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一數學必修三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77W

高一數學必修三教案多篇

高一數學必修三教案 篇一

教材:邏輯聯結詞(1)

目的:要求學生了解複合命題的意義,並能指出一個複合命題是有哪些簡單命題與邏輯聯結詞,並能由簡單命題構成含有邏輯聯結詞的複合命題。

過程:

一、提出課題:簡單邏輯、邏輯聯結詞

二、命題的概念:例:125 ① 3是12的約數 ② 0.5是整數 ③

定義:可以判斷真假的語句叫命題。正確的叫真命題,錯誤的叫假命題。

如:①②是真命題,③是假命題

反例:3是12的約數嗎? x5 都不是命題

不涉及真假(問題) 無法判斷真假

上述①②③是簡單命題。 這種含有變量的語句叫開語句(條件命題)。

三、複合命題:

1、定義:由簡單命題再加上一些邏輯聯結詞構成的命題叫複合命題。

2、例:(1)10可以被2或5整除④ 10可以被2整除或10可以被5整除

(2)菱形的對角線互相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且菱形的

垂直且平分⑤ 對角線互相平分

(3)0.5非整數⑥ 非0.5是整數

觀察:形成概念:簡單命題在加上或且非這些邏輯聯結詞成複合命題。

3、其實,有些概念前面已遇到過

如:或:不等式 x2x60的解集 { x | x2或x3 }

且:不等式 x2x60的解集 { x | 23 } 即 { x | x2且x3 }

四、複合命題的構成形式

如果用 p, q, r, s表示命題,則複合命題的形式接觸過的有以下三種:

即: p或q (如 ④) 記作 pq

p且q (如 ⑤) 記作 pq

非p (命題的否定) (如 ⑥) 記作 p

小結:1.命題 2.複合命題 3.複合命題的構成形式

高一數學必修三教案 篇二

1.點的位置表示:

(1)先取一個點O作為基準點,稱為原點。取定這個基準點之後,任何一個點P的位置就由O到P的向量 唯一表示。 稱為點P的位置向量,它表示的是點P相對於點O的位置。

(2)在平面上取定兩個相互垂直的單位向量e1,e2作為基,則 可唯一地分解為 =xe1+ye2的形式,其中x,y是一對實數。(x,y)就是向量 的座標,座標唯一 地表示了向量 ,從而也唯一地表示了點P.

2.向量的座標:

向量的座標等於它的終點座標減去起點座標。

3.基本公式:

(1)前提條件:A(x1,y1),B(x2,y2)為平面直角座標系中的'兩點,M(x,y)為線段AB的中點。

(2)公式:

①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AB|=(x2-x1)2+(y2-y1)2.

②中點座標公式

4.定比分點座標

設A,B是兩個不同的點,如果點P在直線AB上且 =λ ,則稱λ為點P分有向線段 所成的比。

注意:當P在線段AB之間時, , 方向相同,比值λ>0.我們也允許點P在線段AB之外,此時 , 方向相反,比值λ<0且λ≠-1.當點P與點A重合時λ=0.而點P與點B重合時 不可能寫成 =0的實數倍。

定比分點座標公式:已知兩點A(x1,y1),B(x2,y2),點P(x,y)分 所成的比為λ。則x=x1+λx21+λ,y=y1+λy21+λ。

重心的座標:三角形重心的座標等於三個頂點相應座標的算術平均值,即x1+x2+x33,y1+y2+y33.

一、中點座標公式的運用

【例1】已知 ABCD的兩個頂點座標分別為A(4,2),B(5,7),對角線的交點為E(-3,4),求另外兩個頂點C,D的座標。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交點為兩個相對頂點的中點,利用中點公式求。

解:設C(x1,y1),D(x2,y2)。

∵E為AC的中點,

∴-3=x1+42,4=y1+22.

解得x1=-10,y1=6.

又∵E為BD的中點,

∴-3=5+x22,4=7+y22.

解得x2=-11,y2=1.

∴C的座標為(-10,6),D點的座標為(-11,1)。

若M(x,y)是A(a,b)與B(c,d)的中點,則x=a+c2,y=b+d2.也可理解為A關於M的對稱點為B,若求B,則可用變形公式c=2x-a,d=2y-b.

1-1已知矩形ABCD的兩個頂點座標是A(-1,3),B(-2,4),若它的對角線交點M在x軸上,求另外兩個頂點C,D的座標。

解:如圖,設點M,C,D的座標分別為(x0,0),(x1,y1),(x2,y2),依題意得

0=y1+32 y1=-3;

0=y2+42 y2=-4;

x0=x1-12 x1=2x0+1;

x0=x2-22 x2=2x0+2.

又∵|AB|2+|BC|2=|AC|2,

∴(-1+2)2+(3-4)2+(-2-2x0-1)2+(4+3)2=(-1-2x0-1)2+(3+3)2.

整理得x0=-5,∴x1=-9,x2=-8

∴點C,D的座標分別為(-9,-3),(-8,-4)。

二、距離公式的運用

【例2】已知△ABC三個頂點的座標分別為A(4,1),B(-3,2),C(0,5),則△ABC的周長為()。

A.42 B.82 C.122 D.162

利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直接求解,然後求和。

解析:∵ A(4,1),B(-3,2),C(0,5),

∴|AB|=(-3-4)2+(2-1)2=50=52,

|BC|=[0-(-3)]2+(5-2)2=18=32,

| AC|=(0-4)2+(5-1)2=32=42.

∴△ABC的周長為|AB|+|BC|+|AC|

=52+32+42

=122.

答案:C

(1)熟練掌握兩點 間的距離公式,並能靈活運 用。

(2)注意公式的結構特徵。若y2=y1,|AB|=(x2-x1)2=|x2-x1|就是數軸上的兩點間距離公式。

高一數學必修三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指數函數的定義,初步掌握指數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2、能力目標:通過定義的引入,圖像特徵的觀察、發現過程使學生懂得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係,適時滲透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探索發現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學生的參與過程,培養他們手腦並用、多思勤練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勇於探索、鍥而不捨的治學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指數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2、難點:底數a的變化對函數性質的影響,突破難點的關鍵是利用多媒體動感顯示,通過顏色的區別,加深其感性認識。

教學方法:

引導——發現教學法、比較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事例引入

T: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指數的運算性質,今天我們來學習與指數有關的函數。什麼是函數?

S:————————

T:主要是體現兩個變量的關係。我們來考慮一個與醫學有關的例子:大家對“非典”應該並不陌生,它與其它的傳染病一樣,有一定的潛伏期,這段時間裏病原體在機體內不斷地繁殖,病原體的繁殖方式有很多種,分裂就是其中的一種。我們來看一種球菌的分裂過程:

C:動畫演示(某種球菌分裂時,由1分裂成2個,2個分裂成4個,——————。一個這樣的球菌分裂x次後,得到的球菌的個數y與x的函數關係式是:y =2 x)

S,T:(討論)這是球菌個數y關於分裂次數x的函數,該函數是什麼樣的形式(指數形式),

從函數特徵分析:底數2是一個不等於1的正數,是常量,而指數x卻是變量,我們稱這種函數為指數函數——點題。

二、指數函數的定義

C:定義:函數y = a x(a>0且a≠1)叫做指數函數,x∈R。。

問題1:為何要規定a>0且a ≠1?

S:(討論)

C:(1)當a<0時,a x有時會沒有意義,如a=﹣3時,當x=

就沒有意義;

(2)當a=0時,a x有時會沒有意義,如x= — 2時,

(3)當a = 1時,函數值y恆等於1,沒有研究的必要。

鞏固練習1:

下列函數哪一項是指數函數()

A、y=x 2 B、y=2x 2 C、y= 2 x D、y= —2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