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兒童心理學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94W

第一篇:《兒童心理學》讀書筆記

兒童心理學讀書筆記

《兒童心理學》讀書筆記

對於“兒童”一詞的理解,在以前是沒有的,兒童是以成人為中心到以兒童為中心發展的。古代,兒童被看着成人的縮影,沒有自己特有的要求和特徵,也很少有人認為兒童需要被保護和特殊對待。即便在今天,世界各國的不同文化,也使得大家對兒童的理解不一樣,使得在與兒童交談、遊戲和擁抱兒童的方式和行為也很不相同。有人強調兒童自身潛力的影響,還有人強調成年人撫養和教育的作用。

兒童的發展受到基因和環境的共同影響。在早期,許多情況都是基因稟賦的影響,越往後的發育,受環境的影響更多。在兒童出生前,分為胚芽期、胚胎期和胎兒期,每個事情都有特定的發育開始,同時也受到不同的危害的威脅。

兒童出生後,視覺發育上,會先辨別輪廓,在發展到細節部位;同時,嬰兒的可視最佳距離為30cm左右,即媽媽和孩子相視的距離,而且他們最感興趣的是人臉。聽覺的發育具有延續性,即出生前後的延續,嬰兒在孕期7個月時,聽覺系統開始發育,出生後對在子宮生活時聽到的聲音有特殊偏好,出生後嬰兒的聲音辨別能力已經很強,尤其偏好出生前經常聽到的聲音(音色、旋律)

幼兒心理成長過程中,關係的建立非常重要。他們的第一次關係通常是發生在家裏,幼兒與父母的關係是雙向的,父母可以影響幼兒,幼兒同樣可以影響家庭(父母)。幼兒的第一個關係(通常是母親),對他們的健康更重要,它顯示了保護、愛和安全,並影響到兒童所有的生理和心理能力。約翰鮑爾比的依戀理論可以知道研究兒童親密關係的形成。依戀是對特定的人的持久的關係。依戀的形成分為4個階段,一般在3個月-4歲形成,分為安全依戀、迴避型不安全依戀、矛盾型不安全依戀和混亂型依戀。幼兒的第二個關係是夥伴關係,是一種水平的關係,與和父母的垂直型不同,夥伴關係更難維持,同時也同樣意義非凡,尤其是社會性和智力的發展,社會性就是兒童自己找到一種認同感,回答“我是誰”,而兒童間的協作和探索,讓兒童的智力得到大發展,並且比父母的傳輸,智力提升更大。在同伴中的地位,主要有受歡迎的、被忽略的和被排斥的,被排斥的兒童尤其有以後出現心理問題的可能。

兒童通過各種關係情境中學習情緒,它不只是起到破壞作用,還具有積極的功能。1歲半開始,能用高興、傷心、憤怒和害怕來指稱內在的情緒,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兒童出現內疚、驕傲、羞愧和難堪,情緒的發展和認知的發展是相互

聯繫的。兒童的情緒表現規則分為最小化、最大化、面具規則和替代規則,2歲左右可以掌握最大化的規則,比如為了得到同情而誇張的哭,而只有到了6歲,才能理解替代規則。和智力能力一樣,兒童的情緒能力也不同,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是一個特別重要的部分,情緒能力的發展由看護人的外在控制轉移為孩子的自我控制,並持續整個兒童期。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是研究兒童認知發展的理論,就是在兒童期獲取知識的發展,強調兒童自己的探索,其認為智力發展是兒童於環境的動態和持續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單方面強調兒童的天性或單方面強調環境的影響是無意義的。

認知發展階段包括感覺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後)。感覺運動階段依靠感官和動作來學習和理解他們的環境,認知建立在動作上,之後變得越來越複雜和協調。前運算階段中兒童使用符號(詞、頭腦中的形象)來理解世界,思維是自我中心的,直到這個階段結束,兒童才能換位思考。具體運算階段,兒童獲得了大量的心理操作能力,如多重分類、逆序、排序以及守恆。形式運算階段,能夠進行包括抽象和邏輯推理在內的智力活動,思考越來越建立在頭腦理解,而非具體事物形象上。

維果斯基的社會認知發展理論認為,認知發展從根本上來講是一個社會過程。其包括三個層次:文化方面、人際方面和個人方面。“最近發展區”指兒童自己能夠達到成就和在一個擁有更多知識人的幫助下能達到的成就之間的距離,由此包含三個階段:兒童得到能力更強的成人的幫助、兒童得到自己的幫助、自動化。該理論融入了環境因素,將兒童放到社會環境中去比把他們放到真空(與環境對立)中要有意義,但他也過於忽略兒童個體的貢獻和情感的影響。

分析信息處理模式是瞭解兒童認知發展的方法之一,兒童心理是重要的信息處理裝置,就像計算機運行的方式,心理是依靠特別的硬件和軟件,聯合運作而產生的結果。兒童的思考依賴於將物件符號化,主要包括語言、遊戲和繪畫。要將思考變得更容易,即能夠將經歷依次簡潔地整理好,使用的方法就是形成概念和建立腳本。

記憶系統有四個方面的因素:各種記憶結構能力的改變、兒童現有的知識基礎、記憶的策略和兒童的元記憶。

兒童是如何描述他人和如何解釋他人的行為,理解他人行動的基礎理念可能與兒童自己的理念不一樣,也很可能是錯誤的。因此理解他人是兒童思想解讀技

能向前發展的重要一步,使得他們能更準確預測他人行為。

大部分語言技能的獲得是在1-5歲之間出現,語言是一套任意的符號,用來思考、交流和自我約束,不限於口語,如手語。語言的獲得大部分取決於一般人類種族內在的生理機制。語音、語義、句法和語用,都有自己發展的時間表,幷包括一系列的特定技能。

個性化是兒童最重要的成長任務,成為一個個體有唯一的身份。從出生開始,兒童就開始具備一定的個體氣質,和個性特徵。自我是個性化的焦點,尋找“我是誰”是兒童期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包含自我意識、自我觀念和自尊。進入青春期,因為身體外觀的變化和自我反省,兒童要解決自己的身份認同問題,以及獲得性別意識(性別特徵、性別穩定和性別一致性),才能步入成年。

第二篇:兒童發展心理學讀書筆記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讀書筆記

數學1111班0407311009林雪

第一章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概述

我的思考: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判斷一個兒童行為產生的原因常常比較武斷,好像只有兩種原因,一種就是受家裏人遺傳影響,如虎父無犬子,還有一種就是受身邊人影響,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前者強調了人的心理髮展由遺傳因素決定,也就是遺傳決定論。由高爾頓為代表人物的遺傳決定論認為“一個人的能力乃由遺傳得來,其受遺傳決定的程度如同機體的形態和組織受遺傳決定一樣。”而後者強調了環境對兒童心理髮展的決定性作用。以行為主義創始人華生為代表的環境決定論認為只要給予特殊培養的世界和健康的嬰兒,就能培養成他想培養的任何職業。隨着教育的進步,大家也都發現了不論是單純的環境決定論還是遺傳決定論,其實都是不正確的。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父母把自己年輕時候沒有完成的心願強加在孩子身上的例子,結果孩子不堪重負被壓力擊垮,失去美好的童年甚至是走上極端。同樣的,用遺傳決定論來看待一個孩子也不公平。將孩子的父母的錯誤延伸到孩子頭上,讓孩子去揹負父母的罵名對孩子造成的心靈創傷更是難以彌補。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因此既承認環境影響又承認遺傳影響的共同決定論出現了,核心就是:人類心理髮展是由環境和遺傳相輔相成的。我認為這是一種折中主義的發展觀。承認兩者的影響,不排斥任何一個,但是卻説不清兩者之間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相互作用論出現了。當初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二者的區別,我認為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在於遺傳和環境二者之間的關係,二者是否能夠相互影響。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環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遺傳基因,並且遺傳基因也能改變環境,這種動態的影響和改變需要受到人們的重視,從這個新的角度入手或許能夠讓這個領域的研究走的更深入。而對於平常人來説,貫徹實行優生優育,並且在孩子出生之後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是保障孩子心理正常發展的方式。

第三章 國小兒童的認知發展

我的思考:皮亞傑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認識發展理論家,他的思維發展階段理論指引了兒童心理髮展的道路。在這個階段,兒童出生到2歲屬於感知運動階段,依靠感知動作適應外部世界。在這個接單,兒童的反射聯繫非常頻繁,家長應該注意孩子的習慣性動作,例如吮咬手指、吮吸奶頭等,這個時候家長要注意孩童的這些習慣性動作,如果有一些不好的習慣,例如咬指甲或者是抓到不能入口的物品要即使制止。到第二階段前運算階段時期(2到7歲)兒童出現象徵性功能,用象徵符號進行思維,喜歡用自己身邊的東西去象徵一些相對複雜的事物,這個時候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創造性的玩具,讓孩子的想象力在這個時期豐富發展。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具有的思維又受到知覺到的事情的顯著特徵所左右,這個是發展特點不可避免。等到了第三階段(7到11歲),兒童的思維發展就有了進步,出現了守恆性也就是可逆性,舉例來説當相同數量的珠子倒入不同形狀的玻璃杯裏面時,這個時期的孩子就能意識到兩個杯子裏面的珠子數量是一樣的,而小一些的孩子則會認為高一些的杯子裏面的珠子多或者是直徑更大的杯子裏的珠子更多一些。這個時期的的孩子同時也學會了羣集運算,學會自己所見的事物分類處理。第四階段是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後),此時兒童思維擺脱了具體事物束縛,試着通過假設進行推理。

皮亞傑的兒童思維發展理論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為今後人們進一步深入研究兒童思維發展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但是由於皮亞傑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研究思維成長的,過多強調了生物學的因素作用,對環境、教育和語言的作用有所輕視,因此後來出現了信息加工理論,結合了認識過程中感性的部分和理性部分,最終形成了信息 加工與皮亞傑理論相結合的“新皮亞傑學派”研究和重視教育作用、重視應用性與整體性研究。這説明所有的理論都必須來自於實踐,並且與時進步,不斷更新,才能更加豐富地發展理論。

第十章學習策略及其教學

我的思考:有足夠證據表明,年幼兒童在短時記憶中保持的言語材料比成人少,並且和年齡較大的兒童相比,很少主動複述材料,及時利用複述的記憶策略,效果也不如年齡大的兒童。原因簡單來説一個是因為年幼的兒童記憶材料相對於年長兒童少的多,二是因為年長兒童會主動將腦海中的材料整合歸納成幾個範疇,年幼兒童則不會。

在這種情況之下,對年幼兒童的教育和年長兒童的教育需要分別對待。在年幼兒童得得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運用複述和強調策略,來鞏固短時記憶,形成長時記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人們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先快後慢。在經過一天的學習之後,如不抓緊複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隨着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因此,艾賓浩斯的實驗向我們充分證實了一個道理,學習要勤於複習,而且記憶的理解效果越好,遺忘的也越慢。一般記在學習之後5分鐘後重復一遍,20分鐘後再重複一遍,1小時後,12小時後,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會記得很牢。並且考慮到兒童的年齡特點,教師要採用不同形式的複述方式例如背誦、抄寫、默寫、朗讀等,還要加入趣味性較高的方式例如開展短劇表演,誦讀比賽等,內容也要和兒童的生活緊密聯繫,太過抽象的兒童理解不了。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把握自己上課的尺度,瞭解兒童能接受的範圍,既不能輕視國小生所學習的內容,又不能過高估計學生能力。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來説,教師應適當提高要求,要教會學生自己創造和歸納。畢竟教授知識不是教師的最大任務,最大任務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獲得能力。

第四章國小兒童的個性與社會性發展

我的思考:父母在兒童個性和心理髮展的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父母的一言一行,教育方式的細小差別都會導致孩子性格的改變。很多研究都表明,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和養成的原因都與他們小時候的遭遇有關。因此在兒童性格形成的幼年時期,陪伴在兒童身邊的時間最多的父母應該有意重視對兒童的教育。國內外一些研究表明父母的管教類型分為兩個維度:控制和愛。專制型的父母,很顯然對孩子的控制過多,通常這樣的父母按自己的意願去培養孩子,不會去傾聽孩子心聲。同時孩子心理的想法無法和家人傾訴,專制的氛圍也讓孩子做事刻板固執,不喜愛與人溝通,以自我為中心。長久這樣父母和孩子之間容易出現代溝,甚至是矛盾。嬌寵型的父母的最大行為特點就是溺愛。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常常是一家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寵愛一個孩子,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捨不得讓他們經歷風雨吃任何苦。對孩子的每個失敗都採取包容的態度,對孩子的每個成長都無休止的褒獎,這隻能換來孩子的自滿和自私,面對不了挫折和打擊,獨立性差,永遠成不了參天大樹。最近頻頻發生的富二代犯罪案件就反映出現在富二代囂張,目中無人,應變能力差,冷血冷漠的性格特點,根本原因還是要歸結到家庭教育,家長的一再庇護是不是真正對孩子好,是害了孩子。冷漠型的父母不論是在控制和愛上有問題,對待孩子的態度和個人價值觀也都是有問題的。通常這樣的父母二人之間也存在問題,例如離異或者是感情不和,對待孩子的時候也缺乏愛和責任,非常冷漠,不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這樣的環境下生長而成的孩子性格往往是非常不健全的,做事極端,敏感多疑,心思縝密,非常獨立,缺乏安全感,不容易信任其他人。這樣的孩子成人之後對社會的威脅也是最大的,因為在他們心裏有一種報復心理,要報復父母,報復社會。父母教育是一件複雜又重要的事情,必須學會適當控制,給予孩子充分的愛和關懷,例如在嬰兒時期就要和孩子之間建立正常的依戀,對嬰兒發出的各種信息能敏感地及時作出反應,與嬰兒相互作用時,尤其在指導兒童時,充滿熱情、鼓勵和温和。

第十二章 社會規範學習與品德發展

我的思考;作為一名未來的國小教師,只有懂得孩子的心路發展歷程和生理變化,懂得如何和孩子交流,走近學生、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組織教學。我一直都認為,教師的本質工作相對於教授知識,教學生做人,增長孩子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必須傾聽孩子,關心孩子,去了解他們想要的,想説的,再結合自己的教學,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兒童發展心理學讀書筆記

《兒童發展心理學》讀書筆記

一、 本書信息:

作者:劉金花

書名:《兒童發展心理學》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9月第3版

二、 本書簡介:

發展心理學,從狹義上説,就是指人類個體發展心理學。它研究個體從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個生命中心理和行為的發生與發展的規律,以及人生各個階段的心理年齡特徵。從邏輯上講,發展心理學應全面地研究人生的各個階段,但很長時間以來,人們把主要精力集中於研究嬰兒、兒童與青年。發展心理學最初的研究興趣僅限於學校兒童,後來才往前推移到學前兒童,再擴展到新生兒與胎兒。而兒童發展心理學是發展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是研究兒童心理髮展規律的科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以下幾個方面:1、描述兒童心理髮展規律的科學;2、解釋兒童心理髮展的原因和機制;3、解釋和測量個別差異;4、探究不同環境對發展的影響;5、提出幫助和指導兒童發展的具體方法。

三、 摘抄:

具體內容摘錄1:在探討兒童心理髮展因素的過程中,很長時間以來存在着關於遺傳和環境在發展中作用的爭論。這種爭論有時又稱為“先天與後天之爭”,“成熟與學習”之爭,或“生物因素與社會因素之爭。這場爭論從中世紀開始一直持續到最近,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p7)

我的思考: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判斷一個兒童行為產生的原因常常比較武斷,好像只有兩種原因,一種就是受家裏人遺傳影響,如虎父無犬子,還有一種就是受身邊人影響,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前者強調了人的心理髮展由遺傳因素決定,也就是遺傳決定論。由高爾頓為代表人物的遺傳決定論認為“一個人的能力乃由 1

遺傳得來,其受遺傳決定的程度如同機體的形態和組織受遺傳決定一樣。”而後者強調了環境對兒童心理髮展的決定性作用。以行為主義創始人華生為代表的環境決定論認為只要給予特殊培養的世界和健康的嬰兒,就能培養成他想培養的任何職業。隨着教育的進步,大家也都發現了不論是單純的環境決定論還是遺傳決定論,其實都是不正確的。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父母把自己年輕時候沒有完成的心願強加在孩子身上的例子,結果孩子不堪重負被壓力擊垮,失去美好的童年甚至是走上極端。同樣的,用遺傳決定論來看待一個孩子也不公平。將孩子的父母的錯誤延伸到孩子頭上,讓孩子去揹負父母的罵名對孩子造成的心靈創傷更是難以彌補。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因此既承認環境影響又承認遺傳影響的共同決定論出現了,核心就是:人類心理髮展是由環境和遺傳相輔相成的。我認為這是一種折中主義的發展觀。承認兩者的影響,不排斥任何一個,但是卻説不清兩者之間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相互作用論出現了。當初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二者的區別,我認為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在於遺傳和環境二者之間的關係,二者是否能夠相互影響。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環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遺傳基因,並且遺傳基因也能改變環境,這種動態的影響和改變需要受到人們的重視,從這個新的角度入手或許能夠讓這個領域的研究走的更深入。而對於平常人來説,貫徹實行優生優育,並且在孩子出生之後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是保障孩子心理正常發展的方式。

具體內容摘錄2:皮亞傑認為兒童思維的發展是連續的,又是分階級的,每個階級都是前一階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後一階段的必然前提,發展階段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轉,思維總是沿着必經的途徑向前發展。(p82)

我的思考:皮亞傑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認識發展理論家,他的思維發展階段理論指引了兒童心理髮展的道路。在這個階段,兒童出生到2歲屬於感知運動階段,依靠感知動作適應外部世界。在這個接單,兒童的反射聯繫非常頻繁,家長應該注意孩子的習慣性動作,例如吮咬手指、吮吸奶頭等,這個時候家長要注意孩童的這些習慣性動作,如果有一些不好的習慣,例如咬指甲或者是抓到不能入口的物品要即使制止。到第二階段前運算階段時期(2到7歲)兒童出現象徵性功能,用象徵符號進行思維,喜歡用自己身邊的東西去象徵一些相對複雜的事物,這個

時候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創造性的玩具,讓孩子的想象力在這個時期豐富發展。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具有的思維又受到知覺到的事情的顯著特徵所左右,這個是發展特點不可避免。等到了第三階段(7到11歲),兒童的思維發展就有了進步,出現了守恆性也就是可逆性,舉例來説當相同數量的珠子倒入不同形狀的玻璃杯裏面時,這個時期的孩子就能意識到兩個杯子裏面的珠子數量是一樣的,而小一些的孩子則會認為高一些的杯子裏面的珠子多或者是直徑更大的杯子裏的珠子更多一些。這個時期的的孩子同時也學會了羣集運算,學會自己所見的事物分類處理。第四階段是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後),此時兒童思維擺脱了具體事物束縛,試着通過假設進行推理。

皮亞傑的兒童思維發展理論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為今後人們進一步深入研究兒童思維發展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但是由於皮亞傑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研究思維成長的,過多強調了生物學的因素作用,對環境、教育和語言的作用有所輕視,因此後來出現了信息加工理論,結合了認識過程中感性的部分和理性部分,最終形成了信息 加工與皮亞傑理論相結合的“新皮亞傑學派”研究和重視教育作用、重視應用性與整體性研究。這説明所有的理論都必須來自於實踐,並且與時進步,不斷更新,才能更加豐富地發展理論。

具體內容摘錄3:信息加工系統的有些方面並不隨着年齡而變化。兒童與成人一樣有感覺登陸、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有些東西一旦進入長時記憶,年幼兒童記住它十分容易。然而,為什麼説承認信息加工要比兒童好呢?記憶結構起了什麼變化?什麼特徵被改變了?一般認為短時記憶的變化主要是複述、元認知、加工水平和組織起了變化。(p103)

我的思考:有足夠證據表明,年幼兒童在短時記憶中保持的言語材料比成人少,並且和年齡較大的兒童相比,很少主動複述材料,及時利用複述的記憶策略,效果也不如年齡大的兒童。原因簡單來説一個是因為年幼的兒童記憶材料相對於年長兒童少的多,二是因為年長兒童會主動將腦海中的材料整合歸納成幾個範疇,年幼兒童則不會。

在這種情況之下,對年幼兒童的教育和年長兒童的教育需要分別對待。在年幼兒童得得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運用複述和強調策略,來鞏固短時記憶,形成長

時記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人們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先快後慢。在經過一天的學習之後,如不抓緊複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隨着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因此,艾賓浩斯的實驗向我們充分證實了一個道理,學習要勤於複習,而且記憶的理解效果越好,遺忘的也越慢。一般記在學習之後5分鐘後重復一遍,20分鐘後再重複一遍,1小時後,12小時後,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會記得很牢。並且考慮到兒童的年齡特點,教師要採用不同形式的複述方式例如背誦、抄寫、默寫、朗讀等,還要加入趣味性較高的方式例如開展短劇表演,誦讀比賽等,內容也要和兒童的生活緊密聯繫,太過抽象的兒童理解不了。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把握自己上課的尺度,瞭解兒童能接受的範圍,既不能輕視國小生所學習的內容,又不能過高估計學生能力。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來説,教師應適當提高要求,要教會學生自己創造和歸納。畢竟教授知識不是教師的最大任務,最大任務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獲得能力。

具體內容摘錄4:專制型父母,控制有餘,愛心不足;嬌寵型父母,愛得不理智,控制不足;冷漠型或拒絕型父母,無論從教養方法和教養態度上都很成問題。惟權威型父母是較為理想的父母,當然,這要視兒童所在社會化目標和兒童自身的特點而定。(p207)

我的思考:父母兒童個性和心理髮展的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父母的一言一行,教育方式的細小差別都會導致孩子性格的改變。很多研究都表明,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和養成的原因都與他們小時候的遭遇有關。因此在兒童性格形成的幼年時期,陪伴在兒童身邊的時間最多的父母應該有意重視對兒童的教育。國內外一些研究表明父母的管教類型分為兩個維度:控制和愛。專制型的父母,很顯然對孩子的控制過多,通常這樣的父母按自己的意願去培養孩子,不會去傾聽孩子心聲。同時孩子心理的想法無法和家人傾訴,專制的氛圍也讓孩子做事刻板固執,不喜愛與人溝通,以自我為中心。長久這樣父母和孩子之間容易出現代溝,甚至是矛盾。嬌寵型的父母的最大行為特點就是溺愛。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常常是一家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寵愛一個孩子,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捨不得讓他們經歷風雨吃任何苦。對孩子的每個失敗都採取包容的

態度,對孩子的每個成長都無休止的褒獎,這隻能換來孩子的自滿和自私,面對不了挫折和打擊,獨立性差,永遠成不了參天大樹。最近頻頻發生的富二代犯罪案件就反映出現在富二代囂張,目中無人,應變能力差,冷血冷漠的性格特點,根本原因還是要歸結到家庭教育,家長的一再庇護是不是真正對孩子好,是害了孩子。冷漠型的父母不論是在控制和愛上有問題,對待孩子的態度和個人價值觀也都是有問題的。通常這樣的父母二人之間也存在問題,例如離異或者是感情不和,對待孩子的時候也缺乏愛和責任,非常冷漠,不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這樣的環境下生長而成的孩子性格往往是非常不健全的,做事極端,敏感多疑,心思縝密,非常獨立,缺乏安全感,不容易信任其他人。這樣的孩子成人之後對社會的威脅也是最大的,因為在他們心裏有一種報復心理,要報復父母,報復社會。父母教育是一件複雜又重要的事情,必須學會適當控制,給予孩子充分的愛和關懷,例如在嬰兒時期就要和孩子之間建立正常的依戀,對嬰兒發出的各種信息能敏感地及時作出反應,與嬰兒相互作用時,尤其在指導兒童時,充滿熱情、鼓勵和温和。

四、 總結:

作為一名未來的國小教師,只有懂得孩子的心路發展歷程和生理變化,懂得如何和孩子交流,走近學生、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組織教學。我一直都認為,教師的本質工作相對於教授知識,教學生做人,增長孩子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必須傾聽孩子,關心孩子,去了解他們想要的,想説的,再結合自己的教學,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國小兒童教育心理學讀書筆記(九)

《國小兒童教育心理學》讀書筆記(九)

國小教師的心理健康

國小教師存在的哪些心理健康問題?

對於教師的職業來講,教師的角色適應、工作壓力和職業倦怠、生涯適應是教師心理健康中的重要問題。

(一)教師角色適應

(1)教師的角色及角色壓力

每個教師都是各種“角色的組合”,“角色混淆”和“角色衝突”是產生教師心理困撓的來源。角色混淆是指個人無法獲得明確清晰的角色期望,或因無法形成完整統一的角色知覺而產生的混亂。角色衝突是指個人經常要求扮演與他們的價值系統不一致的角色,或同時扮演兩種以上相互衝突的角色而言。

角色衝突有以下類型:

①角色傳遞者間的角色衝突。②角色傳遞者內的角色衝突。③角色內衝突。④角色間衝突。⑤角色過載。

(2)教師的角色內容

教師角色行為的內涵應包括:社會模範的代表;對學生正確的評價與判斷;指導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術,並指導發現學習方法及學習過程;公正裁決學生之間的爭論;發現破壞規則者;為學生樹立認同與模仿的目標和方向;幫助學生控制自己的行為;幫助學生建立自信並使之成為自我支持者;營造團體學習氣氛及做好團體領導角色;作為學生父母的代言人;避免成人給學生造成挫折感;與學生建立温暖的關係並分享信賴;情感的目標,結合學生的心理需要。

(3)教師的角色期待

社會對教師期望的多樣性決定了教師角色期待的多樣性,教師在學校教育中要充當的多種角色可以分為以下幾類。①教書育人的角色。②行政管理的角色。③心理導向的角色。

(二)教師的工作壓力和職業倦怠

工作壓力多側重於外在要求對教師心理的影響,職業倦怠多指主觀感受對教師教育行為的影響。

教師工作壓力是教師因工作上的要求、期待和職責所感受到的消極情緒體驗的過程。教師工作壓力是由一定的原因(壓力源)引起的,並通過外在反應(壓力反應)得到體現,這種反應又受個體差異(中間過程)的影響。

教師的工作倦怠是指教師對自己工作感到厭煩、枯燥,缺乏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的心理傾向。深入瞭解目前學校教師工作倦怠的實際情況,探討有效建立教師工作的積極態度,並設法減低教師的工作倦怠程度,是教師心理健康研究的熱點。

(三)教師職業生涯中的心理適應問題

教師職業生涯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教師職業生涯是指教師從職業學習伊始,直至職業勞動最後結束,這整個人生職業工作歷程。廣義的教師職業生涯是指從職業能力的獲得、職業興趣的培養、選擇職業、就職,直至最後完全退出職業勞動這樣一個完整的職業發展過程。

教師生涯發展中,既會遇到一般職業人所遭遇的困難,也會有教師職業特有的危機。(1)生涯的不適應;(2)知識的不適應;(3)能力的不適應;(4)其他不適應,比如對工作環境不適應、人際關係的不適應等。

如何維護國小教師的心理健康?

(一)瞭解個人職業特徵

職業特徵是個體在職業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心理活動的特點及水平。教師對自己要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評估,充分了解自己的職業特徵,才能夠有效應對來自社會、學校、學生、家長等各方面的要求。教師自身的職業特徵與外界要求匹配,教師的心理就處於良好適應的狀態;如果不匹配,就會使自己處於緊張狀態,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

瞭解個人職業特徵包括:知識、技能、生活經驗、偏好、能力、個性-態度、創業精神、決策水平、目標清晰度等方面內容。

(二)作好職業生涯發展規劃

生涯設計可以使教師納入自己固有的生活軌道,心無旁騖。即使路途坎坷,也心存期待。為作好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應注意以下方面:

(1)評估生涯發展的客觀環境因素,探索自己在組織中的動機和機會;(2)蒐集生涯發展相關的信息資料。(3)根據個人的價值、興趣或經驗、潛能等,瞭解組織中的生涯發展機遇;(4)根據個人的人生目標和組織未來的發展目標,設定個人生涯發展的具體目標;(5)發展達成具體目標的策略或計劃。(6)個人要形成計劃,把握關鍵的步驟,組織也要設計具體的活動方案,促成生涯發展目標與計劃的實現。其中包括問題解決和適應技巧的運用等。

(三)肯定自己擁有的能力與技巧

教師職業有基本心理要求(基本能力)和特殊心理要求(特殊能力)。基本心理要求是合格教師應具備的,特殊心理要求是優秀教師所應具備的。

(四)具有成功教師的信念系統

教師應瞭解自己想成為怎樣的教師,教師往往按照自己所認為的那樣發展成長的。研究表明,教師有四種基本信念:(1)教學效能感;(2)教師的控制點;(3)對學生的控制;(4)與壓力有關的信念。

教師為自己制訂完美的生涯規劃、肯定自己的能力和技巧,同時又具備成功教師的信念系統,這樣,就為自己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五)有效應對挫折

有效應對挫折,教師應做三方面的努力:(1)增強信心,加倍努力。(2)改變方法。(3)調整目標。

(六)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享受職業生活

教師的人格特徵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着強烈影響,教師也會在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積極變化中享受到教師職業帶來的無究樂趣。

(七)國小教師的情緒管理

積極預防的角度談教師的心理調控是通過提供心理調節的策略、技巧形成維護教師心理健康的心理保障體系,這是一種實現自我幫助的有效途徑。儘管心理調控的方法多種多樣,但人們常用的或者説最基本的方法有三種:放鬆的方法、認知的方法和表象的方法。

第五篇:《美育心理學》讀書筆記

美育心理學是研究美育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一門學科。由教育學、心理學、美學等學科交叉而成。美育心理學在發展的過程中,在概念界定、發展簡史、性質、任務、結構、體系等方面已初步定性化,並且在效應方面已有大量的數據。

美育心理學給學生介紹了各種美的形態,並且讓學生知道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都來自於客觀事物和社會實踐。並且詳細地分析了美的存在形態,讓學生進一步探索本的本質。劉兆吉教授認為:“美育心理是探討如何以音樂、美術、文學的藝術美和大自然美、社會生活美和學校生活中的現實美為教育手段,發展他們的美感和欣賞美,創造美,評價美以及識別美與醜的能力,培養他們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習慣,促使他們智能和身體健康發展。 ”

的確如此。在西方,一些偉大的美學家在雄辯地論述美學的心理學基礎的同時,偶爾也會提到媒與心理學。如亞里斯多德強調用音樂教育來“發展人們優美的感情和文雅的音樂鑑賞力,美術教育培養人們對於美的形象的欣賞力和對藝術的鑑賞力。”認為“通過音樂或其他藝術可以使過分強烈的情緒因宣泄達到平靜。” “不同性質的文藝激發不同的情緒。”朗吉弩斯注重“作品對於讀者審美趣味的培養。”歌德認為人是一個整體,因此藝術教育必須向人這個整體説話。

看了這本書後,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美的特徵,美的本質,更加清楚地瞭解了審美觀的形成。美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作的生動體現,是主體與客體、自然與必然、真與善、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是社會生活中的積極的、肯定的形象。書中詳細地介紹了審美心理的過程,讓我們懂得了如何去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因為美時刻都在我們身邊。它隨時都會被我們發現或者被我們忽落。

同時,美育心理學自誕生之日起,便肩負着重要的歷史使命,在教育的各方面發揮着巨大的作用:豐富和發展了教育心理學思想,充實和完善了教育心理學體系在美育心理學未提出以前,教育心理學主要涉及到智育心理、德育心理、體育心理、勞動技能教育心理。為美育的具體實施提供了心理學依據。教育的具體施行必須以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為依據,否則就帶有無目的性和盲目性。美育心理學為素質教育進一步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心理勞動技能素質,發展個性為目的的基礎教育”,具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質教育、知識素質教育、身體素質教育、技能素質教育、能力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審美素質教育、勞動素質教育等。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教育在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中的具體體現,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目標和主旋律。美育是人的全面發展的一部分,是素質教育中利用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是課堂教學策略改革的方向之一。而美育要滲透到教育的其他四育中去的重要依據就是美育心理規律。

書本中還介紹了語言教學的美育心理,視覺藝術的美育心理,聽覺審美,讓我深刻的懂得了語言藝術的重要性,文學教養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本書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真是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