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4W

《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精品多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700字 篇一

羅星棋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得意之作。這部著作在我國的文學地位可以與我國的四大名著相媲美,由此可見《安娜·卡列尼娜》的文學造詣究竟是有多高。但是就是這樣一部俄國文學的代表得意之作卻為何要給文章主人公安娜安排一個慘死於車輪下的悲劇結局呢?這其中又有怎樣的感情糾葛?安娜的死究竟是誰之過?

卡列寧、伏倫斯基、社會、安娜這四個點。同樣,我覺得安娜的死與這四個方面或多或少都有關係。

那麼首先來説説卡列寧,卡列寧是安娜政治意義上的丈夫。安娜出身貴族,按照當時貴族和教會的婚姻制度嫁給了卡列寧。卡列寧比安娜大二十歲,但是官運亨通。他虛偽冷酷,野心仕途,是個十足的做官機器。而安娜卻同他正好相反,她熱情善良,生氣蓬勃,但在與卡列寧結婚後,她的生氣被死死地壓抑住了。所以安娜並沒有得到丈夫應有的愛,她對此感到很失望,因此便會有了優倫斯基。

其次,伏倫斯基是安娜心目中真正的丈夫,但是用一個準確的描述來説更應該是“情夫”。安娜對伏倫斯基一見鍾情,賽馬時伏倫斯基的受傷。也讓安娜痛心不已。但也因為卡列寧對安娜沒有愛,安娜對卡列寧列是毫無感情可言,所以安娜將自己的愛都傾注到了伏倫斯基身上,有一句話叫“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當安娜覺得伏倫斯基不愛她了以後,看到了火車,便撲向車輪底下,結束了自己的年輕歲月。

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羣體,當社會的輿論遣責加在一個弱不禁風的女子身上,可想而知她的內心是多麼的緊張,多麼的痛苦。

安娜與一個“丈夫”生活在一起,她一點也不快樂。但她為什麼沒有權利可以去尋找自己的真愛?當然,安娜沒有能夠與卡列寧離婚,也一定是迫於社會教皇的規定。

安娜的卧軌自殺四個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責任。但總的來説我自己認為是安娜自己之過。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1000字 篇二

葛宇博翱

1877年問世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享譽世界的長篇小説。小説所處時代,正是俄國國內階級矛盾尖鋭化時期,資產階級思想對社會的衝擊突出地表現在對宗法家庭的破壞上。不幸的家庭矛盾佔據了小説中心,安娜所處的家庭及其遭遇就是小説的主線之一。

故事的主人公安娜是一位風度翩翩、舉止優雅的有夫之婦。出身上流社會,17歲時因政治聯姻,嫁給了比她大20歲的卡列寧,這便預示了安娜一家不行的結局。其兄奧勃朗斯基與妻子鬧翻,安娜在為其調解的過程中結識了弗倫斯基,之後兩人陷入了無法自拔的愛情泥沼中。為了愛情,安娜不惜與丈夫和整個上層社會決裂,甚至離開了她的兒子。在備受外界壓力下,安娜將自己全部的情感都寄託於弗倫斯基身上,但伴隨着弗倫斯基對名利的慾望以及對安娜的不滿,漸漸冷淡了她,而安娜在走投無路之下,選擇了卧軌自殺……

這部小説情節跌宕起伏,情感細膩豐富,而悽慘的結局,令人感到十分痛惜和深切的同情。我對小説中安娜自殺前的心理描寫、動作刻畫逼真、動人,令我印象深刻。“在那裏!我要懲罰他,我一定要擺脱一切人,同時也要擺脱我自己。”之後,安娜跳了下去,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

安娜的死看起來只是一時衝動,安娜本人應負全部責任。但我不這麼認為:安娜的自殺行為雖是她自己決定的行為,但促成其這麼做的還有其他三方面原因:弗倫斯基、卡列寧和兒子以及社會。為什麼這麼説呢?促成這樁悲劇發生的,主因是安娜“出軌”與弗倫斯基私奔才導致這個事情的發生。

有人説,如果後來弗倫斯基不變心,安娜也不會自殺。對於這一點我是不認同的。首先,弗倫斯基同樣有追逐愛情的權利,不能因安娜的死便譴責弗倫斯基冷酷無情。相反,正是因為安娜太過在意和依賴弗倫斯基,在受到來自家庭和社會的雙重打壓下,脆弱得〔〕只得將自己全部情感交付給弗倫斯基,所以當安娜感覺弗倫斯基也背叛了她時,她感到痛苦、悲憤和絕望。這些使她無法自拔,最終選擇了卧軌自殺。卡列寧則站在當時道德的制高點上,雖然他追求名利,對安娜毫無感情,但他面對安娜的背叛,已採取了極大限度的寬恕,並且卡列寧也並不是促成安娜自殺的直接原因。對於社會而言,安娜不恪守婦道,這在當時的社會是大多數人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安娜必會遭受社會的唾棄和辱罵,這自然也是造成安娜之死的根本原因之一。

但無論如何,安娜敢於追求真愛並勇敢地向封建宗法挑戰,雖然結局十分悽慘,但她畢竟十分努力的去追求。所以,安娜也是幸福的。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三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藝術價值,使得這部鉅著一發表便引起巨大社會反響。托爾斯泰並沒有簡單地寫一個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俄國社會中婦女的地位,並由此來鞭撻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寫了個人感情需要與社會道德之間的衝突。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這個資產階級婦女解放的先鋒,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個性的解放和真誠的愛情,雖然由於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劇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但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絃。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膽大的作風以及華麗的文字和恰到好處的張力給這本曠世之作賦予了生命。也讓後人能夠記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是我讀過的相對比較優秀的一部小説。風中之燭在風中搖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終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大家都説自己活的是有罪的或者沒罪的,但是讀了這篇文章讓我覺得我們有罪,是因為我們沒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樣的人,拯救像她那樣美麗而高尚的靈魂。因為我們是懦夫,是自私者,是靠良心的憐憫而活着的人。我們都在等待,等待着別的人來拯救我們自己。 我們企盼着幸福有一天會來到身邊。它會伴隨着我們,直至我們生命的結束。

這是個被壓抑的充滿勃勃生氣的女人,安娜因為羨慕光明,愛上了外表俊美,內心空虛的伏倫斯基。對愛情,對幸福的無限渴望是她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恐懼,在幻想之中只為了愛情而活。而一種虛妄的狂熱也籠罩了伏倫斯基,他對安娜一見鍾情,沉迷於她的美麗和獨特氣質,但更為重要的是,他與安娜的特殊關係帶給他有一種征服感,榮辱感。這種虛榮之心決定了他對安娜的愛情十分膚淺。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倫斯基對她來説,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託,就是她的一切。這種純潔無暇的愛 使 伏倫斯基自慚形穢,推動着他不得不重新認識與安娜的關係,對自己的膚淺和輕率表示自責,並在精神上強迫自己進一步愛這個女人。

安娜和伏倫斯基的愛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燒起來,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 道家説,無為而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當在愛的純潔之中塗抹上其它色彩的時候,這種愛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沒有是非之分,沒有對錯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爭。 安娜是另外一個人的妻子,是一個孩子的母親,是社會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愛情的對面,是長期的宗教情結和大眾意志。這種大眾意志有時表現為道德,有時表現為法律。 而伏倫斯基是一個始終屬於世俗的人,他沒有勇氣與他過去的世界完全斷絕,他無力反抗來反對這種宗教情結和大眾意志,也就無法幫助安娜擺脱極度危險的精神危機。伏倫斯基和安娜的靈魂屬於兩個不同的精神世界。他們雖然一見鍾情,但他們貌合神離,相距遙遙,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當安娜孤獨無助的時候,伏倫斯基選擇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種花花世界裏。 對生活和理想徹底失望的安娜選擇了自殺。她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與不幸。她需要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干擾。她用她的方式尋求到心靈的完全寧靜。 安娜最終沒有與現實妥協,她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女人。很難説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能夠容納安娜這樣的女人,我們都企盼着理解、寬容、仁慈,我們都希望我們的世界和平、安寧、充滿人性。但悲劇總是一天天在我們的身邊發生。如果我們不能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揚純潔的生活,我們的世界不知將會走向何方。當邪惡在社會中橫行的時候,純潔和高尚的東西反而顯得愚昧可笑。這是我們的現實。而文章的作者托爾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樣,直到生命終結,都不與不合理的現實妥協。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爾斯泰塑造了一個真實的靈魂,她是那麼美,潔白無暇,氣質非凡。這個靈魂只會活在托爾斯泰的心中,因為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靈魂中的至潔至純。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而她又是我們每個人的一部分,我們讀到她的人都會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內心深處的真誠願望,沒有任何的虛偽和矯飾的內心世界。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説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轉移,安娜由最初構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惡劣、賣弄風情,品行不端),變成了一個品格高雅、敢於追求真正的愛情與幸福的“叛女”形象,從而成為世界文學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 篇四

花了兩小時把電影《安娜。卡列尼娜》看完,整體上來説,電影拍得不錯,就是節奏快了點兒,以兩小時來概括安娜的一生顯得如此倉促,讓人有點不知所措,不能夠精妙的把握住安娜的個性。安娜的一生是精彩紛呈,大起大落,要想像長篇小説《安娜。卡列尼娜》那樣表到達位的話,電影顯得有點空洞蒼白無力了。然而,電影也足以把整個小説人物的特徵反映出來,因為抓住了精華所在。

電影以人物康斯但丁列文的角度來講述故事,康斯但丁列文的真實身份是列夫。托爾斯泰,然而他僅僅是一個講述者,真正的主人公是安娜、伏倫斯基、卡列寧——三個生存在同樣社會上不一樣性格的人。

安娜給予我的感觸最多,讓我從根本上改變了對一個人的看法。“死時還沒懂得愛的真諦,那就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了。”剛開始的這句話我是一向不能理解,或許是因為這話我本身並不曾體會過,然而,俯觀了安娜的一生,看着她走過的日子,感受過她的內心想法,到之後完全懂了這句話的含義:這是一種對愛的追求的精神,這是一股為愛犧牲一切的力量,也正是這種力量精神促使了安娜的死亡。

到結局我始終不肯相信安娜會死去,而且是自殺,因為這種做法對一個明智的人來説本身是愚昧的,但是當時的社會卻逼得她去死,安娜實在是太可憐了。

可憐的安娜是個很真誠勇敢的人,但只能從她追求感情方面來衡量,正如安娜本人説:她不是一個好妻子和好母親。我並不想抨擊安娜的出格,但是她相愛的方式確實很另類,所以難以避開世俗眼光的看法。

我覺得在追求感情這個問題上,一切隨心是最重要的,如果呆在一個自我不喜歡的人身邊過日子,心裏卻在想着另外一個人,這樣的日子無論如何也沒辦法讓我理解,當然,安娜也不會理解,所以她選取了一個正確的感情。關鍵是她選對了,卻沒有做對,她是以一個十分愚昧的做法開始她新的感情,當了別人的情婦,紅杏出牆,那她的死很有可能就是因果報應了。何況安娜本身太執着了,對感情的追求矇蔽了她的眼睛,使得她不但拋夫棄子,甚至懷疑自我的情人,跟伏倫斯基沒有很好的溝通,便斷絕了自我的出路。

總體上來説,安娜是一個可敬又可憐、勇敢有衝動的女人,她的性格註定了她悲慘的一生命運。

伏倫斯基是一個很有魅力的男人,古語説,愛江山更愛美人,伏倫斯基的一生證實了這句話。一個英俊瀟灑、事業有成的男人,一旦為了一個有夫之婦夜夜不能眠,這種狀況確實很容易斷送他的一生。然而,伏倫斯基豁了出去,為了安娜,他確實以前放下一切。伏倫斯基本來就是很聰明的人,他的想法並不像安娜那樣單純,他想擁有安娜,也想擁有自我的事業和生活,跟安娜僅僅擁有感情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所以他跟安娜私奔後再次回到聖彼得堡去以法律手段來解決安娜的婚姻問題。

伏倫斯基給了我期望,我一向以為結局會很完滿,只要安娜等着離婚的消息就行了,多簡單一切就柳暗花明,轉機但是存在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前提是安娜不死的話。但是安娜卻斷掉了我的期望,也斷送了伏倫斯基的一生。伏倫斯基本身就是一個十分好的男人,我認為安娜真愛他就不就應懷疑他,真愛他就就應在背後默默支持他,而不是盲目去佔有他,所謂物極必反正是安娜的做法體現。用伏倫斯基的話來説,安娜確實不可理喻。

我想,安娜是一個好女人,我卻不會愛上這種女人,人生活在世上本就應快快樂樂的,而安娜卻追求爛漫和曇花一現,甚至為此犧牲性命,實在是太無知了。你看,以安娜的做法應對人生,身邊的人都得到了些什麼,丈夫沒了妻子,孩子沒了母親,情人沒有了活着好處,那豈是她一個人的事,一死了之還真是自私。安娜常常讓我惋惜,伏倫斯基卻一向讓我感動,做男人就得像他一樣。

卡列寧這個人一看就明白是很傳統的人,腳踏實地,事業有成,就應是個好男人。然而,越是深入瞭解我就越懷疑這個人,可能是日久見人心吧。我在想,也許是他偽裝得太好的緣故,所以身邊的人都説他是一個好人,事實並非如此。一個好人會不讓一個想見孩子想得痛徹心扉的母親見見自我的孩子?一個好人會讓一個自我愛着的女人得不到自我的幸福?答案是,不會。

所以,由此至終,卡列寧把自我包裝起來,滿口經文信仰,在基督信徒的偽裝面具下展開他劣質的行為,他內心本來就是一個小人。他自大,所以要佔有一切,他自私,所以容不得別人幸福;他無情,所以折磨妻子,他無義,所以不理睬孩子。我一向搞不懂卡列寧到底有什麼追求,看得出他並不愛享受生活,難道他所做的一切僅僅是為了滿足自我的虛榮心嗎?真為這樣的人感到可悲。

看完電影我才發覺生活中我們也有他們的影子,為人處事存在他們的痕跡,我只期望不要有人重複他們走過的路,快快樂樂活在當下不是更好嗎?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五

我覺得,我有必要寫一篇讀後感,因為這才不枉讀一部著作。當然,我必須聲明:茲部世界名著是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他是俄國的作家。

如果按照我的想法,我會先讀《戰爭與和平》,再讀《安娜·卡列尼娜》,之後可能就是《復活》。因為這是一個作家的寫作風格與世界觀念成長的過程,或者説,是一個變化的歷史進程。只因茲著是較廉價的(180閲餅),於是在代金券支付73閲餅的基礎上,通過支付寶支付了1.07元。

全著大概説的是婚外情的悲劇吧,一個漠然的社會。紅顏禍水。並不是所有吸引你的女人都能給你帶來快樂。如果我還有什麼可説的的話,那就是著中主人公的名字。我閲讀伊始,就注意到了一個類似人名形式的一串字符——“安娜。阿爾卡迪耶芙娜”。我説,書名不是“安娜·卡列尼娜”嗎?怎麼會有“安娜。阿爾卡迪耶芙娜”?

再看一個譯本也是如此,我於是不得不認為她是個打醬油的。但是越到後面越是像把作者狠狠地揪出來,無情地拷問一番,再歇斯底里地臭罵一頓。後來,當參看第三部譯本時,才知“安娜·卡列尼娜”的全名是“安娜·阿爾卡迪耶夫娜·卡列尼娜”。是在人物表上知曉的。這才釋然。

但縱觀全書,先是“安娜。阿爾卡迪耶芙娜”,後來是“安娜。卡列尼娜”,最後又反為“安娜。阿爾卡迪耶芙娜”。沒有全名就算了,當你譯錯,沒想到還錯來錯去。無語!

我學到了什麼?最明顯的就是,一個人説的話(在書面上),被引號括住的,可以為若干段落。發現作者慣用“平心靜氣”,就像三毛慣用比喻句“就像一個世紀那麼長”一般。一個段落很長,所以要時刻注意指稱框架中的首要主語,記住他,直到另一個語篇中另一主語框架的出現。這樣有助於明晰是誰説的,避免小句的矇蔽,而使自己感到混亂。一個篇章,若干段落中,會有一段小段落是觀點語篇,需要以作者的口吻來讀,因為那可能就是作者的心聲。比如茲著人物的一些話語可以看作是俄國文壇狀元列夫·托爾斯泰的話。

如果説,一個人的生活需要什麼來使之充實的話,我選擇閲讀。

《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 篇六

安娜是一個資質優美,有很高文化教養的貴族女子,在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裏,她象蕪草叢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驚人的美,她的聰慧、典雅、質樸、活躍,她的單純、沉靜、從容、高貴,使得她在各種場合下出現都是美豔絕倫的。

對安娜一直懷有成見的列文,都為她的美為她的豐富活躍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間由悠閒恬靜而又顯得那麼優美端麗突然變為好奇、氣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聰明和良好的教養,都深深打動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內心裏讚歎道:“這是怎樣一個女人!”“一個多麼出色、可愛、逗人憐惜的女人!”“這個活人身上帶着一種新鮮的動人心魄的風度。”“同她談話是一種樂事,而傾聽她的談話更是一種樂事。”短暫的會面,便使列文依依不捨地離安娜而去時,他“又望了望那幅畫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對她發生了一種連他自己都覺得驚訝的一往情深的憐惜的心情。”

在歡騰的舞會上,吉娣眼睜睜地瞧着渥倫斯基謙卑、馴從地投向安娜,並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奪去了她的愛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敵,可她卻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來愈歎賞她”,安娜“那穿着簡樸的黑衣裳的姿態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鐲的圓圓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掛着一串珍珠的結實的頸項是迷人的,她的鬆亂的捲髮是迷人的,她那生氣勃勃的美麗的臉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個複雜多端詩意葱蘢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塵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僅溢於言表,更富於內心,她心地善良,單純自然,感情熱烈真摯,對不幸的人懷着深厚的同情。她對受了欺騙的杜麗表現了無限的關切、温柔、真摯、善良和友愛的感情。如此一位優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過是真摯的愛情與母愛,可她的追求由一開始便註定了無盡的悲劇結局。

《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 篇七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書中首句便提到了這句話,在看完此書以及電影之後,我真正走進了托爾斯泰的內心,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安娜是不幸的,她的悲劇來自她的性格,在19世紀的歐洲,尤其是貴族階級,她性格上的大膽與躁動,感性與狂熱,無疑為她的悲劇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是悲劇形成的根本原因。

安娜擁有極其動人的美貌,丈夫卡列寧是政府高官,膝下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衣食闊綽,生活無憂。在其他人看來,她的家庭是幸福令人豔羨的。然而現實並非如此。卡列寧對她並無真正意義上的愛情。他只是覺得,擁有一位這樣年輕又貌美的妻子,在社交場合會為自己帶來顏面和聲譽。或許在我們今天看來,這樣的婚姻不會幸福,但是在當時的俄國貴族階級,很多婚姻都是如此,華麗的表象之下掩蓋着赤裸裸的虛偽與做作,真正的愛情只會被恥笑和鄙夷。

安娜的心靈是純粹的,正如她對於愛情的嚮往與憧憬。當她遇見了渥倫斯基,這個與她年齡相仿,興趣相投的青年。她無可救藥地陷入了對他的愛戀。以至於讓她拋棄了一切,她的家庭,她的名譽。可以説安娜是自私的,她口口聲聲説愛自己的兒子,但是,相比之下,她更愛的還是自己。她將個人幸福凌駕於道德束縛與家庭責任感之上。這樣的做法,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是註定要受到排擠和唾棄的。

安娜也是缺乏理性的。她將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作為籌碼去換一個男人的愛情。然而這個賭注讓她失去了本應有的一切。從此以後,她的世界裏便只剩下了愛情。渥倫斯基便是她的整個世界。他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語都成了她情緒的轉折點。

對於渥倫斯基而言,雖然他也深愛着安娜,但是作為男性,在他的世界裏擁有着太多的東西。安娜只是一部分。他的職業和社交等方面讓他迴歸現實,讓他不得不面對這風雲變幻的社會。再加上外部對他的壓力,使他無法面對安娜的感情。在這份不對等的愛情之下,也就釀成了最後的悲劇。

當安娜發現支撐自己生活的最後一根柱子轟然倒塌之後,自己的世界也跟着破碎了,因而不得不選擇一種慘烈的方式結束生命——卧軌自殺。

托爾斯泰在這部作品中對當時的封建社會給予了極大的諷刺。在19世紀的俄國,貴族階級擁有情夫或情婦是一件不罕見的。事情。安娜的丈夫卡列寧亦是如此。然而如果一旦將這種婚外戀發展成真正的愛情,就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並被指名為不光彩的,受人鄙夷的,不貞的情感。然而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中世紀,在現代社會亦是如此。

最後我認為,現在是21世紀,女性無論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應該做到獨立,放寬自己的眼界,永遠不要把愛情視作自己的全部。對於愛情,應當審慎而理性,不要把自己完全展露給對方,不要把愛人看做支撐自己的全部力量。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是個獨立的個體,其他的一切因素都是附屬物。希望安娜的悲劇不要在任何一位女性身上重蹈覆轍。

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 篇八

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説《安娜?卡列尼娜》,一百年以來,被搬上銀幕演繹已經超過十次了。在此,我想説的是1935年葛麗泰?嘉寶主演的好萊塢版,1948年費雯麗主演的英國版,1968年塔吉婭娜·薩莫伊洛娃主演的蘇聯版和1997年蘇菲?瑪索主演的美國版。

我關注的是服飾。托爾斯泰原着中的安娜是一個深具審美品味的女人,“她的衣服在她身上絕不會惹人注目”。安娜很會打扮,擅長讓自己蓋過服裝,而不是讓服裝的美勝過人本身。書中描寫安娜的衣服看起來總是很樸素,然而這卻是一種非常昂貴的樸素。這種風格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風靡全球,俗稱“低調”。1935年的好萊塢顯然還不具備低調這種貴族氣質。因此,它的古裝片只會一味追求華美——而這種華美,也只是好萊塢自己所以為的華美。在電影裏,嘉寶版安娜穿得很囉嗦——領口、袖口、裙襬,到處都是層層疊疊的荷葉邊。裙子和帽子點綴着一堆一堆紗做的花朵。當時的好萊塢對古裝片的歷史逼真性,還沒有什麼認識,因此仿古仿得粗枝大葉。在這個版本里,設計師設計的是自己想象中的歷史服裝,甚至沒有想到應該翻一翻俄羅斯19世紀的肖像油畫。

費雯麗版安娜的每一套服裝都與首飾配套。影片中的項鍊令人印象深刻。不僅安娜的項鍊令人過目不忘,其他女配角的項鍊也設計得很別緻。設計師特別注重紗的運用,令費雯麗的造型非常華美——好萊塢同行在10多年前未遂的追求,終於在此得到了實現。不管怎樣,製片商肯在服裝上花錢,並且是花大價錢——這對電影行業來説,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蘇聯塔吉婭娜版安娜,在造型上深得原着精髓。影片中安娜的服裝樣式看起來很簡單,然而卻非常優美動人,令人有模仿的慾望。片中,除了舞會上那件著名的黑色晚禮服裙襬拖地以外,安娜的其它裙子不再有長長的裙襬。並且片中的大部分裙子都使用了淺色系,看起來很輕盈。安娜與渥倫斯基在歐洲旅行那一段,她穿的幾件連衣裙線條簡潔優美,衣領和袖子的設計都很特別。

蘇菲·瑪索版的服裝,裙襬後有一個翹起的裙撐。這個裙撐在設計上跟整體服裝結合得很好,顯得相當優雅,尤其是在舞會中跳舞,需要把裙襬提起的時候——女人在這個時候顯得婀娜多姿。片中安娜的裙襬設計明顯模仿了費雯麗版。但費雯麗版在跳舞時沒有體現出那種婀娜的感覺。當然,這也跟舞蹈動作的設計有關。我一向不反對電影造型在尊重歷史真實的情況下,稍微脱離現實。我只要求這種脱離現實能帶來一個美的結果。在視覺盛宴裏,美麗是永遠的王道。

安娜.卡列尼娜觀後感 篇九

電影的劇情以安娜與渥倫斯基的命運糾葛為明線,以康斯坦丁與凱蒂的感情發展為暗線展開,最後為我們分別敍述了兩種截然相反的愛情結局。前者的愛情走向極端的毀滅,後者走向永恆的田園式的幸福。以傳統東方道德視角來看或許會單純認為前者是背離道德的墮落愛情的報應,後者則是淳樸愛情的善果。但置於沙皇俄國那段新舊交替緊張惶恐的歷史背景中,或許托爾斯泰正是通過塑造這個為愛沉淪,為愛反叛,為愛瘋狂,為愛毀滅的安娜·卡列尼娜來歌頌傳統壓抑社會中躁動叛逆的靈魂。安娜·卡列尼娜無疑是一場盛大的悲劇,因她驚心動魄的美,不羈的靈魂,狂烈的心,瘋狂的愛,最後卻只毀滅了她自己。托爾斯泰精心安排了她的死法,影片開頭碾死工人的列車便是她陷入愛情的地方,愛情在哪裏開始,生命就在哪裏結束。在那浮動於安娜死去面龐的火車光影下,影片達到高潮的尾聲而又歸於一種柔和的平靜。在絕美的華爾茲中讓人感受到這場盛大無比的悲劇的美與魅力。

偶然聽見有人批判電影裏面人物衝動而不理性的愛情。我想,或許現實中的我們往往歌頌理性,但在偉大的著作中,正是這些極端暴烈、酣暢淋漓的人物命運才會觸動到我們沉睡着的渴望的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永遠離不開詩歌,小説,電影等偉大藝術的原因。

12年版的這部電影評價並不可觀。可能因為沒讀過原著,大體而言,我對這部電影恰到好處響起的華爾茲,頻繁而富有節奏性的舞台劇形式的場景轉換,人物精緻的粧容服飾,誇張而極具藝術感的動作表情,乃至沙皇貴族奢靡生活的生動再現,都甚為滿意。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十

關於安娜這個形象,自其誕生以來,古今中外,眾説紛紜,不同階層不同世界觀不同時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安娜是一個性格極其複雜,極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積極、進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極、落後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義。

一、安娜是一個資質優美,有很高文化教養的貴族女子,在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裏,她象蕪草叢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驚人的美,她的聰慧、典雅、質樸、活躍,她的單純、沉靜、從容、高貴,使得她在各種場合下出現都是美豔絕倫的。

對安娜一直懷有成見的列文,都為她的美為她的豐富活躍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間由悠閒恬靜而又顯得那麼優美端麗突然變為好奇、氣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聰明和良好的教養,都深深打動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內心裏讚歎道:“這是怎樣一個女人!”“一個多麼出色、可愛、逗人憐惜的女人!”“這個活人身上帶着一種新鮮的動人心魄的風度。”“同她談話是一種樂事,而傾聽她的談話更是一種樂事。”短暫的會面,便使列文依依不捨地離安娜而去時,他“又望了望那幅畫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對她發生了一種連他自己都覺得驚訝的一往情深的憐惜的心情。”

在歡騰的舞會上,吉娣眼睜睜地瞧着渥倫斯基謙卑、馴從地投向安娜,並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奪去了她的愛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敵,可她卻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來愈歎賞她”,安娜“那穿着簡樸的黑衣裳的姿態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鐲的圓圓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掛着一串珍珠的結實的頸項是迷人的,她的鬆亂的捲髮是迷人的,她那生氣勃勃的美麗的臉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個複雜多端詩意葱蘢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塵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僅溢於言表,更富於內心,她心地善良,單純自然,感情熱烈真摯,對不幸的人懷着深厚的同情。她對受了欺騙的杜麗表現了無限的關切、温柔、真摯、善良和友愛的感情。如此一位優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過是真摯的愛情與母愛,可她的追求由一開始便註定了無盡的悲劇結局。

安娜是一個誠實、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嚴感的女性,當她一經接受渥倫斯基的愛情以後,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來的“虛偽與欺騙”的生活處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舊生活決裂,她説:“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騙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這樣一個人,我要愛情,我要生活。”她是一個正直而不放蕩的女人,她追求真摯的愛情,她曾對渥倫斯基説:“愛,我所以不喜歡那個字眼,就正因為它對於我有太多的意義,遠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掙扎在貴族社會虛偽的污泥裏,極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婦女不是被玩弄的對象,不是男性生活的點綴品,她們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嚴。她將自己的追求寄託在真摯的愛情裏,企圖尋到一條道路來徹底解放自己和人格,這種愛並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無上的目標,而是有着極其深刻的內涵,為此,她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譽、社會地位、還有她最深愛的兒子。

作家花了大量的筆墨寫安娜體態和精神的美,不是偶然的。安娜的美,對作品的主題思想和情節結構以及作品人物,特別是對安娜本人的命運,都是有重要的作用。魯迅説過,悲劇就是將美麗的東西撕毀給人看。如果沒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便沒有渥倫斯基跟安娜的愛情,便沒有卡列寧家的破裂,更沒有安娜悲劇結局一百年來帶給人們深深的震撼!

二、當我們向安娜的美傾予由衷的歎賞時,我們不能不為其悲劇的結局痛心疾首。如此一個優美動人的女性,她的要求不過是真摯的母愛與情愛,這個正當的生活權利,卻被冷酷無情的貴族社會分裂並對立起來,成了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奢想!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安娜對真摯愛情的追求與上流社會虛偽腐敗的道德觀念之間的不可調和的衝突,是安娜悲劇的主要原因。 這種種衝突首先表現在她與丈夫卡列寧的矛盾鬥爭中,屬於彼得堡官僚集團的卡列寧是個殘酷無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勛章和官爵,在他看來,他之所以需要一個家庭,並非出於愛情的需要,而是因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這樣一個點綴品。安娜一再,卡列寧“不是男子,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機器,當他生氣的時候簡直是一架兇狠的機器”。“想得到功名,想升官,這便是他靈魂中所有的東西!“至於高尚的理想,對文化,對宗教的愛好,這些都不過是為了升官的許多敲門磚罷了”。在安娜心目中,卡列寧是個虛偽的人,安娜説,“他樂於游泳在虛偽裏,正象魚在水裏游泳一樣。”卡列寧這種冷漠、虛偽、一心想往上爬的思想,他那種令人憎惡的性格,是安娜所不能容忍的,安娜痛切地感到婚後“八年來”,卡列寧摧殘了活在她“體內的一切的東西”。安娜説:“他甚至一次也沒有想過我是一個需要愛情的活的女人。”這一種無愛的家庭,由一開始結合就埋下了巨大的危機,而當“維特式”的熱情的渥倫斯基一出現,安娜心中的壓抑已久的感情便一發不可收拾。她於是再也不能容忍卡列寧式的“虛偽與欺騙”,不顧一切,犧牲一切地與渥倫斯基結合了。

把安娜逼死的當然不止卡列寧一個人,而是整個上流社會。恩格 斯 分析《人間喜劇》的形象時指出:“在貴婦人的生活裏,對丈夫的不忠只不過是維護自己的一種方式,這和她們在婚姻上聽人擺佈的方式是完全適應的。”(恩格 斯 《致瑪。哈克奈斯》)安娜的不貞,在上流社會本是不足為奇的。不同的是,她們能“單純地甚至快活地”過雙重甚至多重的“愛情”生活,而感情真誠、嚴肅認真的安娜只能“從悲劇的方面”去看這種生活,感到虛偽,可恥,無法忍受。培脱西慫恿渥倫斯基追求安娜,渥倫斯基的母親也讚許兒子在安娜身上取得的成功,但是當她們看到這並非一場社交界司空見慣的風流韻事,而是認真的愛情時,立刻視為大逆不道。安娜不見容於上流社會,不是由於她的“紅杏出牆”,而是由於她竟敢公開這種愛情,公然對貴族社會虛偽的道德觀念挑戰,在這個社會裏,偽善的莉蒂亞自詡為“社會的良心”,淫蕩無恥的培脱西們竟是這個社會的“精華的精華”,虛妄無能的卡列寧是整個社會的“支柱”,這樣的社會不可能給予安娜正當的生活要求的肯定與人格尊嚴的承認。安娜悲劇的根源便在這罪惡的社會。

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是悲劇內在因素。

一方面,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終不悔自己選擇的道路:“假使一切要從頭再來,也還是會一樣的。”她鄙視那班貴族男女墮落虛偽的生活,在劇院裏她向整個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驚人美麗的頭。

另一方面,安娜性格自身便有着不可彌補的侷限性,面對社會,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對自由愛情與獨立和要求,她曾對渥倫斯基説:“你要明白,自從我愛上你以後,在我一切都變了。在我只有一件東西,一件東西----那就是你的愛!”“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麼都沒有了。請記住這個吧!”她變成了攀扶在渥倫斯基這棵樹上的一條青藤,樹倒藤亡。渥倫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義,一旦失去他的愛,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飛煙滅。她渴望渥倫斯基尊重她的感情,把她當作朋友和知已,而非情婦。但她沒有意識到更不知如何才能爭取到這種平等與恆久的愛情,她像一隻迷途的羔羊,一切都被操縱在渥倫斯基的手裏,甚至在每一次口角之後都嚇得渾身發抖。她內心永無休止的矛盾與痛苦源於她對生活對自己目前處境的迷惘與恐懼,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個平衡的支點,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衝擊。她愛得愈深便愈沒有安全感。到了最後,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婦女使用的靠姿色與服裝去吸引渥倫斯基的視線。企圖牽住他日益冷淡的愛情。

愈是臨近悲劇的結局,安娜的內心矛盾衝突就愈是複雜,深刻,尖鋭。她一會兒恨得那麼深沉,一會兒又愛得那麼熱烈;一會兒她表現得那麼堅強勇敢,一會兒又顯得那麼軟弱怯懦;一會兒她覺得自己有一千個理由值得驕傲,一會兒又感到自己屈辱卑下;一會兒她期待得那麼殷切,一會兒又失望得那麼可憐;一會兒充滿了生的歡樂,一會兒又幻想着死的恐怖--她的內心永遠充滿了驚濤駭浪,她愛得那樣深切,卻又愛得那樣痛苦。她覺得自己釀造了一切罪過,又覺得一切罪過吞筮了她!如此一個豐滿凸出、鮮明生動的形象,成了作家筆下一種永遠驚人的藝術力量。

安娜的矛盾還在於母愛與情愛之間的取捨抉擇,她一生只愛兩個人--謝遼沙與阿克歷賽,她對杜麗説:“我只愛這兩個人,但是難以兩全,我不能兼而有之,但那卻是我唯一的希望。”邂逅渥倫斯基之前,她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兒子謝遼沙的身上,兒子曾經是她生活的全部意義,她全身心地愛着謝遼沙,甚至連離開他一刻都不行。愛情與母愛乃是一個女子正當的生活權利,冷酷無情的社會卻把它們分裂並對立起來,作為陷害安娜的工具,逼她走上悲劇的絕路。

愛情的幻滅是悲劇的直接原因。為了愛情,安娜幾乎犧牲了一切,換來的結局卻是失望與憎恨。安娜企圖通過愛情擺脱“虛偽與欺騙”的上流社會,渥倫斯基卻使她陷入了另一個新的更虛偽更欺騙的處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顯露了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自私與冷酷無情,這個罪惡的社會就是通過他,最後把安娜逼上悲劇的絕境。如果説安娜從前在跟卡列寧的關係上犯了一個可怕的錯誤,那麼現在,她在與渥倫斯基的關係上卻犯了一個更大的錯誤。她對渥倫斯基估計過高,期望過大。她以為他能帶她逃離“虛偽與欺騙”的社會,可是她不可挽回地錯了,他帶給她的永無止境的痛苦矛盾與恐懼,遠遠超過他帶給她的生之慾望與歡樂。他的愛情消失後,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劇的絕境,她控訴這一切:“全是虛偽,全是謊話,全是欺騙,全是罪惡!”……

安娜的慘死從多方面揭發和控訴了沙皇俄國特別是它的上流社會的腐敗和黑暗。作家以令人信服的藝術力量表現了安娜的死是安娜的必然結局。他把安娜的命運寫成一個悲劇,體現了生活自身的邏輯。安娜的命運,很值得同情,更值得我們認真的思索。她被逼上絕路,是社會的罪過;她的死,更是對黑暗社會的一個反抗,她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對真摯誠懇的嚮往,對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在今天要求婦女解放的時代,這一種悲劇給我們的啟示,更是深遠而恆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