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2W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精品多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一

擅長描寫心理的作家總是使我很敬佩,要麼是聰明,洞悉人的心思,要麼是自己本身心思細膩,內心戲很多。

關於印象深刻的片段

阿爾卡季奇不後悔自己的背叛,他懊悔的只是沒能很好的瞞過妻子。人在做錯事以後,被揭發的那一瞬間最先想到的都不是事情本身給對方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吧,畢竟在做之前就知道後果,在乎的程度不夠而已

一個極力想要裝出眼裏堅決,卻只流露出困惑痛苦;一個想要裝出温順可憐,卻依然容光煥發。

“裝”就已經把兩人所處的情景,以及內心的活動很顯然的描繪了出來,這場景,其實不少見,這其中,都是可悲的人。

雖然阿爾卡季奇努力想要做個關懷備至的父親和丈夫,但他怎麼也記不住他是有妻室兒女的人,他有獨身者的嗜好,他只想按這種方式過活。

阿爾卡季奇為什麼這麼討人們的喜歡呢,因為顏值高呀,書上説了,即使沒有愉快的談話內容,看見他人們就覺着高興

基蒂是個太過顯山露水的小姑娘,她的美因不着歲月沁滌而充滿活力,弗隆斯基也是如此,卻在表面的浮華下又多了追逐危險的心思。安娜歷經世事的美麗與哀愁對弗隆斯基有種近乎離經叛道的吸引力。

在舞會裏的場景,翻天覆地的心理活動,幾場戲,如果此處拍成電影,一定很有意思

至少那一刻的弗隆斯基是真誠的,懷着滿腔赤誠,願意放下一切與安娜奔走紅塵

關於讚美作家

托爾斯泰對列文親自參與割草的描寫實在是厲害,那一段看完,讓我油然而生起一種歸隱田間的愉悦感。按時節勞作,任汗水揮發,在他的的筆下,一切都實在是愜意!

沒有認真去了解過這個人,但看書到現在,也許列文是最大限度對自己的投射吧,敏鋭的感覺和細緻的感情,和對農民的讚頌。這種讚美又和謝爾蓋因為新鮮感和對城市的厭倦而產生的讚美是不同的,列文是打心底裏認為自己和農民,和土地是天然一體的。

作家大概都是邏輯很強的人吧,書中多次出現頗具衝突性的辯論,設計政治,哲學,倫理等的方方面面,一個人能寫出對立雙方的縝密推理,不得不讓人傾歎。

關於阿列克謝,弗隆斯基,和安娜

阿列克謝説過一句話:“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由他去打;有人奪你的上衣,連襯衣也給他”。

對於這句話所反映的阿列克謝的內心世界,我不予置評,只能説成體統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

阿列克謝虛偽麼?不,他只是很好的接受了他所受到的教育,並嚴格的秉承着其中的原則,安娜在病危中不也説過“阿列克謝真是個好人啊,他自己還不知道他是個多麼好的人呢”。

披上追尋自由的外衣就會高尚一些嗎?我不認為安娜優於阿列克謝。

關於價值觀的問題,為什麼孔儒思想被視為正統,且經久不衰,被社會普遍默認為是對的?大概是有益於社會的整體進步吧。但又是誰給社會進步定下的籠統定義呢?思想原本是不趨同的,又是什麼原因形成的主流價值觀呢?

啊,我似乎陷入了詭辯論的坑裏。

阿列克謝在安娜坦白自己的行為以後,他對多莉説過:“我倒寧願還有懷疑的餘地。我懷疑的時候,固然很苦,但卻比現在好。我懷疑的時候,我還有希望;但是現在什麼希望都沒有了,可還是懷疑一切。我是這樣懷疑一切,我甚至憎恨我的兒子,有時候簡直不敢相信他是我的兒子。”這是他第一次把內心的煎熬告知於人。縱然他是自私的,卻也實為不幸,忍不住同情。

弗隆斯基的痛苦和羞恥看到後來也説得通了,阿列克謝明朗的,平靜的態度感動了他,使他自己愈發渺小了,他感覺到一種更高的,像是有他這種人生觀的人所望塵莫及的情感,他感到羞恥,屈辱,有罪,而且被剝奪了滌淨他的屈辱的可能。

他一路堅持的很大原因是他自以為偉大的自由愛情,而當他的這份感情由於阿列克謝的原因,使他明白太過卑劣和不值一提的時候,就像一直以來信念的崩塌,這份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安娜最後選擇卧軌的方式正和弗隆斯基第一次見面時有人被火車軋死相呼應。她帶着對所有人的仇恨,抱着懲罰自己和所有人的心倒在了車輪軌道上。最後一瞬間,似是猛然清醒的安娜突然驚訝於自己的行為,想要站起來,卻來不及了。

所有的苦難,虛偽,悲哀和罪惡全都熄滅了。

這一處,使我想起魂斷藍橋裏費雯麗在滑鐵盧大橋上絕義無反顧的臉,車水馬龍中帶着同樣絕望的心情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關於影視形象

作為一本經典小説,自然是有很多個版本的影視劇,蘇菲瑪索和費雯麗都演過安娜的角色,keira knightly就不説了,她不太符合我對安娜的形象想象。其實費雯麗在我心目中可以出演所有名作裏眉目如畫膚如凝脂的的美人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二

重讀了《安娜卡列尼娜》,彌補了一個大遺憾。説是重讀,實際上是新讀。初讀這本書的時候還是在上中學期間,是國中還是高中已經想不起來了。那個年齡、那個年代讀這本書,至多瞭解個故事梗概,留下的唯一印象是安娜非常可憐,卡列寧非常令人討厭,其餘的統統忘光了(也可能當時就沒有理解)。

有朋友對我説,很期待我讀完《安娜卡列尼娜》寫出的讀後感。我毫不猶豫地回答:面對偉大的托爾斯泰,我寫不出讀後感。但是讀完厚厚的、80多萬字的(上下兩部)《安娜》後,還是想寫點什麼。

讀《安娜》的過程中,我完全被人物命運吸引住了。托爾斯泰寫人物寫到了人的靈魂深處。他似乎完全沒有用什麼寫作技巧,就是忠實地記錄了書中人物的生活狀態,同時也忠實地表達了這些人物的內心獨白。給我的感覺是,這些人物就是這樣生活的,內心裏就是這樣想的,甚至這些人物的下一步會有做什麼樣的事、會説什麼樣的話,都可以估摸個大概。然而,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每天的生活都不同的,因此,下一刻、下一步、明天、後天……,在這些人物身上將要發生什麼事情,又是難以預料的。越是難以預料,你就越想知道,於是,一頁又一頁地讀下去,不知不覺就到了深夜。

許多個夜晚就是在讀《安娜》中度過的。

讀《安娜》的時候,托爾斯泰是不存在的;讀完最後一個字,合上書,托爾斯泰就出現了。這有點像看時裝模特表演:模特在T台上不停地走動、時裝換了一套又一套,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展示結束後,模特不見了,服裝設計師出來了,同大家見面。“原來這些漂亮的時裝都是他設計的啊!”,對,就是這樣的感覺。

《安娜》給我的感受是什麼?説不清楚。安娜、卡列寧、伏倫斯基、列文、吉娣、奧勃朗斯基、陶麗、柯茲尼雪夫……,這些人物和我有什麼關係?如果真的沒有任何關係,我為什麼會被他們的故事深深吸引呢?答案恐怕只有一個:偉大作家寫出的偉大作品,深刻地寫出了人性。就《安娜》來説,我感覺,托爾斯泰的偉大之處就體現在對真善美的追求、對真理的追求、對光明的追求上,體現在對俄羅斯民族的憂患上,體現在對複雜的人性的探究上,而且這些探究是那樣地真實、生動、準確,那樣地符合邏輯。

安娜的美麗、高貴、高雅、生動、生機勃勃,與卡列寧的刻板、冷靜、理智、毫無情趣、沒有感情温度、一心只想着向上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面上看起來安娜生活優裕、風光無限,實際上安娜是生活在令她窒息的家庭氛圍中。窒息的人總想透透氣,於是,當她遇到端正俊美、英姿勃發、體格強壯、雅緻灑脱並且是單身的年輕軍官伏倫斯基時,頓生好感。伏倫斯基在見到安娜的那一瞬間,即刻就被安娜的風度、氣質、魅力迷住了——絕不僅僅是美貌。托爾斯泰是這樣描寫的:

伏倫斯基跟着列車員登上車廂,在入口處站住了,給一位下車的太太讓路。伏倫斯基憑他豐富的社交經驗,一眼就從這位太太的外表看出,她是上流社會的婦女。他道歉了一聲,正要走進車廂,忽然覺得必須再看她一眼。那倒不是因為她長得美,也不是因為她整個姿態所顯示的風韻和嫵媚,而是因為經過他身邊時,她那可愛的臉上現出一種異常親切温柔的神態。他轉過身去看她,她也向他回過頭來。她那雙深藏在濃密睫毛下閃閃發亮的灰色眼睛,友好而關注地盯着他的臉。彷彿在辨認他似的,接着又立刻轉向走近來的人羣,彷彿在找尋什麼人。在這短促的一瞥中,伏倫斯基發現她臉上有一種被壓抑着的生氣,從她那雙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櫻脣中掠過,彷彿她身上洋溢着過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從眼睛的閃光裏,忽而從微笑中透露出來。她故意收起眼睛裏的光輝,但它違反她的意志,又在她那隱隱約約的笑意中閃爍着。

“只因為在人羣中多看了她一眼”,伏倫斯基就愛上了安娜,美貌、風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伏倫斯基在那“一眼”中讀懂了安娜。伏倫斯基反悔了和單純可愛的吉娣訂婚的約定,開始瘋狂追求安娜。“窒息”中的安娜抗拒不了這來勢兇猛的愛情,她接受了伏倫斯基的愛情。呼吸到新鮮空氣的安娜再也不肯回到令她窒息的環境裏。於是,她不惜拋棄家庭和兒子,同伏倫斯基出走。這在十九世紀的俄國無異於是個“壯舉”,這個壯舉令有的人肅然起敬,令有的人異常憤怒,但公開表現出來的卻都是敬而遠之。這一切,對安娜來説都是無所謂的。她是因愛情而離家出走的,聰慧過人的安娜當然知道自己的舉動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面對“窒息”和“新鮮空氣”,安娜選擇了後者。出走後的安娜,愛情就成為她生活乃至生命的全部支柱。在我看來,伏倫斯基也是深愛安娜的,原本從沒想過要成家的他(包括和吉娣談情説愛時也沒想過),原本年輕有為、升遷在即的他、原本無比享受單身生活的他,為了安娜,放棄了這一切。走到這一步,度過了最初的幸福“蜜月”(兩人不是夫妻關係)後,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特性、不同天性就出現了矛盾。女人放棄一切就是為了愛情,得到了愛情,女人就心滿意足了;為了愛情放棄一切,這一點男人也可以做到,但愛情往往不是男人生活的全部。伏倫斯基擁有了安娜,感到幸福無比。但享受愛情甜蜜的同時,他卻丟不下社交圈、丟不下朋友圈。這對於伏倫斯基來説,是非常正常的,但對於安娜來説,就等於生命的支柱晃動了,不穩固了。安娜為自己的痛苦猶豫過、自責過、鬥爭過,但猶豫、自責、鬥爭之後,還是不能容許這根支柱有絲毫的晃動。當兩個人的矛盾發展到公開,繼而是冷淡、冷漠的時候,對安娜來説,也就是這根支柱被抽走的時候。沒有了支柱,安娜的精神大廈豈有不坍塌之理?

我也曾設想過,安娜的結局不這樣安排會是如何?但想來想去,低三下四地留住伏倫斯基,那就不是安娜了,另找新歡,那也不是安娜了,回到卡列寧身邊,那更不是安娜了。

對我的這個設想或者説疑問,翻譯家草嬰在導讀裏説了一段話,足可以驗證我的分析是正確的:

托爾斯泰為什麼要給安娜安排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有人責怪他對女主人公處理得太殘酷。對這個問題作者解答説:“這個意見使我想起普希金遇到過的一件事。他對一位朋友説:‘你想想,我那位塔吉雅娜跟我開了個多大的玩笑!她竟然嫁了人!我簡直怎麼也沒有想到她會這樣做。’關於安娜。卡列尼娜我也可以説同樣的話。總的説來,我那些男女主人公往往做出一些違反我本意的事來:他們做了在實際生活中常有的和應該做的事,而不是我所希望他們做的事。”托爾斯泰説這話首先是表明他的創作信條:嚴格遵守現實主義方法,忠實表現生活的邏輯;同時也説明他對安娜的態度。(《譯者導讀》,草嬰)

讀《安娜》,我有一個發現:在書中的幾個主要人物中,凡是痛苦、焦慮、不安的人都是向善的、有着美好心靈、對生活、對人抱着真誠的態度的。安娜、列文、吉娣,甚至包括陶麗莫不如此。(本來伏倫斯基也應該算在內,他真心愛安娜,從未動搖過,但就是他的疏忽和大意導致了安娜的卧軌而死,我不能原諒他)

列文是我最喜歡的男主人公。他善良的心地,誠實的品格,他敏感、內向的心理特點,他勤奮勤勞的生活態度,我都非常喜歡。他為找不到“人為什麼活着?活着的意義是什麼?”的答案而痛苦萬分,甚至想到過自殺。他是地主,但農民都不怕他;他願意把土地收益與農民分成,以激發農民的勞動熱情,從而創造出更高的產量,農民也可以獲得更多的回報。這是列文的理想,他甚至想把這個模式推廣到全國、全世界;他憧憬過用這樣的模式會使俄羅斯農業迅速壯大起來,併為此著書立説。但在現實中卻屢屢受挫,貴族們笑話他,農民們不相信他,書稿得不到重視。於是,他深陷痛苦之中。吉娣的愛情和兒子的降生都給列文的生活增添了幸福,但這些幸福依然不能解決他的痛苦。直到小説的結尾,列文似乎找到了答案、找到了信仰,才逐漸讓自己平靜下來。

據説在列文身上有托爾斯泰的影子。不管有沒有,這個人物我都喜歡。

列文與上流社會的人格格不入,喜歡呆在自己農村的家中。他喜歡田野,熱愛勞動。托爾斯泰用了大量的篇幅、生動的筆觸描繪了列文的家鄉,實際上也是描繪了俄羅斯廣袤的農村。幾十年前讀到這些內容都是一帶而過的,現在就不同了。在托爾斯泰的筆下,我甚至聞到了乾草的味道,聽到了牲口的叫聲。

作家阿來(《塵埃落定》作者)説:“如果沒有把托爾斯泰(還有福克納)看完會遺憾。”看來還要重讀當年讀不下去的《戰爭與和平》,重温《復活》的故事,然後再讀讀託翁的短篇小説。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三

安娜,一個善良、美麗、極富反抗精神的女性,可現實生活給她的卻是一場殘酷的悲劇。造成她生活悲劇的原因,除了歷來評論界認為的:

①她獨特的個性。

安娜從不屈從於她認為的不合理的社會環境,敢於追求自己嚮往的幸福生活,即使那是一條毀滅路,她義無反顧的走下去;

②虛偽的上流社會和冷酷的官僚世界。

除此以外,我自己還認為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1、安娜有勇氣追求自己的幸福,感冒上流社會之大不韞,公開自己的“婚外戀”——實質上正真的愛情。卻沒有能力承擔愛情破裂所造成的精神地震。她之所以臨死前還恨恨的説:“全是虛偽,全是欺騙,全是罪惡!”是因為她沒有為自己的人生找到堅實的支撐。除了愛情,她一無所有。她將自己的快樂和幸福都毫不保留的壓在渥倫斯基身上,卻忘了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無論誰和誰,無論彼此相愛多深,我們終究不會是同一個人,我們依舊是要一個人來,一個人離開,誰也不能承擔誰的所有。拋開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和當時那些人都侷限,談談它對現代女性的啟發:女人,一定要像舒婷《致橡樹》中寫到的那樣——“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銅枝鐵桿……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彼此平等站立,才能獲得真正的愛情和幸福,萬不可讓自己成為別人的附庸。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也沒有什麼真的可以永垂不朽,所以一定要多愛自己一些,更何況人生除了愛情還有很多值得我們追求和嚮往的東西。生活的空間絕不能太狹小,那樣你會呼吸困難的。只有如此,即使有一天,你用心付出的愛不在了,你的生活也不會因此而徹底塌陷,你還有微笑着修復傷痛的能力,還有可以支撐自己繼續快樂和幸福的堅實依靠。

2、上流社會藉助渥倫斯基的手殺死了安娜,這是渥倫斯基的本意嗎?難道他對安娜的愛只是虛偽與謊言?他不愛她嗎?……不是,一定不是。他愛她,真心愛她,只是當愛情步入婚姻時,那就不再是兩個人的事,那是一個家族與另一個家族,一個社會關係網和另一個社會關係網的“談判”。渥倫斯基愛安娜,可當將愛於上流社會同時放在天平兩端時,愛就顯得太輕。渥倫斯基沒有安娜那樣的勇氣,他做不到與上流社會的決裂。就如劉若英那首《為愛痴狂》中唱到的“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向你説過的那樣愛我,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像我這樣為愛痴狂……”渥倫斯基只能無奈的説:“對不起,我真的不敢!”

不敢,沒關係!愛是我們自己的,是我們曾經心甘情願付出的,他(她)接不接受,能不能接受,敢不敢接受,可以接收到什麼程度,那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我們能做的就是曾經用心愛過。過了,就讓它結束,放手尋找那個願意愛可以愛敢愛我們的人,不再徘徊不再猶豫。放手給自己重新選擇的機會,相信“下一站幸福”在等待我們!

安娜,原諒沃倫吧!那個社會就是那樣,你愛的人就是這樣如此軟弱。記得來生做一個強者,自己承擔自己,不從屬於任何人,不怕任何人的拋棄!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四

列夫·托爾斯泰,一個響徹世界的名字。面對種種不平等的社會現實,托爾斯泰完成了許多千古流傳的名作,《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其中的一部經典之作。

女主角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位標誌性的不甘於命運的女人。她洋溢着過剩的青春,純樸自然,毫不做作。文章開頭寫了哥哥和嫂子的家庭矛盾來昇華了安娜的出場。用了卧軌自殺的方式引出了安娜善良的特質,以及她對丈夫卡列寧的些許不滿。遇到伏倫斯基,並背叛了丈夫之後,她內心的掙扎,在夢中的祈語,令人心疼。她頑強不屈、她不甘於命、她是非曲直,讓人肅然起敬。

有的愛,明知不可行,卻像毒品,欲罷不能。在賽馬場上,她被伏倫斯基牽動着心,當伏倫斯基從馬上摔下來時,他的的反應引起封建保守的卡列寧的不滿。就是從這個賽馬場開始,安娜,從開朗活潑,到最後的精神折磨,讓她飽盡人情冷暖,她是一個可憐的女人,擁有不平凡的命運,塑造了不平凡的人生。

反觀列文,一個作者自傳式角色,出場自帶喜感,一個面對愛情不知所措的小地主,鼓起勇氣,勇於面對,愈挫愈勇,終於與心愛的人——吉娣,步入幸福的殿堂。白頭偕老,廝守終生。此時此刻,另一邊的安娜,精神和肉體的折磨,使她痛不欲生,精神恍惚之下,她在火車站用卧軌結束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

忍耐的,爆發了,彷徨的,結束了,這朵美麗的生命之花,閉合了,安靜了。這個美麗又孤獨的靈魂,還在留戀人間,在遺憾中交織、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