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4W

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最新2021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徵,會數線段的條數並會畫線段。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思考、探究的意識和能力,並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樂於學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感受生活裏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認識線段的特徵。

教學難點:線段表象的建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線繩、直尺或其他可畫線段的工具、長方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認識線段

(一)感受線段的直

1、(課件出示鳥巢圖)小朋友們,這是什麼?

是啊,這是鳥巢,今年暑假,在這裏隆重的舉行了第29屆奧運會。看!100米的賽場上,運動員們爭分奪秒、奮力拼搏。

2、(課件出示跑道圖)這是100米跑道,這兩條分道線有什麼不一樣呢?

是啊,這條是直的。(板書:直)

3、(課件出示毛線圖)那你們看,這條毛線的形狀是怎樣的呢?你能想個辦法讓這條毛線變直嗎?請小朋友們拿起桌上的毛線試一試。(指名前)你是怎樣讓它變直的呢?

4、(課件出示拉線圖)是啊,我們捏住線的兩段,把它拉緊了,線就直了。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線段。(板書課題:認識線段)讀兩遍。

(二)感受線段的兩個端點

(演示)我想請位小朋友來摸一摸這條線段是從哪兒到哪兒?(指名摸)老師兩手捏的這個地方是線的哪兒?線的兩頭也叫兩端,(出示端點)在數學上把它們叫做端點。(板書:端點)讀兩遍。那線段有幾個端點呢?(板書:2個)

(三)認識線段的示意圖

(課件出示線段圖)線段可以用這樣的圖形來表示。(師畫線段圖)用兩個短短的豎線表示兩個端點、直的。這兩個端點有時侯也可以用兩個小圓點表示。

(四)小結線段的特徵

1、(演示)指一指,這條線段的端點在哪裏?(生指)(出示)那這樣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嗎?説説你的理由,好嗎?(演示:換根長)那這樣呢?(演示:)那這樣呢?為什麼?

2、那線段該是什麼樣子的呢?是啊,線段必須是直的,有兩個端點。(板書)小朋友們記住它的樣子了嗎?

(五)練習:

(出示想想做做1)那下面這些圖形中哪些是線段?(生答)

師:為什麼説這幾個是線段呢?

(六)舉例説明生活中的線段

1、(出示尺)這是什麼?你能在這上面找一找,找到我們剛學的線段嗎?(指名)

是啊,尺的每條邊都可以看成線段。那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邊也可以看成線段?(生説説)

2、線段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課件出示圖片)如:門框的邊、樓梯台階的邊、屋檐的邊、護欄的欄杆、橋的牽拉繩等等,這些都可以看成線段。

(七)圖形中的線段

師: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圖形,它們的身上也藏着線段,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數一數。(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二、折線段,認識線段有長有短

1、(出示長方形紙)這是什麼圖形?它有幾條線段?哪4條?(生指)除了這四條外,你能用它再創造出一條線段嗎?(可以討論討論)

2、展示:(指名前)你能折出一條比它長的嗎?比它短的呢?比豎折更長的呢?

指出:線段是有長有短的。(板書:有長有短)

三、畫線段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不僅會數線段,還能創造線段,説明線段已經成了大家的好朋友,你能把這位好朋友畫下來?拿出本子試着畫一畫。邊畫邊思考:

①哪些工具可以畫線段?

②畫線段時要注意些什麼?

展示:他畫的怎麼樣?能告訴大家你是怎麼畫的嗎?你有沒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呢?

你們是用什麼畫的?還有哪些工具可以畫線段?是啊,只要邊是直的都可以畫線段。

四、組織練習

1、出示想想做做3

師:給你兩點,你能把兩點連成一條線段嗎?書上49頁想想做做第3題。

師:連接兩點可以畫幾條線段?

2、出示想想做做4

師:給你三點呢?連接每兩點可以畫幾條線段?書上49頁想想做做第4題。(展示)是這樣嗎?我們一起再來看一下。(演示)

師:是什麼圖形?

3、出示想想做做5

師:給你四個點呢?先猜一猜?再畫一畫,看看能畫出多少條線段?(展示)

師:我們在畫的時侯,怎樣畫就能畫全了、不遺漏?課件演示有順序的畫。

五、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麼?學會了什麼?

六、拼圖形

師:小朋友們,你們可別小看這線段,它可以組成許多美麗的圖案,請看:

(課件出示)

師:課後請小朋友們也動手畫一畫,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線段創造出更多、更美的圖案,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

最新人教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課本P40例3、例4及練習八中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直角,感知直角的特點——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直角是一類特殊的角。

2、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題。

3、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並會判斷直角。

難點:正確畫直角。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角板、摺紙、課本。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複習舊知

出示任意角,請學生説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出示書中例圖,請學生説出例圖中是否有角。

(2)揭示課題

讓學生觀察例圖,引導學生説出這些角有什麼特點?並告知有此類特點的角為直角。

從例圖中抽象出直角的圖形,讓學生認識直角的標誌。

畫三個邊長長短不等的直角板書,強調直角的大小不隨邊的長短變化,直角的大小是一定、固定不變的。

二、認識直角

(1)請學生拿出三角板,找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藉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説明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的方法(疊合法):先將三角板上直角的頂點和要判斷的角的頂點對齊,再將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條邊和直角的另一條邊重合,若重合是直角,若不重合不是直角。

(3)讓學生用三角板量一量數學書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請學生拿出摺紙,親自動手摺直角,並驗證是否是直角。

三、畫直角

課件出示3幅連續的直觀圖,呈現了三角板上的直角畫直角的方法(重複判斷直角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數一數課本“做一做”第2題中的直角。

最新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經歷數據的調查,收集和整理過程,並能根據數據回答一些問題。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的重要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道四季的劃分,以及自己生日的季節。

教學重點:

1、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2、用方塊統計圖表示統計結果。

3、採用不同的'調查方法。

4、比較、分析、判斷,提出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

1、採用不同的調查方法。

2、能對調查的時間做出合理的推斷。

教具準備:

1、在小黑板上寫出教材的“塗一塗”的格子和“填一填”的表格,以備掛在黑板上使用。

2、日曆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今天是幾月幾日?有今天過生日的同學嗎?

2、明明今天過生日,他帶來了生日蛋糕和我們共同分享,我們一起為他唱個《生日歌》,好嗎?

3、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嗎?誰來説説?

我想知道班裏的同學生日在什麼季節?該怎麼辦呢?

二、玩中學

1、説一説。

説一説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你知道是什麼季節嗎?

2、分一分。

哪幾個月是春季?哪幾個月是夏季?哪幾個月是秋季?哪幾個月是冬季?四季是怎樣劃分的?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彙報討論結果。

(3、説一説你有什麼好方法記住四季的劃分?

3、調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調查同學們的出生季節。

(2)小組交流:怎樣收集和整理調查得到的數據?

4、塗一塗。

在統計表格中塗色,整理數據。

5、説一説。

(1)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

(2)夏季和冬季過生日的同學有幾名?

(3)如果你們班某個同學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過生日。

(4)從圖中你還能發現什麼?

三、全課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統計的作用可大了,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用統計呢?

四、佈置作業

1、調查一下你們村裏,有多少學生讀國小、國中、高中、大學。

2、一個季度有多少個月?

最新2021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體會乘除法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2、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體會乘除法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1、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運動會嗎?你知道為什麼要舉行運動會嗎?

2、今天老師把你們帶到運動場上,觀看運動會好不好?出示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畫。你知道運動場上有哪些比賽項目嗎?

(1)有參加賽跑的'。

(2)有跳遠的。

(3)有拔河的。

3、與同桌互相説説,從圖上你知道了什麼?

4、你想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根據圖意和所給的數字,你能提出有關乘除法的問題嗎?你是怎麼想的?怎麼列式?

1、每組4人,24名運動員賽跑,分幾組跑完?

24÷4=6(組)

2、每人跳3次,一共跳了21次,參加跳遠比賽的有幾人?

21÷3=7(人)

3、每隊9人,兩隊共有多少人?

9×2=18(人)

4、一堆氣球有5個,4堆氣球有幾個?

5×4=20(個)

5、一瓶水3元,3瓶水需要多少元?

3×3=9(元)

三、鞏固提高。

1、練一練。第一題。

(1)看圖,把問題敍述完整。

(2)獨立解答。

(3)交流怎麼用口訣試商。

(4)彙報每道題的做法及應用的乘法口訣。

2、練一練。第二題。

(1)獨立解答。

(2)彙報每道題的做法及應用的乘法口訣。

3、練一練。第三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最新2021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2、通過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進學生對數學的親近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直角,會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難點: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角,你還記得角的各部分名稱嗎?

生;頂點,邊,邊。

師:同學們學得真不錯。

二、合作探索,學習新知

1、認識直角

課件出示:國旗、椅子、單槓,找出以上實物中共同具有的角。

師:之前我們去了小精靈的操場認識了角,現在老師又從小精靈的操場上請來了一些朋友,你看看,這些圖形裏有角嗎?

請同學上來指一指。

師:這些角有什麼特點呢?

師:老師今天又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數學當中的新朋友了,我們叫這種兩條邊都是直直的角為直角,今天我們的學習任務就是來認識直角,判斷直角並且會畫一個直角。

出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板,不同方向的直角,都是直角。

師:請同學在三角板上指出一個“直角”。

學生試着指出“直角”,教師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完整地指。

2、師:下面哪些角是直角呢?

生:不好判斷。

師:那我們先排除幾個肯定不是直角的角。

師:這兩個角很明顯不是直角可以直接判斷。

師:那剩下的兩個角我們如何判斷他是不是直角呢?給你一個小提示,我們可以藉助什麼工具呢?

生:三角板。

師:三角板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那怎麼幫助我們呢?

師:老師把第二個角帶到了黑板上,請同學想想如何用三角板進行判斷。

師:先將頂點對齊,再對齊其中一條邊,看另一條邊是否對齊。

師:那我們現在一起看看這兩個角到底是不是直角。

3、現在用你手中的三角尺,判斷一下你的數學書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師:剛才我們認識了直角,我這裏有一張紙,大家想一想,用這張紙能不能製作出一個直角?

成果展示。

小結:介紹用一張紙折出一個直角:先將這張紙上下對摺,再沿着摺痕對摺就可以得到一個直角。

師:你有沒有驗證一下,你折的這個角是不是直角呢?

5、師:跟你的同桌説一説,你還在哪裏找到直角了?

出示幻燈片,欣賞直角。

6、畫直角

師:回憶一下上節課我們是如何畫角的。

生:先畫一個頂點,再畫兩條從頂點出發的邊。

板演畫直角並説説畫法。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直角的畫法。

學生用三角尺畫一個直角,教師巡視。

三、鞏固練習

1、第一關、下面哪幾個圖形是直角?

指名學生回顧判斷方法,學生獨立完成。

2、第二關。數一數有幾個直角

學生獨立完成。

3、第三關。在方格紙上畫直角(從給出的點畫起)。

學生獨立完成。

4()、把下圖中的長方形去掉一個角,還剩下幾個直角?

小組討論

四、回顧小結

説一説,假如你是直角,你要交給大傢什麼知識,怎樣介紹你自己呢?

最新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並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

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情感目標

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座城堡裏,住着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説一説這些圖形的名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裏,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着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平面圖形)學生嘗試説説認識的圖形名字。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再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平面圖形,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提出要求: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説一説,趕快行動吧!

(2)彙報交流説一説:你在什麼物體上找到了什麼圖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麼感覺?(引導學生説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通過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物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3)引導發現(課件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師:通過剛才的觀察發現,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住在立體圖形上。(通過看,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這一要求既有挑戰性,也有探索性,同時具有操作性。)

(2)小組合作完成。

(3)彙報、交流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讚揚。(充分給學生説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表達親身感受,培養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通過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突破本課難點。實現數學學習的親歷性,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3、小結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三稜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圓柱上找到了圓形。我們還發現,這些圖形的面都是平的,並且只有一個面,所以,就把這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4、遊戲:我説你想試試你掌握的本領。老師説一個圖形的名字,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一邊想一邊用手指畫一畫。同桌之間可進行互動練習。(通過讓學生閉眼想象所學的圖形,培養空間想象力,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連一連:將圖形與名字連線(變式圖形的呈現,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徵概括到同類對象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進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裏還見過這樣的圖形?(教師先引導學生看看教室裏哪些物體上有這樣的圖形,可離開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發現告訴大家。)師:其實,在我們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這些圖形,現在,我們一起去馬路上看看吧!説一説:這些交通標誌牌是什麼形狀?(課件演示:介紹交通標誌牌的作用,滲透交通安全教育)(將數學課上認識的圖形與生活中的物體融合,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藉助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3、找朋友(進一步體驗面由體得。)

4、數一數數一數每個圖形分別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5、拼一拼今天這節課小朋友學得很好,胡老師要獎勵給每個小組一份禮物。請打開禮品袋(袋內裝有平面圖形若干),用裏面的圖形拼出你最喜歡的東西。

(1)小組合作。

(2)交流展示。

説一説,你拼的是什麼?用了哪些圖形?(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創造欲,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通過作品的展示,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6、全課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認為這節課最有趣的是什麼?

最新人教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並能辨認從某個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能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拍照嗎?劉老師拍了兩張學校校門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課件出示校門的照片)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

小結:同一個校門,在它的裏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樣子是不同的。

談話:老師這裏還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是在什麼地方拍的嗎?(課件出示教室前後的照片)

引導:仔細觀察這兩張照片,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樣子也不同。

[評析:讓學生觀察自己學校校門和教室的照片,學生有話可説,興趣高漲,充分激活了已有的知識經驗。]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生活中的物體。(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合作探究

1、指導觀察。

出示並介紹小猴。

示範:下面我們來觀察小猴,請小朋友看老師是怎樣觀察的。(邊説邊示範)我先觀察小猴的前面,像這樣(從前面平視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麼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老師看到的是這裏四幅圖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圖片讓學生選擇)

讓每個小組的1號小朋友學着老師的樣子觀察小猴的前面,師生共同評價。

繼續示範:再觀察小猴的左邊,(教師轉到小猴的左邊)這回老師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圖片呢?(一邊看,一邊從四幅圖片中找出相應的圖片)哦,是這一張圖片。(舉起小猴左側面的圖片)

談話:下面請每組的四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小猴,並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

學生按要求活動,並從四幅圖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教師巡視,注意糾正不規範的觀察姿勢。

反饋:請每組1號小朋友舉起你看到的小猴圖片,(學生舉起圖片)説一説,你看到的是小猴的哪一面?

分別讓每個小組2、3、4號小朋友舉起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並説一説看到的是哪一面。

比較:(舉起每個組2、4號小朋友選擇的圖片)這兩張圖片,分別是每個組2、4號小朋友看到的,你知道它們分別是哪個小朋友看到的嗎?你是怎樣想的?(看到小猴的右半邊臉時,是從小猴的右面看到的;看到小猴的左半邊臉時,是從小猴的左面看到的)

[評析: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是有效組織觀察活動的前提。讓學生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的圖片,有利於學生初步體會觀察者的位置與所看到的視圖的對應關係。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正確區分小猴的左側面和右側面,突破了本課的'難點,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觀察的位置不同,觀察的結果也不同。]

2、換位觀察。

談話:剛才每個組的四個小朋友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了小猴,每個小朋友觀察到的小猴的樣子都是不一樣的。你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是什麼樣子嗎?請每個小組的小朋友按這樣的順序(手指順時針方向)換個位置再觀察,並在四張圖片中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

學生觀察後,組織反饋。

繼續換位觀察,使每個學生都分別從四個位置觀察小猴。

提問:通過剛才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小猴,你發現了什麼?

[評析:換位觀察,並找到相應的視圖,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有利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觀察者的位置與視圖的對應關係,從而深刻體會到觀察同一個物體,觀察的位置不同,觀察到的結果也不同。]

3、學會判斷。

談話:小紅、小云、小芳和小玉也為這隻小猴拍了照片(出示第二個例題的情境圖),你知道下面這些照片(出示四幅圖片)分別是誰拍的嗎?

學生回答,並闡述理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連線。(着重讓學生弄清判斷從左側面和右側面看到的視圖的方法。如:當學生説到小云看到的是第二幅小猴圖時,要讓學生説一説是根據什麼判斷的,是怎樣想的)

[評析:引導學生應用已經積累的觀察經驗,通過想像判斷每一張照片分別是誰拍的,把學生的認識水平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樣子不同”,上升到“根據看到的視圖,判斷觀察者的位置”這一層次,加深了學生對觀察者的位置與視圖的對應關係的理解,發展了空間觀念。]

三、活動交流

1、“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我們已經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個物體,看到的樣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瞧,校園裏有一輛汽車,(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三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觀察這輛汽車,你知道右邊的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

學生獨立完成後,組織反饋。

2、“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請小組長拿出這樣的茶壺,(出示茶壺)像這樣放在桌上,(放在一個小組的桌上)你能指出自己看到的是哪一幅圖嗎?

學生到黑板上分別指出自己看到的視圖。

提問:你能説出你們組其他三個小朋友看到的是哪一幅圖嗎?(着重引導學生根據壺嘴和壺把的朝向判斷茶壺的左視圖和右視圖)

四、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最新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 篇八

教學內容:P36我長高了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活動,加深學生對釐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鞏固統計的知識。

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能準確測量,收集數據。

教學準備:刻度尺(米尺、釐米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我們已經認識了常用的長度單位。(複習常用的長度單位。)

2、學習了怎樣用刻度尺來測量物體的長度。(複習刻度尺使用方法)

3、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用我們手中的'尺子來測量我們身邊的物體。你想測量什麼東西的長度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二、小組活動要求。

1、小組合作選擇你們感興趣的四樣東西進行測量。

2、組長做好記錄工作。

(教師巡視指導)

三、小組開始活動。

四、彙報、記錄數據。

1、把測量的數據彙報記錄在黑板上。

2、完成學生身高統計表。

3、討論、交流:看統計表瞭解到一些什麼內容?

五、課堂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