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2W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精品多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一

準確的説很久之前就看過這本小説了,前幾天又看了12版的電影,突然間多了點感想,就説説吧。

名著不好讀。不在於它的故事不好看、情節不吸引人,而在於它沾了“名著”兩個字,瞬間就讓讀者覺得高端大氣上檔次,總覺得要拋開故事與情節,讀出點諸如歷史啊意義啊批判了舊制度啊等不同的東西來,要是讀不出來,就是沒讀好——重來一遍。於是很少人“真正”喜歡讀名著(打引號的目的是強調,排除那些裝裝樣子的人),反而是一些故事性較強的小説容易吸引人。但是別忘了,名著的前提是它是一個故事,所以我們首先要從故事出發,瞭解這個故事,理解故事裏人物的悲歡離合,最後瞭解一些人情世故,做事方法等。當然,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絕不僅僅在於故事,也一定是需要讀很多遍才能體會作者的目的的。對於真正愛着名著的人不消説,他自會一遍又一遍的去讀,對於只想讀一讀故事,沾沾名著的光的,讀一遍也就差不離了,只是幾年以後,還可以拿出來翻一翻,又有什麼新感想了也説不準呢。

對於《安娜卡列尼娜》這個故事來説,以前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是,安娜明明有一個愛她的丈夫,為什麼還要出軌呢?儘管現在我也還不明白為什麼她要出軌,但至少我明白了,卡列寧未必愛安娜,安娜也一定不愛卡列寧。他們的結合沒準比現在的相親還不靠譜(儘管我一直覺得相親是一件靠譜的事情,但大家都説不靠譜,那就暫時“不靠譜”一下),就只是兩個家族的聯姻而已,所以要有情感維繫是不太可能的。但卡列寧實在是個好男人,儘管他不一定愛安娜,但他一直都是寬容大度,一直都在盡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的責任。而安娜在遇見渥倫斯基之後,不論這是真愛還是披着真愛外衣的誘惑,她變得不能自拔。跟卡列寧相比,自持與自制明顯落了一大截——安娜配不上卡列寧!

好吧我承認我實在是喜歡卡列寧這個角色,我一度覺得要是生活中有這樣一個人我一定會放下矜持去追他的。所以連帶着討厭起安娜來。我們要追求真愛,這一生何其短暫、何其悲苦,是應該找一個既愛自己、自己又愛的人度過艱難的一生,至少添點温暖不是?可是真愛就像鬼,説的人多,見的人少。哪有那麼多幸運兒幸福安穩過一生的?找個差不多的,就算不是那麼愛你,也能遵守教條禮法不出軌,用最大力盡一個丈夫、父親的責任,還是高級國家公務員,不愁吃喝(而且在我看來還挺帥的,至少比渥倫斯基成熟穩重)。這樣便宜的事情哪裏找去?作為一個妻子,一個母親,所做的只要好好經營這個家庭,愛自己的孩子,給丈夫提供温暖就可以了。有誰能反駁這不是愛呢?更何況愛是持久的,跟一見鍾情的激情不同,是一種責任與習慣。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二

巨大的車輪碾壓過你的身體,那一刻你是否會後悔。眼看着你拋卻幸福,變得自私、無理取鬧,一步步墜入痛苦的深淵,穿着黑天鵝絨長裙卧軌的那一刻,像被惡魔啃噬過的軀體,遍體鱗傷。

而我始終是心疼你的,對你以及你的兒女,依然心有不甘,不甘你如此放任自流。但仍然對愛情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也許你還存有絲毫的理性,不然當謝廖沙説“再也沒有比你更好的人了"你不會選擇留下。

穿着黑色天鵝絨長裙,光鮮亮麗的你遇見了他——渥倫斯基,心花怒放,熱情而不知所措。面對丈夫的無情和憎惡,你決定跟渥倫斯基離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你想要的生活吧!無奈“人到情多情轉薄”,逐漸對你冷淡,而你也慢慢變得無理取鬧。“柔情似水,佳期如夢”。你和渥倫斯基“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終你放棄了他,也放棄了生活。當你穿着黑色天鵝絨長裙卧軌的那一刻,你的心早已千瘡百孔、了無生機。

我相信你是解脱的。安娜,你從不曾失去過什麼。我相信你一切的美好,勇敢追尋愛情,哪怕代價是生命也無悔。列文和凱蒂的生活平淡、安寧,卻一家人幸福安和。與你而言,這樣平淡的生活也許不是你想要的吧!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那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而你,一直在這裏。泰戈爾説“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我想這大概是安娜最想要活成的樣子!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三

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給予我深刻感受的作品,以悲劇結局,讓人震憾回味。《安娜·卡列尼娜》在列夫·托爾斯泰的所有作品中,是寫得最好的。《戰爭與和平》也許更波瀾壯闊、更雄偉、更有氣勢,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麼純粹、那麼完美。

一個曾經賢惠的貴族婦女安娜,帶着她那熄滅的虛無,曾不顧一切痴迷追求的夢幻,奔走在絕望、孤獨、褪去美好的末路,最終倒向奔馳而來的火車。她那美麗的面龐、天真的愛情煙滅在呼嘯而去的火車鐵軌間,消逝在貴族們的唏噓聲中。

這樣讓人痛心的結局,讓我為安娜的天真、美麗、善良感到痛惜不值,為花花公子渥倫斯基對安娜態度由痴情、討好到欺騙、另尋新歡感到憤慨、厭惡。

《安娜·卡列尼娜》體現的主題是複雜多元的,列夫·托爾斯泰作為一代文學巨匠,他筆下矛盾集中的體現、情感的衝擊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得以深刻表達。大多數人們剖析安娜的死是貴族社會死板、禁錮的思想制度造成的結果,而在我看來,她個人的情慾是錯誤的根源,她那禁不住誘惑的輕信與不經深思熟慮隨自己的慾望行事的個性,一步步葬送了自己,可以説,她的天真也叫愚昧。

《安娜·卡列尼娜》引發了我的思考:面對誘惑,理智需要臨駕於情感之前,光是鬆懈、漏洞迭出的抵禦是無法讓人免於走入歧途的,唯有徹底的、堅定的理智才能讓一個人根基牢固,不被情感、慾望的洪流沖走,也不隨波逐流。一般來説,一時的快感、暫時的慾望滿足往往是招致不幸結局的導火索,《安娜·卡列尼娜》中氾濫的情慾讓獲得短暫快樂的安娜最終對生活失去信心而葬送生命,在走出書本的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相繼墜入慾望的陷阱,為了追求那一時的光輝而抹黑未來的人生路呢…看來,理智的完備是一人條漫長的征程,需要人們博覽羣書,洞悉事物本質,豐富人生閲歷,從而達到應對世事安之若素、穩若泰山的人生境界。

我曾想:假如安娜擁有牢固的理智,完全屏蔽掉花花公子的殷情,抵抗世俗的誘惑,結局必會是另一番風景。這樣也許不能解放天性、不叫自由、不叫愛情,但是,安娜也能在原有的人生軌道里過她正常愜意的人生。然而,書中也許會有假如,但人生中絕無假如,一個人一旦失足,那便是必然…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四

故事的開始是一個美好的開始,驚豔動人的安娜在火車上邂逅了風度翩翩的年輕將軍渥倫斯基,看似美好的邂逅卻是悲劇的開始。

安娜,美麗而風韻,有一個深愛着的兒子,一個身世顯赫會賺錢的丈夫,生活在上層社會,衣食無憂,這樣讓旁人無比羨慕的生活又有多幸福呢?她的男人醉心於功名,虛偽而冷漠,婚姻在他的眼裏沒有感情的基調僅此只是“神的意志”。在只有金錢和名望的婚姻中安娜得不到幸福,得不到愛情無疑對她是一種折磨,這時一個彷彿可以點亮她的人生的男人出現了,渥倫斯基,同樣出身貴族,英姿颯爽使多少少女為之傾倒,而他卻被安娜深深地吸引,對安娜張開熱烈的追求。

起初安娜還在壓抑着自己的情感,但渥倫斯基的熱情終究還是喚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愛情。他給了安娜愛情的確點亮了安娜的人生,但因為他的愛情安娜被他推進無盡深淵最終,在宗教信仰壓力,被原有社交圈集體唾棄,內心的自責和愧疚等多重壓力下,沃倫斯基對外界壓力的妥協、對安娜的冷落,成為壓倒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多疑和無所寄託使她崩潰,她穿着一襲黑裙,卧軌自殺。

在我看來,每個人的生命中都需要一個依靠,都需要一個精神寄託,我們可以把愛情,友情,親情以及自己的事業和榮譽當做依靠和寄託。很顯然,安娜的精神寄託便是她與渥倫斯基的愛情。愛本身是沒有錯的,愛情是美好而甜蜜的,但是安娜的愛錯就錯在她對愛情的要求太嚴苛了,把愛的本質扭曲了。

她厭惡憎恨卡列寧,認為卡列寧平平淡淡,對她根本沒有愛情,她愛渥倫斯基,雖然她從未承認但是我認為她愛的正是渥倫斯基的轟轟烈烈,愛的正是他對她的殷勤,而並不是渥倫斯基本人。可以説,安娜的生活是痛苦而糾結的,她想為了愛情而生活,但是完全沒有能夠站得住腳的立場。從經濟上來説,她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她的生活費完全靠卡列寧供給,書中提到,在卡列寧寫給她告訴她被原諒的那封信中,甚至還夾了一卷鈔票。從情感上來説,雖然書中着重描寫了安娜生產之後卡列寧堅決不同意離婚,但是在第四部的末尾也描寫了安娜在這個時候也主動放棄了離婚的想法的心理活動。我認為,安娜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轉變還是因為她放不下她的兒子謝遼查。她知道,一旦離婚丈夫卡列寧勢必會奪走孩子的撫養權,那樣的話對安娜又是一次痛苦的折磨。

別把情慾的噴張當做愛情,也別把慾望的滿足看成幸福,因為安娜的悲劇正源於此。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五

《安娜卡列尼娜》是文學史上一座無法翻越的大山。託翁的這部作品,我認為是至今甚至未來也是無人能超越傑作。

這部七八百頁60萬字的鴻篇鉅作,將俄國19世紀中期整個社會呈現在讀者眼前,全書出場的人物多達150人。

可是無論時代怎麼變化,國家不同,政治不同,但你都能在你身邊找到這部作品裏的人物的影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卻個有各的不同”。這是託翁這部作品開頭的第一句話,也是促使許多讀者閲讀這本書的舉世名言。

安娜與包法利夫人的對比是非常多文學愛好者最愛探討的話題。然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種評價。

安娜,這個上流社會的貴族夫人,丈夫大自己20歲,是個政府高官,兒子已經八歲了,因為彼此追求不同,這個美麗,漂亮,善良,真誠,魅力四射的女人出軌了,愛上了一名帥氣多金的軍官伏倫斯基,強烈的愛情讓他們走上懷孕、私奔的道路。但最終,對愛情的失望讓她走上了卧軌的道路。

在閲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一開始我被譯者序裏面的評價帶着走,覺得安娜是個為了愛情敢於對社會做鬥爭的偉大的女性,因為她美麗、善良、正直、真誠,遇見自己愛的人,不顧社會譴責,勇敢地做自己!説她的丈夫卡列寧是個虛偽、只在乎自己的面子,毫無感情可言的冷酷的偽君子。然而,當我看到安娜生與伏倫斯基的私生女時,卡列寧那痛苦而寬容的樣子,我突然對安娜生出了厭惡之情,當時她產褥熱,這在當時是死亡率99%的病,在彌留之際,迷迷糊糊中,她把卡列寧的手放在伏倫斯基手上,希望他們握手言和,共同把女兒撫養長大,卡列寧內心的痛苦和原諒。但沒想到,安娜活過來了,沒死。接下來她跟伏倫斯基帶着女兒私奔到了國外,在國外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又回到莫斯科。但是社會輿論的壓力讓她的女兒沒有名分,安娜又不願意放棄兒子而離婚。等他們回到鄉下,過夠那種孤獨寂寞的日子,她同意離婚時,她的丈夫卡列寧反悔了。再後來,伏倫斯基恢復了社交生活,而安娜被社會排斥,感到孤單、懷疑,於是與伏倫斯基不斷爭吵、懷疑,最後走向死亡。

看到安娜與伏倫斯基在鄉下生活時那種歇斯底里的不安和懷疑時,我覺得安娜是可憐的,也是無能的,這是時代的悲劇,因為她沒有獨立的人格,以愛情為生命,這樣心態的結局肯定是悲慘的。一個女人,以男人為你的全世界,這是危險的,也是不可取的,只能説那個時代的女性還沒有獨立,只是男人附庸品。

然而繼續看下去,看到她自殺前與伏倫斯基的爭吵與和好,以及去坐火車前複雜的心理過程,我突然原諒了她,理解了她。一個上流社會的交際花,過慣了奢侈富裕的社交生活,一個花一樣美麗的年輕女人,被困在鄉下遠離社會,情人正常工作交際,在家時間少,難免會心生懷疑。以至於產生用死來使伏倫斯基後悔的報復心理。其實,直到死去前一秒她都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

書中説到的一點令我非常難以理解。安娜為什麼不喜歡她和伏倫斯基生的女兒,也拒絕再生孩子。(也許她像嫂子陶麗一樣生8個孩子也許就什麼不滿或自殺都不會發生了吧。)

也許她根本就不想走到這一步,如果不是因為懷孕她可能會繼續維持與卡列寧的婚姻,擁有兒子謝遼查,而只是保持與伏倫斯基的情人關係。

只能説在人生這樣的選擇困境中,成年人做事要考慮後果。你要情人,你就意味着失去兒子,失去聲譽,失去兒子對你的愛。要維護家庭,你必須放棄你的情人(卡列寧已經説了停止約見情人會繼續原來的婚姻)。然而這個心氣極高的美貌女人總是太痛苦和理想主義,所以最後以死來成就最好的結局。記住那句話“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常常在想,如果卡列寧後來同意離婚,她與伏倫斯基結婚,重新開始正常體面地社交生活,安娜是不是就能不死。但是可能也不會,她還是會懷疑,還是會分手。也許像她這樣視愛情為生命的美貌的女人,做個水性楊花、見異思遷的交際花對她更適合。然而這就不是託翁筆下的安娜。就不是嗜愛如命的安娜了。

我想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愛情,也許婚姻對愛情更是束縛。記得《霍亂時期的愛情》裏馬爾克斯説“婚姻是一種反人類的存在”

你只能期待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與你性格及 思想協調的另一半,如果你沒遇到,也不是你的錯。

以上講的只是安娜這條線。在這部作品裏還有另外一條線,就是列文及列文的愛情。

在這部作品裏,列文對愛情、對死亡、對宗教、對人生意義的思索,更是託翁深刻思想的體現。這位擅長心理學、哲學、宗教的大文豪,真的很偉大。我想不同年齡不同經歷再去閲讀這本書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感觸。這也許就是名著的魅力。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六

耐着性子讀完了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很厚的一本書,簡直能夠説是磨練人耐性的一本書。一種蒼涼不覺湧上心頭。看完這本書彷彿隨着書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個人生——一個不凡的人生。

吃飯時候還在思索,卻感到頭腦混亂,只是清晰記得安娜死了,而且是卧軌自殺的,很殘忍的結束自己生命的方法。無異於埃及豔后克里奧帕特拉以蛇自殺,這些可憐的人啊!都説紅顏薄命,一些不假的,這些紅顏幾乎都是蘭心惠質,沉魚落雁。哎,可歎,可惜,可憐。

列夫托爾斯泰的文筆十分之細膩,以至於讓我覺得有些情節和話語很繁瑣,描述上流社會晚宴和沙龍情景,濃彩重墨,鋪展開來,一點不遜於曹雪芹,故事的情急安排得很是巧妙,前後呼應。比如安娜第一次遇到弗龍斯基是在火車站,並且看到了一個卧軌自殺的女生,安娜表現出莫名的憂傷,因此弗龍斯基給那個自殺的女生家屬給了些安葬費,從此兩人傾慕彼此,故事的末尾則是安娜自己卧軌自殺,弗龍斯基奔去火車站見她最後一面,相逢和訣別都在火車站,此種筆觸相當獨到,但是未免使故事更具悲傷性。

安娜,弗龍斯基,亞歷山德羅維奇,阿爾卡季奇,多莉,基季,萊温。這七個人之間有着極為複雜的關聯,安娜嫁給了亞歷山德羅維奇,並且生下一子,之後在調節表哥阿爾卡季奇與其妻子多莉之間婚姻矛盾時候遇到了阿爾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龍斯基,兩人相見恨晚,彼此一見傾心,墜入愛河。

之後經過安娜的調節,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卻因此陷入了尷尬境地。阿爾卡季奇的好友萊温喜愛基季,而基季一向喜愛弗龍斯基,安娜的出現使得整個故事進入了另一種狀態,基季因安娜“奪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萊温則正因弗龍斯基的出現被基季拒絕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龍斯基也沒有放下他們之間真摯而熱烈的愛戀。但是從道德觀念出發,安娜這種拋夫“棄子”的做法確實不當,當然她沒有拋棄自己的兒子,只是她的丈夫亞歷山德羅維奇不願成全她的母愛罷了。這就是懲罰,以至於她的慘死也成了宗教懲罰的象徵,對這種違背道德做法的懲罰。即便安娜對大她20歲的丈夫沒有一點感情,而對弗龍斯基是真正的愛戀,也為世俗和上流社會所不容。安娜處在夾縫中,之後安娜懷孕生女兒時險些送命,之後兩人去了國外,幾年後回到莫斯科,在弗龍斯基一再勸導下,安娜給丈夫寫信要求離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兒子看不起,被上流社會摒棄。在這種狀況下,她不斷猜忌,以至於陷入了思想混亂,懷疑弗龍斯基對她的愛,於是她毀掉了自己。

基季最後與萊温成婚,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弗龍斯基則悲哀欲絕,為了處理掉沒有好處的生命,他自費帶着一個連隊去前線參加了塞爾維亞戰爭。亞歷山德羅維奇的不忠,使得多莉差點與他離婚,而最後多莉變賣自己的家產還幫他還了高利貸,於是和好如初。

看完這本書,真的很想見見列夫托爾斯泰,很想問問他,為什麼選取安娜作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對自由戀愛的提倡?還是上流社會的諷刺批判?抑或是對女性不忠的宗教審判?但為什麼描述安娜的時候又着重描述了萊温的生活、思想。而這兩個主人公在整個故事中都沒有什麼關聯糾葛,只在最後,見了一面。以後有機會去莫斯科尋找一下答案吧。

或許我該看看列夫托爾斯泰的傳記,瞭解一下他那個時代的整體狀況。

安娜和弗龍斯基的感情,讓人看得很揪心,彼此放下了上流社會的地位,放下了好名聲,好前程,正因感情,陷入了一種萬人不容的狀態,以至於最後各自走向毀滅。

愛是什麼?何以有如此魔力?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七

終於看完了號稱世界名著的托爾斯泰的小説《安娜卡列尼娜》,看後沒有特別的感觸,與我的期望值相差太遠。

唯一的感觸就是:女人都差不多,男人都一樣。或者再進一步説:世界上的女人都差不多,全世界的男人都一樣。為愛燃盡熱情甚至毀掉生命,憚精竭慮,不管不顧,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可是卻忘記了人是社會人,需要交往需要親情,親情是融入血液中,難以割捨更割捨不了的,人間沒有世外桃源,沒有純粹的脱離現實的純潔情感,不管當時怎樣火熱,怎樣一見鍾情,現實的寒冷温暖不了愛情的温度,特別是不符合道德規範的愛情,也只有這種愛情才配稱作愛情吧,加入太多元素的只能叫婚姻,於是愛情只有死亡才能永恆,這也就是悲劇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喜劇讓人在一笑之餘心酸的原因吧。

也許我悟性太低,我不想去弄明白在那種大的環境下俄國的政治、人文等諸如時代背景之類的東西,我只看到一個女人一個母親為情所困為情痴狂最後為情毀滅的心路歷程,她只有死才能最終徹底解脱,即使她離婚成功與沃隆斯基結婚又如何?只不過是人間又多一具行屍走肉,打着愛情的幌子,揹負着婚姻的沉重責任與義務,為別人活着,只為對得起母親這個人世間最偉大的稱呼的怨婦。這樣的怨婦已太多,少一個反而是女人的幸事。敬佩她卧軌自殺的勇氣,只為這種勇氣,也該向她敬禮!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八

倆月時間,昨天上午終於把《安娜·卡列尼娜》看完了,最後列文對信仰善的思想變化過程很精彩,雖然讀的時候需要專心致志地理順每一次思維變化的邏輯軌跡。精彩之處比如談到到蒼穹,我們眼睛看到的蒼穹是圓的是有盡頭的,但是今天我們卻知道它是無窮無盡的。反推,難道我們看不到或是論證不到上帝就能證明神不存在呢?

列文覺得,人活着是為什麼,如果不知道答案,那就極其痛苦,即使家庭幸福但是思想貧乏,這算是庸人自擾嗎?每個人最終都要埋進土裏,都要死,為什麼還要幹活?“為了跟隨上帝,為了靈魂,為了善”,列文自己不斷掙扎着信仰的問題,忽然頓悟了,但也只是一瞬間獨處時的內心安寧,等到他回到世俗生活還是會跟僕人發脾氣,還是會抱怨妻子,還是會對朋友出言草率不考慮別人感受,還是會對哥哥冷落,還是會不開心,但是得知自己嚮往善,心總是安寧的。

而安娜,就這樣毀滅了,是飛蛾撲火、闖開牢籠還是追隨慾望、自尋死路?陶麗委曲求全,她甚至有一瞬間羨慕過安娜的生活和選擇,最後一邊對丈夫絕望一邊對孩子抱希望地活着,吉娣迷途知返,當她不幸被福倫斯基拋棄時,痛哭流涕甚至病倒,誰知道過了一年,不幸變成了幸運。她最後算是生活贏家。

個人很喜歡華倫加小姐在温泉治療酒店的章節,華倫加像聖人,是高架於安娜、陶麗和吉娣三人之上的一個女性角色,頭頂上有温和的光暈,她有不幸但是不怪罪任何人,態度像温泉一般温和,藏污納垢都可以,可以容納一切,可以讓吉娣內心充滿光芒。

列文一路的成熟,包括對福倫斯基的態度,包括對生死的態度以及最後對信仰的態度也是一條漂亮的線索。

我認為,即使安娜離婚成功最後和福倫斯基結婚了,她也仍舊有着巨大的心理壓力,很明顯她非常在乎陶麗和吉娣是怎麼看她的吧。

我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安娜最後的死亡跟列文所信仰的善有衝突嗎?跟隨上帝的意志,跟隨靈魂,但是沒有説要跟隨自己的慾望,只能跟隨自己的善,這是答案?不是跟從慾望尤其是貪慾,唯有從善,那安娜追求愛情是貪慾嗎?還是那個時代女性的獨立性和衝破無愛婚姻牢籠的警覺性的萌發?托爾斯泰明顯告訴大家安娜最後還是不得善終,是否意味着拋開丈夫兒子的純粹的愛情和善是不沾邊的?無論是福倫斯基還是安娜都是悲劇的收尾,甚至他們的女兒最後都給了卡列寧,因為只有跟卡列寧才有姓才有身份。可笑的是卡列寧最後決定要不要離婚是取決於一個神婆一樣的蘭道巫師的催眠判斷,有多少人的命運掌握在一些可笑的愚昧的判斷上。

是社會框架輿論造成的悲劇?還是女人自身的醋意以及自尊自大好強加劇的?還是人性的貪慾?或是宗教?或是男權社會的禮法?或是綜合因素?無論安娜和福倫斯基當初有多甜蜜有多少次快速心跳,最後還是被瑣碎的生活以及不穩定的身份還有醋意和冷淡一次次地吞噬,而女人的無故醋意和男人的冷淡無情貌似又是相互促進的。

不得不歎服托爾斯泰太瞭解女人了,安娜要的就是愛情呀,是越來越熾熱的愛,越來越霸道越來越獨佔的愛,並且只要愛,但是男人並非如此,男人更向往生活的自由,男人會因為女人過度的愛導致的醋意或是胡思亂想亂了陣腳,隨後男人會冷淡會無為,女人會覺得沒錯他已經不愛我了,他已經愛上別人了,我要報復我要讓他後悔,想到的是毀滅。

托爾斯泰太瞭解女人之間的關係,安娜和陶麗之間甚至和吉娣之間,至少在安娜心目中,是敵對的,是被看成笑話的,女人的自尊是不允許這樣的下場,寧可死也不要。

女人之間的關係,似真似假,複雜難辨,書中安娜和陶麗第一次會面,安娜勸陶麗給哥哥一次機會,委屈求安與丈夫和好後陶麗當時真的很愛安娜;隨後陶麗聽説安娜跟福倫斯基出國了,還是愛安娜的,覺得安娜是很可愛很善良的人,甚至在第二次見面前,陶麗坐馬車去看望安娜時,陶麗甚至開始有點羨慕當時的安娜,馬車上的陶麗一瞬間很厭惡自己的生活,厭惡生育孩子和帶孩子的痛苦,到了安娜住的金碧輝煌的屋子,參觀了富麗堂皇的房子和附近的醫院之類的建築物,覺得安娜的生活很光鮮。由於陶麗自己衣服的寒酸自己還曾很自卑,慢慢地陶麗想孩子了,開始有點不認可安娜的這種狀態。而當時安娜已經是外強中乾,一切奢華的外表都是假象,敵不過內心的痛苦。而痛苦,本來想跟陶麗説的,但是陶麗沒想敞開心胸談,只想回家看孩子,二人沒有真正敞開心胸交流。第三次會面,安娜因為和福倫斯基爭吵接近崩潰,覺得陶麗是自己唯一的朋友,想去找陶麗訴苦,但是看到了吉娣,看到幸福的吉娣,安娜當場刺激吉娣,説自己見過列文,並且自己很喜歡列文,覺得吉娣得不到福倫斯基所以要了列文,而列文也曾被安娜的魅力迷惑過,示意你吉娣愛的男人都拜倒在我腳下。所以訴苦變成了告別,最後安娜完勝似地離開了。安娜和陶麗的這三次會面,很值得細細體會。女人貌似永遠離不開比較。

歸結幾個問題,列文最後説的從善以及世人不能接受安娜的“非善”是矛盾的嗎?或者安娜本身是不值得善意對待的?但是誰又有資格評判安娜呢?也許只有上帝吧。

最後導致了列車軌道上的悲劇,福倫斯基最後策馬趕到火車站,一蹶不振,變成了行屍走肉,塞爾維亞戰爭讓他走上戰場,覺得有一個理由讓自己的生命去耗盡吧。

奧勃朗斯基最後欠債累累,在彼得堡學習了很多男人的灑脱生活方式,即使欠賬,但是仍舊花天酒地,他是很多男人的面孔。列文才是少數的吧。卡列寧是冷酷的謹慎的自保的守舊的。

還有華倫加和列文的哥哥柯雪茲夫(具體名字忘了),倆人在樹林裏差點就要互相表達愛慕,但是男方一句跑題的回話,就已經讓倆人知道雙方不可能了,一些話那一秒不説出來,就永遠不會説出來了。

我喜歡拉斯卡這條獵犬,喜歡列文家的女管家阿珈菲雅,喜歡吉娣的父親老公爵。當然蠻喜歡列文。

最後插一個對比,列文和福倫斯基在面對別的男人對待自己女人的獻媚態度上決然不同,列文是馬上把這個男人趕走,而福倫斯基會享受別的男人對安娜的獻媚。我覺得選擇丈夫還是要選列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九

擅長描寫心理的作家總是使我很敬佩,要麼是聰明,洞悉人的心思,要麼是自己本身心思細膩,內心戲很多。

關於印象深刻的片段

阿爾卡季奇不後悔自己的背叛,他懊悔的只是沒能很好的瞞過妻子。人在做錯事以後,被揭發的那一瞬間最先想到的都不是事情本身給對方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吧,畢竟在做之前就知道後果,在乎的程度不夠而已

一個極力想要裝出眼裏堅決,卻只流露出困惑痛苦;一個想要裝出温順可憐,卻依然容光煥發。

“裝”就已經把兩人所處的情景,以及內心的活動很顯然的描繪了出來,這場景,其實不少見,這其中,都是可悲的人。

雖然阿爾卡季奇努力想要做個關懷備至的父親和丈夫,但他怎麼也記不住他是有妻室兒女的人,他有獨身者的嗜好,他只想按這種方式過活。

阿爾卡季奇為什麼這麼討人們的喜歡呢,因為顏值高呀,書上説了,即使沒有愉快的談話內容,看見他人們就覺着高興

基蒂是個太過顯山露水的小姑娘,她的美因不着歲月沁滌而充滿活力,弗隆斯基也是如此,卻在表面的浮華下又多了追逐危險的心思。安娜歷經世事的美麗與哀愁對弗隆斯基有種近乎離經叛道的吸引力。

在舞會裏的場景,翻天覆地的心理活動,幾場戲,如果此處拍成電影,一定很有意思

至少那一刻的弗隆斯基是真誠的,懷着滿腔赤誠,願意放下一切與安娜奔走紅塵

關於讚美作家

托爾斯泰對列文親自參與割草的描寫實在是厲害,那一段看完,讓我油然而生起一種歸隱田間的愉悦感。按時節勞作,任汗水揮發,在他的的筆下,一切都實在是愜意!

沒有認真去了解過這個人,但看書到現在,也許列文是最大限度對自己的投射吧,敏鋭的感覺和細緻的感情,和對農民的讚頌。這種讚美又和謝爾蓋因為新鮮感和對城市的厭倦而產生的讚美是不同的,列文是打心底裏認為自己和農民,和土地是天然一體的。

作家大概都是邏輯很強的人吧,書中多次出現頗具衝突性的辯論,設計政治,哲學,倫理等的方方面面,一個人能寫出對立雙方的縝密推理,不得不讓人傾歎。

關於阿列克謝,弗隆斯基,和安娜

阿列克謝説過一句話:“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由他去打;有人奪你的上衣,連襯衣也給他”。

對於這句話所反映的阿列克謝的內心世界,我不予置評,只能説成體統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

阿列克謝虛偽麼?不,他只是很好的接受了他所受到的教育,並嚴格的秉承着其中的原則,安娜在病危中不也説過“阿列克謝真是個好人啊,他自己還不知道他是個多麼好的人呢”。

披上追尋自由的外衣就會高尚一些嗎?我不認為安娜優於阿列克謝。

關於價值觀的問題,為什麼孔儒思想被視為正統,且經久不衰,被社會普遍默認為是對的?大概是有益於社會的整體進步吧。但又是誰給社會進步定下的籠統定義呢?思想原本是不趨同的,又是什麼原因形成的主流價值觀呢?

啊,我似乎陷入了詭辯論的坑裏。

阿列克謝在安娜坦白自己的行為以後,他對多莉説過:“我倒寧願還有懷疑的餘地。我懷疑的時候,固然很苦,但卻比現在好。我懷疑的時候,我還有希望;但是現在什麼希望都沒有了,可還是懷疑一切。我是這樣懷疑一切,我甚至憎恨我的兒子,有時候簡直不敢相信他是我的兒子。”這是他第一次把內心的煎熬告知於人。縱然他是自私的,卻也實為不幸,忍不住同情。

弗隆斯基的痛苦和羞恥看到後來也説得通了,阿列克謝明朗的,平靜的態度感動了他,使他自己愈發渺小了,他感覺到一種更高的,像是有他這種人生觀的人所望塵莫及的情感,他感到羞恥,屈辱,有罪,而且被剝奪了滌淨他的屈辱的可能。

他一路堅持的很大原因是他自以為偉大的自由愛情,而當他的這份感情由於阿列克謝的原因,使他明白太過卑劣和不值一提的時候,就像一直以來信念的崩塌,這份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安娜最後選擇卧軌的方式正和弗隆斯基第一次見面時有人被火車軋死相呼應。她帶着對所有人的仇恨,抱着懲罰自己和所有人的心倒在了車輪軌道上。最後一瞬間,似是猛然清醒的安娜突然驚訝於自己的行為,想要站起來,卻來不及了。

所有的苦難,虛偽,悲哀和罪惡全都熄滅了。

這一處,使我想起魂斷藍橋裏費雯麗在滑鐵盧大橋上絕義無反顧的臉,車水馬龍中帶着同樣絕望的心情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關於影視形象

作為一本經典小説,自然是有很多個版本的影視劇,蘇菲瑪索和費雯麗都演過安娜的角色,keira knightly就不説了,她不太符合我對安娜的形象想象。其實費雯麗在我心目中可以出演所有名作裏眉目如畫膚如凝脂的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