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通用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5W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通用多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1

《安娜卡列尼娜》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長篇小説,作為小説,它在文體上有着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其流暢性、內在邏輯縝密性和自然的雙線索交織等方面都是令人無可挑剔的。除此之外,令我着迷的還有它體現出的作者創作過程中現實與理想的交匯。

正如開頭“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自己的不幸”所説,作者對於現實的思考是基於婚姻愛情關係展開的,主要涉及四對婚姻或愛情模式:卡列寧與安娜,安娜與沃隆斯基,列文與吉蒂,奧布朗斯基公爵夫婦。安娜涉及了前兩個不幸的模式,與她相對的是列文的幸福模式,我認為安娜是作者為自己設想的另一種生命選擇方式,是一種假想的人生道路;而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影子,是較貼近作者真實的生活狀態。現實與理想交匯之後,宗教色彩濃厚的託翁在寫作的時候很可能會想“可能的選擇有無數種,上帝安排了最好的”,於是他極力要寫出這個現實的一定是最好、最幸福,而那些帶有可能性的選擇雖然看起來光明,但會遭遇不幸和陷阱。

在寫安娜時,多次通過旁人觀察突出地提到安娜身上帶着深藏的激情和攝人的活力,這也正是作者內心深處的力量。在安娜心中的愛情火花被沃隆斯基點燃的時候,作者持矛盾而偏於贊同的態度,安娜在觀看賽馬時流露出對沃隆斯基過分關注後,勇敢地向丈夫攤牌,她想的是“唉呀,多麼光明啊!這是可怕的,但我愛看他的臉,我愛奇妙的幸福……我的丈夫!啊!是的……哦,謝謝上帝!同他一切都完了。”在猶豫中追求愛情的幸福終於壓倒了道德上的內疚。安娜是托爾斯泰設想的自己,替他完成了拋棄家庭出走的假想行為。他為了抑制自己對這種假想的嚮往,便渲染了這種假想生活所面對的阻力——把愛情的困境,社會輿論壓力,還有自己對於拋棄家庭孩子的心理譴責都詳細地呈現出來。

列文是現實作者的影子,有着探索農村改革的激情與思考上帝與人關係的深邃性,他敏感易怒、天真又自卑,不過我們看到他的家庭表面很美滿,他和吉蒂雖歷經坎坷但終成眷屬,雖然被安娜深深吸引但並未出軌,這比安娜所追逐的愛情更符合作者對於現實的要求。

《安》成功地塑造出安娜與列文的突出形象,也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思索,在現實與假想的交匯中對比,增強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2

六年級剛開學時,李老師就推薦了《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就買了一本。

這本書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還是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中的其中一本。這本書的構思很精妙,條理簡潔明瞭,文章很引人入勝。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記敍的是戰爭年代發生的故事。戰爭年代是我們沒有經歷過的,這本書也很好的反映了戰爭年代的不和平與殘酷。

我體會最深的人物是安娜卡列尼娜這位夫人。她是一個家境富裕,身世非同小可的人物。但是她從來都不開心,從來對自己不是很關心。她總是在關心別人,就算是一個陌生人出了什麼事情,她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復。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她很少需要別人的施捨,她憑藉自己的頑強毅力,不斷進步,事業最終蒸蒸日上。這也是我非常佩服她的地方。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人也是這樣,她也有缺點,但是她的優點是常人無所能及的。她的親姐妹有很多,當她墮落的時候,她們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是她從來沒有在意別人的眼光。她也很少對別人品頭論足。她的這個優點在她之後的事業上使她事半功倍。我們也要做到不對別人品頭論足,爭取把自己做到最好!

這個年代是一個戰火瀰漫,混亂的年代,是一個法西斯剝削人民,壓迫人民的年代。貧窮的人家,上一頓飯吃飽了,下一頓飯都不知道在哪裏。我們現在吃穿住行根本不用愁。這本書和我們現在的時代有着明顯的對比,我們不能揮霍自己的人生,不能隨意糟蹋金錢,要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正當的地方。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了現在我們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3

相信凡是讀過或者接觸過托爾斯泰作品的人,都會被他的文學作品深深吸引。這位頗具傳奇的文化巨匠通過自己的作品全面展示着19世紀的俄國風貌。其展現的社會畫面之廣闊,藴含的思想之豐饒,融匯的藝術、語言、哲學、歷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學等各種知識之廣博,常常令人欽歎不已。

在托爾斯泰全部作品中,《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是三個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他的三部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在這三部代表作中有着極其特殊的重要性,它是三部鉅著之中藝術上最為完整的一部,並且體現了託氏思想和藝術發展道路的過渡與轉變,可以稱之為代表作中的代表作。據瞭解,托爾斯泰寫《安娜·卡列尼娜》的社會背景是在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那個時期關於家庭的悲劇層出不窮,一幕幕殘忍的畫面接連展現在他眼前,而一個婦女因為愛情問題而卧軌自殺的消息,更是使他感到震驚和難過,這也是他創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原因之一。

在課上我們瞭解了托爾斯泰的幾部作品,當老師在講解《安娜·卡列尼娜》這部小説時,還讓我們看了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並由美國女星蘇菲·瑪索主演的電影《安娜·卡列尼娜》。但是電影畢竟是電影,不能像文字一樣將人物的思想與心理描寫的特別細緻,所以我特意又找來《安娜·卡列尼娜》這部作品來細細品味。

《安娜·卡列尼娜》這部書中有着兩條几乎是平行的線索,我們甚至可以將之看成是兩個劇場:一個是以安娜為中心,一個以列文為中心。而中間,全仗奧布郎斯基一家的連接,才使一部書不被分成兩部。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4

讀完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種蒼涼不覺湧上心頭,自己也彷彿隨着書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個人生——一個不凡的人生。

安娜本來也算是個幸福的女子。上帝給她太多:美麗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潑的兒子、能為她帶來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但是幸福,每個人又是怎樣定義的呢?上帝卻沒有給她最想要的——理想中的感情。與比她大二十歲的高官,卡列寧。結婚十餘年,丈夫地位顯赫、醉心功名,也會對安娜好,但是這些的“好”,只但是是她丈夫關注的社會性的輿論,遵守並履行結婚的宗教好處,以及為人丈夫對妻子的職責而已。每晚進行循例式的對話,更令安娜生厭。生活上的富裕,卻難以掩蓋心靈上的乾渴。

火車站下的相遇,造就了安娜與渥倫斯基在火車上了結的孽緣。她擁有的丈夫是一潭死水,如今一股熱流像海嘯般向她湧來。冷水如熱流的相湧,最終衝破了安娜的堤防,任由渥倫斯基的愛如海嘯般一瀉萬里。如果沒有婚姻制度、如果沒有生下愛兒、如果沒有社會輿論,安娜與渥倫斯基的相愛,來得太遲且來得讓人感到欣慰。但是現實便是現實,他們的結合,雖然並不稀奇,反而在聖彼得堡,擁有情人是常事。看來違反婚姻制度,失去母親職責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毅然破壞了上流社會體面的遊戲規則。但是,安娜,卻頭一回為自己做了主——她想擁有完整的感情。

但是,最後安娜卻卧軌而死。一個真摯、動人、生機勃勃的生命就這樣逝去。回顧安娜的人生軌跡,從有一個快樂單純的家庭,快樂的生活,到渥倫斯基的介入,並美名其曰“感情”。而這個“感情”的到來,卻帶走了她的一切。

世上的感情本如此,蕩氣迴腸的也有,生死相許的也有,細水長流的也有……感情面前,沒有對錯,只有有沒有真心愛過。難道不是嗎?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5

列夫托爾斯基的《安娜阿卡列尼娜》在19世紀的世界文壇上掀起了軒然大波,通過對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愛情的悲劇,她在不斷掙扎之後走的極端的路線,作者渲染的豐富的'感情色彩都讓人感受到深刻壓抑的窒息的疼痛感,以及對故事主人公的憐憫與惋惜。

“風中之燭在風中搖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終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這句話所表現出來的絕望深刻體現了安娜的懦弱無助,她一直都在勸慰自己,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過錯,但是她作為一個母親,對兒子的牽掛與愧疚使她深陷矛盾與罪惡之中,她在經過無助的痛苦掙扎於煎熬之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找尋心靈的真諦。我想當它的靈魂脱離身體俯視她的一生時會不會悔恨,她所放棄一切追求的愛情被粉碎,她想以死來抗拒當時的社會,在那個俄國新舊交替的歷史時代,關於家庭的悲劇層出不窮,她的反抗與對真愛的執着是否能夠引起人們對真理性的思考真的值得懷疑。

電影場景裏這場愛情悲劇的結尾是安娜身着一襲與沃倫斯基初次見面時所穿的黑色長裙,在火車站的鐵軌前卧軌,結束了自己絕望的愛情與生命,也結束了一直以來的痛苦與煎熬,她獨自一人承擔了這段為道德和社會所不齒的愛情的後果,在這場吉蒂。卡列寧,沃倫斯基等多人的多角戀與各自婚姻的愛情的對比下,安娜無疑是可憐的,她選擇獨自一人承擔所有的苦果,然而這場以死亡結尾的戲劇性悲劇卻成功塑造了那個時期很多像安娜一樣的婦女的形象,這種背叛家庭,拋棄兒女,卻又擔心兒子會被人看不起的女人,至今為止也會被世人所厭惡與摒棄吧,但是柔軟的安娜仍然沒有妥協,她決定讓死亡來作為她最後的堅持,不管世人能不能理解,她要勇於面對自己的感情,不在這紛亂痛苦的世間沉浮煎熬,是她自己一手造就了自己的悲劇,不過猜想安娜也從不後悔,儘管從始至終她都是孤獨的,對她來説清醒的孤獨並不可怕,渾濁的美好的假象才令人窒息,所以她承受了悲慘的宿命,走過了孤獨的命運。

世界的倫理綱常一如既往地堅守着所謂的真理正義與道德,這些與安娜都沒有關係了,愛恨情仇也離她遠去,讓一切畫上句號吧,誰也不要再打擾她的安靜。而我們,我們仍然要努力地在這個世界上正直道德地生活下去,讓悲劇止步於故事裏。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6

那支她曾經用來照着閲讀那本充滿憂慮,欺詐,悲哀和罪惡之書的蠟燭,閃出空前未有的光輝,把原來籠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給她照個透亮,接着燭光發出輕微的嗶剝聲,昏暗下去,終於永遠熄滅了。

三月,微冷。枱燈下《安娜·卡列尼娜》翻到了最後一頁,沒想到重讀這本書會有這麼大的觸動。我彷彿看到一八七七年列夫·托爾斯泰老先生落筆時的那份沉重,我閲歷尚淺,很多東西我都不是很懂,但僅有的這份感觸我還是想寫下來。

那年冬天的莫斯科很冷,像冰冷鐵軌上的安娜,我曾無數次幻想過一個美好的結局,可是沒有辦法,準確的説,是毫無辦法。安娜·阿爾卡迪耶夫娜,卡列寧,伏倫斯基,三者的性格,及他們對待愛情與婚姻的觀念,選擇,決定,註定了這場悲劇。

正如托爾斯泰在開篇所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大抵悲傷的故事都會有一個美好的開頭。車站的相遇,舞會的邂逅。安娜永遠是那麼優雅美麗,嫵媚動人。不是吉娣的玫瑰花有了皺痕,也不是打扮不夠漂亮雅緻,只是對於安娜來説,任何裝飾在她身上從不起眼,她所有的魅力在於她本身。

伏倫斯基被深深地吸引了,儘管她是卡列寧夫人,一個八歲孩子的母親。一個眼中閃爍着光輝,因為人家對她傾倒而陶醉。一個順從和惶恐,像極了一條聰明伶俐的獵狗。

識人不準,遇人不淑。傷了吉娣,傷了列文。離開了彼得堡,暴風雪的車站,搖曳的燈光下,他們面對着站着。她不必問他怎麼會來到這裏,這一點她知道的那麼確切,就像他親口對她説:他來到這裏,是因為她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