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25W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大全1

所謂“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為了更好的理解《安娜·卡列尼娜》,所以特意去看了同名電影,然而,從頭到尾,她們的愛情都給我帶來一種壓抑的心情,所以我個人並不看好她們的愛情。

書中的介紹是,小説主要由兩條線索構成。一條是安娜·卡列尼娜和伏倫斯基之間愛情婚姻的感情糾葛,展現彼得堡上流社會、沙皇政府官場的生活;另一條寫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吉提的家庭生活,展現宗法制農村的生活圖畫。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書中所涉及的內容很廣,在文中難以一一概括,所以我單獨談談他們的愛情。

書中描述到:安娜是一個追求新生活,具有個性解放特點的女性,她的悲劇是她的性格與社會環境產生尖鋭衝突的必然結果。在影視作品中,我看到的安娜沒有遇到伏倫斯基之前,是一個家庭和諧,地位顯赫的上流女性,她擁有她的孩子,丈夫卡列寧是一個官場達人,活躍於政界高層。安娜與伏倫斯基相遇是安娜卡列尼娜去為哥嫂調節關係的時候在車上認識的,當時的伏倫斯基是個有着一副和藹、漂亮而又異常沉靜和果斷的面孔,年輕英俊而風流倜儻的強壯男子,他的容貌和風采,令許多貴族小姐傾心,包括了安娜嫂子的妹妹吉提,不過伏倫斯基只是與她調情,並不想和她結婚。首遇安娜,伏倫斯基變被她的氣質所吸引,所以跟隨安娜的腳步,出現在安娜出席的許多舞會大獻殷勤,從而逐步俘獲了安娜的心。

書中是褒揚安娜的,對她的敢愛敢於追求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而我在觀看影視作品的時候,並不為她們的愛情所動容。感覺她們的戀愛是不見得光的,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即使不是在那個年代,放置到現代社會,他們也會遭受到世人異樣的眼光。最近國內的汪峯和章子怡之間的感情鬧得沸沸揚揚,然而世人們的評價很低,幾乎是一種鄙夷的眼光去看待他們。有些人説,愛情是自由的,人們要忠於自己的真實感受。可是去追求愛情時候,是否承擔了該有的責任。汪峯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而孩子那麼年幼。章子怡前期也和撒貝寧有戀愛關係。在今年,汪峯突然宣佈和妻子離婚,不知情的我也沒有什麼看法。而後來知道是因為章子怡的出現而果斷的離婚,拋妻棄子,這不是當代的陳世美嗎!愛情的自由,不是想分手就分手,自己是大膽去愛了,可是有沒有考慮到他人的感受,有可能是一輩子的不幸與遺憾。

安娜是一個有夫之婦,而伏倫斯基的出現,我覺得是一個小三在干擾他人的生活。雖然説卡列寧缺乏情調,不懂愛情,可是在電影中卡列寧始終包容安娜,在那個社會,他知道安娜的出軌是一條不歸路,在這條路上一定是困難重重的。卡列寧對安娜説自己沒有一點錯誤,他的寬容曾經 使 伏倫斯基陷入苦惱,一度想放棄對於安娜的愛情。為了追求愛情,安娜拋棄了自己的家庭,雖然想念兒子,但是卻選擇離開。安娜的愛情並不能走遠,偷來的感情總會有累了的一天。伏倫斯基開始追求安娜的時候是狂熱的,不顧世人的眼光,而得到安娜的時候,卻開始考慮到自己的地位與面子了。伏倫斯基擁有帥氣的容顏,他沒有矜持,而是和其他貴族女性調情,達到自身內心的滿足。他總是不顧後果的,傷害到的是喜歡他的女子們。是伏倫斯基給她們許多幻想與痛苦絕望,朝秦暮楚的。書中批判卡列寧虛偽,而伏倫斯基不是偽君子嗎?在世人的譴責下,伏倫斯基開始畏懼了,安娜可以為了他放棄一切,而他不能。他累了,他對安娜越來越冷淡,一次吵架,伏倫斯基憤然離去,她覺得一切都完了,安娜準備自己坐火車去找他,她想象着正和他母親及他喜歡的小姐談心,她回想起這段生活,明白了自己是一個被侮辱、被拋棄的人,她跑到車站,在候車室裏接到了渥倫斯基的來信,説他10點鐘才能回來,她決心不讓伏倫斯基折磨她了,起了一種絕望而決心報復的心態,最後安娜身着一襲黑天鵝絨長裙,在火車站的鐵軌前,讓呼嘯而過的火車結束了自己無望的愛情和生命,這段為道德和世間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後的結果由安娜獨立承擔,留下了無限感傷。

對於安娜和伏倫斯基的愛情,我始終無法送上祝福。因為愛情需要感性和理性相結合,不能為了一時的歡愉而不顧後果,那種結果無論如何都是一個悲劇。愛一個人需要考慮對方的家庭以及將來的生活,敢於愛,但也不要過分自私。如果沒有伏倫斯基的出現,安娜會一直陪伴這卡列寧到老,而且他的兒子謝遼沙也會有一個愛他的母親、一個完整的家庭。唉一個人並沒有錯,但是如果愛錯了,不但是戀愛雙方的悲劇,也是自己家庭的不幸。“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不要愛錯一個人而遺恨終身。當然,也希望一些人不要為了個人私慾而破壞其他人的家庭,小三的行為是可恥的,是令人深惡痛疾的。偷情者可以表現出自己的無比鍾情,可是那也是一種矯情而已。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大全2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藝術價值,使得這部鉅著一發表便引起巨大社會反響。托爾斯泰並沒有簡單地寫一個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俄國社會中婦女的地位,並由此來鞭撻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寫了個人感情需要與社會道德之間的衝突。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這個資產階級婦女解放的先鋒,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個性的解放和真誠的愛情,雖然由於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劇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但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絃。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膽大的作風以及華麗的文字和恰到好處的張力給這本曠世之作賦予了生命。也讓後人能夠記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是我讀過的相對比較優秀的一部小説。風中之燭在風中搖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終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大家都説自己活的是有罪的或者沒罪的,但是讀了這篇文章讓我覺得我們有罪,是因為我們沒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樣的人,拯救像她那樣美麗而高尚的靈魂。因為我們是懦夫,是自私者,是靠良心的憐憫而活着的人。我們都在等待,等待着別的人來拯救我們自己。 我們企盼着幸福有一天會來到身邊。它會伴隨着我們,直至我們生命的結束。

這是個被壓抑的充滿勃勃生氣的女人,安娜因為羨慕光明,愛上了外表俊美,內心空虛的伏倫斯基。對愛情,對幸福的無限渴望是她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恐懼,在幻想之中只為了愛情而活。而一種虛妄的狂熱也籠罩了伏倫斯基,他對安娜一見鍾情,沉迷於她的美麗和獨特氣質,但更為重要的是,他與安娜的特殊關係帶給他有一種征服感,榮辱感。這種虛榮之心決定了他對安娜的愛情十分膚淺。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倫斯基對她來説,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託,就是她的一切。這種純潔無暇的愛 使 伏倫斯基自慚形穢,推動着他不得不重新認識與安娜的關係,對自己的膚淺和輕率表示自責,並在精神上強迫自己進一步愛這個女人。

安娜和伏倫斯基的愛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燒起來,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 道家説,無為而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當在愛的純潔之中塗抹上其它色彩的時候,這種愛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沒有是非之分,沒有對錯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爭。 安娜是另外一個人的妻子,是一個孩子的母親,是社會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愛情的對面,是長期的宗教情結和大眾意志。這種大眾意志有時表現為道德,有時表現為法律。 而伏倫斯基是一個始終屬於世俗的人,他沒有勇氣與他過去的世界完全斷絕,他無力反抗來反對這種宗教情結和大眾意志,也就無法幫助安娜擺脱極度危險的精神危機。伏倫斯基和安娜的靈魂屬於兩個不同的精神世界。他們雖然一見鍾情,但他們貌合神離,相距遙遙,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當安娜孤獨無助的時候,伏倫斯基選擇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種花花世界裏。 對生活和理想徹底失望的安娜選擇了自殺。她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與不幸。她需要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干擾。她用她的方式尋求到心靈的完全寧靜。 安娜最終沒有與現實妥協,她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女人。很難説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能夠容納安娜這樣的女人,我們都企盼着理解、寬容、仁慈,我們都希望我們的世界和平、安寧、充滿人性。但悲劇總是一天天在我們的身邊發生。如果我們不能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揚純潔的生活,我們的世界不知將會走向何方。當邪惡在社會中橫行的時候,純潔和高尚的東西反而顯得愚昧可笑。這是我們的現實。而文章的作者托爾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樣,直到生命終結,都不與不合理的現實妥協。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爾斯泰塑造了一個真實的靈魂,她是那麼美,潔白無暇,氣質非凡。這個靈魂只會活在托爾斯泰的心中,因為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靈魂中的至潔至純。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而她又是我們每個人的一部分,我們讀到她的人都會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內心深處的真誠願望,沒有任何的虛偽和矯飾的內心世界。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説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轉移,安娜由最初構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惡劣、賣弄風情,品行不端),變成了一個品格高雅、敢於追求真正的愛情與幸福的"叛女"形象,從而成為世界文學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大全3

看完了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與丈夫卡列寧和年輕軍官弗倫斯伯爵的三角戀情在當時的社會形式下就是一個杯具。當時的貴族們在舞會、晚會等公共場合閒聊的最多的就是某某的緋聞,第三者是他們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

弗倫斯跟安娜是在一個舞會上認識的,兩個人一見鍾情,起初安娜極力迴避弗倫斯的愛意,但是弗倫斯仍堅持不懈地追求安娜。最終安娜與丈夫離婚,兩個人生活在一齊,在一齊是卻有不停的矛盾、爭吵、流淚。安娜的丈夫卡列寧,當時俄國的政府官員,是一個唯利是圖,貪圖勛章和官爵的俄國貴族形象,是一個只會活在自我世界裏的虛偽小人。在聽到外面關於自我妻子的閒言閒語後,自我的第一反應責備妻子行為有失檢點,沒有夫妻間最起碼的尊重和信任。要她注意社會性的輿論,明白結婚的宗教好處,以及對兒女的職責。他並不在乎妻子和別人相好,“而是別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安娜對於丈夫的質問也不做任何解釋,她可能也明白自我越解釋丈夫越懷疑、越不相信。就讓時間來化解這一切。

兩人關係的進一步惡化是在一次賽馬場後,賽場中一向領先的弗倫斯的意外摔倒讓安娜頗為緊張,直為他擔心。因為這件事安娜也被丈夫提前帶回家。最後兩人攤牌,為了自我的榮譽與地位,兩人分居,維持表面的夫妻關係。兒子歸自我養,安娜則淨身出户。在一番爭論無果的狀況下。最後安娜投入了弗倫斯伯爵的懷抱。伯爵也因為她願意提前結束在軍隊的生涯,放下曾今手握的大權。在之後安娜出入於公共場合中人們總會對她投來異樣的目光,背後對她議論紛紛,讓她渾身不自在。眾人的不理解和對兒子無止盡的思念讓安娜成日以淚洗臉,在懷了弗倫斯的孩子以後分娩時染上了重病。卡列寧來看她。一番勸導以後讓她又有了重新回到以前的念頭。伯爵也因為輿論和之前各種社交的慾望做出了持槍自殺輕生,後被搶救回來。

當然,之前那個家安娜是回不去了,其前夫甚至騙她的兒子他的母親已經生病死了。這也讓安娜毅然的離去。她又應對不了跟伯爵在一齊時貴族們一樣的目光,最後選取了坐火車獨自出走,也不明白何處才是自我的安身之地。最後安娜也悟出了社會的複雜,人性的多變。讓她最終倒向鐵軌自殺了。

其實《安娜卡列尼娜》就跟中國的《水滸傳》中一章西門慶和潘金蓮的例子差不多,集中反應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人心的複雜。安娜是鐵了心不要名譽、不要富貴、拋夫棄子;弗倫斯基也豁出去了不要前途、不要門當户對,最終兩個人生活了在一齊,但在生活中的各種壓力下兩人有生出了矛盾,最終彼此傷害,彼此誤會,彼此厭惡。他們可能都後悔了,也許只有感情是沒有用的。生活除了感情,除了他們兩個。還需要有親情、友情、人間真情…生活中還有各種誘惑、各種慾望。也許它們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這些都生活所必需的。

可能在生活中感情與職責並不是一致的,雖然安娜和伯爵有感情,但是安娜還有兒子,還有丈夫,一個屬於自我的家。不可能為了感情拋棄了職責,有了感情就不要其它了。也許生活就是由很多很小的事情組成的,有些事情雖然很小,但是你不能夠沒有它。許多小事情的完好,才有有一個人生活的完好,生活是精彩的,也是多姿的!!

在現實生活中也許還會不斷演繹安娜卡列尼娜式的杯具,我們能夠把它當作一種借鑑,用它來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要有一種好好活在當下的信念。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大全4

對於托爾斯泰的印象一直只停留在《戰爭與和平》中,因為總覺得他的小説太過無趣,昨天偶然間看到《安娜卡列尼娜》的電影,只是出於無聊才看了一下,但是似乎一下子就被這部電影吸引住了,也是女主角太過漂亮,男主角過於帥氣。但是看完後我覺得這部電影真的是不容錯過。

這部電影主要是講,年輕的軍官伏倫斯基在一次舞會上與有夫之婦安娜相識,兩人一見鍾情,起初安娜極力想要斬斷兩人之間的愛情,可是伏倫斯卻堅持不懈的去追求安娜。安娜決定離婚與伏倫斯在一起,可是當兩人在一起時,卻因為種種矛盾不停地吵架,最後伏倫斯決定離開安娜去母親那裏,安娜獨自走在街上看到人們的種種神態,想到自己的生活心情很是悲痛,一念之下我軌自殺。伏倫斯在安娜走後,才有意識到他是如此的愛安娜,如此的後悔。恰好此時俄國戰爭,伏倫斯決定參軍打仗,以瞭解自己殘缺的一生。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我的感慨有很多,首先是,任何人任何時候一定要懂得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麼,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而餘留半生的後悔。伏倫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安娜的'愛,而是安娜走向了死的深淵,事後他是意識到了,但是又有何用呢?如果他能早點懂得,早點去珍惜,去站在安娜的角度的去想,又怎麼會有這樣的慘劇發生呢?不僅僅是愛情上,我們生活中的每個方面都應當是如此,認清你所真正需要的,真正珍惜的,並且付諸於行動,好好去做去愛,以免以後去後悔。

其次,這部電影還讓我增加了一些對愛情的認識。愛情和責任有時候並不是一致的,安娜和伏倫斯是有愛情,可她還有兒子有丈夫,有她屬於家庭的責任,可是她沒有清楚地考慮到自己的處境,為了愛情而拋棄了責任,同樣也造成了她最終的悲劇。

我覺得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的,不僅僅只有這些,此外每個人的感慨也不盡相同,如果大家有興趣也不妨去看一看,我覺得這部電影一定不會令你失望。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大全5

“All happy families are alike, but an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故事一開始就安娜的哥哥一家,嫂子發現了哥哥的外遇,而產生的一系列矛盾。朵莉有作為一個妻子和一個母親的掙扎。作為一個妻子,她全心全意在家中操持,以為丈夫也是那麼忠誠於她,卻在發現真相的那一刻陷入了絕望。作為五個孩子的母親,她在孩子們身上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母愛,得到的卻是丈夫的背叛。於是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但是安娜的到來,卻在某種意義上緩解了這種矛盾,她獨特的個人魅力和才華讓朵莉折服,也在某種意義上恢復了這個家庭表面上的和睦。但是奧布隆斯基雖然表現地無比懊悔,卻仍然心性未改,遊弋於各色各樣的女子之間。從這一方面上,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女子的命運,為了家庭,為了兒女在忍耐,同時也讓朵莉與安娜對比,朵莉的忍讓,軟弱與安娜的鬥爭性和反抗形成對比。

安娜一個美麗、活躍、豐富多彩的年輕婦人。被家長安排給了年長很多的工作機器卡列寧,在這方面為安娜的叛逆埋下了伏筆。遇上福倫斯基這樣一個英俊,有財,有前途的上流人士,並與之墜入愛河似乎是故事發展的必然。安娜是真誠的,因為愛她把自己的所有都獻給了福倫斯基;她是矛盾的,深深為自己的行為自責卻又情不自禁的陷入愛河不能自拔;她是勇敢的,敢於向傳統的勢力挑戰並追求自己的生活;她是單純的,以為只要彼此有愛就可以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她是悲哀的,這樣的反抗在與舊勢力的抗爭中註定是蚍蜉撼大樹的可笑。相愛的甜蜜,懷孕的罪惡,私奔的抉擇,快樂的相守,絕望的等待,在一次次掙扎與抗爭後,她終究是精疲力竭了,精神也終於崩潰。選擇了在第一次與福倫斯基相遇的地方,用相同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是她的復仇,也是她的不甘。

福倫斯基優秀、俊朗,曾經獲得吉蒂的芳心,但吉蒂父親對他的評價卻不高,遊弋於上流社會的花花公子,從側面也反應了安娜的結局吧!折服於安娜的美貌與優雅的氣質,也曾與她花前月下,也曾為她放棄過更美好的前程,然終不是她的良人。或許曾有過愛情,但誰又能説清那是真真誠誠的相戀還是痴迷一時的瘋狂呢?或許曾有過美好,但當一切被擺上現實的絞刑架,再美好也只是鏡花水月罷了。

最喜歡文中的一句話“if one loves anyone, one loves the whole person, just as they are and not as one would like them to be”.這樣純粹的愛,福倫斯基可曾給過安娜,他愛背後是否掩藏着他無從滿足的虛榮心和貧瘠的精神世界,已無需追究。安娜的死不是他一個人的錯,也不能只歸咎她自己,甚至不是卡列寧、奧布隆斯基等等,是整個社會在自我轉型中的弊端,對婦女權利的蔑視鑄就了她的悲劇。

當卡列寧説出“a wife, according to church law, could not marry again while her husband was living”這樣一句話的時候,或許還有對安娜的憐惜,或許是為了免於蒙羞,又或許是一種幸災樂禍,這些都不重要了,我們看到的是安娜的命運和整個俄國婦女的命運,只能無聲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