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兒童心理學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2W

第一篇:兒童心理學讀後感

兒童心理學讀後感

兒童心理學讀後感

徐麗君

今天,我再次細細品讀了朱智賢的《兒童心理學》一書。書中認為兒童入學的學習準備,除了生理準備,還有心理準備,心理準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有些兒童對學校生活的嚮往,常常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由於學校的外表現象的吸引。例如,學校的校舍、桌椅、牆上的圖畫、很多同學在一起等等。有些兒童不能或不願按老師的指示進行學習,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粗枝大葉地去完成。對於在學習態度上還沒有準備好的兒童,教師應該採取積極的辦法由系統地來進行必要的教育工作。例如,用具體的範例來鼓勵兒童學習,啟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兒童參加班上的共同活動,培養他們按照教師的指示進行工作願望,教會他們把學習和遊戲區別開來,在學習時專心學習。

書中讓我明白了“建立關係”的重要性。在我以前的觀念裏,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了才會建立所謂的關係。其實與他人建立關係是兒童期最關鍵的任務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務之一,理解關係的形成是理解兒童發展的根本。而兒童關係的最初依賴於家庭關係,家庭作為一個系統不僅僅是它的組成部分的總和,而且是一個憑藉自己本身的資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實體。影響兒童適應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結構,撫養環境的質量才是最具決定性的,最持久的影響。兒童的發展是在人際關係的環境中發生的,關係主要是在家庭的環境中出現的,人際關係的質量決定了適應。從出生開始,兒童就預先被適應成要與他人形成關係。依戀關係在嬰兒期出現,在隨後的幾年裏從反射式的行為模式發展的高度選擇性的,有計劃的和靈活的反應系統。發展與同伴形成的關係也很重要,但是這和與父母的關係不一樣。與其他兒童的交往幫助學得許多社會技巧,幫助形成兒童的社會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進智力發展,被排斥的兒童尤其有以後出現心理問題的危險。

書裏特別強調兒童的情緒發展。情緒並不完全是消極的東西,它被認為對社會適應有幫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際關係中起重要的作用。情緒有生理基礎,是人類的天賦的一部分。新生兒就是通過情緒來滿足自己生理上的需求。讓兒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是相當重要的,若不能習得這種技能會給他以後的社會生活帶來災難性的後果。這個能力的發展就是將看護人的外在控制轉移為孩子的自我控制,這個過程要持續整個兒童期,並且涉及到學習許多調節自我情緒及其表達的策略。

《兒童心理學 》書中非常細化地從各個部分對兒童心理學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使我更加清晰地瞭解兒童。在拜讀之後,使我充分體會到作為一個老師的不易以及這份責任感,要更加細心和耐心地去觀察每一個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蹲下來跟他們説話,把自己和學生們看作是平等的對待,用他們的心去思考,去體會。

第二篇:兒童心理學讀後感

《兒童心理學》讀後感

作者是英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謝弗兒童心理學對兒童心理學這門學科現有的發現和成果做了一個介紹和總結,回答了近些年來家長、老師和社會都廣泛關注的兒童成長方面的問題.比如,有沒有一些正確的撫養孩子的方法,如何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孩子的哪些問題是家長和老師需要了解和矯正的,兒童每天應該看多長時間的電視,能夠從兒童期的行為預測長大後的智力嗎,等等。兒童心理學的語言淺顯易懂,深入淺出.無論是選修心理學課程的學生,還是各級教育工作者,或者是想知道孩子為什麼不高興了的家長,都會發現兒童心理學不僅有用,而且有趣。兒童令人着迷,兒童非常重要。這兩個非常好的理由使我們想對兒童瞭解得更多一些。兒童令人着迷是因為他們和成年人既相似又不同一方面,他們明顯有潛力發展出成熟個體才具有的各種能力另一方面,他們具有隻在他們那個年齡段特有的能力和要求,需要我們去承認、去尊重,也需要我們去關注。兒童令人着迷還因為兒童期的本質就是發展變化。觀察新生兒長大成幼兒,再一步步長成學齡前兒童、學齡兒童和少年、青年,試圖解釋這些變化中暗藏的各種機制,這不僅吸引人的智力工作,而且能滿足感情上的需要。早期經驗對心理有不可挽回的影響嗎我們在何種程度上是被遺傳因素塑造的為什麼一些兒童比另一些兒童更早地獲得語言能力離婚對各個年齡段的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呢有最理想的方法幫助兒童學習解決問題的技能嗎哪怕僅僅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好奇心,我們也希望回答這些問題,以及其他很多在日常撫養和教育中產生的問題。兒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社會的未來取決於我們怎樣帶大和教育下一代。這樣,又有許多問題產生了。是否存在着某些正確的撫養孩子的方法,可以幫助他們充分挖掘潛能呢有哪些冒險的因素是我們需要了解和避免的早期攻擊性是預示着以後暴力和犯罪的一個危險信號嗎兒童能夠彌補回失去的重要經歷嗎比如應該在嬰兒期和父母形成親密關係的經歷,比如在上學前要接觸很多讀物的經歷。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不僅對兒童的養育者有意義,對教育、福利、健康和教育領域的政策制定者也有意義,使他們可以制定出最符合兒童健康發展的政策。兒童心理學的目標是要通過客觀研究建立起一個能夠回答上面提出的問題的信息基地。這樣,我們就能夠得到兒童發展本質的事實性結論,而不僅僅是一些看法。儘管兒童心理學還是一門年輕的學科,但它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左右有了長足的發展。因此,在這樣的一本書裏要將它的方方面面都講清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相反,本書的目的是要對現有的發現做一個總結,着重介紹近些年來大家廣泛關注的問題,並對兒童心理學的本質及其成就做一説明。

全書目錄分為:

1、認識兒童

2、兒童的本質

3、人生之初

4、建立關係

5、情緒發展

6、作為科學家的兒童——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7、兒童是學徒——維果斯基的社會認知發展理論

8、作為信息加工者的兒童

9、運用語言

10、走向成年

我一直認為兒童時期是一個很關鍵的時期,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而通常引起兒童發展各異的因素其實都和兒童心理的發展趨勢有很密切的關係,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羣體一方面,他們明顯有潛力發展出成熟個體才具有的各種能力。另一方面,他們具有隻在他們那個年齡段特有的能力和要求,需要我們去承認、去尊重,也需要我們去關注。

而全書對於兒童教育並沒有提供可供操作的具體建議,只可作為更加了解兒童的專業背景書籍來讀。對我的主要啟發是:

1、兒童心理髮展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先天論、刻板理論都不足取。不要輕易給自己的孩子定性定型,因為兒童的可塑性是很強的。

2、安全保障、必要時提供幫助、在具體事例中提供經驗、以身作則,除此之外相信孩子的自我發展能力。

3、孩子的心是永遠操不完的,家長有兩種態度要不得:一種是事事操心、處處焦慮,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常常患得患失,覺得自己犧牲和付出那麼多,外界包括孩子都不理解、不合作,滿腹委屈不平抱怨;一種是總是自私地抽離,覺得養育教育孩子更多是對方或爺爺奶奶輩的事情,自己不管不顧或者只是無奈地做一些最基本的撫養工作。

4、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天使,不論他/她的來到是多麼得偶然。他/她的性別、性情、身高、相貌都是那麼偶然的唯一。他/她是你生命的又一個起點,你只能付出自己最大的智慧和努力去陪伴她們成長,同時祝福她們,也祝福你自己。

5、是否做到讓孩子健康成長的試金石是:孩子懂事之後對你的態度。這種態度在他/她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可以考察。他/她是否真心愛你、疼你、欣賞你、感謝你,慶幸有你。

6、不同孩子有不同的天賦,但是在你的幫助和努力下,他/她都能成長為最好的自己!養育兒童的不同方式、

舉個例子:

來看一些例子來證明每個社會都有着各自“正確”的撫養兒童的方式。

書中提到觀察一位西方母親,她的孩子坐在她的膝上,你可以看到兩個人之間的聯繫是如何的密切。母親通過擁抱、微笑、搖動、唱歌和談話來努力培養一種充滿感情的交流,並確保她是嬰兒注意力的焦點。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卡魯裏母親和她們的孩子。卡魯里人是居住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熱帶雨林中的一個小社會,母親與孩子的交流方式很不一樣。嬰兒不是被當做一對一交流的夥伴,雙方並不會長時間對視,相反,母親抱着孩子是會讓他面朝外以便孩子可以看到所處的社會羣體其他成員,同時也能夠被他人所看到。另外母親很少直接和她們的孩子談話,多數時候是年齡大一些的孩子與嬰兒説話,而母親則大聲地“代替”嬰兒回答。這樣從開始嬰兒就處在多方交流的過程中。這樣養育嬰兒的原因可以從卡魯里人的日常生活安排中看出:社區由60~90人組成,所有人一起住在沒有任何牆間隔的大房間裏,我們所熟知的母親一嬰兒的共同體和家庭在這裏沒有了它的意義,從很小開始人們就意識到社會羣體作為一個整體的意義,因而也就有了母親抱着孩子面朝外而不是朝向自己,也就沒有了太多的一對一的交流。任何其他的方式都會被看做是“不正常”,對兒童的發展不利。

在肯尼亞的蓋斯人當中,母親對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避免或降低嬰兒在

一對一的交流中過於興奮,也就是説,他們要使嬰兒安靜下來而不是興奮。在他們那裏面對面的交流同樣很少,即使有也會是慢節奏非情緒化的。母親對嬰兒的注視和發出的響聲經常地不理睬。在這裏,重要的在於懷抱嬰兒這樣身體的接觸,甚至在嬰兒睡着了的時候也如此。對啼哭的嬰兒,母親會擁抱搖動或餵奶給孩子,但這些仍然是為了避免孩子興奮。同樣的道理,蓋斯人的母親們的行為也是遵循着他們的文化規則:在嬰兒還很小的時候她們就需要回到田間勞作,這時嬰兒將由大一點的孩子照看,這也就要求嬰兒要保持足夠安靜以至於大孩子們有能力照顧他們。母親們對待她們的孩子的方式體現了特定文化環境的要求。

在西方社會兒童的遊戲被賦予很大的意義,母親們經常會加入孩子們的遊戲來促進兒童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技能的發展。但在低收入的墨西哥家庭中的母親們可並非如此,他們認為遊戲沒什麼意義,對於兒童發展也無任何作用。當他們被要求和自己的孩子玩耍時她們會感到很怪異甚至覺得尷尬,在遊戲中她們的作用也是明確的指導多於與孩子共同娛樂。根據她們的經濟狀況,這些母親遵循的是一種“工作式”的生活:生活是嚴肅的,遊戲是一種奢侈,孩子們越早認識到這點越好

關於皮亞傑理論與幼兒科學教育

皮亞傑的理論是以發生學和發展的觀點探討人類認識的個體心理的起源和歷史發展。認為兒童的認識是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並且知識的成長與智慧的成長是一個同步的過程。其基本理論要點:

①兒童心理髮展的階段先後次序是固定不變的,不能跨越也不能顛倒,所有的兒童都遵循這樣的發展順序,具有普遍性,但發展階段出現的年齡可因兒童的社會環境、文化教育的差別而加速或推遲。

②在兒童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中,都具有獨特的認知結構,這些相對穩定的認知結構決定兒童行為的一般特徵。兒童發展到某一階段就能從事水平相同的各種性質的活動。

③認知結構的發展是一個連續構造的過程,每一個階段都是前一階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對前一階段進行改組而形成的新系統。皮亞傑關於兒童心理髮展的理論,強調了兒童認識發展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教育要按照兒童的認知結構(智慧結構)來組織教材,調整教法,這些思想對兒童教育工作的理論與實踐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兒童是學徒——維果斯基(前蘇聯心理學家)的社會認知發展理論:

兒童的心理髮展具有社會性,受到社會的影響,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教育要發展兒童的天性,豐富兒童多方面的經驗,促進和加強兒童與兒童之間,兒童與成人之間的社會性交往,兒童還有自我表現的願望,有不同層次的需要,不同的需要又有不同的表現的方式,教育要以人為本,以人為目的,滿足兒童安全,被關愛,探索,遊戲等不同層次的需要。並運動到實際教學活動中:比如拼圖遊戲,合作學習模式,同伴指導模式,都能促進兒童之間共同的團結合作意識。孩子3歲能分辨上和下,4歲能辨認前後,5歲能以自身為中心辨別左右,7歲能以客觀為中心辨別左右,所以,如果我們在3歲就讓孩子辨別左右就會過於超前,就算讓孩子硬生生記下也容易出錯混淆,而5歲教導其識別左右又有些晚了,這可能會導致孩子未來對方位知覺的認知差,所以教學應當及時,爭對孩子的年齡段來應材施教。

兒童心理學研究的對象:

每一門科學都以客觀存在的一定領域內的事物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在作為自己研究對象的特定領域內去發現這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觀規律,從而以這些規律來為社會實踐服務。

兒童心理學是一門科學。那麼,兒童心理學這門科學研究的對象是什麼呢?概括説來,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兒童心理髮展的規律和兒童各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徵的科學。 關於兒童心理學的對象,可以簡單歸結為以下各點。

(1)兒童心理髮展是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它包括兩個主要部分:兒童心理髮展的基本規律和兒童各年齡階段心理特徵發展的具體規律。

(2)兒童心理髮展首先是一種心理現象。辯證唯物主義關於心理的理解是唯一正確的理解。

(3)在心理科學中,關於心理髮展的研究,一般是從兩個方面進行的:心理的種系發展和心理的個體發展。 (4)兒童心理髮展是個體心理髮展中的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部分。它的主要問題是:作為個體的人的心理是怎樣發生的?又是怎樣在一定條件下從一個軟弱無能的新生兒的心理經過一定階段逐步發展成為一個能夠獨立參加社會生活的社會成員的心理的?

兒童心理學是心理科學的一個分支。普通心理學研究人的最一般的心理規律:人的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徵的一般規律。兒童心理學以普通心理學為依據對兒童心理髮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徵進行專門的研究。同時,兒童心理學的研究也能豐富普通心理學的內容。

1/心理和心理的發展

首先,關於心理的實質問題,主要是普通心理學的課題。普通心理學指出:心理是腦的機能,是客觀現實的反映。

(1)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這就是説,心理是由客觀現實決定的。客觀存在是第一性的,而心理、意識是第二性的。

(2)作為客觀現實反映的心理,是通過腦的活動實現的。腦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腦的機能。

(3)心理的反映不是像鏡子般機械的反映,而是一種能動的反映。人的反映活動是在人的社會實踐中、在人的言語參與下進行的,因此,人的心理、意識具有社會性和自覺能動性。

(4)心理、意識雖是第二性的東西,是一種反映,但它不是毫無作用的副現象。它一旦形成之後,就能在人的活動中起調節作用、定向作用。這就是説,人的心理在實踐中產生,同時又能反作用於實踐。 其次,關於心理髮展的問題,在心理科學中,一般是從兩個方面加以研究的。

(1)心理的種系發展。所謂心理的種系發展是指從動物到人類的演化過程中心理髮生髮展的歷史。 心理這一反映形式是在動物出現以後才開始產生的,是跟神經系統特別是腦相聯繫的。

動物心理髮展史是人類心理髮展的前史。它研究從低級動物到類人猿為止心理是怎樣發生的,又是怎樣在適應自然的情況下逐步從低級形態(受刺激性)向高級形態(思維的萌芽)發展的。

人類心理髮展史則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識發生發展的歷史。人類的心理是由動物心理髮展準備起來的,是跟動物心理有聯繫的,但同時又有本質的區別。人的心理、意識是人類祖先在勞動過程中、在言語的參與

3 下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因此,人的心理、意識不但能適應現實,而且能變革現實。

(2)心理的個體發展。所謂心理的個體發展,是指人的個體從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過程中心理髮生髮展的歷史。

一個人出生的時候是否具有心理?他的心理是怎樣產生的?在人的發展的各個年齡階段(兒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中,心理又是怎樣發展變化的?它是按着什麼規律發展變化的?這些發展變化在人的生活和教育上具有怎樣的意義???所有這些,都是研究個體心理髮展史必須闡明的問題。

在個體心理髮展的研究中,人的兒童時期(包括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的心理髮展是被研究得較多的部分,這個部分,就組成兒童心理學這門科學的主要內容。發展心理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發展心理學包括動物心理學(又叫比較心理學)、民族心理學(主要是原始人類心理學)、個體發展心理學(主要是兒童心理學)。狹義的發展心理學,亦即個體發展心理學,是關於人的個體從出生到衰老整個發展時期的心理髮展的研究。而兒童心理學則是關於人的個體從出生到成熟(青年初期)的心理髮展的研究。兒童心理學是個體發展心理學中的一個最主要的核心的部分。2/兒童心理髮展

兒童心理髮展是個體發展心理學中的一個最主要的核心的部分 1)兒童時期的主要特點

兒童時期是指一個人從出生(新生兒)到成熟(青年初期)個時期而言,是一個人心理的發生和形成的時期。 兒童時期具有自己的特點。

第一,兒童跟動物不同。他一開始就生活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並向着人類社會成員的方向發展。兒童從出生的時候起,就過着社會生活,在成人長期撫養和教育下,通過跟成人的交際,通過有系統的學習,去掌握人類已有的社會經驗。隨着兒童的日益成長,他就不但能適應社會生活,而且也能改造社會生活,這樣,他就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成員。

第二,兒童也不完全跟成人一樣。當然,從人的社會性來説,兒童跟成人是基本相同的,但從發展的水平來説,他們之間卻存在很大差別。例如,兒童的腦的結構和機能還是不成熟的,兒童的思維不完全等同於成人的思維,兒童的勞動能力也不跟成人完全一樣。

兒童時期是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不定型到定型的成長髮育的時期,是一個生長特別旺盛的時期,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是可塑性最大的時期,因而也是受教育的最好時期。

2)兒童心理髮展的基本規律

兒童心理學在兒童心理髮展的基本規律上,涉及如下的一些理論問題。

第一,關於遺傳、環境和教育在兒童心理髮展上的作用問題。在兒童心理髮展上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先天遺傳,遺傳只給兒童心理髮展提供自然前提,但不能決定兒童心理的發展。在兒童心理髮展上起決定作用的是環境和教育,而教育則起着主導作用。

第二,關於兒童心理髮展的動力或內部矛盾問題。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或根本原因,不在於事物的外部,而在於事物的內部,即存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這在兒童心理髮展上,也是一樣。

第三,關於教育和兒童心理髮展的關係問題。環境和教育對兒童的心理髮展起決定作用,但並不是機械地決定兒童心理的發展,它必須通過兒童心理的內部原因來實現。

第四,關於兒童心理不斷髮展和發展階段的關係問題。兒童心理一方面是不斷髮展的,但同時又是有階段性的。只看到不斷髮展的一面,或只看到發展階段的一面,都是不對的。

這是我們關於兒童心理髮展的幾個理論問題的理解。這幾個問題是兒童心理學所要研究的主要內容的一部分,本書第三章將作詳細的論述。

3)兒童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

兒童心理學不但要研究兒童心理髮展的一般規律或基本規律,而且要研究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具體規律,這些具體規律是通過兒童各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徵表現出來的。

兒童心理年齡特徵是客觀存在的。例如,兩三歲的兒童情感是易變的,自我控制力是較差的,因而很容易破涕為笑,轉怒為喜。又如,有經驗的國小一年級教師把兒童初入學時在課堂中可能產生的各種表現(如坐不住、下位子、説話、注意力不易集中且不持久等)理解為這一時期的特徵,並且善於根據這種客觀存在的特徵而採取正確的措施。但是在一個沒有經驗的教師,則往往引起厭煩、急躁的情緒,以致把事情越弄越糟。在教學觀察中可以發現:雖然同是國小時期的兒童,低年級和高年級也是不一樣的。低年級兒童還跟學前兒童有某些共同之處,思維帶有很大的具體性,有意注意還不很發展,因而在一堂課中往往運用着不同的作業形式,更多地注意直觀性,而對高年級兒童就不需要這樣做了。 關於兒童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我們作以下理解。 第一,兒童心理年齡特徵是兒童心理髮展的各個年齡階段中所形成起來的一般特徵、典型特徵或本質特徵。它是和年齡有聯繫的(因為年齡是時間的標誌,一切發展都是和時間相聯繫的),但不是由年齡決定的。同時,它是從許多個別兒童的心理特徵概括出來的,它只能代表某一年齡階段兒童心理髮展的一般趨勢,而不能代表這一年齡階段所有兒童的個別特徵。

第二,在一定條件下,兒童年齡既是相對穩定的,同時又是可以隨着社會生活和教育條件的改變而有一定程度的改變的。這是因為:一方面,年齡特徵是受許多比較穩定的因素支配的,例如兒童腦的結構和機能的發展是有一定過程的,知識本身的深淺也是有一定順序的,這就決定了兒童心理髮展在一定時期或階段內不可能沒有一定的、不能突破的限度;另一方面,年齡特徵又是可以隨着社會生活和教育條件的變化而

4 有一定的變化的(當然,也不是毫無限制的),例如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條件下,一年級兒童的識字量,可以比以前多一些,算術程度也可以適當提高一些,兒童個性品質的發展方面也是如此。

第三,教育的目的方向是由社會決定的,而不是由年齡特徵決定的。但在教育的目的方向決定了以後,就不能不考慮:教材如何安排就能使兒童既容易接受,又學得更好更快;創設什麼條件,採取什麼方法,就更適合於兒童發展的特點。??要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就不能不認識和運用兒童心理年齡特徵的規律。 在教育中運用兒童心理年齡特徵的規律,必須同時兼顧:(1)積極發展兒童的能力;(2)不使負擔過重。資產階級教育家和心理學家把兒童心理年齡特徵看成是固定不變的,限制了兒童的發展,這是片面的、錯誤的,我們反對這種觀點。積極發展兒童能力的同時,也要注意不使兒童負擔過重,不超越他們力所能及的範圍。

第三篇:500-《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讀後感

《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讀後感

踏上講台已近三年了,在感歎時光飛逝的同時卻還有着很多的困惑,我覺得現在的孩子太累了,分數依然是教育的最高指揮棒。如何才能讓學生更快樂的在知識的海洋裏暢遊呢?《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給了我很多啟示:除了用因材施教的手法來塑造孩子之外,我們還得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深入挖掘每個心靈的閃光點,給孩子一個更全面、更客觀的評價,這樣我們的良心才會坦蕩,這樣孩子的笑臉才會燦爛。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欣賞和讚美。” 也許你不經意的一句話或是一個微笑,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評價,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記得有一次開校會,我表揚了一個小女孩,她學習不太好,但非常刻苦,在沒有老師、家長督促的情況下,在寒假中做了好幾本的讀書筆記。我無意中發現了,就隨意表揚了一下。但後來這個女孩的語文成績明顯提高,英語老師也反映英語有進步。我沒想到老師的表揚有這麼大的動力。

最近班裏也有這樣一個男孩,成績也不算好,但有美術方面的天賦,這次出牆報我讓他當我的助手,他表現得非常好。當我看他埋頭製作時臉上是那麼地自信,我很高興,當聽到其他同學流露出對他的讚歎和羨慕時,我更覺欣慰,因為此時他和同學們沒有把分數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我更慶幸我保持了這個孩子的自信。

最後我想説:賞識你的學生,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欣賞孩子的長處,肯定他們的每一個細微進步,讓他們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悦,找到學習的快樂和自信,並真誠地幫助他們,那麼,奇蹟隨時都可能發生。

第四篇:兒童繪畫心理學讀後感

兒童繪畫心理學讀後感

閲讀這本書後,進一步深化了我對兒童繪畫和兒童心裏發展的認識,我相信渴望瞭解兒童繪畫和熱天心裏發展的朋友讀過這本書後也會和我有同感。

1、人人都需要遊戲,人人都喜歡遊戲。不管是大人,還是小人。

嬰幼兒最初的畫,都是無意識的。他會拿着工具,在紙上,在牆壁上塗塗,點點,他會驚異自己創造的東西,而且會非常的興奮;再大點,他會反映生活了,一個圓加上一個梯形可能就是爸爸,圓上加兩根線可能就是媽媽;他會畫一些亂七八糟的線條,給親人解釋、述説,或者在畫的時候唸唸有詞。在這個時候,性急的、望子成龍的父母往往迫不及待的把孩子送進了繪畫培訓班——他們以為孩子是天生的熱愛藝術。殊不知,孩子僅僅是把繪畫當成了遊戲而已,就像人需要吃飯一樣:這只是一種本能需要而已!而某些不正規的少兒美術培訓機構,往往大多側重於繪畫枯燥的技法,沒有照顧孩子心理,對孩子的這種本能需要置之不理!所以,我們的孩子往往有進了培訓機構,反而對繪畫失去了興趣。

在幼兒園美術課堂中,如何讓孩子對美術感興趣?有資深美術專家説,不要讓你的課堂看上去像上課的樣子,盡情陪孩子玩,可能你的美術課就成功了。所以,關鍵是這個“玩”的方法,真的值得我們投入一生去研究呢。

2、孩子的繪畫遊戲裏有祕密

從孩子的角度,去感知孩子的世界,你會發現,孩子的世界真豐富啊,孩子的內心也有不為人知的痛苦、歡樂。此本書裏有大量的實例分析,讓我們明白:任何人的塗鴉活動中都會透露一些信息,只要我們去仔細研究它。六歲的哈斯娜畫的小人總是上肢有很多的手指,下肢總是一筆帶過。對這樣的畫,你會洞悉出什麼呢?原來,哈斯娜下肢癱瘓,平時都是靠上肢爬行,所以她的畫想告訴大家:儘管癱瘓了,但是憑藉上肢,她也能夠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身體健康的孩子畫出的圖畫通常色彩都是豔麗的,身染疾病的孩子正好相反,一個患白血病的孩子畫的畫,色彩出奇的暗淡,死氣沉沉,其中一幅畫的森林,歪七扭八的就像是交錯的血管,大部分用了暗紅的血色。這個孩子每週都要去醫院化療,他的畫正是痛苦煎熬的表現。

所以説,孩子的繪畫(當然我這裏指的是原生態繪畫,沒有大人的干涉,純粹無意識下畫的畫)中真的有祕密,他們通過繪畫,表達家庭的幸福,述説心中

的煩惱,發泄心中的憤怒??在這裏,他們體現了難得可貴的“主體性”, 所以説主體性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後天賦予的。瞭解了他們的心中的故事,肯定對我們研究兒童的成長提供有效的幫助,從而真正的實現“主體教育”。

我們的教育經常都在説“主體教育”,怎麼樣的教育才算主體呢?在網上看到這麼一段話:學生的主體性指的是,學生不僅是能學習的,而且最終要“獨立、主動和創造”地去學習。

但這書至少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只要有心,就會發現孩子內心的祕密,從而讓我們更加關注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真正用心去愛他們,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第五篇:兒童心理學

28052兒童發展

南京師範大學編高綱0914

ⅱ、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導論

[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瞭解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學科性質、研究內容、發展歷史及課題來源,明確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掌握兒童發展心理學上常見的幾種方法,對兒童發展心理學有一個初步的整體認識。

[考核知識點]

1、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內涵

2、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3、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課題來源。

4、關於遺傳和環境的爭論存在的三個階段。

5、西方兒童發展心理學的歷史回顧。

6、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的方法。

[考核要求]

一、概述

1、識記:兒童發展心理學的概念、兒童發展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之間的關係。

2、領會: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內容。

3、應用:能夠根據兒童心理研究的問題的三個來源選擇自己做兒童心理研究的問題。

二、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

1、識記:關於遺傳和環境的爭論存在的三個階段及其各階段理論的要點。

2、領會:相互作用論的基本論點,關於兒童的主動性與被動性、發展在時間上的穩定性或不穩定性、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兒童心理髮展的“關鍵期”問題等基本理論問題的基本內容。

3、應用:通過對遺傳和環境的爭論存在的絕對決定論、共同決定論及相同決定論等理論的比較,認識關於遺傳和環境的關係的理論的發展趨向。

三、兒童發展心理學的歷史回顧

1、識記:科學兒童心理學的誕生。

2、領會:西方兒童心理學的發展的三個時期及代表性理論、中國兒童心理科學的發展歷程。

四、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的方法

1、識記:橫向研究的概念、縱向研究的概念、跨文化研究的概念。

2、領會:橫向研究、縱向研究、跨文化研究三種研究方法各自的特點。

3、應用:橫向研究和縱向研究的比較分析、一些研究課題使用的研究法及這樣選擇的理由。

第二章兒童心理髮展的生物學基礎

[學習的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瞭解生物遺傳的過程,胎兒的發育過程以及保證胎兒正常發育的條件,明確兒童身體、腦和神經系統及動作的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點。明確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從兒童心理髮展伊始就糾纏在一起,共同影響着兒童心理的發展。

[考核知識點]

1、生命的遺傳過程。

2、顯性基因與隱(轉載請註明來源)性基因的相互關係。

3、遺傳疾病的一般產生原因

4、胎兒的發育過程。

5、胎兒正常發育的條件。

6、兒童身體的規律與特點。

7、腦與神經系統的發展的一般規律。

8、兒童動作發展的規律。

9、兒童動作技能的訓練和掌握。

[考核要求]

一、生命的開始與遺傳基因

1、識記:染色體的概念、dna的概念、基因的概念、受精作用的概念、dna的生成方式、蛋白質的合成過程、鹼基互補原理的概念、減數分裂的概念、等位基因的概念、顯性基因的概念、隱性基因的概念、基因突變的概念、染色體異常的概念。

2、領會:生命的遺傳過程、受精作用、蛋白質是生命的基本物質、顯性和隱性基因在遺傳中所起的作用、幾種遺傳疾病的成因。1

二、胎兒的發展與先天素質

1、識記:胎兒的發育過程經歷的幾個時期。

2、領會:胎兒正常發育的條件。

三、兒童身體、腦與神經系統的發展

1、識記:兒童的生長四個顯著的時期、頭尾原則的概念、近遠原則的概念、足趾反射、抓握反射、游泳反射、驚跳反射、強直的頸反射。

2、領會:兒童大腦和神經的發展的一般規律、腦的反射的意義。

四、兒童動作的發展

1、識記:動作發展的規律、動作發展的階段、成熟早期年齡的概念、常模年齡的概念、成熟晚期年齡的概念。

2、領會:手的動作的發展、動作和動作技能的掌握對嬰幼兒心理髮展的重要意義。

3、應用:根據兒童動作發展的規律對兒童進行動作訓練的最佳時機的選擇。

第三章嬰兒感知覺的發展

[考核知識點]

1、評定新生兒感覺的幾種方法。

2、嬰幼兒視覺的基本發展狀況。

3、嬰幼兒聽覺的基本發展狀況。

4、嬰幼兒知覺的發展。

5、關於嬰幼兒感覺發展的一些經典實驗:如視崖實驗、鮑厄研究嬰兒視覺世界的方法、範茨研究嬰兒形狀知覺的實驗設計等等。

6、兒童觀察力的發展。

[考核要求]

一、嬰幼兒感覺的發展

1、識記:反射行為的概念、定向反射習慣化與去習慣化的概念、視覺偏愛的概念、視敏度的概念、視覺恆常性。

2、領會:評定新生兒感覺的幾種方法、嬰幼兒視覺及聽覺的基本發展狀況、嬰幼兒嗅覺的發展情況。

二、嬰幼兒知覺的發展

1、識記:空間知覺的概念、視覺恆常性的概念、深度知覺的概念、方位知覺的概念、觀察與觀察力的概念、時間知覺的概念。

2、領會:兒童整體知覺和部分知覺的發展、兒童色形兩維感知的發展、空間知覺、時間知覺的發展特徵;視崖實驗;範茨研究嬰兒形狀知覺的實驗設計;兒童左右概念的發展情況;幼兒觀察力初步形成的具體表現的四個方面。

3、應用能根據兒童觀察力的發展規律,觀察兒童觀察力的發展。

第四章兒童認知發展:皮亞傑理論

[考核知識點]

1、皮亞傑關於思維的起源、結構、機制的觀點。

2、皮亞傑對思維發展階段的劃分。

3、皮亞傑的各思維發展階段的特徵。

4、對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的評論。

[考核要求]

一、皮亞傑關於思維發展的基本觀點

1、識記:1)認知的概念、數理邏輯經驗的概念、物理經驗的概念、格式的概念。2)運算的概念、適應的概念、兒童的自我中心的概念、認知結構的概念、同化與順應的概念、平衡化的概念。

2、領會:1)皮亞傑關於思維的起源、結構、機制的觀點。2)皮亞傑對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理論的反駁。

二、皮亞傑的思維發展階段理論

1、識記:皮亞傑的各思維發展階段的名稱、自我中心的概念、客體永久性的概念。

2、領會:皮亞傑的各思維發展階段的特徵、同化和順應的作用、同化和順應的關係、兒童掌握各種守恆的次序,運算的含義。

3、應用:分析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的貢獻與不足之處。

第五章兒童認知發展:信息加工理論

[考核知識點]

1、信息加工的過程。

2、引起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變化的原因分析。

3、兒童注意的發展規律。

4、短時記憶的幾種策略及兒童運用這些策略的能力的發展。

5、元認知的幾種基本過程。

6、評價信息加工理論。

[考核要求]

一、認知單元

l、認知:圖式的概念、映像的概念、概念或範疇的概念、判斷的概念。

二、信息加工過程

1、認知:感覺登錄的概念、知覺的概念、短時記憶的概念、信息塊的概念、元記憶的概念、長時記憶的概念。

2、領會:信息加工的階段、引起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變化的原因分析、年幼兒童的知覺發腱狀況、記憶的測量方法、兒童注意的發展規律、短時記憶的幾種策略及兒童運用這些策略的能力的發展、短時記憶的侷限性及支解決它的侷限性的相關對策,價信息加工理論。

3、應用:根據兒童元認知能力的發展情況,促進兒童元認知能力的發展。

第六章兒童語言的發展

[考核知識點]

1、語言準備期的幾個階段。

2、兒童語音的發展。

3、兒童詞義的發展。

4、兒童句子的發展。

5、兒童語用技能的發展。

6、環境論、先天決定論、環境與主體相互作用論三種語言獲得理論的內容。

[考核要求]

一、語言準備期

1、識記:語言獲得的概念、牙牙語的概念、被動性語言的概念。

2、領會:嬰兒對語言的敏感性的表現。

二、語言發展期

1、識記:不完整句的概念、單詞句的概念、電報句的概念、語用技能的概念。

2、領會:1)兒童在使用詞的過程出現的詞義擴張的表現、兒童在使用詞的過程中出現的詞義縮小的表現。2)兒童使用形容詞發展過程的特點、兒童對時間詞的理解、兒童對人稱代詞的理解的發展、幼兒對物量詞的使用狀況。3)兒童理解句子與使用句子的特點。4)兒童話語發展的特點。5)對2歲兒童説話的語用技能發展的研究發現、對四歲兒童根據聽者的情況而調整其談話內容的能力的研究發現。6)幼兒對聽話的語用技能的發展。

3、應用:能夠從實踐中找出支持本節理論的實例。

三、語言獲得的理論

1、識記:語言獲得裝置的概念。

2、領會:環境論、先天決定論、環境與主體相互作用論三種語言獲得理論的內容。

3、應用:環境論、先天決定論、環境與主體相互作用論三種語言獲得理論的對比。

第七章兒童智力的發展

[考核知識點]

1、對智力的一般理解及智力的一般理論。

2、幾種常見的智力測驗。

3、智力測驗編制的基本原則。

4、麥卡爾提出的兒童早期智力發展階段的模式。

5、智商的穩定性問題及智力發展的因素分析。

6、智力優異兒童的特徵。

[考核要求]

一、智力的一般理論

1、識記:智力、一般因素,特殊因素,流體智力、晶體智力。

2、領會:二因素説、塞斯頓七因素説、卡特爾的流體和晶體智力理論、吉爾福德的三維智力結構理論、對智力的一般理解

二、智力測驗

1、識記:標準化的概念、常模的概念、信度的概念、效度的概念、智齡的概念、智力商數的概念、離差智商的概念、幾種常見的智力測驗的名稱。

2、領會:智力測驗編制的基本原則、幾種常見智力測驗的內涵。

三、智力的發展、變化

1、識記:智力成長的基本趨勢。

2、領會:關於嬰兒早期智力測驗的預測性、麥卡爾提出的兒童早期智力發展階段的模式、智商的穩定性問題及智力發展的因素分析、智力優異兒童的特徵、

智力缺陷兒童的特徵。

第八章兒童情緒的發展

[考核知識點]

1、情緒的組成成分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

2、嬰幼兒情緒的發展規律。

3、引發幼兒情緒的原因及變化。

4、關於新生兒的情緒的幾種觀點。

5、關於嬰兒的情緒識別能力。情緒對嬰兒具有的適應意義。

6、嬰兒微笑的發展。

7、學習理論、知覺再認理論、社會認知理論這三種情緒獲得理論的基本內容。

8、兒童的怯生及其影響因素。

9、兒童害怕發展的年齡特點害怕的發展及克服害怕的幾種方法。

10、兒童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發展規律。

11、根據兒童高極情感的發展規律,在培養兒童高極情感時應該注意的要點。

[考核要求]

一、兒童早期情緒的發展

1、識記:情緒的概念、情緒的組成成分。

2、領會:情緒的組成成分相互之間的關係、嬰幼兒情緒的

發展規律、引發4-7歲幼兒情緒的原因、關於新生兒的情緒的幾種觀點、關於嬰兒的情緒識別能力、情緒對嬰兒來説有重要的生存價值或社會適應意義、嬰兒的笑的發展。

二、兒童情緒的獲得

1、領會:學習理論、知覺再認理論、社會認知理論這三種情緒獲得理論的基本內容;希伯對黑猩猩所作的經典實驗。

三、兒童的害怕和一些情緒障礙

1、識記:怯生的概念、對抗性條件作用的概念、系統脱敏法的概念、模特塑造法的概念、認知療法的概念。

2、領會:影響嬰兒怯生的因素、兒童害怕發展的年齡特點害怕的發展及克服害怕的幾種方法、兒童的害怕與父母教育方法的關係、沮喪的兒童的表現、社會退縮兒童的表現。

3、應用:害怕的預防及運用所學方法幫助兒童克服害怕。

四、兒童高級情感的發展

1、識記:道德感的概念、理智感的概念、美感的概念、學齡初期兒童對事物的美的評價的兩個特點。

2、領會:兒童道德情感的三種形式、理智感、美感的發展規律、美感在兒童的發展中的作用、良好的情緒至少具有的幾個特徵是什麼。

3、應用:根據兒童道德感的發展過程,談一談在培養兒童的道德感時須注意什麼;根據兒童美感的發展過程,談一談在培養兒童的美感時須注意什麼;根據兒童理智感的發展過程,談一談在培養兒童的理智感時須注意什麼。

第九章兒童個性的發展

[考核知識點]

1、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慾理論。

2、埃裏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

3、對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慾理論和埃裏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的比較。

4、個性形成的生物學因素。

5、兒童最初呈現的個性或氣質類型。

6、個性發展的社會化動因--家庭。

7、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

[考核要求]

一、兒童個性發展的理論

1、識記:個性的概念、戀母情結、戀父情結、自我同一感的概念、同一感危機的概念、同一性拒斥的概念、同一性混亂的概念。

2、領會:順利實現同一感的關鍵、影響個性形成的主要因素、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慾理論的主要內容、埃裏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的主要內容。

3、應用:對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慾理論和埃裏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的比較和簡評;針對埃裏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的理論,談一談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幫助兒童發展的個性。

二、個性形成的生物學因素

1、識記:兒童最初呈現的個性或氣質類型

2、領會:最初的氣質、體貌體格以及成熟速率是怎樣影響人的個性發展的。

三、個性發展的社會化動因——家庭

1、識記:父母教養類型及其特徵、家庭的物理環境的概念。

2、領會:家庭是兒童個性實現社會化的主要場所、父母教養行為與兒童個性發展的關係、針對父母教養行為與兒童個性發展進行的研究、離異家庭的兒童

的表現、父母離婚對兒童心理髮展造成的影響、家庭結構同兒童個性發展的關係。

3、應用:能結合所學理論談談你認為電視對孩子個性發展會產生哪些影響。

四、自我意識的發展

1、識記:自我意識、嬰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過程。

2、領會:幼兒自我評價的特點、學齡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特點。

第十章兒童性別角色的社會化

[考核知識點]

1、兒童性別定型化的過程。

2、性別定型化的幾種理論。

3、生物學因素對性別差異的影響。

4、現代心理學對兒童性別定型化的研究的三個顯著變化。

5、性別差異產生的社會因素分析。

6、雙性化與無性教育。

[考核要求]

一、兒童性別定型化過程

1、識記:性別的概念、性別角色性別的概念、性別同一性別的概念、性別角色同一性別的概念。

2、領會:性別定型化的發展過程。

二、性別差異產生的因素

1、領會:性別差異的表現、性別定型化的幾種理論、生物學因素對性別差異的影響、現代心理學對兒童性別定型化的研究的三個顯著變化、雙性化與無性教育。

2、應用:將本章所學到的理論應用於實際工作中,談談自己作為教師對兒童性別定型化能夠產生的影響。

第十一章兒童交往的發展

[考核知識點]

1、依戀的含義與發展的過程。

2、嬰幼兒依戀的不同類型及其形成原因。

3、依戀形成理論的基本內容。

4、哈洛羅猴實驗的主要過程和結論。

5、早期依戀對後期行為的影響。

6、兒童同伴關係的發展。

7、同伴在兒童社會化進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8、遊戲與交往技能的關係。

9、幾種主要的遊戲理論的基本內容。

10、社會交往的技能訓練。

[考核要求]

一、依戀

1、識記:依戀的概念、嬰幼兒形成的依戀的不同類型。

2、領會:依戀發展的過程、嬰兒的依戀行為表現得最明顯的情景、嬰幼兒依戀的不同類型的特徵以及形成原因、依戀形成的習性學理論的基本內容、依戀形成的心理分析理論的基本內容、依戀形成的社會學習理論的基本內容、依戀形成的認知理論的基本內容、哈洛羅猴實驗的主要過程和結論。

3、應用:根據早期依戀對後期行為的影響促進生活中嬰幼兒安全依戀的形成。

二、兒童同伴關係的發展

1、識記:同伴的概念、賽爾曼將友誼發展分為的五個階段、賽爾曼把兒童角色採擇能力發展分成的幾個階段、謬勒和白萊納把嬰兒同伴相互作用劃分成的三個階段。

2、領會:同伴在兒童社會化進程中的作用。

3、應用:通過學習本章社會交往的技能訓練技術,初步學習幫助學生提高社會交往技能。

三、遊戲與交往技能

1、識記:按社會化程度對兒童遊戲進行的分類、創造性遊戲、象徵性遊戲。

2、領會:遊戲對幼兒心理髮展的作用.想象性遊戲對兒童心理髮展的意義、兒童想象性遊戲的發展規律。幾種主要的遊戲理論的基本內容。

3、應用:在日常實踐巾,通過遊戲觀察並培養兒童的交往能力。

第十二章兒童道德的發展

[考核知識點]

1、皮亞傑對兒童對遊戲規則的意識的發展情況的研究。

2、皮亞傑對兒童對遊戲規則的執行的發展情況的研究。

3、皮亞傑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基本內容。

4、柯爾伯格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基本內容。

5、皮亞傑認為影響兒童道德判斷轉化的因素。

6、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的基本內容。

7、控制和減少攻擊性行為的方法。

8、兒童道德情感的發展。

9、自我控制的幾種訓練方法。

10、自我控制的測量。

[考核要求]

一、兒童道德認知的發展

1、識記:兒童社會化的核心內容、道德行為的概念、道德行為規範主要包括的兩個方面、兒童的道德認知包括的方面、談話法。

2、領會:皮亞傑對兒童對遊戲規則的意識的發展情況的研究、皮亞傑對兒童對遊戲規則的執行的發展情況的研究、皮亞傑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基本內容、柯爾伯格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基本內容、皮亞傑認為影響兒童道德判斷轉化的因素、皮亞傑與柯爾伯格的研究方法。

二、兒童道德行為的發展

1、識記:觀察學習的概念、替代強化的概念、自我強化的概念、攻擊性行為的概念、親社會行為的概念。

2、領會:控制和減少攻擊性行為的方法、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的基本內容。

3、應用:將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用於實際工作,發展兒童的親社會行為。

三、兒童道德情感的發展

1、識記:移情及羞愧感的概念。

四、兒童的自我控制

1、識記:移情的概念、羞愧感的概念、延緩滿足的概念、自我控制的幾種訓練方法、彈性兒童的概念、自我控制度的概念。

2、應用:初步學習應用本章的自我控制訓練技術對兒童進行自我控制訓練,培養學生適宜的自我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