成問題。

鳥説

餘讀書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官官然者即而視之則二鳥巢於其枝幹之間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盞,精密完固,細草盤結而成。

鳥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潔,娟皎可愛,不知其何鳥也。雛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輒患於屋上不即下。主人戲以手撼其巢,則下瞰而鳴。小撼之小鳴,大撼之即大鳴,手下鳴乃已。他日,餘從外來,見巢墜於地,覓二鳥及彀,無有。問之,則某氏僮如取以去。

嗟乎!以此鳥之羽毛潔、而音鳴好也,奚不深山之適而茂林之棲?乃託身非所,見辱於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為甚寬也哉?

1.用“/”給文中畫線部分斷句。

2.説,是一種文體,可以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或_______。本文是一篇以_______為主的“説”體文字。

3.解釋句中的加粗詞。

(1)巢大如盞( )

(2)小不能盈掬( )

(3)手下鳴乃已( )

(4)雛且出矣,雌者覆翼之( )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奚不深山之適而茂林之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對鳥兒的遭遇是什麼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聯繫生活實際,説説作者寫本文的用意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者/……之/……間/……尺/……

2.説明 議論 記敍 記敍

3.(1)燈盞

(2)一滿捧

(3)止

(4)用翅膀

4.為什麼不到深山裏去找茂林棲息呢?(意對即可)

5.同情、悲哀鳥兒的遭遇,痛恨毀鳥人的行徑。

6.抨擊境治者的暴虐兇殘,對受迫害的人深切同情,也告誡人們要選擇好的生活環境。(言之有理即可)

文言文閲讀理解及答案 篇四

(甲)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乙)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燭:點燭。②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下面句子中的“以”和“蒙辭以軍中多務”的“以”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 ]

A.葬以大夫禮

B.以錢覆其口

C.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D.請以軍禮見

2.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劃線詞:

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

②及魯肅過尋陽。( )

③欲學,恐已暮矣( )

④晉平公問於師曠曰( )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兩段文字敍述的內容都可以用“____________”二字概括。晉平公擔心學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呂蒙不願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

2.①研究,專攻

②到訪或到

③遲,晚

④向或對

3.①你如今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了!

②怎麼(或哪裏)會有作為下臣的卻戲弄他的君主呢?

4.勸學;年紀大;事務多。(意思答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