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最後一課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8.57K

最後一課教案(精品多篇)

最後一課教案 篇一

角度之一:對韓麥爾先生的描寫

小説的主要人物是韓麥爾先生。作者在文章中濃墨重彩,細緻入微地描寫了這位燃燒着愛國熱情的老教師。上課前,他挾着大鐵戒尺,在教室裏踱來踱去,穿着節日的禮服,稱學生們為孩子們,這一切藴含了一個教師對即將分別的工作、即將分別的學生的深情。小弗郎士回答不出問題時,他責備阿爾薩斯人不珍惜“今日”,責備做父母的不重視孩子的學習,責備自己工作不負責,這是多麼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啊!上課,他全身心投入,教語法課、教習字課、教歷史課,最後還教初級班拼音,他簡直是一架不會疲倦的機器。上課結束時,他慘白的臉色、被哽住的語言以及那寫字和揮手的動作,表現出他作為一個愛國志士的悲憤心情。

教學方法與過程:

一、學生瀏覽全文,找出描寫韓麥爾先生語言的語句;

二、找出描寫韓麥爾先生肖像的語句(穿着、神情);

三、找出描寫韓麥爾先生動作的語句。

角度之二:小弗郎士的變化

小弗郎士也是小説的主人公,全文以他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穿起了一串閃耀着愛國主義光芒的“珠子”。文章對小弗郎士的心理變化,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工筆細描;

a.對普魯士兵:(操練有趣)幼稚→→(知道布告牌上的內容)壞傢伙→→(強迫鴿子説德語)仇恨、輕蔑;

b.對老師:(遲到)怕罵→→可憐→→崇高;

C.對學習法語:討厭(想逃學、畫眉的歌唱,普魯士兵的操練,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得多)→→懊悔(曠課找鳥窩、溜冰)→→難受(願花任何代價換得熟練地背分詞)→→細心聽課。

教學過程和方法:教師提示三個方面,讓學生找出相應的語句,進而用詞語概括,顯示出小弗郎士思維變化的過程。

角度之三:主題的表現

文章的主題是表現法國人民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最後一課,這個小小的生活側面是怎樣表現這樣一個重大主題的呢?

一是社會背景的巧妙安排,把小的事情置身於大的背景中。這樣老師嚴肅認真地教課,下面的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就閃射出了愛國主義的光芒,

二是人物的精心安排,以點帶面、以實襯虛。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讀者可以從最後一課聯想到法國人民的其他愛國義舉。在最後一課中,作者安排了“郝叟等鎮上的人物”,這樣最後一課中的人物就有了一定的代表性,由一鱗半爪可以想見全龍。

三是真實感人的細節描寫。郝叟的大眼鏡,拼讀字母時古怪的聲音,同學們上習字課時安靜的氣氛。另外還有一些描寫韓麥爾先生和小弗郎士的典型細節。

教學過程和方法:

一、找出交待社會環境的語句,提問:不要這些語句行不行?

二、不寫郝叟等鎮上的人行不行?

三、讀罷全文,説説印象最深的細節。

四、指導學生朗讀感人的細節描寫部分。

最後一課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瞭解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以及採用第一人稱所起的作用。

2、領會本文所表現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材分析

《最後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寫的一篇短篇小説。這篇小説重點寫法國阿爾薩斯地區被德國普魯士軍隊佔領以後,侵略者強迫當地學校改教德語的事件。最後一課,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典型環境,因為從此以後學校裏不許再教法語了,小孩從此要學習異國統治者的語言,接受異國文化。這是侵略者在軍事佔領以後進行的文化侵略。作者在這裏把一個國小校裏的一堂課的意義提高到向祖國告別的高度,使這一堂課的任何場景、細節都具有了莊嚴的意義。

小説在藝術上有兩個值得特別注意的地方。

一是巧妙的敍述視角。作品的主題十分嚴肅,但對這一主題的表現卻選用了一個巧妙的角度。作品原來還有一個副標題是“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孩子的自述”。作者選擇一個淘氣調皮的男孩作為主人公,通過他帶着些無知而稚氣的口吻,以他心理的變化,間接地寫阿爾薩斯地區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對侵略者無聲的抗議,表現出他們對祖國的戀戀深情。小主人公在這堂課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讀者也受到了感動。

二是生動的人物、場景、細節、心理描寫。小説精心運用了大量描寫,表現人們在最後一課上的種種反應,其中着墨最重的是韓麥爾先生。

教學設想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在向學生傳播新知識的同時,應考慮到教學對象原有的知識基礎,有針對性確立重難點。對剛上七年級的學生來説,整體感悟一篇較長的文章有一定的難度,根據這個情況,我確立以下的教學的重點、難點。

1、小弗朗士在最後一課前後的變化,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愛國感情。

2、《最後一課》的情形與平時上課不一樣的具體表現

難點:文章中重要語句含義的分析和文章中處處照應是本文的難點,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加以啟發和點撥。

[重點難點]

1、重點:結合上下文理解一些語句的特定含義。

2、難點:把握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的性格特徵,探究語言、行動、心理描寫的作用。

[教學時數] 二教時

第一教時

一、導入

1、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語言,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尊嚴。學習並熱愛本民族的語言,這也是愛國主義的一種具體表現。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就是一篇愛國主義題材的文章《最後一課》。(板書課題、作者,並簡介作者)

2、這篇文章同學們都預習了,誰能説説,小説為什麼取名為“最後一課”?

3、補充交代故事背景

介紹小説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這篇小説寫的是普法戰爭中發生的故事。普法戰爭是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挑起的。他為了阻止普魯士用武力統一德意志,維護法國在歐洲的霸權,發動了這次戰爭。結果,法軍大敗,拿破崙三世也率軍向普魯士投降了。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侵入巴黎,迫使法國資產階級政府割地賠款。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割讓給普魯士了,普魯士政府不準這兩個地方繼續學法語。這篇小説寫的就是韓麥爾先生給學生教最後一堂法語課的情景,所以取名為“最後一課”。

二、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複述故事。

三、指導學生學習第1——6段。

閲讀1—6段,考慮這麼一個問題:從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表現和心情,看出小弗郎士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討論交流、明確:

從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表現和心情,看出小弗郎士是一個貪玩,不愛學習,不懂事,但還能管自己的孩子。貪玩不愛學習表現在經常遲到,那天又去得很晚,他怕韓麥爾先生罵他,因為分詞連一個也説不上來。他想就別上學了。不懂事表現在他聽到畫眉在唱歌,看到普魯士兵在操練,認為“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能管住自己表現在急忙向學校跑去,對布告欄內貼出的佈告也無心去看。

四、指導學生學習第7—10段,思考問題。

小弗郎士趕到學校後,發現學校和課堂裏出現了哪些異乎尋常的情況?這些情況説明了什麼?

小弗郎士發現學校和課堂裏出現了以下異乎尋常的情況:

1、學校一反常態地寂靜;2、老師不同一般地温和;3、教師意外地穿着禮服;4、教室裏竟然坐着許多鎮上的人,整個教室裏有一種不平常的嚴肅的氣氛。

這些情況説明,這堂課很不一般,暗示着這是“最後一課”。

五、指導學生學習第11——16段。

提問:韓麥爾先生宣佈壞消息時,連用兩個“最後”,這表現了他怎樣的心情?朗讀時語氣是否應該有區別?這時,小弗郎士的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麼有這些變化?

韓麥爾先生宣佈壞消息時,連用兩上“最後”,這表現了他當時的複雜心情。“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了”,這裏的“最後”二字,表現了韓麥爾先生沉痛而又憤慨的心情,他為再不能教法語課而沉痛,他為侵略者不準法國人學本國語言而憤慨。“最後”二字要讀出沉重的證據今天是你們最後一堂法語課,我希望你們多多用心學習。”這裏的“最後”二字,表現了韓麥爾先生沉痛卻又充滿希望的心情,他為再不能上法語課而沉痛,他又為上好這最後一堂法語課而充滿希望。

這時,小弗郎士的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他為再不能學法語而感到“心裏萬分難過”,他知道恨“那些壞傢伙”了,他懂得珍惜他的這“最後一堂法語課”了。其次,他為過去沒有認真學習而懊悔。過去對課本、對老師,他覺得“那麼討厭”,現在都像“老朋友”,捨不得跟它們分手了。”再次,他明白了老師穿禮服和鎮上那些老年人坐在教室裏的原因,他對老師產生了同情和敬意。總之,小弗郎士似乎一下子長大了,成熟了,這是因為這時他把自己與“祖”聯繫在一起了,是由於愛國的激情促成了他這些變化。

六、佈置作業

課後練習二

第二教時新課 標第 一網

一、繼續學習課文

1、指導學生學習第17—19段。

提問:韓麥爾先生在上最後一課時,講了哪些話?內容可以概括為哪幾點?關於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和“語言是鑰匙”這兩處,有什麼深刻含義?

學生討論明確:

韓麥爾先生講話的內容大致是:⑴宣佈“最後一課”。⑵指出因循怠慢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批評家長並檢討自己對孩子們的學習不夠關心。⑶指出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永遠別忘了它。並説,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記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韓麥爾先生批評阿爾薩斯人因循怠慢的習性,批評他們不奮發、不爭氣,以致當了亡國奴。“亡了國……鑰匙”,意思是如果牢記祖國的語言,就會永遠記住自己的祖國。就會激發起愛國熱情,就會為恢復國土和維護民族尊嚴而鬥爭。這些話,都反映了他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2、指導學生學習第21段。

提問:小弗郎士在習字課上產生了哪兩個聯想?這有什麼意義?

學生討論明確:

小弗郎士在習字課上產生了兩個聯想:⑴字貼像小國旗。⑵鴿子叫聲。第一個聯想表現了小弗郎士天真的熱愛祖國的深情,第二個聯想表現了小弗郎士對敵人強迫法國人學德語的憤慨和諷刺。

3、指導學生學習第24—29段。

提問:課文怎樣描寫韓麥爾先生下課時的悲憤心情和表現的?他為什麼要寫出“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大字,小説為什麼以韓麥爾的一個手勢結尾?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課文是這樣描寫韓麥爾先生下課時的心情和表現的:首先寫鐘聲和號聲響了,這標誌着最後一課的結束。再寫韓麥爾先生站了起來,臉色慘白,哽咽得説不出話來。最後寫韓麥爾先生奮筆疾書“法蘭西萬歲!”,然後呆在那兒,頭靠着牆壁話也不説,只是用手勢表示這“最後一課”的結束。

韓麥爾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法蘭西萬歲!”幾個大字,這個情節有深刻的意義。這幾個字是韓麥爾先生講完最後一課給他的學生們的臨別贈言,也是這位愛國者的心聲,是所有法國人民的心聲。這一悲壯的行動,表達了一種堅定而崇高的信念:法蘭西人民是不可戰勝的。因此,這幾個字是這篇小説主題的昇華。小説以韓麥爾先生的一個痛苦的表情和手勢結尾,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二、口頭練習

把上習字課那段改為第三人稱寫法,再與原文比較一下,説説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有什麼好處?

1、學生準備。

2、提問檢查。

3、補充講解:本文是從小弗郎士的角度,以小弗郎士的口氣來寫的。通過小弗郎士的所見、所聞、所感,既表現了小弗郎士這位法國兒童在失去國土後精神世界的變化,又真實而具體地刻畫了韓麥爾先生這位愛國者的動人形象,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憤恨,有力地表達了這篇小説的愛國主義的主題。小弗郎士的帶有兒童的稚氣的敍述,使讀者感到特別親切、真摯、動人。

三、小結

這篇小説以普法戰爭為背景,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國小生小弗郎士在“最後一課”中的見聞和感受,表現了韓麥爾先生等法國人民在國土淪亡時的悲憤心情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佈置作業

課後練習四。

附板書:

小弗郎士

貪玩、調皮搗蛋、不遵守紀律、馬虎、不認真學習、不愛學習、怕老師、幼稚不懂事,後來由於這是最後一課變成一個愛學習、同情理解老師、懂事成熟、熱愛祖國的孩子。

韓麥爾先生平時是一位嚴厲的老師,關鍵時候表現出莊重、無畏、深情,以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們心靈深刻的影響,是一位恪盡職守、道德高尚的教師的形象。

《最後一課》的教案 篇三

課前預習:

1. 瞭解作者及本文背景資料(普法戰爭)

2. 自主閲讀,整理生字生詞。

相關課程標準:

“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

教學目標:

1、理清小説情節發展。

2、理解課文中小弗朗茨的心理描寫

3、分析哈墨爾先生形象。

4、環境描寫的作用

評價任務:

1. 複述課文故事

2. 對人物形象有自己的初步認識

3. 對小説的文體知識有初步瞭解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由“人生中的第一次與最後一次”為話題,讓學生談一下自己的人生感悟,教師簡單點評,歸納引導:我們的人生有許多的最後一次,在19世紀的法國,有一名國小生,他的最後一節法語課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瞭解一下。

二.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學生根據預習介紹作者及背景,教師簡單補充:都德,法國十九世紀的著名小説家,畢生從事創作,寫過一百多篇小説。1870年,普魯士人侵法國,爆發了普法戰爭。但由於法國政府當時執行了一條賣國主義路線,戰爭失敗後,簽訂和約,把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州割讓給普魯士。普魯士政府佔領後,為了讓當地人民永遠忘記祖國,自己好永遠統治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這兩個州的學校只准教德語,不準再教法語。《最後一課》這一短篇小説反映了當時的時代背景。

三.簡要地講述全文大意,弄清全文脈絡,並提出自己的意見,然後老師歸納。

明確:本文寫了阿爾薩斯某一小鎮上接到不準再教法語的通知後,當地人民深感亡國的痛苦,在國小校裏上最後一次法語課的情景。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6),寫小弗朗茨在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

第二部分(7-23),寫哈墨爾先生講授“最後一課”的情景和小弗朗茨對平時不用功的悔過。

第三部分(24-文末),寫“最後一課”結束時,哈墨爾先生的異常表現,突出了他的愛國精神。

四:整體感知

1. 文章主要寫了那些人?主要任務是誰?

學生回答:哈墨爾老師、小弗朗茨和以霍瑟為代表的鎮上的人。哈墨爾是主要人物,小弗朗茨是線索人物。

五.師生共同研討學習

1.複習小説三要素、人物描寫方法等知識。

學生回答,教師強調

2. 再讀課文,分析小弗朗茨的`人物形象。

學生自讀課文,從文中標畫出人物描寫的具體語句,按照以下句式分析:……一句是……描寫,體現了XX……的特點。

提示:先分析小弗朗茨人物形象,要按照故事發展的先後來分析,以體現人物性格的變化。

明確:具體語句省略。主要是心理描寫。人物形象:幼稚、貪玩-疑惑、詫異-難受、懊悔-悲憤、懂事。

3、分析哈墨爾先生人物形象。

(1)討論:作者描寫哈墨爾先生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明確: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外貌描寫:……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神態描寫:“哈墨爾先生坐在椅子裏,一動也不動,瞪着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裏的東西都裝的眼睛裏帶走似的”這寫出了哈墨爾先生對畢生從事的教育事業的無限留戀,對祖國故土一往深情的熱愛。動作描寫:……充分地表現了他愛祖國、恨敵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愛國主義感情推到了最高峯。語言描寫:……充分地表現了他崇高的愛國主義感情

(2)討論:在《最後一課》中,哈墨爾先生的感情有怎樣的起伏變化? 上課一開始,他用“柔和又嚴肅”的語調説話。“柔和”表明他對祖國、同胞、學生的滿腔深情;“嚴肅”説明亡國的悲痛。當課上小弗朗茨背不出書來的時候,他不責備學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帶着內疚的心情勇敢真誠地作自我批評,痛心地檢查自己的過錯,表現了高度的責任感和深厚的愛國熱情。接着,又深情地讚美了祖國的語言,讚美了祖國。當學生專心書寫的時候,他又陷入了沉思,體味着深沉的亡國之痛。當“最後一課”結束時,他盡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憤。“深情、悲痛——思索、內疚——沉思、悲憤”是哈墨爾先生感情的變化,從中藴含着他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無比的痛恨。

4.環境描寫在本中的作用。

(1)找出序幕中的兩處環境描寫:明確:“天氣那麼暖和,那麼晴朗!”“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後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這是本文中小弗朗茨早晨出門時所見到的場景,包括了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點明瞭《最後一課》的具體時間和時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會環境描寫,它真實而又十分簡練地交代了國土已被侵略軍所佔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殘酷的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看見許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這一環境描寫又表明什麼?明確:布告牌上貼着的雖然只是一張公文,但它威力極大,逼迫人們不得不法執行和就範。也正是它,才直接導致了《最後一課》。

(3)課前的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明確:烘托出《最後一課》嚴肅、莊嚴、悲憤的氛圍,又進一步加深懸念。

(4)“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着”描寫的作用?明確:鴿子是和平的象徵,表現出小弗朗茨對被迫不能學習祖國語言的悲憤,對和平、自由的渴望。

(5)教室和哈墨爾先生小院的描寫有什麼作用?明確:表達出這位教了四十年法語的老師對這最後一課的眷戀,對將要失去祖國語言的難捨。

六:課堂小結,達標測試

1、找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緊扣學習目標)

2、達標測試

七、利用多媒體出示達標測試題目,學生獨立完成。

閲讀下列各段文字,按要求答題

1、他説,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棗最明白,最精確;又説,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裏,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這段話採用了哪種修辭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段話有什麼深刻含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語法課完了,我們又上習字課。那一天,哈墨爾先生髮給我們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麗的圓體字:“法蘭西”,“阿爾薩斯”,“法蘭西”,“阿爾薩斯”。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裏飄揚。個個人那麼專心,教室裏那麼安靜!只聽見鋼筆在紙上沙沙地響。有時候一些金甲蟲飛進來,但是誰也不注意,連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們正在專心畫“槓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國字。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着,我心裏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這一段有幾處細節描寫。請分析這些細節描寫的作用。

⑴ 寫掛在鐵桿上的字帖,烘托了一種什麼樣的氣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飛進來的金甲蟲沒有影響孩子們專心畫“槓子”,這反映了孩子們怎樣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小弗朗茨對鴿子叫聲所引起的聯想,有什麼深刻含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哈墨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我的朋友們啊,”他説,“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説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着牆壁,話也不説,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散學了,——你們走吧。”

(1) 小弗朗茨為什麼感到先生形象高大起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寫完之後,“他呆在那兒,頭靠着牆壁,話也不説。”怎樣理解哈墨爾先生的舉止和表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最後一課》是一篇傳統篇目,一篇有着深刻教育意義的小説。在教學設計中,我緊緊扣住小説的文體特點,抓住小説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把這作為本課的教學依據和重點,讓學生從人物描寫入手,抓住人物形象作為全文學習的主任務,理清情節,理解環境描寫作用,效果較理想。

《最後一課》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

一 學習本文通過環境氣氛以及人物的語言、行動等描寫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寫作方法。

二 體會關鍵語句的深刻含義。

三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學生自覺地抓緊時間學好功課。

教學設想:

一 安排三課時。

二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通過韓麥爾先生的語言、動作以及小弗郎士的後悔、悲憤心情,深刻體會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

2、一些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和某些不易為學生理解的情節。

3、第一人稱的寫法。

三 教學中注意抓以下幾個問題:

1、對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和韓麥爾先生的語言、動作的分析。

2、注意朗讀指導,通過朗讀要求學生加深感受。

3、聯繫學生實際進行思想教育,端正學習態度。

四 預習:

1、讀課文,能簡要講出全文大意。

2、能按上學途中、上課之前、上課經過、宣佈散學,分成四段。

3、正音正字。

4、提出不懂的問題。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 介紹作者及時代背景。

二 檢查預習情況,掌握全文脈絡,瞭解全文大意。

三 把握全文的結構。

教學步驟 :

1、介紹作者及時代背景。

2、檢查預習的詞語(指名學生為帶點字注拼音,並解釋)。

鋸踱挾皺督叟攤曠懊隸鑰

匙哽賺戴懲祈詫

婉轉:這裏指鳥聲抑揚動聽。

踱來踱去:慢步行走。

詫異:覺得十分奇怪。

哽住:聲氣阻塞。

思量:想念;記掛。這裏指考慮。

慘白:形容景色暗淡。

3、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朗讀1──6節,並作指導:

(1)“那麼……那麼……”“婉轉”“操練”“多”“管住”“跑”要讀重音,這兩節要讀出歎賞、興奮、感興趣的語氣。

(2)第4節中的破折號表示追憶中斷,語氣轉換,讀時要略作停頓,並讀出破折號前後不同的語氣。

(3)在心裏思量的話要輕聲讀,喊的話該在句子末尾略為拖長。

4、引導學生理清本文脈絡,把握本文結構。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本文可分幾部分?

組織學生討論並交流。

教師總結:(先讓學生簡要地講述全文大意,並提出分段意見,然後由教師歸納。)

本文寫了阿爾薩斯某一小鎮上接到不準再教法語的通知後,當地人民深感亡國的痛苦,在國小校裏上最後一次法語課的情景。全文分四段:第一段(1-6節)上學路上;第二段(7-10節)上課之前;第三段(11-23節)上課經過;第四段(24-29節)宣佈散學。

5、作業 :

①抄寫詞語:捂 詫異 哽 祈禱 喧鬧 郝叟 踱

②説説下列各組詞義有什麼不同:

平靜 推開 操練 視察 肅靜 攤開 鍛鍊 視察

③閲讀體會課文1至24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讀講第1-23節,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見聞;韓麥爾先生的語言、行動描寫;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及感情變化。

教學步驟 :

1、學生朗讀1-6節,引導學生注意思考“我”在上學路上所見所聞。

提問:“我”為什麼會想到“別上學了”?

學生讀課文、討論、交流。

教師歸納:文中“況且”是連詞,用來進一步説明情況,這裏表示一共有兩個原因。小弗郎士這天遲到了,怕老師責罵,還怕老師檢查功課,因此想到了逃學。另外,野外的景色又是那麼吸引人。“連……也……”這個句式強調最起碼的條件也達不到。

讀課文,教師指導:

①“那麼……那麼……”“婉轉”“操練”“多”“管住”“跑”都要讀重音,這兩節要讀出歎賞、興奮、感興趣的語氣。

②第4節的破折號表示追憶中斷,語氣轉換,讀時要略作停頓,並讀出破折號前後不同的語氣。

③在心裏思量的話要輕聲讀,喊的話該在句子末尾略微拖長。

提問:沿途有哪些景色吸引了小弗郎士?有哪些地方寫了小弗郎士還能管住自己?

教師歸納:

①寫了上學途中的情景,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

②普魯士士兵操練和兩年來一直有壞消息,這就巧妙地暗示了時代背景。

③許多人圍觀新的佈告,但究竟出了什麼事卻未直接寫出;這使讀者產生懸念,吸引讀者急於讀下去。

2、讀7-10節。

教師提出思考題:

① 學校氣氛與往常有哪些不同?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這一部分通過對比寫了教室不平常的嚴肅氣氛。這氣氛使小弗郎士吃驚,也引起讀者的疑問,引人入勝,使小説有了一個好的開端。同時,也告訴讀者,人們對最後一課多麼重視,為下文作了必要的準備。

3、講讀11-23節。

學生讀第11節。

教師提問:韓麥爾先生講話中用了兩個“最後”,你覺得這表現了他怎樣的心情?韓麥爾先生講話的態度“又柔和又嚴肅”,對誰柔和,為什麼嚴肅?

指導朗讀:讀韓麥爾先生的話,語氣應沉痛憤慨,柔和而嚴肅。把重音放在“最後一次……德語……明天……最後一堂……多多用心”。

4、講讀12-16節,有感情地讀12-16節。

提出思考題:小弗郎士心情是怎樣變化的?文中為什麼説韓麥爾先生是“可憐人”?

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

小弗郎士心情變化:憤激──難過──懊悔──對祖國語言的熱愛──對老師的愛戴。

韓麥爾身為法國人,卻不能教法語,被無辜趕走,令人痛心。小弗郎士對老師深切地敬愛,同時還摻雜着共同的遭遇互相同情等複雜的感情。

5、指名讀18、19節、20節。

討論:(體會重點句的深刻含義)

① 為什麼説“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

②“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③為什麼小弗郎士今天聽講會全都懂,感到挺容易?

教師歸納:

① 明天永遠沒完,拖的結果是連祖國的語言都還不會説,卻已經失去了學習祖國語言的權利。表現了十分痛苦的心情。

② 如果牢記祖國語言,就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就會激發愛國心和對敵人鬥爭的意志,不會忘記恢復國土,爭取自由,所以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③ 小弗郎士受到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自覺地努力學習,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該學的祖國語言都學好。

6、講讀21-23節(連讀21-23節)。

提問:作者通過哪些方面描寫專心寫字的?初級班的郝叟老頭認真學拼音,感情激動,聲音發抖。小弗郎士想笑、又難過。他笑了沒有?為什麼不笑?

討論後小結:這一部分寫了人們在上最後一節課時專心學習的情況。着重寫了韓麥爾先生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小弗郎士激發了愛國主義熱情,思想上起了極大轉變。

作業 :

1、反覆朗讀全文,體會用詞的確切,在書上用符號劃出來。

2、説出句子的深刻含義。

3、完成課後二、三、四題。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一 最後一課結束情景的描寫。

二 討論中心思想及寫作特點。

教學步驟 :

1、檢查作業

2、講讀24-29節。

範讀課文。

提出問題:

①課文中“忽然”一詞在這裏説明了什麼?

②課文中“我──我──”兩個破折號表示什麼意思?該怎樣讀?

③怎樣理解“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和寫出的“法蘭西萬歲”?這兩個字的含義是什麼?

討論並交流。

教師歸納:

①説明大家感覺這最後一堂課過得非常快,不知不覺到時間了。

②從語言形式上看,兩個破折號表示哽住了,説不下去。應以悲憤的感情拖長。從內容看,表現了韓麥爾先生心情悲痛,百感交集的複雜心情。

③在最後分手時有很多話要講,但激動得説不出來,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感情。這兩個字表示堅信法蘭西祖國必勝,讓人們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這是韓麥爾愛國主義的集中表現。

學生討論、歸納中心思想:學生回憶全文主要情節(小弗郎士對最後一課的見聞與感受;小弗郎士的變化;最後一課;鎮上人來聽課。)

教師歸納:通過小弗郎士在最後一課中的見聞與感受,表現了法國人民在遭到普魯士侵略以後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和對侵略者的仇恨。

歸納寫作特點:

① 用第一人稱的寫法。

② 通過人物語言、動作表現心理活動。

③ 通過環境描寫襯托人物思想轉變,暗示時代背景。

作業 :完成練習一、六、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