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社交禮儀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3W

社交禮儀論文(精品多篇)

社交禮儀論文 篇一

禮儀的出現代表着人類文明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由於現代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素質也得到提升,禮儀文化逐漸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因此,高職院校不僅僅要注重學生的文化知識的教授,還要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而禮儀歸根結底就是人們的基本行為,要從言行舉止入手來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向社會輸出一批批高質量的綜合型、應用型人才,由於高職院校的生源來源廣泛,良莠不齊,因此社交禮儀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強化高職院校社交禮儀課程教學的作用

(一)有利於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水平

禮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標誌,是一種行為規範,可將其列入道德範疇。禮儀簡而言之就是“恭敬辭讓”,其本質就是尊重別人。也就是説禮儀是現代社會道德觀念的化身,是道德的具體體現。[1]高職院校的學生接受的教育較多,對道德有着自己的認識,但是傳統教育一直弱化了道德教育,尤其是最基本的道德素質教育,使得大多數學生並沒有良好的道德習慣。因此,怎樣使得抽象的道德能夠具體化,使學生真正瞭解到禮儀的內涵,將其付諸於實踐,成為了當今社交禮儀課程的關鍵所在。

(二)有助於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生存交往能力

越來越多的條條框框制約着現代生活,而人們的日常社交就是通過禮儀來進行規範的。開展禮儀教育有助於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社交能力。禮儀對個人在社交中的行為提出了“舉止不出格,談吐不失禮,交往不失態”的基本要求。因此在人際交往中,禮儀不僅能夠提升一個人的外在氣質,也能夠使其表現出良好的道德修養和精神氣質,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能夠獲得他人的尊重、敬佩、友好與善意,從而營造出和諧共處、彼此信任、其樂融融的人際關係。[2]

(三)有助於塑造高職院校學生的良好形象

高職院校除了要關注學生掌握文化知識的程度,也應重視學生的文明程度,將其道德素養和文化素質處於同一水平上。利益作為外向的表徵,能夠表現一個人的內在的素養、情感,並通過行為、服飾、語言、姿態、表情等最終具象化為直觀的禮儀。社交禮儀課程的教學目的就是從以上幾個方面向高職院校學生傳授行為規範,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促進他們的全方位的健康成長。

二、高職院校社交禮儀課程整體設計的構思與改革措施

(一)講好第一堂課,調整教學內容

禮儀是溝通技巧、行為規範的一種外在表現,其內涵隨着時代的變化也發生了改變。因此教學要從學生心理出發,深挖其內涵,使其能夠主動地融入到課堂中來。社交禮儀課程的第一課非常重要,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筆者認為,第一堂課可以總結概括為八個字:“慎獨、二勿、三省、四非”。這八字箴言能夠強化學生自律自重的觀念。除了要尊重他人,更要獲得別人的尊重,只有強調尊重的相互性,才能真正與他人和諧相處。這八個字容易記憶,通俗易懂,接受性強。雖表述簡單,卻內涵豐富、意義深遠。

(二)調整課程設置,提高禮儀課程的教學地位

首先,高校應該開設專門的社交禮儀課程。第一,對於文科院的學生應該將其納入公共基礎課。在所有專業學生的範圍內開展社交禮儀教育,使得全校師生都對道德禮儀有着充分的重視;第二,增加社交禮儀公共選修課的人數容量,能夠讓更多的學生選擇這門公共課,使得道德禮儀規範在每個人心中逐漸成為一種共識和通識;第三,通過校園文化的建設來宣揚社交禮儀的重要性。可以開展禮儀知識講座,觀看禮儀錄像、表演,小品,豐富校園生活的同時,也能夠潛移默化給學生帶來認識上的影響。禮儀的重點不應該放在教育上,而是在滲透上,學生將認知內化為自身的感悟,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實踐。

(三)增強禮儀教育的實踐

社交禮儀課程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實踐。如何讓理論聯繫實踐是每個教師所要思考的。首先就應從課堂教學着手,提升課堂教學的親和力,調動課堂氛圍,培養實踐能力。以服裝禮儀為例,關鍵知識點在於服裝的三色原則、搭配原則等,若只是紙上談兵,學生必定沒有興趣,且與實踐脱節,導致所學知識只是空談。為了加強理論的理解,可以將班級分為幾個小組,進行服裝搭配,後由老師指出其中的不足,加深學習的印象。

社交禮儀課程有利於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水平,有助於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生存交往能力,有助於塑造高職院校學生的良好形象。因此,我們要講好第一堂課,調整教學內容;調整課程設置,提高禮儀課程的教學地位;增強禮儀教育的實踐。

社交禮儀的在生活中很重要 篇二

社交禮儀是在社會交往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日常禮節。

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要想讓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

掌握規範的社交禮儀,能為交往創造出和諧融洽的氣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際關係。

在大二我選修了社交禮儀這門科目,因為我想通過學習來了解多一些社交時應該怎樣做好,因為是學工商企業管理的,學習這門科目這以後的方方面面都是很有必要的。

社交禮儀不僅僅是一門我們需要通過的課程,她更是一門藝術,在和老師同學相處的這一個學期裏,我發現原來在我的生活中有這麼多不合體的地方。

所以我現在就想説説我通過學習之後的體會。

社交禮儀確實在生活中很重要。

在生活中談話時的禮節很重要。

在生活中很多時候都需要與人交談,沒錯,社交就是平時生活中很一直要做的事情,但是又該怎樣與人交談呢?這也是很有學問的。

首先,談話的表情要自然,語氣和氣親切,表達得體。

説話時可適當做些手勢,但動作不要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因為沒有人能夠容忍這種不禮貌,如果不尊重別人,那麼談話就結束了。

還有與人談話時,不宜與對方離得太遠,但也不要離得過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談話時不要唾沫四濺,但是生活中卻是有這種情況,那麼確實很令人反感。

但是,如果在談話過程中只有一方在講,也是一種很不和諧的氣氛的。

在交際場合,自己講話要給別人發表意見的機會,別人説話,也應適時發表個人看法。

要善於聆聽對方談話,不輕易打斷別人的發言。

對方發言時,不左顧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視別處,顯出不耐煩的樣子,也不要老看手錶,或做出伸懶腰、玩東西等漫不經心的動作。

再看看我們同學們平時在交談時不是經常犯這樣的錯誤的。

尤其是在我們以後參加工作後,如果這樣做的話就會別人所厭惡,升職就不用去考慮的了。

很多的時候在宿舍中就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我作為班委去每個宿舍通知一下事情,但是很多的同學都在玩電腦,更他們説話都沒有回過頭,只是很在意遊戲,自己確實就產生了一種很不爽的心情,心裏想以後有什麼通知都不説了。

儀表儀態在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

我們每個人都應注意自己的個人禮儀,一個人的穿着打扮、舉止行為,不但事關對方對自己個人形象的印象好壞,而且也是個人教養與素質的最形象的展示。

但是在現在的社會,我們經常能看見

一些不符合禮儀規範的行為存在。

大街上,穿着暴露、邋遢、不修邊幅的人比比皆是,他們不顧禮儀規範,一味追求前衞,帶給別人的印象卻是糟糕至極。

這個社會追求個性是沒錯,但是也應該在人的接受範圍之內。

比如,在我們學校上課是不允許穿拖鞋、背心的,如果這樣的着裝就不算是來讀書的了,這要老師怎麼看呢?影響老師的情緒,然後把情緒帶到課堂上,一節課就這樣效果不佳了。

在社交中應該要做到保持頭髮清潔,修飾得體,髮型與本人自身條件、身份和工作性質相適宜。

男士應每天修面剃鬚。

女士化粧要簡約、清麗、素雅,避免過量使用芳香型化粧品,避免當眾化粧或補粧。

表情自然從容,目光專注、穩重、柔和。

手部保持清潔,在正式的場合忌有長指甲。

無論是站姿、坐姿、走路都應該很注意,很多的招聘公司都會有這樣的考核指標,如果我們現在察覺到錯誤的,加以改正,那麼社交時將會更輕鬆和諧。

接電話禮儀在生活中很重要。

在接電話時,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與表情。

雖説通電話是一種“未曾謀面”的交談,表面上看,商務人員接電話時的態度與表情對方是看不到的。

但是在實際上對於這一切對方其實完全可以在通話過程中感受到的。

在通話時,聲音應當清晰而柔和,吐字應當準確,句子應當簡短,語速應當適中,語氣應當親切、和諧、自然。

不要在打電話時為自己的情緒所左右,要麼亢奮激動,一上來就“力拔山兮氣蓋世”,像一位草莽英雄一般地大聲吼叫,震耳欲聾;要麼情緒低沉,斷斷續續,小聲小氣地如同“耳語”或“哀怨”一樣,讓對方乾着急也聽不清楚。

需要注意的是,在商務交往中,不允許接電話時以“喂,喂”或者“你找誰呀”作為“見面禮”。

特別是不允許一張嘴就毫不客氣地查一查對方的“户口”,一個勁兒地問人家“你找誰”,“你是誰”,或者“有什麼事兒呀?”結束通話時,應認真地道別。

而且要恭候對方先放下電話,不宜“越位”搶先。

萬一對方撥錯了電話,也要保持風度。

切勿發脾氣“耍態度”。

確認對方撥錯了電話,應先自報一下“家門”,然後再告之電話撥錯了。

因為這也可能是商機。

尊重習俗與風俗禁忌很重要。

尼克松在訪華前就用了好長一段時間學習使用筷子,這樣一下子就拉近了距離。

對於海員來説,最禁忌的一個字是翻,但一次在飯店吃飯,桌上的魚吃掉了上半,他們向服務員誇獎魚做得好時,服務

員就試圖幫他們把魚翻過來,但這一舉動立刻引起了反感。

使用筷子進食的東方國家,用餐時不可用一雙筷子來回傳遞,也不能把筷子插在飯碗中間;東南亞一些國家忌諱坐着蹺大腿;伊朗稱好不伸大拇指;保加利亞、尼泊爾等一些國家,搖頭表示讚賞,點頭表示不同意,等等。

這些風俗習慣若不注意,會使人誤以為對他們不尊重或鬧出笑話。

新到一個國家或初次參加活動,應多瞭解,多觀察,不懂或不會做的事,可仿效別人。

學習宴會的禮儀在生活中很重要。

在宴會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禮節。

進餐入座後,主人招呼,即開始進餐。

取菜時,不要盛得過多。

盤中食物吃完後,如不夠,可以再取。

如由招待員分菜,需增添時,待招待員送上時再取。

如果本人不能吃或不愛吃的菜餚,當招待員上菜或主人夾菜時,不要拒絕,可取少量放在盤內,並表示“謝謝,夠了。

”對不合口味的菜,勿顯露出難堪的表情。

入座 應邀出席宴請活動,應聽從主人安排。

如是宴會,進入宴會廳之前,先了解自己的桌次和座位,入座時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寫着自己的名字,不要隨意亂坐。

如鄰座是年長者或婦女,應主動協助他們先坐下。

吃東西要文雅。

閉嘴咀嚼,喝湯不要啜,吃東西不要發出聲音。

如湯、菜太熱,可稍待涼後再吃,切勿用嘴吹。

嘴內的魚刺、骨頭不要直接外吐,用餐巾掩嘴,用手(吃中餐可用筷子)取出,或輕輕吐在叉上,放在菜盤內。

吃剩的菜,用過的餐具牙籤,都應放在盤內,勿置桌上。

嘴內有食物時,切勿説話。

剔牙時,用手或餐巾遮口 。

祝酒 作為主賓參加外國舉行的宴請,應瞭解對方祝酒習慣,即為何人祝酒,何時祝酒等等,以便作必要的準備。

碰杯時,主人和主賓先碰,人多可同時舉杯示意,不一定碰杯。

祝酒時注意不要交叉碰杯。

在主人和主賓致辭、祝酒時,應暫停進餐,停止交談,注意傾聽,也不要藉此機會抽煙。

主人和主賓講完話與貴賓席人員碰杯後,往往到其他各桌敬灑,遇此情況應起立舉杯。

碰杯時,要目視對方致意。

學會握手的禮儀在生活中很重要。

熟識的朋友間,握手不是必須的,只要雙方覺得舒適自然就行。

握手遵循的是“尊者優先”的原則。在上司面前,應該由上司先伸手;在客户面前,應由客户先伸手;在長者面前,應由長者先伸手。

在社交場合,尤其是與外國朋友在一起,男女之間應遵循女士優先的原則,

由女士先伸出手示意與男士握手。而由於經濟的發展及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在職場應表現的大方而獨立,所以在商務場合握手的禮儀不受女士優先原則的限制。

另外,握手時的姿勢、力度和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握手時,雙方的手應該在虎口處交叉相接,握手要有力度以顯示真誠,時間不宜過長,握一下就可以了。

對於我們這些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來説,有關禮儀方面的基本常識瞭解得不多。

但這些又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掌握良好的社交禮儀知識是我們走向成功必要的鋪路石。

雖然有一些禮儀現在還用不到,但是在以後總會有用。

如果現在還不重視禮儀的重要性,那麼在以後的社交活動中會出現各種尷尬。

社交禮儀論文 篇三

摘要:“不學禮,無以立。”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崇尚禮儀是中華民族美德的體現。

良好的禮儀風範在人際交往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表達對交往對象的尊重,同時也反映出自身的良好修養。

禮儀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且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徵。

對於領導幹部來講,良好的禮儀是領導者智慧與人格魅力的體現,講禮儀,不僅關係到自身形象,而且直接關係到集體、事業,甚至關係到民族和國家的形象。

關鍵字:禮儀,領導者,智慧,人格魅力

領導禮儀關乎國家形象。

現代傳媒的迅速發展,使領導者在公眾場合、國際交往中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都被媒體追蹤,不同舉止往往會引發人們眾多的揣摸、猜測。

媒體的解讀、公眾的理解,使領導者的禮儀舉止成為社會密切關注的焦點。

領導人物的禮儀舉止是否得當,關係重大。

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作為一個大國的領袖,在一次國際會議發言時,用皮鞋敲桌子,這一不文明之舉頓時讓世界譁然,也引來媒體和公眾指責。

可見,領導者的行為舉止對社會、對國家的影響不容忽視。

領導禮儀是職場學習的表率。

禮儀昭示着文明素養水平,特別是在政治場合中,一個有親和力、公信力的領導者,禮儀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領導禮儀的本質是一種社會角色對其所做的要求,也應是其職業精神的一種體現。

“尊重上級是一種天職,尊重同事是一種本分,尊重下級是一種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種常識,尊重所有人是一種教養”,西方學者這段話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懂禮儀的領導者必然懂得尊重所有人。

領導者學禮儀,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謙和待人。

一個禮儀周全的人,其人格的魅力也必然得以提升。

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是否懂得和運用禮儀,不僅反映着自身素質,而且一舉一動都代表着單位的形象。

所以,不管在什麼場所下,領導者一定要做到約束自己,尊重他人,樹立良好的形象。

其次,領導者學禮儀,必須提高對生活、對文化全方位的理解,同時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要懂得自制、自律。

第三,要通過運用文明禮儀性的語言和行為,通過得體的文明儀容服飾和外表形象,通過在實踐中加強對文明行為舉止的鍛鍊,不斷提高文明禮儀知識和文明行為的養成。

唯其如此,領導者的禮儀風範才能成為公眾和部下的表率。

禮儀,作為一種傳統美德,具有歷史的傳承性,也具有不竭的生命力。

領導者只有學禮儀、懂禮儀、守禮儀,才能體現領導者的無限智慧與人格魅力。

總之,只要我們領導幹部平時多注意觀察,多注意學習,多注意實踐,多注意講究禮儀修養,就會給大家展示出自己良好的形象,進而樹立機關部門良好的形象。

社交禮儀論文 篇四

一、“項目教學法”的涵義及應用於社交禮儀課程教學的優勢

項目教學方法是行動導向教學中的一種代表性的教學方法,它是一種將具體的項目或任務交給學生自己完成的教學方法。

具體包括以下五項基本模式:

(1)確定項目內容;

(2)談論項目方案;

(3)制訂項目計劃;

(4)實施項目;

(5)項目結束。

《社交禮儀》課程的目標,不僅是進一步普及基本常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模擬訓練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使之符合未來職業人的禮儀規範。而這一過程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分工協作的基礎上最終獨立完成任務,同時實現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提升。項目教學法的特點就是在具體項目中,學生完成收集信息、設計方案、實施方案等任務,並從中學習和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在教學中,學生通過一個個項目的學習和完成,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與方法。因而,在社交禮儀課程的教學中使用項目教學法可以有效強化教學效果,豐富教學成果。

二、“項目教學法”在社交禮儀課程中的實施策略

1、確定項目內容。根據學生的禮儀現狀及未來工作對社交禮儀的具體要求,在遵循“最需要、最有效、一切以培養表達能力為目的”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本課程對所用教材進行了精心挑選、整合、優化,共設計了五大模塊、八大項目、若干任務的課程內容體系。

“五大模塊”指個人進階(禮儀概述)、個人禮儀、交際禮儀、職場禮儀、禮儀展示(考核評價)。“八大項目”是儀表禮儀、儀態禮儀、交往禮儀、通聯禮儀、饋贈禮儀、商務禮儀、餐飲禮儀、求職禮儀八個方面的內容。每個項目由若干個工作任務,即禮儀活動訓練組成,每項任務就是一次禮儀活動訓練,由“知識講壇”、“案例展示”和“模擬訓練”三部分構成。

2、實施項目途徑:

(1)告知項目範疇,明確項目要求。

(2)劃分團隊。邀請八位同學成為本課程的團隊隊長,再由各隊長自行招募本團隊隊員,確定團隊口號。面對每個項目,各小組制訂實施計劃,包括信息收集、人員分工、訓練地點、完成時間、成果標準等。

(3)教師監督指導,客觀評價。在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創新學習的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得更加明顯,體現在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引導、指正、監督、評價等方面。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扮演的角色就是指導者,指導及組織安排教學工作,給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訓練實踐空間,真正成為課堂教學主體。教師主“導”,學生主“學”,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權。

3、評價項目方法。課程考核的目的是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況。考核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要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揮考核的激勵作用,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實踐能力。

三、“項目教學法”在社交禮儀課程中的實施實例。

項目實例:求職禮儀

1、項目目標。知識目標:瞭解求職面試時應該具備的禮儀行為。能力目標:運用禮儀技巧,在求職面試中沉着應對。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正確面對成功和失敗的人生態度。

2、項目的實施過程。教師和各組預先準備面試真題數道,首先教師提問,八組同學派代表回答,其他同學觀察。其次,由學生組織一場模擬招聘會,各組分別派代表擔任面試官對其他組的求職者進行提問,其他學生進行記錄、互相評價。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以面試官、諮詢員等角色出現在學生中,學生成為這一實施過程的行為主體。通過這種真實有趣的學習,學生對求職時個人儀容、儀表、儀態及與他人交流、握手等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並能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法由注重“教法”轉變為注重“學法”,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的訓練項目相結合,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使枯燥的理論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項目檢查。教師根據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解決問題、團隊合作、學習態度、記錄完整等方面的情況綜合打分。

4、項目展示。各小組通過成果展示,讓學生髮現自己的不足,學習他人優點,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學習主動性。

四、結語

在社交禮儀課程教學中,採用“項目教學法”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知識、在生活中運用知識是非常重要的,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能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社交禮儀論文 篇五

摘 要:中國自古以來一直有“禮儀之邦”之美譽。

在大理提倡社會注意精神文明的今天,講文明,

講禮儀,講禮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須具體的社會公德。

本文着重探討當代大學生禮儀修養

的重要性及當代大學生的禮儀現狀等。

關鍵詞:禮儀 修養 禮貌 大學生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

講“禮”懂“儀”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優良傳統。

源遠流長的禮儀文化是前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厚的遺產。

隨着時代的進步,人際交往的日趨頻繁和密切,作為交往潤滑劑的禮儀也越加顯得重要。

在走向全面小康的當今社會中,崇尚禮儀是社會對其成員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成員的精神要求。

注重禮儀,對促進社會進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範,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眾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慾望,而且會使與公眾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

一個知書不達禮,知識水準和道德水準嚴重不協調的學生,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人才。

一個優秀人才,不僅應當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還必須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和禮儀修養。

禮儀是良好品德修養的表現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質養成重要途徑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質需用彬彬有禮的方式去體現。

儘管禮儀的研究和教育在國內已經有所發展,特別是職業與禮儀的結合已成大勢所趨。

可是禮儀教育,還未引起高校的足夠重視,大多數高校還未開設禮儀課程。

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羣體,在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也是中國明日發展的引領者、頂樑柱,在道德水準上,在禮儀修養方面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

追求個性是當代年輕人的特點,在追求突出個性過程中,卻有一些大學生把醜陋當成了個性。

許多不文明、不禮貌,甚至醜陋、陳腐、粗俗的東西都被當做了“新潮”、“瀟灑”,在現在的大學校園裏面,經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為不端者、張口罵人者、隨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講禮不懂儀的現象亦不鮮見,如關門之時聲震如雷、打電話從不自我介紹、不再禮讓教師、端着飯盒邊走邊吃等等。

這些不良現象已經不再是個別,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趨勢。

造成一些大學生禮儀素養低下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中學時代的應試教育副作用。

在這個層面上,家長,教師,乃至整個教育體系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大學聯考的指揮捧的魔力使中國小的教育是以“分數”和“考試”為中心的教育,德育和美育長期受到不應該的冷落。

學生把分數看成是“命根”,老師把分數看成是“法寶”,家長只看學生的成績,不關心學生的心理和品格的全面發展。

這種只用學習成績的名次來衡量學生的優劣,就決定只在教學上下工夫而在塑造孩子的靈魂方面卻很少花費時間和精力。

看來教育的制度是要大力的投入,不斷借鑑古今中外的教育制度中的合理的成分,不斷地完善一個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教育體系。

第二點:社會的轉型。

當社會初於價值的轉型,倫理,道德,觀念,都處系亂狀態之中,作為社會的一部分的大學生,也是難作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大學城已非伊甸園般的淨土。

作為一個典型的亞文化圈,大學城必然要受到社會大文化的影響和侵蝕。

在商品化和傳煤化的社會裏出,不吃人間煙火的象牙塔早已不復存在。

當代的中國正面臨着相似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國的大學生正經歷着一個痛苦的“斷奶”歷程,如何判斷真、善、美,是他們的是他們急待禰補的課程。

第三點:社會的不良的風氣的影響。

就大學生身邊的就很多的不良風氣,像如“課桌文學”,“廁所文學”的泛濫,圖書館的書被亂圖亂寫,某些大學教授抄襲他人的學術論文被揭露,有些教師為了創收而對上課敷衍了事……,還有是社會上的兇殺,色情,受hui,貪污,矇騙……

由此大學生們應吸取傳統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道德修養,學習一些必要的禮儀常識,方可立足於社會、立足於風潮的前端,方可得到人們更多的肯定。

其實,不知道大學們是否曾想過:當你在社會交往中用禮貌的語言與人交談;用文明的舉止與人交往;用得體的文書與人交流,人們一定會感觸到你彬彬有禮的氣度,落落大方的氣質,文明道德的修養,都會平生出幾分敬意。

優雅合理的談吐,親切整體的儀容,會是人感到一股温馨的春風吹來一股熱情洋溢周身。

禮儀貫穿着人際交往的始終,為交往的內涵服務;不重視禮儀必然會影響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

由於禮儀的缺憾而影響交往是在是因小失大。

不獨對外交往,我們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視禮儀,養成習慣,自然成為一種修養也有助於提高自己的品味。

社交禮儀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內容。

因為講文明、講禮貌是人們精神文明程度的實際體現。

普及和應用禮儀知識,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通過社交禮儀教育,讓大學生明確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修養、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然而每個人的文明程度不僅關係到自己的形象,同時也影響到整個學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

通過社交禮儀教育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禮儀修養,培養大學生應對酬答的實際能力,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具備基本的文明教養。

讓文明之花在我們校園遍地開放。

如果人人講禮儀,我們的社會將充滿和諧與温馨。

由此可見,社交禮儀的根本目標是要教育、引導全體公民自覺遵循社會主義禮貌道德規範以及相應的社交禮儀形式,提高人們的文明意識,養成人們文明行為的習慣,促使良好社會風尚形成,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達到高度和諧與有序,努力推進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通過以上提到的禮儀,我們就可以看出禮儀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禮儀修養對於我們的必要性。

禮儀的知識還有很多,我們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禮儀修養。

其實我們從小都受到了文明禮儀的教育,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亂穿馬路等等,只是有幾個人真正做到了?歸根究底,還是我們的心態沒有擺正,喊口號誰都會,可是真正要付諸行動,許多人又覺得麻煩,沒有必要,或者覺得周圍的人都是這樣,自己也就隨大流了。

但其實,整個社會良好的文明風氣都是靠每個人堆積起來的。

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我們嘴上喊着要文明講禮的口號,自己卻從不身體力行,這跟從來沒有接受文明禮儀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符合禮儀規範的行為。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不僅會影響個人形象,更會破壞社會公共秩序。

我們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更應擔起這個重擔。

從自身做起,積極認真地學習禮儀文化,並付諸實踐,不僅自己要做到文明禮儀,更要帶動周圍的人和自己一起做講文明講禮儀的人。

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注重自身禮儀修養的提高,不用多久,我們整個社會、國家的禮儀素質都會得到提高,真正做到禮儀之邦,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來賓。

社交禮儀論文 篇六

先來談談個人禮儀吧。

一、修飾與衣着

修飾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華麗了,太耀眼了,如果這樣去面試,我想機會就已經了了無幾了。

因為你是來工作的,要莊重,不要給人一種浮的感覺。

我覺得不化粧也不太好,最起碼要化些淡粧,這也是對別人尊重的一種做法。

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潔潔是不是讓別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個老農民和一個西裝革履的人,找你談判,你是不是要選擇那個西裝革履的人呀!

當面試時,有的人説:“面試時,不就是到那天從裏到外都換上新衣服,穿的整整齊齊的,然後到髮廊整理一下頭型嗎?”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

一、會讓人一看就知道你提前準備了,有的時候連剛打上去的髮膠還在頭上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剛從髮廊裏出來的。

二、由於剛穿上新衣服,一切都是新的,你會有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所以你最好要提前一、兩天就穿上,適應一下。

也就是面試前要提前一、兩天做好準備。

面試時要多帶幾份簡歷,因為你交到面試官那的已經訂成厚厚的一打了。

他要看你的簡歷還要翻找一下才能找到,這時你就要拿出你已提前多準備的簡歷給他,他會覺得的很舒服的。

當面試完後要給面試官寫感謝信,雖然現在有許多人一般都不寫,但這是禮儀,我還是希望大家寫,你想別人都不寫,你寫了是不是會引起注意呀。

社交禮儀論文 篇七

摘要:在當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中,講文明、樹新風是羣眾性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講文明,講禮儀,講禮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須具備的社會公德。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羣體,在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也是中國明日發展的引領者、頂樑柱,在道德水準上,在禮儀修養方面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

關鍵字:禮儀 修養 禮貌 大學生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着、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説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説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説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社交禮儀大致可分為個人禮儀、公共禮儀、交往禮儀、聯通禮儀、應酬禮儀、聚會禮儀、餐飲禮儀。禮儀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會活動中。交談講究禮儀;可以變得文明;舉止講究禮儀可以變得高雅;穿着講究禮儀,可以變得大方;行為講究禮儀,可以變得美好……只要講究禮儀,事情都會做的恰到好處。總之一個人講究禮儀,就可以變得充滿魅力。在通過這個學期的社交禮儀課上,個人禮儀這節課上,我收穫頗多,講了關於坐姿,行姿,手姿,立姿方面的細節問題。我是一個走路不太好看的人,媽媽就提醒過我,一個女孩子走路不要走外八字,幅度要小一點,弄得我都不好意思,都不知道要怎麼走路才好了,老師講了一下怎麼才不會走外八字的方法,呵呵,就是兩個側膝蓋有摩擦,雖然還很不習慣,但我會堅持的,讓自己的形象好一點,這樣也會更自信一點,加油!

修養指的是一個人所具有的一些美好的品質和素質,包括一個人的儀容、言談、行為舉止等各個方面,同時,修養的培養和提高需要一個長期和逐漸的過程,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積累。和善親切、謙虛隨和、理解寬容、熱情誠懇、誠實守信等式個人修養應該所具備的。在課堂上,鄧老師和我們分享了她個人的一些生活經歷。她在理解寬容的個人修養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作為妻子,她能夠理解丈夫在兄弟間的難處,並且以寬容的心去處理好妯娌間的關係;作為母親,她能理解一個孩子的樂趣與愛好,能夠用她的方式讓自己的孩子幸福與開心,用她的理解方式來教育孩子的成長;作為女兒,她能理解父母對她的愛與關心,以至於用她的行動感化了父母對她丈夫的接受與認可;作為姐姐,她能理解妹妹的心思與現實情況,盡她的能力來幫助妹妹。真的理解和寬容是情感交流的基礎,也是處理好人際關係的橋樑。

禮貌是人們在交往時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為規範,它體現了時代的風尚與道德水準以及人們的文化層次和文明程度。它對人們交往時的基本要求是:誠懇、謙恭、和善和有分寸,做到待人“誠於中而形於外” 。禮貌是一個人在待人接物時的外在表現,它主要通過禮貌語言和禮貌行為來表現對他人的謙虛和恭敬。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禮貌表現在人們的舉止、儀表、語言上,表現在服務的規範、程序上,表現在對客人的態度上。一個微笑,一個鞠躬,一聲“您好” ,一句“對不起” ,這些都是禮貌的具體表現。良好的教養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是禮貌的基礎。在有教養的人們中間,禮貌應該是出於自然的。因此,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自覺地培養和訓練自己良好的禮貌習慣,為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羣體,在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也是中國明日發展的引領者、頂樑柱,在道德水準上,在禮儀修養方面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大學生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和諧的心理氛圍,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提高社會心理承受力;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知識教育,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社交禮教與有利於強化大學生文明行為,提高文明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所以我們應該重視社交禮儀對我們的影響與意義,我們可以看一下金正昆教授的關於社交禮儀方面的講座。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必須知道: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也必須學禮,知禮、守禮、講禮、必須時時處處彬彬有禮。

社交禮儀論文 篇八

生活中,社交禮儀已經成為我們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掌握良好的社交禮儀知識是我們走向成功必要的鋪路石。

先來談談個人禮儀吧。

一、修飾與衣着

修飾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華麗了,太耀眼了,如果這樣去面試,我想機會就已經了了無幾了。

因為你是來工作的,要莊重,不要給人一種浮的感覺。

我覺得不化粧也不太好,最起碼要化些淡粧,這也是對別人尊重的一種做法。

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潔潔是不是讓別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個老農民和一個西裝革履的人,找你談判,你是不是要選擇那個西裝革履的人呀!

當面試時,有的人説:“面試時,不就是到那天從裏到外都換上新衣服,穿的整整齊齊的,然後到髮廊整理一下頭型嗎?”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

一、會讓人一看就知道你提前準備了,有的時候連剛打上去的髮膠還在頭上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剛從髮廊裏出來的。

二、由於剛穿上新衣服,一切都是新的,你會有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所以你最好要提前一、兩天就穿上,適應一下。

也就是面試前要提前一、兩天做好準備。

面試時要多帶幾份簡歷,因為你交到面試官那的已經訂成厚厚的一打了。

他要看你的簡歷還要翻找一下才能找到,這時你就要拿出你已提前多準備的簡歷給他,他會覺得的很舒服的。

當面試完後要給面試官寫感謝信,雖然現在有許多人一般都不寫,但這是禮儀,我還是希望大家寫,你想別人都不寫,你寫了是不是會引起注意呀。

在面試或會議時要帶上比較精緻皮面的筆記本,還有好的筆,不要隨便找一個本或筆。

面試時要提前半小時去,先與他們的總枱人熟悉一下,總枱是個很關鍵的人物,多打聽一下有關將要面試你的上級的消息。

如稱呼等。

有一次一位王女士,接了一個電話説:你好,我是xx公司的王浩,請你明天九點到我們公司來接授面試。

第二天,他八點半就到了,和總枱服務員聊了一會,服務員打了一個電話,説“王總,王小姐到了”,這時她才知道,原來給她打電話的就是王總呀!在這之前她還把這個人當成小人物呢?因為一般打電話通知的都是小人物或員工做的事。

所以她進去面試時,説了你好!王總。

你想想假如她説,你好,王浩!王總會怎麼個想法,“王總”叫了幾年了,都已經叫習慣了,突然叫他王浩,他能夠習慣嗎?

二、自我介紹。

應籌式:在不太重要的場合。

如在火車上等場合只要説出叫什麼名字就可以了,不必報上職務等。

工作式:你好,我是xx公司的xx經理。

交流式:你好,我是xx,請多多關照,或送上名片。

比較隨便。

禮儀式:如:開學儀式,升旗儀式等等。

比較莊嚴。

三、眼神

時間:與別人談話30分鐘時,如果只有10分鐘以內對方是看着你的,説明他在輕視你。

如果10分鐘至20分鐘之間,説明他對你是友好的。

20分鐘至30分鐘説明兩種情況:一、重視。

二、敵視。

也就是與別人談話時眼睛要注視談話時間的2/3。

部位:額頭上,屬於公務型注視。

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時間也不太長的情況下。

眼睛上,屬於關注型注視。

睛睛至脣部,屬於社交型注視。

眼睛到胸部,屬於親密型注視。

角度:平視,表示平等。

斜視,表示失禮。

俯視:從上往下看,輕視別人。

四、面容

有的時候皺眼眉,表示不奈。

撅着嘴表示生氣。

“噢”?表示驚呀!

五、笑容

要學會微笑。

微笑很重要,誰喜歡天天面對着冷冰冰一點笑容的人呀。

像儲蓄所、銀行的職員,當你去取錢時,他們是不是很冷冰冰的,一點笑容也沒有。

像別人欠他們什麼似的,感覺不太好吧,其實那是他們的職業病,已經習慣了。

下面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

以前有一家公司讓他們的員工去拿一份重要的材料,結果去的都被罵了回來。

老闆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小李,小李很愁呀!但這份材料不拿還不行,結果還是去了。

到那時,只見那位科長還在破口大罵呢?這時小李什麼也沒有説,只是微笑、微笑還是微笑,嘴裏説着:“噢?這樣呀?是嗎?”,只是點着頭微笑着。

後來,那個吳科長罵了一陣子的時候,小李説:“吳科長,你很會善於表達你內心裏的憤怒呀!”。

後來,吳科長看了看小李説:“嗯!這小夥子不錯!我也不為難你了,你就拿回去吧!”,就這樣別人沒有拿到的,他卻拿到了。

六、需要避免的身體語言。

當與別人談話時不要雙手交叉,身體晃動,一會傾向左邊,一會傾向右邊,或是摸摸頭髮、耳朵、鼻子給人以你不耐煩的感覺。

一邊説話一邊在玩筆,有的人特別喜歡轉筆,好像在炫耀,你看我轉的多酷呀!也不要拿那個筆來回的按。

雖然與同輩之間還算説的過去吧,但是跟長輩談話時這樣做是很不禮貌的。

下面我們來説説拜訪的基本禮儀

中華民族大都熱情好客。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對來客,不管是預約好的,還首先是拜訪做客的基本禮儀。

做客有不同情況:初次登門拜訪,老朋友串串門,應邀赴約聚會,有事求助於人等等,

因而禮節也稍有不同,不過無論何種情況,作為客人的身份一樣,都要為主人着想,客隨主便,少給主人帶來不便,也就有些需遵循的大致相同的禮節。

(1)注意時間的選擇。

一般來説,訪問某人,應事先選擇好時間,不宜選擇對方較忙或三餐時間,晚上不宜太遲。

節假日和週末,本是訪問的好時機,但如果沒有預約,也不要貿然前往,這些時間主人往往另有安排。

預先約定時間,最符合禮貌。

儘量不做不速之客,不請自到。

預約好的拜訪,賓主都要守時、守約、守信。

客人應準時或稍提前一點兒到達,因特殊情況不能赴約,應想辦法通知對方,無聲無息地取消預約是極不禮貌的。

(2)注意服裝的選擇。

一般的訪問,整潔、樸素、大方即可,不必太過華麗。

蓬頭垢面、衣冠不整是對主人的不敬。

去慶賀喜事,就須講究些。

(3)進門時先敲門或按門鈴。

敲門要有節奏感,不輕不重,不急不慢,敲兩三下為宜。

虛掩着或開着的門也不可破門而入,給主人一個措手不及則很失禮,進室後最好等要拜訪的人來後才落座。

如果需要較長時間等候,可先落座與接待者交談或看些報紙書刊雜誌之類的讀物,要拜訪的人來後應起立寒暄。

對於約好的正式拜訪,無論事情多急,拜訪的時間很緊,在門口也只能寒暄問候,不要談正題,入室落座後再談,否則會給對方留下不成熟的印象。

要穿拖鞋的在門口就換好,見到其家人應問好致意,不打招呼是失禮的。

(4)對主人的。熱情款待表示感謝。

主人敬茶或糖果等小食品時,應起身或欠身雙手接過,並説聲“謝謝”,若敬煙,作為學生應婉言謝絕。

(5)交談過程中,要注意交談的禮儀和技巧,談話要簡要,少説消極、沉悶的話。

善於傾聽,作出積極反應,不要隨意中斷別人的談話。

客人在主人家不宜東張西望。

不要隨便走進主人的卧室,除非主人主動邀請。

(6)掌握好告辭的最佳時機。

一般性拜訪,時間不宜太長,也不宜太匆忙。

一般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宜。

若是事務、公務性拜訪,則可視需要決定時間的長短。

客人提出告辭的時間,最好是與主人的一個交談高潮之後,或者是在又有新客人來時,交談中主人若有疲勞感或有家人來提示有什麼急事要辦等情況時,適時告辭較為得體。

告辭時應對主人及家人的款待表示感謝。

如果主人家有長輩,應向長輩告辭。

綜上所述,作為客人應遵守的基本禮節概括為:事先預約,不做不速之客;如期而至,不做失約之客;彬彬有禮,不做冒失之客;衣冠整潔,不做邋遢之客;舉止端莊,談吐文雅,不做粗俗之客;適時告辭,不做難辭之客。

社交禮儀論文 篇九

禮儀,是中華傳統美德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

身居禮儀之邦,應為禮儀之民。

知書達禮,待人以禮,應當是當代大學生的一個基本素養。

對大學生進行社交禮儀教育具有跨時代、跨世紀的特殊意義。

因為,社交禮儀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強烈要求。

記得上第一節社交禮儀課就給了我一個驚喜:我學會了怎樣正確的鼓掌,這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

在之後的課程裏從怎樣坐、立、行,手放在那裏,儀容、着裝、舉止,到交談、舞會、餐飲,聚會、送花、送禮物,出國旅行禮儀,再到怎麼作自我介紹,怎樣寫自薦信……經過一學期的社交禮儀學習,我學到了很多,也感受了許多。

非常感謝老師這學期的辛勤栽培。

通過社交禮儀的學習我懂得如何與別人溝通,如何更好地提高自己在社會各個方面的修養,瞭解了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必須遵守的一種慣例,是一種習慣形式,即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一種習慣做法。

禮儀的核心是給人舒適和尊重:桌位要有主次,介紹要有先後,穿衣要分場合,送禮要有講究……讓他人感到舒適,感到被尊重。

禮儀涉及到各個方面:社交禮儀、商務禮儀、餐飲禮儀、生活禮儀、出國旅行禮儀等。

對於大學生來説,禮儀分為有形禮儀和無形禮儀。

有形禮儀是指我們平時的穿戴等別人從外表就可以看得出來的,而無形禮儀主要指一個人的禮貌用語。

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説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

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説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

如果分類,可以大致分為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社交禮儀、涉外禮儀等幾大分支。

因為禮儀是門綜合性的學科,所謂的幾大分支,又是相對而言。

各分支禮儀內容都是相互交融的。

禮儀的主要功能,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一是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二是有助於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於促進人們的社會交往,改善人們的人際關係;還有助於淨化社會風氣。

從單位的角度來説,可以塑造單位形象,提高顧客滿意度和美譽度,並最終達到提升單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

從團體的角度來看,禮儀是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的重要內容,是企業形象的主要附着點。

大凡國際化的企業,對於禮儀都有高標準的要求,都把禮儀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獲得國際認證的重要軟件。

禮儀,對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協調人際關係,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禮儀是人們在生活中和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人們可以根據各式各樣的禮儀規範,正確把握與外界的人際交往尺度,合理的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如果沒有這些禮儀規範,往往會使人們在交往中感到手足無措,乃至失禮於人,鬧出笑話,所以,熟悉和掌握禮儀,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處。

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羣體,在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也是中國明日發展的引領者、頂樑柱,在道德水準上,在禮儀修養方面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

追求個性是當代年輕人的特點,在追求突出個性過程中,卻有一些大學生把醜陋當成了個性。

許多不文明、不禮貌,甚至醜陋、陳腐、粗俗的東西都被當做了“新潮”、“瀟灑”,在現在的大學校園裏面,經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為不端者、張口罵人者、隨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講禮不懂儀的現象亦不鮮見,如關門之時聲震如雷、打電話從不自我介紹、不再禮讓教師、端着飯盒邊走邊吃等等。

這些不良現象已經不再是個別,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趨勢。

下面我們來説説拜訪的基本禮儀。

中華民族大都熱情好客,“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對來客,不管是預約好的,還首先是拜訪做客的基本禮儀。

做客有不同情況:初次登門拜訪,老朋友串串門,應邀赴約聚會,有事求助於人等等,因而禮節也稍有不同,不過無論何種情況,作為客人的身份一樣,都要為主人着想,客隨主便,少給主人帶來不便,也就有些需遵循的大致相同的`禮節。

(1)注意時間的選擇。

一般來説,訪問某人,應事先選擇好時間,不宜選擇對方較忙或三餐時間,晚上不宜太遲。

節假日和週末,本是訪問的好時機,但如果沒有預約,也不要貿然前往,這些時間主人往往另有安排。

預先約定時間,最符合禮貌。

儘量不做不速之客,不請自到。

預約好的拜訪,賓主都要守時、守約、守信。

客人應準時或稍提前一點兒到達,因特殊情況不能赴約,應想辦法通知對方,無聲無息地取消預約是極不禮貌的。

(2)注意服裝的選擇。

一般的訪問,整潔、樸素、大方即可,不必太過華麗。

蓬頭垢面、衣冠不整是對主人的不敬。

去慶賀喜事,就須講究些。

(3)進門時先敲門或按門鈴。

敲門要有節奏感,不輕不重,不急不慢,敲兩三下為宜。

虛掩着或開着的門也不可破門而入,給主人一個措手不及則很失禮,進室後最好等要拜訪的人來後才落座。

如果需要較長時間等候,可先落座與接待者交談或看些報紙書刊雜誌之類的讀物,要拜訪的人來後應起立寒暄。

對於約好的正式拜訪,無論事情多急,拜訪的時間很緊,在門口也只能寒暄問候,不要談正題,入室落座後再談,否則會給對方留下不成熟的印象。

要穿拖鞋的在門口就換好,見到其家人應問好致意,不打招呼是失禮的。

(4)對主人的熱情款待表示感謝。

主人敬茶或糖果等小食品時,應起身或欠身雙手接過,並説聲“謝謝”,若敬煙,作為學生應婉言謝絕。

(5)交談過程中,要注意交談的禮儀和技巧,談話要簡要,少説消極、沉悶的話。

善於傾聽,作出積極反應,不要隨意中斷別人的談話。

客人在主人家不宜東張西望。

不要隨便走進主人的卧室,除非主人主動邀請。

(6)掌握好告辭的最佳時機。

一般性拜訪,時間不宜太長,也不宜太匆忙。

一般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宜。

若是事務、公務性拜訪,則可視需要決定時間的長短。

客人提出告辭的時間,最好是與主人的一個交談高潮之後,或者是在又有新客人來時,交談中主人若有疲勞感或有家人來提示有什麼急事要辦等情況時,適時告辭較為得體。

告辭時應對主人及家人的款待表示感謝。

如果主人家有長輩,應向長輩告辭。

綜上所述,作為客人應遵守的基本禮節概括為:事先預約,不做不速之客;如期而至,不做失約之客;彬彬有禮,不做冒失之客;衣冠整潔,不做邋遢之客;舉止端莊,談吐文雅,不做粗俗之客;適時告辭,不做難辭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