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馬哲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09K

馬哲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大二上馬哲小論文:讀《哲學的貧困》有感 篇一

馬克思批判經濟學家將資產階級制度論證是天然的,永恆的觀點。他指出考察封建的生產,必須把它當做以對抗為基礎的生產方式來考察。馬克思初步闡述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他指出:“生產方式,生產力在其中發展的那些規律,並不是永恆的規律,而是同人民及其生產力的一定發展相適應的東西,人們生產力的一切變化必然引起他們的生產關係的變化嗎?由於最重要的是不使文明的果實——已經獲得的生產力被剝奪,所以必須粉碎生產力在其中產生的那些傳統形式。”

在對所有權的論述中,馬克思指出“在每個歷史時代中所有權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社會關係下面發展起來的”,因此,馬克思反對將所有權作為一種獨立的關係、一種特殊的的範疇、一種抽象的和永恆的觀念來下定義,他認為“給資產階級的所有權下定義不外是把資產階級生產的全部社會關係描述一番。”

我認為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精髓,反對抽象的概念和觀念,反對一勞永逸找出社會的規律來指導社會的運行。所以,那些孤立將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作為歷史唯物主義教條,割裂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以及必須從一定的社會形式進行考慮。應該更全面的論述是一定的社會存在決定一定的社會意識。“一定的”限定更突出社會生產方式的階段性。馬克思也從來沒有抽象的談論社會,他進行研究時,也是分析一定社會階段的社會。例如,封建社會,資產階級社會,原始社會等等。

從來都沒有抽象的人性,人都是一定社會關係的產物,都是出於一定社會交往形式中人。不能將抽離出來,談論所謂人性的“善”與“惡”,必須將人放在一定的社會生產關係中,從中進行考察。

馬哲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馬哲”課是一門非常枯燥的學科,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無非是一些空洞的理論、抽象的概念什麼的。在現實社會中,‘色的實際應用度好像一點也不為人所察覺。由此,我自作聰明,自以為是地認為哲學就是一門浪費光陰、消磨時光、無聊透頂的東西。於是我對它的學習不抱多少希望。然而,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居然喜歡上了它,而且是發自內心地對“馬哲”課充滿了期待,這也讓我很是意外。而這一切的轉變要從上第一節“馬哲”課説開……

進人大學後的第一節“馬哲”課,我心依然,認為這節課肯定很無聊。於是隨意地打開書,睡眼朦隴,磕睡正在醖釀之中。這時老師出現了。他一開始就討論起了吸引人的話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大學生最缺少什麼?大學本科生為什麼要開設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如何學好哲學?…每個人都有學好一門課的衝動,即使是很不情願。於是我耐心地聽他講着,磕睡也漸漸地消失了。老師的話很幽默、風趣,語調抑揚頓挫,表情豐富,話語真摯,每一點都有吸引人聽下去的魅力。他在這節課上給我們講了許多以前的學姐學長≤≥們的事例,每一個都使我感觸良深:一切的文學作品,它需要的僅僅是一個“真”字,只有此才能打動讀者的心,引起讀者的共鳴。老師的課就是體現出了兩個字:“真” 和“情”。也正因為有這兩個字,我才真正接受了這門課,我的心靈才得以洗滌。

於是乎,我喜歡上了“馬哲”課和平易近人的馬哲老師了。但他接下來的一招,卻又讓我有些後泊不已:他要求我們寫一篇 4500字的課程論文。這的確是個高難度的任務。莫説論文是啥東西我未曾聽過,即使是對那4500字,也夠讓我望而生畏。但就是他這高深莫測的一招,讓我瞭解了論文,更讓我明白了哲學那包羅萬象的宏偉氣度以及博大精深的奧妙。因為在圖書館找資料時,我看到了好多方面的社會問題都和“馬哲”有“近親”關係。我似乎一下子知道了許多過去所不知道的東西。

老師似乎有一種獨特的能力,這就是他能把書本上的知識很自然地融合到現實社會之中,就好像這些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的一舉一動中運用着。所以,“馬哲”課你永遠不會感到無聊,你不會有想打磕睡或看雜誌的慾望,不會覺得時間漫長難熬,因為教室裏的氣氛總是輕鬆、活躍,笑聲盈耳。

一學期的“馬哲”課,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像現象與本質,它可以用來剖析人的行為及內心世界,讓你不會盲目地順從或崇拜,而是更深人地去分析;還有用辯證的觀點去看待各種事情,用生產力的理論去解釋我國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等等。總之,通過“馬哲”課的學習,我感覺到我成熟了,我聰明瞭。馬克思主義哲學課是我的心靈洗滌之路。

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會了我辯證的思維

半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將要在今天下午畫上句號。為了能夠交上一分滿意的答卷,為了能將最終的句號劃得圓些,我們在緊張的複習中度過了這不安的兒天。然而,就在我犧牲了中午的午休看完了學習手冊上所有選擇題,然後用涼水洗了把臉後匆匆趕到考場時,老師宣佈了新的考核計劃。我不禁佩服起老師的創意。對於被高中時鋪天蓋地的試卷訓練到麻木的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的閃爍點,看到了大學學習本質的東西,我很激動,能在 “馬哲”課程終結的今天,得到這番收穫,讓我對大學“教”與“學”有了新的認識。

這學期我們開了十門課,其中理論課有六門,而我們最喜歡的是馬哲、社會學、心理學。學生對於一門課的喜歡和興趣主要產生於兩個方面的根源。一是因為學科內容的新穎,比如社會學和心理學是我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學科,因而容易引起我們的興趣)而另一方面是該學科的任課老師,他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能夠激起學生對這一學科的興趣,比如“馬哲”這一課。

“馬哲”的內容對於學文科的我們來説,並不陌生。國中、高中階段就已經對其有了初步的瞭解,現在只是更加系統更加全面地來學習。其實在以前,我一直認為這門學科枯燥乏味,但經過了這半年的學習後讓我徹底改變了自己原來的看法。

老師的教學不是單調的平鋪直敍,而總是用一些恰如其分的例子來證明他的觀點,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方便事與理結合起來記憶。許多名人的事蹟、名言警句都來自“馬哲”的課堂上,記載在筆記本上,貯存到我們心裏。比如老師引用國家領導人在訪美時所作的演講:“將美國社會的一個小問題在中國乘以13 億,就成為一個大的問題。將中國某一產業的鉅額產值除以13億,就成為一個很小的收益。”來教會我們什麼是辯證思維,什麼是中國的具體國情,什麼是中美之間的差距。

老師讓我們開了個寫課程論文的頭。這個經歷和感受至今留在我們心頭。記得第一節“馬哲”課上,老師就佈置了十週後要交的一篇四千多字的論文,對於從未寫過論文的我們,對於大學聯考作文僅要求八百字的我們,當時的確嚇蒙了頭。不過老師細心地給我們講述了他收藏多年的那篇關於美國教育的一篇文章,講那個就讀於美國一所國小的中國小男孩寫論文的故事,就這樣掃消了我們第一次寫論文的許多顧慮和強烈的恐懼心理。以至到了十週之後的那堂課上,我們手握着各自用汗水和精力換來的第一份論文,自豪地站起來,大聲説出我論文的題目,我寫它的原因及我淪文的結構。那整整兩堂課的交流,不僅讓大家找到了自我的價值感和滿足感。更讓我們對於論文多了一份經驗和思考,70多篇論文展示着70多份心血和才華,閃爍着70多團思維的火花。然而,我們有沒有思考過,激起這些火花的人是誰?給我們提供交流機會的人是誰?讓我們展示自己的人是誰?

半年的“馬哲”課程就要結束。站在終點的位置上,回首曾經走過的路途,忘了是從哪裏開始的,記住的只是一串一串的腳印。或深或淺地留在我們曾經一起走過的路上,記載着我們付出過的,我們收穫過的。從最開始的緒論,再到唯物論,接着是辯證法,然後是認識論,還有後來的唯物史觀,一個完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顯現在我們腦中。一點一滴的知識從去向不明的三寸粉筆頭傳播到我們的腦裏,從老師的三尺講台傳播到我們心裏。也好,對於哲學的遼闊,我們所瞭解和掌握的知識和信息顯得非常渺小,但我們無海地走過了這半年。我們確確實實收穫了很多很多,我要感激我的“馬哲”課,更要感激教我“馬哲”課的老師。

大二上馬哲小論文:讀《哲學的貧困》有感 篇三

——給或與我有同樣感受的朋友

首先我要説明,這篇文章並不能真實地反映《哲學的貧困》一書。若讀者認為寫得還不錯,那是因受此書的啟發。若讀者認為寫得糟糕,那純粹是我筆力不足、見識不夠。《哲學的貧困》是一本偉大的著作。馬克思以此書批判了蒲魯東的《貧困的哲學》一書。雖然書名飽含對蒲魯東的學説的諷刺,這本書卻並非是情感的宣泄,而是針鋒相對地指出了蒲魯東經濟學説中缺漏之處,並涵蓋了經濟學、社會學、哲學、政治經濟學等多方面內容。這其中有對小資產者侷限性的批判,有對古典經濟學家學説的評述,有對社會階級與生產力關係的深刻認識,有對黑格爾辯證法的獨到理解,有對世界無產者發出的熱烈號召。馬克思思想之博大深刻,非此短短數語所能言盡。馬克思韋伯説,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連篇累牘地談論直覺體知只不過掩飾了自己對對象毫無洞見。我仍斗膽以單薄之筆力寫下這篇小文,暴露我的無知與見識短淺。只願不會冒犯了馬克思的著作。

《哲學的貧困》中,馬克思闡述了黑格爾的辯證法,並與蒲魯東的"辯證法"兩相對比,批評了"蒲魯東"對辯證法的錯誤應用。讀完其中馬克思關於辯證法的論述,我發現,我也許從來沒有真正理解過辯證法。

今年暑假,看了劉慈欣的《三體》。終究是我內心不夠強大,看完之後陷入了一種無法言説的狀態。世界很大,宇宙更大,我之存在,曾不能滄海之一粟。我對於人類,不過七十億分之一,存在與否,對人類這一種族而言,並無差別。人類之於宇宙,不過是無窮星系、無窮行星、無窮生命之中一個小小物種,存在與否,對於浩渺的宇宙而言,並無差別。在人類的小社會裏呆久後,突然意識中的世界被無限放大。而自己無限縮小。好像支持着我存在的支柱一下子坍塌了,我感到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可是已經存在了,便又只好這麼活着。像一小船漂在茫茫大海上,我漂在在塵世間,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漂着,不知道要漂向哪,就這麼漂着。這種狀態持續了很久。但我知道,在我之前,這種狀態,必有人曾經歷過。There is no new thing under the sun.

後來這種狀態似乎演化成了一種對自我、對人類現有文明的一種粗暴而愚蠢的否定。在當時的我看來,人類所作的一切都是徒勞,尤其是哲學和社會科學。這一方面是因為,我認為人類文明太過渺小,在人類文明之外,還有數不清的超智慧生命體,他們眼中的我們,就像螻蟻一樣。且萬事萬物,包括宇宙,皆有終歸於寂之日,我們現在所作的一切,都是在滅失之前的徒勞掙扎。另一方面是因為,在我看來社會科學和哲學都是人類自己對自己的反觀,以我之眼觀世界,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不管學者們再怎麼堅持用客觀的方法分析人類自己、分析社會,最後得出的仍是經過人們意識加工的結論,換句話説,我們活在我們用自己的意識架構出的世界裏。這些否定、這些解釋很難説是不愚蠢的。我將自己帶進一種虛無的狀態,作繭自縛,忘記了根本之所在:我之所以能夠產生各種各樣的看法,是因為我存在;我之所以對社會有這樣的觀察,是因為我本身就置身於社會之中。換句話説,我欲以存在之身論證自身的非存在,我欲以社會中之自我論證社會的虛無。我在否定了自身以後,就止步了。在看了《哲學的貧困》後,我才初步明白,這大概是因為,我的辯證法,甚至不如蒲魯東的"高明"。我只知正題有反題,卻忘了合題。本應是辯證的否定,而我卻只記得自己否定自己,忘記了自己發展自己---我的"辯證法"是跛足的。其實,一切最終都會滅失,但並不能因"終將滅失"這一結果,而否認存在這一過程的意義。高三的我,也曾經持有過類似的結果導向的觀點。萬物歸無固然是無法避免的宿命,但在清零之前,一切都還存在着。

《哲學的貧困》中令我感觸頗深的另一點,即馬克思關於人與社會關係的觀點。人是社會中的人,社會是人組成的社會。人與社會相互作用着,社會改變着人,人也改變着社會。看過一則小故事,故事描述了飛機三個不同機艙內的乘客,在等待起飛時的不同行為:頭等艙的人在閲讀,商務艙的人在用電腦,經濟艙的人在玩手機。如果現實和這故事一樣,發展到這裏就戛然而止,那麼社會階層將會就此固定:低階層的人永遠是低階層的人,不得翻身;高階層的人永遠是高階層的人,絕不會被拉下神壇---每個人一出生,就能看見生命的終點。這種宿命論的觀點,有一定道理,但卻偏頗---它只看到了社會資本的積累性和繼承性,卻沒有看到埋藏在相對穩定的社會關係下變革性的力量。"人們不能自由選擇構成其全部歷史基礎的自己的生產力,因為任何生產力都是既得的力量,即以往活動的產物。"生產力的發展總是建立在既有的物質基礎之上,不斷積累,不斷髮展。那生產關係呢?"隨着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着生產方式即保證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係。""人們的社會歷史,始終只不過是他們個體發展的歷史,不管他們是否意識到這點。"這兩句話,説明了兩點。第一,生產關係---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社會關係,不是恆久不變的,它們隨着生產力變化而變化,是歷史的、暫時的。第二,人類的社會歷史,是由單個個體的發展歷史所構成的。雖然單獨來看,每一個生命都是渺小的;但正是這一個個渺小的個體,整合在一起,人類作為一個種族才得延續。這兩句話合在理解,在我看來,恰好能夠反駁上文所述的那種宿命論的觀點。首先,就人類社會整體而言,生產關係隨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變化;其次,就每一個個體而言,其社會關係不是繼承性的或恆久不變的。由於人類社會的歷史是每一個個體發展的歷史,由果及因,當人類社會整體生產關係發生變化意味着,其中個體的社會關係不可能是恆定不變的。之所以説馬克思主義是革命性的,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或許在於,它破除了等級社會的"宿命論"和階級社會的"代際繼承"等觀點,賦予了每一個個體平等的發展可能。

讀完《哲學的貧困》一書,我最大的收穫,便是我好像開始體悟我存在的意義了。我存在,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又不僅僅是一個個體-我還作為人類社會的一部分存在着。我活着,是這一個小小個體的存在的延續,也是人類這一種族的存在的延續。人類社會迄今為止的一切產物,都是為了種族的延續,物質產物自不必説,而精神產物—我們制定法律,是為了規制越軌的行為;我們信仰宗教,是為了尋求心靈的慰藉;我們創造藝術,是為了表達對美的追求;我們研究科學,是為了探索我們周遭的世界;我們思考哲學,是為了瞭解我們自身……既然已經存在了,就好好地活下去吧。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活下去,作為人類的一份子活下去。存在的意義,隱於存在之物中。

哲學心得體會 篇四

如果讓你為自己的快樂列份需求清單,上面會有些什麼呢?是否寫着有房有車,擁有DiorPrada,小資小調,名望權勢……拿着這個問題去問了幾個朋友,給出的答案中物質需求均是極重要的條件,卻少有提及精神需求。

精神的需求在這個崇拜財富的時代已可憐到被遺忘的地步。

和朋友談論到自己喜歡崇敬的教師教授思想如何如何,經歷如何如何時,換來的總是不以為然。“博士、教授有什麼了不起的,還不如國中畢業的農民企業家。”這樣的迴應總是把我整的啞口無言。人價值的取向本該多元,而如今經商做官是大家眼中最具成功的人士,也是最快樂的。

《哲學的慰藉》第二部分,阿蘭•德波頓提到了伊壁鳩魯和他的思想。伊壁鳩魯的倫理學説認為快樂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沒有快樂,就不可能有善。快樂包括肉體上的快樂,也包括精神上的快樂。在伊壁鳩魯看來,我們並不知道真正能使我們感到快樂的是什麼。

一次和朋友在看時尚雜誌,朋友指着印有奢侈手錶的那頁説,如果有了這個就説明一切了吧。“啊?!不能説明什麼啊,不是錢多沒地方用,就是無聊的暴發户。有這錢不如搞慈善去。”然後是幾秒的沉默……

你買江詩丹頓可以,買浪琴也不錯,重要的是喜歡適合自己。物質擁有的快樂是無止境的,你有能力買歐萊雅,就會想去買Dior。在Dior Marketing工作過的朋友告訴我,這些東西的成分其實一樣。價格的差異在於廣告包裝和品牌定位,而有的人就是有錢喜歡買貴的,中檔高檔的區別只是面對不同消費層次的人罷了。用大寶覺得效果好何必偏要買dior呢。

德波頓在書中説,如果我們生性不是那麼容易受暗示的影響,廣告就不會這樣時興。被某種商品的廣告包圍時,我們可能就會突然説:我想要那個東西。但是假如我們沒有看見這個廣告,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覺得需要它。盧克來修説了“人們是憑道聽途説,而不是憑自己的見證產生需求的”。實際上我們很難弄清楚什麼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大家削尖了腦袋買這些廣告雜誌上的東西以此來標榜自己,從而獲得快樂快感。可這些快樂是長久的永恆的嗎?對物質的過分渴望只會讓本可滿足的人不能平靜,往往還導致痛苦。

你可以有更多的錢,但那不一定意味着你可以擁有更多的快樂。在快樂與金錢的關係上,伊壁鳩魯告訴我們,一開始,你擁有越多的錢你就越快樂。之後,金錢與快樂的聯繫逐漸的分離了,即使你擁有的錢再多,你的快樂水平也仍然停止在原處。真正的快樂對於物質的依賴十分有限,無非是食、住、衣的基本條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財富的增加便不再能帶來快樂的增加了。

物質和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協調的產物,能忠於自己的理想又擁有很多金錢,是太難的事,我們只有學會選擇和協調。快樂更多地依賴於精神而非物質,品嚐過兩種快樂的人都可以憑自身的體驗予以證明。我們往往在追逐物質的路途上丟棄精神快樂,而在擁有物質後再用金錢去填補精神的空虛。而那些用物質換來的精神文化享受早就充滿商業細胞。人們就這麼周而復始的循環着。

就財富收入而言,真正的收入並不單單是物質,除了金錢還該包括閒暇時間和受人尊重的程度。以此來算,兩個大學同班同學,一個整天在4A公司忙,一個在大學教書育人,他們的收入總分高低是顯而易見的。

伊壁鳩魯開的快樂需求清單是1.友誼2.自由3.思想。

德波頓給的是1.茅屋一間2.友誼3.避免有上級、受恩惠、勾心鬥角4.思想5.貝里尼的《聖母像》。

“快樂可能得之不易,不過障礙不在金錢方面。”

你的快樂的需求清單上是些什麼呢?

哲學心得體會 篇五

作為總經理,我有幸為豐登化工服務十年,曾與全體員工一起經歷了無數磨難,也曾取得過驕人的業績。在胡總的引領下成為盛和塾塾生,我通過學習稻盛哲學,深刻體會到:只要是踐行良知的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都存在着驚人的相似,最後的結果也一定會相似!

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回顧和分享豐登公司近十年來值得銘記的幾次事件:

1、20xx年,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公司經營陷入困境,管理層認為無法繼續經營,決定停產轉產。由於沒有向員工表達清楚原因和措施,使員工產生誤會,最後引發了聚眾事件,造成了惡劣的影響。當時我很不理解,員工為什麼會有這樣過激的行為?直到學習了稻盛哲學才找到答案,豐登的員工隊伍中充滿着可燃型和自燃型的人,極少有不燃型的人,這本是幸事!只是一些人的人生方程式中的思維方式錯了,所以造成了錯誤的結果!

2、20xx年,經過陣痛的豐登公司,上下擰成一股繩,共同努力,水煤漿工藝取得了成功,給公司帶來了“生機”!同時抓住機遇,攻破了廢水製漿焚燒難題,使公司出現了“神機”。這正應驗了稻盛的一句話:只要你全力以赴,神就會出現!

3、20xx年,省內“合成氨同行”沒能渡過金融危機,紛紛倒閉,豐登公司的經營環境得到了改善!堅信“持續就是力量,”已經不行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開始!工業碳銨產品市場開發的成功,促使我們的產品轉型升級。取消經銷商進入終端客户、利用銷售半徑優勢擴大液氨零售、改變經營理念,做到銷售最大化,費用最小化、減少中間環節……實現了公司10%以上的利潤增長!

4、20xx年《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取得令我們敢於”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在水煤漿工藝中引入有機廢水,這在煤化工領域是沒人敢嘗試的技術。我們想到煤的化學成份大部分是有機物,而且有很多也正是藥品的基礎原料,如果將藥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再回到煤化工中,就可以實現綜合循環利用。如果取得經營許可證,就能為社會的環保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如果通過國家環保協會和石化協會的技術推廣,就可以為國家的環保事業作貢獻,也為股東帶來回報,此事非常有義意!按照這樣的思路,朝着這樣的方向,豐登公司付出了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結果夢想真的實現了!

5、20xx年收購紹興化工,在不斷的”動機善嗎?私心無嗎?“的`自問自答中,豐登向胡總提出了收購建議!由於豐登擁有獨創的專利、專有技術和十四年國企改革的管理經驗,以及每年大於20xx年與寧波四明化工簽訂”水煤漿工藝處置危險廢物技術合作協議“,為豐登技術服務模式創新打下堅實基礎。在每天都要”創造性地工作“的思想指引下,豐登公司嘗試專利、專有技術轉讓和技術服務相結合的創新模式,與四明化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每年以銷售額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技術服務費為對方提供危廢處理服務。為實現企業高額利潤,實現員工幸福打好基礎!

這些親生經歷的事情給我帶來了切實的感悟,持續的力量能將”平凡“變為”非凡“,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在人生、工作的方程式中,對正確的思維方式,就應該堅持、堅持、再堅持,並且持續不斷地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神靈終會現身!

哲學心得體會 篇六

在我看來,京瓷哲學是一部修身養性的書,認真讀它並將其中的一些東西印射到自己身上時,會覺得頭皮有點癢,總覺得能説到人心坎裏。

(一)提高心性

讀了書總會覺得自己以前的視野真的好小,有時候把眼光放大一點會覺得渾身舒服。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做一個好人,要有一顆善良的心,要努力,要上進。但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我除了回答“這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枉來世間走一遭”。的答案或類似的説法外真的不知道如何再深刻的去詮釋。直到我看到“與宇宙的意志相協調”。

宇宙至今還在不斷擴張,它不會停止片刻,不會安於現狀,它不斷的推進萬事萬物向前發展進化。人類作為組成宇宙的一部分,當然要與宇宙的意志相協調,只有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充滿光明,所以反省自己的心性是否能與宇宙的意志相協調至關重要。

(二)精益求精

“在人的行為中,最值得敬佩的,最為美好的便是利他行為”。我十分同意這句話,人類由於肉身的存在,使的我們在大多情況下都是為自己着想的,我相信我們中大多數人小時候做好事學雷鋒也大多是為了老師或父母的誇獎,長大後做好事一是因為道德的約束,二是為了一些社會效應,説白了還是為了自己。但不可否認還是有的人是因為真的是修養高心靈美,以利他行為作為自己幸福的源泉。

在我看來,無論處於什麼樣的原因(當然一些虛假或犯罪的情況以及危機社會和諧的情況除外),只要一個人的利他行為真的能幫助別人或者能引起社會上某種和諧的效應我們就應該提倡。比如我很贊成陳光標在地震後高調的捐款捐物,但是我很反對陳光標到一個地方高調的不分男女老幼的排隊發錢。我贊成前者是因為他能形成相對和諧的風氣,我反對後者是因為這種行為不但不能幫助一些人反而會引起社會的發展不正之風。最近李小璐在微博被騙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騙子利用李小璐是個媽媽的身份以別人家生病的孩子來騙走了李小璐的錢。事後有人罵騙子可恨讚揚李小璐善良,也有人説這是李小璐在炒作,不管如何我們作為大眾中的一員一定是要往好了看,畢竟在李小璐的幫助下這位患病的孩子得到救治,騙子的行為也得到了大家的唾棄。這個事件及弘揚的人道主義精神,有抑制了一些坑蒙拐騙的不正之風。所以我們為什麼非要抓住李小璐炒作嫌疑不放呢,意義在哪裏!正如我上個月有篇文章裏説,解讀古代聖賢我們這些非專家和研究性的人員要正説聖賢,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風氣,構建和諧的社會。這其實正是一種偉大的利他行為。

馬哲學習心得體會 篇七

首先,我的第一點感受:“馬哲”課的教學方法很“奇特”, 最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課程的考試方式也很“奇特”,考試的前幾天,一天到晚都在背學習手冊上的題目:單選、多選、辨析、簡答、論述。背得頭昏腦漲,想不到遇到這樣一個考試:論文和平時的作業加這個學習總結

關於上課,最感興趣的是聽老師講哲學家和歷史人物的故事及他們的哲學觀點,比如説馬克思、恩格斯、黑格爾、費爾巴哈、歐文等。聽這些偉人的故事會對自己產生一種激勵,產生對他們的崇拜,也就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他們那樣的人。但是要真正做起來,又不是件易事,特別是長期的堅持不懈,更是不易。也許是受到些影響,我還到圖書館借了本《愛因斯坦傳》。

發給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手冊》裏面的“人物篇” 也看過了,但發現自己“盲目”地對西方哲學家感興趣,而“中國哲學家”只是草草地一閲而過。特別感興趣的是柏拉圖,雖然他的哲學有些理想化,但個人認為這樣的理想化,再加上他的人生經歷,使之具有某種神祕的浪漫色彩。還有一個感興趣的人是尼采,特別是對他的哲學成為法西斯主義的重要思想武器這一點很想了解,但可惜的是沒有再找書來看,也就沒有了深人的瞭解。個人感覺:尼采是很有特點的一位哲學家,有別於他人。

對於《手冊》中的命題篇,我最深的感受是:有時候哲學很滑稽,比如08頁的“飛箭不動?兩段法?阿基里斯和龜”這兒個哲學命題就很有意思,兩段法給我的感覺好像是高數中的微積分,芝諾的“論證”雖然滑稽,但仍有價值,書上給予了這樣的評價。所以我認為,教材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主,雖然對一些不合理的理論作出批評,但這樣的批評仍然非常客觀。因而仍能發現錯誤理論中有價值的一面。所以,對於任何事物,都應該以客觀、辯證的方法來看,從中發現其閃光的地方,從而使自己受益。這也是我學習了“馬哲”後認識上的一個提升。

對於“馬哲”論文,我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題材,但由於沒有寫過論文,總體感覺倒像是一篇介紹性的文章,缺少研究,而跟哲學的聯繫也不直接,但是,寫一點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也是一種“享受”。同時知道了論文是怎麼一回事。

總的説來,我發現這學期的“馬哲”課學習,總是在細小的地方有收穫,上課有收穫,讀書有收穫,寫論文有收穫……還有一些收穫則是由“馬哲”課連帶到課外而自己的發現、探索和感受到的。我想,這些細小的收穫集合起來,也就是大收穫了。

以仁就是我“馬哲”課學習的總結,雖然很幼稚,但是我真實的想法。不過,我相信我會有進步,總有成熟的一天。

馬哲學習心得體會 篇八

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這門課對我們理科生來説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學校之所以安排這門課也不過是想讓我們混個學分走走形式罷了,然而,您上第一節課時舉的一個例子引起了我的深思:為什麼紅桃K集團公司在招聘員工時從那麼多的應聘者當中只挑了一個學歷史的和一個學哲學的,在我眼中他們除了會説一些沒用的大道理外其它一無是處。後來我又與您交流了我對“共產主義社會究竟能否建成”的看法,您當場指出我的看法中帶有太多的“我認為”“我覺得”,不夠客觀,並對我説學完這門課後就能從中找到答案。所以我下定決心要認真聽一下這門課,果然,學習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後讓我的人生觀、世界觀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對我以後的人生道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沒有學習馬哲之前,總以為馬哲就像高中政治一樣,認為它非常簡單,沒有什麼值得深入思考的內容。但是,學習了馬哲以後,我改變可這種看法。 其實,馬哲非常深奧,對問題的分析很到位,很透徹。同時,也使我對生活中各種問題有一種理性的態度來面對。我們平時,學習,做事,都沒有一種具體的思想來指導。或者有也不健全,不繫統,拿最簡單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事實何嘗不是這樣,我們在學習,處事何嘗不是這樣,我們在學習,處理生活中的各種事務時,如果不實踐,那只是一紙空談,毫無作用,這正是馬哲給我們正確具體的思想指導,同時我們也能更好的瞭解古人關於,那句“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的意義。

首先我覺得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之後,思想有了層次的提高。這之中包括很多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潛移默化的擴大了視野。在老師的教導下,正確的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處理生活實踐中的問題,給我帶來了深遠的意義。在看待各種現象和問題時,學着去理性思考。學着通過現象看本質,讓我瞭解到客觀真實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歷史觀這些原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應該遵守的原則。 我個人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對我們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馬克思主義理論課讓我受益匪淺。 學習了馬克思主義?我知道了要用辯證的眼光和思維來看待思考這個世界?要看到事物的各個方面?以及事物之間的聯繫。萬事萬物之間都存在着辯證的聯繫?是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在生活學習中我看待事物?思考事情更全面了?不會只考慮到一方面?考慮得更周全?也更成熟了。 通過對馬克思主義認識實踐論的學習?明白了要知行合一?“人之能力在知行”?要知行並重?在學習了理論知識後?一定要充分實踐?將其應用?並總結經驗。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這對現在的大學學習也有着舉足輕重的意義?使我們的學習更為紮實?更具實際應用價值。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僅對個人產生了重大影響?對整個社會也有極大的進步意義。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歷史觀在中國社會發展中起了重大作用?效率與平等之間的關係?值得大家思考。對社會發展的意義是不可忽視的?因此?我們必須兼顧處理好效率與公平之間的關係。同時?也知道了局部要服從整體、眼前要配合長遠的道理。要有長遠的眼光?考慮長遠利益?並且從整體出發?局部服從整體?以集體利益為重?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之後,思想有了層次的提高。這之中包括很多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潛移默化的擴大了視野。在老師的教導下,正確的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處理生活實踐中的問題,給我帶來了深遠的意義。在看待各種現象和問題時,學着去理性思考。學着通過現象看本質,讓我瞭解到客觀真實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歷史觀這些原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應該遵守的原則。我個人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對我們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馬克思主義理論課讓我受益匪淺。

理解了哲學的基本問題即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 :一方面是思維和存在誰是第一性的問題,這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另一方面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這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自有人類以來,思維和存在就是兩類最基本的現象。兩者的關係是人和世界最本質、最基本的關係,哲學是研究整個世界的。任何哲學問題都無法迴避,首先要回答;在哲學上,關於思維和存在的關係的解釋是解決其他一切哲學問題的前提,從而也決定了全部哲學的方向、性質、進而成為一切哲學爭論的基礎,是劃分基本哲學派別€€€€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標準;在世界生活中,關於思維和存在的關係的解決是人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

還有就是懂得了什麼是實踐及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實踐是主體在神經中樞發出的命令指揮下發生、發展和結束的行為,是主體生活的擔保和根據,是主體的一種可靠的生活方式。實踐反映了主體的生存需要和客觀現實之間的矛盾,表明了主體在面對生存挑戰時所採取的積極態度。實踐是主體對客體對自己的作用、刺激和影響做出的反作用。實踐的發展不斷給人們提出認識的新課題推動着人們去從事新的探索和研究從而使認識不斷髮展 恩格斯説:“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實踐提供認識發展的可能性及其實現的必要條件:第一實踐提供瞭解決認識新課題的經驗材料。第二實踐的發展特別是近代以來的生產實踐還為科學認識提供必要的實驗儀器和工具。 實踐改造了人的主觀世界鍛鍊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人的分析和綜合的抽象能力從根本上講是來自實踐的。人的實踐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分析和綜合的活動。 人的推理能力也是在實踐中發展的有目的實踐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推理是“行動的推理”。正是隻有行動的推理才有邏輯的推理是先有實踐的邏輯才昇華為思維的邏輯。 總的來説,就認識的來源和基礎而言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實踐決定認識;就認識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以正確的認識和理論指導實踐;就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而言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知與行實踐與認識的統一強調二者的緊密結合和相互促進。

在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處理事情的時候。就有助於我們確立社會主義信念,把馬克思主義哲學運用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各項事業中去,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建設存在的矛盾,及時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

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發展相結合的表現。

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是變與不變的統一。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含義,關鍵在於區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運用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體問題得出的具體結論。要做到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必須貫徹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使我們更加了解中國及國際現狀,而且為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上提供更好的方針和思想。

我們大學生是一個非常不獨立的羣體,這主要體現在經濟上的不獨立。我們的開支幾乎全來自父母和其他親屬。所以,這也就對我們的消費有了很大的限制,我們應該提倡艱苦奮鬥,堅決抵制奢侈浪費。馬克思主義對於這一點有非常經典的論述,那就是質變和量變的關係。任何事物發展都採取質變和量變的形式。度,是保持事物穩定性的數量和界限,全體事物的發展都是量與質的統一,量和質統一在度中得到體現。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和質量是相互滲透的。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度的概念。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每每看到電視劇中落魄公子的形象,這應該給我們有些啟發,對我們的行動有點指導。我們的校園裏,看到的教授不是銀裝素裹,而最受到同學們的尊敬;教授騎自行車上課不被同學笑話,而是被我們在課堂上的風采所折服。一個民族也是這樣,如果人人都奢侈浪費,不注意量入為出,毫無風險意識,那麼這個民族也就危險了。

當今社會竟爭日趨激烈,對同學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我們應當自自覺的培養一種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我們必須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理論和實踐上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做到自覺的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的形而上學中解放出來,不斷的有所新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這具體到們大學就是要改變我們舊的觀念比如就業,提高我們的精神文化修養,不要盲目的崇拜,要有自己的新觀點;在人生價值觀上有些創新的思維。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中,這就要求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要用發展的思維做事情,這是我們能適應新變化,滿足新要求的根本所在。

認識的任務不僅在於解釋世界,更重要在於改造世界。堅持認識與實踐的統一歸根就是將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結合起來。“螞蟻具有和我們不同的眼睛,它們能看見我們看不見的光線,但是在認識我勻所看不見的光線時,我們的成就比螞蟻大的多。我們能夠證明螞蟻看的見我們看不見的東西,而且這種證明是以我們眼睛所造成的直覺基礎,這就證明人眼睛的特殊結構並不是我們認識的絕對界線”所以,大學生在學習中不能袖手旁觀,而是要去“動手動腳”。對於所學的知識,只有在實踐中才有實現知識的價值,才能重新和更深層次的經驗和認識,從而將自己的知識掌握和更牢,以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名大學生。

從學校和個人方面來講。大學校園是我們中學的理想,高中的努力讓我們擁有了在這美好的學校學習的機會。在這個時期我們會有目標和理想。我們有挫敗感、孤獨、崇拜、和缺少激情。人無志不可以立,大學生的美好年華理應在激情中實現自己的志。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對我們的行

為具有導向作用。我們提倡先進文化和道德,只有發揮馬克思主義的導向作用,才能使我們知榮辱,才能使我們在大學中努力的學習生活而不庸庸碌碌。胡錦濤同志指出,在我們社會主義社會裏,要引導廣大幹部羣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是馬克思主義旗幟鮮明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體現,也是優秀民族文化的凝練。我們大學生一定要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追求真善美,作為我們明辨是非,為人形事的座右銘。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對我們的指引作用是巨大的。我們以社會主義榮辱貢作為行動指南也是將馬克思主義作為行動指南。

從家庭來講,對於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父母可以不過問。但是對於關乎孩子命運前途問題上父母可以做出自己的見解。雖然有的時候我們會不耐其煩,但是有一天我們會發現你們的話很有用,至少作為父母的孩子和老師的學生我是這麼認為的。對於父母的教訓我都接受,我相信我們是有理由的。在當父母看到孩子接受了我們的觀點時,我們也是高興的。這不是一個權威在起作用,而是感到我們活出來的權威得到了別人的信服。

另外,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不僅發現了剩餘價值產生的祕密,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被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經濟發展和社會化生產的一般規律。生產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為了獲取儘可能多的剩餘價值,資本家用盡了各種辦法來儘量地剝削工人,而最基本的方法有兩種,即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資本家主要依靠絕對剩餘價值生產來提高剝削程度。隨着生產技術條件的不斷改進和工人階級反抗資本家延長工作日的鬥爭力量的增強,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所以生產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生產發展集中和資本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引起壟斷。壟斷是在自由競爭中形成的,是作為自由競爭的對立而產生的,但是,壟斷並不能消除競爭,反而是競爭變得更加複雜和劇烈。原因有:第一,壟斷沒有消除產生競爭的經濟條件。第二,壟斷必須通過競爭來維持。第三,社會是複雜多樣的,任何壟斷組織都不可能把包羅萬象的社會都包下來。總之,在壟斷條件下,在壟斷組織內部、壟斷組織之間以及壟斷資本家集團之間,壟斷組織同非壟斷組織之間以及中小企業之間存在着廣泛而激烈的競爭。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新發展,它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首先,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運用掌握的鉅額資本投入社會再生產過程,興辦那些私人資本無力興辦的、適應新科技發展要求的巨大工程。

除了剖析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馬克思也構想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並揚言社會主義社會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是社會主義歷史上的歷史性的飛躍。過程中既有輝煌的成就,也有嚴重的挫折;既有豐富的歷史經驗,又有深刻的歷史教訓。但我們堅信社會主義必然會取代資本主義,同時人類也必然會走進共產主義。

以上是我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一些理解,然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哲學發展史上的偉大變革,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徹底的唯物主義哲學,並非三言兩語

為具有導向作用。我們提倡先進文化和道德,只有發揮馬克思主義的導向作用,才能使我們知榮辱,才能使我們在大學中努力的學習生活而不庸庸碌碌。胡錦濤同志指出,在我們社會主義社會裏,要引導廣大幹部羣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是馬克思主義旗幟鮮明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體現,也是優秀民族文化的凝練。我們大學生一定要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追求真善美,作為我們明辨是非,為人形事的座右銘。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對我們的指引作用是巨大的。我們以社會主義榮辱貢作為行動指南也是將馬克思主義作為行動指南。

從家庭來講,對於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父母可以不過問。但是對於關乎孩子命運前途問題上父母可以做出自己的見解。雖然有的時候我們會不耐其煩,但是有一天我們會發現你們的話很有用,至少作為父母的孩子和老師的學生我是這麼認為的。對於父母的教訓我都接受,我相信我們是有理由的。在當父母看到孩子接受了我們的觀點時,我們也是高興的。這不是一個權威在起作用,而是感到我們活出來的權威得到了別人的信服。

另外,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不僅發現了剩餘價值產生的祕密,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被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經濟發展和社會化生產的一般規律。生產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為了獲取儘可能多的剩餘價值,資本家用盡了各種辦法來儘量地剝削工人,而最基本的方法有兩種,即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資本家主要依靠絕對剩餘價值生產來提高剝削程度。隨着生產技術條件的不斷改進和工人階級反抗資本家延長工作日的鬥爭力量的增強,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所以生產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生產發展集中和資本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引起壟斷。壟斷是在自由競爭中形成的,是作為自由競爭的對立而產生的,但是,壟斷並不能消除競爭,反而是競爭變得更加複雜和劇烈。原因有:第一,壟斷沒有消除產生競爭的經濟條件。第二,壟斷必須通過競爭來維持。第三,社會是複雜多樣的,任何壟斷組織都不可能把包羅萬象的社會都包下來。總之,在壟斷條件下,在壟斷組織內部、壟斷組織之間以及壟斷資本家集團之間,壟斷組織同非壟斷組織之間以及中小企業之間存在着廣泛而激烈的競爭。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新發展,它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首先,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運用掌握的鉅額資本投入社會再生產過程,興辦那些私人資本無力興辦的、適應新科技發展要求的巨大工程。

除了剖析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馬克思也構想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並揚言社會主義社會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是社會主義歷史上的歷史性的飛躍。過程中既有輝煌的成就,也有嚴重的挫折;既有豐富的歷史經驗,又有深刻的歷史教訓。但我們堅信社會主義必然會取代資本主義,同時人類也必然會走進共產主義。

以上是我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一些理解,然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哲學發展史上的偉大變革,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徹底的唯物主義哲學,並非三言兩語

哲學心得體會 篇九

通過學習稻盛和夫,我不再為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難而感到煩惱,我學會了對人生進行反思,我明白了每一次的坎坷都是一種鍛鍊,只要我以好的心態去面對並且能夠不斷的付出努力,我將收穫是心志的磨練、能力的提升。

稻盛和夫讓我明白平凡的人也能夠創造不平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稻盛和夫小時候並不是一個天資聰慧的孩子,他在求學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即使他一直堅持努力也沒能上一所名校,他畢業後找工作又遇到很多的困難最後去了一個經濟狀況非常不景氣的公司,很多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抱怨命運但是稻盛和夫沒有,當和他一起來公司的那些應屆畢業生都紛紛跳槽時稻盛和夫選擇了全力以赴去工作,他在工作中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稻盛和夫在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讓他的命運就此扭轉。如果他不是一直努力而是怨天尤人,那麼他只會能是一個非常平庸的人,一直努力讓稻盛和夫從平凡走向了不平凡,我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也要一直努力,當我遇見困難的時候我不再畏懼不再退縮,而是不斷努力提高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夠成功,才能夠更好的為社會做貢獻。

通過稻盛和夫的學習,我明白了人無論在任何境遇下都應該有感恩之心,只有我們有一顆純淨的心靈,我們才能夠得到上天的眷顧,得到周圍人的認可,才能夠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處於順境。作為一名物業的工作人員就更應該如此,我們做的是服務業,更應該有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即便業主提出的需求不在我們的服務範圍之內我們也要想辦法為業主解決問題。我們每次為業主解決了一個問題就是做了一件善事,就是為自己積累了福報,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成就自己。

通過稻盛和夫的學習,我認識到好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稻盛和夫在每一次命運與他開玩笑的時候都能夠不向命運低頭,沒有因為自己的種種不幸的際遇而一蹶不振這與他有好的心態有很大的關係,只有有好的心態才能在遇見困難挫折的時候從容的面對,才能夠不被挫折嚇倒最終取得成功。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不斷的調整自己的心態,把每一次的坎坷當成是自身不斷提升的一個契機,讓自己以好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天的生活,俗話説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我們微笑面對生活才能成為生活中的贏家。

通過稻盛和夫的學習,我知道了要成為一個傳遞愛的人,把愛傳遞給別人,成為一個能夠影響別人,激發別人動力的人,對待下屬不能只是單純的進行管理而應該想辦法激發他們努力的慾望,讓他們不斷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對待業主每天都面帶微笑,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愛人,當成自己的親人,記住業主的所有喜好,瞭解業主的所有需求,然後用超出業主預期的服務讓業主滿意,讓業主感動。只有向周邊的人傳遞愛,我們才能夠被愛包圍,才能收穫愛。

通過稻盛和夫的學習,我知道了積極向上、心懷感恩、樂於奉獻、堅持、努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的方面需要提高,我一定會不斷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更加努力的去工作去生活,我相信我一定能夠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哲學心得體會 篇十

算起來,我們這一輩的讀者讀哲學的時間並不短,但卻始終害怕讀哲學。因為,哲學書籍常常擺出高不可攀的架勢,讓普通讀者望而生畏。弄哲學的人有時也故弄玄虛,把本來可以理解的東西弄得“一些不懂了 ”。西方哲學於文字又隔了一層,我們只好仰仗三家村夫子們的翻譯,結果追求到的是影子的影子,離真理更加遠了。我自己閲讀哲學的經歷大抵如此,也許只能怪自己愚鈍而沒有悟性。有一天,在自己的破書堆裏找到威爾•杜蘭(WILL DURANT)寫的《哲學的故事》,發現原來哲學也並不難讀如許。杜蘭説讀哲學也有快樂,連形而上學都有誘人之處。每個學哲學的人都曾有這樣的閲讀體驗,只是迫於生計,人們在刨食的過程裏忘卻了這樣的體驗。詩人勃郎寧説尋找生命的意義是日常必需一如飲食。思索生命意義的過程就是哲學的過程。《哲學的故事》和房龍的《人類的故事》一樣改變了我的閲讀習慣。我努力尋找一個學科的邊緣而懷有寫作熱情的人物的著作來享受閲讀帶來的樂趣。比如,英國的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他的《哲學的慰藉》就給了我這樣的閲讀樂趣。譯者資中筠先生推薦我讀這本小冊子時,我內心有着一向的對於書的傲慢,並不以為會一字一行一頁地讀的。

及至書到手,不知不覺竟然全讀了。資先生的散體文功夫當然給這本書的中文本增色不少。不過,原文據説也得英語古典散文的三昧的。“我一向認為,一種臻於上乘的文字首先是本土的,不是洋腔洋調

《哲學的慰藉》書分六章,分別“慰藉”與世不合、缺少錢財、受挫折、有缺陷、傷心和困難的眾生。哲學的終極作用大概就在於此吧。真正的哲學家“寧願失歡於眾,或罪於邦,而決不折腰。他決不因別人指責而收回自己的思想。”哲學家對世俗的東西棄置不顧……你可能以為我會這樣引下去。然而我不會。假如《哲學的慰藉》只有這些,我就沒有必要向讀者介紹了,這樣描述哲學家的書籍太多了,給人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哲學的慰藉》裏的每一個哲學家都是個性鮮明的人。個別人選如蒙田算不算哲學家,作者並沒有按照學院的規定來安排。我接觸蒙田超過二十年,《哲學的慰藉》卻讓我從另一個視角瞭解了這位隨筆作家。飲食男女在蒙田的筆下都有細微的觀察,異地風俗也是他散文揮發極致的對象。“我之所以為我,每一樣器官都同樣重要……我有義務向公眾展現自己完整的形象。”在寫叔本華的愛情故事時,德波頓説:“我們比鼴鼠總還有一項優勢。我們同它們一樣需要為生存而奮鬥,為繁衍後代而求偶,但是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去戲院、歌劇院和音樂廳,晚上睡在牀上還能看小説、哲學書和史詩……”這種思索本身就很有哲學意味了。寫尼采時,德波頓用了“推崇悲苦的哲學家”這樣的字眼:“很少有哲學家推崇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