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生物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96W

高中生物教案【多篇】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篇一

問題1: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

説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體內以什麼形式存在(單質還是化合態),分析時結合學生了解的生物體組成的化合物來分析,總結歸納出構成細胞的化合物。

一、構成細胞的化合物

無機化合物:水:80-90%

無機鹽:1-1、5%

有機化合物:蛋白質:7-10%

核酸

糖類:1-1、5%

脂類:1-2%

二、水

問題2:水對於生物體是至關重要的,水對於生物體、對於細胞有什麼生理作用呢?這種作用是如何體現的?

説明:引導學生從水的生理作用、水的存在形式等方面分析水分的相關知識,既要通過介紹實例來啟發學生分析,也要鼓勵學生自己舉例分析水分的相關知識。歸納總結如下:

1、含量:最多

(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

(2)不同結構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腦86%

(3)不同生長階段含量不同:嬰兒72%、成人60%、老人50%

2、存在形式:

(1)結合水(4、5%):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結合

(2)自由水(94、5%):以遊離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動

如:種子烘乾(水分為自由水)

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源

(1)細胞核生物體的組成成分

(2)良好的溶劑,利於體內化學反應的進行

(3)利於細胞內物質運輸

三、無機鹽

問題3:無機鹽在生物體內以什麼形式存在?無機鹽對於細胞和生物體的作用如何?這些生理作用是如何發揮的?

説明:引導學生從無機鹽的存在形式、無機鹽的生理作用等方面分析無機鹽的相關知識,既要通過介紹實例(見下面總結)來啟發學生分析,也要鼓勵學生自己舉例分析。歸納總結如下:

1、含量:很少

2、存在形式:離子態

3、生理作用

(1)細胞內某些複雜的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鎂離子:葉綠素;鐵離子:血紅蛋白

(2)維持生命活動

鈣離子:激活凝血酶原,缺乏時表現抽搐現象

(3)維持細胞滲透壓和酸鹼平衡

生理鹽水:保證細胞正常的滲透平衡

四、糖類

問題4:你所知道的糖有哪些?這些糖的共同特點是什麼?它們對於細胞和生物體有什麼生理作用?

説明:引導學生從自己感知的糖類出發,分析糖類的分類,再引導學生分析糖類的共同特點過程中分析糖類的元素組成和生理作用,教師再結合特定的事例(見總結)幫助學生分析理解糖類的特殊的生理作用。最後歸納總結如下:

1、組成元素:C、H、O

2、分類(根據水解情況分類)

(1)單糖:不能水解,五碳糖、六碳糖

葡萄糖:光合作用的產物

細胞重要的能源物質

半乳糖:乳汁中

(2)二糖:水解後產生兩個單糖

植物二糖:蔗糖、麥芽糖

動物二糖:乳糖

(3)多糖:水解後產生多個單糖

植物多糖:澱粉、纖維素

動物多糖: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3、生理作用

(1)核糖、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組成分

(2)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3)糖類與生物體的結構有關

五、脂類

問題5:你所知道的脂類有哪些?這些脂類的共同特點是什麼?它們對於細胞和生物體有什麼生理作用?

説明:引導學生從自己感知的脂類出發,分析脂類的分類,再引導學生分析脂類的共同特點過程中分析脂類的元素組成和生理作用,教師再結合特定的事例(見總結)幫助學生分析理解脂類的特殊的生理作用。最後歸納總結如下:

1、組成元素:C、H、O、(N、P)

C、H比例高,徹底氧化釋放出更多能量

2、分類及生理作用

(1)脂肪:儲能物質

維持體温恆定、減少摩擦、緩衝外界壓力等

(2)類脂:磷脂(構成膜的主要成分)

腦磷脂、卵磷脂

六、蛋白質

問題6:你所知道的蛋白質有哪些?這些蛋白質的共同特點是什麼?它們對於細胞和生物體有什麼重要生理作用?

説明:引導學生從自己感知的蛋白質出發,分析蛋白質的元素組成及生理功能,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蛋白質功能的結構基礎及結構特點,詳細地分析講解蛋白質的相關知識。最後歸納總結如下:

蛋白質被稱做是生命活動的體現物質。在細胞的各種結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成分。大約佔細胞乾重的50%,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或叫生物大分子。

1、相對分子量大

幾千到幾十萬個原子,分子量幾萬到幾百萬

如:乳球蛋白3、6萬

2、分子結構複雜

1、種類多樣性:蛋白質的多樣性

分析原因:

(1)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序列不同--多肽鏈多樣

(2)空間結構多樣

2、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動的體現者

(1)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結構蛋白);

(2)有些蛋白質有催化作用(酶);

(3)有些蛋白質有運輸作用(載體蛋白);

(4)有些蛋白質有調節作用(激素蛋白);

(5)有些蛋白質有免疫作用(抗體)。

七、核酸:生物大分子

核酸是從細胞核中最初提取出來的酸性物質。分為兩類:DNA、RNA

1、分子量大 名稱 RNA DNA

分子量 104 106

分佈 細胞質 細胞核

2、結構複雜

(1)元素組成:C、H、O、N、P

(2)結構單位:核苷酸

分類:核糖核苷酸:4種

脱氧核糖核苷酸:4種

(3)化學結構:多核苷酸鏈

(4)空間結構:DNA的雙螺旋結構

(注:第六章詳細講解)

3、種類多樣:每種生物均不同

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

(1)控制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2)控制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過渡:六種化合物,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者,核酸是生命活動的調控者,二者最為重要,都是生物大分子,而糖類和脂類主要是作為能源物質出現的,同時參與一些生命活動調節,水和無機鹽作為生命活動的輔助物質,這六種化合物共同組成了細胞的物質,即原生質。

八、原生質

案例1:小實驗--科學家研磨活水螅,提取出各種化合物,然後再按真實比例混合,放在適宜的環境下培養,預測一下能否得到活細胞?這個實驗能説明什麼問題?

分析:當然不能

原生質的具體存在形式是活細胞

原生質具有特定的結構

所以:1、原生質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核酸;

2、原生質能表現出生命活動(如自我更新);

3、原生質分化成細胞質、細胞膜、細胞核等結構。

進一步瞭解生命的本質,需要研究細胞的結構。

板書提綱

第二節 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

一、構成細胞的化合物

無機化合物:水、無機鹽

有機化合物:蛋白質、核酸、糖類、脂類

二、水

1、含量:最多

(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

(2)不同結構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腦86%

(3)不同生長階段含量不同:嬰兒72%、成人60%、老人50%

2、存在形式:

(1)結合水(4、5%):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結合

(2)自由水(94、5%):以遊離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動

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源

(1)細胞核生物體的組成成分

(2)良好的溶劑,利於體內化學反應的進行

(3)利於細胞內物質運輸

三、無機鹽

1、含量:很少

2、存在形式:離子態

3、生理作用

(1)細胞內某些複雜的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2)維持生命活動

(3)維持細胞滲透壓和酸鹼平衡

四、糖類

1、組成元素:C、H、O

2、分類(根據水解情況分類)

(1)單糖:

3、生理作用

(1)核糖、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組成分

(2)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3)糖類與生物體的結構有關

五、脂類

1、組成元素:C、H、O、(N、P)

2、分類及生理作用

(1)脂肪:儲能物質、維持體温恆定、減少摩擦、緩衝外界壓力等

(2)類脂:磷脂(構成膜的主要成分)

六、蛋白質--生物大分子

1、相對分子量大

2、分子結構複雜

(4)空間結構:蛋白質--一條或多條多肽鏈形成空間結構

3、種類多樣性:蛋白質的多樣性

原因:(1)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序列不同--多肽鏈多樣

4、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動的體現者

(1)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結構蛋白);

(2)有些蛋白質有催化作用(酶);

(3)有些蛋白質有運輸作用(載體蛋白);

(4)有些蛋白質有調節作用(激素蛋白);

(5)有些蛋白質有免疫作用(抗體)。

七、核酸--生物大分子

DNA和RNA

1、分子量大 名稱 RNA DNA

分子量 104 106

分佈 細胞質 細胞核

2、結構複雜

(1)元素組成:C、H、O、N、P

(2)結構單位:核苷酸

(3)化學結構:多核苷酸鏈

(4)空間結構:DNA的雙螺旋結構

3、種類多樣:每種生物均不同

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

(1)控制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2)控制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八、原生質

1、原生質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核酸;

2、原生質能表現出生命活動(如自我更新);

3、原生質分化成細胞質、細胞膜、細胞核等結構。

高中生物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舉例説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2、嘗試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3、進行關於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實驗設計和操作。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舉例説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2、教學難點

嘗試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三、教學方法

探究法、講述法

四、課時安排

五、教學過程

〖章引入學生閲讀P58。

〖節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提示。

〖提示1.由於單位時間內透過玻璃紙進入長頸漏斗的水分子數量多於從長頸漏斗滲出的水分子數量,使得管內液麪升高。

2、用紗布替代玻璃紙時,因紗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麪不會升高。

3、半透膜兩側溶液的濃度相等時,單位時間內透過玻璃紙進入長頸漏斗的水分子數量等於滲出的水分子數量,液麪也不會升高。

〖問題以“本節聚焦”再次引起學生的思考與注意。

〖板書一、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與討論學生閲讀思考討論回答,教師提示。

〖提示1.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等有機物一般不能透過細胞膜。

2、紅細胞的細胞膜相當於“問題探討”中的半透膜。

3、當外界溶液的濃度低於紅細胞內部的濃度時,紅細胞一般會因持續吸水而漲破。

4、紅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決於紅細胞內外濃度的差值。一般情況下,差值較大時吸水或失水較多

〖板書㈠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吸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膨脹甚至漲破)

失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皺縮)

㈡成熟植物細胞(有大液泡)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質層:細胞膜+液泡膜+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學生閲讀思考交流回答,教師提示。

〖提示

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質層的位置 細胞大小

蔗糖溶液 變小 原生質層脱離細胞壁 基本不變

清水 逐漸恢復原來大小 原生質層恢復原來位置 基本不變

〖板書

失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質壁分離)

吸水:細胞外液的濃度>細胞內液的濃度(質壁分離復原)

〖板書二、物質跨膜運輸的其他實例

〖提示1.在培養過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其他離子較多,吸收Ca2+、Mg2+較少,結果導致水稻培養液裏的Ca2+、Mg2+濃度增高。

2、不同作物對無機鹽的吸收是有差異的。

3、水分子跨膜運輸是順相對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質的跨膜運輸並不都是這樣,這取決於細胞生命活動的需要。

4、細胞對物質的吸收是有選擇的。這種選擇性具有普遍性。

〖板書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小結見板書。

〖作業練習一二。

〖提示基礎題

1、√。 2.√。 3.×。

拓展題

農業生產上的輪作正是針對不同作物根系對礦質元素的選擇性吸收而採取的生產措施。如果長期在同一塊田裏種植同種作物,地力就會下降(俗稱傷地),即某些元素含量下降,這樣就會影響作物的產量。

高中生物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瞭解細胞學説的發展過程

理解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細胞形態多樣性與功能多樣性的關係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

【技能】:顯微鏡高倍鏡的使用

製作臨時裝片

觀察不同細胞的差異

【情感態度】:認同科學探索是一個曲折漸進的過程

認識水華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禁採髮菜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顯微鏡高倍鏡的使用;細胞的多樣性,特別是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比較是本課的重點。而瞭解細胞學説的建立過程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用具:實驗材料、顯微鏡、ppt幻燈片。

課前準備:準備好實驗的材料(選取多少種細胞?)。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使用顯微鏡的高倍鏡觀察集中細胞

第一課時的課後練習

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觀察課本彩圖,回憶4種細胞的來源以及複習在國中階段所瞭解的細胞的結構。

簡單複習一下顯微鏡的使用。用幻燈片指導學生製作臨時裝片並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並以問題作為引導:你觀察的是什麼細胞;從低倍鏡轉換到高倍鏡後,視野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為什麼要先用低倍鏡找到目標並將其移動到視野中央,再轉換高倍鏡?嘗試用簡圖來描述一下你觀察的細胞;你認為造成細胞形態結構差異的原因是什麼?(同種生物之間和不同種生物之間比較)

小結,造成細胞形態結構差異的原因由於功能上的差異。

課後聯繫第1、2題

第一題:答案是B

第二題:(1)上皮組織細胞、角質保護層細胞、皮下結締組織細胞;表皮細胞、保衞細胞、葉肉細胞、導管細胞、篩管細胞。(2)共同點: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相異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3)因為兩者都有多種組織有機結合,並有一定生理功能。

學生活動

思考並回答問題

製作臨時裝片並觀察。思考討論老師的問題,並作出回答交流。

完成練習

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第二課時)

細胞學説及其建立過程

課後練習

科學前沿

本章小結

自我測試

引導學生比較上一節實驗課所繪製的細胞圖與大腸桿菌相片、模式圖的差異。提出問題:兩種細胞之間的主要區別在哪裏?

導出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概念、以及兩者之間的代表生物。(真核細胞如動物、植物、真菌;原核細胞如細菌、藍藻)

以藍藻作為例子介紹原核細胞的生活習性。

1、什麼是藍藻,身邊熟悉的藍藻有那些代表生物?(髮菜、水華)水華對環境的影響和禁採髮菜的環保意義。

2、形態:比較小,營養方式。細菌主要以寄生、腐生為主,而藍藻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3.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擬核

4.用幻燈片比較一下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不同點。然後比較兩者的相同點,突出細胞核與擬核物質組成的共同性。

設問:被譽為現代生物學三大基石是什麼?(達爾文的進化論、孟德爾遺傳理論、細胞學説)

簡單地解釋細胞學説的三個要點:第一個要點描述了生物是由細胞組成;第二要點描述了細胞的生命活動;第三要點描述細胞的繁殖。(可以以設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講)

以討論題引導學生閲讀“細胞學説建立過程”的資料。

課後練習3:根本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共性是細胞核的組成物質。

(略)

比較兩種細胞的差異,討論並回答問題。(實驗中所觀察到的細胞都有成型的細胞核,而大腸桿菌的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嘗試解釋細胞學説的內容

閲讀資料,討論問題並進行交流彙報。(1、例如科學發現是曲折,漫長的;2、主要是闡明瞭生物界的同一性;3、例如對神創論有力的打擊等。

北京各區重點高中分班考試數學考察知識點總結

北京四中數學考察知識點: 高中學習方法

數論、方程、直線型、平面幾何之三角形五心與圓冪定理、平面解析幾何初步、圓錐曲線

人大附中數學考察知識點:

排列組合、數論、數列、不等式、平面幾何解析初步、圓錐曲線

海淀重點中學數學考察知識點:

方程、二次函數、三角形與四邊形、直線型、平面幾何之三角形五心與圓冪定理

西城重點中學數學考察知識點:

方程、二次函數、排列組合、三角形與四邊形、直線型、平面幾何之三角形五心與圓冪定理

東城朝陽重點中學數學考察知識點:

方程、二次函數、排列組合、三角形與四邊形、直線型、平面幾何之三角形五心與圓冪定理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篇四

一、教學內容的地位和要求

本課題的教學內容屬於高中生物必修2第六章第1節“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在《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的要求是:

具體內容標準

行為動詞

目標動詞水平要求

蒐集生物變異在育種上應用的事例

蒐集

知識性:理解

根據必修模塊2教材編排體系的設計思路,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這一章是解決人類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這個問題的。所以應該在如何利用上做文章。本模塊前5章講述了遺傳和變異的基本原理,本章集中講述遺傳和變異原理在實踐中的應用,通過對本節知識的學習,以期使學生在瞭解遺傳學原理的應用的同時,在“科學、技術、社會”方面有更多的思考,得到更多的啟示。

二、學情分析

1、知識方面:

國中生物課中關於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的內容,使學生對選擇育種與雜交育種有了初步的瞭解。在本書前幾章的學習中,學生又學習了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定律,為理解傳統育種方法所依據的遺傳學原理打下了基礎。但現階段新的育種方法有哪些,各有何優缺點,在生產實踐中是如何運用的,學生並不清楚,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蒐集我國在育種實踐方面取得成功的事例,分析其中包含的遺傳學規律,體會科學技術在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社會進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2、生活經驗方面:

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一些與育種有關的物品,如雜交水稻(大米)、各種類型的貓狗等寵物,對育種有一些感性認識,結合本節課的內容,最終使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知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情況制訂本節課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

遺傳和變異規律在改良農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種等方面的應用。

教學難點:

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的優點和侷限性。

用遺傳圖解表示各種育種過程。

四、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簡述雜交育種的概念,舉例説明雜交育種方法的優點和不足;

2、舉例説出誘變育種在生產中的應用;

3、分析遺傳和變異規律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4、總結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多倍體育種、單倍體育種異同點。

能力目標:

1、進行資料的蒐集和分析,學會運用和分享信息;

2、嘗試將生物學原理和知識應用於生產和生活實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對我國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成果的瞭解,關注我國的育種技術的發展及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認同育種技術的改進對解決糧食危機等問題的重要性。

2、體會科學技術在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社會進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五、教學方法和策略

本節課主要採用了啟發式教學法,以問題解決的模式帶領學生分析教材和課前收集的育種實例,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獲取信息、分析綜合的能力,使學生了解遺傳學原理應用的同時,還能關注這部分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進而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係。

六、教學的主要環節及設計意圖

我為本節課設計了導入——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小結檢測四個環節。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是兩種相對獨立的育種方法,在內容上沒有必然的聯繫。在解決這兩個內容時,我都遵循以下四個步驟:創設情境;探究問題;歸納總結;習題反饋。

(一)導入

以美國學者的“中國威脅論”和袁隆平的宣言營造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利用PPT課件展示育種工程的四個實例:袁隆平的超級雜交水稻、太空椒、轉基因抗蟲棉和乳汁中含有人的生長激素的轉基因牛,引出課題《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並且讓學生體會科學和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二)新課教學

一、雜交育種

1、創設情境,引出課題出示教具:兩穗具有不同性狀的玉米。其中一穗具有子粒

多、不抗黑粉病性狀,另一穗具有子粒少、抗黑粉病性狀。怎樣利用這樣的兩種玉米,培育出同時具有子粒多、抗黑粉病兩種性狀的玉米新品種?

2、討論方案、共同研究採用問題式探究模式進行教學,設置有價值的問題串,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共同探究解決這個問題。

附:設置的問題:

1、怎樣將子粒多和抗黑粉病兩種性狀結合到一起?

——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引出雜交育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雜交後可能出現幾種性狀?

——引導學生回顧自由組合定律,目的是訓練學生將遺傳學原理應用於實踐,並且總結雜交育種的優點。

3、性狀是受什麼物質控制的?

——回憶基因與性狀的關係,為下面將要學習的知識埋好伏筆。

4、性狀的重新組合過程中有沒有新基因的出現?

——這是雜交育種的一種侷限,同時為後面進行誘變育種的內容作好鋪墊。

5、得到所需性狀後可以將種子直接賣給農民作為良種嗎?

——設置這個問題的目的是要學生知道雜交育種的最終是要得到純合子。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6、如果不能的話,那應該怎樣做呢?

——學生總結雜交育種的另一個侷限:育種時間過長。

7、如果子粒多(A)對子粒少(a)是顯性,不抗病(B)對抗病(b)是顯性,假定兩個親本玉米品種都是純合子,請繪出育種過程的遺傳圖解。

——要求寫清楚每代的基因型和表現型,並簡要説明。展示學生的答案,學生互評,規範作圖。

3、歸納總結,形成體系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串,師生共同歸納,形成有關雜交育種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整個知識體系包括:雜交育種的概念、依據原理、常用方法以及優點和缺點。

4、習題反饋,活用知識用雜交育種的方法解決下列問題:

假設現有長毛立耳貓(BBEE)和短毛折耳貓(bbee),兩對性狀獨立遺傳。你能否培育出能穩定遺傳的長毛折耳貓(BBee)?

1)運用什麼育種方法?

2)依據的原理是?

3)方法步驟?

(重點標註與植物育種不同的部分,請學生總結育種過程。)

補充介紹雜交動物中國荷斯坦牛的培育。

由雜交育種的侷限性引出誘變育種。

二、誘變育種

1、創設情境,引出課題出示教具或圖片:一穗具有黃粒性狀的玉米。

問題:怎樣利用現有的玉米品種培育出具有黑色性狀的玉米新品種呢?

2、閲讀資料、討論研究

課前佈置興趣小組同學蒐集有關航天誘變育種的資料,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整理。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蒐集並且整理資料的能力,並體會科學技術與人們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繫。

學生閲讀生物興趣小組課前蒐集的有關航天誘變育種問題的資料及教材P100得內容。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回答有關誘變育種的有關問題,附:設置的問題:

1、新品種中有沒有產生新基因?

2、空中誘發基因突變的條件有哪些?

3、航天誘變育種有哪些優點?

4、地面上有哪些因素可以誘發生物體產生基因突變?

5、誘變育種有哪些侷限性?如何克服?

以航天誘變育種為典型,解決誘變育種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讓學生學會對已有知識進行應用。

3、歸納總結,形成體系通過以小組為單位的表達和交流,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形成有關誘變育種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整個知識體系包括:誘變育種的概念、依據原理、常用方法以及優點和缺點。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

4、及時反饋,鞏固知識利用教材P101練習3鞏固所學知識。

(三)小結、檢測

小結本課知識:列表比較: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多倍體育種、單倍體育種在方法、原理、優缺點的異同點。

檢驗學習效果:

1、課堂檢測:通過一道一題多解的習題檢測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的掌握程度。

每小組設計一套育種方案,小組間討論交流,師生共同評出勝方案。建立小組間的競爭機制,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共同取勝。

附:為提高農作物的單產

量,獲得早熟、抗倒伏、抗病等性狀,科學工作者往往要採取多種育種方法來培育符合農民要求的新品種,請根據下面提供的材料,每小組設計一套育種方案。

已有的材料:A小麥的高稈(顯性)抗鏽病(顯性)純種,B小麥的矮稈不抗鏽病純種,C水稻的遲熟種子非生物材料:根據需要自選

2、課後練習:豐台目標P

高中生物教案 篇五

一.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

課題1果酒和果醋製作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果酒、果醋製作的原理。

2、能力目標:

①學生根據果酒製作的原理設計果酒製作過程,體驗制果酒的實踐操作

②在對果酒製作結果進行分析與評價環節,培養學生實驗分析能力和嚴謹的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果酒釀製歷史的追述,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滲透STS教育。

教學重點:

①説明果酒和果醋的製作原理

②設計製作裝置製作果酒和果醋

教學難點:

製作過程中發酵條件的控制

教學過程

引言: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前列,酒也一樣,有着它本身的光輝篇章。在酒的記載中,有許多關於酒的有趣傳説。猿猴釀酒説——猿猴的主要食物就是含糖水果,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節收貯大量的水果在“石窪”中,一段時間後,就有特殊香味的液體流出,這就是最早的果酒。

在國內市場上,近幾年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果酒,如枸杞酒、青梅酒等。

果酒與生活——果酒中雖然含有酒精,但含量與白酒、啤酒和葡萄酒比起來非常低,一般為5到10度,最高的也只有14度。因此,被很多成年人當作飯後或睡前的軟飲料來喝。果酒簡單來説就是汲取了水果中的全部營養而做成的酒,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有時候即使生吃水果也不能吸收的營養,通過果酒卻可以吸收,因為營養成分已經完全溶解在果酒裏了。果酒裏含有大量的多酚,可以起到抑制脂肪在人體中堆積的作用,使人不容易積累脂肪和贅肉。此外,與其他酒類相比,果酒對於護理心臟、調節女性情緒的作用更明顯一些。

課題1從課題背景人手,然後從實驗原理、實驗流程示意圖和提供的資料,較全面的介紹了果酒和果醋的製作過程。

一、基礎知識

1.果酒製作的原理

閲讀課本,完成以下問題:

(1)果酒的製作需要什麼微生物?

(2)酵母菌的形態、結構、分佈、種類及菌落?

(3)酵母菌的代謝類型及其呼吸過程的反應式如何?

(4)酵母菌的適宜温度是多少?

(5)為什麼在一般情況下葡萄酒呈紅色?

(6)什麼叫發酵?發酵等同於無氧呼吸嗎?酵母菌有何實際應用?

(1)酵母菌形態、結構、分佈、種類及菌落

①形態、結構

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屬真核生物,細胞大小為1~30um,呈圓形、橢圓形等。

思考:你認為酵母菌的細胞中有哪些結構?

你認為細菌與酵母菌在細胞結構上有什麼區別?

②繁殖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但多以出芽方式進行無性生殖。温度低時形成孢子,進入休眠狀態,温度適宜時,進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③菌落:

討論:你知道什麼的菌落嗎?在生態學上一個菌落屬於什麼?

酵母菌在固體培養基上形成的菌落,其表面濕潤、黏稠,呈白色或粉紅色。(在液體培養基中,有些在液體表面形成菌膜,或在容器壁上出現酵母環,或產生沉澱。)

④生存的環境

自然界中,酵母菌分佈廣泛,但多分佈在含糖較高的偏酸環境中,如水果、花、樹皮上,(有些可與昆蟲共生,有些使人致病,如白色假絲酵母引發鵝口瘡、肺感染。食品中常見的酵母菌有啤酒酵母、葡萄汁酵母、魯氏酵母(醬油釀造)、球擬酵母屬、粉狀畢赤氏酵母等。)一年四季,土壤始終是酵母菌的大本營。

思考:在發酵製作葡萄酒的時候,要對葡萄進行消毒嗎?為什麼?

其他微生物與酵母菌的關係是什麼?

(2)酵母菌的代謝類型及其呼吸過程

①酵母菌的呼吸

果酒的製作離不開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

在有氧條件下,反應式如下:酶

C6H1206+6O22+6H20+能量

在無氧條件下,反應式如下:酶

C6H12O62H5OH+2C02+能量

思考:

在發酵過程中,如果要使酵母菌進行大量繁殖,應怎樣處理?

如果要獲得酒精呢?為什麼?

(3)發酵

1)。發酵概念

廣義:是通過微生物的培養來大量生產各種代謝產物的過程。包括有氧發酵(如醋酸發酵、穀氨酸發酵)和無氧發酵(如酒精發酵)。

狹義:是指微生物的無氧呼吸(包括酒精發酵、乳酸發酵等)。

2)。所以:發酵≠無氧呼吸。

3)。應用:

釀酒、發饅頭、麪包製作、酒精製造、生產藥用酵母片、生產維生素、生產抗菌素等。

(4)温度要求

繁殖的最適温度:20℃;

酒精發酵的最適温度:18~25℃。

思考:你知道酵母菌需要適宜温度的原因嗎?

酵母菌有不同的最適温度説明了什麼?

補充:温度對發酵的影響

酵母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生活。温度低於10℃,酵母菌發育很緩慢。隨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20℃時為最佳繁殖温度,此時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強。超過35℃,酵母菌生長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開始出現死亡。如果想要獲得高酒精濃度的發酵液、減少究竟的損耗,必須控制好發酵温度。

你知道嗎?

1、一般情況下,葡萄酒呈紅色的原因?

(在發酵的過程中,隨着酒精度的提高,紅葡萄皮的色素也進入發酵液,使葡萄酒呈紅色。)

2、葡萄酒分成乾紅、乾白等種類的依據是什麼?

(1、根據葡萄酒的顏色分成白葡萄酒、紅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三種。

白葡萄酒:用白葡萄釀造,皮汁分離發酵;

紅葡萄酒:用紅葡萄釀造,皮汁混合發酵;

桃紅葡萄酒:顏色介於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之間,皮的發酵時間短。

2、根據葡萄酒的含糖量分成幹、半乾、半甜、甜四種。

幹葡萄酒:含糖量低於4克/升;

半乾葡萄酒:含糖量介於4克-12克/升之間;

半甜葡萄酒:含糖量介於12克-50克/升之間;

甜葡萄酒:含糖量高於50克/升。)

自然發酵:附着於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5)菌種來源:?

??人工培養:分離獲得得純淨的酵母菌菌種。

(在果酒的工業生產中為了提高果酒的品質也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養的酵母菌,例如:乾酵母或酒藥)

2、果醋製作的原理

閲讀課本,思考以下問題:

(1)醋酸菌的形態?細胞結構?

(2)醋酸菌有哪些方面的實際應用?

(3)醋酸菌的代謝類型?

(4)果醋的製作原理?

(1)醋酸菌形態

1)。從橢圓到桿狀,有單個,有成對,有成鏈狀,以鞭毛運動或不運動,不形成芽孢,屬原核生物,以分裂方式繁殖,新陳代謝類型為異養需氧型。(醋酸菌與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

特點是)

2)。應用:食醋、果醋

(2)果醋製作的原理,

醋酸菌是—種好氧性細菌,只有當氧氣充足時,才能進行旺盛的生理活動。變酸的酒的表面觀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麪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實驗表明,醋酸菌對氧氣的含當量特別敏感,當進行深層發酵時,即使只是短時間中斷通人氧氣,也會引起醋酸菌死亡。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茵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C6H12O6→3CH3COOH(醋酸)

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反應簡式如下)。醋酸菌的最適生長温度為30℃一35℃。

酶酶2C2H5OH+O2→2CH3CHO(乙醛)+2H2O2CH3CHO+O2→2CH3COOH(醋酸)

過渡:根據這個原理,我們是怎樣設計果酒、果醋製作方案的?

提示: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選材、設計實驗裝置、操作過程

二、實驗設計

1.果酒和果醋實驗流程示意圖

果酒果醋

閲讀教材3-4頁,對A、B兩同學的實驗裝置進行討論:

A:每次排氣時只需擰鬆瓶蓋,不要完全揭開瓶蓋;制醋時,再將瓶蓋打開,蓋上一層紗布,進行葡萄醋的發酵。(來防止發酵液被污染,因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雜菌)B:分析果酒和果醋的發酵裝置中充氣口、排氣口和出料口分別有哪些作用。為什麼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

充氣口是在醋酸發酵時連接充氣泵進行充氣用的;排氣口是在酒精發酵時用來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來取樣的。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氣中微生物的污染。使用該裝置制酒時,應該關閉充氣口;制醋時,應將充氣口連接氣泵,輸入氧氣。

2、實驗操作

(1)材料的選擇與處理

選擇新鮮的葡萄,榨汁前先將葡萄進行沖洗,除去枝梗。

①、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爛的葉子。

②、用清水沖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注意沖洗次數不宜太多,為什麼?)討論:你認為應該先沖洗葡萄還是先除去枝梗?為什麼?挑選葡萄沖洗榨汁酒精發酵醋酸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