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哲學課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64K

哲學課心得體會多篇

哲學課心得體會篇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又好比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事情總是如此,有一個極端就有另一個極端的代表來跟它作對。

所謂“物極必反”,本是道家哲學,便是事情發展到極端,向反方向轉化。告訴世人,告誡世人,事情的本性都有它的侷限性。我們都在找一個“度”,這個平衡點。倘若強行超越,恐怕要適得其反,喪失自己。

呂不韋與眾多門客在編輯《呂氏春秋》時,曾用“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這十二個字將物極必反詮釋的很到位;老子《道德經》中有“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到早已”的道理;清代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寫了賈府盛極必衰的過程。這一道理貫穿古今時空。

這個成語使我聯想到一個詞——慾望。若控制得當,它是我們達到某種目的的利器;若控制不當,便是使人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的兇器。所以行事為人,力求平易樸實,腳踏實地。

再舉個例子,如果吃得太多,對身體有益的物質也會轉變為對人有害的東西,所以飲食要適度;畫蛇添足,行事過於多餘,結果可能比不做還要糟糕。所以,一切都要順乎自然,要遵循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自然發展。

善從何處而來,惡也從何處而生,而那些避免邪惡的方法也會應運而生。深水在很多方面是有益的,同時也是有害的。因為深水有溺水之險,但與此同時,卻也找到了避免溺水的方法——學會游泳。所以,在困境到來時,我們也不必一籌莫展,解決的方法也在應運而生,就像小孩子一生下來,便有哭的本領,後來才學會了笑;一個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會了解快樂。

把握好事情的“平衡點”是重要的。或許我們會為此磕磕絆絆,但會在下一次幽暗時刻到來之前用光明戰勝。迴歸到本質,我們應抵抗外物誘惑,保持純真自我,萬物在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應與時代通變。遇到新問題和新需求,準確無誤的把控這個度。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哲學課心得體會篇2

哲學是什麼?小時候,我完全沒接觸過,感覺它就像是人們經常談論的那些很厲害的東西。現在,我依然不懂哲學是什麼,總以為它太難,太深奧了。幾周前,老師讓我們讀《中國哲學簡史》,我想從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我花了三個星期讀完了這本書。剛讀時,覺得挺乏味的,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大道理,但當老師推薦我們“啃”讀之後,我才發現這本書的奧妙所在:它所説的許多觀點和理論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是相吻合的,非常神奇,細細閲讀之後,感覺這本書還很有韻味。

這本書道理太多且很有深度,我只來談談對最為典型的“儒道互補”思想的粗淺看法。儒家,是一個主張“仁”“愛人”的學派,主要講述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更好的融入社會,彰顯人的善良本性。而道家卻恰恰相反,它主張“無為而治”,認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善惡因果,人們只需除去不應該做的事就可以了,以至“無為“。儒家提倡“入世”,融入社會,以人為本。而道家提倡“出世”,清心寡慾,以自然為本。這兩家看起來是對立的,毫不相干的,卻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就拿“出世”和“入世”來説吧,儒家提倡的“入世”,其實就是融入社會之中,把握好人際關係。儒家自身也已經做到了“入世”,因為儒家行事高調。漢武帝時期還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潮流,使儒家變得家喻户曉,成為當時的百家之首。相比儒家,道家就顯得低調多了,因為道家屬於那種歸隱派,它追求的是心靈上的滿足感和靈魂的超脱感,“超凡脱俗“似乎已經成為了道家的專屬名詞。況且道家崇尚人與自然,心靈的高尚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一種出世的象徵吧。

所謂“儒道互補”,就是做到既出世又入世。人類一生下來就會融入社會這個集體,在現代這個華燈璀璨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要比人與自然間的相處多得多,所以處理人際關係就顯得尤其重要。在我看來入世雖然膚淺,卻實用,出世雖然會獲得所謂的最高成就,但那是虛無縹緲的。但也不是説出世就毫無意義,畢竟人和其他動物一樣都會有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需要自我安慰,支持和鼓勵。這些都是心靈上的,是儒家思想所做不到的。我們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就好比我們現在努力學習,為的是以後能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但學習的同時我們也要堅守本心,不卑不亢不驕傲。當你不過於追求功名利祿,每天過得充實滿足的時候,你就成功了。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哲學道理,等待我們去理解,同樣,這個世界也還有許多的哲學,等待我們去思考,去探索。

哲學課心得體會篇3

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確切的説,就是,人的本質是什麼?——向來是中國哲學簡史中爭論最激烈的問題之一。

據孟子説,他那個時候,關於人性的學説,除了他自己以外,還另有三種學説。第一種是説人性既不善又不惡。第二種是説人性即可善又可惡(這意思似乎是説人性內有善惡兩種成分),第三種是説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惡。

孟子説人性善,他的意思並不是説,每個人生下來就是孔子,就是聖人。他的學説,與上述第二種學説的一個方面有某些相似之處,也就是説認為人性內有種種善的成分。他的確承認,也還有些其他成分,本身無所謂善惡,若不適當控制,就會通向惡。這些成分,他認為就是人與其他動物共有的成分。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動物”方面,嚴格的説,不應當是“人性”部分。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惡學説。這與孟子的性善學説直接相反。從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實際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學可以説是教養的哲學。他的總觀點是,凡是善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人努力的產物。價值來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創造。正是在這一點上,人在宇宙中與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荀子的人性論雖然與孟子剛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能夠成為聖人。照荀子所説,人不僅生來毫無善端,相反的倒是具有實際的惡端。在《性惡》篇中,荀子試圖證明,人生來就有求利求生的慾望。但是他也肯定,除了惡端,人同時還有智能,可以使人向善。

在我看來,“性善説”與“性惡説”二者從本質來説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因為他們對“惡”的理解不同。對於惡,我認同西方的一種説法——七罪宗(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色慾、暴食),它和“七宗罪”很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指的是各大罪行的七種主要根源,例如竊賊的慾望來自於貪婪,從本質上來説,它們不是罪,就像科技一樣,用得好能造福人類,但用的不好,就會產生無法估量的後果。

在我看來,二者的説法都自有道理,但我認為“惡”在人性中佔更大的比例。説到惡,首當其衝的就是原罪之一——嫉妒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卡耐基曾在其著作《人性的弱點》中寫道:“如果你要得到朋友,那就讓你的朋友勝過你”。這句話從人類的潛意識入手充分揭示了人性的劣根性——嫉妒讓朋友之間產生裂縫。

“嫉妒”只是“七罪宗”之一,“慾望”才算是萬惡根源。對錢財的貪慾使人成為盜賊,對權力的渴望使人成為野心家,慾壑難填説的就是人與慾望的關係。那麼,慾望就是人類之惡嗎?其實不然,在《人性的弱點》中還有這麼一句話:人類拼搏,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讚美。慾望同樣是人努力的動力,控制得好,它會助你成功,而控制的不好,它就會讓你墜入深淵。

那麼,人性中善的那面又是什麼呢?在我看來,它屬於“愛”,就像人們常説的:上帝賦予我們愛與被愛的權利。愛的情感,也許需要我們在成長中慢慢學會;但對親人的情感,或許無須學會,因為這是與生俱來的、存在於人心深處最純真的情感。人性雖然本“惡”,但我仍然能控制它,並在生活的清流中洗淨心靈的污穢,成為更好的自己!

“哲學”二字就像一朵帶刺的玫瑰,雖然看似鮮豔,但人們常常因為畏懼它的荊棘望而卻步。但在《中國哲學簡史》中,作者就好比一名技藝高超的園藝師,在他精心的修剪下,哲學變得更加簡單易懂,更加温和可親。

哲學課心得體會篇4

第一點,生命的簡單説的差不多了。接下來講的是第二點,精神的豐富。做人的幸福,是區別於其他生靈的思考的能力。作為高級的生靈,享受老天給予的區別於其他生物的品質。總結了一下人的屬性有三個方面。第一是智力,思考能力。第二是情感,也就是感受力。第三是德,是實踐能力。

智力,換句話説是自由的頭腦。人要有好奇心,對事物、對世界有了解的興趣,對知識有深切的渴望。還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善於動腦子。在周國平先生眼中,知識分子,不光要有知識,更重要的是思考的習慣,對事物有自己獨立的認識,並且執着的追求知識。他還講到丁肇中先生的故事,説做科學研究,是為了滿足好奇心而不是為了名利。作為一個人,需要對世界、對宇宙感興趣,對我們身邊的所有存在感興趣。而什麼是合格的學生,他説是有快樂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跟着老師跑的學生不是好學生。離開學校忘記那些公式與解題方法之後剩下的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羨慕所謂的專家,專家就是訓練有素的狗。

在現今社會中,談幸福的工作很難。大部分對工作的要求就是工資多一些,待遇好一些。工作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快樂最重要的領域就是快樂工作,也就是擁有自己的事業,至少要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沒有快樂工作的能力。僅僅想謀生,就不會快樂。他説了一句話,我非常的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能夠養活自己。和喜歡的人在一起,能夠讓他們也感到幸福。”這兩句話,概括了平凡生活中的幸福真諦。

第二是情感,一個人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善於感悟世界的美,這樣才能更大程度上的感受到做人的快樂。一個人內心是豐富還是貧乏,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有的人只能看到利益,看不到其他。這樣的人不能體會到真正的幸福。要如何使內心豐富呢。周國平先生説,一個方法是通過閲讀來薰陶心靈。豐富內心,讓內心有財富。

哲學課心得體會篇5

?中國哲學簡史》寫道: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反思

哲學家説到“宇宙”時,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體,相當於中國哲學家惠施所説的“大一”,給它一個定義,乃是:“至大無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當一個人對宇宙進行思索時,他就是在反思。

古希臘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説過一句很有名的話:認識你自己。這句話被稱為“哲學的源頭”,因為想要認識自身並不容易,而想要認識自己,我們就要不斷地對人生進行反思,並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統的表述出來。

其實,有關人生的學説、宇宙的學説以及知識的學説,都在這樣的思考中產生。

有的哲學家認為,在思考前,必須先對思索進行思索。我認為,這個樣子就會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只有一個一個問題思考,解決,才能繼續思考。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寫道:其實,我們用來思考的器官只有一個,如果我們懷疑自己對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們也同樣有理由懷疑自己對思索進行思索的能力。

人無論是自己思索或是與別人談論,都是在人生之中。我們對宇宙進行思索或與人談論它,都是在其中進行反思。

禪師像尋常人那樣生活,做尋常人做事情,經過從迷到悟的過程,他已把肉體的性情放下,而進入禪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後,他還要離開禪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間。這就是修身養性,禪師其實也是煩人,只不過他們的境界已經不是尋常人可比的,因為他現在的所作所為雖然和別人一樣,但他對任何事物都沒有滯着。

新的儒家強調修養須下功夫。雖説人的最終目標是無所用心,但為達到無所用心,還是要用很大氣力的。

內聖外王,是一個人想成為的最高境界。對自身修身養性,在外可以獨當一面,冷靜且完美的處理事務,而這種地步,也就是聖人了。一位聖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懷,而一個人只為一己私利,不顧他人,就是小人。這就是聖人與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像醃蘿蔔,要一點一點的入味,讀書也一樣,慢慢品味,理解深層含義。

人性本善?本惡?

哲學課心得體會篇6

學而致用,那只是孔子理想的快樂而已!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九萬里的風等待揚起東海的波濤,託舉鵬翼扶搖碧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同門曰朋,來當然是切磋修養,研討學問的;又自遠方,山高水長,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平素難得一見,這實在是可以快樂的事。“何時共把盞,重與細論文”,這多少古人所臨風懷想的美景。

然而細細想來,我們可以有另一種理解:難道朋友都在遠方?近處無友?“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不也是孔子所欣賞、所向往的麼?只是“微斯人,吾誰與歸?”現實生活的周圍卻往往沒有這樣志同道合者!

聖人可以光耀千秋,可以光照四海,卻照不亮附近凡人們的雙眸!凡人們會告訴你:太陽再鮮豔,它也有黑子,像女人臉上的雀斑;西施是美,可是她有心臟病,娶不得!所以聖人是孤獨的。所以他期待遠方有一雙慧眼,能夠看到他的光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寂寂的柴門,等待遠來的尋芳者扣響,打開一個塵封的春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偉大的人,他的痛苦在於,他是清醒的,他比平凡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他超越了他的時代;還在於他有更遠大的抱負。而這一切都是世俗所不需要的,因而他也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被理解的。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奈何這世上,謂我何求的人遠比謂我心憂的人多!更有甚者,人們總是習慣用石塊、雞蛋來迎接啟蒙者、先知者。

膽怯一點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誰以易之,於是避人且避世。

勇敢一點的人,譭譽無動乎中,榮辱在所不計。即使是舉身赴清流,也不肖於同流合污。

孔子説:我不生氣!因為我是君子,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怎麼好和小人計較?也罷,也只好如此了!否則,還有什麼能讓我寬慰自己呢?

可是當一個君子,真的好難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聲無奈的歎息,裊裊了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