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最後一課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52W

最後一課教案(多篇)

《最後一課》的優秀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掌握文學常識。

2、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體現思想感情,進而深而體會本文中心。

3、瞭解本文結構。

【教學重點】

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最後一課》是一首愛國主義的交響曲,對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的描寫是這首交響曲的主旋律,本文對郝叟、鎮長、郵遞員以及班上學生的描寫則起到了配合主旋律的作用。對於人物的語言、表情、行動、心理、服飾的描寫以及對布告牌、金龜子、鴿子等的細節刻畫,都是愛國主義的音符。這些音符組成一首悲慘的愛國主義樂曲。

二、自己掌握文學常識,生難字,看預習提示並瞭解時代背景

宛轉、詫異、懊悔、祈禱、氣氛

本文是篇外國短篇小説,作者都德是法國19世紀後半葉傑出小説家,《最後一課》是作者愛國主義短篇小説的代表作之一。本文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國小生小弗郎士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淪陷區的法國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它是以普法戰爭法國慘敗、割地賠款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的,這篇小説卻別出心裁,既沒有揭露敵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寫法國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選取一所普通國小中最後一堂法語課來反映尖鋭的民族矛盾,把淪陷區人民對祖國的眷念、熱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都傾注在最後一課中。

三、學生自讀課文一遍

四、熟悉本課結構

1、第一部分(1~6)交代背景,為下文作鋪墊。描寫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

2、第二部分(7~23)情節的發展,主要寫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在最後一課中表現的愛國感情。

⑴ 小弗郎士來到學校,發現今天上課的情形和平日上課大不一樣,有什麼不一樣呢?這説明了什麼?

平時上課 最後一課

氣氛:學校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有一陣喧鬧,就是在街上也能聽到。一切都安安靜靜的,整個教室都有一種不平常的嚴肅氣氛。

學生:開課桌啦,關課桌啦,捂着耳朵大聲背書啦上課前,學生們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課堂裏還坐着許多本村的人。

教師:拿着大鐵戒尺在桌子上緊敲着,靜一點,靜一點。我遲到,會遭到先生的責罵。韓麥爾先生踱來踱去,胳膊底下夾着那怕人的鐵戒尺。 今天遲到,先生卻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極端肅靜代替了往日的嘈雜;嚴厲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來上課,穿着督學來校視察或發獎的日子才穿的服飾;最令小弗郎士吃驚的是課堂裏還坐着許多本村的人。這三方面的不同説明最後一課引起學生、老師以及鎮上人們的強烈震動和他們對最後一課的無限珍惜。

⑵ 怎樣理解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裏飄揚這個比喻的深刻含義?

明確:國旗是祖國的象徵文字也是民族的標誌。此外,字帖掛在鐵桿上,上面寫的是法蘭西阿爾薩斯,從書寫的內穿和擺掛的形式看,也很像一面面小國旗。這正是韓麥爾先生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精心設計的。

⑶ 小弗朗士心裏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他這樣想的本意是什麼?説明他的思想感情有了怎樣的變化?

提示:一個也字,清楚地表歎了小弗朗士對取消法語改學德語是非常反感的。這一方面表達了他對學習祖國語言的留戀之情;另一方面表達了他對普魯士的文化侵略的極端仇恨之情。總之,他的愛國情感在韓麥爾先全的感染下得到了昇華。

3、第三部分(24~29)高潮、結局,最後一課結束時的悲壯和不屈精神。

⑴ 結構上的一個特點:前後照應

例:鋸木廠後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與後文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一他們已經收操了。

⑵ 另外:

① 關於分詞問題,前後三次,推動了情節發展。

② 關於戒尺問題,前後三次,突出了人物嚴厲的形象。

③ 鎮公所的布告牌兩次,突出故事的社會背景。

五、理解重點句的含義,藉以理解人物形象

1、小弗郎士的變化:

⑴ 從貪玩、不愛學習──熱愛法語

⑵ 從怕老師──理解、同情並尊敬老師 找出相應的句子

⑶ 從幼稚不懂事──熱愛祖國

2、韓麥爾老師:

⑴ 外貌描寫:穿打,戴着這套衣服只有在上最後一課時,穿上節日的盛裝,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

⑵ 神態:結尾部分臉色慘白他哽住了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為什麼韓麥爾先生聽到鐘聲就臉色慘白?為什麼他哽住了?小弗郎士為什麼感到其形象高大?

臉色慘白,因為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這宣佈最後一堂法語課結束的時間到了:窗外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這暗示着德語要代替法語。這兩點是對韓先生的沉重打擊,此時他的內心嫉妒悲憤和痛苦。

他哽住了寫出了韓麥爾先生對侵略者強烈的憤恨和喪失國土給韓先生的沉重打擊,表明了他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感。

因為韓先生的愛國熱情使小弗郎士覺得他不僅是一位法語老師,而且還是一位愛國人士,小弗郎士老師的愛國熱情十分崇敬,所以覺得他高大。

⑶ 語言描寫: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監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和封鎖,鑰匙比喻法國語言,其含義:掌握祖國語言,可以激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打擊普魯士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

⑷ 動作與神態描寫: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寫完之後,他呆在那兒,頭靠着牆壁,話也不説。

理解:一方面表現他對祖國必勝的信念,另一方面寫出了他面對祖國被佔領的殘酷現實陷入了極大的痛苦。

請在文章中找出極度悲憤的詞語和作用。

【板書】

最後一課

1、小弗朗士(前後對比)──略寫 愛國主義感情

2、韓麥爾 外貌 語言 動作神態

最後一課教案 篇二

一、大綱對國中閲讀的要求

大綱對國中階段在文學作品方面的閲讀要求主要有:

1、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2、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

二、教材分析

最後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寫的一篇短篇小説。這篇小説選材巧妙,以小見大,選取一所普通國小中最後一堂法語課來反映尖鋭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感情。這篇文章在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的同時,成功地把景物描寫、細節描寫、人物行動描寫結合起來塑造人物,而且還運用了烘托、對比的手法,把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細膩地表現出來了。

三、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識目標:

通過聽讀,瞭解小説的主要情節。這樣,才能更好體味和推敲作品語言的意義和作用。

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寫法。

2、人生態度:我們通過這課兩個主人公的分析,不失時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樣非常自然地把培養學生的情感目標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3、發展目標:在學習本文出色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的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引導他們創新寫作。

四、學重難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在向學生傳播新知識的同時,應考慮到教學對象原有的知識基礎,有針對性確立重難點。對剛上七年級的學生來説,整體感悟一篇較長的文章有一定的難度,根據這個情況,我確立以下的教學的重點、難點。

1、小弗朗士在最後一課前後的變化,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愛國感情。

2、《最後一課》的情形與平時上課不一樣的具體表現。

難點:文章中重要語句含義的分析和文章中處處照應是本文的難點,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加以啟發和點撥。

五、教法、學法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就要制定合適的科學的教法、學法。首先要把握兩個原則:

1、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

2、重視素質教育,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其次採取以下的方法:

第一,文獻法。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瞭解課文的背景和作者的資料,充分預習,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理清層次。逐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自學能力。

第二,主要採用討論式和對話式,讓學生學會與老師對話與文本對話。

第三,為了加大課堂容量,我將使用投影和錄音等多媒體教學手段。

六、下面是我的具體的教學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將分為三個環節,三個課時來完成。由於本篇是教讀課文,在每個教學環節裏,我都力圖將學生置於閲讀的主導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將文章分為三部分:

第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完成知識的積累。

首先談一下我是怎樣導入新課的:從現實生活入手,引發學生的求知慾,所以我將播放北京申奧成功的宣傳片,讓學生感受申奧成功後全國上下歡慶的景象,引入什麼是愛國主義精神,然後説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篇愛國主義題材的文章。

第二:檢查預習情況:出示投影,給生詞注音,七年級的學生還處於識字認字過程,這一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

第三:提問學生,瞭解他們課後查閲資料的情況:作者的情況,故事發生的背景。

完成了以上的知識積累的過程後,將進入第一個教學環節:聽讀──整體感知課文,理請文章思路。

1、聽讀課文,感知主要人物。放錄音,讓學生邊聽邊思考:本文主要寫了哪幾個人物?

(板書: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

2、默讀全文,討論文章思路:

指導學生集中注意力默讀全文,不動脣、不指讀邊讀邊思考這篇小説的故事情節。最後讓學生分組討論,並用簡要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後老師要明確全文按情節分為三部分:1~6為第一部分、7~23為第二部分、24~29為第三部分。

在這個環節裏,完成了知識目標的第一點。

第二課時

進行第二個教學環節:品讀課文──體味語言,感悟思想。這個環節把學習方法的傳授落實到具體的課文分析中,使學生掌握閲讀分析的方法。

〖教學要點〗

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教室中異常情景的描寫;,小弗郎士心理反應和思想感情變化的描寫。如何在這一步裏突破重難點呢,我把握的方法是討論,交流對話,給學生搭知識的台階,引學生思維上路。首先先讓學生閲讀第一、第二部分,,從以下幾個話題入手:小弗郎士在上課如中見到、聽到、想到了什麼?文中為什麼不直接從上課寫起?教師在這個話題中需要明確:直接描寫小弗郎士的同時,也間接表現了先生的嚴厲,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主題,有烘托作用。不直接從上課寫起,而是着意渲染一種和平的氣氛,跟下文的悲劇氣氛形成鮮明對比。

第二個話題是:《最後一課》的情形與平日上課時大不一樣,你能從文中找出不一樣的具體表現嗎?並説説這種不一樣説明了什麼?教師要向學生明確以下幾點:首先是氣氛不一樣、學生不一樣、老師不一樣,這種種不同為最後醫科渲染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為下文蓄足了氣勢。

第三個話題是小弗郎士在最後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明顯變化,你能叢冢找出這種變化的具體表現嗎?並説説變化的的原因嗎?在與學生討論以上話題的時候,要引導學生用筆勾畫出一些重要的句子。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和交流的同時,也對作品進行了品讀,我們突破了重點,把握了小弗郎士這個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三個課時

繼續第二個環節的主題──品讀課文。但是教學要點是分析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在這步裏,我把握的方法是朗讀法和討論法。讓同學接力讀11~19段,引導同學對下面的問題進行分析:

1、在最後一課裏韓麥爾先生為什麼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着皺邊的領結,戴着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

2、韓麥爾先生講話,連用了兩個“最後”,它們的含義各是什麼?表達了他什麼樣的心情?

3、“小弗郎士每次胎氣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裏,一動也不動,瞪着眼看周圍的東西,好象把小教室裏的東西都裝在眼睛裏”,讓同學猜想他現在在想些什麼?

4、他寫出“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時,為什麼要使出全身的力量?以上幾個問題分別從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進行分析的,解決了這幾個問日,也就突破了重點的第一點。

然後請譯名同學讀第20自然段,引導同學進行分析:怎樣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教師在小結時要指出這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在分析完主要人物形象之後,要對這篇文章的中新思想和寫作特點進行歸納,和進行創新寫作,這是我的第三個教學環節──運用,激活思想,創新寫作。歸納本文通過典型的環境,如在上學路上,小弗郎士見到了普魯士士兵的操練,廣告牌等等,這些描寫實際上是告訴我們故事的背景,運用語言、表情、動作等的描寫,突出典型任務的性格的寫法。這些在寫作上都要會學習和運用。佈置作文,題目設計為《最後一課》之後,要求學生展開合情的想象,緊承文末的一句話進行續寫。

最後一課教案 篇三

課題:最後一課

教學內容:瞭解課文結構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瞭解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以及採用第一人稱所起的作用;領會本文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主要通過對課文本身的學習來體會,井在思想情感上產生共鳴。

教學難點:同“教學目標”的前一項。

課型:練讀課。

教學方法:通過複述、評議、討論、品讀等提高語言與思維能力。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以抗戰時期淪陷故事導入

二、初步感知課文

(一)教師表情朗讀全文,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想象出課文所描繪的情境。

(二)分別請學生到台前複述。

1.請學生概括出小説的環境。(提示:從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兩方面來考慮)

2.請一學生以第一人稱複述“最後一課”,重點表現它與平時氣氛的不一樣;然後請一同學以第一人稱複述韓麥爾先生上課的內容以及,“我”的。心理活動。教師主持全班同學對兩項複述的修正與評議活動。

(三)全班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部分。

(四)指導學生用色筆畫出重點詞。

宛轉、詫異、懊悔、祈禱、氣氛。

三、研讀課文

1、思考並回答為什麼要以《最後一課》為題?

2、默讀第一部分,找出交代社會環境的語句、激疑:不要這些語句效果怎樣?(提示:通過簡練的語句巧妙地安排社會背景,把小的事情置於大的背景之中。這樣,為小説人物的出場、情節的展開和主題的表現作了必要的鋪墊和交代。)

3、學生討論:不寫鎮上的人效果怎樣?(提示:作者安排了郝叟等鎮上的人,並且在寫法上做到了以點帶面,似實襯虛,讓讀者從最後一課聯想到法國人民廣泛而深入的愛國義舉。)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朗讀,你知道這篇文章寫了什麼,表達了什麼嗎?

五、作業

試着找出小説的人物、環境、情節

《最後一課》教案 篇四

作者簡介:

都德(1840—1897)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出身在法國南方一個破落的絲綢商人家庭,迫於窮困,他十五歲起就獨自謀生。先在一所國小校裏擔任學生自修輔導員。後來到巴黎,從事文藝創作,過着清苦的青年文人生活。1866年,發表了短篇小説集《磨坊文札》,才引起人們注意。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意思的寫法。

2、利用課文中的情節,不失時機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設想:

1、安排三課時。

2、教學重點與難點:

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表現出強烈的愛國感情,小弗郎士變化中表現的愛國感情是本文教學的重點。第一人稱寫法的作用,也是本文教學的重點。文章中重要語句含義的分析和文章中的處處照應則是本文的難點,應加啟發與點撥。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點:

歷史背景,作者情況,小説的結構。

二、教學步驟:

1、教師簡介作品的歷史背景和作者。

這篇小説寫於1873年,普法戰爭於1870年爆發,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佔領了阿爾薩斯、洛林等法國的三分之一的土地。普魯士政府為了讓當地人民永遠忘記祖國,好永遠統治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這兩個州的學校,只准教德語,不準再教法語。《最後一課》就產生於這樣的時代背景。

從普魯士軍隊佔領法蘭西國土的那一刻起,法蘭西人民就奮起反抗。法國作家都德也參加了這場戰爭,並以淪陷後的阿爾薩斯的學校被迫停教法語改教德語為題材,通過最後一堂法語課的描述,表現了法國人民對祖國的熱愛,對侵略者的仇恨。

都德(1840~1897),法國著名小説家。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長篇自傳體小説《小東西》。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以後,都德應徵入伍,後來曾以戰爭生活為題材,創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圍》(收在現行的高中課本中)、《最後一課》等。《最後一課》是他的短篇小説代表作。

2、請同學提出本課中的生字、生詞。注字音,釋詞義。

鋸踱挾皺督叟攤曠懊隸鑰匙哽賺

應該掌握的詞:

宛轉:這裏指鳥聲抑揚動聽。

踱來踱去:慢步行走。

詫異:覺得十分奇怪。

哽住:聲氣阻塞。

3、教師範讀或讓學生朗讀課文。

4、引導學生理清本文脈絡,把握本文結構。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本文可分幾部分?

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

全文按情節發展,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至6自然段,寫的是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第二部分,7至23自然段,寫的是小弗郎士上了難忘的最後一節法語課。第三部分24至29自然段,寫韓麥爾先生悲壯地宣告“最後一課”結束。

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閲讀體會課文1至24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點:

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描寫;教室中異常情景的描寫;韓麥爾的語言、行動、神態的描寫,小弗郎士心理反應和思想感情變化的描寫。

二、教學步驟:

1、讓學生朗讀第一部分,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提問:“我”為什麼想別去上學了,有幾個原因?

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

共有兩個原因。一是遲到會受到韓麥爾先生的批評。一是怕老師檢查功課,自己完成得很不好。“況且”,是連詞,進一步説明情況。這兩個原因,促使小弗郎士想逃學。

提問:小弗郎士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了什麼呢?

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

看到的是:天氣温暖而晴朗,畫眉鳥在宛轉地歌唱,鋸木廠後邊的草地上普魯士士兵在操練,還有鎮公所邊的廣告牌前圍滿了人。這裏揭示的是小弗郎士目睹自然景象和社會現象。自然景象是那麼的優美恬靜,對一個頑皮的孩子有着極大的誘惑力;對社會現象,小弗郎士有的是感到有趣但是不理解(普魯士士兵的操練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有的是理解但又令人沮喪(廣告牌──我們的一切壞消息都有是從那裏傳出來的)。這就含蓄地點出了《最後一課》的社會背景,也是小弗郎士思想感情變化的社會環境。

最後一課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充分理解文章表現重大主題的途徑和方法;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深深地受到形象感染和情感薰陶。

教學重點、難點:

同“教學目標’的前一項。

課型:

議讀課。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思考並回答為什麼要以《最後一課》為題?

(二)默讀第一部分,找出交代社會環境的語句、激疑:不要這些語句效果怎樣?(提示:通過簡練的語句巧妙地安排社會背景,把小的事情置於大的背景之中。這樣,為小説人物的出場、情節的展開和主題的表現作了必要的鋪墊和交代。)

(三)範讀,學生討論:不寫鎮上的人效果怎樣?(提示:作者安排了郝叟等鎮上的人,並且在寫法上做到了以點帶面,似實襯虛,讓讀者從最後一課聯想到法國人民廣泛而深入的愛國義舉。)

(四)品讀課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畫出關鍵詞句。

第二課時

(一)默讀第三部分,説説印象最深的細節。(提示:學生上習字課時金甲蟲和鴿子的細節,郝叟老頭拼讀字母時古怪的聲音等。這些真實感人的細節描寫,收到了“見微知著”的功效。)

(二)讀,議:課文為什麼要以第一人稱作為結構線索?

(三)充分展開想象,以《韓麥爾先生》為題進行再創作。

《最後一課》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2、體會本文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對漢語的熱愛。

〖教學重點〗

目標1。

〖教學難點〗

此文的背景和對熱愛祖國語言是一種愛國的理解。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掌握重點的字詞

2、理清小説的基本情節、訓練複述能力。

3、大致掌握小説的結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簡介背景及作者。(對於此文來説,背景理解相對重要,不可忽略)

提問:最後一課,是指在什麼時候上的一節什麼課。老師是誰,有哪些學生,“我”對這節課的感受是什麼?

二、檢查預習

抽查:預習提示中的注音。

補充:懊悔、喧鬧、慘白

三、整體理解

1、這篇小説的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寫了哪些人?主要寫誰?

[第一問訓練學生概括複述,第三問只需學生有所思考,具體留待後面討論主題時解決。]

2、討論課後練習一

補充:按這三種劃分法,各自的起訖段落。

點撥:按情節發展劃分層次的方法;劃分層次的多可能性。

明確:三分法最為合理及其理由。

四、默讀全文

1、劃出能回答課後練習二的語句。

2、劃出文中寫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詞句,並思考這些描寫有什麼作用?

五、討論課後練習二

六、作業佈置

將本文縮寫成一篇兩百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六、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