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生物社會行為教案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02W

國中生物社會行為教案

國中生物社會行為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章課標要求

1、幫助學生認識動物的本質特徵。

2、理解結構和功能的統一性。

3、引導學生認識動物行為形成的機理,理解行為形成的本質和意義。

4、引導學生在周圍環境中觀察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培養觀察能力和學習興趣。

新舊教材的區別

舊教材:側重於對動物的各種行為的描述、羅列。

新教材:提供分析和實驗用的素材,讓學生開展探究性的學習。引導學生認識動物行為的形成機理,理解行為形成的本質和意義。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經學過或掌握了一些動物行為的特徵,這為新的知識的學習奠定了認知的基礎。他們熱愛大自然,對新奇的事物充滿好奇。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這一心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讓學生自主地解決問題,掌握知識。由此確定了以下的教學內容。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目標

(1)能説出本節的知識要點:

(2)能舉例説出動物的社會行為。

(3)與同學交流動物羣體中信息交流的意義。

(4)認同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

2、重點和難點

重點:1、動物的羣體生活對個體及種族延續的意義。

2、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推理和假設。

難點:1、社會行為形成的本質和意義。

2、探究問題的提出、方案的設計、實施。

3、課前準備

教師:1、蒐集社會行為的動物的文字資料、圖片、錄像片。

2、設計並製作課件。

3、錄像片段(動物世界)。

4、為學生的探究提供參考情境。

5、和學生一起到周圍環境中觀察動物的行為。

學生:1、收集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的資料、圖片、錄像片。

2、仔細觀察螞蟻、蜜蜂等社會性昆蟲的行為。

3、預習探究實驗,提出有探究價值的探究問題,小組確定本組選題,初步擬訂探究方案。

四、教學設計

為了全面地引導學生達到教學的目標,根據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教師的角色轉變。已不是從前知識的傳授者,而是一個從知識的傳授者中解脱出來,引領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教師不再是學生知識的唯一來源。因此在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就變得尤為重要,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把這一點作為我要突破的重點來處理,在教學中我主要進行如下:

1、從生活實際出發,導入新課。(展示課件)

由於日常生活中我們學生有很多熟悉,也許是經歷過的事。如:無脊椎動物中如蜂、蟻等,脊椎動物中如象、獅、鼠,各種靈長類動物等都是羣居的。

這樣就把學生們身邊對動物行為的感受引入到這節課要講的社會行為。這樣讓學生有利於提高對知識的興趣。

2、從熟悉的事例到陌生事例的分析,區別動物的行為。

生活中的動物的行為是多種多樣的,要理解動物所產生的行為屬於哪一類。因此我先讓學生明白分類的依據。在這個基礎上,我先舉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物,讓學生談談動物所產生行為的看法,對此認識學習的重要性然後讓學生去閲讀資料、觀察圖片、進行對比、分析判斷,這樣使學生在認識到判定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覺能力。

當學生對所認識的知識有所瞭解後,我請同學談談自己的分析過程,發表自己的看法依據。對同學們提出的看法,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讓每個學生都能溶入到自主探究性的學習中。這樣我就通過這個活動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所謂新課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不僅是促進者、指導者和協助者,而且是一個親密合作的夥伴。當學生在探討中出現錯誤時,老師應給予一定的引導,講解及時糾正。學生在提出問題時,教師樂意地接受,並和學生們一起探討、分析、講解。讓我們的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這樣增強了師生的合作精神,培養了感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我對每一位(組)學生的發言,都給予積極的評價,評價中注意關注和理解學生個性發展的差異,尊重和認可學生個性化的價值取向,讓學生從評價中體驗成長髮展的快樂,從而受人讚賞而奮發向上。

3、交流總結,體會感受

課堂即將結束時,我總是要求學生們用自己的話總結課文,以展示自己學習的成果。由於各自的感想體會不同,但從學生對課堂的知識的收穫中,看到了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學會尊重和欣賞別人的成果。這樣通過對比,學會反思,認識到自己在今後不斷學習的重要性。

4、學生活動:

教師出示一些內容,如:我家着火了,請你幫忙去救火;有個小孩落水了,請你幫

忙去救人……

讓一個同學用表情、動作表演給大家,讓大家猜測。

五、小結:

羣居對動物有利,可以更有效地獵食,也可以更有效地防禦捕食者的進攻。

羣居對動物也有不利之處。

動物社會依靠通訊使各成員聲息相通,行動一致。

視覺通訊、聽覺通訊、化學通訊 、觸覺通訊、電通訊 ……

國中生物社會行為教案2

1、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説明這些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2、運用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探究動物行為的原因

二、教學重點

掌握動物的幾種行為類型的特點以及各科種行為對動物的生存和種族繁衍的意義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設計探究螞蟻覓食行為的方案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5-2-2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一、動物的行為有:取食行為、防禦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等。

二、先天性行為的概念

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如鳥育雛、蜜蜂採蜜、失去蛋的企鵝會把鵝卵石當作企鵝蛋來孵化等。

三、學習行為

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如山雀偷吃牛奶等。

四、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的區別

類別

先天性行為

學習行為

形成

生來就有的

不是生來就有的,在成長過程中形成

獲得途徑

由遺傳物質控制

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

適應性

造就相對穩定的環境

適應複雜的環境

進化趨勢

無脊椎動物主要的持為方式

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在它們的全部行為活動中所佔比重也越大。

課本例子

母袋鼠與幼袋鼠、小鳥餵魚、菜青蟲的取食行為

蚯蚓走迷宮的實驗、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釣取白蟻、黑猩猩摘取香蕉、動物的繞道取食行為

六、作業

1、動物具有“學習能力”,有利於( )

A、找到食物 B、逃避敵害 C、找到配偶 D、適應複雜的生活環境

2、下列各項中,屬於先天性行為的是( )

A、馬戲團的獅子表演節目 B、老鼠打洞 C、小狗作算術 D、蚯蚓走迷宮

3、下列屬於學習行為的是( )

A、野鴨的遷徙 B、蜘蛛結網 C、蜜蜂採蜜 D、山雀偷喝牛奶

七、教學反思

國中生物社會行為教案3

教學目標:

1、舉例説出動物的社會行為;明確社會行為的特徵;闡明動物羣體中信息交流的意義。

2、通過信息交流的探究活動,認同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合作、創新等能力。

3、認同羣體的力量大於個體,增強集體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動物的社會行為對個體及種族延續的意義;羣體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羣體中信息交流的探究活動的問題提出、方案設計及實施。

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的資料(文字、圖片、錄像等)

學生:收集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的資料(文字、圖片、錄像等);仔細觀察動物的社會行為。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展示動物圖片)同學們在片中都看到了哪些動物?

學生:(積極發言)

教師:這些動物中有哪些是羣體生活的?

學生:(思考後回答)

教師:同學們説的很好。你們還知道別的羣體生活的動物嗎?

學生:還有狒狒、蜜蜂、螞蟻等。。

教師:(播放蜜蜂羣體生活的錄象)羣體生活動物與獨居的動物相比有哪些特徵呢?

學生:(分組討論,並派代表發言)

學生:蜜蜂是羣體生活的動物有一隻蜂王,專門負責產卵,還有少數雄蜂專門與蜂王交配,而工蜂佔大多數,它們負責採蜜、偵察、守衞、清理蜂巢和飼餵小蜂等工作,非常辛苦,可見它們是有明確分工的。

教師:(展示白蟻羣體生活圖片)白蟻的羣體生活有什麼特點?

學生:白蟻的羣體生活與蜜蜂一樣,羣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

教師:(展示狒狒羣體生活圖片)狒狒羣中的首領有什麼特點?為什麼它會成為首領?

學生:身體最強壯。

教師:那它有哪些特權?

學生:它可以優先享有配偶、優先享有食物和巢所,並負責指揮整個羣體

教師:狒狒羣體生活與獨居的動物相比有哪些特徵呢?

學生:狒狒羣是一個大家庭,根據個體大小、力量強弱,健康狀況和兇猛程度不同,排成等級次序,形成“等級社會”。作為首領的雄狒狒負責指揮整個羣體的行為,其它成員都要聽它的。

教師:同學們説的很好。不管是蜜蜂,螞蟻,還是狒狒等,只要是羣體生活的動物,羣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共同維持羣體的生活,有的羣體中還形成等級,這是社會行為的重要特徵。

教師:螞蟻也是我們熟悉的動物,請同學觀看螞蟻生活的錄象,你們能區別出螞蟻家族有哪些成員嗎?各有何職能?

學生:腹部膨脹自己不能動像大肉蟲似的是雌蟻。還有雄蟻、工蟻和兵蟻。

教師:為什麼雌蟻的腹部那麼大?

學生:裏面應該有很多卵,這樣就可以生出許多小螞蟻,使種族可以延續。

教師:為什麼許多動物都要羣體生活呢?羣體生活對動物有何意義?

學生:因為它們的單個力量不足以使自己和其它動物抗爭,容易被傷害,所以只好藉助於羣體的力量。還有的動物如猴子,可聯合起來以防不測。

教師:社會行為是動物長期以來形成的對食物、敵害以及生存條件等的適應。

教師:(展示兩隻螞蟻共同搬運食物的圖片)羣體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隨時交流信息。那麼動物是怎樣傳遞信息的呢?

學生:動物的動作、聲音、氣味都可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

教師:人類瞭解了動物的一些特徵以後,有什麼用呢?請閲讀書P41。

學生:人們利用昆蟲間的氣味通訊,如性引誘劑,從而達到控制害蟲數量的目的。

教師:可見了解動物的行為是非常有意義的。

教師:信息交流對於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非常重要。(播放螞蟻的信息傳遞)學生觀看後,探究動物間是如何進行信息交流的。請同學們閲讀書P39—41,參考其中的探究活動,小組合作找到本組感興趣的動物,提出問題,探究動物間是怎樣進行信息交流的。希望同學們走進大自然去認真的研究。兩週後我們把寫好的探究報告帶來進行交流和評比。

學生:(課後完成探究活動)

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學生感興趣,應引導學生多討論。在設計探究計劃和實施探究活動時,給學生創設自由的空間,鼓勵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和活動,個性化的設計,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能力非常重要。及時總結,教學效果很好。

國中生物社會行為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描述動物的社會行為的特徵;理解社會行為對於動物生存的意義

2.舉例説明動物羣體中信息交流的方式及意義。

3. 通過對動物社會行為的觀察和羣體組織特點的總結,逐步培養分析處理資料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通過對動物社會行為的瞭解,使學生能夠以科學的態度去認識生命世界,認同羣體的力量大於個體,增強集體意識。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1.動物的社會行為的特徵;

2.動物羣體信息交流及意義。

難點:動物羣體信息交流重要的意義。

三、教學準備

1. 蒐集社會行為的動物的文字資料、圖片、錄像片、動漫視頻

2. 設計導學案並製作課件

3. 指導學生進行相關預習

四、教學過程

1. 明確學習目標

2. 新課學習

學習目標一:社會行為的概念

情景導入:展示幾種動物的圖片,請學生判斷哪些動物是羣體生活的?並且引導學生再舉例説出其他營羣體生活的動物?由此引入社會行為的概念。

展示社會行為的概念,由學生齊讀。

學習目標二:社會行為的特徵

1.學習白蟻的羣體生活

①播放視頻:白蟻的羣體生活

②引導學生結合視頻及文字資料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並解決以下問題:

(1)學習初印象:判斷下列描述是否正確?

1.我是蟻后,我的職能主要是築巢、餵養、照料。( )

2.我是工蟻,我的職責主要是產卵。 ( )

3.我的工作是負責保衞、安全,我的名字是兵蟻。( )

(3)螞蟻的羣體生活有什麼特點?

③學生小組代表展示學習結果,達成相關學習目標: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是社會行為的重要特徵之一。

④展示“白蟻建造的家園”圖片,讓學生深切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大於個人,充分認識合作與團結的重要性,從而達成情感態度的教育目標。

2.學習狒狒羣體生活

①播放視頻

②引導學生結合視頻及課本文字資料進行自主學習並思考以下問題:

(1)狒狒羣體中首領是如何形成的?

(2)首領有哪些特權並且要履行什麼義務?

(3)狒狒羣體生活有什麼特點?

③學生舉手回答問題,達成學習目標:有的動物羣體還會形成等級也是社會行為的重要特徵。

④情感與態度教育:

教師出示問題:首領狒狒是羣體中的強者,受其他成員尊敬與信任,我們也是社會生活的成員,你想成為像首領狒狒那樣的強者嗎?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在社會中生存作為強者的重要性。

⑤教師總結並補充:不管是白蟻還是狒狒羣體,它們的羣體生活都能夠按照一定的秩序進行,這也説明了營社會行為的動物往往會形成一定的組織。因此社會行為的重要特徵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社會行為的特徵:?羣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___;

?成員之間有明確的________;

?有的羣體還形成 ________。

⑥學生完成“知識小結”部分內容,集體回答。

⑦教師引導學生應用社會行為的特徵完成導學案“學以致用”中的題目

下列各項中,屬於動物的社會行為的是( )

A.母雞帶領一羣小雞在覓食

B.山洞中居住着一大羣蝙蝠

C.蜂王從小到老由工蜂餵養

D.草原上生活着大批食草動物

⑦學生代表回答並進行原因分析,達成學習目標二:社會行為的特徵。

3.社會行為對於動物生存的意義:

①學生閲讀案例並結合案例説明社會行為對於動物在取食和禦敵等方面的重要意義。

②知識延伸與情感教育:展示老虎與狼的圖片,讓學生比較兩者的生存現狀,從而進一步認識到具有社會行為對於動物生存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呼喚學生要關注動物,愛護動物。

學習目標三:動物的信息交流

1.動物羣體間的信息交流

①教師過渡:人有人言,獸有獸語,動物如何進行信息交流?並提問:你知道蜜蜂、螞蟻等動物是如何溝通交流的嗎?

②學生自由發言

③展示蜜蜂、螞蟻進行信息交流的圖示及動漫讓學生直觀認識動物信息交流的方式,並且讓學生通過閲讀課本資料,認識長尾猴通過聲音進行交流。

④小結動物進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動作、聲音和氣味等。並補充説明動物的信息交流一般發生在同種動物之間。

⑤學以致用:

下列幾項動物的行為中,不能起到同種個體之間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動作

B.蜂王釋放的特殊分泌物

C.鳥類的各種鳴叫聲

D.烏賊受到威脅時釋放墨汁

⑥學生回答並分析,達成學習目標。

2.動物信息交流的意義

①學生觀看視頻

②學生自主思考並回答:動物的信息交流在取食、禦敵及繁衍等方面的重要意義。

3.動物個體間的信息交流

①引導學生閲讀58頁文字資料,知道蝶蛾通過揮發性外激素進行信息交流,並且瞭解人類對此的相關應用。

②結語: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

3.學習筆記及板書設計:

4.學習反饋

學生自主完成導學案題目,達成學習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