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2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7W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2多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

我是酷愛讀書的,但我又不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

高中的時候就曾嘗試去讀這本書,大學的時候又來過一次,但兩次都沒讀的下去,讀了沒幾頁便半途而廢,所以我不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

如今的年齡再讀安娜,才真正讀出了很多況味,俄國的等級制度,底層人民的無奈,上流社會的奢華生活,感受到安娜、弗倫斯基的賽馬、舞會、晚宴等,也見識了列文鄉村生活中廣闊的田野、漫天大雪中的樺樹林。書中對每一個人物的刻畫都非常鮮明,除了安娜、卡列寧和弗倫斯基三位主人公之外,列文、吉蒂、奧勃朗斯基、陶麗兩對夫婦也同樣牽動着我的心。

安娜像書籍封面一樣的美麗、端莊、又魅力四射,她遊走於上層社會之間,熱愛組織參加各種貴族式的聚會,是高高在上的貴夫人。但她並不是遙不可及不食人間煙火的,她有獨特的親切和和藹,讓所有見過她的夫人、小姐都愛上她、喜歡她。無論從何種觀點來看,身為皇室後裔的貴婦人,有一個前程錦繡、事無鉅細的丈夫,和一個天真可愛的兒子,這是所有女人都渴望得到的生活吧,就是這樣一位讓人人羨慕的貴婦人,因為一次與青年才俊弗倫斯基的相遇,開啟了一場不要命的熱情。

在安娜和卡列寧的關係中,安娜自認為自己是一直活在卡列寧的手掌中,以至於她每次想起自己的丈夫,總是在想自己某一天終要衝破卡列寧“用虛偽和謊言編織的網”,她是一個有獨立精神的人,正如在和弗倫斯基的戀情開始之初,她收到卡列寧“迷途知返”的信件時所説,“上帝把我造成這樣一個人,我需要戀愛,我需要生活”。但她又何嘗不是和卡列寧一樣深受傳統思想的侵蝕和影響呢,她的內心認可自己是在做一件可怕且不道德的事情,無法真正的去面對自己,正視和弗倫斯基以及卡列寧的感情。她在終於做出決定和弗倫斯基雙雙私奔之後,時時刻刻掛念自己的兒子,請求卡列寧和他離婚並交出兒子的撫養權,她在弗倫斯的鄉下莊園中過的膽戰心驚、敏感多疑,懷疑一切人看她的眼光,甚至坐着馬車走在街上,都覺得路人對她投來鄙夷的目光,與其説是別人給她的不如説是安娜給自己設定的“壞女人”“背叛”等等罵名,她在這樣的糾結往復中最終抵不過內心的煎熬,選擇卧軌自盡,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悲劇,更多的是一個家庭的悲劇,封建思想和傳統教義毀了她,她毀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縱觀這段家庭悲劇,不得不承認,故事中的每一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安娜也許是在封建宗法制和上流社會的壓迫下(其婚姻由安娜的姑姑促成,具體細節書中並未交代)十幾歲便嫁給了三十幾歲的卡列寧,在安娜的眼中,卡列寧是一架冰冷的機器,每天周旋於官場和各種官文之中,不能滿足安娜對愛情的幻想和要求,但這並不代表卡列寧就是不愛安娜的,相反我會認為他是愛着安娜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況安娜本就是一位氣質超羣的千金小姐,十幾歲的豆蔻年華,試問正常的理念下,又有哪個男人會不愛呢?更別説按照書中的描述,安娜的一個眼神便能讓已婚鋼鐵直男列文失了分寸。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待愛情的定義不盡相同,也許卡列寧不善於表達、不懂浪漫,久經官場的他更是少了那份安娜追求的激情與狂熱。安娜和弗倫斯基結合與愛情,以至於在和弗倫斯基的相遇中,她把愛情當成了生命的全部,但弗倫斯基不同,他除了愛情還需要事業,安娜為了愛情拋棄了一切,因此也對弗倫斯基苛刻的要求起來,求而不得,兩人開始互相猜疑,關係越加疏遠,此時失去一切的安娜選擇用自盡報復弗倫斯基,對他而言,她覺得她只剩下“死”可以作為唯一的籌碼。

“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福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婚姻不像愛情,兩個人戀愛時出了差錯可以和平分手,但是具有法律效益的婚姻一旦形成,便也多了更多責任和負擔,婚姻出了問題,雙方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一點上,大概我也深受傳統思想的束縛,竟對卡列寧多了一些同情和理解。十分欣賞卡列寧的行為,在得知安娜和弗倫斯基的傳聞之初,卡列寧首先給安娜寫了一封“迷途知返”的信件,信件中並未直接直白的説明安娜和情人的問題,只是告訴她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失了分寸,即使放在現在來看,這也算是一個寬容的丈夫給自己妻子所留的最大情面。而在安娜的眼中這樣的行為卻變成了一件及其虛偽甚至讓她噁心的事情,她認為自己找到了愛情,而卡列寧卻不放她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安娜懷了弗倫斯基的孩子,生產的時候仍然在卡列寧的家裏,她性命垂危,託人帶消息喊來了弗倫斯基,此時卡列寧也聞訊趕到了家裏,他坐在牀邊握着安娜的手臂,望着安娜和剛出生的弗倫斯基的女兒,滿眼都是愛意和心疼,而此時弗倫斯基就坐在牀邊另一側椅子上,一間屋子四個人,只有卡列寧是外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男人,自己的妻子生產情人的孩子,他不但沒有氣到發瘋,還對剛遭受生產之痛過的妻子滿懷憐惜。安娜説卡列寧是冰冷到沒有感情也許是對的,他冰冷到即使你不愛我,我也一樣愛你。

安娜是不幸的,這種不幸來源於愛情,愛情本沒有對錯,錯就錯在她瘋的不夠徹底。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

一直很喜歡這本書,原來看過多次,今天禁不住又開始翻閲,並在網上看了這部小説拍成的電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她就是一個出軌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給安娜列舉的四個罪狀。可就這樣一個墮落的女人卻非常豐滿,我依然很喜愛她,假如是現實中的人,我一定會和她成為朋友,她舉止優雅,她性情温和,最重要的一點是,她很真,愛了就是愛了,一直沒有違了自己的心去做事,顯然她也知道自己的舉動是為社會所不容的。她其實是個非常聰,悟性很高的女人。可她的行為卻無法為主流社會所接受,最後卧軌自殺。

這讓我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假如她是現實中的人,是不是也很難相處,並不太受大家歡迎,可在文學上的價值卻非常高。當然年代不一樣了,現在的女權主義,為女人的獨立豎起了一面旗幟,現在的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業,可那個時候的她們就不一樣,她們的生活空間還是很狹隘的。就拿安娜來説,她開始是依附於一個沒有感情的丈夫,後來,為了愛情,又依附於另一個男人,把愛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作為社會中的人,愛情不能解決人所有的慾望和需求,雖然愛情一直存在,但她總是無端的猜疑,恐懼。

這讓我想到了人的生命需要目標,需要一種東西支撐着你走下去,讓她的生活Move on。為了愛情,她離開了自己的兒子,這也是她心中永遠的痛,可她即使竭盡全力,也無法找回自己的兒子。一個沒有任何希望,只能被社會唾棄的女人,靠什麼走下去吶?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3

六年級伊始,李老師推薦了《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買了一本。

這本書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是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之一。這本書構思精巧,條理清晰,引人入勝。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書中的故事發生在戰爭年代。我們從未經歷過戰爭年代,這本書很好地反映了戰爭年代的不和平和殘酷。

書中我最瞭解的人是安娜卡列尼娜夫人,她是個很有錢的人,但她從不快樂,從不為自己着想。她總是關心別人,即使是一個陌生人發生了什麼事,她的心情也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她靠自己的努力開創了一番事業,她很少需要別人的施捨,她憑着百折不撓的毅力不斷取得進步,她的事業終於越來越好,這也是我非常敬佩她的地方。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安娜卡列尼娜也有缺點,但她的優點是常人無法比擬的。她有很多姐妹,當她摔倒的時候,她們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是她從來不在乎別人的眼神。她也很少評論別人,這一優勢使她在後來的事業中加倍成功。我們也不應該評判別人,要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

那是一個充滿戰爭和混亂的時代,窮窮人家吃了上頓沒下頓,而現在的我們在吃穿方面沒有什麼好擔心的。這本書與我們現在的時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不應該隨意浪費我們的生命或金錢,而應該以適當的方式花費我們的時間和精力。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了現在我們的生活是美好而幸福的。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4

花20多天的閒暇時間,看完了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對列文和基蒂的印象要比安娜和弗隆斯基的印象要深。安娜的悲劇結局主要是由於當時的社會所限制,如果擺在現在,是不至於有那麼悲慘的結局的。或許就像現在的大多數婚外情一樣,會離婚結婚,也會對原來打家庭造成很大的傷害,重新結婚之後也未必一定會很幸福!相反列文和基蒂哪種平凡瑣碎也很熱烈的幸福,讓人覺得多麼切近生活,自己也可以這樣熱烈平凡地幸福着。

列文的各種矛盾的想法和自身的反省以及做法,對於還處於思想波動期的年輕人也是恰當的一個例子:矛盾又有獨立,想融入大眾,又想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努力並驕傲地保持自己的特點,並追求和達到了自己的幸福。總得來説,覺得他是一個很可愛的人,有天真執拗的孩子稟性,又能獨立和堅持自己的立場,讓人又氣又愛。只是基蒂的理解和愛,最終讓他能夠很幸福,一對可愛的人兒。

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閲讀習慣,讓我覺得自己並不是真正地喜歡閲讀或寫作,正如列文一樣,是想通過閲讀,能夠尋找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的問題的答案。但即使找到或者未能找到,找到之後又推翻,依然主要還是會積極努力地去做該做的,去過自己的生活。

而把文學或寫作當成自己的愛好或特長,那還有很遙遠的路。或者本身就不認為這就是自己想走的路,並不會花特多的時間去閲讀,去寫作,更多的是生活本身的瑣屑,並努力把周圍能做的做好。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5

那支她曾經用來照着閲讀那本充滿憂慮,欺詐,悲哀和罪惡之書的蠟燭,閃出空前未有的光輝,把原來籠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給她照個透亮,接着燭光發出輕微的嗶剝聲,昏暗下去,終於永遠熄滅了。

三月,微冷。枱燈下《安娜·卡列尼娜》翻到了最後一頁,沒想到重讀這本書會有這麼大的觸動。我彷彿看到一八七七年列夫·托爾斯泰老先生落筆時的那份沉重,我閲歷尚淺,很多東西我都不是很懂,但僅有的這份感觸我還是想寫下來。

那年冬天的莫斯科很冷,像冰冷鐵軌上的安娜,我曾無數次幻想過一個美好的結局,可是沒有辦法,準確的説,是毫無辦法。安娜·阿爾卡迪耶夫娜,卡列寧,伏倫斯基,三者的性格,及他們對待愛情與婚姻的觀念,選擇,決定,註定了這場悲劇。

正如托爾斯泰在開篇所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大抵悲傷的故事都會有一個美好的開頭。車站的相遇,舞會的邂逅。安娜永遠是那麼優雅美麗,嫵媚動人。不是吉娣的玫瑰花有了皺痕,也不是打扮不夠漂亮雅緻,只是對於安娜來説,任何裝飾在她身上從不起眼,她所有的魅力在於她本身。

伏倫斯基被深深地吸引了,儘管她是卡列寧夫人,一個八歲孩子的母親。一個眼中閃爍着光輝,因為人家對她傾倒而陶醉。一個順從和惶恐,像極了一條聰明伶俐的獵狗。

識人不準,遇人不淑。傷了吉娣,傷了列文。離開了彼得堡,暴風雪的車站,搖曳的燈光下,他們面對着站着。她不必問他怎麼會來到這裏,這一點她知道的那麼確切,就像他親口對她説:他來到這裏,是因為她在這裏。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6

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環境,環境對人的影響都各不相同,所以,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同,閲讀所理解的程度不同,所以,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對於眾所熟知的安娜,自然也有不同的見解。列夫托爾斯泰,不惜濃墨,用大量的篇幅和文辭修飾貌美如花的安娜。對於熱愛生活,把愛情看做人間最美麗的花朵的托爾斯泰,自然在其筆端傾注對安娜狂熱的熱愛和無盡的愛戀。

伏倫斯基,第一次看到安娜臉上那種親切温柔的神態,被壓抑的生氣,過剩的青春無不一一在字裏行間流露。於是這位花花公子,萍水相逢立即被安娜所傾倒,放棄功名,隱居鄉村。不怕輿論,攜安娜離開親愛的祖國。得不到安娜之時,不惜開槍自殺。

吉娣一見安娜,就為她傾倒,她周身散發的魅力,優雅的舉止,落落大方的談吐,無一不吸引着她的眼神。於是乎,短暫的會晤,吉娣立刻被安娜所征服。

大地主——列文,應邀到安娜與伏倫斯基的鄉下別墅,看到安娜的畫像也忍不住着迷,每一個角度,每一處線條都令人神魂顛倒。一頭烏黑的捲髮,光滑的臂膀,嘴脣上若隱若現的迷人微笑,令人銷魂的眼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而當真正的安娜出場時,列文喜不自勝,禁不住讚歎造物主的神奇,那種令人心醉的丰韻美,使其徹夜難眠。

就連鐵路工人,看到安娜之時,也忘卻前行的路,亦步亦趨不知如何行進。

國色天香的安娜,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身處俄國上流社會,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然不忍年長二十歲的卡列寧呆板的説教,官僚主義的醜惡嘴臉。偶遇伏倫斯基之後,身上那被控制許久的生命之火終於熊熊燃燒,且一發不可收拾。

於是熱戀中的安娜不顧世俗的偏見,衝破道德的藩籬,歷經重重磨難,即便拋棄心愛的謝遼查,冒天下之大不韙,決意和伏倫斯基走在一起。這在當時十九世紀的俄國,為上層社會所不容。經歷短暫的幸福之後,生活重歸於現實,一切以荷爾蒙為代價的衝動,只是一時的情感寄託,終不能長相廝守。而安娜在經歷諸多寂寞失落之後,一連串的猜疑出現,自認為完美的幸福,只是曇花一現,終於在忍無可忍之際,斷然離家出走,依然選擇卧軌自殺。自古紅顏多薄命,在各種各樣的文學作品中大抵都以此種形式收場,安娜也無一倖免。

安娜的出現,徹底擊碎伏倫斯基那顆躁動不安的心,為安娜放棄所有功名,遠離上流社會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生活,把全部感情獻給了她。不惜離開親愛的祖國,鄉村隱居,為博紅顏一笑,在鄉村建立現代化農業產地,建立設施完善的醫院,解決當地人的就醫問題。可,人畢竟是羣居動物,任何離羣獨居的行為只能填充一時的快感,卻不能彌補內心寂寞的空缺。

伏倫斯基可以為安娜放棄功名,改變生活方式,但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長期侷限在同安娜在一起的二人世界,他需要社會活動,需要培養之間正常的交往,而無法做到向安娜想象的那般。初相見的美好,終被凌厲的現實所代替。長時間的審美疲勞,致使二人相互猜疑,精神上的壓抑,長期得不到釋放的苦痛,困擾着他們,終於迫使安娜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一切都是虛假,一切都是謊言,一切都是欺騙,一切都是罪惡!”這是安娜臨終前的歎息,也是她對生活的控訴,更是俄國十九世紀新舊交替之時人們對社會的鞭笞。而托爾斯泰在安娜身上無不寄予深切厚望,無論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美豔,還是對壓抑生活不得釋放的痛楚,通過大量篇目一一再現,既有對其無限的同情,也有對其無限的憐憫和熱愛。

安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人都是為希望而活,因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而愛情,最絢爛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禮物,最大的快樂和最大的幸福最終將安娜帶入了痛苦的深淵。如同飛蛾撲向烈火,註定這場愛情要將她毀滅。

安娜因為羨慕光明,愛上了外表俊美,內心空虛的伏倫斯基。對愛情,對幸福的無限渴望是她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恐懼,在幻想之中只為了愛情而活。

虛妄的狂熱也籠罩了伏倫斯基,他對安娜一見鍾情,沉迷於她的美麗和獨特氣質,但更為重要的是,他與安娜的特殊關係帶給他有一種征服感,榮辱感。這種虛榮之心決定了他對安娜的愛情十分膚淺。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倫斯基對她來説,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託,就是她的一切。這種純潔無暇的愛使伏倫斯基自慚形穢,推動着他不得不重新認識與安娜的關係,對自己的膚淺和輕率表示自責,並在精神上強迫自己進一步愛這個女人。

被愛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幸福,,快樂始終贈與那些無私的愛者。可是,“水滿則溢,説盈則虧”,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始終靠幻想活着的人終會有幻滅的一天。

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安娜輕柔弱的身軀,突然發現,原來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體,而是人的靈魂。當被寄託所有的愛情消失不見,若愛最後只是單行,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7

關於安娜這個形象,自其誕生以來,古今中外,眾説紛紜,不同階層不同世界觀不同時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安娜是一個性格極其複雜,極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積極、進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極、落後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義。

安娜是一個資質優美,有很高文化教養的貴族女子,在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裏,她象蕪草叢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驚人的美,她的聰慧、典雅、質樸、活躍,她的單純、沉靜、從容、高貴,使得她在各種場合下出現都是美豔絕倫的。

對安娜一直懷有成見的列文,都為她的美為她的豐富活躍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間由悠閒恬靜而又顯得那麼優美端麗突然變為好奇、氣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聰明和良好的教養,都深深打動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內心裏讚歎道:“這是怎樣一個女人!”“一個多麼出色、可愛、逗人憐惜的女人!”“這個活人身上帶着一種新鮮的動人心魄的風度。”“同她談話是一種樂事,而傾聽她的談話更是一種樂事。”短暫的會面,便使列文依依不捨地離安娜而去時,他“又望瞭望那幅畫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對她發生了一種連他自己都覺得驚訝的一往情深的憐惜的心情。”

在歡騰的舞會上,吉娣眼睜睜地瞧着渥倫斯基謙卑、馴從地投向安娜,並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奪去了她的愛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敵,可她卻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來愈歎賞她”,安娜“那穿着簡樸的黑衣裳的姿態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鐲的圓圓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掛着一串珍珠的結實的頸項是迷人的,她的鬆亂的捲髮是迷人的,她那生氣勃勃的美麗的臉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個複雜多端詩意葱蘢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塵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僅溢於言表,更富於內心,她心地善良,單純自然,感情熱烈真摯,對不幸的人懷着深厚的同情。她對受了欺騙的杜麗表現了無限的關切、温柔、真摯、善良和友愛的感情。如此一位優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過是真摯的愛情與母愛,可她的追求由一開始便註定了無盡的悲劇結局。

安娜是一個誠實、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嚴感的女性,當她一經接受渥倫斯基的愛情以後,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來的“虛偽與欺騙”的生活處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舊生活決裂,她説:“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騙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這樣一個人,我要愛情,我要生活。”她是一個正直而不放蕩的女人,她追求真摯的愛情,她曾對渥倫斯基説:“愛,我所以不喜歡那個字眼,就正因為它對於我有太多的意義,遠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掙扎在貴族社會虛偽的污泥裏,極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婦女不是被玩弄的對象,不是男性生活的點綴品,她們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嚴。她將自己的追求寄託在真摯的愛情裏,企圖尋到一條道路來徹底解放自己和人格,這種愛並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無上的目標,而是有着極其深刻的內涵,為此,她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譽、社會地位、還有她最深愛的兒子。

作家花了大量的筆墨寫安娜體態和精神的美,不是偶然的。安娜的美,對作品的主題思想和情節結構以及作品人物,特別是對安娜本人的命運,都是有重要的作用。魯迅説過,悲劇就是將美麗的東西撕毀給人看。如果沒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便沒有渥倫斯基跟安娜的愛情,便沒有卡列寧家的破裂,更沒有安娜悲劇結局一百年來帶給人們深深的震撼!

渥倫斯基愛安娜,而且他的愛並不膚淺,也許剛開始他對安娜的愛戀有着虛榮的成分,但安娜患上產褥熱即將死往時,“他在她患病期間真正熟悉了她,瞭解了她的心靈,所以他覺得以前就似乎從來沒有愛過她,現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愛上她的時候,他卻在她眼前顯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為她傾倒,由於“她除了聰明、文雅、美麗之外,她還非常老實…”我也愛安娜,從書中瞥見她的第一眼,我便愛上了這個“彷彿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個的身心,違反她的意志,時而在她的眼睛的閃光裏,時而在她的微笑中顯現出來”的生氣勃勃的女人,而她鼓起勇氣與情人遠走高飛時,我更是不可抑止的迷戀上了她,這種迷戀不在是站在讀者的角度喜歡她、欣賞她,我甚至想自己就化身為她,讓我能分享她生命力的一切迷人品質。

可愛的安娜還是自殺了,當看到她在自我折磨中苦度人生時,我甚至希看她早點結束生命。她的死亡始終是一個悲劇,吉蒂獲得了幸福,多麗依舊安穩度日,卡列寧照樣平步青雲,可只有安娜,由於她選擇了自由,選擇了真誠,選擇了勇敢,最後卻不得不死亡,她違反了貴族社會的遊戲規則,做了冷酷自私者中的一個叛逆者,由於“我只是想活,除了自己,不會傷害任何人,我有權利這樣”。這是她的咎由自取嗎?這是她成為一個所謂的墮落的貴族婦女而理應遭到的報應嗎?安娜在姑母的安排下,嫁給了年長的、迂腐的、虛偽的卡列寧,八年時間裏,他壓抑了她一切的熱情和生氣,當我們知道排除了愛情以權力地位為基礎的婚姻是不公道的,分歧人性的,當我們肯定了個人追求自由與幸福的價值,又有何權利指責她的選擇呢?

然而安娜的死亡是必然的,這並非由於她道德敗壞,自私善妒,只是由於她是女人,是一個真誠的女人,是一個貴族社會真誠的女人,是一個男權社會下貴族社會裏還保持着真誠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殺。假如她是多麗,忠信老實地守着家庭,在懷孕生子,再懷孕生子中耗費青春,而且不得不苦嚥下風騷丈夫到處拈花惹草帶來的痛苦,她就會繼續如困獸般維繫無聊的婚姻,假如她是培特西夫人,私下放蕩但表面道貌岸然,她就不會在賽馬場上失聲而起,而且隨着渥倫斯基離開了家庭,或者假如她能有一份自己的事業,她就能發揮自己的才智,充實自己的生活,不再是隻要愛情,一切都不重要的小女人。但她的命運註定她無法生存。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8

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給予我深刻感受的作品,以悲劇結局,讓人震憾回味。《安娜·卡列尼娜》在列夫·托爾斯泰的所有作品中,是寫得最好的。《戰爭與和平》也許更波瀾壯闊、更雄偉、更有氣勢,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麼純粹、那麼完美。

一個曾經賢惠的貴族婦女安娜,帶着她那熄滅的虛無,曾不顧一切痴迷追求的夢幻,奔走在絕望、孤獨、褪去美好的末路,最終倒向奔馳而來的火車。她那美麗的面龐、天真的愛情煙滅在呼嘯而去的火車鐵軌間,消逝在貴族們的唏噓聲中。

這樣讓人痛心的結局,讓我為安娜的天真、美麗、善良感到痛惜不值,為花花公子渥倫斯基對安娜態度由痴情、討好到欺騙、另尋新歡感到憤慨、厭惡。

《安娜·卡列尼娜》體現的主題是複雜多元的,列夫·托爾斯泰作為一代文學巨匠,他筆下矛盾集中的體現、情感的衝擊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得以深刻表達。大多數人們剖析安娜的死是貴族社會死板、禁錮的思想制度造成的結果,而在我看來,她個人的情慾是錯誤的根源,她那禁不住誘惑的輕信與不經深思熟慮隨自己的慾望行事的個性,一步步葬送了自己,可以説,她的天真也叫愚昧。

《安娜·卡列尼娜》引發了我的思考:面對誘惑,理智需要臨駕於情感之前,光是鬆懈、漏洞迭出的抵禦是無法讓人免於走入歧途的,唯有徹底的、堅定的理智才能讓一個人根基牢固,不被情感、慾望的洪流沖走,也不隨波逐流。一般來説,一時的快感、暫時的慾望滿足往往是招致不幸結局的導火索,《安娜·卡列尼娜》中氾濫的情慾讓獲得短暫快樂的安娜最終對生活失去信心而葬送生命,在走出書本的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相繼墜入慾望的陷阱,為了追求那一時的光輝而抹黑未來的人生路呢…看來,理智的完備是一人條漫長的征程,需要人們博覽羣書,洞悉事物本質,豐富人生閲歷,從而達到應對世事安之若素、穩若泰山的人生境界。

我曾想:假如安娜擁有牢固的理智,完全屏蔽掉花花公子的殷情,抵抗世俗的誘惑,結局必會是另一番風景。這樣也許不能解放天性、不叫自由、不叫愛情,但是,安娜也能在原有的人生軌道里過她正常愜意的人生。然而,書中也許會有假如,但人生中絕無假如,一個人一旦失足,那便是必然…

以此讀後感警示自己在以後人生路上理智慎行。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9

合上這本厚重的小説,我閉上眼睛慢慢進入了無意識的狀態。在這個深秋的午後,我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在夢裏,出現俄國上流社會的舞會,金碧輝煌的大廳,幻彩流光的各色華麗服飾,人頭攢動的一派熱鬧但又極具風度的舞會。一個身穿黑色低胸禮服的少婦,小巧精緻的臉上有着白皙緊緻的皮膚,温柔婉轉的神情,顧盼生姿。鏡頭切換,她正在和一個英俊高大身着筆挺軍裝的男人跳華爾茲——是Swan Lake Waltz(天鵝湖華爾茲)的曲調。軍官温柔的目光像一張柔軟又黏人的蛛網,一絲一絲將少婦裹入愛情的巢穴……我掙扎了一下,但是怕驚擾這美麗的一刻,瞬間我來到了一片白樺樹林,一個留着八字鬍的中年貴族男子在和一個農民模樣的老實人交涉,他們説話聲音不大,我能看到他們的嘴脣在翕動,最後,那個中年貴族應該已經順利地出售了這片屬於他的茂盛的白樺樹林並且賣了個好價錢。他緩緩地回過頭,我依稀看到他飽含滄桑的臉上浮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感覺彷彿是找到了永恆的生命意義。

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的品讀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我帶着我的疑問來讀這部經典名著,我找到了答案,卻發現列夫·托爾斯泰在探尋另一個更加深刻的命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為了什麼而活?

書的扉頁上印着這樣一句頗有宗教色彩的話:“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從這句話裏我讀到了源於古希臘神話中無奈又崇高的“命運”觀,渺小的人類將所有的不幸寄託於上帝,相信上帝會公平公正的處置讓人冤屈的罪惡,懲罰違背基 督徒精神的人類。由此可見《安娜·卡列尼娜》這本小説所探討的不僅僅是俄國上層社會女性擺脱社會倫理的束縛尋求真愛,更是由此衍生出來更加深刻的主題:在歷史不斷前進和發展的過程中,整個人類命運的歸屬,和個人生命的自我救贖。

讀完整本書,我最想探討的就是女主人公安娜的命運中兩個關鍵詞:愛情與幸福,以及列夫·托爾斯泰想要訴説的真理。

首先在小説中,有兩條主要的線索貫穿全篇:安娜衝破與卡列寧長達八年的婚姻,與年輕軍官弗倫斯基陷入熱戀並與之結合,最終難以揹負社會輿論壓力卧軌自殺。而另一條是俄國貴族農奴主列文和公爵小姐基季一波三折後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以及列文作為地主對時下農奴制度的不滿與改革的憧憬,但是囿於現實又止步不前的困窘。

兩條線索,代表了兩段不同的愛情,以及兩種不同的思想火花,兩種不同的命運。

安娜,在整本書中最飽滿鮮明的形象,被列夫·托爾斯泰賦予了非凡的濃墨重彩。她是“天使”與“魔鬼”的結合,她有情慾也有理想,她既有聰明理智的頭腦又有豐富熱情的情感,她既扮演好了一個賢妻良母的角色又無法剋制愛情之火的燃燒,她既是堅強又執着的反叛者,又是脆弱又無助的眾矢之的。

她與卡列寧的婚姻是包辦婚姻,他們之間是沒有愛情可言的。安娜在大他二十歲的卡列寧身上尋求愛情和生活的存在感是徒勞,因為卡列寧醉心政治,不解風月。安娜活力的生命在這個冰冷無生氣的家庭一點點地被平靜的消耗掉,這算是一種安穩的“幸福”,優越的物質條件,尊貴的社會地位,是上流社會才貌雙全的寵兒,有一個聽話可愛的兒子謝廖沙。可是當安娜在莫斯科的火車站偶然遇見渥倫斯基的那一刻起,她身上無處安放的“過剩的精力”終於找到了歸宿,一個同樣有着俊美外表,過人才智,善良正直的軍官一下就抓住了安娜的心,他有安娜所喜愛所想要的一切,這才是真的愛情。而渥倫斯基對這段感情從最初的虛榮心到後來端正態度,原意為這段戀情開槍自殺,祈求卡列寧的寬恕,以及後來拋棄升官加爵的遠大前程帶着安娜離開俄國私奔到意大利,渥倫斯基是深愛安娜的,可是他卻不能帶給她永久的幸福,安娜的生活也不斷徘徊在愛與痛的邊緣,經歷進退兩難的艱難時刻之後,最終她熬不過被逝去愛情擊垮的靈魂,她唯有選擇將生命結束在兩人相識的車站,她希望得到主的寬恕從而得到最終的解脱。

在安娜與渥倫斯基的這段愛情裏,安娜的性格、形象逐漸的飽滿,散發出內在的張力。及至此時,她已經不在顧忌名聲甚至可以拋棄心愛的兒子,成為一個不稱職的母親,因為她找到了生命的真諦——愛情,跟渥倫斯基在一起才是她應有的“幸福”生活。可惜這段幸福的生活是短暫的,因為這是全部建立在“愛情”上的“幸福”,“愛情”作為基礎,又是脆弱不堪一擊的,沒有責任感的'約束,渥倫斯基的逃離將安娜拉至痛苦的邊緣。

而另一條主線,基季和萊温的結合代表了列夫·托爾斯泰理想的幸福家庭。其實書中有寫到,萊温和安娜是同一種人,走的不同的道路卻是向着一個方向。我思索了一下,安娜和萊温所追求的都是人類在歷史前進的過程中所追求的先進文明的思想觀念,而二人結局的不同是因為安娜將個人命運的鬥爭付諸脆弱的愛情,而萊温則用勞動和探索,預測到了貴族階級即將滅亡的歷史步伐,在經歷了得不到愛情的抑鬱期,最終視野豁然開朗,他明白了理想的幸福——帶着理性的頭腦和悲憫的良心順應自然地活在這個世界上。

人最終還是不能超越底線還幸福的活着,這也是列夫·托爾斯泰認為安娜只能毀滅的原因。經歷過無數日夜痛苦探索的萊温最終尋得了活下去的勇氣,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諦,人生不過就是一首交響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樂章,有不和諧的音符也有優美動聽的旋律,就像四季更替,周而復始,當冬天來臨,春天也不會太遙遠。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0

每個人對愛情都很憧憬,想着愛情的美好,但是愛情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那種,所以我們不要太沉迷於愛情裏。

愛情固然美好,就像絢爛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嚮往,擁有一個人一生的快樂和幸福,但在不輕易間它卻將安娜帶入痛苦的深淵,就像飛蛾撲火一樣在愛情中灰飛煙滅。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倫斯基過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氣,對她來説他就是希望和寄託,而弗倫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種征服感,就像獵人戰勝猛獸一樣,這種愛談不上偉大。安娜對愛情的渴望讓她忘卻了苦惱,愛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強大讓她衝破世俗。安娜才決定投入新生活-----和弗倫斯基在一起。

不過,安娜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牽掛,對兒子的愧疚與罪惡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對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終以自己的方式結束了生命,尋求心靈的安靜。

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她的身軀是,不知安娜是否後悔她的一生就這樣結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譏諷,她完全追求的愛情也將粉碎,經過心靈的折磨,她以死來證明對社會的反抗,對真愛的執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相信在現在的社會安娜這種形象還會受懲罰,我們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懷疑是否還存在。在哪?但安娜還是沒有對現實妥協,她,一個柔弱的她還是沒有對現實妥協,她,現在需要的大概是無痛苦,無干擾的生活吧,但現實給不了。

愛情是什麼?對安娜來説,她又是否得到過?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起不拋棄她,在任何時候都在背後永遠給她依靠的人,但她卻得不到。

火車從她身上駛過,發現她只是一個脆弱的女子,她無力抵制。因為她決定死亡,一個常人無法亂下的決定。在孤獨的身軀背後我還看到一個孤獨的靈魂,來時一人,去時一人。孤獨是這個女人的結局,悲慘是這個女人的宿命。

火車駛過時,輕輕地,不要打擾安娜安靜的生活。

看了安娜卡列寧娜對愛情還會那麼盲目嗎?你還會那麼執着的追求愛情嗎?有時候緣分到了,就能收穫你想要的愛情。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1

大學的第一年就這樣結束了。在這一年當中,我學會了很多東西,不只僅是書上的知識,還有許多實際生活中該有的態度等等,反正對我來説受益匪淺。

漫長的暑假我該幹什麼呢?我經常這樣問自身。而剛好學校給我們下發了這樣一個任務,要求我們在暑假裏讀好書寫讀後感。我想:讀幾本有意義的書,既可以增加我的知識又可以陶冶自身的情操。我的確也看了幾本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它通過女主人公安娜追求愛情而失敗的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十九世紀俄羅斯的上流社會裏,高層首長卡列寧之妻安娜豔冠羣芳,在火車上她邂逅了風流倜儻的伯爵渥倫斯基。渥倫斯基的熱情喚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愛情,二人發生了真愛,在當時社會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不顧一切地私奔,他們的愛情悲劇就此展開。雖然安娜勇敢地告訴自身的丈夫一切實情,希望能離婚,但看重社會地位的卡列寧,難以忍受奪妻的羞恥,以安娜最心愛的兒子做威脅,此刻,安娜已離家與渥倫斯基同居,懷了他的小朋友,卻倒黴流產,得了後遺症,又對酒與藥物有了依賴性,經過重重困難曲折後,安娜的精神壓力變得非常大。後來,渥倫斯基接受不了社會壓力開始對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兒子和社會地位的高昂代價,而現在所謂真摯自由的愛情也開始要被遺棄,她內心無法獲得滿足和平衡拒絕和安娜離婚並逼她放棄兒子。最後安娜身着一襲黑天鵝絨長裙,在火車站的鐵軌前,讓呼嘯而過的火車結束了自身無望的愛情和生命。

安娜是一個具有資產階級個性解放思想的貴族婦女。她不滿於封建婚姻,追求真摯自由的愛情。但作為貴族社會思想道德的叛逆者,安娜追求的雖然只是個人的愛情自由,採用的也只是個人反抗的方式,但她勇於面對整個上流社會,誓死不做虛偽的社會道德的俘虜。在突破封建束縛,反抗社會壓迫方面,她做到了處在她那個地位和環境中所可能做到的一切。這對當時的貴族資產階級社會,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義。

這是我讀過最好的一部小説。當時的社會是多麼黑暗,多麼嚴酷啊!她容納不了安娜,很難説現在的社會能容納這樣的女人。人都是為希望而活,因為有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而愛,最絢麗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禮物。最大的快樂和最大的幸福最終將安娜帶入痛苦的深淵,如同飛蛾撲向野火,註定這場愛情要將她毀滅。我不相信有上帝的存在,正如安娜,她始終沒有與實際妥協,她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女人。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安娜柔弱的身軀,我突然發現原來人是如此脆弱,可人真的脆弱的不是肉體,而是靈魂。

安娜的死亡是必定的,這並非因為她道德損壞,自私善妒,只是因為她是女人,是一個真誠的女人,是一個貴族社會真誠的女人,是一個男權社會下貴族社會裏還堅持着真誠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殺。

然而發生這場悲劇的原因是

(一)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動盪的社會和宗教和倫理道德摧毀了安娜的愛情,迫使她走上了毀滅之路。

(二)安娜的丈夫卡列寧利用婚姻和兒子束縛着安娜的感情,使她身心倍受折磨。

(三) 安娜的情人渥倫斯基不能脱離所生活的環境和社會,對安娜感情淡化,萬般無助的安娜最終走上了死亡之路。

(四)安娜自身:安娜的內心深處存在着激烈的爭取自由愛情和個人幸福與遵守貴族道德原則的牴觸。她試圖掙脱封建婚姻的鐐銬,爭得享受生活、享受愛情的權利。因此,安娜一方面需要愛情,大膽地追求愛情,另一方面又信奉貴族社會的道德準則,這造成安娜的大膽反抗行為,不只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同時也得不到她自身的認可,她靈魂深處這兩方面的內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

因為愛而對所愛的人發生猜疑或嫉妒等,也是一種人之常情,在生活中堅持一份警惕和小心亦不為過,關鍵是要能妥善掌握好猜疑的尺度。從這個角度來説,愛情的能力,嚴格來説是經營愛情的能力,並不是人人都與生俱來的,必需後天認真學習才幹熟練掌握。於是我想,許多生活中的愛情失敗者會不會是由於他們自身缺乏愛情能力的培養造成的呢?在愛情和婚姻中最最可怕的就是以猜疑為依據,既不求證,也不給機會解釋或改正,便開始實施不可逆轉的報仇,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有人説:安娜的悲劇也是內涵豐富的社會悲劇。是啊,我們都期盼着理想、寬容、仁慈,都希望我們的世界和平、安定,充溢人性,但悲劇總是一天天在我們身邊發生。她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對真摯誠實的嚮往,對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在今天這個社會,這一則悲劇帶給人們的啟示,更是深刻且恆久的。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2

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在讀書課上讀了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弗龍斯基,亞歷山德羅維奇,阿爾卡季奇,多莉,基季,萊温。這七個人之間有着很糾結的關係!安娜嫁給了亞歷山德羅維奇,並且生下一子,後來在調節表哥阿爾卡季奇與其妻子多莉之間婚姻矛盾時候遇到了阿爾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龍斯基,兩人一見面就喜歡上了對方後來經過安娜的調節,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卻因此陷入了尷尬境地。阿爾卡季奇的好友萊温喜歡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歡弗龍斯基,安娜的出現使得整個故事進入了另一種狀態,基季因安娜“奪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萊温則因為弗龍斯基的出現被基季拒絕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龍斯基也沒有放棄他們之間的事。但是從道德觀念出發,安娜這種拋夫“棄子”的做法很不對,當然她沒有拋棄自己的兒子,只是她的丈夫亞歷山德羅維奇不願成全她的母愛罷了。

安娜和弗龍斯基的事情,讓人看得很很難受,彼此放棄了上流社會的地位、放棄了好名聲、好前程、因為愛,最後各自走向毀滅……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3

人們常説,有1000個讀者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而關於安娜這個形象,自其誕生以來,也可以是每個人,不一樣時代、不一樣階層的人都有不同的觀點。

我們應該要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只片面的讚美或是批判。安娜是一個性格極其複雜,極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積極、進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極、落後的一面。

安娜聰慧、典雅、質樸、活躍,是個有很高文化教養的貴族女孩。在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裏,她象草叢中的奇葩,單純、沉靜、從容、高貴,無論在什麼樣是場合出現都是美豔絕倫的。

她活躍的精神世界,她悠閒恬靜,她的美貌、聰明和良好的教養,都深深打動了對安娜一直懷有成見的列文,使他不由地在內心裏讚歎道:“這是怎樣一個女人!”“一個多麼出色、可愛、逗人憐惜的女人!”“這個活人身上帶着一種新鮮的動人心魄的風度。”“同她談話是一種樂事,而傾聽她的談話更是一種樂事。”短暫的會面,便使列文依依不捨地離安娜而去時,他“又望了望那幅畫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對她發生了一種連他自己都覺得驚訝的一往情深的憐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只是表現在言表,內心更好,她心地善良,單純自然,對不幸的人懷着深厚的同情。她對受了欺騙的杜麗表現了無限的關切、温柔、真摯、善良和友愛的感情。這樣一位優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過是真摯的愛情與母愛,可她的追求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無盡的悲劇結局。

安娜是一個誠實、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嚴感的女性,當她接受渥倫斯基的愛情以後,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來的“虛偽與欺騙”的生活處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舊生活決裂,她説:“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騙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這樣一個人,我要愛情,我要生活。”她是一個正直的女人,她追求真摯的愛情,她曾對渥倫斯基説:“愛,我所以不喜歡那個字眼,就正因為它對於我有太多的意義,遠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掙扎在貴族社會虛偽的污泥裏,很想得到解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婦女不是被玩弄的對象,她們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嚴。她將自己的追求寄託在真摯的愛情裏,企圖尋到一條道路來徹底解放自己和人格,這種愛並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無上的目標,是有着極其深刻的內涵,她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譽、社會地位、還有她最深愛的兒子。

作家描繪安娜體態和精神之美。安娜的美,對作品主題表達、情感抒發和故事情節的推動發展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魯迅説過,悲劇就是將美麗的東西撕毀給人看。如果沒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就沒有渥倫斯基跟安娜的愛情,便沒有卡列寧家的破裂,更沒有安娜悲劇結局一百年來帶給人們深深的震撼!

安娜悲劇的主要原因源於對真摯愛情的追求,這個跟上流社會虛偽的道德觀念違背了。

首先表現在她與丈夫卡列寧的矛盾鬥爭中,屬於彼得堡官僚集團的卡列寧是個殘酷無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求的只是勛章和官爵,在他看來,他需要一個家庭,並非出於愛情的需要,而是因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這樣一個物品。安娜一再,卡列寧“不是男子,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機器,當他生氣的時候簡直是一架兇狠的機器”。“想得到功名,想升官,這便是他靈魂中所有的東西!“至於高尚的理想,對文化,對宗教的愛好,這些都不過是為了升官的許多敲門磚罷了”。在安娜心目中,卡列寧是個虛偽的人,安娜説,“他樂於游泳在虛偽裏,正象魚在水裏游泳一樣。”卡列寧這種冷漠、虛偽、一心想升官的思想,他那種讓人不喜歡的性格,是安娜所不能容忍的,安娜痛切地感到婚後“八年來”,卡列寧摧殘了活在她“體內的一切的東西”。安娜説:“他甚至一次也沒有想過我是一個需要愛情的活的女人。”這一種無愛的家庭,由一開始結合就埋下了巨大的危機,而當“維特式”的熱情的渥倫斯基一出現,安娜心中的壓抑已久的感情就爆發了。她再也不能容忍卡列寧式的“虛偽與欺騙”,不顧一切,犧牲一切地與渥倫斯基結合了。

把安娜逼死的是整個上流社會而不只是卡列寧一個人。安娜的不貞,在上流社會本是很多的。不同的是,她們能“單純地甚至快活地”過雙重甚至多重的“愛情”生活,而感情真誠、嚴肅認真的安娜只能“從悲劇的方面”去看這種生活,感到虛偽,可恥,無法忍受。培脱西慫恿渥倫斯基追求安娜,渥倫斯基的母親也讚許兒子在安娜身上取得的成功,但是當她們看到這並非一場社交界司空見慣的風流韻事,而是認真的愛情時,立刻當做大逆不道。安娜不見容於上流社會,不是由於她的“紅杏出牆”,而是由於她居然公開這種愛情,公然對貴族社會虛偽的道德觀念挑戰,在這個社會裏,莉蒂亞自詡為“社會的良心”,無恥的培脱西們竟是這個社會的“精華的精華”,卡列寧是整個社會的“支柱”,這樣的社會不可能給予安娜正當的生活要求的肯定與人格尊嚴的承認。安娜悲劇的根源就在這罪惡的社會。

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是悲劇內在因素。

一方面,安娜是勇敢的,她一直不後悔自己選擇的道路:“假使一切要從頭再來,也還是會一樣的。”她鄙視那班貴族男女墮落虛偽的生活,在劇院裏她向整個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驚人美麗的頭。 另一方面,安娜性格自身就面對社會,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對自由愛情與獨立的要求。她變成了攀扶在渥倫斯基這棵樹上的一條青藤,樹倒藤亡。渥倫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義,一旦失去他的愛,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的灰飛煙滅。她渴望渥倫斯基尊重她的感情,把她當作朋友和知已,不是情婦。但她沒有意識到更不知道怎麼樣才能爭取到這種平等與恆久的愛情,她像一隻迷途的羔羊,一切都縱在渥倫斯基的手裏,每一次口角之後都嚇得渾身發抖。

她愛得愈深便愈沒有安全感。到了最後,她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婦女使用的靠姿色與服裝去吸引渥倫斯基的視線。企圖牽住他日益冷淡的愛情。

愈是臨近悲劇的結局,安娜的內心矛盾衝突就越是複雜,深刻,尖鋭。她一會兒恨得那麼深沉,一會兒又愛得那麼熱烈;一會兒她表現得那麼堅強勇敢,一會兒又顯得那麼軟弱怯懦;一會兒她覺得自己有一千個理由值得驕傲,一會兒又感到自己屈辱卑下;一會兒她期待得那麼殷切,一會兒又失望得那麼可憐;一會兒充滿了生的歡樂,一會兒又幻想着死的恐怖--她的內心永遠充滿了驚濤駭浪,她愛得那樣深切,卻又愛得那樣痛苦。她覺得自己釀造了一切罪過,又覺得一切罪過吞筮了她!如此一個豐滿凸出、鮮明生動的形象,成了作家筆下一種永遠驚人的藝術力量。

安娜的矛盾還在於母愛與情愛之間的取捨抉擇,她一生只愛兩個人--謝遼沙與阿克歷賽,她對杜麗説:“我只愛這兩個人,但是難以兩全,我不能兼而有之,但那卻是我唯一的希望。”邂逅渥倫斯基之前,她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兒子謝遼沙的身上,兒子曾經是她生活的全部意義,她全身心地愛着謝遼沙,甚至連離開他一刻都不行。愛情與母愛乃是一個女子正當的生活權利,冷酷無情的社會卻把它們分裂對立起來,作為陷害安娜的工具,逼她走上悲劇的絕路。

愛情的幻滅是悲劇的直接原因。為了愛情,安娜幾乎犧牲了一切,換來的結局卻是失望和憎恨。安娜企圖通過愛情擺脱“虛偽與欺騙”的上流社會,渥倫斯基卻使她陷入了另一個新的更虛偽更欺騙的處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了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自私與冷酷無情,這個罪惡的社會就是通過他,最後把安娜逼上悲劇的絕境。如果説安娜從前在跟卡列寧的關係上犯了一個可怕的錯誤,那麼現在,她在與渥倫斯基的關係上卻犯了一個更大的錯誤。她對渥倫斯基估計過高,期望過大。她以為他能帶她逃離“虛偽與欺騙”的社會,可是她不可挽回地錯了,他帶給她的永無止境的痛苦矛盾與恐懼,遠遠超過他帶給她的生之慾望與歡樂。

他的愛情消失後,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劇的絕境,她控訴這一切:“全是虛偽,全是謊話,全是欺騙,全是罪惡!”…… 安娜的悲劇命運體現了生活自身的邏輯,同時揭發和揭示了沙皇俄國特別是它的上流社會的和黑暗。作家用人信服的藝術力量表現了安娜的死是安娜的必然結局。她被逼上絕路,是社會的罪過;她的死,更是對黑暗社會的一個反抗,她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對真摯誠懇的嚮往,對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在今天追求個性解放的時代,這種悲劇給我們的啟示,更是深遠的。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4

看完《安娜卡列尼娜》,我不確定這到底算不算是一部女性主義的作品。但對於安娜的遭遇,我感到很熟悉,她和《紅與黑》中的德雷納夫人、《玩偶之家》中的娜拉似乎都有相似之處。

雖然這三位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幸,但是應該説她們原本都是過着幸福、安逸的生活的。她們有丈夫,有孩子,有不錯的社會地位,幾乎沒有什麼煩惱的事。但是後來她們都覺醒了。她們發現原來她們的幸福只是表面的,不同的是安娜和德雷納夫人是通過愛情,而娜拉則是通過一次危機。她們都發現自己的丈夫愛社會地位、名譽更甚於愛自己。因此,她們覺醒了,前面兩位找到了自己的愛情,而後面那位則選擇了離家出走。

安娜的命運中充滿了矛盾,她一方面覺得生活很枯燥、乏味,不想在虛偽的上流社會,另一方面她想追求自己從未體驗過的愛情。她在這樣的感情衝突中把握不住方向。見到丈夫和兒子後,她都有了異樣的感覺。在內心深處,作為妻子的她與作為獨立女性的她為丈夫爭辯起來:“他畢竟是個好人,正直、善良,事業上有成就。”“可是他的耳朵怎麼顯得這樣怪呀”。在安娜和情人第一次互相擁有之後,她並沒有特別幸福的感覺。相反,她感到罪孽深重,又害怕又噁心。起先她把臉藏起來,一句話也不説。後來臉上露出冷漠絕望的神情。“她覺得無法用語言表達那種又羞愧又興奮又恐懼的心情”。這是她想要追求自己的愛情與道德倫理約束之間的矛盾。但最終她勇敢地選擇了不顧一切地追求愛情,她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毅然與渥倫斯基相愛,她拋棄了家庭,拋棄了孩子。雖然德雷納夫人也追求自己的愛情,但她一直處於猶豫不決的狀態,她只要和於連偷 情,總要受到良心的責備。起初安娜對於她的家庭、孩子也心存愧疚,安娜在難產快死的時候,説出過她真正的心裏話。她的內心深處充滿了對丈夫的愧疚,對往事的悔恨,叫丈夫饒恕她,而他丈夫,那個富有同情心男人,也確實原諒了她。 她説:“在我心裏有個魔鬼,她隨時會佔據我,另外一個那不是我,我知道”。可是後來,安娜為了愛情拋棄一切,她比起德雷納夫人更加勇敢,她敢於向大眾公開她與渥倫斯基的愛,公然挑戰當時的社會制度,也敢於拋棄她原有的一切。這也使得最後當安娜被渥倫斯基拋棄時變得一無所有。

令我覺得奇怪的是,為什麼處於封建社會的西方,一個丈夫能夠容忍妻子背叛自己,擁有她的情人。這無論在我國古代、近代,乃至現代社會都是無法接受的吧。經過一番思考,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上流社會的人都非常在乎自己的名聲,因此即便是有這樣的事,丈夫也會為了維護自己的聲譽而當作什麼也不知道。對於我國自古以來只允許丈夫背叛妻子,不允許妻子背叛丈夫的觀點而言,我認為西方的封建社會已經算比較尊重女性了,更別説紳士風度之類的。

其實在上流社會裏,到處都充斥着妻子背叛丈夫,或是丈夫背叛妻子的事情。但是,安娜並沒有像其他上流人士那樣把自己的愛情變得齷齪,見不得人,她的愛情是純潔的、健康的,因此她敢於把自己的愛情公諸於世。可是也正因為她這樣的做法,違背了上流社會的“潛規則”,進而遭到了她所處環境的人們的唾棄。這正因如此,當安娜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孩子,失去了情人,並且受到社會的唾棄時,安娜只能走上一條不歸路了。

我在思考,安娜這樣的結局,這樣的命運可以改變嗎?如果安娜選擇了安分守己,乖乖地在家相夫教子,做一個貴婦人,也許這樣的生活很平靜、安寧,但是她並不是真正的快樂。丈夫一開始就是安娜的姑媽介紹的,卡列寧比安娜大二十歲,難以避免肯定沒有感情基礎,而且年齡的關係也必會導致存在隔膜,而且卡列寧更重視的是他的工作,他的應酬。雖然這樣安娜能夠成為一個無論在外人眼中,抑或在家人眼中的好妻子、好母親。但是安娜的生活中只有無奈,沒有幸福。然而如果安娜追求自己的愛情,與渥倫斯基私奔,安娜很快樂,但她對不起她的丈夫,她更對不起她的兒子,還要受到社會輿論的壓力。安娜父母早逝,她並不愛她的丈夫,對她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她唯一的兒子,但她為了愛情卻要失去她的兒子,當她的愛情也化為泡沫時,她的人生毫無寄託,只剩絕望。這兩種對立的結果是很難化解的。

我轉而又想,如果安娜不是女性,而是一名男性,那結局還會這樣嗎?如果安娜是男的,一開始他就可以追求自己的愛情,可以追求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像列文那樣。列文可以追求自己喜歡的基季,還可以研究勞動力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探討人生的目的。即便他要同自己的妻子離婚也應該會比較容易些,孩子依然可以跟在自己身邊。即便最後他受到了情人的拋棄,他還有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地位,他還不至於絕望。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當時的女性沒有獨立的意識,沒有獨立的經濟基礎,始終還是要依賴男性。

雖然安娜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表之一,她的自我意識已經覺醒,但是托爾斯泰對安娜有的只是憐憫,他並不認同安娜拋棄家庭,他更認同傳統的賢妻良母。我作為一名女性,我能夠理解安娜的感情衝動與無奈,但是當自己已經有了家庭,還是要對家庭有一定的責任感,特別是對自己的孩子,這是更成熟的做法。安娜承受太大的壓力,以至於不能很好地處理自己的情感與行為。只能説面對環境,個人的力量是相對薄弱的。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5

擅長描寫心理的作家總是使我很敬佩,要麼是聰明,洞悉人的心思,要麼是自己本身心思細膩,內心戲很多。

關於印象深刻的片段

阿爾卡季奇不後悔自己的背叛,他懊悔的只是沒能很好的瞞過妻子。人在做錯事以後,被揭發的那一瞬間最先想到的都不是事情本身給對方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吧,畢竟在做之前就知道後果,在乎的程度不夠而已

一個極力想要裝出眼裏堅決,卻只流露出困惑痛苦;一個想要裝出温順可憐,卻依然容光煥發。

“裝”就已經把兩人所處的情景,以及內心的活動很顯然的描繪了出來,這場景,其實不少見,這其中,都是可悲的人。

雖然阿爾卡季奇努力想要做個關懷備至的父親和丈夫,但他怎麼也記不住他是有妻室兒女的人,他有獨身者的嗜好,他只想按這種方式過活。

阿爾卡季奇為什麼這麼討人們的喜歡呢,因為顏值高呀,書上説了,即使沒有愉快的談話內容,看見他人們就覺着高興

基蒂是個太過顯山露水的小姑娘,她的美因不着歲月沁滌而充滿活力,弗隆斯基也是如此,卻在表面的浮華下又多了追逐危險的心思。安娜歷經世事的美麗與哀愁對弗隆斯基有種近乎離經叛道的吸引力。

在舞會裏的場景,翻天覆地的心理活動,幾場戲,如果此處拍成電影,一定很有意思

至少那一刻的弗隆斯基是真誠的,懷着滿腔赤誠,願意放下一切與安娜奔走紅塵

關於讚美作家

托爾斯泰對列文親自參與割草的描寫實在是厲害,那一段看完,讓我油然而生起一種歸隱田間的愉悦感。按時節勞作,任汗水揮發,在他的的筆下,一切都實在是愜意!

沒有認真去了解過這個人,但看書到現在,也許列文是最大限度對自己的投射吧,敏鋭的感覺和細緻的感情,和對農民的讚頌。這種讚美又和謝爾蓋因為新鮮感和對城市的厭倦而產生的讚美是不同的,列文是打心底裏認為自己和農民,和土地是天然一體的。

作家大概都是邏輯很強的人吧,書中多次出現頗具衝突性的辯論,設計政治,哲學,倫理等的方方面面,一個人能寫出對立雙方的縝密推理,不得不讓人傾歎。

關於阿列克謝,弗隆斯基,和安娜

阿列克謝説過一句話:“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由他去打;有人奪你的上衣,連襯衣也給他”。

對於這句話所反映的阿列克謝的內心世界,我不予置評,只能説成體統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

阿列克謝虛偽麼?不,他只是很好的接受了他所受到的教育,並嚴格的秉承着其中的原則,安娜在病危中不也説過“阿列克謝真是個好人啊,他自己還不知道他是個多麼好的人呢”。

披上追尋自由的外衣就會高尚一些嗎?我不認為安娜優於阿列克謝。

關於價值觀的問題,為什麼孔儒思想被視為正統,且經久不衰,被社會普遍默認為是對的?大概是有益於社會的整體進步吧。但又是誰給社會進步定下的籠統定義呢?思想原本是不趨同的,又是什麼原因形成的主流價值觀呢?

啊,我似乎陷入了詭辯論的坑裏。

阿列克謝在安娜坦白自己的行為以後,他對多莉説過:“我倒寧願還有懷疑的餘地。我懷疑的時候,固然很苦,但卻比現在好。我懷疑的時候,我還有希望;但是現在什麼希望都沒有了,可還是懷疑一切。我是這樣懷疑一切,我甚至憎恨我的兒子,有時候簡直不敢相信他是我的兒子。”這是他第一次把內心的煎熬告知於人。縱然他是自私的,卻也實為不幸,忍不住同情。

弗隆斯基的痛苦和羞恥看到後來也説得通了,阿列克謝明朗的,平靜的態度感動了他,使他自己愈發渺小了,他感覺到一種更高的,像是有他這種人生觀的人所望塵莫及的情感,他感到羞恥,屈辱,有罪,而且被剝奪了滌淨他的屈辱的可能。

他一路堅持的很大原因是他自以為偉大的自由愛情,而當他的這份感情由於阿列克謝的原因,使他明白太過卑劣和不值一提的時候,就像一直以來信念的崩塌,這份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安娜最後選擇卧軌的方式正和弗隆斯基第一次見面時有人被火車軋死相呼應。她帶着對所有人的仇恨,抱着懲罰自己和所有人的心倒在了車輪軌道上。最後一瞬間,似是猛然清醒的安娜突然驚訝於自己的行為,想要站起來,卻來不及了。

所有的苦難,虛偽,悲哀和罪惡全都熄滅了。

這一處,使我想起魂斷藍橋裏費雯麗在滑鐵盧大橋上絕義無反顧的臉,車水馬龍中帶着同樣絕望的心情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關於影視形象

作為一本經典小説,自然是有很多個版本的影視劇,蘇菲瑪索和費雯麗都演過安娜的角色,keira knightly就不説了,她不太符合我對安娜的形象想象。其實費雯麗在我心目中可以出演所有名作裏眉目如畫膚如凝脂的的美人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6

準確的説很久之前就看過這本小説了,前幾天又看了12版的電影,突然間多了點感想,就説説吧。

名著不好讀。不在於它的故事不好看、情節不吸引人,而在於它沾了“名著”兩個字,瞬間就讓讀者覺得高端大氣上檔次,總覺得要拋開故事與情節,讀出點諸如歷史啊意義啊批判了舊制度啊等不同的東西來,要是讀不出來,就是沒讀好——重來一遍。於是很少人“真正”喜歡讀名著(打引號的目的是強調,排除那些裝裝樣子的人),反而是一些故事性較強的小説容易吸引人。但是別忘了,名著的前提是它是一個故事,所以我們首先要從故事出發,瞭解這個故事,理解故事裏人物的悲歡離合,最後瞭解一些人情世故,做事方法等。當然,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絕不僅僅在於故事,也一定是需要讀很多遍才能體會作者的目的的。對於真正愛着名著的人不消説,他自會一遍又一遍的去讀,對於只想讀一讀故事,沾沾名著的光的,讀一遍也就差不離了,只是幾年以後,還可以拿出來翻一翻,又有什麼新感想了也説不準呢。

對於《安娜卡列尼娜》這個故事來説,以前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是,安娜明明有一個愛她的丈夫,為什麼還要出軌呢?儘管現在我也還不明白為什麼她要出軌,但至少我明白了,卡列寧未必愛安娜,安娜也一定不愛卡列寧。他們的結合沒準比現在的相親還不靠譜(儘管我一直覺得相親是一件靠譜的事情,但大家都説不靠譜,那就暫時“不靠譜”一下),就只是兩個家族的聯姻而已,所以要有情感維繫是不太可能的。但卡列寧實在是個好男人,儘管他不一定愛安娜,但他一直都是寬容大度,一直都在盡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的責任。而安娜在遇見渥倫斯基之後,不論這是真愛還是披着真愛外衣的誘惑,她變得不能自拔。跟卡列寧相比,自持與自制明顯落了一大截——安娜配不上卡列寧!

好吧我承認我實在是喜歡卡列寧這個角色,我一度覺得要是生活中有這樣一個人我一定會放下矜持去追他的。所以連帶着討厭起安娜來。我們要追求真愛,這一生何其短暫、何其悲苦,是應該找一個既愛自己、自己又愛的人度過艱難的一生,至少添點温暖不是?可是真愛就像鬼,説的人多,見的人少。哪有那麼多幸運兒幸福安穩過一生的?找個差不多的,就算不是那麼愛你,也能遵守教條禮法不出軌,用最大力盡一個丈夫、父親的責任,還是高級國家公務員,不愁吃喝(而且在我看來還挺帥的,至少比渥倫斯基成熟穩重)。這樣便宜的事情哪裏找去?作為一個妻子,一個母親,所做的只要好好經營這個家庭,愛自己的孩子,給丈夫提供温暖就可以了。有誰能反駁這不是愛呢?更何況愛是持久的,跟一見鍾情的激情不同,是一種責任與習慣。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7

安娜毋庸置疑是美麗的,她如同蕪草叢中的奇葩,她的美不僅僅溢於言表,更富於內心,她心地善良,感情熱烈真摯,一種嫵媚卻真誠,充滿活力而且輕盈,聰明又懂分寸的美。她熱情感性,八年不懂感情的生活,使她在遇到真愛時能夠不顧一切,斷然放下名譽家庭甚至兒子。安娜,她追求屬於自己的感情,她正直不放蕩。當她一經理解弗龍斯基的感情以後,她勇敢地向丈夫跟舊生活決裂,她説:“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騙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這樣一個人,我要感情,我要生活。”她追求真摯的感情,她也曾對弗龍斯基説:“愛,我因此不喜愛那個字眼,就正正因它對於我有太多的好處,遠非你所能明白的。她是真誠單純的,愛變愛的轟轟烈烈,無所遮掩,寧玉碎,不肯容忍自己欺騙。

卡列寧,這個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勛章和官爵。在他看來,他之因此需要一個家庭,並非出於感情的需要,而是正因他在仕途上少不了這樣一個點綴品。

這麼一個冷酷的政界高官,一個從小便是孤兒不懂得愛只會追逐名利的人,一個讓安娜八年後想起便會哆嗦的丈夫!他是現實卑劣的,為了前程娶下毫無感情基礎的妻子,冷漠對待安娜與自己唯一的兒子。他,無疑不能給安娜帶來她所心心念唸的感情。他和安娜的結合,在我看來,自始至終都是個錯誤。安娜心中對感情的渴求與可列寧的冷酷無情完全無法磨合。因此,安娜之後才會如飛蛾撲火式的深愛弗龍斯基,正因他能帶給她所謂的感情。

我想在我看來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終不悔自己選取的道路:“假使一切要從頭再來,也還是會一樣的。”她鄙視那班貴族男女墮落虛偽的生活,在劇院裏她向整個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美麗的頭。 愛,只有簡單筆畫,卻比想象複雜。安娜跟弗龍斯基的感情,到最後能夠説只是單行線。

安娜性格自身有着不可彌補的侷限性,她曾對弗龍斯基説:“你要明白,自從我愛上你以後,在我一切都變了。在我只有一件東西,一件東西----那就是你的愛!”“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麼都沒有了。請記住這個吧!”她變成了攀扶在弗龍斯基這棵樹上的一條青藤,樹倒藤亡。弗龍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好處,一旦失去他的愛,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飛煙滅。但是之後弗龍斯基對她的愛已愈走愈遠。她內心永無休止的矛盾與痛苦,她對生活對自己目前處境的迷惘與恐懼。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個平衡的支點,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衝擊。她愛得愈深便愈沒有安全感。到了最後,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婦女使用的靠姿色與服裝去吸引弗龍斯基的視線。企圖牽住他日益冷淡的感情。

安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人都是為期望而活,正因有了期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而感情,最絢爛的花朵,人生最完美的禮物,最大的快樂和最大的幸福最終將安娜帶入了痛苦的深淵。如同飛蛾撲向野火,註定這場感情要將她毀滅。安娜正因羨慕光明,愛上了外表俊美,內心空虛的伏倫斯基。對感情,對幸福的無限渴望是她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恐懼,在幻想之中只為了感情而活。而一種虛妄的狂熱也籠罩了弗龍斯基,他對安娜一見鍾情,沉迷於她的美麗和獨特氣質,但更為重要的是,他與安娜的特殊關聯帶給他有一種征服感,榮辱感。這種虛榮之心決定了他對安娜的感情十分膚淺。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龍斯基對她來説,就是她所有的期望和寄託,就是她的一切。這種純潔無暇的愛使伏倫斯基自慚形穢,推動着他不得不重新認識與安娜的關聯,對自己的膚淺和輕率表示自責,並在精神上強迫自己進一步愛這個女生。被愛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幸福,快樂始終贈與那些無私的愛者。但是,“水滿則溢,説盈則虧”,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始終靠幻想活着的人終會有幻滅的一天。

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安娜輕柔弱的身軀,突然發現,原來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體,而是人的靈魂。當被寄託所有的感情消失不見,若愛最後只是單行,一切都失去了好處。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8

伏倫斯基和安娜的靈魂屬於兩個不同的精神世界。他們雖然一見鍾情,但他們貌合神離,相距遙遙,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當安娜孤獨無助的時候,伏倫斯基選擇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種花花世界。對生活和理想徹底失望的安娜選擇了自殺。她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與不幸。她需要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干擾。她用她的方式尋求到心靈的完全寧靜。

讀完這本書,我彷彿感到安娜正在某個角落裏,懷着滿腹的渴望和決絕的目光看着我……我想,我終會擁抱,帶着同樣滿懷的情,擺脱所有的現實,去與她一起起舞長空。

風中之燭在風中搖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終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

安娜的愛情雖然沒有得到完美的結局,但她永遠都是我所知道的最美的女人,永遠駐留在我的心中。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9

這本書透過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追求感情而失敗的杯具和列文在農村面臨的危機而進行的革命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鄉下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安娜可列尼娜的哥哥奧布朗斯基在已經有五個孩子的狀況下卻仍與家庭教師相愛,與他的妻子杜麗鬧翻。而趕去莫斯科為哥嫂調節的安娜,卻在車站認識了故事的另一個主角——渥倫斯基。於是,這個糾結的故事就這樣華麗麗的開始了。

話説當時,杜杜麗的妹妹吉提正暗戀渥倫斯基,可渥倫同學卻無心娶她。十分不巧,愛着吉提的列文從鄉下趕來,在舞會上向吉提求婚,卻被當場拒絕。在同一場舞會上,渥倫斯基被安娜迷倒,不顧一切地追到人家家裏才想起來安娜已經有家庭了,安娜的丈夫卡列寧也覺得渥倫同學有點一根經,因此也露了面,言下之意便是——喂,我是她丈夫,別把我當空氣。本來吧,這事到這也差不多要結束了,但是當時艱辛誰人知?沒想到安娜和渥倫斯基,一個裏應,一個外合,硬是弄出一大堆事兒來……天理難容,也註定了他們的杯具。

最後,安娜卧軌自殺了卡列寧參加了她的葬禮,並帶走了他們的女兒。渥倫斯基受到良心的譴責,志願參軍去塞爾維亞與土耳其作戰,但求一死。哎,要我説,他早幹嘛去了?

哎,回想當時看書時,我可沒少罵渥倫斯基和安娜,感情是一回事,家庭又是一回事,他們所謂的感情是虛無飄渺的,無論如何總不就應衝開家庭的底線。雖然説當時卡列寧與安娜歲數相差甚大,但他寬容但是少見的,他總在為安娜着想,對安娜的私生子也很好,更只因安娜之後有了悔改之心而求他原諒,他便原諒了她,樣的胸襟一百個人裏面也沒有一個啊!從安娜的種種來看,安娜是一個連自己都不會為自己思考更別説顧全大局的人,不明白道德為何物的可憐人,也正是正因她自己,才一手造就了這場杯具。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0

感情固然完美,就像絢爛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嚮往,擁有一個人一生的快樂和幸福,但在不輕易間它卻將安娜帶入痛苦的深淵,就像飛蛾撲火一樣在感情中灰飛煙滅。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倫斯基過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氣,對她來説他就是期望和寄託,而弗倫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種征服感,就像獵人戰勝猛獸一樣,這種愛談不上偉大。安娜對感情的渴望讓她忘卻了苦惱,感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強大讓她衝破世俗。安娜才決定投入新生活-----和弗倫斯基在一齊。

但是,安娜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牽掛,對兒子的愧疚與罪惡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對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終以自己的方式結束了生命,尋求心靈的安靜。

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她的身軀是,不知安娜是否後悔她的一生就這樣結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譏諷,她完全追求的感情也將粉碎,經過心靈的折磨,她以死來證明對社會的反抗,對真愛的執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堅信在此刻的社會安娜這種形象還會受懲罰,我們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懷疑是否還存在。在哪?但安娜還是沒有對現實妥協,她,一個柔弱的她還是沒有對現實妥協,她,此刻需要的大概是無痛苦,無干擾的生活吧,但現實給不了。

感情是什麼?對安娜來説,她又是否得到過?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齊不拋棄她,在任何時候都在背後永遠給她依靠的人,但她卻得不到。

火車從她身上駛過,發現她只是一個脆弱的女子,她無力抵制。正因她決定死亡,一個常人無法亂下的決定。在孤獨的身軀背後我還看到一個孤獨的靈魂,來時一人,去時一人。孤獨是這個女生的結局,悲慘是這個女生的宿命。

火車駛過時,輕輕地,不好打擾安娜安靜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1

説她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部小説也不為過!偉大在她對人生的反思,對命運的探索,對人類的道德訓誡,是作者崇高人格的流露。

有人説,這是反映舊社會壓抑女性的小説。我從頭到尾,除了看到安娜正因婚外戀一步步墮落深淵,最後一頭撞在火車上外,其他女生都活的有滋有味。而且,安娜在搞婚外戀之前,看看作者怎樣描述的:單純,快樂,健康,活潑,一無所缺,生活是如此的幸福。不但自己生活幸福,而且幫別的家庭調解糾紛。

安娜追求感情,一步步走向滅亡,毀了家庭,毀了丈夫,也毀了情人。因此有些人説她為感情而犧牲是多麼的崇高時,是感情完美女性的象徵時,我只能無語搖頭。如果那麼説的話,安娜卡列尼娜就僅僅是一部支持婚外戀的言情小説,根本不是什麼名著,與瓊瑤的小説一樣價值,那麼托爾斯泰也僅僅是個男瓊瑤而已,或者張藝謀。可明顯後面兩人與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一比,就是什麼東西。我們應當知道列夫托爾斯泰這個名字的精神重量。

他是真正在小説中思索探討人生的價值:人就應怎樣活才能找到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中給我們帶給了這樣兩種活法。

第一種:安娜和渥倫斯基。

渥倫斯基,浪子一個,最喜愛調情,泡妞,遇到有夫之婦安娜,正因她太美了,不論她有沒有家庭,有沒有孩子,明知道這會對她造成多麼大的傷害,但還是比不了自己的情慾,非要把她泡到手不可。因此那裏有人説他是一個多麼偉大的情人時,是反抗舊社會制度的先鋒時,只能説這人腦子有毛病。當然,渥倫斯基後面的醒悟,讓我們悲哀,正因安娜的自殺,他對生活徹底絕望,為了逃避良心的譴責,走上戰場,可能一去再不回了,正因他是決意去死的,並不是散心。與安娜一樣,其實也是自殺,只是一個更男生,一個更女生而已。但他們兩人是自作自受。如果他們真能怨隨便一個東西,他們也不會自殺。正因他們怨不了任何人,直接是被自己的良心逼到了死路。

安娜,由一個幸福安寧的少婦,被渥倫斯基吸引,最後拋棄丈夫,拋棄兒子,與情人生活在一齊。就應説,他們最後如願以償了,生活在一齊就應也是很幸福,社會並沒有給他們多大壓力,最後安娜的死是正因神經質!她總是懷疑渥倫不忠,一會懷疑這,一會懷疑那,最後為了“報復”渥倫去自殺了!但實際上渥倫一向在對她好。

這種神經質的原因是什麼?簡單,兩個字,良心!

第二種軌跡:基蒂和列文

基蒂是人類中幸運兒的代表,不是正因她嫁給了列文那樣的好丈夫,而是正因她被渥倫斯基甩了!她正因少女的單純無知,喜愛上了體面瀟灑的帥哥-渥倫,而拒絕了鄉下財主列文的求婚。而她父親,一眼看出渥倫是什麼人,疼心不已,但幸好,渥倫斯基被安娜迷上了,甩了快要到手的少女基蒂。基蒂在痛苦之餘,也重新反思人生,不停地在尋求和探索生命的好處,而與她一向有相同癖好的人,就是列文,還有一個就是作者自己。列文是一天到晚都在想許多深奧的話題,整天想怎樣生活才最完美,怎樣才能讓農民過上好日子。他最喜愛想象自己有個多麼完美的家庭,妻賢子孝,結果最後如願了。正因他忠誠可靠,老實善良,因此最後他如願了,與社會制度沒有任何關聯。他娶到了可愛到極點的基蒂小姐。

婚姻的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喜新厭舊,找其它的女生(或者男生),搞婚外戀,是很普遍的現象,此刻我們國家就是如此。只有自己剋制,好好經營自己的婚姻,才不會出問題。而安娜和卡列寧就沒做到這一點。安娜對家庭,對丈夫孩子不負責。我也很生氣。對卡列寧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2

《安娜卡列尼娜》的創作是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俄國曆史發生重大轉折的時期。奴隸制改革後,舊制度迅速解體,資本主義關聯逐步構成,資本主義的發展給農民帶來更深重的災難,矛盾空前尖鋭。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行的家庭各有各的不行。《安娜卡列尼娜》講的就是一個不幸的家庭:美麗的安娜在十七歲那年,由姑媽做媒,嫁給了比她大二十多歲的官僚卡列寧。二人雖生有一子,但婚姻中毫無感情可言。當安娜遇見英俊的皇室侍從武官渥倫斯基時,久就被壓抑的感情迸發了出來。她一往情深地愛上了渥倫斯基,公然與他同居,並生下一女。安娜不屈從虛偽的婚姻形式,大膽追求真摯感情的行動觸怒了她隸屬的整個上流社會,上流社會對她進行了一系列可怕的打擊,安娜最終不堪忍受強大的輿論壓力而卧軌自殺,以死向整個社會提出了抗爭。

安娜這個人物形象在書中佔據着中心地位,她具有廣泛、深刻的概括好處。安娜是一個美麗的姑娘,有着良好的家世,有着美麗的面容。小説中關於安娜的肖像描述,極其出色,且多以側面描述。如,對安娜一向抱有成見的列文,見了安娜後,不由地在內心中讚歎她的美;又如,渥倫斯基的母親是個很風流的女生,但是在見到她之後也是由衷的喜愛她。這所有表現出來的都是安娜的美。但是這樣美麗的人,卻在結局中死去,不禁讓人惋惜,但同時這也是杯具所帶來的效果。安娜的命運值得同情,但應當説,她的人生理想是極為渺小的,她所追求的全部幸福無非就是爭取和保有個人的感情。在此刻看來,這是一種侷限,但是當把她放到沙皇俄國那個黑暗的時代,放到那個到處都是虛偽、腐敗、無恥和無真情可言的上流社會時,這是一中進步,一種美。

渥倫斯基是一個花花公子,但是對於當時的整個社會而言,他還算是個比較優秀的人。他愛上了安娜,且自以為是誠心誠意珍惜安娜的感情,其實,他從來沒有真正明白過安娜,因此,他從來沒有像安娜愛他那樣愛安娜。安娜為他犧牲了一切,而他卻捨不得功名、捨不得上流社會。隨意到最後,當安娜以清醒的目光去審視他的時候,她看到了渥倫斯基對她所表達的感情的實質。它喚醒了安娜,讓她得以新生,卻又一次將她推入深淵。於是,安娜選取了死亡,而渥倫斯基則是精神上的覆滅。

這樣的結局讓我們心痛,但在這時我們卻發現另一個線索,那就是列文,他們的聯繫不僅僅僅是情節上和人物關聯上,更重要的是在內部聯繫上,在安娜與渥倫斯基的杯具發生的同時,列文的家庭確實"新生"。

於是,我們會發現這樣看上去像是很矛盾。他在肯定了安娜的美與追求的同時,有對她抱有強烈的譴責。因此《安娜卡列尼娜》客觀上所表現出來的,遠比作者本身想要表達的資料更深刻與有好處。我想,它之因此魅力永存,在於它在人們心裏喚起了完美的感情和對生活強烈的愛,激起人們對資本主義社會中扭曲生活、愚弄人類完美感情實力的憎恨。

其實產生杯具的結果不止是渥倫斯基感情的背叛而是整個黑暗,罪惡的社會。追求自由幸福,嚮往婦女解放在那個年代都有過,中國古代著名梁山伯祝英台,他們感情杯具也是當時封建社會和封建思想所致。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現如今社會,提倡婦女解放,能夠大膽追求自己幸福權利。

《安娜卡列尼娜》創作於19世紀70年代(1873—1877),當時俄國正處於歷史大變動時期,俄國古老的封建地主受到西歐資本主義浪潮的猛烈衝擊。"一切都顛倒了過來,一切都資本主義制度剛剛開始建立。在這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最吸引托爾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變化和婦女的命運。家庭杯具層出不窮,一幕幕展此刻他的眼前,而一個婦女因感情問題而卧軌自殺的消息,個性使他感到震驚和難過,於是就產生著名小説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3

我被這部小説打動了。打動我的有兩點:一個是小説開頭的那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另一個是安娜與弗龍斯基的愛情和列文與基蒂的愛情。

我被這部小説打動了。打動我的有兩點:一個是小説開頭的那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另一個是安娜與弗龍斯基的愛情和列文與基蒂的愛情。

在閲讀小説名著之前,我一般都先了解小説的創作背景,《安娜卡列尼娜》寫於列夫托爾斯泰對新思想的複雜的探索時期,這個時期正處於新舊交替的動盪時期:資產階級的衝擊,封建制度的腐朽……正如列文所説:“一切都是混亂的,一切都正在建立。”在這部小説中,列夫托爾斯泰提出了每個時代的人都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人究竟應該怎樣生活才能得到幸福?安娜用她的方法來追求自己的幸福,列文也以他的方法去經營自己的愛情。

安娜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高貴的、優雅的,像女神一般。但越往下讀,我看到了她身上的矛盾性。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她是叛逆的、無畏的,在愛情與理智道德面前,愛情佔了上風,儘管在我看來是飛蛾撲火般的愛情;可她雖愛弗龍斯基,卻又礙於倫理、親情等等,不願與丈夫離婚,還要盡一切努力保持弗龍斯基對她的“新鮮感”。這種愛是感性的,面對弗龍斯基的瘋狂追求,她以為自己遇到了真正的幸福,並甘願為這幸福拼盡全力。她一廂情願的認為愛情必然是雙方奮不顧身,全心全意,所以才無法接受弗龍斯基的社交應酬;相反,弗龍斯基卻不願因安娜而喪失自己的獨立性,這樣,兩個人的矛盾不斷積累,安娜一次次地竭斯底裏最終導致二人分道揚鑣。安娜即便認識到自己在這段愛情中的自私和佔有慾後,仍沉迷於想象的“理想的愛情中”,最終決然地撇下了一切,選擇永遠離開。

可能在很多人眼裏,安娜的愛情是轟轟烈烈的,但我不喜歡這樣的愛情。我更喜歡列文與基蒂之間的愛情。列文的愛情觀是理性的。我非常喜歡這個人物,因為在列文身上我感覺看到了作者自己,理性而深刻。列文與基蒂的愛情也更符合我的愛情觀。含蓄的列文第一次向基蒂求婚,選擇在沒有別人在場的時候,被拒絕後默默承受、慢慢調整,仍舊一如繼往地深愛基蒂;在他們即將結婚前夕,他將自己的日記送給基蒂,裏面記載着他的初戀和他已經不是處男的事實。他認為愛情不應該有欺瞞,應該坦蕩;當他不喜歡客人向基蒂獻殷勤而嫉妒時,也是選擇直接告訴客人他不喜歡這樣,並表示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他還是會將客人趕走。這樣的列文很可愛。

我認為列文比安娜幸福,列文並沒有將愛情當作自己唯一的追求,與基蒂的愛情更是相互欣賞與理解;安娜將愛情當作她的唯一追求,愛情破滅了,她也被摧毀,最終只留下一場人生悲劇,令人惋惜。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4

社區圖書室借來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又購買電子版方便出差閲讀,每一章結都看了兩遍。驚歎作品的細膩與偉大,值得反覆咀嚼。

“妻子老了,可你還精力旺盛。你只要看上一眼,就會覺得再也無法愛你的妻子。不管你怎樣尊敬她,一旦遇到可愛的人兒,你就完了,完了。"這段對安娜哥哥婚姻描述堪稱經典。安娜哥哥出軌家庭教師,被妻子發現,家裏雞犬不鳴,五六個娃離不開妻子照顧,他只好困囿於家庭,一次又一次請求妻子原諒,儘管他已經不愛她,但為了家,為了孩子,必須裝出愛妻子模樣。這是不幸家庭其中一種。陶麗,安娜嫂子。對她而言,何嘗公平?畢生精力貢獻給家庭,卻遭來丈夫背叛,更難以接受的是他喜歡的是身份地位相貌都不如自己的家庭教師。自尊心碎了一地,卻無法逃離,深思熟虛之後,還是選擇原諒。但一切與之前不同了,她不再信任他,也不願意再愛他,為了孩子面子只能如此。

記得看川端康成自傳時,有個極深印象。小時候,川端康成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患眼疾看不見,常年閉門不出異常孤獨。而他很貪玩,每晚都玩得很晚才回家。每天晚歸都很內疚,發誓再也不出去玩了,可第二天傍晚,他又偷偷溜出去玩。回來又內疚又發誓,明天還是依舊。這和男人出軌心裏如出一轍,並非十惡不赦,人性使然。

我問身邊女性朋友,如果另一半出軌,能原諒他嗎?好幾個朋友都異口同聲,堅稱絕對離婚。但事實上,當她們另一半有風吹草動時,儘管她們不甘心,內心各種糾結,但還是選擇原諒。這就是現實生活。從人性角度而言,一輩子只愛一人是不可能的,人的情感需要多種多樣,一個人不可能滿足另一個人所有感情需要。現代社會又處處充滿誘惑,只要你還有魅力,就不愁沒人欣賞。你是願意守着一顆無趣的靈魂,還是與他人競爭顏值百裏挑一,靈魂獨一無二的人?這是兩難選擇。人生是條流動的河,需要不同支流加入,又分別流向不同河道,這條河才具有生命,否則,死水一潭,生命凝固,枉然來世一遭。這是對生命褻瀆。

當然,男女得公平。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是男權思想,要摒棄。婚姻是一項社會制度,以家庭為單位,社會治理需要。它違反人性有很多弊端,但它也有諸多好處,彼此關愛,彼此取暖,利於社會和諧穩定,利於資源整合孩子教育。錢鍾書説,婚姻是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內的人想出來。其實,進出無分別,幸與不幸在於自身修練。經營婚姻需要智慧,每個人都要寬容,温柔以待人性中那點瑕疵。放過他人放過自己,方可幸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5

六年級剛開學時,李老師就推薦了《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就買了一本。

這本書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還是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中的其中一本。這本書的構思很精妙,條理簡潔明瞭,文章很引人入勝。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記敍的是戰爭年代發生的故事。戰爭年代是我們沒有經歷過的,這本書也很好的反映了戰爭年代的不和平與殘酷。

我體會最深的人物是安娜卡列尼娜這位夫人。她是一個家境富裕,身世非同小可的人物。但是她從來都不開心,從來對自己不是很關心。她總是在關心別人,就算是一個陌生人出了什麼事情,她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復。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她很少需要別人的施捨,她憑藉自己的頑強毅力,不斷進步,事業最終蒸蒸日上。這也是我非常佩服她的地方。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人也是這樣,她也有缺點,但是她的優點是常人無所能及的。她的親姐妹有很多,當她墮落的時候,她們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是她從來沒有在意別人的眼光。她也很少對別人品頭論足。她的這個優點在她之後的事業上使她事半功倍。我們也要做到不對別人品頭論足,爭取把自己做到最好!

這個年代是一個戰火瀰漫,混亂的年代,是一個法西斯剝削人民,壓迫人民的年代。貧窮的人家,上一頓飯吃飽了,下一頓飯都不知道在哪裏。我們現在吃穿住行根本不用愁。這本書和我們現在的時代有着明顯的對比,我們不能揮霍自己的人生,不能隨意糟蹋金錢,要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正當的地方。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了現在我們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6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個不同。輕輕打開那面塵封的扉頁,我彷彿再次跨越歷史和空間的鴻溝,來到了沙皇的俄國。

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

安娜是一個誠實、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嚴感的女性,當她一經接受渥倫斯基的愛情以後,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來的“虛偽與欺騙”的生活處境了。這個資產階級婦女解放的先鋒,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個性的解放和真誠的愛情,雖然由於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劇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但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絃。

還記得第一次看見安娜·卡列尼娜時,一種異樣的陰霾就籠上了心頭,不是因為她出眾的美貌,而是因為弗倫斯基與她的第一次相會。安娜對真摯愛情的追求與上流社會虛偽腐敗的道德觀念之間的不可調和的衝突,是安娜悲劇的主要原因。託翁如此着筆,定然是要引出一些難解的困境。她將自己的追求寄託在真摯的愛情裏,企圖尋到一條道路來徹底解放自己和人格,這種愛並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無上的目標,而是有着極其深刻的內涵,為此,她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譽、社會地位、還有她最深愛的兒子。這種種衝突首先表現在她與丈夫卡列寧的矛盾鬥爭中,屬於彼得堡官僚集團的卡列寧是個殘酷無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

安娜,一個上流社會富有家庭的年輕女子,嫁給了年齡懸殊的卡列寧。貌似是收到了混跡官場的丈夫的冷落,才有了外遇,有許多讀者都認為卡列寧的刻板與“唯名是圖”造成了安娜的悲劇。

安娜·卡列寧娜,總體來説,是一個怯弱而又勇敢的人。可以説,最後的卧軌,不是她的本意,她想要站起來,卻無能為力。安娜的慘死從多方面揭發和控訴了沙皇俄國特別是它的上流社會的腐敗和黑暗。她的死,是對黑暗社會的一個反抗,她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對真摯誠懇的嚮往,對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在今天要求婦女解放的時代,這一種悲劇給我們的啟示,更是深遠而恆久的。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7

安娜是一個追求個性解放的貴族婦女形象,一個被虛偽道德所束縛和扼殺的悲劇人物。

她的悲劇是她的性格和社會環境發生衝突的必然結果,造成安娜愛情悲劇的內在因素是她獨特的個性。她的感情真摯強烈,有深刻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渥倫斯基的相遇,喚醒了她長期處於沉睡狀態的愛的激情。在這條艱難的道路上,安娜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她用她的高傲和勇敢的抵抗上流社會的誹謗和侮辱。她的獨特的個性是把愛當作生命,她的生是為了愛,死也是為了愛,她想以死喚回愛的生,這是她的性格決定的。

造成安娜愛情悲劇的外在因素,是虛偽的上流社會和冷酷的官僚世界。在上流社會只要表面上保持“體面,即丈夫和妻子保持虛偽的正常關係,就算合乎體統和常規。她不願也不想過這種虛偽和欺騙的生活。卡列寧為了折磨她,拒絕離婚。愛情的破碎使安娜失去了生存的精神依據,上流社會通過渥倫斯基的手殺死了她。她看透了那個社會和那個社會的人,對它不在留戀了。

托爾斯泰揭示了造成安娜悲劇的社會原因,憤怒地譴責了壓抑她、摧殘她並造成她慘死的社會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勢力。安娜的悲劇結局,既體現了她性格發展的邏輯,也體現了俄國生活發展的邏輯,體現了托爾斯泰現實主義的力量。她對愛情自由的執着追求,體現了貴族婦女個性解放的要求,具有反封建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