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美育心理學》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99W

第一篇:《美育心理學》讀書筆記

《美育心理學》讀書筆記

美育心理學是研究美育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一門學科。由教育學、心理學、美學等學科交叉而成。美育心理學在發展的過程中,在概念界定、發展簡史、性質、任務、結構、體系等方面已初步定性化,並且在效應方面已有大量的數據。

美育心理學給學生介紹了各種美的形態,並且讓學生知道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都來自於客觀事物和社會實踐。並且詳細地分析了美的存在形態,讓學生進一步探索本的本質。劉兆吉教授認為:“美育心理是探討如何以音樂、美術、文學的藝術美和大自然美、社會生活美和學校生活中的現實美為教育手段,發展他們的美感和欣賞美,創造美,評價美以及識別美與醜的能力,培養他們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習慣,促使他們智能和身體健康發展。 ”

的確如此。在西方,一些偉大的美學家在雄辯地論述美學的心理學基礎的同時,偶爾也會提到媒與心理學。如亞里斯多德強調用音樂教育來“發展人們優美的感情和文雅的音樂鑑賞力,美術教育培養人們對於美的形象的欣賞力和對藝術的鑑賞力。”認為“通過音樂或其他藝術可以使過分強烈的情緒因宣泄達到平靜。” “不同性質的文藝激發不同的情緒。”朗吉弩斯注重“作品對於讀者審美趣味的培養。”歌德認為人是一個整體,因此藝術教育必須向人這個整體説話。

看了這本書後,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美的特徵,美的本質,更加清楚地瞭解了審美觀的形成。美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作的生動體現,是主體與客體、自然與必然、真與善、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是社會生活中的積極的、肯定的形象。書中詳細地介紹了審美心理的過程,讓我們懂得了如何去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因為美時刻都在我們身邊。它隨時都會被我們發現或者被我們忽落。

同時,美育心理學自誕生之日起,便肩負着重要的歷史使命,在教育的各方面發揮着巨大的作用:豐富和發展了教育心理學思想,充實和完善了教育心理學體系在美育心理學未提出以前,教育心理學主要涉及到智育心理、德育心理、體育心理、勞動技能教育心理。為美育的具體實施提供了心理學依據。教育的具體施行必須以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為依據,否則就帶有無目的性和盲目性。美育心理學為素質教育進一步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心理勞動技能素質,發展個性為目的的基礎教育”,具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質教育、知識素質教育、身體素質教育、技能素質教育、能力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審美素質教育、勞動素質教育等。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教育在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中的具體體現,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目標和主旋律。美育是人的全面發展的一部分,是素質教育中利用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是課堂教學策略改革的方向之一。而美育要滲透到教育的其他四育中去的重要依據就是美育心理規律。

書本中還介紹了語言教學的美育心理,視覺藝術的美育心理,聽覺審美,讓我深刻的懂得了語言藝術的重要性,文學教養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本書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真是受益匪淺。

第二篇:《色彩心理學》讀書筆記

色彩心理學的實用性強,在生活各方面都有體現,例如:紅色、黃色和橙色使得人們胃口大開;廣告牌大多為紅色、橙色和黃色;宣傳單上的重要信息用暖色高彩度的顏色突出;化粧中,可以製造立體感和縱深感的眼影就是後退色;日本傳統插花藝術中,後面擺藍色的花,前面擺紅色或橙色的花,可以構造出一種具有縱深感的立體畫面。

人們的睡眠質量不僅與自身有關,與外界有一定程度的關係。不僅與照明的顏色有關,例如:照明的顏色會對人體內一種叫做“褪黑激素”的荷爾蒙的分泌產生影響,褪黑激素可促使人自然入睡,改善人體機能,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這種荷爾蒙通常在夜間分泌;而青白色的熒光燈有抑制褪黑激素分泌的作用。卧室裏最好安裝白熾燈或者其他可以發出温暖的黃色和米黃色的燈具。如果挑燈夜戰的話,適合熒光燈下工作。還與燈光色彩等有關,例如:藍色具有催眠作用,可以降低血壓,消除緊張感,從而起到鎮靜的作用。建議藍色搭配白色和米色為佳,藍色太多會引起孤獨感,冬天會感覺很冷。白色也有較好的催眠作用。綠色也有催眠作用,綠色使得人們從心理上放鬆。白熾燈、間接照明發出温暖的米黃色燈光以及讓人感覺安心的淡橙色燈光都具有催眠作用。當人頭腦不清醒的時候,看彩度高的紅色比較好;紅色使人清醒,增強人的緊張感,使血壓升高。

在快餐店、咖啡廳兩個地方等人,感受都不一樣;在快餐廳等人會使人焦躁,而咖啡廳則更適合等人。餐店的裝潢以橘黃色和紅色為主,這兩種顏色會使人心情愉悦興奮,以及增進食慾的作用,也會使時間感覺漫長;在這樣的環境中等人會使人煩躁。水果的紅色和橙色、蔬菜的綠色、紅燒肉的紅色、生魚片的白色和黃色配以芥末的綠色、牛肉蓋澆飯的黃白搭配讓人看了有垂涎欲滴的感覺。相反地,紫色和黃綠色最能抑制食慾,減肥的人們可以嘗試。日本料理中,黑色的餐具突出了食物的顏色,產生強烈的對比。

保險箱的應用很廣,保險箱的顏色多為深色,以黑色和墨綠色為主。相同的顏色,色彩明亮程度低的色彩比明度高的感覺重,色彩鮮豔程度對重量的感覺影響與色彩明亮程度對色彩的影響道理一樣(淺色和鮮豔色彩的包可使人放鬆)。同等重量的箱子,與黃色箱子相比藍色看上去更重,與藍色箱子相比黑色箱子更重。

公司的裝扮對員工有影響,而會議室的裝潢對會議有一定影響。建議公司會議室以藍色為基調,會使會議效率提高、使人放鬆;另外員工衣着方面也有注意,紅色面積太大會分散對方的注意力,使其難以做出決斷。青白色的熒光燈會使時間變快,而温暖的白熾燈相反,會使時間變慢。單純的工作需要最好使用熒光燈,白熾燈容易使人產生煩躁的情緒;相反,卧室中適合用白熾燈,營造悠閒温暖的感覺。

人們若想使自己顯得苗條,穿着有一定作用。藏青色明度低,為收縮色;黑絲襪也有收縮作用。搭配服裝時,若想打造出苗條的身材,建議採用冷色系中明度低、彩度低的顏色;下身穿黑色,上身內穿黑色外搭其他收縮色外套,敞開衣襟效果更好。黑色固然可以顯瘦,這是比較普遍的運用;但是黑色可以將包括紫外線在內的所有光線遮斷,使光線幾乎無法到達皮膚,長此以往,皮膚就會加速老化,產生皺紋,過快衰老,因此不能過多得穿着黑色,可以試着穿着其他顏色的衣服達成很好的平衡。

我個人贊同色彩心理學的神祕以及實用,因此比較感興趣。

第三篇:教育心理學讀書筆記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需要。一個真正的老師不應只是傳授知識的教書匠,而且應該成為學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為育人的藝術家。

(一)加強交流,瞭解學生

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一些學生難得向老師白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就要求每一個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經常深人班級,利用適當的機會和場所,讓學生自由自在地表達思想情感,從中瞭解學生的心理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通過個別談心,可以發現、掌握某些同學的不健康心理,再“對症下藥”,通過耐心細緻的工作,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調節,幫助他們克服缺點,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要使個別談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學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才能將自己的煩悶向老師傾訴。當一些學生在學習上遇有困難,家庭生活受挫折時,他們心情苦悶,情緒失衡時,老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安慰他們,開展談心活動,老師應以誠懇的態度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説,讓他們把心裏的積鬱情緒渲泄出來,擺脱不良情緒的困擾。

(二)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儘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應該在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等。

(三)創造環境,多樣教育

為了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規教育外,更要注意言傳身教。老師在教學實踐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積極向上、平和開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模仿老師。心理學的模仿,指在沒有外在壓力條件下,個體受他人的影響,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為與他人相同或者相似的現象。

(四)因材施教

不同學生有不同的氣質,心理學的氣質是指人的心理活動表現在強度、速度、穩定性和靈活性等方面動力性質的心理特徵。教師應該學好心理學基礎知識,分清每個學生的氣質類型,因材施教。

第四篇:《學前心理學》讀書筆記

由於專業的需要和興趣使然,我在尋找閲讀對象的時候都會特別關注與學前兒童有關的書籍。通過閲讀這些書籍我認為要想真正地瞭解學前兒童,走近學前兒童,就必須先了解他們的心理髮展特點。陳幗眉在所著的《學前心理學》一書中就詳細地闡述了學前兒童的心理髮展特點。

廣義的學前兒童是指0到6歲的學齡前兒童,狹義的學前兒童指的是3到6歲兒童,主要是幼兒園幼兒。那麼,這本《學前心理學》中主要介紹了幼兒園幼兒的心理髮展特點。

該書提到從兒童心理髮展來看1--3歲,幼兒高級的心理過程逐漸出現,是各種心理活動發展齊全的時期,而3—6歲,則是心理活動系統的奠基時期,是個性形成的最初階段,在這三年裏心理髮展比較迅速,每年都有新的發展。在這裏筆者重點介紹一下3—4歲幼兒的發展特點。

在3--4歲,學前初期,也就是幼兒園小班時期,這個時期幼兒的主要特點是:

一 生活範圍擴大。(一)這個階段幼兒的生理方面有所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身體比以前結實,不像先前那麼容易生病了。身體的組織結構和器官的功能都有所加強。2 幼兒的精力比以前充沛。神經系統的發展使幼兒可以連續活動5--6個小時,日間只需睡眠一次。(二)幼兒語言的形成和發展使他們基本上能夠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不需要成人過多的猜測他們的意願。(三)該年齡段兒童身體和手的基本動作已經比較自如。能夠在一定時間裏掌握各種粗動作和一些精細動作。

以上幾個方面的發展使幼兒已經具備了離開親人去參加幼兒園集體生活的可能性。因此,在這個階段,多鼓勵幼兒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別人交流,並且鼓勵他們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能夠使他們的認識能力,生活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都有所發展。

二 在這個階段的幼兒他們的認識依靠行動。

此階段的幼兒的思維方式是直觀行動性思維方式,因此他們的認識活動往往依靠動作和行動進行。他們一般都是先做再想,比如,在班上給小孩子玩結構性玩具,他們往往會一拿到手就開始玩,不會提前思考要做什麼,而這時若問及他想要做什麼,他往往也是回答不了的,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這時成人千萬不要因此認為是孩子笨,或是不搭理你。其實只要你站在旁邊耐心的等待一會兒,等他完成了手中的創作,他會很激動地跟你説:“你看,我做的飛機,我做的汽車……”

此階段幼兒在聽別人講述或是自己講述時,往往也離不開具體的動作。因此,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多運用自己豐富的肢體語言,將文字語言具體化。這樣既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增強幼兒的興趣,也能夠讓幼兒更容易記住所學的內容。

對於此階段的幼兒來説,他們的注意力也和動作有着密切的聯繫。幼兒的注意力很容易轉移,如在幼兒聽課過程中,我發現如果他們的手裏拿着別的東西,或是隨便放,眼睛看着別處,注意力就很容易離開老師的講述,這也就是為什麼幼兒園老師在上課之前總是會讓幼兒將手放在膝蓋上,眼睛看老師的原因。

三 此階段的幼兒情緒作用大。

他們往往會因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哭,如,我們班上有個小孩子因為自己裏面衣服的袖子拉不下來而大哭,還有小孩子因為找不到自己的枕頭而哭,還有小孩子因為別人跟他説你媽媽不來接你了而哭,而且越哭越激動,還會渾身顫抖。幼兒就是容易激動,這時如果對他們一般的講道理,往往收效不大。這時就要用有趣的事情去吸引他的注意力,用行動使他安靜下來,如,拿毛巾給他擦擦臉,用撫慰的語調説話,讓他感覺到親切,情緒上不再對立,等他完全冷靜下來了才能説理。

還有,幼兒在幼兒園裏的情緒受老師的影響也很大。因為這麼小的孩子,他往往只是通過表象去理解事物,他會通過他看到的,感受到的,來判斷老師對他們的關懷程度。如,老師表揚他沒表揚我,老師抱她沒抱我等現象,來判斷老師不喜歡他,這樣也會影響到他來園的情緒,聽課的興趣。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上了很久的幼兒園,突然哭着不願意來了的原因。這時,教師就應該自身檢討,想一想是不是對這個孩子關心不夠多。在這裏我覺得作為教師應該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孩子,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不同閃光點,及時地予以表揚,鼓勵,這樣你會發現一天下來,其實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了表揚,也許你已經忘了,但是他自己知道他受到了關注。除此以外,還可以抽時間跟那些在班上不是很活躍的孩子聊聊天,或是隻是抱抱他們也好。這樣每個孩子都會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懷。

四 此階段的幼兒愛模仿。

此階段的幼兒往往是看見別的小朋友在做什麼,自己也要做,看見別的小朋友有什麼自己也想要。如,在室外活動時,玩羊角球的小朋友看見別的小孩子的玩海洋球也會要玩,看見別人擺高樓自己也擺。因此在幼兒園小班,同樣的玩具要有足夠的數量。

模仿也是此年齡段幼兒主要的學習方式,他們往往通過模仿掌握別人的經驗。他們會模仿老師模仿父母,模仿他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一切。他們沒有很強的判斷力,對於別人特別是他們所親近的人的語言和行為都是沒有批判性的,而且因為沒有太多的經驗,他們往往都是通過成人的表現來判斷事情的嚴重程度的。如,老師在吃胡蘿蔔的時候皺眉頭,他們就會覺得那是很不好的東西,就不吃了。因此,作為幼兒教師,特別是小班幼兒教師要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也許自己做了一個不經意的不好的舉動,自己都不知道,卻已經被孩子學會,並慢慢地養成習慣了。

當然,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這一特點,讓他往好的方向發展。如,在上課時間,有幼兒沒有注意聽講,這時我們可以通過表揚另外做的好的幼兒,來引起這一幼兒的注意和模仿,並及時予以鼓勵。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應多向幼兒傳遞好的信息,如,跟幼兒説禮貌用語,老師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等。這樣幼兒通過模仿,時間久了也會成為一種好的習慣。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通過正強化的方式,也就是引導(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和鼓勵的方式,使每一位幼兒向着一個健康快樂的方向發展!

總之,我認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除了日常努力工作外,還應該多給自己充充電,多看看相關書籍,使自己的教育方式更有科學性,適宜性,使自己更能走近幼兒,瞭解幼兒,理解幼兒,幫助幼兒,與幼兒一起成長!

第五篇:《社會心理學》讀書筆記

<<社會心理學>>讀書筆記

1.社會心理學是一門就人們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響他人,又如何相互關聯的種種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學科。

2.社會心理學家所研究的是態度與信念,從眾與獨立,愛與恨。

3.社會心理學中的重要觀點:

(1)我們構建起社會現實

(2)我們社會直覺的力量是強大的,但有些時候是很危險的

(3)態度塑造行為

(4)社會影響塑造行為

(5)性格傾向塑造行為

(6)社會行為同樣也是生物學行為

(7)對他人的感受和做出的行為有時候是積極的,有時候則是消極的

4.人是社會性動物,我們渴望彼此之間建立關聯,渴望歸屬感,渴望獲得他人良好的評價。

5.你永遠無法預言某一個人將會如何行事,但卻可以對人的一般行為做出精確的判斷。個體雖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

第二章:社會中的自我

9.焦點效應和透明度錯覺意味着人們往往會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並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注意度。但實際上注意到我們的人要比我們認為的少。

10.人不是完全客觀的,而是會做出帶有自利色彩的社會判斷。所以“責任都是別人的,而功勞全是自己的。”

15.當動物和人經歷無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時,他們就會習得一種被動和無助感。

17.自尊的威脅會發生於朋友之間,因為朋友的成功可能比陌生人的成功更有威脅。

23.別人的過錯在我們眼前,我們的過錯在自己背後。

24.人們有時候通過設置障礙物來阻撓自己獲得成功,這種行為恰恰是害怕失敗而進行的自我保護。

3。每個人在取得成功的時候都會歸功於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在失敗的時候卻會埋怨周圍的人和環境,下次失敗的時候不妨倒過來想。

4。在吵架和發生衝突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考慮一下對方的感受,而且對事不要對人。

5。不要把目標制定的過高,這樣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如果沒有完成任務,會帶來更大的挫敗感。

7。不要過於關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你被關注的機率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高。

9。許多重大的消極的事件帶給你的痛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嚴重。同樣,興奮的事情也不會給你帶來更多更持久的快樂感。因此殘疾病痛貧窮你也會很快的適應,同樣豪宅名車並不能讓你幸福一輩子。

13。“登門檻”效應,當你同意幫一個小忙,你還會同意幫一個大一點的,所以答應一件事前,想清楚這件事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17。在婚姻中,丈夫和妻子的相似性越大,婚姻也就越幸福和長久。

第三章 社會信念與判斷

27.當我們解釋他人的行為時,我們會低估環境造成的影響,這稱為基本歸因錯誤。

36.事實上,絕大部分人對已做成的事情的悔恨比對沒有做成的事情的悔恨要小。——最常見的悔恨(版權歸本站)是當初未能更嚴肅的對待自己的學業。

38.情緒會滲入我們的思維,影響我們的判斷。

第四章 行為和態度

41.一個人的態度和其行為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一致。

48.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並不因為別人對自己好而喜歡他們,而是因為喜歡他們才對他們好。

51.要想改變一個習慣,那就去做點別的事來取代它。

第五章 基因、文化和性別

53.我們的行為不僅僅取決於社會情景,也受我們自己傾向性的影響。並不是每個人都以相同的方式應對壓力。

55.角色互換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如果每個人都能重新考慮他人的觀點和感受。而後在考慮自己的觀點,就會增進雙方之間互相的理解。

第六章 從眾

66.與羣體偏離太遠,我們會感到不舒服,但是我們也不想與其他人太一致。

第七章 説服

72.我們傾向於相信那些與我們相似的人。

73.當信息與好心情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它們會具有更強的説服力。

79.難度較大的信息以文字方式呈現是最具説服力,而簡單的信息則以影像呈現時效果最佳。

第八章 羣體影響

90.有時精神層面的真誠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利與心靈的健康。

第九章 偏見:不喜歡他人

97.要記住一條原則:不平等的社會地位滋生了偏見。

99.憎恨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這是人類的本性。

100.偏見起源於不平等的社會經濟地位以及其他社會原因,包括我們習得的價值觀和態度。 101.人們傾向於積極地描述自己的羣體,以便能夠積極地評價自己。

102.不好(不和諧)的想法和情感往往經久不衰。打破這種偏見習慣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03.挫折滋生敵意,人們有時候會將這種敵意發泄到替罪羊身上。

第十章 攻擊行為:傷害他人

111.與宣泄假設相反,發泄攻擊更多地引發攻擊的產生,而非減少進一步的攻擊。 第十一章 吸引和親密:喜歡他人和愛他人

112.我們有一種強烈的歸屬需要——與他人建立持續而親密關係的需要。當我們有所歸屬時——當我們感到被一種親密的關係所支持時——我們會更加健康和快樂。

118.是什麼孕育着喜歡和愛情呢——接近性、外表吸引力、相似性和被喜愛的感覺。

120.整體上來説,女人傾向於因性格而愛上男人,男人則傾向於因外表而愛上女人。

121.人們選擇朋友,尤其是在選擇終身伴侶的時候,通常傾向於選擇那些不僅在智力上,而且在外表吸引力上方面都能與自己匹配的人。這就是匹配現象。

125.相似產生喜歡。如果你喜歡自己,就會更有可能與一個同樣喜歡你的人結為伴侶。 126.不相似導致不喜歡,所以如何教育人們去尊重和欣賞那些與自己不同的人真實一大挑戰。

129.一個不好的名聲比一個好名聲更容易獲得,並且更難以擺脱。

131.要讓所愛的人滿意很難,但傷害所愛的人卻很容易。

135.我們喜歡被人喜歡和被人所愛,因此,喜歡常常都是相互的。我們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

第十二章 利他:幫助他人

142.愛能拯救人——不論是施予愛的人還是得到愛的人。

143.幫助行為能提升我們的自我價值感。

145.內疚促使人們坦白、道歉、幫助、避免再犯錯誤,它還使人們更敏感並使親密關係能夠更持久。

146.快樂的人更樂於幫助別人。

148.互惠規範:對於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應該施以幫助,而不是傷害。

第十三章 衝突與和解

154.雙方對方的誤解常常具有令人吃驚的一致性,他們都會美化自己和醜化對方,這就是鏡像知覺。

156.化敵為友的四個建議:接觸、合作、溝通、調和。

157.有時,衝突的氣氛太緊張了,以至於實質性的溝通變得完全不可能,這種情況下,某一方的一些小小的和解行動可以引發回報性的和解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