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最後一課》教案【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51W

《最後一課》教案【新版多篇】

《最後一課》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小説的要素。

2、初步瞭解閲讀小説從情節入手的方法。

3、能分析小弗郎士心理變化的過程及原因;能分析塑造小弗郎士這個形象的意義。

4、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的作用。能結合韓麥爾先生的語言、行動、外貌來分析其思想性格。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閲讀,講清小説的三要素;

2. 教學方法:**閲讀法、品味體會法、研討分析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小説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精神,激發熱愛租國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分析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兩個人形象。

教學難點:

韓麥爾先生關於法語的見解和結尾動作描寫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學法與教法:

1、文獻法:指導學生預習時蒐集作品寫作背景、瞭解作家及歷史。

2、誦讀法:通過默讀、品讀、理清思路、熟悉情節,並用簡要語言複述出來。

3、探究法:在邊讀邊議的過程中,分析人的思想感情發展與變化,體會人的內心活動進而理解人的品質、個性特徵及社會意義。

4、創新法: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寫作遷移。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激發興趣完成積累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語言,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尊嚴。學習熱愛民族的語言,就是維護國家的尊嚴,就是愛國**精神的具體表現。明末清初的愛國**思想家、著名學者顧炎武先生有這樣一句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宋朝著名文學家范仲淹也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言,這些體現出來的都是作者濃濃的愛國之情。不論古今中外,所有愛國志士的愛國深情都是一樣的。同樣,不論年齡的長幼,他們的愛國之情也是可以相通的。法國作家都德的《最後一課》體現的便是法國人民的深厚的對母語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對民族的熱愛。

二、、第一個教學板塊:檢查預習

1、檢查詞的音形義

2、明確學習目標

3、在預習中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呢?

4、作者簡介:

阿爾封斯都德,(1840--1897),19世紀法國小説家,生於沒落的絲綢商人家庭,15歲時由於家庭破產,被迫輟學謀生,一生創作了13**篇小説、四部短篇小説集和一個劇本,以短篇小説集《磨坊書札》,長篇小説《小東西》贏得聲譽。普法戰爭時入伍,參加自衞戰爭,豐富了創作題材,寫出著名短篇小説集《月癯故事集》,其中一組愛國故事,顯示了作家的高尚追求。其中《最後一課》、《柏林之圍》是世界短篇小説中的名篇。《最後一課》是作者於1873年寫的。此時普法戰爭剛剛結束兩年。

5、介紹時代背景:

1870年普魯士入侵法國,爆發了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後,簽訂和約,把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州割讓給了普魯士。普魯士*佔領後,為了讓當地人民永遠忘記祖國,自己好永遠**這個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讓兩個州的學生只准教德語,不準再教法語。《最後一課》就反映這一事件。

6、小説

小説是和詩歌、散文、戲劇並列的文學的基本形式之一。小説以刻畫人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廣闊地反映社會生活。

三要素

人( 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細節描寫來塑造人 )

環境( 社會環境:交待時代背景;自然環境:交待人活動的時間、地點、景物、烘托氣氛,表現人性格、感情。)

情節(開端、發展、**、結局)

小説分類:按篇幅長短分:長篇、中篇、短篇、小小説(微型小説)。

三、第二個教學板塊:聽讀-------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是什麼文體——小説。本文的主人公是誰——韓麥爾先生和小弗朗士。用一句話概括本文主題——反映法國人民在國土淪喪時強烈的愛國**精神。

2、”“我”是誰?是不是都德?為什麼?

——“我”是小弗朗士。不是都德,因為這是小説,人是虛構的。

小弗郎士在小説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這種第一人稱的寫法能給讀者親切和真實的感受。

首先,小弗郎士在小説中有貫串故事情節的作用。作者寫了小弗郎士的逃學、上學經過。通過他的行蹤,寫到了幾個相互關聯卻彼此分離的場面:普魯士士兵的操練場,鎮公所的布告牌,小鎮裏的學校。沒有這樣一個人,這些場面就很難**為一篇有機的作品。

其次,小弗郎士還起到了深化小説主題的重要作用。阿爾薩斯被割讓給普魯士,阿爾薩斯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還將失去自己朝夕使用的母語。這樣慘痛的情感該如何表達?作者選擇了小弗郎士這樣一個平時不愛學法語的調皮男孩,用他的內心感受來反映整個民族的沉痛的感受。這種寫法有着極其強烈的對比效果,產生出強烈的震撼心靈的作用。

3、從情節人手,分析人形象及思想情感(依據參考書)

小説以“我”的見聞感受為線索,根據故事情節可把課文劃分成哪幾部分?

明確:小説以“我”的見聞感受為線索,按上學路上、上課、散學的順序來安排情節。共分為四個大部分。

第一部分:(1-6)故事的開端。

寫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

第二部分:(7-23)故事的發展。

寫韓麥爾先生講授“最後一課”的情景和小弗郎士的轉變。

第三部分:(24-29)故事的**和結局。

寫韓麥爾先生悲憤地宣佈“最後一課”的結束。

四、第三個教學板塊:分析人形象

(一)品讀小弗郎士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

邊讀邊用筆勾畫出人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重要語句,瞭解人的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的三個思想感情變化,分成三組,每組回答一個問題。

a、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語法

b、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並敬愛老師

c、從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

小結:小弗郎士是個頑皮的孩子,學**要求自己不嚴,怕老師罵就想逃學。但在最後一課上,他的思想感情發生了急劇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個壞孩子,他貪玩,但“還能管住自己”。他有一個好老師,韓麥爾的一言一行對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的慘痛帶來的巨大震撼,是“最後一課”的典型環境,是普魯士侵略者對法蘭西人民民族感情的無情傷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靈深處愛國**思想的猛醒。(板書:語言 動作 心理)

(二)品味韓麥爾先生的形象

1、韓麥爾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明確:韓麥爾先生是一位熱愛祖國、熱愛祖國語言、熱愛自己工作的普通的鄉村國小教師。

2、小説刻畫人所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能夠反映人當時的什麼心理活動和性格特點?

明確:作者善於通過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描寫來表達人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的內心世界。

刻畫 韓麥爾 主要通過語言、動作和神態進行。

1、語言:

韓麥爾先生已經坐上椅子,像剛才對我説話那樣,又柔和又嚴肅地對我們説:“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新老師明天就到。今天是你們最後一堂法語課,我希望你們多多用心學習……”

我聽見韓麥爾先生對我説: “我也不責備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夠難受的了這就是了。大家天天都這麼想:‘算了吧,時間有的是,明天再學也不遲。'現在看看我們的結果吧。唉,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現在那些傢伙就有理由對我們説了:‘怎麼?你們還自己説是法國人呢,你們連自己的語言都不會説,不會寫!…'不過,可憐的小弗郎士,也並不是你一個人的過錯,我們大家都有許多地方應該責備自己呢。”

“你們的爹媽對你們的學習不夠關心。他們為了多賺一點錢,寧可叫你們丟下書本到地裏,到紗廠裏去幹活兒。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自己的地方嗎?我不是常常讓你們丟下功課替我澆花嗎?我去釣魚的時候,不是乾脆就放你們一天假嗎?……”

“我的朋友們啊,”他説,“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説不下去了。

明確:小説通過先生在“最後一課”上所講的話,表現了他對祖國、對祖國語言、對自己工作的熱愛,對祖國兒童深厚的愛和無限的希望,以及對國土**的深切的悲哀和痛苦的思想感情。

2. 動作、神態:

他轉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着牆壁,話也不説,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

……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裏,一動也不動,瞪着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裏的東西都裝在眼睛裏帶走似的。

明確:小説深刻地揭示了人內心激動、沉痛、依戀、悲憤的心情,表現了他崇高的愛國精神。

明確小説人的分析方法:讀描寫——析形象——揭根源

五、第四個教學板塊

1、文章哪些地方運用了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課文第1-6 段中分別有這樣的描寫:

“天氣那麼暖和,那麼晴朗!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後邊草地上,普魯士士兵正在操練。” “最近兩年來,我們的一切壞消息都是從那裏傳出來的:敗仗啦,徵發啦,司令部的各種命令啦。”

這些描寫的作用是:

①寫了上學途中的情景,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

②普魯士士兵操練和兩年來一直有壞消息,這就巧妙地暗示了時代背景。

③ 許多人圍觀新的佈告,但究竟出了什麼事卻未直接寫出;這使讀者產生懸念,吸引讀者急於讀下去。

2、細節描寫。這篇小説的許多細節描寫是十分耐人尋味的。就拿作者描寫屋頂上鴿子咕咕低叫這一細節來説,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個幽默的問題:“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旋即文筆驟收,戛然而止。答案,就留給讀者去思索、補充。又如韓麥爾的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郝叟老頭的那本“初級讀本”,和那副橫放在書上面的大眼鏡,不待説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還有作品中前後兩次出現的普魯士軍的操練和軍號聲,教室裏飛進的幾個金龜子,黑板**寫的“法蘭西**”幾個大字,這些細節看來是信手拈來,實際上卻並非可有可無,它們起着烘托環境氣氛、刻畫人性格和揭示主題思想的作用。每一細節都藴含深意,發人深思。

六、第五個教學板塊

(一)體會重點句的深刻含義。

1. 為什麼説“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

2. “亡了國當了**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大門的鑰匙”。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3. 為什麼小弗郎士今天聽講會全都懂,感到挺容易?

明確:

1. 明天永遠沒完,拖的結果是連祖國的語言都還不會説,卻已經失去了學習祖國語言的**。表現了十分痛苦的心情。

2. 如果牢記祖國語言,就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就會激發愛國心和對敵人**的意志,不會忘記恢復國土,爭取**,所以好像拿着一把打開**大門的鑰匙。

3. 小弗郎士受到強烈的愛國**教育,自覺地努力學習,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該學的祖國語言都學好。

(二)破折號、省略號的作用

明確:結尾部分三個破折號的作用:

明確:解釋説明;聲音的延長;意思的遞進。

① 説明大家感覺這最後一堂課過得非常快,不知不覺到時間了。

② 從語言形式上看,兩個破折號表示哽住了,説不下去。應以悲憤的感情拖長。從內容看,表現了韓麥爾先生心情悲痛,百感交集的複雜心情。

③ 在最後分手時有很多話要講,但激動得説不出來,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感情。這兩個字表示堅信法蘭西祖國必勝,讓人們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這是韓麥爾愛國**的集中表現。

七、第六個教學板塊:知識運用——激活思想創新寫作

(1)激活思想

①小結全文:這篇小説以小弗郎士在法國**時“最後一課”中的見聞感受為線索,通過人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精神。

②**:同學們學習了《最後一課》後,你受到了哪些教育?(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學生明確:失去國土的法國人民這樣熱愛他們的民族語言,這樣熱愛他們的國家!他們偉大的愛國**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要熱愛**民族的語言,我們要熱愛*******!同時,在寫作上,我們要學習本文通過典型環境,運用語言、表情、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突出典型人的典型性格的寫法。

2、創新寫作

續寫提示:

題目設計為《之後》。②緊承文末一句話,圍繞愛國**的主題展開合情合理的想象。如:憤怒的人們久久不願離開教室,人們高呼:“我們要法語,不要德語!”“**普魯士!”“法蘭西**!”……普魯士兵兇補惡煞的衝進教室,與人們廝打起來……人們含恨離去……幾天後,大人、小孩、男人、女人聚集在一起,韓麥爾先生又給人們上法語課……③結構要完整。

《最後一課》教案 篇二

學習目標

1、.學習文章通過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

2、學習環境描寫的作用。

3..感悟小説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知識鏈接

一。 背景介紹:

《最後一課》寫於普法戰爭第二年(1873年)。普法戰爭是1870—1871年法國和普魯士的戰爭。1870年7月,法國首先向普魯士宣戰,這個掠奪性的戰爭,正如***當時指出的,敲響了“第二帝國的喪鐘”。9月,色當一役,法軍大敗,拿破崙第三被俘,普魯士**長驅直入,佔領了阿爾薩斯、洛林等法國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這時,對法國來説,已經變成自衞戰爭。面對普魯士**的**掠奪,法國人民同仇敵愾,抗擊敵人。這個短篇,就以**了的阿爾薩斯的一個國小校被迫改學德文的事為題材,通過描寫最後一堂法文課的情景,刻畫了國小生小弗郎士和鄉村教師韓麥爾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國人民深厚的愛國感情。

二。 作者簡介:

阿爾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國19世紀後半期的小説家。他一生共寫了12**篇小説,一部劇本和4部短篇小説集。他的短篇小説有不少是以普法戰爭為題材的,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法國普通人民對侵略者同仇敵

愾的愛國**精神,譴責了資產階級**開門揖盜,致使法軍節節敗退,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最後一課》就是都德愛國**短篇小説的**作之一。

三。 小説文體簡介:

1. 文學體裁:小説是和詩歌、散文、戲劇並列的文學的基本形式之一。

2. 小説的概念:小説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廣闊地反映社會生活。

3. 小説的三要素: 人物、情節和環境。

4. 故事情節:情節是一系列有**的生活事件,分為:開端、發展、**、結局。

5. 刻畫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 6. 環境的種類及作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7. 小説分類:按篇幅長短分:長篇、中篇、短篇、小小説(微型小説)。

自主學習

掌握重點字的字形和讀音,同時把你認為重要的字詞整理在下面:

-------( xuān) 鬧 ---------(chà) 異 --------(ào)悔

------------- (qídǎo) ----------( gěng) 住 鑰匙( ) 氣氛( )

合作探究

一、導入

二、通讀課文,想一想,小弗朗士上課前後心情、態度有什麼變化?什麼原因使他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以學生活動為主,學生可討論,可朗讀。要求學生根據預習內容回顧全文,思考全文內容,學生可以**發言。)

、分析人物形象。韓麥爾先生是這篇課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怎樣刻畫這一感人形象的?在文中找出相應的描寫,並做相應的批註。也可結合課後練習第二小題。

請以“我從---------中讀出韓麥爾先生是個--------------------------的人。”這樣的句式概括你讀後的感悟。

四、文章哪些地方運用了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在課文中勾畫並點評。

五、品味語言,談談你對下面語句的理解。

1、韓麥爾先生説:“亡了國當了**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大門的鑰匙。”

(**大門比喻什麼?鑰匙比喻什麼?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

2、屋頂上的鴿子咕咕的叫着,我心裏想:“他們該不會也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總結主題

《最後一課》通過阿爾薩斯的一個國小生弗郎士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的人民慘遭異族**的____和對祖國的____,以及爭取祖國**和**的堅定____,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___________。

《最後一課》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2、體會本文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精神,培養對漢語的熱愛。

教學重點:

1通過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

2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此文的背景和對熱愛祖國語言是一種愛國的理解。

教學設想:

首先熟悉小説的故事情節,把握人物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正確區分故事情節的層次和人物思想感情發展的階段,從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分析人物在情節發展中的表現,最後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質,個性特徵以及人物的社會意義。

教學課時:3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字詞、理清小説的基本情節、訓練複述能力、小説的結構及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由奧運會引入愛國**短篇小説《最後一課》

(愛國**包含着榮譽感、自豪感、捍衞民族尊嚴,**完整等情感)

二簡介背景及作者。(見書43頁)

這篇小説是以普法戰爭中法國慘敗,割地賠款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的。選材別出心裁,既沒揭露敵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寫法國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選取一所普通國小中的最後一堂法語課來反映尖鋭的民族矛盾,反映**人民對祖國的眷戀、熱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都傾注在這最後一課中,使小説更具社會意義。都德,法國19世紀下半期的小説家,其小説多以反映普法戰爭為主。

三正字音

祈禱

哽咽

郝叟

懊悔

喧鬧

慘白

四小説常識

1屬於敍事性文學體裁,以人物形象刻畫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環境描寫來反映現實生活的敍事作品。

2分類:按篇幅、容量分長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説。按內容特點分歷史、科幻、愛情、諷刺小説。

3小説要素:人物(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細節描寫來塑造人物)

環境(社會環境:交待時代背景

自然環境:交待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景物、烘托氣氛,表現人物性格、感情

情節(序幕、開端、發展、**、結局、尾聲)

五分析

1解題:

最後一課,是指在普法戰爭法國失敗後,***阿爾薩斯一所國小上的最後一節法語課。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法語教師韓麥爾先生和一名國小生小弗郎士。

2本文線索:我的見聞感受。

3學生複述故事情節,劃分結構。(練習一)

一(1-6)上學路上(開端)表現小弗郎士貪玩,幼稚。

二(7-23)認真上課(發展)表現小弗郎士的吃驚,詫異,到恍然大悟,心裏萬分難受,感情發生變化

三(24-末)宣佈散學(**、結局)師生心相通,忠於祖國,絕不屈服。

4分析第一部分:朗讀、劃出環境描寫,分析其作用。

自然環境描寫天氣畫眉等反映出小弗郎士貪玩、無憂無慮的幼稚心態。

社會環境描寫普魯士兵操練布告牌交待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是普法戰爭中法國**,並設置懸念,布告牌上到底寫些什麼,為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作好鋪墊。

5分析第二部分:對課堂氣氛的描寫的作用。

課堂氣氛與往日的不同

課堂氣氛:(往日)

喧鬧

(今日)偏安安靜靜的

老師態度:罵態度温和

老師衣着:穿禮服,衣着隆重。

人們:神色憂慮,少見的人也都來。

渲染一種嚴肅、莊嚴、悲憤的氣氛。

四、作業:將本文縮寫成一篇兩百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第二課時

要點:1分析小弗郎士,通過理解小説對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等的描寫把握人物形象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一、複述基本情節,要求能體現情節發展的脈胳。

二、閲讀前10段

1、小弗郎士上課途中見到、聽到、想到什麼?文中為什麼不直接從上課寫起?

獨白式的心理描寫,寫出小弗郎士天真好玩、不愛學習、的稚氣性格,但他還能管住自己,戰勝想逃學的念頭,突出他還有一定的意志力,為下文的轉變埋下伏筆。同時也展現他性格中的另一面,一切壞消息又出什麼事,看來稚氣,內心愛憎分明,對敵人還是有一點恨。鐵匠開玩笑,他以為是諷刺自己,所以氣急敗壞地跑進先生的院子裏,説明他有很強的自尊心。

直接描寫小弗郎士的同時,也間接表現先生的嚴厲,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主題,有烘托作用。同時,看布告牌的細節,也巧妙的交代故事的背景。

不直接從上課寫起,而是着意渲染一種和平、明朗、輕快的景色,跟下文的悲劇氣氛形成鮮明對比,使人們的心情反而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學生、壓抑的感覺。

2、這最後一課的上課前與往日不同的原因是什麼?最後一課有什麼特別含義?

通過先生的話點明這最後一課的含義,普魯士**者禁止阿爾薩*、洛林人民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妄圖用這種陰險毒辣的方式**法國人民,韓麥爾先生在這種情況下,連連強調這一課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對學生裝來説,都是最後一課,這樣,最後一課本身就是*侵略者**法國人民的愛國舉動。在悲劇命運的打擊下,小弗郎士埋藏在心靈深處的愛國情、**恨一齊迸發出來。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成段,是為突出

老師的話,在小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鳴和反響。

3聽到韓麥爾先生説今天是最後一堂法語課小弗郎士明白什麼?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變化?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

剛才迷惑不解的現象豁然明白。小弗郎士本來是很貪玩幼稚,現在對再也不能學法語感到惋惜,為貪玩面悔恨,討厭的書變成老友。本來是害怕老師,現在老師的責罰也忘,對老師充滿憐憫、尊敬、愛戴之情。本來還覺得好玩的操練,現在也從心底裏憎恨起來,這些壞傢伙。這段心理活動,表明老師真摯深切的愛國熱情,也通過小弗郎士對老師的感情變化從害怕到,表明孩子心靈上愛國意識正在成長。

4為什麼小弗郎士這一節課特別用心聽?而且都能聽明白?

法國侵略者強行剝奪法國人民學習自己祖國語言的**和**,激起所有人的悲憤和愛國熱情。他們把法語和祖國視為同義詞不達意,愛法語就是熱愛法蘭西祖國,因此他們對**者的恨和對祖國的愛都凝聚在這最後一課,小弗郎士珍視這最後一課,並把學好祖國語言作為愛國的神聖職責,因面產生高度的學習熱情。當老師**時不會,而感到難受,説明有羞恥感。學習文法易懂,説明學習態端正。他特別用心去聽,老師也特別用心教,因而能聽懂。。

5、小弗郎士以怎樣的心情觀察老師,聯想到什麼?

小弗郎士對老師充滿憐憫、尊敬、愛戴之情,因為熱愛法語的老師將不能再教法語。他由字帖想到**,表明他對祖國及祖國語言的深厚感情。由鴿子想到普魯士兵該不會也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語唱歌吧,寫出他心中的愛國情感正在萌發,對侵略者的禁教法語的卑鄙行為的輕蔑和仇恨正在迸發。

6、為什麼小弗郎士永遠忘不這最後一課?(總結)

1小弗郎士本質不壞,2受到老師的影響,3**慘痛的震撼,激發他心中的愛國情感。。

三作業:小弗郎士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請就此發表你的意見,寫一段話。注意要從文章中找根據。

第三課時

要點:分析韓麥爾先生形象。

一複習簡述小弗郎士的感情變化

二分析:韓麥爾先生不僅是一們法語教師,更是一們對祖國充滿熱愛的愛國志士,請找出具體表現。

1、韓麥爾先生穿上禮服上課,體現他對這節課的重視與紀念,來表現他對將要失去國土的敬意。

2小弗郎士沒能答出分詞的用法,老師説什麼?由此可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他出於民族責任感,沉痛地總結教訓:1學生不努力2父母不關心3教師不盡責。總結過去的目的,在於讓學生珍視這最後一課。説學生可憐,是説老師沒教好,學生沒學好,快要做**奴時,還學不好祖國語言,只會給敵人輕蔑。失去民族尊嚴。

3、老師講到法語是對法語有什麼評價?用什麼比喻?這個比喻的深刻意義是什麼?

高度讚美法國語言,強調掌握法語的重要意義。用**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與封鎖,鑰匙比喻法國語言;含義是:掌握祖國語言,可以激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打敗敵人,求得民族的**。

4、上習字課時,老師是怎樣安排的?有什麼用意,產生什麼效果?

忍受着離開服務40多年的本鄉的痛苦,用心教學,寫法蘭西阿爾薩斯等別出心裁的字帖,象徵着阿爾薩*和法蘭西祖國永遠在一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5重點分析最後一部分:這段文字對韓麥爾先生進行哪些方面的描寫?為什麼他聽到鐘聲,臉色慘白?我又為什麼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有神態、語言、動作描寫。鐘聲宣告最後一堂法語課的結束的時間已經到,從此將和祖國的語言告別;而我從先生的臉色中感到他對祖國的愛,對失去祖國的痛苦心情。他的愛國精神,使我覺得他的形象高大,我認識到他不僅僅是一位教師,更是一位愛國志士。慘白不能換蒼白,因為慘白帶感**彩,多指白得厲害,可怕,而蒼白多指病容。

6文中有哪些動詞很好地表現他的思想感情?

轉、拿、使、寫,一連串的動作表現他的痛苦心理,傾注他對祖國的愛、對敵人的恨。7出表現他內心極度悲痛的詞語,簡要分析它的表達作用?

寫大字呆住做手勢,臉色慘白、他哽住。寫出他對侵略者的強烈的憤恨和喪失國土給他的沉重的打擊,表明他具有強烈的愛國感情。一方面表現他對祖國必勝的信心,另一方面表現他面對祖國被佔領的殘酷現實,陷入極大痛苦之中。因為內心激動,悲痛欲絕,泣不成聲,因而哽住。

7使出全身力量這句話,表現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法蘭西**幾個光彩大字,表達韓麥爾先生的心聲,表達他對祖國的熱愛和早日收復國土的強烈願望,也是法國人民愛國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體現,這樣收尾,深化主題,同時意境深遠,給讀者以豐富想象的餘地。

8小結人物形象:

韓麥爾先生既是一位嚴師,也是一位有40多年教學經驗的循循善誘、受人尊敬的老師,是一位把自己的職業和祖國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的***,他熱愛祖國語言,有崇高的愛國情,高度的民族責任感,有戰勝敵人的執着信念。

9小結寫人的幾種方法

(1)把人物放在一個大環境裏寫,表現出特定的環境下人物特有的感情。

(2)把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結合起來,使所見所聞所感融為一體。把行動描寫和心理描寫結合起來。把細節描寫和心理描寫結合起來。

(3)注意細節描寫(極細微的動作,表情,衣飾,等叫細節),本文如小黑絲帽,郝叟的書和大眼鏡,操練軍號聲,金龜子,(用來烘托氣氛,刻畫人物性格,提示主題)

(4)注意場景描寫

三板書

最後一課(短篇小説)

法國

都德

線索:我的見聞感受。

故事情節:(1-6)上學路上(開端)

二(7-23)認真上課(發展)三(24-末)宣佈散學(**、結局)

小説環境:自然環境:風和日麗

社會環境:普法戰爭,法國**

課堂氣氛:嚴肅、莊嚴、悲憤

人物形象:

小弗郎士:貪玩、不愛學習、→→熱愛學習,認真聽課,懊悔過去幼稚不懂事→→懂事成熟、熱愛祖國、痛恨敵人、怕老師→→、同情、理解、敬愛老師。

(抓住心理變化過程來描寫)

韓麥爾先生:有40年教學經驗的循循善誘、受人尊敬的老師,關心祖國命運的***,有崇高的愛國感情。

(穿禮服,批評自責、讚美法語、必勝信念、悲憤散學)

(抓住語言、神態、行動描寫)

《最後一課》教案 篇四

[整體設想]:

《最後一課》這篇小説一直被人們譽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小説將普法戰爭這一重大社會歷史題材濃縮在一所國小最後一堂法語課的場景裏,譜寫了一曲悲壯昂揚的愛國**頌歌,創造了短篇小説藝術的典範,為世界人民廣泛傳誦。第一課時主要引導學生體會文中強烈的愛國**情感,第二課時着重探討小説的藝術特色,本課為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小説背景理解“最後一課”的含義。

2、分析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是怎樣的人,從而感受法國人民在**之際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3、懂得母語和國家之間的關係,樹立熱愛漢語、學好漢語的意識,培養自己的愛國感情。

[教學重點]:

在分析人物形象過程中體會法國人民的愛國情感。

[教學難點]:

1、小弗郎士的情感變化線索。

2、分析韓麥爾先生的藝術形象。

[教學方法]:概括法

討論與點撥法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語言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尊嚴,學習、熱愛民族語言,就是維護國家的尊嚴,是愛國的表現,失去民族語言就等於喪失國土。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你,你再也不能夠學習漢語,每天你掛在嘴邊的普通話不能夠再用了,從今天開始你只能夠用日語交流,那麼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學生髮表感言)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都德的《最後一課》,體會一下國家被佔領,將要失去自己祖國語言的法國人民是什麼樣的感受。

二、瞭解作者及文體知識

1、阿爾封斯都德(1840—1897),法國十九世紀著名小説家。28歲的時候他出版了第一**篇自傳體小説《小東西》,獲得巨大成功。《最後一課》是他短篇小説的**作,這篇小説寫於1873年,當時正是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時期,普魯士隊長驅直入,佔領了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等地區。為了讓當地人民永遠忘記祖國,永遠**這些地方,普魯士*下了一道命令:這兩個州學校,只准教德語,不準再教法語。《最後一課》就產生於這樣的時代背景。

2、本文的體裁為短篇小説,小説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小説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今天我們將主要由分析人物形象入手,體會小説所要表達的情感。

三、整體感知課文,正音正字。

郝hǎo叟sǒu 懊ào悔 字帖tiè

強qiǎng迫 踱duó步 哽咽gěng yè

四、深入探討

1、最後一課的情形和平時有什麼不同嗎?(可從氣氛、學生、老師等角度歸納)(結合課堂實際情況,調動氣氛)

其一,過去開始上課的時侯,總是“一陣喧鬧”的教室,現在“一切偏安安靜靜的”,其二,平時嚴厲的老師,今天卻“很温和”。其三,老師穿**遇到重大事件才穿的漂亮的禮服。其四,後排還坐着好些鎮上的人,特別是郝叟老頭還翻開了一本初級讀本。教室裏有一種嚴肅的氣氛。

2、在整堂課的過程中變化最大的人物是誰?(小弗郎士)

3、在最後一課中小弗郎士對什麼的思想感情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請大家結合課文具體內容從對學習,對老師、對祖國幾個方面來談小弗郎士的變化。(小組討論)

A、小弗郎士本來是一個貪玩、不愛學習的孩子,他總是想着逃課,去找鳥窩,去溜冰,最討厭課本,覺得它們非常討厭,帶着又那麼沉重。而現在他覺得它們都是他的好朋友,捨不得跟它們分手了。

B、以前他覺得韓麥爾先生是個非常嚴厲的人,現在他稱韓麥爾先生為“可憐的人”,開始理解和同情韓麥爾先生,甚至敬仰先生的人格,“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C、對於祖國,作為國小生的小弗郎士一開始並沒有失去國土的悲痛,沒有愛國的意識,看到普魯士兵在操練還覺得比學習有意思,而在最後一堂課上他懂得侵略者的意義,懂得去仇恨普魯士的侵略者,説他們是“壞傢伙”,成長為了一個懂事成熟、熱愛祖國的孩子。

4、是什麼讓本來貪玩的小弗郎士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呢?

是他的老師韓麥爾先生的一言一行教育了他,是**的慘痛巨烈地震撼了他,是最後一課的典型環境感染了他,更是普魯士侵略者對法蘭西人民民族感情的無情傷害促進了他心靈深處愛國**思想的猛醒。

5、看來韓麥爾先生對於小弗郎士的影響非常大。你認為韓麥爾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結合具體內容來談。(學生小組討論)

學生談時提醒:自己思考準備回答的同時注意傾聽同學的發言,進行反駁。

教師調控為三種理解。

a、學生髮言,認為韓麥爾先生

①是一個可憐的人②是一個原先不大負責的人③是一個嚴厲的人④是一個普通的人⑤是個温和而嚴肅的人⑥是一個有勇氣的人⑦是一忠心耿耿的人⑧是一個愛國的人⑨是一個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b、教師調控,**討論三種“見解”。

①韓麥爾是一個普通的人②韓麥爾是一個“可憐”的人③韓麥爾是一個***。

①韓麥爾先生是一個普通的人:

鎮上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師。**常常工作了40年,課堂教學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時還“****”“我不是常常讓你們丟下功課替我澆花嗎?我去釣魚的時候,不是乾脆就放你們一天假嗎?

②韓麥爾先生是一個“可憐”的人:

這是他給孩子們及鎮上的人上的最後一次課,明天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地方。離開他工作40年的地方,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而且再也不能夠教法語了,他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教一節課又一節課,恨不得把全部知識都教給我們。這個可憐的人異常的難受,他一動也不動地瞪着眼看周圍的東西。臉色慘白,話也説不下去。……

③韓麥爾是一個***:

換上禮服,紀念這最後一課,以表示對失去國土的敬意;對自己從前的工作態度進行了反省,對阿爾薩斯人進行了直率的批評;讚美法語,説法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説明語言好比打開**大門的鑰匙;面對即將要喪失的祖國語言內心的極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寫“法蘭西**!”這兩個大字。這些都足以證明韓麥爾先生對於祖國的熱愛。

(在討論中重點放在第③種“見解”。注意最後一部分,韓麥爾先生的語言、神態、動作的描寫。)

最後一部分,作者從人物描寫的哪些方面來刻畫韓麥爾先生?

語言: “我的朋友們啊”、“我——我——”;神態: “臉色慘白”“呆在那裏”;動作:轉、拿、使、寫、靠、做手勢。寫出了他對侵略者的強烈的憤恨和喪失國土給他的沉重的打擊,表明他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感。

(結合討論,有感情的誦讀韓麥爾先生的大段獨白,誦讀課文最後一部分,想象、描述這一精彩的特寫鏡頭,體會其中的情感,掀起課堂教學的**。 )

6、最後一堂法語課上,無論是本來貪玩的小弗郎士還是原本普通的韓麥爾先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者如此深入刻畫韓麥爾先生和小弗郎士的形象想要傳達給讀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

作者藉助於對最後一課的描述,深入的刻畫了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的形象,表達了法國人民對於祖國的熱愛,對於侵略者的仇恨。

五、拓展延伸

1、普魯士侵略者為什麼不讓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的人民學法語了?

因為語言是民族的標誌和象徵,是聯繫人民思想的紐帶,它能夠使人們不忘自己的祖國,****和侵略者**,求得民族的**。普魯士侵略者想讓當地人民永遠忘記自己的祖國,他們好永遠**這些地方,禁止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的人民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妄圖用這種陰險、毒辣的****法國人民。

補充資料:在我們國家也同樣出現過這樣文化侵略的現象,**佔領了我國的東北三省後,為了***人民,***在東北***人學習日語,給*人灌輸自己是****下的滿州人的思想,想從思想上徹底的***人,把*人變為他們的**。當然***的陰險用心並沒有得逞,否則今天我們就不能在這明亮的教室裏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

2、如今,隨着時代的需要學外語變成一種潮流,同學們如何看待學外語這個問題。(學習外語同樣是為了愛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3、如果這最後一節法語課結束前韓麥爾先生讓聽課的人各講一兩句話,請你選擇一個人物,根據他的個性,以他的身份寫出要説的話。

六、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學習了這篇小説,我們明白熱愛祖國就應該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今天我們有不少既熱愛祖國又認真學好語文的好同學,但也有個彆嘴裏喊着愛國,心裏也想愛國,卻並沒有認真學好語文的同學。既然懂了這個道理,今後希望大家以更積極的熱情投入到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漢語的學習中去。

七、佈置作業:

下堂課我們討論這篇小説藝術魅力的另一個方面:藝術特色。同學們可在這方面先作思考。

《最後一課》教案 篇五

第一課時

課前預習

1、瞭解作者及文體知識

①阿爾封斯?都德(1840—1897),法國十九世紀著名小説家。28歲的時候他出版了第一**篇自傳體小説《小東西》,獲得巨大成功。《最後一課》是他短篇小説的**作,這篇小説寫於1873年,當時正是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時期,普魯士**長驅直入,佔領了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等地區。為了讓當地人民永遠忘記祖國,好永遠**這些地方,普魯士*下了一道命令:這兩個州的學校,只准教德語,不準再教法語。《最後一課》就產生於這樣的時代背景。

②本文的體裁為短篇小説,小説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小説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今天我們將主要由分析人物形象入手,體會小説所要表達的情感

2、根據拼音寫漢字

xié________持hǎo________叟chà________異

qí________禱gěng________咽ào________悔

3、解釋詞語

①喧鬧________②詫異________

③思量________④宛轉________

4、朗讀課文,劃分文章結構層次。

課堂學習

導入

瞭解本文背景:1870年7月爆發的普法戰爭是法國發動的。法王拿破崙三世為了阻遏普魯士用武力**德意志各邦的行動,維護法國在歐洲的霸權,故發動了這場戰爭。但不到兩個月,法軍大敗。普魯士**長驅直入,包圍了馬黎。法國*執行****,同普魯士簽訂了屈辱的停戰協定,賠款50億法郎,並把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地區割讓給普魯士。小説寫於1873年,以剛剛結束兩年的普法戰爭為背景,反映了阿爾薩斯**後,當地人民在侵略者強行禁教法國語言時所表現的悲憤情緒和愛國精神

思考:本文標題“最後一課”是什麼意思?

這“最後一課”與平時的課有何不同?

在文中劃出相關語句,完成下表

對比點平時上課最後一課

環境

氣氛

聽者

這些內容都是通過誰的視角來寫的?(理出文章線索)

小弗朗士的老師韓麥爾先生有怎樣的變化?

文中對他有哪些描寫?這是一個怎樣的人?

小弗朗士前後經歷了哪些變化呢?

課堂小結

小説的三要素

課堂鞏固

閲讀語段,完成練習。

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普士兵的號聲——①他們已經收操了。[A]***,臉色慘白,[B]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過。

“我的朋友們啊,”他説,“我——我——②”

但是他哽住了,他説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

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着牆壁,話也不説,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散學了,——你們走吧。”

(1)文中畫線處描寫人物的兩種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2)文中①②兩處破折號的作用分別是()

A.表示解釋説明,語音的延長。

B.表示解釋説明,遞進。

C.表示解釋説明,語音的停頓。

D.表示遞進轉折,語音的延長。

(3)從情節上看,這部分是故事的________

選段開頭寫教堂的鐘聲、祈禱的鐘聲、普魯士兵的號聲,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的含義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使出全身的力量”“法蘭西**”體現了人物怎樣的思想感情?

(7)你是怎樣理解“他呆在那兒,頭靠着牆壁,話也不説”這一舉止和表情的?

課後練習

外婆和鞋

席慕蓉

我有一雙塑膠的拖鞋,是在出國前兩年買的,出國後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狀很普通,就像你在**街頭隨處可見的最平常的樣式:平底,淺藍色,前端鏤空成六個圓帶子,中間用一個結把它們連起來。買的時候是喜歡它的顏色,穿了五六年後,已經由淺藍色變成淺灰,鞋底也磨得一邊高一邊低了。……

你知道我為什麼捨不得丟掉它嗎?

這是個讓生命在剎那間變得非常温柔的回憶。大學快畢業時,家住在北投山上,沒有課的早上,我常常會帶着兩隻小狗滿山亂跑。有太陽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麗簡直無法形容,最讓我快樂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過頭,然後再仔細辨認,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樣了。不過,我沒時間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學回家,隔着矮矮的石牆,看見我的`拖鞋被整整齊齊地擺在花園裏的水泥小路上。帶着剛和同學分手後的那一點囂張,我就在矮牆外大聲地叫起來:

“何方人士,敢動本人的拖鞋?”花園那邊沒有動靜。再往客廳的方向看過去,外婆正坐在紗門後面,一面搖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

“今天下午,我用你們澆花的水管給你把拖鞋洗了,剛放在太陽地裏曬曬就幹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這麼髒的鞋給人笑話。”

以後,外婆每次上山時,總會替我把拖鞋洗乾淨,曬好,有時甚至給我放到牀前。然後在傍晚時分,她就會安詳地坐在客廳裏,一面搖扇子,一面等着我們回來。我常常會在穿上拖鞋時,覺得有一股暖和與舒適的感覺,不知道是院裏下午的太陽呢,還是外婆手上的餘温?

就是因為捨不得這一點餘温,外婆去世的消息傳來以後,所有能夠讓我紀念她老人家的東西:比如出國前夕給我的戒指,給我買料子趕做的小棉襖,都在淚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來了。這雙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邊,捨不得丟。每次接觸到它灰舊的表面時,便彷彿也接觸到曾洗過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皺的手,便會想起在夕陽下的園中小徑,和外婆在客廳紗門後面的笑容。那麼遙遠,那麼温柔,而又那麼肯定地一去不返。

1.結合短文,解釋文中加粗詞語的含義。

①囂張:______________②淚眼盈盈:______________

2.文中承上啟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話概括第3~7自然段的內容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鞋”是一雙怎樣的鞋?用波浪線在文中畫出描寫這雙鞋的句子。

談談“我”為什麼捨不得丟棄這雙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兩處描寫外婆神態的地方,請你找出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外婆去世的消息傳來以後”,“我”的心情怎樣?請寫一段文字描述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那麼遙遠,那麼温柔,而又那麼肯定地一去不返。”這是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説説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都有語病,在原句上改正過來。(2分)

①能否推進素質教育是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之一。

②通過開展校園讀書活動,使同學們的語文素養得到了提高。

3、下面一段話中畫橫線的兩個句子有語病,請在原句上改正。(2分)

①隨着電腦文字錄入技術的應用,使人們逐漸不喜歡用筆寫字了。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的****。我國正在制訂中國小生漢字書寫等級標準,要求學生不僅要會認會寫,還要寫得規範和美觀。②學校也要加強宣傳,提高同學們對漢字書寫的重要性

4、下列語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挪威**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衝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

B.這麼多樹根在大地裏面觸類旁通,吸收着大地母親給予的食糧的供養。

C.對這一轉變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有一位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科學家:鄧稼先。

D.“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這種思維模式,在我們頭腦中已不知不覺地根深蒂固

《最後一課》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掌握通過多角度的細節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寫作技巧。

2、瞭解語言文字的文化屬性,培養規範使用母語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通過多角度的細節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寫作技巧。

教學難點:瞭解語言文字的文化屬性,培養規範使用母語的意識。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2月9日,《咬文嚼字》發佈20xx**馬年春晚中幾處語言使用錯誤,如:將“血脈僨張”中的“僨”fèn誤讀成pēn;歌曲《想你的365天》歌詞寫成:“當看過這世界的每片滄海桑田。”而不知道“滄海桑田”指的是從滄海到桑田的變化,用來形容世事變化巨大,並不是能用“片”形容的真的“田”。

2、有人説語言應當靈活運用,這樣太較真沒必要;有人説,對於語言的運用要嚴謹應當尊重傳統。對此給出自己的觀點和理由。

3、對於祖國語言,我們應當懷着怎樣的態度?學習小説《最後一課》後,你一定會有更睿智的思考。

二、課堂的改變與文章的主旨

1、自讀課文,思考:到學校後,小弗朗士發現這節課與往常相比有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

平時上課 最後一課

教室氣氛一陣喧鬧,街上也能聽到 安安靜靜,不平常的嚴肅悲傷

聽課的人只有貪玩的國小生 還有專心的老頭,前鎮長,郵遞員

韓麥爾先生衣着隨便,緊敲戒尺穿上禮服,十分温和

2、是什麼的外在變化使得小鎮上的人們發生了這樣巨大的改變?

普法戰爭法國戰敗,阿爾薩斯被普魯士佔領並將改教法語為教德語。

3、又是怎樣的內心活動促使鎮上的居民、韓麥爾先生以及班上的孩子表現得如此不同?

鎮上的居民感到悔恨,傷感

韓麥爾先生感到內疚,悲憤

班上的孩子受到教育與感染

歸根結底:強烈的愛國之情。

4、在當時的背景下,韓麥爾老師為什麼還要堅持上好這最後一節法語課?結合文中句子和補充資料,談談你的理解。

(1)亡了國當了**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大門的鑰匙”這句話的理解。

(2)補充資料:

A、法國極端重視保護法語,**幾乎看不到英語標示,法國人也對説英語普遍感到反感與抵制,然而一百多年前法國***佔領**時,就馬上**了**自己的文字,至今**人都在實用法語而無法閲讀自己民族的歷史。

B、古老的以色列兩***前被****滅國,兩千***後的1945年以色列重新建國,馬上**專家研究並大力復興失傳上千年的本民族語言——希伯來語,如今希伯來語重新成為了以色列的**語言。

5、一個民族的語言只是交流的工具嗎?

三、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1、經過這堂不同尋常的法語課,小弗朗士是否也變得不同了呢?

對法語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對老師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對聽課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對德軍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2、小弗朗士與韓麥爾先生都是小説的主要人物,兩人誰更重要?理由是什麼?(發揮的作用)

韓麥爾先生推動了氣氛、教育了眾人、揭示了意義。 居於主動地位

小弗朗士為小説提供了第一人稱視角(便於心理描寫、抒情議論) 居於被動地位

2、韓麥爾先生是小説的中心。這個形象塑造得是否鮮活,決定了整篇小説是否成功。這篇小説是怎樣刻畫韓麥爾先生的形象的。反映出小説創作哪些要點、規律?閲讀書本第六頁知識卡片《小説的細節》作簡要回答。

3、劃出文中對韓麥爾先生的細節描寫,參考課本第六頁的形式對其進行分析。

“---------------------細節表現了---------------------,刻畫了人物-------------的形象。”

5、自讀課文《向*人脱帽致敬》,劃出文中對教授進行的細節描寫,並運用剛才學習的方法進行分析。

四、總結

1、剛才所做的,其實就是如何準確運用祖國語言表達我們思想的練習。練習的意義是什麼,強調對祖國語言規範運用的價值是什麼?在學習完這篇課文後,請從更高的視野思考這一問題,談談你的想法。

2、——語言既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民族思維模式、民族意識、民族文化。

《最後一課》教案 篇七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是一節語文課。也許你聽了心裏不會產生任何波動。是啊,這很平常呀,我們每天都有語文課。那麼老師問你:每天都有語文課,你能感覺到自己是幸福的嗎?你一定會笑話老師,今天這是怎麼啦,可能是神經錯亂了吧。沒什麼感覺呀!我們每天不都是這樣嗎?無所謂幸福不幸福的。學生接受教育學習母語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嗎?可是,有一個小孩卻知道,一個人能**快樂的學習自己國家的語言,該有多麼幸福!因為他被人剝奪了這種學習的**,再沒有機會來學習母語了。他是誰,又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個男孩,他就是法國作家都德的小説《最後一課》中的一個國小生。

二、出示學習任務

1、讀懂小説故事,認識小説人物。

2、學好母語,胸懷祖國。

三、看題目,提信息。看到小説題目,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自己説説。想知道更多,請你讀課文。

四、**讀課文。

1、標出生字詞,自查工具書。先讀通課文。

2、圈出文中人物,把你讀懂的故事講一講。

五、認識探究小説人物形象。

“我”是誰?“我”眼中的哈墨爾先生呢?想了解,想認識,請你細讀課文。

1、用曲線標出文中具體描寫“我”的語句。

2、用橫線標出具體描寫哈墨爾先生的語句文段。

(提示:從描寫人物方法的角度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徵和思想感情。描寫人物常見的方法有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

六、自主學習檢查,學生展示找出的語句、語段。按要求,説説你

瞭解的人物特點。

1、先給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標出的語句。選擇一處説説你的分析,講給同位聽。

2、個別展示。**選擇句子賞析,認識人物。

七、精彩語句品讀。

集中展出小弗朗茨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上思想認識、情感變化的語句。整體認識這個國小生的性格發展。

選取典型語句認識哈默爾先生,體會他的愛國情感。

八、小結課文,分析小説人物的典型性、**性。體會小説作者

表達的思想感情。普通人,愛國心,表現法國人民眷戀母語、熱愛祖國的強烈情感和不屈的精神意志。堅定祖國必勝、民族必得**的信念。

九、梳理收穫與心得體會。這篇小説能讓你深思、給你啟示,説説你的體會。呼籲大家珍惜機遇,珍惜光陰,學好母語、愛我**。

十、拓展延伸。

最後一堂法語課結束了,結束了之後呢?小弗朗茨不會一直坐在教室

裏,哈默爾先生也不能一直痛苦的站在講台上,小説寫完了,可故事還在繼續,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任思緒飛揚。續寫小説故事情節,字數不限。

齊香玲

20xx年4月7日

《最後一課》教案 篇八

教學目的

一、學習通過環境、氣氛和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表情和心理活動等描寫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

二、進行愛國**思想教育,教育學生自覺地抓緊時機學好功課。

教學設想

一、重點和難點:

1、通過韓麥爾先生的語言、動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後悔、悲憤心情,深刻體會他們的愛國**思想。

2 、一些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和某些不易為學生理解的情節(如:為什麼不許教法語,韓麥爾先生為什麼要穿上禮服……)。

3、第一人稱寫法的作用,也是本文教學的重點。

4、文章中重要語句含義的分析和文章中的處處照應則是本文的難點,應加啟發與點撥。

二、教學中要着重抓住:

1.對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動和韓麥爾先生的語言、動作的分析。

2.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朗讀指導,要求讀得有感情,進一步加深感受。

3.注意省略號、破折號以及某些感歎號所表示的意思。

4 聯繫學生實際進行思想教育,端正學習態度。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當*加入世貿、足球圓夢、申奧成功那一刻到來的時候,所有的華夏兒女無不熱淚盈眶,歡呼雀躍。為什麼?因為我們流淌着一樣的民族熱血,擁有着一樣的民族感情,熱愛着擁有同一個名字的祖國。愛國**包含着榮譽感、自豪感、捍衞民族尊嚴與**完整等情感。可你們是否知道,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也是愛國的表現,特別是在*遭侵犯、國土遭踐踏的時候,這種感覺才最強烈。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法國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説〈最後一課〉。(板書課題)

二、介紹作者和時代背景

都德(1840~1897),法國19世紀的著名小説家,畢生從事創作,寫過一百多篇小説。他的早期**作品有長篇自傳體小説《小東西》。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以後,都德應徵入伍,後來曾以戰爭生活為題材,創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圍》(收在現行的高中課本中)、《最後一課》等。《最後一課》是他的短篇小説**作。

1870年,普魯士入侵法國,爆發了普法戰爭。但由於法國*當時執行了一條****路線,戰爭失敗後簽訂和約,把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州割讓給普魯士。普魯士*佔領後,為了讓當地人民永遠忘記祖國,自己好永遠**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這兩個州的學校只准教德語,不準再教法語。《最後一課》這一短篇小説反映了當時的時代背景。

從普魯士隊伍佔領法蘭西國土的那一刻起,法蘭西人民就奮起反抗。法國作家都德也參加了這場戰爭,並以**後的阿爾薩斯的學校被迫停教法語改教德語為題材,通過最後一堂法語課的描述,表現了法國人民對祖國的熱愛,對侵略者的仇恨。

三、感知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請學生談談讀了課文之後的感受。

四、合作探究:

1、歸納內容

2、小弗郎士是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具體語句來談。明確:上課前:怕老師、貪玩、無知、幼稚、討厭學習,但有自制力。(1-3段)上課時:詫異、懊悔、難受,喜歡學習,覺得老師是可憐的人。(12、14、15、17、20、23段)下課時:具有了愛國感情(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3、什麼原因使他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他自己本質不壞;即將失去國家,對失去的美好事物的眷戀之情;在韓麥爾先生及小鎮上居民沉痛心情的感染下,處在一個帶有濃厚愛國**的氛圍中。

4、在小弗郎士發生變化的因素中,韓麥爾先生起着一個重要作用,他也是都德着力要刻畫的一個主要人物,那作者是怎樣刻畫的呢?結合具體語句回答。

外貌描寫(10段)神態描寫(22段)動作、語言描寫(11、18、19、20、24-29段)

5、小説正是藉助這兩個主要人物的形象,傳達了法國人民深沉的愛國之情。而人物描寫的幾種方法值得我們寫作時注意的:(1)把人物放在一個大環境裏寫,表現出特定環境下人物特有的感情。(2)把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結合起來,使所見所聞所感融為一體。(3)把行動描寫和心理描寫結合起來。(4)把細節描寫和心理描寫結合起來。注意細節描寫。(5)注意場景描寫。

五、質疑解疑:

學生合作,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並把有價值的問題提出交給全班討論。

**:1、15節為什麼説韓麥爾先生是可憐的人呢?

討論後小結:韓麥爾先生身為法國人,卻不能教法語,辛勤地工作了40多年,卻要被無辜地趕走,這實在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事。小弗郎士對韓麥爾表示了深切的敬、愛,但又豈只是敬愛呢?裏面還摻雜着共同的遭遇互相同情等複雜的感情。

2、第18節裏的省略號表示了什麼意思?

討論後歸納:韓麥爾先生想到普魯士侵略者還可能説出更多的侮辱法國人的話,心情十分沉重,很不願意再想卞去,所以省略了。

3、第19節中的省略號又是表示什麼意思呢?

討論後歸納:韓麥爾先生責備自己過去沒有盡到責任,説到這兒,感到十分內疚、痛心,一時説不下去了,所以用上省略號,這表現了他對教育事業的負責。

4. 亡了國當了**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大門的鑰匙。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答案:亡了國當了**,如何牢記祖國語言就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就會隨時激發愛國心和對敵人**的意志,永遠不會忘記為恢復國土爭取**、**而**,所以説這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的鑰匙(這是一個隱喻)。

5、為什麼小弗郎士今天聽講會全都懂,感到挺容易?

討論後歸納:小弗郎士受到了強烈的愛國**教育,知道了學好祖國語言的重要,自覺要求學好語文,聽得特別細心,所以會全都懂得,感到挺容易。先生是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一下子塞進學生的腦子裏去,小弗郎士又何嘗不是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該學的祖國語言都學好呢!

結合學生實例,指出:這篇小説告訴我們,熱愛祖國就應該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認真學好祖國語文,正是熱愛祖國的一種具體表現。今天我們有不少既熱愛祖國又認真學好語文的好同學,但不是也有個彆嘴裏喊着愛國,心裏也想愛國,卻並沒有認真學好語文的同學嗎?學了這篇小説,懂了這個道理,我們就一定要以愛國**思想為動力,積極自覺地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同時,還要分秒必爭地認真學好一切科學知識。

6、什麼説:韓麥爾先生是個可憐的人?

教師小結:韓麥爾先生身為法蘭西人,但卻不能教法語,他辛勤工作了四十年,由於普魯士的入侵,被無辜地趕下講台,不能再教祖國的語言。這實在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事,韓麥爾先生身着莊重的禮服來告別講台,既表現了他強烈的愛國**感情,也強烈地刺激與調動了小弗郎士的愛國**激情。小弗郎士對韓麥爾表示了深切的敬、愛,豈只是對老師的敬愛,裏面更包含了共同遭遇互相同情等複雜的感情。是以愛國**感情為基礎的。這是第二部分的第二層。

7、怎樣理解韓麥爾説的“總要把學習推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

教師小結:明天總是有的,“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拖到明日的結果是連自己祖國的語言都不會説,不會寫,而且由於普魯士隊伍的入侵,將失去了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的**與**。這當然是最大不幸,這裏表現了韓麥爾先生十分沉痛的心情。

8、怎樣理解“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教師小結:這是韓麥爾先生針對侵略者禁教法語而説出的話,包含着熱愛祖國語言、熱愛祖國的深沉感情。

9、一節中有“字帖”“金甲蟲”“鴿子”等描寫,體會一下這些描寫的表現力量。

教師講解:韓麥爾先生有意地把字帖上全部寫**法蘭西、阿爾薩斯,意思是阿爾薩斯永遠屬於法蘭西,絕不屬於普魯士;這些字帖成了飄揚在孩子們心上的**。因此習字時也就格外地專心,教室裏安靜極了,只是鋼筆在紙上沙沙地響。很容易使人“分神”的金甲蟲來“光顧”,連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多麼專心致志!還有小弗郎士對“鴿子”叫聲、產生的聯想,是表現了一個兒童對入侵者的仇恨與諷刺。

10、“忽然”一詞在課文中是什麼意思?

教師小結:説明大家感覺這一節課過得非常快,不知不覺中又到了散學的時間了。

11、了鐘聲、號聲為什麼韓麥爾先生臉色慘白?

教師小結:鐘聲顯示着最後一課的結束,號聲,暗示着德語要替代法語,這都宣告了阿爾薩斯人民將和自己民族的語言,自己的祖國告別,這兩點對韓麥爾是沉重的打擊。“臉色慘白”是他內心痛苦已極的表現。

12、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具有什麼表現力量。

教師小結:通過上最後一課,小弗郎士對先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看到了先生熱愛祖國的拳拳之心,看到了先生對法蘭西民族的痛苦思索,看到了先生對自己的深刻自責,以及法蘭西語言永存、**屬於法蘭西人民的堅定信念,因此,他敬仰先生的人格,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過。

13、──我──”這兩個破折號該如何理解?這句話該怎樣理解?

教師小結:從語言形式上看,這兩個破折號表示聲音哽住了,説不下去了。從文章的內容上看,是“此處無聲勝有聲”。韓麥爾先生離別講台的那一刻殘酷地來到了,心情悲憤,百感交加,語言難以表達沉痛的心情,兩個破折號則可以:含蓄、全面、深刻地包容一切。

14、理解“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和寫出的“法蘭西**”

教師小結:這像一個特寫鏡頭。先生與學生的分別是如此悲壯,這時他一定有不少的話要説,卻又激動得説不出來,他的感情無法自抑,因此把種種感情集於筆端。“使出全身的力量”,好像使我們看到了感情的流向,這些感情熔鑄成兩個大字:法蘭西**!

“法蘭西**”,有兩層意思,首先是堅信法蘭西必勝,激勵人民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再有也是韓麥爾先生愛國**的集中表現。

15、在上學路上,小弗郎士見到了普魯士士兵的操練,廣告牌等等,這些描寫在小説中起什麼作用?

教師小結:這叫做場景描寫。這場景描寫實質上就是當時社會環境的描寫,它告訴我們故事發生的背景,“最後一課”就是在那個時代、社會的條件下才會出現的,揭示了悲劇性的最後一課產生的根源。場景描寫,語言乾淨、簡潔、寥寥幾筆,勾勒了故事發生的典型環境。

六、體驗反思:

“最後一課”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發生的,因此,他能充分地體現被佔領人們的愛國精神。可是有人説,在和平生活的環境裏,我們談愛國**,我們要表達愛國感情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果真如此嗎?那麼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應該怎樣表達愛國的情懷呢?

七、佈置作業 :

1、練習三

2、作業本

3、想小弗朗士上完了最後一課,在回家途中再聽到和看到剛才的景物時的感受(包括操練和布告牌),寫一段一百字左右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