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際關係社會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8W

人際關係社會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高中生人際關係處理的社會調查報告

1、報告調查的原因

2、調查的結果

心理的閉鎖性少年期開始出現到高中階段。隨着自我意識的增強,再加上過去生活中的經驗和教訓,使其發現逢人不可再全拋一片心,加上自尊心、文飾、內隱的需要及各種顧慮,使其嘴上相繼都加上了一把鎖。有許多問題被作為個人的內心祕密隱藏起來,給自己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面紗。特別在非同齡的人羣中,尤其是對父母、老師等成人保持心理閉鎖。但另一方面,這時期他們客觀上又存在有強烈的歸屬的心理需求及與人交往的願望,希望廣交知心朋友。但相互的閉鎖,尤其是異性間相互的閉鎖,更加使其產生特殊的好奇心和神祕感。心中的苦悶很想找人傾訴、討教,於是常處於左右兩難的矛盾之中。閉鎖性既是適應現實社會的需要,是適應力提高的表現,但也加大了對他們瞭解及把握的難度。使其不敢與人傾心相交而感孤獨,於是大都述説於鎖於抽屜的日記之中,致使有些老師變得困惑不解,倍感學生變了,不信任自己了。

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發現,對高中生人際關係優化策略的指導幾乎很少涉及。高中生在接受系統的學校教育過程中,同樣不可避免的要與他人發生人際交往,但是,在當前高級中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處於首要地位的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與知識技能及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對學生人際關係方面的指導則往往被忽視,而棄之一旁。這樣,不能進行正常交往的學生則往往就會處於被孤立與嫌棄的地位,輕者,導致產生自卑心理,情緒低落,重者,產生嚴重畸變心理和人際交往障礙。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人際交往指導涉及很少。目前,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加上獨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方面對子女溺愛,過於放縱,另一方面對子女期望過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導致學生各種不正常心理行為增多。他們任性、倔強、刁蠻、目中無人,不善處理人際關係,同學間、師生間、親了間關係緊張。

在積極推進基礎教育課程的今天,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一貫的教育理念、教育機制在新時期的新需要下需要怎樣與時俱進,才能適應現代社會需要集順應人性的發展。

【第2篇】大學生人際關係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人際交往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通過互相交往與相互作用形成的人與人的直接心理聯繫。大學生人際關係是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殊產物,是其大學生活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大學生進入學校的那一刻就已決定了其交往需要,交往需要是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基礎,大學活動能強化、鞏固基礎。但由於大部分大學生都不直接從事物質生產,因此其交往仍受生產力發展和自身經濟基礎的一定限制,表現為不能完全自由地選擇人際關係,因而大學生人際關係的基本動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歸屬於精神生產。這是其不同於其他年齡階段人際交往特點的主要原因。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大都是在學習生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主要形式有同學師生家庭關係,大學生在校主要為上承下繼,潛移默化的同學關係。其交往隨時代的發展而注入不同的內容,交往形式不斷豐富且越來越多樣化。

大學生的性格日趨成熟與穩定,其價值觀,世界觀基本成型,在很多問題上都表現出自己獨特的觀點,並且易趨固執,表現為一定程度的堅持性,因此,他們在人際交往中要求一種寬鬆與自由的環境。在具體交往中表現為以下特點:以人格平等為基礎;交往對象、範圍、內容、方式的開放性;較單純的精神性;期望值與理想較高;交往中的主動性以及合作意識強。 但是,一部分同學由於很少融入到一些實際活動中,導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評價,也就對自己在所處環境中的地位與角色不能正確認識。因此在具體的交往活動或過程中便出現了各種“交往不適症”或“交往綜合症”。經歷着各種酸甜苦辣的心理感受,給大學生活留下了一些陰霾;嚴重者心靈扭曲,精神紊亂、甚至自傷或他傷,給自己,他人、家庭、學校、社會造成了一些不可思量的傷害。

針對當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際交往與人際需要的矛盾,筆者認為可以採取一些措施或方法來緩解或解除這些問題,從而使大學生學會客觀地看待自己,培養和增進接納自己的意識,懂得完善自己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從而完善自己的大學生活。歸納起來,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主要有以下方法策略:

一)謙虛謹慎,擺正位置。要做到這一點的關鍵是正確認識自己的過去,忘記過去的輝煌或陰影,把大學生活作為一個新的起點,平靜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保持一種平和而理智的心態,謙虛待人。

二)平等相待,真誠相處。大學生的性格特點決定了其人際交往的基礎只能是人格平等,以誠相待。大學生之間存在差別,但他們在交往中卻都刻意追求平等,強者不願被迎合,弱者不願被鄙視。因此,在學習生活工作特別是困難面前,互幫互助。“善大,莫過於誠”,熱誠的讚許與誠懇的批評,都能使彼此間願意瞭解、信任、傾訴、交心。

三)主動開放。每個人所隱藏的內心世界,正是別人希望發現的奧祕,一般來説只有暴露了自己的內心,才能走進別人的心裏。當你對別人作出一個友好的行動,表示支持或接納他時,他的心理就會產生一種壓力,為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他便會對你報以相應的友好行為。善於與人交談和一起娛樂,能恰當分配時間與人交往、參加集體活動,往往會取得思想上的溝通、感情上的融洽。

四)心理互換與相容。生活中常常由於種種原因而導致不能很好的理解別人。但當你站在別人的位置看問題時,就會了解別人的所言所行,獲得許多從未有過的理解,便會覺得心理上的距離縮短了。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見和按照自己意願去生活的權利,彼此只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別人,而不可能強制改變別人。如果時時處處尊重和理解別人的選擇,不過高要求別人,就可以減少誤解,有豁達心胸,從而達到心理相容。

五)合作協助,友好競爭。生活在相同的環境中,彼此間的合作不可避免。你應該在別人午睡時,儘量放輕動作;自己聽音樂時戴上耳塞;有同舍室友親友來訪,熱情接待。“勿以善小而不為”。當你設身處地地為別人着想時,彼此合作的契機便已來臨。在與他人的競爭中,倡導“公平公開,既競爭又以誠相助,既競爭又合作。”

如果你能努力朝這些方向前進,你就會發現,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朋友之間的不快蕩然無存;能夠暢言的知音越來越多;親友間深摯互愛。你便會過得充實愉快,會覺得人際交往是一件自然與輕鬆的事,從而對學習生活持以樂觀的態度,對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學生活以及以後的人生充滿信心。

【第3篇】關於處理人際關係重要性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範文

在大多數人的心裏,都有這樣的觀念:文科院校的女生比男生多,而理工科院校的男生比女生多,也確實,不管從哪個方面看,我們都可以清楚地瞭解到我國的大中專院校基本都存在着男女生比例不平衡、結構失調的問題。

我們這次的社會實踐調查就是要通過了解大學生們對於男女比例不均衡問題的看法與觀點,以及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所面臨的現實問題的處理方式、表現態度等,來調查並認識現代大學生對如何正確並有效的處理人際關係的態度與方法,進一步明確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客觀性與重要性。

我們大都知道: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結構失調這樣的情況下,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突現了許多。比如説在部分大學生中存在的不健康的戀愛心理;在異性較多的情況下部分大學生不能較好的認知自我,不能擺好自身的位置而產生的壓力;以及在同性較多的情況下,不能處理在不能取得其他同性以及為數不多的異性的注意時而存在的自卑感……

所以,這裏,關於大學生如何正確面對在其身邊出現的男女比例不平衡問題,如何博得他人的認可喜歡,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等等就變得尤其的重要,這也就要求大學生應該正確處理好人際關係,在和諧友好的人際關係中尋找優秀的自我,更好地完成學業、完成我們社會心理學上所講的“社會化”的過程。

人際關係,是通過交往而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係。它所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人對人際交往的渴求反映出希望被人接愛、理解的願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際關係期待,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交往模式。

青年期的大學生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為迫切。德國學者斯普蘭格説:“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沒有像青年時期有那種強烈地渴望被理解的願望。沒有誰比青年人從他們孤獨小房裏,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了,沒有誰比青年在深沉的寂寞中更 加渴望接觸和理解外部世界了。……沒有任何人會像青年那樣處在孤獨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與理解,沒有任何人會像青年那樣站在遙遠的地方呼喚”。

“在我們文科班,女生人數往往是男生人數的兩倍,她們大多數十分靈秀,在温柔文靜之餘又有一些活潑,一向備受青睞,何況,女生還容易在學習成績、文娛活動等方面獨領風騷,相比之下男生自然黯然失色。所以當理科男生羨慕我們被'花團錦簇'包圍時,我們只有做“敢怒不敢言”、“有苦説不出”的萬般無奈狀。我們班的男生和女生的關係並不怎麼融洽,再加上男同胞一向被女生壓得抬不起頭來,唉,忍辱負重的心情,我們自然覺得不滿。”

“我們班的那幾位大哥,的確,他們幾個一米八幾的個,又剪了頭比較流行的髮型,往校園裏一站,算得上一道風景,也許就是因為這樣,幾個傢伙被捧的,就差沒天上地下了,……,在班上我們女生一般都不會主動和他們講話,或許你不相信,我到現在還沒和我們班的所有的男生都説過話呢,雖然就那麼幾個男生,呵呵。”

這是在我們作調查時摘錄的一位文科類的男生和一位文科類女生的話。男生的言語看起來似乎在像我們訴苦,而女生則似乎只是平淡地在回答我們的問題,又似乎帶有一點的“怨”。但不管怎樣。有一點我們是清楚的:它讓我們看到了,在男女生比例失調的班上,一般都存在這樣那樣的人際交往問題,而一般的同學都不會把處理好人際關係看得很重,他們認為只要自己過好了就沒什麼問題了。不知他們有沒有考慮過,所謂的“自己過好”也包括自己要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網,要懂得與他人交流,懂得讓他人瞭解你、信任你、喜歡你。

當然,我們可以猜想,這些男生和女生們或許也會有“為什麼我受不到別人的歡迎”、“我如何與其他同學更好地溝通”、“怎樣讓大家更好得了解我”、“怎樣在這樣的一個羣體中突現自己”、“我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下我的待人處事態度”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需要提醒的是,不管他們對於人際關係重要性的態度怎樣,對於處理人際關係所運用的方法怎樣,他們都應該有這樣的意識——要多吸收經驗、教訓,要多學習方法,要多勇敢地與他人交流,要懂得循序漸進,不斷進步。

有一本書叫做《你是最受歡迎的人》,它就從心理學的某些觀點出發,講述瞭如何通過有效的方法把握好人際交往,讓自己成為最受歡迎的人。或許我們可以從中找出大學生在校園中更完美得處理好人際關係的方法。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大學生都應該時刻注意講什麼話才能更吸引人,不能故意拿自己或別人開玩笑,對陌生人要不吝嗇讚美等;應該懂得怎樣拒絕人最不會得罪人、怎樣説話最能避免難堪、怎樣説話最能取得別人的諒解、怎樣説話最有利於溝通並且正確區別對待別人對你的嘲諷;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要儘量為他人幫忙;遇事不能過於衝動,要合理解決,儘量防止與他人產生衝突;能懂得正確的處理與他人的矛盾,充分重視“關係網”的維護;當然,也應該善於成人之美、注意保持謙遜,擯棄嫉妒心理等等。

“是不是文科類院校的男生都是寶,理科類院校的女生都是花?”、“為什麼文科的女生傾向與理科的男生,而理科的男生傾向於喜歡文科的女生?”這些又是調查中一些同學發表的感慨。

“理科的男生,穩重,踏實,有一顆包容的心;理工科男生一定很聰明;理工科的男生,會有很強的方向感;理工科的男生對感情專一,不會輕易移情別戀;理工科男生的動手能力很棒……”這是一個女生要找理科男生做男朋友的理由。

從這裏,我們就會了解到男女比例失調帶來的不健康戀愛心理已經或多或少、可輕可重的影響着現在的大學生。

我們不能拘泥於這樣的觀點,的確,文理結合可以互補,但這並不代表文文或理理結合就一定不可以,同樣的興趣愛好、同樣的知識體系同樣可以吸引對方,我們不能將這種觀點極端化,不然很容易產生極端化的表現,從而出現不可想象的問題,甚至出現另他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知道:人際關係的基礎是人們彼此間的情感活動,感情色彩可以説是人際關係的主要特點。當代的大學生,就應該處理好自己的情感問題,並且應該認真對待而不是圖個一時的消遣、滿足解除自己一時的孤單情緒等,只有把態度端正了,把思想放成熟了,把觀念也擺正了,才能更好的處理好自身的情感問題,更好的完成心理成熟、成長的過程。

社會心理學上講“一個人從出生到老,必須經歷一系列的社會化過程,期間要受到家庭情況對其心理髮展的影響、社會地位的影響、學校的影響、師友夥伴的影響、所接觸文化範圍或文化方向的影響等等,而學校的影響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學校是人接受社會化的基礎階段,如果能在學校培養好了良好的心理素質、處世方式等,在整個社會化過程中就可以起到更好的鋪墊作用,為之後的社會化服務”,所以,我們必須在學校就認真處理好人際關係這一重要的“點”,在現在的學校都普遍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典例下,更科學地運用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以及他人的正確的實踐經驗,依靠自身的不斷加油、努力,將學習與生活的“面”、生存的“面”鋪平!

【第4篇】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高中生人際關係處理)

一、關於高中生人際關係處理的社會實踐調查

1、報告調查的原因

在實習的這段時間,最令人頭疼的便是對高中生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係。近年來中學生因與同學間人際關係處理不當,而導致本不該發生的悲劇頻頻出現。如:某中學一學生與同班同學經常為一些小事發生爭吵,兩人關係緊張,矛盾重重,終於有一天,其中一位學生帶刀將另一學生活活戳死;再有,某中學一高高中生臨近大學聯考,面對大學聯考及父母的壓力,精神崩潰,為尋求解脱的辦法,其結果是將他親生母親殺死在家中。另外,從武漢市精神衞生中心“百憂解”熱線傳來消息,青少年因不善處理人際關係而引發的心理問題,成為近期諮詢的熱點。諮詢員反映,近一段時間,試婚、第三者插足、婚外戀的話題少了,關於青少年人際交往問題的電話逐漸增多,幾乎每天都有。諮詢者包括高中生、大學生和參加工作一兩年的年輕人,年齡約為17歲至25歲。交談中可以感覺到:他們對社會、對所處環境充滿敵意,抱怨人與人之間太虛偽、互相欺騙,很難與同學同事溝通,對生活感到厭倦、絕望等等。而悲劇的發生就在於他們不能正確處理同學間的人際交往,與父母間的情感溝通。

2、調查的結果

心理的閉鎖性少年期開始出現到高中階段。隨着自我意識的增強,再加上過去生活中的經驗和教訓,使其發現“逢人不可再全拋一片心”,加上自尊心、文飾、內隱的需要及各種顧慮,使其嘴上相繼都加上了一把“鎖”。有許多問題被作為個人的內心祕密隱藏起來,給自己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面紗。特別在非同齡的人羣中,尤其是對父母、老師等成人保持心理閉鎖。但另一方面,這時期他們客觀上又存在有強烈的歸屬的心理需求及與人交往的願望,希望廣交知心朋友。但相互的閉鎖,尤其是異性間相互的閉鎖,更加使其產生特殊的好奇心和神祕感。心中的苦悶很想找人傾訴、討教,於是常處於左右兩難的矛盾之中。閉鎖性既是適應現實社會的需要,是適應力提高的表現,但也加大了對他們瞭解及把握的難度。使其不敢與人傾心相交而感孤獨,於是大都述説於鎖於抽屜的日記之中,致使有些老師變得困惑不解,倍感學生變了,不信任自己了。

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發現,對高中生人際關係優化策略的指導幾乎很少涉及。高中生在接受系統的學校教育過程中,同樣不可避免的要與他人發生人際交往,但是,在當前高級中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處於首要地位的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與知識技能及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對學生人際關係方面的指導則往往被忽視,而棄之一旁。這樣,不能進行正常交往的學生則往往就會處於被孤立與嫌棄的地位,輕者,導致產生自卑心理,情緒低落,重者,產生嚴重畸變心理和人際交往障礙。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人際交往指導涉及很少。目前,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加上獨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方面對子女溺愛,過於放縱,另一方面對子女期望過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導致學生各種不正常心理行為增多。他們任性、倔強、刁蠻、目中無人,不善處理人際關係,同學間、師生間、親了間關係緊張。

在積極推進基礎教育課程的今天,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一貫的教育理念、教育機制在新時期的新需要下需要怎樣與時俱進,才能適應現代社會需要集順應人性的發展。

二、調查方案設計

1、內容設計:

高中生人際溝通技巧的培養包括那些內容;現今高中生人際交往與溝通的現狀如何;高中生人際溝通心理髮展的規律性是怎樣的;培養學生人際溝通的形式有哪些,使用的情況怎樣,各有什麼特點、作用和效果;對於不同類型的學生又該採取怎樣的方式。

2、過程設計:

階段

時間安排

任 務

第一階段

1月4日-

1月20日

1、查閲有關文獻,如《教育心理學》等著作,為本課題的調查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通過問卷調查,找學生訪談和學生進行交流,對學生交往能力與交往狀況進行自測等形式,瞭解學生人際交往的現狀。通過調查分析,明確課題研究的重點。

3、隨機選取實驗班,討論研究方法、形式、研究進度

第二階段

1月20日-

2月10日

實行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交叉進行研究

1、面對學生實施人際交往心理輔導和行為訓練,形式有:組織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班隊活動、講座、家長會、宣傳、心理信箱等;

2、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特別是對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個別矯正訓練,即個案研究;

3、組織研究組成員外出參觀學習,向兄弟學校學習、借鑑、交流研究經驗;

4、每學期上交研究報告

第三階段

2月10日-

2月24日

1、對實驗學生進行人際溝通狀況測試,與第一階段進行對比;

2、對上階段積累的材料進行分析總結和提煉,結合每時期的結果逐步完善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結論,逐步完成高中生人際溝通技巧培養的調查報告

4、調查方法設計:

(1)訪談法:通過對教育行政管理人員、一線教師、學生等訪談,更清楚瞭解學生的人際交往狀況,為全面考慮研究範圍和方法提供有力建議;

(2)文獻法:通過查閲和分析已有的有關學生人際交往和人際溝通技巧的研究,瞭解目前的研究狀況,作為研究的借鑑;

(3)問卷調查法:用已有的量表在實驗前和實驗後對學生進行施測,同時也將實驗班和非實驗班的學生的結果進行對比,作為實驗結果的一個證明;

(4)課堂情景實驗法:通過系列的教學活動,如班會課,心理健康活動課,有針對性地組織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掌握與人溝通的技巧和能力;

(5)個案研究法:結合課任教師的觀察和調查的結果,選取個別學生運用心理學的輔導知識進行輔導,並做好相應的跟蹤記錄。

三、調查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1、實踐意義:

有利於解決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方面存在的矛盾與衝突,為學生、家長、教師共同提供良好的溝通機會與橋樑,讓教師掌握培養學生人際溝通的技巧與方法,讓學生與人的溝通達到情感上的相互瞭解和理解,掌握與人溝通交流的方法與技巧。

2、理論價值:

使教師對心理學知識中有關人際溝通技巧有更深刻的教學實踐和感悟,從現實教學探討培養人際溝通技巧的最優化手段,為高中生人際溝通技巧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資料和數據。

四、總結

正確處理高中生的人際關係,應當正確引導和促進高中生良好人際關係的形成,幫助高中生健康地成長,指導學生進行健康的人際交往,形成良好的班集體心理氛圍,使各個學生在班集體的學習和生活中,充滿自信,情緒高漲,精神振奮。使他們具備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為今後進一步學習或步入社會奠定良好的人際溝通基礎。

五、調查參考文獻

1. 瀋陽市第八十五中學 高凱 《淺談高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2. 河南沁陽師範學校 關淑萍 《中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淺析》、

3. 江蘇省射陽中學 吳運友在 《中學生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及克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