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馬克思主義學習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81W

馬克思主義學習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馬克思主義學習心得體會 篇一

通過一個階段的學習,我得知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的世界觀,是工人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階級爭取階級解放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它是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特別是19世紀歐洲重大社會科學成果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它的內容涵蓋了社會性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歷史和人類社會性發展中國家與自然界的關係等諸多領域和各個方面,是極深刻和豐富的。馬克思主義留給我們的大量文獻典籍,它涉及的眾多學科門類所形成的知識海洋,不公在馬克思所處的時代,即使在今天也無愧地稱得上是博大精深。

通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學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潛移默化地擴大了視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以後我相信可以利用馬克思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能解決許多問題。馬克思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學習就是為了利用知識去解決問題,在實際中利用。所以我認為學習馬克思主義必須要聯繫實際,在平時的生活中體驗和努力掌握馬克思理論。

老師曾經説過學習馬克思就是為了把馬克思當成自己的行動指南。利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來解決我們的問題。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原則,學習的目地全在於運用。所以,我們大學生必須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行動的指南。

我們還學習了馬克思的經濟思想來研究經濟體制問題。利用先進的思想來解決經濟問題,不僅會在理論上解決我們所見到的經濟問題,合理解釋經濟現象,同時,也可以科學的規劃自己的經濟,武裝自己的經濟頭腦,作為經濟指南。

認識事物的矛盾性,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矛盾性。在一個個矛盾的組成下構成了一個個繁雜的事物,我們學習馬克思就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發生的事情和事物。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面性,不能武斷的認為這個是好的,壞的,無用的,有用的。只有利用辯證的態度對待,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

學習馬克思也認識的到了意識的能動作用。認識了事物的本質,社會生活本質是實踐的,真理與本質,等等。在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處理事情的時候。就有助於我們確立社會主義信念,把馬克思主義哲學運用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各項事業中去,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建設存在的矛盾,及時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發展相結合的表現。

馬克思主義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通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學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潛移默化地擴大了視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和廣度。下面將通過對《馬克思主義概論》四個方面的簡要敍述來淺談個人學習這一門課程的心得體會。

一、理論概述

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在我看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世界的物質性和及其發展規律、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二、個人見解

(一)一切從實際出發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要把客觀存在的事物作為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根本出發點。

在現實生活中,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顯得尤為重要。想問題、辦事情只有從這一原則出發,方能做成功想做、要做的事情。回眸幾千年的歷史,無論是歷代帝王建立基業,還是近代革命先烈為美好社會的不懈奮鬥,抑或是現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無不考慮現實狀況和社會環境,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也正因為一切從實際出發,才造就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當然了,人非聖賢,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個人意志的薄弱也會影響人們處理問題應堅持的原則。如學業的不順利、就業屢次受挫、戀愛的不成功、人際關係的破裂等等。因此,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同時還應充分考慮外部因素和主觀意識的影響,懂得變通,學會適應,從而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

(二)事物是對立統一的

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規律,同時對立統一規律還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對立統一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每時每刻都要面對激烈而殘酷的競爭,競爭的雙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出發點和立腳點,不能正確處理彼此競爭間的關係就會影響自己的大學生活和未來的社會就業。矛盾分析法,是處理我們現實生活矛盾的好方法。它要求我們既要看到競爭對手強勢、殘酷的一面,同時也應當瞭解到自己與眾不同及彼此競爭相互促進的一面。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為自己的發展和進步提供更多的機會。

(三)真理與價值的辨證統一

從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在我們身邊,存在着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把課本的理論知識當做真理,有的人把時尚達人的言語認作社會的價值所在,有的人執迷於個人淺薄認識。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不經過實踐檢驗的認識,都不能成為真理。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三、實際行動

(一)在理論與實際結合中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

第一,理論聯繫實際要求我們要刻苦專研,切實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立場、觀點和方法,這是理論聯繫實際的必要前提。

第二,堅持和弘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方法。理論聯繫實際要求我們要聯繫當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際,去認識、分析和解決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許許多多的問題。

第三,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必須反對教條主義和實用主義。教條主義從本本出發,把個別的觀點和結論當作萬古不變的教條。

(二)把馬克思主義當做人生旅途的指向標

第一,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堅定理想和奮鬥目標。

第二,運用馬克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看待和處理生活中繁雜的問題和事物,踐行馬克思主義的原則、立場,切實成為一名唯物主義者。

馬克思主義學習心得體會 篇三

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我學習到了:

一。一切從實際出發

一切從是實際出發,就是要把客觀存在的事物作為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根本出發點,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要求和具體體現。從實際出發,就是要從發展變化着的客觀實際出發,從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出發,按照客觀世界的本來面目認識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觀成分。從根本上説,就是要從客觀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出發,在時間中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一切從實際出發,説到底,就是要做到實事求是。重視事實,抓住“堅定不移”和“始終一貫”。實事求是是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的集中體現和高度概括,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

“一切從實際出發”,這麼一句初聽生疏,深究卻陌生的話,在本學期的學習中曾一度深深的影響了我。大家都在説“大學生眼高手低”或“大學生能力不行”等的話,大一剛入學時聽到這些話,我是很不服氣。但經過一個學期的大學生活,我覺得,如果再按現在這種方式生活下去,我們比“眼高手低”和“能力不行”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我根據實際情況,一方面現在努力學習。一方面也試圖通過前輩的經驗為自己制定以後的一些計劃。雖然現在的計劃實施遭到挫折,但是隻要我“堅定不移”和“始終一貫”,一切的艱難困阻也不過是我化之為動力的有利因素罷了。

二。事物的對立統一

首先,事物之間的聯繫具有其客觀性和普遍性。事物的聯繫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觀臆斷的。世界上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種是都是和其他事物聯繫着而存在的,這是一些事物存在的客觀本質。而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繫的,也就是説,任何事物都具有內在的結構性。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繫的統一整體。

其次,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因為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繫的根本內容和永恆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根本上回答了事物為什麼會發展的問題;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唯物辨證法基本範疇的中心線索,也是理解這些規律和範疇的“鑰匙”;對立統一規律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和顯然,自覺堅持以對立統一規律認識和解決問題是十分重要的。

存在事物的矛盾就存在解決矛盾的方法。目前在我們學生的大學生活中,最為突出的矛盾人際關係和就業問題。大學是一個小社會,同宿舍的同學可能來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習慣(其實我覺得,當我們走上社會後,這個問題的體現將更為突出),因此人際關係的融洽就存在一定的阻礙。但是,當我們認識到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和產生這種阻礙的原因,我們就應當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另外的這個就業問題,也是同學,學校,家長乃至企業所關心的問題,我覺得其解決所需的時間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思想活躍,人脈好,時機對,很可能造就一個成功人士。這一問題是社會的問題,是國家發展的關鍵,社會在關注,並將持續。

三。真理與價值的辨證統一

從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它的本性在於主觀和客觀相符合。所謂檢驗真理,就是檢驗人的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這種檢驗,就要把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聯繫起來加以比較,對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從實踐的特點上看,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具有直接顯示性的特點。就是説,人們遵循着一定的認識去實踐,就可以引出現實的結果,把主觀的東西表為客觀的事實。

而人們的實踐活動總是受着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制約。實踐的真理尺度是人們在實踐中所必須遵循的,反映了實踐對象的客觀規律和本質的真理。實踐的價值尺度是人們在實踐中所必須遵循的,以滿足人們的需要為內容,特定的實踐目標。任何活動都是在上述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共同制約下進行的,因此,任何成功的實踐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學習心得體會 篇四

從兒時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國小時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後來中學時的政治課初步接觸馬克思主義,再到現在——大學時期——將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的豐富,知識的積累,尤其是在向黨組織靠攏的過程中,我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和認識也逐步地深入,也越來越明白其對於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指導意義。

曾經我一度以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種距離我很遙遠的東西,後來我發現我“太年輕”了。馬克思主義涉及到的東西太多,而我從中感觸最深的是它給我們引導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用馬克思主義原理中的方法理論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往往能使我們將問題看的更加深刻、全面。

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吸收了幾千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的優秀的成果,並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和發展,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理論,其一切理論和奮鬥都致力於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以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為崇高理想。馬克思主義具有三個顯著的特徵:一是科學性,二是革命性,三是實踐性。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人類思想的不朽豐碑,但它並沒有結束真理的發展,而是為真理的發展開闢了更加廣闊的道路。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先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卓越成就。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理論基礎。此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為凝聚全黨全國人民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柱,開拓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境界。

瞭解了關於馬克思一些東西,我似乎發現在現實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我們總是可以找到馬哲的一些投影。比如説近幾年來我國物價的持續上漲,出現了諸如“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的情況,嚴重超出普通民眾的承受能力。房價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找不到自己的安身之所,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而就算勉強有了,大部分人也註定要做大半輩子的房奴,這不禁使我們這些身在校園裏面的大學生感覺到現實的苦惱與未來的迷茫。

物價的上漲不禁使我想到了馬哲裏面所説的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物質運動規律是客觀的。再結合學過的微觀經濟學的知識,物價上漲的也由很多客觀原因所造成:生產原材料價格上漲,成本上漲,税款增多,物價必然上漲。這一聯繫是客觀的,在經濟社會是普遍存在的,生產商與銷售商為了創造更多屬於自己的

利潤,掩蓋了實際成本,宣傳虛擬成本,讓民眾以為物價漲價合理,無泡沫,從而接受物價虛高的價格,商人們則從中漁利,而那些掌握着大量社會財富的人也利用了市場的炒作性進一步哄抬了物價。購房團就是一個例子。可能有人會説消費者的收入增加了,但目前市場中的情況是工資永遠沒有物價漲得快。而有些不法商販更是逾越道德與法律的底線,這就像馬克思所説的為了利潤那些商人什麼都敢做、什麼都會做。雖然近年來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試圖穩定物價,但很多地方的物價仍然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在降價中出現的眾多矛盾,商人追求利益與民眾渴求物價下降的矛盾;地方政府税收需求、某些官員官本位需求與市場經濟規律的矛盾;地方政府利益與民眾利益的矛盾等等。

另外,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並不是要求我們好高騖遠,不切實際,而是要實事求是,遵循客觀規律。學習講求的是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要把旺盛的求知慾同科學的學習方法結合起來,根據自身的實際制定適合合理的目標和計劃。總之,遵循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和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兩者是辯證統一的。

我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學習和掌握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於自身的成長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生的首要任務理所當然是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而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活動。所謂實踐就是人類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因此在

學習紛繁複雜的知識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打破客體方面的限定和制約,掌握好學習方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時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一定要認真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要義精髓,自覺地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己,做一名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

馬克思主義學習心得體會 篇五

通過整整3天在馬讀會的學習,我初步瞭解到了一些有關馬克思的事蹟。在第一天的輔導講座中,鍾國端老校長對我們説,他是過去一千年以來,影響最大的一個人。他所編所寫的《共產黨宣言》成為了各個國家流傳的經典之作,它的銷量僅次於《聖經》。由此可見,《共產黨宣言》對於當今社會的發展是起着多麼決定性的作用。

在第一階段的最後一次課中,老師對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下面就由我在心得體會中寫出我的看法。

一、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説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理論?

我覺得馬克思的兩大發現就能回答出這兩個問題。

首先我來説説唯物史觀。馬克思指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引起了生產關係的變革;物質生產的發展,才是人類歷史發展變化的最終原因。”然而在他提出唯物史觀之前,有人曾經提出過唯心史觀這一看法。但是唯心史觀説的是“從人類思想變化引起政治變化,從而使社會進步。”但是這一説法是完全經不起推問的。什麼是社會發展的動力?那就是唯物史觀。它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不能因為個人意識而轉變的。那麼我認為就這一點,已經能概括出馬克思主義的一部分思想了。那便是“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論證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再是他提出的剩餘價值。剩餘價值所説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時中,工人勞動所得的報酬並不是應有的所有酬勞。”老師也為我們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説一個工人他工作了8個小時。但是他所得的報酬只有5個小時。從表面來看工人的確是在他那裏獲取了酬勞。但是剩餘的3個小時,就被稱為剩餘價值。那些資本家就是利用剩餘價值發家致富的。這也導致了當時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窮人更窮,富人更富。馬克思説:“資本家與工人是沒有平等可言的。”“生產者不佔有生產資料,是不能獲得自由的。自由是這樣,明珠也是這樣。”那麼我們又可以總結出馬克思主義的另一部分“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實現解放的道路,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學指南”。

我想這已經很概括很明確的告訴了我們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有為什麼説它是科學理論。馬克思是第一個給社會主義提供科學主義的人,他的思想在那個年代是引領社會前進的主要動力。

二、是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還是中國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其實這個問題是後來在小組討論的時候老幹部自己補充的。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深思熟慮的問題。在討論時我第一個發表了我的意見。我覺得是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因為畢竟馬克思主義並不適合每個發展中的國家。對於一個國家來説,馬克思主義是死的。然而國家是活的。不能説他是經典就硬套在這個國家的發展觀上。這樣沒有益處,只會時原本正常的發展條例變的混亂。所以説是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因為覺得馬克思主義適合中國。能在中國這個國家發展下去。

但是組內的另一個同學提出了異議。她認為了是馬克思主義選擇的中國。她覺得馬克思主義是適合各個國家的發展,她説馬克思主義是一個能夠融會貫通的經典,而不是像我所説的那麼死板。

不管討論的結果如何。我認為會出現異議是件好事,然而異議存在的根本是因為我們都不是特別瞭解馬克思主義。所以我想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必須更深刻的去了解。

馬克思主義學習心得體會 篇六

點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根本觀點,也是我們黨的基本政治觀點,它的主要內容包括:人民羣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向人民羣眾學習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幹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觀點,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相一致的觀點,黨要依靠羣眾又要教育和引導羣眾前進的觀點,這些觀點,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關於羣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的基本原理,深刻闡明並正確規定了我們黨同人民羣眾的根本關係,以及正確處理黨同人民羣眾基礎關係的立場,方法和作風。

堅持黨的點是堅持黨的羣眾路線的思想基礎。堅持黨的點,對於黨的幹部來説,是一個根本的立場問題,黨性問題。黨的幹部和廣大共產黨員,要堅持堅定的政治立場,堅持共產黨人的黨性,堅持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最根本的就是堅持點,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永遠和人民羣眾保持密切聯繫,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擔當起組織和帶領羣眾為實現黨的任務而奮鬥的歷史使命。

堅持黨的點是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衡量一個政黨是否具有先進性,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看其是否得到人民羣眾的支持和擁護。共產黨人的一切實際 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羣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民心向背是檢驗一個政黨是否具有先進性的試金石。一個政黨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如果得不到人民羣眾的支持和擁護,就會失去生命力,更談不上先進性。保持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是我們黨無往而不勝的法寶,也是我們始終保持先進性的法寶。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始終與人民羣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堅持把羣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我們工作的重點,認認真真訪民情,誠誠懇懇聽民意,實實在在幫民富,兢兢業業保民安,努力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羣眾,傾聽羣眾呼聲,瞭解羣眾意願,集中羣眾智慧,使我們做出的決策,採取的舉措,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客觀實際規律,更加符合人民羣眾的願望和利益。

堅持黨的點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科學發展觀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理論和“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指導方針,在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中,把“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體現了堅持點與落實科學發展觀之間的內在聯繫和必然性,我們黨之所以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發展,就是要使人民羣眾生活得更加幸福,即發展為了人民羣眾,這是黨的點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的一致性、幹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等點的具體要求和體現,同時, 實現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進步,要靠我們黨帶領廣大人民羣眾一起共同奮鬥,離開人民羣眾我們黨將會寸步難行,一無所獲,因此,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定的依靠最廣大人民羣眾,充分調動人民羣眾的積極性,創造性,這也是點中“人民羣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向人民羣眾學習,即要相信依靠羣眾又要教育和引導羣眾前進”的點的具體要求和體現 。

因此,不管形勢和任務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永遠不能變,密切聯繫人民羣眾的優良傳統永遠不能變,堅持馬克思主義點永遠不能變。只有真心掌握和實踐點,才能真正掌握和實踐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徹底的唯物論,才能真正堅持以人為本。

馬克思主義學習心得體會 篇七

時光總是如白駒過隙般那樣匆匆,不知不覺間,時光的腳步便帶我們踏進了期末,回想着這一學期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中的學習,從剛開始的不甚瞭解,到後來的逐漸喜愛,再到如今的樂在其中,多像是我與“馬克思”相識、相知、相戀的故事啊!

之前的我是個天真的孩子,一直以自己感性的思維解讀着這個世界,然而在邂逅“馬克思”後,是它,教會了我如何理智的面對世界。在相處中,它像一位家長,以它的人生閲歷引導着我,告訴我何為真正的對錯;它像一位老師,以它的博學多識激勵着我,教我樹立正確的三觀,助我開始了人生的蜕變。

記得在第一堂馬原課上,老師就為我們指明瞭學習的方向以及學習這門課程的要求,剛開始,作為理科生的我們,面對即將到來的大量哲學理論的確感到有些害怕,以及力不從心,然而在之後學習中,我們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讀書活動中,通過《共產黨宣言》的學習,我似乎也進入到了那個為真理而革命獻身的年代,跟隨馬克思與恩格斯一起同資本主義作鬥爭,為共產主義而奮鬥。迴歸現實,是“馬克思”激勵了我,讓我第一次開始真正思考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在主題研討活動中,我與小組成員們一起探討當前的社會熱點,從剛開始的了無頭緒到後來的積極投入,這項實踐任務讓我們主動地去了解時事熱點,關心社會。當我們小組圍坐一團嚴肅地探討時,當大家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時,當我們能用所學到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來進行分析時,都是那樣的激動熱烈,這個過程不僅讓我們學到了知識,還開拓了思維,小組成員們也因為相處結下了更深的友誼,而這些進步,都是源於馬克思主義原理。

馬原課帶給了我太多難忘,難忘那次的演講比賽,為了寫好演講稿,我在寢室是那樣的冥思苦想;為了呈現完美的演講,我拉着室友一次次的練習、完善。這項比賽不僅鍛鍊了我的寫作能力,還鍛鍊了我的演講能力,讓理論課也變得那樣的生動活力。更難忘那時的思維拓展,為了更好的完成作業,我抱着書從第一堂課開始,就認真地記錄老師上課時所講的關鍵語句或內容,生怕錯過一個知識點,在全部課程快結束的時候,當我看到書中密密麻麻的筆記時,我是如此的欣慰;當我成功地把記下來的知識點,串寫成一篇文章時,又是那樣的驕傲,這項任務也可以説是我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期末的一次自我檢驗吧。每一堂馬原課,都是與哲學的對話,思想間的碰撞。老師總是努力以更好的狀態,更好的方法,更豐富的形式向我們呈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的內容,讓同學們更容易地學習並接受,因此,除了使用文字,老師還會利用圖表以及結合實際的例子、聯想等來加強我們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此同時,老師也會放一些有關的影像來做鋪墊或昇華。正如在介紹馬克思時,老師會先通過播放一段影像資料來使大家更直觀地瞭解馬克思的一生;在講世界觀與方法論時,以一個小故事來推出世界觀與方法論相互統一的結論;而在分析產業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和三種職能形式時,則通過表格來更直觀形象的進行比對等。任老師平時除了正常授課,還會在課前對上堂課的所學內容進行提問,幫助我們進行回顧,在本節課上也會根據知識點增加些練習來幫我們進行鞏固訓練,以此提高大家的學習效率。而學校為了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還開設了微信平台“指尖上的原理課”以及“長師馬院考研羣”等,經常上傳一些優秀的馬原作業、考研知識點以及有關馬克思主義的著作、時事等,以此加強老師與同學們在馬克思主義知識方面的交流與探討,為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提供了更為科學和便利的渠道。

一個學期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即將結束,回顧本學期的學習,我竟如此的不捨,雖然我還沒有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知識掌握得非常好,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卻已經體會到了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樂趣。在本學期的學習中,我也一直能認真地完成老師所佈置的各項任務,從被要求到主動完成,再到最後的樂在其中,我想這就是我的進步和提高吧!而如今,能獲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述課的免考資格,我既興奮,又意外,學校所開設的這種免考制度,讓大家新學期的開始就產生一種學習上的壓力,而同學之間的競爭也會促進大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激勵大家更加註重自我要求和提高自身素質,對同學們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上的學習也確實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馬克思主義的學習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並始終堅持的過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帶着我學習和成長,激發着我去認識世界、瞭解生活、追尋夢想,教我如何更理智、更成熟、更全面地分析問題和對待事物。如果我是人生之海中的一葉扁舟,“馬克思”便是那指引光明的燈塔;如果我是夢想之路上的旅客,“馬克思”便是那指明方向的司南。正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帶我進入了一個更為廣闊和豐富的天地,在這場人生的馬拉松上,我相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也會一直帶領着我堅持下去。

馬克思主義學習心得體會 篇八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經常談起大與小、強與弱、長與短等等,當前,也經常看到一些媒體上報道的有關各級政府發出的雄心壯志:“要把某某省(市、縣)建成大而強、富而美”、“要把某某事(物……)做大做強”……等等。從中不難體會到,不少人對事物的看法都存在着這樣一個共性:認為愈是大的東西就愈強,愈是小的東西就愈弱,因此,也就有了“強大”與“弱小

”這一對反義詞,而且,被世人普遍接受與認可。但是,從哲學的角度看,並不盡然。年少求學時,曾經粗淺地學習過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有關知識,也曾經過接觸過一些哲學方面的書籍,經過近期參加人民銀行組織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活動,較系統地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即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對於哲學的理解又有了進一步的加深,並且產生了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聯想到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於大小、強弱的認識,就萌生了用辯證唯物主義對立統一的觀點也談談大與小、強與弱這對矛盾的對立統一體。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體,僅僅以物質形體的大小來界定強弱,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背道而馳的。大量的事實不勝枚舉:周朝一統天下,可謂地大物博,但是,到了周幽王時期,卻被一個北方的小小的遊牧民族所滅,只落得“不覺胡塵滿玉樓”的哀歎。清朝末期,中國在世界上仍然應該稱得上絕對的“大國”,並以“天朝”自居,視海外列強為“彈丸之地”、“蠻夷之邦”;而“彈丸小國”們雖然小,但很強。結果,“大”輸在了“小”的手裏,被迫向小國開放口岸,割地賠款。在自然界,人們也普遍認為外形越大的愈是強,如:強壯的大象、威風凜凜的大老虎。.。.。.但是,大象的天敵卻是熱帶叢林裏的小小的螞蟻,而微小的病菌卻足以讓威風凜凜的老虎斃命。現存在曲阜師範大學的我國的第一台“大”型計算機足足有兩層樓高大,但是,與現在流行的手提電腦的功能卻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大,不一定強,小,也不一定弱。大與小,其實是對立統一的一對矛盾體。這是説,大與小並不是絕對對立、絕對不同的事物,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強大的事物如果在內部機制上出現了問題,就會變成外強中乾、外大內弱的事物。而弱小的事物如果優化機制、調整結構,就會成為小而強的事物。從對立統一的觀點出發,我們在看待具體事物時,不會因一時的強大而驕傲自滿,放棄機制的改革和優化,以至變成弱小者。也不會因自己的弱小而悲觀喪氣,而是不斷改革,強化機制,使自己變得強大起來。當今之中國,無論在地域上、人口上,在世界上是絕對的、無可非議的大國,但是,我們的強國之路還很長,相對於我們大而強、富而美的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雖然我們的GDP目前在世界上的排名已經躍居前八強,但是,以我們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14億的人口折算,我們的人均水平仍然在世界後列,仍然屬於發展中國家。用大與小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西方國家在經濟發展上的“強”,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地域面積的“大”;我們在經濟發展上的“弱”,也絕對不是因為我們的地域面積的“小”。目前世界上,經濟強國如,德國,他們的國土面積也僅僅是中國的1/30,人口也僅僅相當於一個山東省的人口,但是,他們的經濟總量確排在了我們的前頭,這個差距該是多麼的大?再拿擁有1700萬平方公里國土的俄羅斯,比較歷史上被我們稱為“彈丸之國”,只有37萬平方公里國土的日本,他們的GDP卻僅次於特“超級大國”美國,排世界第二的位置,而俄羅斯卻被遠遠的甩在了後邊,在經濟上淪為三流國家。以此觀之,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一方面不要躺在“地大物博”的優越感裏睡大覺,喪失機遇,就是不以“大”而自居;另一方面,也不要因為我們的落後,就自甘墮落,失去積極向上的信心和勇氣,也就是不以“小”而喪氣。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的政策不動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不懈怠,我們的祖國就一定能夠一天天變得強大起來。目前,我們已經加入WTO,加入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俱樂部”,也已經一步步融入了國際社會,我國經濟發展正面臨着的一次更大的機遇,這正是將我們的事業做大做強的有利時機。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的走下去,21世紀的未來就一定是屬於中國的,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祖國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宏偉目標。

馬克思主義學習心得體會 篇九

一。一切從實際出發

一切從是實際出發,就是要把客觀存在的事物作為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根本出發點,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要求和具體體現。從實際出發,就是要從發展變化着的客觀實際出發,從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出發,按照客觀世界的本來面目認識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觀成分。從根本上説,就是要從客觀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出發,在時間中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一切從實際出發,説到底,就是要做到實事求是。重視事實,抓住“堅定不移”和“始終一貫”。實事求是是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的集中體現和高度概括,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

“一切從實際出發”,這麼一句初聽生疏,深究卻陌生的話,在本學期的學習中曾一度深深的影響了我。大家都在説“大學生眼高手低”或“大學生能力不行”等的話,大一剛入學時聽到這些話,我是很不服氣。但經過一個學期的大學生活,我覺得,如果再按現在這種方式生活下去,我們比“眼高手低”和“能力不行”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我根據實際情況,一方面現在努力學習。一方面也試圖通過前輩的經驗為自己制定以後的一些計劃。雖然現在的計劃實施遭到挫折,但是隻要我“堅定不移”和“始終一貫”,一切的艱難困阻也不過是我化之為動力的有利因素罷了。

二。事物的對立統一

首先,事物之間的聯繫具有其客觀性和普遍性。事物的聯繫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觀臆斷的。世界上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種是都是和其他事物聯繫着而存在的,這是一些事物存在的客觀本質。而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繫的,也就是説,任何事物都具有內在的結構性。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繫的統一整體。

其次,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因為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繫的根本內容和永恆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根本上回答了事物為什麼會發展的問題;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唯物辨證法基本範疇的中心線索,也是理解這些規律和範疇的“鑰匙”;對立統一規律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和顯然,自覺堅持以對立統一規律認識和解決問題是十分重要的。

存在事物的矛盾就存在解決矛盾的方法。目前在我們學生的大學生活中,最為突出的矛盾人際關係和就業問題。大學是一個小社會,同宿舍的同學可能來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習慣(其實我覺得,當我們走上社會後,這個問題的體現將更為突出),因此人際關係的融洽就存在一定的阻礙。但是,當我們認識到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和產生這種阻礙的原因,我們就應當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另外的這個就業問題,也是同學,學校,家長乃至企業所關心的問題,我覺得其解決所需的時間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思想活躍,人脈好,時機對,很可能造就一個成功人士。這一問題是社會的問題,是國家發展的關鍵,社會在關注,並將持續。

三。真理與價值的辨證統一

從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它的本性在於主觀和客觀相符合。所謂檢驗真理,就是檢驗人的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這種檢驗,就要把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聯繫起來加以比較,對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從實踐的特點上看,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具有直接顯示性的特點。就是説,人們遵循着一定的認識去實踐,就可以引出現實的結果,把主觀的東西表為客觀的事實。

而人們的實踐活動總是受着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制約。實踐的真理尺度是人們在實踐中所必須遵循的,反映了實踐對象的客觀規律和本質的真理。實踐的價值尺度是人們在實踐中所必須遵循的,以滿足人們的需要為內容。

馬克思主義學習心得體會 篇十

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成涼工業園區在2014年春節期間認真開展了馬克思主義點和黨的羣眾路線專題學習,通過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論羣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等內容和、王東明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使我充分認識到馬克思主義一個根本觀點點,也是我們黨的基本政治觀點,是否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點,是判斷一個政黨是否真正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

人民羣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我們黨最廣泛、最可靠的力量源泉;人民羣眾也是認識主體,人民羣眾的經驗和智慧是我們黨最豐富、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黨只有堅持做到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才能集中羣眾的智慧和力量,領導人民羣眾共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進步。正如同志所指出:“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這就是説,將羣眾的意見集中起來,又到羣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羣眾的意見,使羣眾堅持下去,見之於行動,並在羣眾行動會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後再從羣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羣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因此,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是我們正確制定和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保證。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唯一宗旨,這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和共產黨員的世界觀決定的。中國共產黨的全部歷史,就是永遠為人民而奮鬥的歷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要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把服務羣眾、造福百姓作為最大責任 。在當今中國社會,要解決脱離羣眾的“四風”問題,也要警惕和解決“等價交換”、“利潤最大化”的經濟原則侵襲政治領域和社會領域的問題,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現在有的政府部門或官員表現出的種種逐利行為、龐大的公務消費等,是與黨的根本宗旨相背離,都會直接動搖黨的價值基礎,損害黨羣關係。

因此,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的生存之本、發展之本、勝利之本。只有從思想上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點,在實際工作中自覺踐行黨的羣眾路線,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新形勢下羣眾工作的規律性和主動權,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羣眾工作的能力,着力解決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密切黨羣幹羣關係,使我們的全部工作始終獲得最廣泛最牢固的羣眾基礎和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