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之道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4.12K

大學之道作文精品多篇

大學之道讀後感 篇一

我這個人不喜歡看書,特別是那種很厚的書,看幾頁就不想看了。可是,現在在大學就靠自己給自己充電,所以,只能強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師要求我們看一些古代蒙學的教材,我看了《大學》,我覺得看過之後我整個人都變得有知識的氣質了。真是應了那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些書不僅對古代的學者影響深遠,而且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也有很高的價值。

《大學》、《中庸》本是《禮記》中的二篇,今單獨抽出印行,説明它們有獨特的價值。《大學》中提出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題就深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稱讚;“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強調個人修養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的論述,反映了作者先進的經濟思想,這些都值得我們很好地體會。所以命名為《大學》者,正如鄭玄所説,“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

下面就介紹我讀《大學》的感想

《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文章,作於春秋末年戰國時期,寫定於秦統一全國以後不久。它是我國儒家經典的組成部分,指有關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廣博的學問。《大學》依據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闡明瞭新生的地主階級“治國平天下”的理論。文中提出三條基本原則(三綱)和八個方法步驟(八目)。“三綱”是“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大學》認為,人生來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後,“明德”被掩,需要經過“大學之道”的教育,重新發揚明德,各心民心,達到道德完美盡善的境界。具體説來,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關鍵。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後四目是“修身”的目的。

書中我最認同的一句話是“經文”章裏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意是:通過探索瞭解道理,豐富知識,處事的意念誠實,對待事物的態度就客觀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肅好,就能治理好國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們都這樣做,那該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願。書中我們都應該做到的是:“孝子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衰,祭則致其嚴”。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時,應當尊敬他們,使父母高興,父母生病時,應當表現出焦慮,他們死後,應當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時要嚴肅,這樣才算孝敬。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兩句話,那麼人人都有豐富的知識、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態度,那家族就會興旺起來,國家就會強大起來,那國家之間將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這是多麼美好,希望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古典詩文《大學》第一章裏的句子。意思是《大學》的原理,在於使人們的美德得以顯明,在於使天下的人革舊更新,在於使人們達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讀書自然不是為了統治國家或者從政,説親民可能扯得過遠,古代的大學指君子之學,為人君,至於人,恐怕現在人或者學生早已忘了何為仁,當然我也承認,我從沒有認真考慮過仁是什麼含義;我讀了《大學》這本書之後,並沒有從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學會了一種處世心態。親民、至善——大學之道,強調的不僅是人們的道德實踐,它還要求把個人的道德修養應用於社會政治實踐,是一個推已及人的過程。親民,説到底,就是將自己的道德修養普遍地施及於天下百姓,並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認到自己心靈中所具有的誠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共同創造出一個和諧社會,這樣就能做到大學之道所謂的“止於至善”了。

《大學》總結了人一生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意思是所強調説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關鍵在於須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意思是所講的要治好家族,關鍵就在於必先修養自身之品德。“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意思是所説的要治理好國家,關鍵須先治理好家族。“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意思是所説的是要使天下太平,根本在於先要治理好國家。因此,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為人生的第一大學問。“修身”就是我們所講的“做人”。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進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個國家,達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麼,他就沒有資格去做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會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所以説,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怎樣做人,不管他學富五車,有億萬財富,他的人生最終都是失敗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説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過來講,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則永遠被懷念、被學習。所以,古人説:“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

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輕重緩急,否則本末倒置就糟糕了……

大學短短的兩千來字,就深刻闡明瞭人生和社會的大學問,以及做學問的最高境界。學問不在於某一具體的技術,不拘泥於世俗的瑣事。學問在於明辨世間的大是大非,在於促進社會進步,為天下人樹立榜樣。“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

大學之道作文 篇二

《禮記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何為“至善”?又如何“止於至善”?

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我想,這便是最好的答案,是人生最完美的境界。唯有當一個民族都以修養品性為根本,以齊家治國為志向,這個民族才有了靈魂,才有了文化之光。

縱觀華夏文明,有多少文人志士秉承着“獨善其身”與“兼善天下”在通往“至善”的道路上修行着,朱熹、程顥、王陽明……他們無不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要想達到“至善”,唯有“明明德”與“親民”,唯有用知識端正心思,用意念修養品性,用道德治理國家。

於是,知一切的一切便歸宗到了四個字:修養品性。要想國泰明安,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就必須意念真誠,修養品性。因此,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我想,這便是中華民族傳承了兩千多年的優秀價值觀,這便是“大學之道”,是華夏之靈魂!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當我們滿懷熱血地讀出這句話的時候,我們便參透了中華文明的古老靈魂,也明瞭了自己未來的道路——學習。

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地獲取知識,我們才能從中豐化出價值,提高自己的品性。因而,學習無不是一種“明德”“親民”的最好途徑,是一種傳承中華民族價值觀的最佳手段。

作為一個有志向的青年,我們應該遵守君子之德,用知識豐富自己,用品性提升自己,鎮靜不躁,意志堅定,端正心思,光明磊落,努力實現個人目標,再以優良的品質去“明明德”“親民”,實現民族的目標,中華的目標!這才是真正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才是真正的“大學之道”,是通往“至善”的光明大道!

因此,“大學之道”,便是成人之道、君子之道、民族之道,我們唯有以修養品性為根本,以治國齊家為志向,方能於大道之中修行出靈魂,達到“至善”的境界。

大學之道讀後感 篇三

“大學之道”四個字,説明孔子言論的着眼點與《禮記·學記》、《白虎通·辟雍》之類的史筆文字不同,概乎言之所表達的主要是孔子個人對古之大學的宗旨、功能及主要特徵的理解。但孔子抓住了古之大學“學為君”、以先王為政之道為訴求的本質,加上其虞、夏、商、周諸古聖先賢的為治之實有着的,春秋以降禮崩樂壞的社會變動有着清醒的認識,他的總結朱子所謂“三綱領”與解析朱子所謂“八條目”才能超越簡單的文獻學意義,提煉出了王道政治的模式,而且指出了在了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承繼其精神的方法和途徑,使得《大學》短短的文字成儒家乃至整個文化中地位獨特的經典。

當然,這對《大學》的理解和定位。下面即對“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分析,來對此驗證。

先説“明明德”。德者得也。從學的角度説,得,是得自於圖騰。在圖騰崇拜中,先民都相信自然的某種動植物與某種特殊關係,生命個體源於它又復歸於它,在生命的過程中,個體即叫mana的神祕物質與之相聯。有人類學家,“天生德於予”中的德,“道在我躬”的道,與mana“沒有不同”。這是頗有道理的。

但由得自圖騰的神祕物質得,轉進為社會價值屬性的品性德是經歷有人文的發展和提升的。“德”的與“天”溝通,與“明”搭配這一過程中值得關注的或事件。農業經濟的生產中人們靠天吃飯,自然之天很容易就被賦予化育萬物的慈父形象和仁者品格。當天被視為萬物根據的時候,人的“則天而行”的願望和期望很自然就被人應當順應內在於人的“得”或“德”邏輯理路來論證和説明。

二者同物異指,互相又互相區別。説,“得”主要表徵人之與天的關係,是神祕的規定,則“德”主要表徵人與人的關係,是良善的。人事實上並無先驗的善之稟賦。上只是自利自為的生物,其的善惡是很難把握預測的。王道政治時代之“競於道德”是因為當時的歷史情勢使然。後來時移世變,社會博弈的遊戲規則種種原逐漸向“爭於氣力”“逐於智謀”方向演化。“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們選擇或採用何種手段策略行動,主要取決於其所能帶來的自我及其所屬羣體的福利增量之大小。在早期社會,博弈是以部落為展開。就部落之間的競爭而言,冷兵器時代的攻城掠地風險非常高,而“讓”反而容易使天下“共主”,從而眼光長遠的部落領袖們所的策略選擇。《論語·堯曰》即謂:“寬則得眾,信則民任,敏則有功,公則悦。”當然,孔子沒有對這些命題有效的條件或條件性給出説明。

在部落內部,個體之間血緣相同,組織的規模也較小,付出與回報容易維持對稱均衡,“以道為術”能夠為部落帶來較高的行動,從而使得選前述策略的部落在競爭中優勢位置而勝出。《左傳》成公二年雲:“四王之王也,樹德而濟同欲焉。”《正義》曰:“禹、湯、文、武四王之王天下也,立德於民而成其同欲。”説“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的“命定論”有助於賦予君主神性,有助於管理從而其合法性的話,那麼“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的“命正論”則必將因其在現實的社會運作過程中顯示出更高的而對前者的取代。當然,取代並不意味德與天的聯結即便告中斷,而只能説是人文和理性的色彩更濃更重了。

這“德”、“明德”、“明明德”產生的語境。“德”就其得之於天而言,它是“應然”的性;就其施之於人而言,它是美善的根據。所謂“明德”將本之於天的應然之美善落實為。《詩·魯頌·泮水》:“穆穆魯侯,敬明其德;明明魯侯,克明其德”。這些詩句所指涉者偏於人君主與天的關係能夠順應天之意旨。《書·康誥》“明德慎罰”中的“明德”意義與此不同,但仍一脈相承。《左傳》稱:“明德慎罰,文王造周也。明德,務崇之之謂也。慎罰,務去之之謂也。”這裏的“明德”一詞,顯然按韋昭的理解更合適。韋昭注《國語·周語上》“先王耀德不觀兵”謂:“耀,明也。明德,尚道化也。”指的是以道化民的行政措施。

説“明德”和“克明其德”意義如彼,那麼,“明明德”又當如何解讀才於義為允切呢?簡單地説,“明德”主要是天而為言,即君主根據上天好生之德以道化民眾;“明明德”則主要是古聖先王而為言,即貴族弟子效法古聖先王的施政之方,將有“成命”在身的貴族弟子先天所具的德性呈現。

貴族子弟之德異於尋常人等至少在當時是社會的共識,它是由後天的建構才得以的。《詩·大明》雲:“有命自天,命此文王。”特殊之德亦謂“明德”,作美德解。其來歷亦與“尚道化”:“明明在下,赫赫在上。”鄭箋雲:“明明者,文王、武王施明德於天下,其徵應炤晢於天,謂三辰效驗。”上天可以察知之謂“明”。由“明明”之見信於天而使“明德”之“明”語意上生成美好之義,即由善而轉換成美自是自然而然。《書·君陳》:“至治馨香,感於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王室子弟來説,既美好又神聖的“明德”已是與生俱來的資質了。

但此“明德”資質,就如同當初得之於天的德一樣,仍然是有待於來證明或“懋昭”的。《詩·昊天有成命》所述頗適合用以詮釋此情境。“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鄭箋》雲:“昊天,天大號也。有成命者,言周自後稷之生而已有王命也。文王、武王受其業,施行道德,成此王功,不敢自安逸,早夜始信順天命,不敢懈倦,行寬仁安靜之政以定天下。”已有“王命”,但仍須“行寬仁安靜之政以定天下”,“成此王功”,兑現其與天之間的契約,以天命。《正義》雲:“《中侯·苗興》稱堯受圖書,已有稷名在錄,言其苗裔當王。是周自後稷之生,已有王命,言其有將王之兆也。《傳》訓命為信,既信,必將順之。”因為商紂曾經“居天下之大位,而又殷之正嫡,以其為惡之故,天乃絕而棄之,使其教令不通達於四方,為四方所共叛,而天命歸文王。是為天命難信也。”《大學》的傳文也引《詩》來説明這點:“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鑑於殷,峻命不易。”

可以説,“明明德”是要喚醒的神性自覺責任感或使命感,順信天命以行,而言要承繼先王志業,以道化民。《大學》傳文在對“八條目”逐條疏解後即總結道,“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宋汪焯編《曾子全書》時將此篇定名為“明明德”,應該説不無道理。

大學之道作文 篇四

《老子》有云:“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所謂師生,便是善人——有德之人——教導不善人,亦是開鑿、雕琢一塊璞玉的過程。

《大學》亦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故而學是為了傳播德行。若學生無德,師應教之,教之不改,只得怒而斥之,逐出師門。

前些日子一位碩士生郝同學在網上發佈了對幾位知名教授的侮辱,其師提醒他為人有德,治學謙虛,這是盡到了師長的本分,“明明德”,使弟子明白道理與德行。然而郝同學屢教不改,孫教授極度震怒,只得將其逐出師門。

有人認為,孫教授此舉太過小題大做,這樣一來,那位郝同學將來在學界怎有立足之地?然而。試想一下,若此般侮辱言論已公之於眾,平日裏那狂徒不知已有多少次口誅筆伐。子曰:君子慎其獨也。越是獨處便越應謹慎,郝同學心術不正,反映在外便是行為不端,口出狂言。

更有人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此,豈非違背育人之道?非也。無論是哪所學校的校訓,都將教書育人與美德相聯繫,正如清華大學的“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師應有德,更應授生以德。生無德,教之。屢教不學,本就是無德的標誌,難道要再執意去教不成?佛有寶相莊重,憐憫世人之相,卻也有雷霆之怒,凡人不亦如此?是可忍,孰不可忍。教育在於明德,逐出門牆,不過是較為激烈、迫不得已的手段罷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師者授之以漁,生者學之以禮。教化育人,素來如春風化雨,點滴浸潤,潤物無聲,卻也有時一聲春雷,震徹心扉。誠者自成,道者自道。明白道理是要靠自己去尋路的,老師只是最初為你指明方向,撥開迷霧的人,他教你用德行作船,用誠實築路,教你用心去經歷。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所以明明德也。傳道,授之以理;授業解惑,授之以漁;明明德,授之以德。

對於老師們來説,吾愛吾徒,吾更愛真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