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教案範本(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14W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教案範本(多篇)

高中化學必修一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不僅為形成化學基本觀念提供感性基礎,也為了解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社會發展,化學與技術進步之間的密切關係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本節的主要內容有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二氧化硅的性質、硅酸鹽的性質、硅及化合物的用途。在教學中可採用碳和硅(同一主族相鄰的兩種元素)進行對比,突出它們的相似性與不同性。另外多運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進行教學,聯繫生產生活的實際,充分利用實物、模型、彩圖、實物照片等形式,增強教學的直觀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硅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認識硅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2、聯繫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採用對比的方法,聯繫碳、二氧化碳大等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來介紹硅、二氧化硅等新知識。

2、運用日常生活中事例進行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硅及其化合物的廣泛喲鷗鳥國土,體會化學的創造性與實用性,並關注化學有關的實際問題。

2、利用實物、模型及學生自己手機的有關實物或照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3、通過動手實驗,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二氧化硅的性質

教學難點:

硅酸鹽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教學方法:

對比法、討論法、講授法

教學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二氧化硅、硅酸

第二課時:硅酸鹽、單質硅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導入]美國的硅谷——位於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北部舊金山南郊,聖克拉拉縣和聖胡安兩城之間的一條長48公里,寬16公里的長條形地帶上。由於它集中了全世界90%以上的著名半導體公司(思科、英特爾、惠普、朗訊、蘋果) ,而半導體的基本元件是硅片,所以該地區被稱為“硅谷”。該地區客觀上成為美國高新技術的搖籃,

現在硅谷已成為世界各國半導體工業聚集區的代名詞。也是高新科技的象徵。

[師]既然硅這麼重要,那麼他是如何存在,有些什麼性質呢?

[板書]§4-1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

[師]主角,我們足以看出硅的地位。我們看課本P46 圖3-1,硅在地殼中的含量居第二,僅次與氧。

硅的氧化物及硅酸鹽構成了地殼中大部分的巖石、沙子和土壤、約佔地殼總量的90%以上。

[學生活動]看圖4-1

[師]大家在元素週期表中找到硅,並且寫出硅和碳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學生活動]

C Si

[師]它們最外層均為四個電子,既不容易得到也不容易失去,性質穩定。但他們卻是不可以忽視的:碳--統治了有機界:碳是構成有機物的主要元素;硅—統治了無機礦物界:硅是構成巖石與許多礦物的基本元素。

下面我們的學習就圍繞着碳和硅的相似性進行學習。

[學生活動]回顧碳的相關知識

存在 酸性氧化物 弱酸

性質

[師]閲讀課本P74-76頁內容,從碳的性質總結硅、二氧化硅、硅酸的性質。

[學生活動]

[資料卡片] 在25℃和101kPa的條件下,由單質生成1molCO2時放熱393.5kJ;而在同樣條件下,生成1molSiO2時放熱910.9kJ.放熱越多,其生成物通常越穩定,可見SiO2比CO2更容易生成,而且更穩定。

[思考] 比較碳、硅親合氧的能力及硅在自然存在形式?

[歸納] ①硅的親氧性強於碳的親氧性。

②因此硅元素在氧化氣氛包圍的地球上,硅主要以SiO2及硅酸鹽形式存在。

[板書]1、二氧化硅 SiO2

[師]從課本P74-75的內容,大家對二氧化硅進行樹型分類?

[學生思考、書寫]

[展示]二氧化硅的結構模型

[師]二氧化硅晶體,基本結構單元是正四面體,每個Si結合4個O,每個O結合2個Si,形成空間網狀結構。

正是這種結構,決定了其具有優良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思考與交流] 請根據SiO2的存在和應用思考:

二氧化硅具有哪些物理性質?化學穩定性如何?你的根據是什麼?SiO2的這些性質是由什麼決定的?

[學生活動]

[歸納、總結、板書]

① 物理性質:熔點高、硬度大

② 用途:建築材料、飾品、工藝品

③ 化學性質:穩定性好

[過渡]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SiO2的化學性質,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硅酸鹽,我們通過其性質,來看SiO2的性質。

[師]我們可以用玻璃瓶來裝試劑:酸、鹼、鹽,這可以看出其化學性質穩定,不能夠跟一般的酸發生反應,除HF外。

[板書]a、不與酸反應,氫氟酸除外

SiO2+4HF=SiF4↑+2H2O

用途:可以在玻璃上雕刻花紋等

[師]因為HF酸可以和SiO2反應,所以HF的保存就不能使用玻璃瓶,而用塑料或橡膠瓶,我們可以用這個性質在玻璃上雕刻花紋,量器上雕刻刻度等。

[展示]裝有NaOH的試劑瓶

[思考]一般的試劑瓶都使用玻璃瓶塞,而這個試劑瓶使用的是橡膠塞,為什麼?

[思考、討論]

[總結]我們開始將CO2和SiO2比較,CO2是酸性氧化物,SiO2也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其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即能與鹼、鹼性氧化物反應。

[板書]b、與鹼性氧化物反應

C、與鹼反應

SiO2+2NaOH=Na2SiO3+H2O

[師]正是因為其能與NaOH發生反應,所以其瓶塞使用的是橡膠塞。

[過渡]CO2溶於水生成H2CO3,SiO2我們知道它是不能溶於水的,它有沒有對應的酸呢?如何製取呢?

[思考]碳酸的製取,使用的是強酸制弱酸的方法,那麼硅酸是不是也可以使用同樣的方法獲得呢?

[探究實驗4-1]試管中取3ml Na2SiO3溶液,滴入2滴酚酞,逐滴加入稀HCl,邊加邊振盪,至紅色變淺並接近消失時停止。

[學生活動]觀察、思考

[總結、歸納、板書]2、硅酸

實驗過程:

現象:紅色消失,生成白色凝膠

結論:硅酸鈉轉化為硅酸

反應:Na2SiO3+2HCl=H2SiO3(膠體)+2NaCl

[師]硅酸凝膠經乾燥脱水後的到多空的硅酸幹凝膠,稱為“硅膠”。硅膠多空,吸附水的能力強,常用作實驗室和袋裝食品、瓶裝藥品的乾燥劑,也可以作催化劑的載體。

[課堂練習] 1、下列各組物質有關性質關係的比較,正確的是( )

A.溶解性:CO2H2CO3

C.熔點:SiO2>CO2(乾冰) D.硬度: SiO2

2、要除去SiO2中的CaO雜質,最適宜的試劑是( )

A、純鹼溶液 B、鹽酸

C、硫酸 D、氫氧化鈉溶液

[總結]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二氧化硅的存在、用途、性質和硅酸的製取、用途。需要重點掌握二氧化硅的性質和硅酸的製取。

板書設計:

§4-1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

1、二氧化硅 SiO2

① 物理性質:熔點高、硬度大

② 用途:建築材料、飾品、工藝品

③ 化學性質:穩定性好

a、不與酸反應,氫氟酸除外

SiO2+4HF=SiF4↑+2H2O

用途:可以在玻璃上雕刻花紋等

b、與鹼性氧化物反應

C、與鹼反應

SiO2+2NaOH=Na2SiO3+H2O

2、硅酸

實驗過程:

現象:紅色消失,生成白色凝膠

結論:硅酸鈉轉化為硅酸

反應:Na2SiO3+2HCl=H2SiO3(膠體)+2NaCl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複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二氧化硅的性質和用途和硅酸的製取用途。

對照它們之間的轉化關係,寫出相應的方程式。

[學生活動]書寫相關的化學方程式。

[創設情境]在農田的施肥中,如何才能使 ,K+更大程度的吸收呢?聯繫膠體的性質進行思考。

[學生活動]閲讀P77 ,科學視野。

[師]硅酸鹽巖石長期在水和大氣中二氧化碳侵蝕下,風化為黏土,並且形成土壤膠體。土壤膠體帶負電,與 ,K+等營養離子相結合,使土壤具有保肥作用。

土壤、巖石中都含有大量硅酸鹽,硅酸鹽在自然界中分佈極廣,其結構複雜,大多數不溶於水,化學性質穩定。

[展示]Na2SiO3溶液

[師]SiO2與NaOH反應生成的Na2SiO3就一種最簡單的硅酸鹽,其能夠溶於水,水溶液俗稱為水玻璃,是製備硅膠和木材防火劑的主要原料。

[實驗4-2]取兩個濾紙片,分別浸在水和水玻璃中,取出,放在酒精燈外焰上。

[學生活動]觀察、填表。

放入蒸餾水 放入Na2SiO3飽和溶液

現象

結論

[師]浸泡在Na2SiO3飽和溶液的濾紙不能燃燒,所以其可以作木材的防火劑。

[師]看圖4-8 應用廣泛的硅酸鹽產品

[學生活動]閲讀課本P78-79內容,填寫下表

[板書]

原料 生產設備 主要成分

水泥

玻璃

陶瓷

[師]以上我們介紹的是傳統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現在非金屬材料發展迅速,出現了許多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

介紹SiC、硅鋼、硅橡膠、新型陶瓷等內容。

[學生活動]閲讀課本P79,單質硅,完成下列問題。

[板書] (1)硅單質的存在形式: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兩種。

(2)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學性質:常温下___________。

(4)硅的用途:高純硅是良好的_______材料,於製造集成電路、太陽能電池等。

[師]指導學生完成,並介紹相關內容

[課堂練習]

1、熔融燒鹼應選用的器皿是( )

A.石英坩堝 B.普通玻璃坩堝

C.鐵製坩堝 D.陶瓷坩堝

2、生產水泥、普通玻璃都要用到的主要原料是( )

A.黏土 B.石灰石

C.純鹼 D.石英

3、下列所列各物質的用途中,不正確的是

A.石英砂:制玻璃、制單晶硅 B.硅膠:乾燥劑、吸附劑、催化劑載體

C.碳化硅:砂紙、砂輪 D.硅酸:粘合劑、耐火材料

[總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硅酸鹽和單質硅的相關知識。需要重點掌握傳統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水泥、玻璃、陶瓷的原料,生產過程和主要成分,以及硅做半導體的特性的用途。

板書設計:

3、硅酸鹽

原料 生產設備 主要成分

水泥

玻璃

陶瓷

4、硅單質

(1)硅單質的存在形式: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兩種。

(2)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學性質:常温下___________。

(4)硅的用途:高純硅是良好的_______材料,於製造集[]成電路、太陽能電池等。

教學反思:

高一化學必修1教案設計 篇二

一、學習目標分析

(一) 學習目標確定的依據

必修模塊要求 選修模塊要求

《課程標準》要求 《模塊學習要求》 《課程標準》要求 《模塊學習要求》

能列舉合金材料的重要應用

1、能列舉鋁合金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

2、瞭解銅合金在工業生產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

認識金屬與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異,知道生活中常見合金的組成

1、認識金屬與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異

2、知道生活中常見合金的組成

(二)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列舉鐵合金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

(2)瞭解銅合金在工業生產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運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對教材和教師給出的合金信息進行分類歸納概括,引導學生信息加工。

(3)體驗科學知識和社會生活的互相影響的過程。

(4)通過完成小論文,體驗科學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並通過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動,增進感情,培養合作的精神。

(2)通過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和求知慾,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材料發展的歷史從生產力的側面反映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文明使,鑑於金屬材料在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所以本節主要學習合金的性能、常見合金的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確選用金屬材料等。此外金屬材料自身還在不斷髮展,傳統的鋼鐵工業在冶煉、澆鑄、加工和熱處理等方面不斷出現新工藝。新型的金屬材料如高温合金、形狀記憶合金、儲氫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態合金等相繼問世,大大擴展了金屬材料的應用範圍。所以介紹金屬材料面臨的挑戰,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基於以上觀點確立教學重點為:

(1)生活中鐵合金及銅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定為本節的知識重點;

(2)培養學生的獲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是教學的重點;

(3)解決怎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是教學重點

難點為:

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

三、教學內容安排

(一)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節內容是在國中介紹的金屬和金屬材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和提高。金屬種類選了“鈉、鋁、鐵、銅”,具有代表性:除鈉外,其他三種金屬都是常見金屬,學生有感性的認識,能與日常生活中金屬的應用相結合。鑑於金屬材料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編寫一節金屬材料的內容,以體現教科書內容的時代性,反應教學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繫。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化學1第三章第三節教學內容,是金屬知識的應用,密切聯繫生產、生活實際。教學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通過實物、圖片、錄象等展示,讓學生對金屬材料形成一個初步概念再學習合金的性能、常見合金的組成和重要用途。

第二部分:再通過金屬材料及有關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合理使用金屬材料的意義。

合金以及金屬材料的內容學生在九年級已有一定知識基礎,課標要求也僅為“能列舉鐵合金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瞭解銅合金在工業生產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故不應過多介紹各種合金材料組成、性質、用途,以致過多使用課堂資源。應該着力開展實踐活動(小論文要延伸至課外,做好動員和指導即可),組織好關於選用材料的討論。這些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了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理應獲得相應的重視和教學資源

(三)學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資源建議

(一)利用大量的圖片信息和視頻材料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的教學中,可展示常見鐵和銅金屬材料的實物,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展示多種金屬材料的圖片或視頻,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合金等金屬材料的認識。

(二)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三)可充分利用相關網站

五、教學方法、學習指導策略

這節課在“知識與技能”上要求不高,教學的重點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以知識為載體落實“過程與方法”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教學過程中建議靈活地應用多種學習方式,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有機結合起來,組織多樣化的學習活動。

1、獨立思考

2、交流討論

3、展示交流

4、學生小結

六、教學資源建議

(一)上網查閲我國材料科學的發展史

(二)可上網查閲相關資料,就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交流討論

(三)任選你感興趣的關於合金的課題進行調查,完成一篇關於合金的小論文。

七、課堂評價建議

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達成度,可以通過活動表現評價表的方式進行。

小組成員:

小組分工:

評價的內容 評價細目 結果 備註

A B C

主題選擇

1、為什麼選擇此設計思路?

2、對能否完成好此設計思路是否進行論證?

活動過程評價

1、學生的參與意識

2、分析問題的思路是否清晰?

3、收集資料對所學知識的學習、理解是否有恰當的幫助?

資料收集與整理

1、小組成員能否分工?通過多種手段收集相關資料?

2、能否對收集資料進行有序的分類整理?

3、收集的資料是否充分並能圍繞設計思路?

交流與表達

1、能否對所選設計思路作準確、有條理的表達?

2、能否對他人觀點做準確、恰當的補充?

3、能否對他人的觀點提出合理的質疑並能正確回答他人質疑?

整體評價

1、參與意識

2、合作意識

3、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4、交流表達能力

5、查閲和整理資料能力

6、處理現場提問的應變能力

整體表現評價結果

高中化學必修一教案 篇三

一、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

1、引入物質的量的必要性

2、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3、阿伏伽德羅常數及其應用。

4、物質的量、阿伏伽德羅常數、粒子數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兩個基本公式的應用。

課時安排:約15~20分鐘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基本單位,認識到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之間的關係;掌握摩爾質量的概念。

2、理解提出摩爾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涵義。

3、掌握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物質的質量之間的關係。能用於進行簡單的化學計算。

過程與方法:

1.培養邏輯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培養計算能力,並通過計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運用、鞏固概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概念的透徹理解,培養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

三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在講解今天的內容之前,老師先考考大家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請問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啊?

學生答:分子、原子、離子等微粒。

嗯,是這樣的!物質就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等微觀粒子組成的。

那麼這些粒子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呢?

學生答:都很小,都在不停地運動…

對!它們都很小!

我們知道,物質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都是分子、原子或離子之間按一定的數目關係進行的。但是這些微粒都太小,顯然我們是不能一個一個將它們取出來進行反應吧!

那大家告訴我,在實驗室裏我們是怎樣取用物質來進行化學反應的啊?

學生答:天平稱固體的質量,量筒量液體的體積。

嗯,雖然我們説物質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都是微利之間按一定比例進行的。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是稱取一定質量(g)或者量取一定體積(mL)的化學物質來進行我們需要的化學反應的。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微觀粒子的數目和物質宏觀的質量或者體積之間是存在着一定的聯繫的。

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探討它們之間的這種聯繫!

板書課題:物質的量

嗯,老師現在遇到了一個小麻煩,現在老師的粉筆用完了,所以呢,只有再買一些。可是粉筆好小啊,一支支的數好麻煩啊!同學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學生答:買一盒、買一箱、、、、、

看來同學們都很留心生活啊!如果我們用盒子把粉筆裝起來,那就方便多了。

我們之前説我們不能取用分子、原子等微粒來進行化學反應是因為它們都太小了!那我們可不可以也用一個“盒子”將它們按一定數目的集合體的形式“裝”起來呢?

其實早就有人想到這個“盒子”了!國際科學界是用“物質的量”來“裝”這些微粒的。

物質的量它是一個物理量,就像同為物理量的質量一樣,它也是有符號和單位的。

回憶所學知識,思考並回答老師的問題,緊跟思路,漸漸進入課題

緊跟課堂節奏,思考老師的問題,興趣提升

意識到微觀粒子時需要集團概念的

通過對物質組成,分子等微觀粒子共性的回顧,讓學生懂的在研究微觀粒子時“集團意識”的重要性。

通過實例,使學生認識到分組達到了使問題簡化的目的。

過渡到物質的量的概念

板書:

一、基本概念

1、物質的量

(1)是一個物理量;(2)符號:n;(3)單位:摩爾(mol)(4)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

(5)注意:

“物質的量”是一個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不能把它理解為“物質的質量”或“物質的數量”。

摩爾作為物質的量的單位,這一單位只適用於微觀粒子(如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等),不適用於宏觀物質。

[問]能否説1mol小麥約含有6.02×1023個麥粒?

物質的量描述的對象是粒子的集體,但沒有限定是何種粒子集體,因此,我們在使用摩爾表示物質的量時,要用化學式指明粒子的種類。例:1molNa+或n(Na+)=1mol

[練習]判斷下列説法是否正確

(A)1摩爾氧

(B)1.5摩爾O2

(D)摩爾是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E)0.5摩大米

那這個“盒子”裏到底裝了多少個微觀粒子呢?

國際上規定,1mol粒子集合體所含的粒子數與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相同,約為6.02×1023個。

並且也給這個數值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阿伏伽德羅常數

板書:2、阿伏伽德羅常數

定義: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符號:NA;單位:mol-1。約為6.02×1023mol-1

跟進老師的節奏,結合預習開始學習物質的量及阿伏伽德羅常數的相關知識;

正式過渡,讓學生以良好的狀態進入課題;

通過上面的學習,相信大家對物質的量及阿伏伽德羅常數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面老師又有問題了,請問1molFe含有多少個鐵原子?那2molFe呢?

請問你們是怎樣得到2molFe中鐵原子的個數的呢?

很好!這樣我們就得到了物質的量n、阿伏伽德羅常數NA與粒子數(N)之間的關係了:

N=n×NA即:n=N/NA

板書:二、基本公式

N=n×NAn=N/N

強化練習:

1、1molH2所含氫氣分子的個數6.02×1023;

2、2molO2含1.204×1024個氧分子;

好,來給大家簡單説説NA≈6.02×1023mol-1的這個數字究竟有多大?

將1分硬幣排列成1mol,可來回地球與太陽之間400億次。

科學研究是永無止境的!在我們有了物質的量這個物理量以後,我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和規律。

思考並回答:1molFe含有6.02×1023個鐵原子;2molFe含1.204×1024個鐵原子。

回答:2×6.02×1023就得到2molFe中鐵原子的個數

跟進思路,思考問題,強化記憶

通過實際練習得出物質的量、阿伏伽德羅常數與粒子數之間的關係,使學生易於接受、記憶深刻;

通過練習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通過實例使學生印象深刻,對阿伏伽德羅常數有一定的認識

請同學們看教材12頁,

1molH2O的質量是18g,約含有6.02×1023個水分子;

0.5molH2O的質量是9g,約含有3.01×1023個水分子;

1molAl的質量是27g,約含有6.02×1023個鋁原子;

2molAl的質量是54g,約含有1.204×1024個鋁原子;

數學是很奇妙的,數據中常常會體現出一些規律!那麼在這些數據中你們發現了什麼呢?

提示:當它們的物質的量都為1mol時它們的粒子數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呢?當它們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1mol的粒子的質量與他們的相對原子質量或者相對分子質量在數值上又有什麼關係呢?

總結:

1、1mol任何粒子集合體都含有6.02×1023個粒子;

2、1mol任何粒子或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其數值都與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者相對分子質量相等。

在這裏科學界又達成了共識!將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做摩爾質量。摩爾質量在數值上等於物質的相對原子質量或者是相對分子質量。

板書:3、摩爾質量

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符號:M;單位:g/mol(-1)

練習:

Mg的摩爾質量是24g/mol;

CO2的摩爾質量是44g/mol;

H2SO4的摩爾質量是98g/mol;

那麼:我們接着探討上面數據中的規律,表中顯示1mol的Al質量為27g,2molAl的質量是54g,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Al的摩爾質量是27g/mol。我們從這裏就得到了物質的量(n)、質量(m)和摩爾質量(M)之間的關係:

m=n×M也即:n=m/M

板書:n=m/Mn=m/M

我們説:學以致用!

那麼我們能用今天所學習的知識來解決怎樣的問題呢?現在老師這裏剛好有一瓶“380mL的農夫山泉”我們怎樣才能通過計算知道里面有多少個水分子呢?

知道了它的體積,我們可以通過密度求得它的質量為300g,那麼物質的質量和它所含的微粒個數之間是通過什麼紐帶來聯繫的呢?(通過公式,提示學生運用物質的量)

解:m=ρ×V=1g/mL×380mL=380g

M=18g/mol

n=m/M=380g÷18g/mol=21.1mol

N=n×NA=21.1mol×6.02×1023mol-1=1.27×1025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可以算出一瓶水裏面含有多少水分子,假如現在老師手裏的是一瓶純淨的氣體呢?我們有怎樣求算其中的微粒數目呢?下次課我們就一起學習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希望大家課後積極地預習和思考。

緊跟課堂節奏,認真分析,教材12頁的材料,得出結論;緊跟老師的提問得到摩爾質量的概念;

認真聽講,分析題目,得出答案;

認真分析,得出答案;分析規律;

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回憶課堂知識,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通過教材實例,讓學生理解摩爾質量的概念;

通過題目使學生對摩爾質量的概念有一定的掌握;

通過學生親自參與得出結論,加深記憶;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聯繫生活,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引起學生的興趣。回顧課堂,達到加深學生記憶的效果

六、板書設計

一、基本概念二、基本公式

含義

符號

1、N=n×NA

單位(符號)

1、物質的量

含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

n

2、n=m/M

摩爾(mol)

2、阿伏加德羅常數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

NA

mol-1

3、摩爾質量

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

M

g/mol(-1)

七、教學反思

點擊顯示全文,繼續預覽

高中必修1化學教案範文總彙 篇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通過對Na2O和Na2O2性質的探究,掌握Na2O2的重要化學性質及用途。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主要性質;瞭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用途;初步學會實驗探究過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學會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採用對比的方法,學會從同類化合物找出性質的差異性、相似性,形成規律性的知識的方法;通過實驗探究過程,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實驗對比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教學與探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2、運用對比教學,培養學生對比研究的思維習慣。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悦,培養善於合作的科學品質,樹立嚴謹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性質;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Na2O2與H2O,Na2O2與CO2的反應及碳酸鈉、碳酸氫鈉與酸的反應

【教學過程】

【設置情境】同學們,俗話説“水火不相容”。水可以用來滅火,那水可不可以用來生火呢?今天,我給大家做一個小魔術,叫“滴水生火”,大家看好了

【實驗演示】滴水生火

【提問】大家看到了什麼現象?

【討論】敍述觀察到的現象

【引入】奧妙是什麼?——過氧化鈉,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鈉的重要化合物。首先學習鈉的氧化物

【提問】(1)鈉有哪些氧化物?

(2)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顏色、狀態以及化合價是怎樣的?

(3)氧化鈉有哪些化學性質

【學生】書寫氧化鈉與水、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過渡】我們已經學習了第一種鈉的氧化物,接下來繼續學習鈉的另一種氧化物——過氧化鈉

【問題引導】過氧化鈉有怎樣的化學性質?

【學生活動】實驗3-5:探究Na2O2和水反應

操作+現象

初步結論

把水滴入少量的Na2O2中,現象_____________;

有O2產生

帶火星的火柴伸入試管內,現象:__________;

有O2產生

手觸摸試管外壁,現象:_____________

反應放熱

加1-2滴酚酞溶液,

現象:______________;

生成鹼(NaOH)

【問題引導】請説明從上述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並解釋原因。

【學生活動】書寫Na2O2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並判斷該反應的反應類型,並用雙線橋進行分析。

【分析推理】通過對比氧化鈉與水、過氧化鈉與水,推測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問題引導】結合Na2O2的化學性質,Na2O2可能有那些用途呢?

【問題引導】展示食用純鹼、食用小蘇打商品圖片,提出探究問題

Na2CO3

NaHCO3

(1)在2支小試管裏分別加入0.5g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觀察二者外觀上的細小差別,記錄它們的顏色和狀態。

白色粉末

白色細小晶體

(2)向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入5滴水,振盪試管,觀察現象。並用手摸一摸試管底部,有什麼感覺?

加水結塊成

晶體,放熱

加水部分溶解,感受不到熱量變化

(3)繼續向兩支試管內加4mL的水,用力振盪,有什麼現象?

振盪長時間後可溶解

振盪長時間後仍有固體剩餘

(4)向試管內滴入1~2滴酚酞溶液,各有什麼現象?

溶液變紅

(較深)

溶液變

微紅色

初步結論

兩者都易溶於水,其中Na2CO3更易溶於水;

碳酸鈉溶液鹼性比碳酸氫鈉強。

【問題引導】請説明從上述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並解釋原因。

【提出問題】通過小蘇打的用途介紹,引出熱穩定性的探究

實驗裝置圖

Na2CO3

NaHCO3

澄清石灰水

不變渾濁

澄清石灰

水變渾濁

結論

受熱不分解

具有熱穩定性

受熱易分解

熱穩定性差

【問題引導】請説明從上述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並解釋原因。

【提出問題】通過碳酸氫鈉藥片的適用症,推出碳酸氫鈉可以和鹽酸反應,

寫出碳酸鈉和碳酸鈉反應的方程式。

【小結】

【佈置作業】

高中必修1化學教案範文總彙 篇五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掌握氨和銨鹽的性質、用途

2、學會氨的實驗室製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氨和銨鹽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實驗室制氨的化學反應原理

教學工具

燒杯、燒瓶、鐵架台、滴管、導管、玻璃棒、試管、酒精燈、酚 酞試液、棉花、試管夾、NH3、HCl、NH4Cl、Ca(OH)2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新聞導課]杭州市一製冷車間發生氨氣泄漏:出國留學網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時,杭州市一製冷車間發生氨氣泄漏事件,整個廠區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圓數百米,空氣中瀰漫着一股濃烈的刺激性氣味,進入廠區呼吸都感到困難。廠區內寒氣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報案後立即制定方案,出動上百名消防隊員,十餘量消防車…。

[問題]

1、為什麼在氨氣泄漏時工廠裏會寒氣逼人?

2、如何吸收瀰漫在空氣中的大量氨氣?

3、被圍困在污染區的羣眾怎樣做才能保證不吸入氨氣?

[板書]二、氨

1、NH3的物理性質:

[展示]一瓶氨氣: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密度<空氣,易液化,可作致冷劑。

[實驗4-9] 成功關鍵:燒瓶乾燥、密封。

現象:形成紅色噴泉。證明:氨極易溶於水,水溶液顯鹼性。

[ 講解]:1體積的水約溶解700體積的氨氣,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

[板書] 在通常狀況下,氨是無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比空氣輕。氨易液化,極易溶於水。

[過渡]氨的水溶液是鹼性的,但其中的水是中性的,氨分子也沒有氫氧根離子。氨水為什麼會顯鹼性呢?

[板書]2、氨的化學性質:

(1)NH3與水的反應:

[分析]

其中一水合氨很不穩定,受熱會分解 NH3·H2O NH3↑+H2O

[板書]NH3+H2ONH3·H2ONH4++OH-

[思考]:分析NH3溶於水存在的過程,討論氨水中的成份:分子、離子。

[板書](2)NH3與酸的反應:

[ 演示實驗]氨與氯化氫反應

[觀察]現象:大量白煙生成。

[思考]:生產Cl2的化工廠常用濃氨水來檢查生產設備和管道是否漏氣,如有白煙生成,則説明已發生漏氣,這是為什麼?

[板書]化學方程式: NH3+HCl=NH4Cl

NH3也可與其它酸反應,例: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

[講解] NH3在一定條件下可於O2、NO、NO2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板書](3)NH3與O2的反應: 4NH3+5O2 4NO+6H2O

[演示實驗]實驗室製取氨氣:

[板書]3、NH3的實驗室製法:

[講解]原理:在實驗室裏常用銨鹽和鹼加熱的方法來製取NH3。 儀器:固+固加熱(同製氧氣);收集:排空氣法。

[板書]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儀器:固+固加熱(同製氧氣);收集:排空氣法。

[提問]:

1 能否濃硫酸乾燥NH3?

2 能否使用NH4HCO3、NH4NO3 、NH4Cl?為什麼?

3 使用鹼石灰代替消石灰有什麼優點?

[過渡]氨與酸反應形成氨鹽,我們下面分析氨鹽的性質

[板書]4、氨鹽

[講述]銨鹽是銨根離子(NH4+)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銨鹽都是晶體,能溶於水。

主要化學性質:

[板書](1)銨鹽受熱易分解:

[實驗]加熱NH4Cl觀察現象,是否時昇華?

[板書]化學方程式: NH4Cl NH3↑+HCl↑、NH3+HCl= NH4Cl

NH4HCO3 NH3↑+H2O+CO2 ↑

[講解]銨鹽能與鹼反應放出氨氣,例:(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

[板書](2)銨鹽與鹼的反應:(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

[強調]這個性質是一切銨鹽的共同性質,實驗室可利用這個性質來檢驗NH4+的存在。

[注意事項]: 實驗條件:濃溶液或固體,加熱。

較稀溶液中銨根離子的檢驗方法:先濃縮,後檢驗。

[板書]3的用途:

[講述]可用於氮肥工業及其它化工產業上(如:制純鹼),製冷劑。

[思考交流]自然界中氮的循環:

[點擊大學聯考試題]

1下面能實現人工固氮的是( )

A.豆科植物根瘤菌 B.用燒鹼溶液吸收NO2

C.合成氨車間 D.閃電

解析:選C。豆科植物根瘤菌、閃電均能將遊離態的氮轉化成化合態,該過程屬於自然固氮,A、D錯誤;燒鹼溶液吸收NO2不屬於氮的固定,B項錯誤;合成氨反應為N2+3H22NH3,屬於人工固氮,C正確。

2、下列不屬於銨鹽的共同性質的是( )

A.易溶於水 B.與苛性鈉共熱產生NH3

C.都是晶體 D.受熱分解都產生NH3

解析:選D。銨鹽都是晶體,均易溶於水,與NaOH共熱都能發生NH4++OH-NH3↑+H2O而產生NH3;部分氧化性酸對應的銨鹽受熱分解,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產生NH3。如NH4NO3。

3、為了更簡便地製取乾燥的NH3,下列方法中適合的是( )

4Cl與濃H2SO4混合共熱,生成的氣體用鹼石灰進行乾燥

B.N2+3H22NH3,用燒鹼進行乾燥

C.加熱濃氨水,氣體用鹼石灰乾燥

D.加熱NH4HCO3,氣體用P2O5乾燥

解析:選C。A選項中的兩種物質反應不生成氨氣,B選項在一般的實驗室中是不能實現的,C選項利用了濃氨水的揮發性,同時可選用鹼石灰乾燥,D選項中的P2O5是不可以乾燥氨氣的。

4、已知氨氣極易溶於水,而難溶於有機溶劑CCl4,下列裝置不宜做氨氣的尾氣吸收的是( )

解析:選C。氨氣極易溶於水,若用C裝置,易發生倒吸現象。A、B、D均可避免此現象產生。

5、如圖表示A、B、C、D、E五種含氮物質相互轉化的關係圖。其中A、B、C、D常温下都是氣體,B為紅棕色,寫出A、B、C、D、E的化學式和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各物質的化學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

(2)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的突破口B為紅棕色氣體,B是NO2,C與O2能生成氣體B,故C為NO。E在常温下不是氣體,故E為HNO3,由圖轉化關係進一步分析知A為N2,D為NH3。

答案:(1)N2 NO2 NO NH3 HNO3

課堂總結及評價:

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的現象,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實驗對認識和研究物質性質的重要性,培養創新精神,氨氣的實驗室製法和銨根檢驗方法,瞭解氮的循環對自然界生態平衡的作用。

板書設計:

第四章第四節硫酸、硝酸和氨

第一課時

一、氨

1、氨氣的物理性質

2、氨氣的化學性質

a.與水反應

b.與酸反應

3、製備

二、銨鹽

1、物理性質

2、化學性質

高中必修1化學教案範文總彙 篇六

1、常見危險化學品

爆炸品:KClO3KMnO4KNO3易燃氣體:H2CH4CO易燃液體:酒精_苯汽油等自燃物品:白磷P4遇濕易燃物品:NaNa2O2氧化劑:KMnO4KClO3

劇毒品:KCN砷的化合物腐蝕品:濃H2SO4,濃NaOH,HNO3

2、物質的分散系溶液膠體濁液

分散質大小<1nm1~100nm>100nm

3、膠體與其他分散系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

區分溶液與膠體:丁達爾效應(有一條光亮的通路)

分離濁液與膠體、溶液:濾紙(只有濁液不能透過濾紙)

分離膠體與溶液:半透膜(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

4、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如KClHCl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SO2CO2NH3等

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全部電離的電解質強酸HClH2SO4HNO3

強鹼NaOHKOHBa(OH)2

大多數的鹽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部分電離的電解質弱酸HClOH2SO3

弱鹼NH3·H2O

5、物質的分離與提純水

過濾法:適用於分離一種組分可溶,另一種不溶的固態混合物,如粗鹽的提純

蒸發結晶:混合物中各組分物質在溶劑中溶解性的差異

過濾和蒸發(例如:粗鹽的提純)

除去NaCl中含有的CaCl2,MgCl2,Na2SO4等加入試劑的先後順序:NaOH→BaCl2→Na2CO3→過濾→HCl可以;改為:BaCl2→Na2CO3→NaOH→過濾→HCl也可以。改為:BaCl2→NaOH→Na2CO3→過濾→HCl也可以。

但要注意,BaCl2溶液一定要在Na2CO3溶液之前加入,且鹽酸必須放在最後。

蒸餾: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沸點不同,除去易揮發,難揮發或不揮發的雜質。適用於分離互溶,但沸點不同的液態混合物。如:酒精與水的分離,自來水得到蒸餾水,汽油和煤油的分離等。

蒸餾需要的儀器:酒精燈,蒸餾燒瓶,冷凝管,牛角管,錐形瓶,温度計

蒸餾操作的注意事項:1.温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在蒸餾燒瓶支管口處;2.在蒸餾燒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3.冷凝管下口進水上口出水;4.蒸餾前先通水後加熱;蒸餾結束後,先撤燈後關水

分液:分離互不相溶的兩種液體。下層液體自下面活塞放出,然後將上層液體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分液前為什麼要打開玻璃塞?

打開玻璃塞使分液漏斗內壓強與外界大氣壓相等,有利於下層液體的流出。

萃取:利用某種物質在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中的溶解性的不同,來分離液態混合物

儀器:分液漏斗,燒杯

分離出溴水中的溴,可以用苯或者四氯化碳,水/CCl4分層上層無色,下層橙紅色。不用酒精萃取(注意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苯比水小)

分離碘水中的碘,可以用四氯化碳分層上層無色下層紫紅色不能用酒精萃取

焰色反應操作要點鉑絲用鹽酸洗滌然後在酒精燈燃燒至無色再蘸取待測液

鈉的焰色:_;鉀的焰色:紫色(透過藍色鈷玻璃)焰色反應是元素的性質。

6、離子的檢驗

Cl-檢驗:加_銀產生的白色沉澱不溶解於稀_(Ag2CO3也是白色沉澱,但加稀_溶解)

SO42---檢驗:加入BaCl2溶液和HCl產生的白色沉澱不溶解於稀鹽酸Na2SO4+BaCl2=BaSO4↓+2NaCl

NH4+檢驗:加入NaOH加熱產生氣體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Fe3+檢驗:加入KSCN出現血紅色溶液Fe3++3SCN-==Fe(SCN)3

Al3+檢驗:加入NaOH先出現白色沉澱後繼續滴加沉澱消失

7、關於容量瓶:瓶身標有温度,容積,刻度線

(1)使用前檢查瓶塞處是否漏水。

(2)把準確稱量好的固體溶質放在燒杯中,用少量溶劑溶解。然後把溶液轉移到容量瓶裏。為保證溶質能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要用溶劑多次洗滌燒杯,並把洗滌溶液全部轉移到容量瓶裏。轉移時要用玻璃棒引流。方法是將玻璃棒一端靠在容量瓶頸內壁上,並在刻度線下方注意不要讓玻璃棒其它部位觸及容量瓶口,防止液體流到容量瓶外壁上

(3)向容量瓶內加入的液體液麪離標線1釐米左右時,應改用滴管小心滴加,最後使液體的凹液麪與刻度線正好相切。若加水超過刻度線,則需重新配製,不能吸掉多餘的溶液。

(4)蓋緊瓶塞,用倒轉和搖動的方法使瓶內的液體混合均勻。靜置後如果發現液麪低於刻度線,這是因為容量瓶內極少量溶液在瓶頸處潤濕所損耗,所以並不影響所配製溶液的濃度。

實驗儀器:天平,藥匙,容量瓶,燒杯,量筒,膠頭滴管,玻璃棒

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步驟:稱量→溶解→轉移→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若配的是濃硫酸,在溶解後還要靜置冷卻。

常見誤差分析:

濃度偏低(1)溶液攪拌溶解時有少量液體濺出。(2)轉移時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3)向容量瓶轉移溶液時有少量液體流出。(4)定容時,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5)定容後,經振盪、搖勻、靜置、液麪下降再加水。(6)定容時,仰視讀刻度數。

濃度偏高(1)未冷卻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2)定容時,俯視讀刻度數。

無影響(1)定容後,經振盪、搖勻、靜置、液麪下降。(2)容量瓶中原來就有少量蒸餾水。

8、金屬鈉的性質:質軟,銀白色,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保存在煤油中。着火用幹沙撲滅。

金屬鈉在空氣中點燃實驗現象:熔化成小球,劇烈燃燒,產生_火焰,生成淡_固體。

鈉與水反應的現象及解釋:①浮:説明鈉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②熔:説明鈉的熔點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③遊:説明有氣體產生④響:説明有氣體產生⑤紅:溶液中滴入酚酞顯紅色;生成的溶液顯鹼性。(3)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離子方程式為2Na+2H2O=2Na++2OH-+H2↑。

Na的用途①製取鈉的重要化合物②作為原子反應堆的導熱劑③冶煉Ti.鈮鋯釩等金屬④鈉光源

過氧化鈉是強氧化劑,可以用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2Na2O2+2H2O==4NaOH+O2↑(加入酚酞,先變紅,後褪色)

還可用在呼吸面具上和潛水艇裏作為氧氣的來源。2Na2O2+2CO2==2Na2CO3+O2

碳酸鈉(Na2CO3)俗名純鹼或蘇打,是白色粉末。碳酸鈉晶體化學式是Na2CO3·10H2O。碳酸鈉是廣泛地用於玻璃、制皂、造紙、紡織等工業中,也可以用來製造其他鈉的化合物。

碳酸氫鈉是焙制糕點所用的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醫療上,它是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藥劑。

除雜:Na2CO3固體(NaHCO3)加熱2NaHCO3==Na2CO3+CO2↑+H2O

Na2CO3溶液(NaHCO3)加NaOHNaHCO3+NaOH==Na2CO3+H2O

鑑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方法。加熱出現氣體是碳酸氫鈉,或者加酸先出現氣體的是碳酸氫鈉,先沒氣體後出現氣體的是碳酸鈉。

比較碳酸鈉與碳酸氫鈉:溶解度(碳酸鈉溶解的多),鹼性(碳酸鈉鹼性強),穩定性(碳酸鈉穩定)

鋁是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主要是以化合態存在,鋁土礦主要成分是Al2O3

9、鋁的性質:銀白色金屬固體,良好延展性導熱導電鋁是比較活潑的金屬,具有較強的還原性

與氧氣反應:常温下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堅固的氧化膜(加熱發紅,但不滴落),4Al+3O2====2Al2O3

與非氧化性酸反應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常温下鋁與濃硫酸濃_鈍化

與強鹼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2O3_氧化物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離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

Al(OH)3_氫氧化物

(1)Al(OH)3+3HCl==3AlC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

離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受熱分解2Al(OH)3==Al2O3+3H2O

(2)將NaOH滴加入AlCl3溶液中至過量現象:先有白色沉澱後沉澱消失。

Al3++3OH—==Al(OH)3↓Al3++4OH—==AlO2-+2H2O

實驗室常用鋁鹽與足量氨水製取Al(OH)3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離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3)明礬:十二水合硫酸鋁鉀[KAl(SO4)2·12H2O]易溶於水,溶於水生成絮狀氫氧化鋁,有吸附性,吸附了水中懸浮物而下沉,因此明礬常用作淨水劑。

3+和Fe2+之間的相互轉化

Fe2+Fe3+Fe3+Fe2+

氧化劑還原劑

2FeCl2+Cl2==2FeCl32FeCl3+Fe==3FeCl2Cu+2FeCl3==CuCl2+2FeCl2

氯氣與金屬鐵反應:2Fe+3Cl2點燃2FeCl3

鐵與水蒸氣在高温條件下反應:Fe+H2O(g)=Fe3O4+H2

氫氧化鐵製備:FeCl3+3NaOH==Fe(OH)3↓+3NaCl受熱分解2Fe(OH)3==Fe2O3+3H2O

4Fe(OH)2+2H2O+O2==4Fe(OH)3現象:常温下,灰白色沉澱迅速變為灰綠色,最後變為紅褐色。

氧化鐵:紅棕色固體

合金:在金屬中加熱熔合某些金屬或非金屬製得具有金屬特徵的金屬材料。(鋼是用量,用途最廣的合金。根據組成可分為:碳素鋼和合金鋼)

合金與純金屬相比:優點在合金熔點低,硬度大。

11、硅:有金屬光澤的灰黑色固體,熔點高,硬度大,有脆性,在常温下化學性質不活潑。硅元素在自然界以SiO2及硅酸鹽的形式存在。晶體硅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可用來製造太陽能電池、硅集成電路、晶體管、硅整流器等半導體器件。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SiO2

SiO2是難溶於水的酸性氧化物,化學性質不活潑,耐高温耐腐蝕

①不與水、酸(除HF)反應SiO2+4HF==SiF4↑+2H2OHF酸不用玻璃瓶裝,用塑料瓶。

②與鹼性氧化物反應SiO2+CaO==CaSiO3

③與鹼反應SiO2+2NaOH==Na2SiO3+H2O實驗室裝NaOH的試劑瓶用橡皮塞

硅酸鹽:硅酸鈉Na2SiO3(NaO·SiO2)(用途:黏合劑,耐火材料)

高嶺石Al2(Si2O5)(OH)4(Al2O3·2SiO2·2H2O)

製造水泥以粘土和石灰石為主要原料。製造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純鹼、石灰石和石英。其中的主要反應是: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SiO2CaSiO3+CO2↑。人工製造的分子篩是一種具有均勻微孔結構的鋁硅酸鹽,主要用作吸附劑和催化劑;

12、氯氣的實驗室製法:

反應原理:MnO2+4HCl(濃)===MnCl2+Cl2↑+2H2O;發生裝置:圓底燒瓶、分液漏斗等;

除雜:用飽和食鹽水吸收HCl氣體;用濃H2SO4吸收水;收集: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濃鹽酸

檢驗:使濕潤的澱粉碘化鉀試紙變藍;尾氣處理: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

MnO2

乾燥布條

潮濕布條

NaOH溶液

濃硫酸

收集

飽和食鹽水

高中化學必修一教案 篇七

第二節 離子反應1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電解質的概念;

2、理解電離的概念,會書寫電離方程式。

二、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電離的角度得出酸、鹼、鹽的定義;

2、通過獨立思考探究鹼和鹽的定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樂於探究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

悦,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

【教學重點】

電解質的概念

【教學難點】

探究鹼與鹽的定義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在國中化學中,我們已經做過溶液的導電性實驗,通過觀察與思考,我們可以得出電解質的概念。

〖板書〗

第二節 離子反應

一、電解質

在水溶液裏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

〖推進新課〗

老師提問:“酸、鹼、鹽的水溶液為什麼能夠導電?”

學生思考、討論。

〖小結〗

酸、鹼、鹽的水溶液能夠導電是因為在水溶液中發生了電離,產生了自由移動的離子。 金屬導電是因為自由移動的電子,而電解質溶液導電則是因為自由移動的離子。

而電解質離解成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就叫做電離。

〖板書〗

1、電離:電解質離解成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

〖例題剖析〗

【例題一】下列物質哪些屬於電解質?

①nacl②naoh③h2so4④h2o⑤鹽酸溶液 ⑥小蘇打 ⑦fe⑧ca(oh)2

〖學生回答〗略

〖教師精講〗

電解質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在判斷時,一定要嚴格按照定義來分析,作出正確的結論。 首先,電解質是化合物,不是單質,所以⑦錯誤;電解質也不是混合物,所以⑤也是錯

誤的,小蘇打是俗名,是純淨物,小蘇打(nahco3)是電解質,因此,最後的正確答案為:①②③④⑥⑧。

〖小結〗我們接觸的物質中,哪些屬於電解質?

〖結論〗酸、鹼、鹽和水都是電解質

〖板書〗

2、類型:酸、鹼、鹽和水

〖推進新課〗

我們還可以用化學符號來表示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用化學符號來表示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產生了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的式子,叫做電離方程式。 〖板書〗

3、電離方程式

〖老師提問〗

請同學寫出硫酸、氫氧化鈉和硫酸鈉的電離方程式。

〖學生書寫〗

h+2-

2so4=2h+so4

naoh=na++oh-

na2so4=2na++so2-4

〖合作探究〗

請同學們閲讀p27第一段。

〖學生回答〗

課本介紹了酸的定義,即在水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教師提問〗

請同學們討論得出鹼和鹽的定義。

〖答案〗

鹼:在水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板書〗

4、酸、鹼、鹽的定義

【佈置作業】

p29 1、2、3、6 做在書上。

【板書設計】

第二節 離子反應

一、電解質

在水溶液裏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

1、電離:電解質離解成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

2、類型:酸、鹼、鹽和水

3、電離方程式

4、酸、鹼、鹽的定義

第二節離子反應

第2課時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和原理;

2、瞭解電解質在溶液裏所起離子反應的本質,理解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3、獲得有關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習實驗研究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探究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

1、在學習離子反應的過程中,學會運用觀察、實驗、查閲資料等多種手段獲取信息,

並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樂於探究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

悦,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

【教學重點】

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

【教學難點】

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

【教具準備】

cuso4溶液、bacl2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複習〗電解質和電離的概念。

〖過渡〗

有上述知識作基礎,下面我們學習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電解質在溶液裏的反應

必定有離子的參加,有離子參加的反應就叫做離子反應。離子間是如何進行反應的呢?反應的本質又是什麼?

〖板書〗

二、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

1、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反應叫離子反應。

〖課堂實驗〗

1、5 ml cuso4+5 ml nacl 現象:無明顯現象

2、5 ml cuso4+5 ml bacl2 現象:有白色沉澱生成

〖分析〗

cuso4+bacl2=cucl2+baso4↓

cuso4和bacl2在溶液中分別發生了電離:

cuso4=cu2++so42-

bacl2=ba2++2cl-

當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混合時,cu2+和cl-之間並沒有發生化學反應,而ba2+和

2-so4之間則發生了化學反應,所以該反應的實質是:

ba+so4=baso4↓

〖板書〗

2、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叫離子方程式。

〖推進新課〗

離子方程式書寫的一般步驟為:寫——改——刪——查

3 2+2-

〖舉例〗ba(oh)2+h2so4—

〖答案〗略

〖板書〗

(1)、書寫的步驟:寫——改——刪——查

〖小結〗

從書寫離子方程式的步驟中可以得出:我們要對國中學習過的溶解性表熟記。 〖黑板演練〗按10%的葡萄糖溶液,振盪、水浴加熱。

有紅色沉澱生成。

【多媒體】:cuso4 + 2naoh ==== cu(oh)2↓+ na2so4

ch2oh(choh)4cho+2cu(oh)22oh(choh)4cooh + cu2o↓+ 2h2o

[板書]生理氧化:c6h12o6(s)+6o2(g)錯誤!未找到引用源。6co2(g)+6h2o(l)

【動手探究】:怎樣設計一個實驗證明澱粉可以遇碘變藍色呢?

生:(設計方案,當堂驗證)

1、把碘酒滴到土豆片上;

2、把碘酒滴到麪包片上;

3、用澱粉水溶液在白紙寫字,然後晾乾,製成化學密信等

師: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在常温下,澱粉遇碘變藍色。那麼,蛋白質有什麼特徵反應呢?

[演示]取一小塊雞皮,置於蒸發皿中,滴加3-5滴濃硝酸,在酒精燈上微熱,觀察並記錄現象。

(也可以取用雞蛋白溶液,加入3-5滴濃硝酸,在酒精燈上微熱,觀察並記錄現象) 這個反應稱為蛋白質的顏色反應,常用來鑑別部分蛋白質。

【鏈接生活】視頻材料:李奶奶上街買毛線,無法區分晴綸線和純毛線,你能幫助她嗎?

【視頻】純毛毛線的灼燒(學生觀察後自己動手實驗,觀察現象)

師:蛋白質在灼燒時,會產生燒焦羽毛的氣味,常用來鑑別蛋白質。

【過渡】:剛才認識了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特徵反應,它們還有什麼共同的性質呢?

【板書】:2.糖類、油脂、蛋白質的水解反應

師:糖類、油脂和蛋白質都能夠發生水解反應。下面先以糖類中的二糖代表物蔗糖為例,觀察

現象。

用心 愛心 專心 2

【演示】:實驗3-6,如圖連接實驗裝置,驗證蔗糖的水解反應。

1、取1ml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熱5分鐘後取少量溶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調節溶液的ph至鹼性,再加入少量新制備的氫氧化銅,加熱3-5分鐘,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2、取1ml20%的蔗糖溶液,加入少量新制備的氫氧化銅,加熱3-5分鐘,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多媒體】c12h22o11+h2o錯誤!未找到引用源。c6h12o6+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

生:澱粉和纖維素等多糖能否水解呢?

師:可以,不過它們水解的最終產物都是葡萄糖。

【多媒體】:

【多媒體】肥皂工業製法生產流程

師:在這個過程中,肥皂就是硬脂酸甘油酯在鹼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也稱為皂化反應。 師:請大家回憶以前國中生物上學習的蛋白質消化過程,在酶等作用下,蛋白質最終水解的產

物是什麼呢?

生:氨基酸。 師: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我們説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可見其重要性。

【例題剖析】

例1、(20xx·理綜)在啤酒生產過程中,發酵是重要環節。生產過程大致如下:將經過滅菌的麥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種後輸入發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產生白色泡沫,溶解氧漸漸耗盡。隨後,酵母菌繁殖速度迅速下降,糖度加速降低,酒精濃度漸漸上升,泡沫不斷增多。當糖濃度下降一定程度後,結束髮酵。最後分別輸出有形物質和鮮啤酒。

根據以上過程,回答下述問題:

(1)該過程表明啤酒酵母菌異化作用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3)經測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發酵產物,其餘1.5%則是用於________。

(4)請寫出由麥芽糖錯誤!未找到引用源。葡萄糖錯誤!未找到引用源。酒精的反應方程式。

(5)如果酵母菌消耗的糖(設為麥芽糖,其相對分子質量為342)有98.5%(質量分數)形成了酒精(相對分子質量為46.0)和其他發酵產物。設有500 t麥芽汁,其中麥芽糖的質量分數為8.00%,發酵後最多能生產酒精濃度3.20%(質量分數)的啤酒多少噸?

師:本題是一道化學和生物聯繫的理科綜合試題,前三問是生物問題,後兩問涉及化學知識,如何解決呢?

生:前三問是生物問題,考查了呼吸作用和生殖方式知識。後兩問涉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知識

和簡單計算,容易得到結論。

例2.現有五種有機物:①甲苯 ②乙酸 ③葡萄糖 ④澱粉 ⑤蛋白質。其中除甲苯外其餘均為水溶液。可分別用五種試劑加以檢驗。試將選用的試劑、對應現象的代號和結論填入表格

用心 愛心 專心

課堂小結:由於課時有限,內容較多,設計的重點在於使學生了解糖類、油脂和蛋白質的組成

特點,知道他們共同的性質,並能簡單地加以鑑別即可。教學中應以學生的活動和討論為主。 佈置作業:p76t5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1、探究實驗:如何證明澱粉已開始水解?如何證明澱粉已水解完全?注意檢測時溶液酸鹼性的調節。

2、有關糖類、油脂和蛋白質的小論文評選和專題演講。

3、可放油脂水解的'錄像,或實驗室中製取肥皂的錄像;也可以將製取肥皂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在課外進行。

用心 愛心 專心 4

高一化學必修1教案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

2、使學生掌握有關物質的量濃度概念的計算。

3、使學生掌握溶液的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的換算。

4、使學生初步學會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標

1、在概念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通過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3、通過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動手實驗能力。

情感目標

1、與國中知識的銜接,使學生感到獲取新知識、新方法的喜悦。

2、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主要包括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和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方法等幾部分。

本節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的概念的基礎上,使學生掌握另一種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通過本節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擴大知識面,提高計算能力,初步學會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實驗技能,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本節是高中的重點內容,也是有關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重點內容之一。

本節教材的引入是從國中學習過的質量分數開始的。通過複習舊知識,回憶溶液的組成,表示濃度的方法,分析質量分數在實際使用中的不便之處。自然順暢的引出表示溶液組成的另一種方法。量體積是很方便的,同時物質的量的使用比起質量來也很簡便。由此展示出學習新知識的必要性和實用性。

對於物質的量濃度着重分析了以下幾點:

概念的理解。表達式更加簡潔明瞭。與質量分數有明顯的區別。而且通過公式的變形可以求出溶質的物質的量或溶液的體積,也就是説為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提供了便利條件。

教材中以討論的形式提出了學生容易出錯的問題。其一:物質的量濃度中涉及的體積是溶液的體積,不是溶劑的體積。其二:從一定的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中取出一定體積的溶液,其濃度不變。變化的是溶質的物質的量和溶液體積,但是二者的比值沒變。對於這一點必須給學生澄清。此處可以運用恰當的比喻來形象説明。

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實驗正確操作很重要。讓學生初步掌握方法,學會容量瓶的使用。

關於計算,教材中按照不同類型分成1.關於物質的量濃度概念的計算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的換算3.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稀釋。均以例題的形式出現,這樣可以使學生掌握具體方法,也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同時訓練解題的規範性。此處的計算不宜過多的拓展。例如:物質的量應用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在新教材的第四章第三節介紹,目的是分散難點。有關稀釋的問題,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加水稀釋”,因此不宜加深,不同濃度溶液混合稀釋的計算不作要求,只是對於條件好的學校可以作為知識的拓展。

本節重點: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有關物質的量濃度概念的計算、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配製方法。

本節難點: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之間的換算;氣體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正確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教法建議

1、本節引入方法

(1)首先複習國中化學有關溶液的知識,特別着重複習有關溶液組成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知識,指出這只是表示溶液組成的一種方法,引出新課--另一種常用的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物質的量濃度。

(2)閲讀課本55頁,組織學生討論: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定義是什麼?使用時有什麼不方便之處?溶質的量用溶質的物質的量表示有哪些便利條件?使學生了解引入物質的量濃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用好教材中的討論,加深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避免有關常見的錯誤。

例如:課本56頁討論題(1),如果物質的量濃度概念不清,容易出現錯誤。物質的量濃度是指在1L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而不是1L溶劑中的溶質的物質的量。避免錯誤的方法是在講述物質的量濃度概念時,強調指出“單位體積溶液裏”,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討論題(2),幫助學生認識從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中,不論取出多少,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是不變的,就象一壺糖水倒出的兩杯糖水一樣甜,濃度與壺中均相等。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物質的量和物質的量濃度這兩個概念的聯繫和區別。

3、對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根據學校的條件也可採用邊講邊實驗的方法,邊實驗邊小結配製的步驟。

4、在演示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實驗之前,首先向學生詳細地介紹容量瓶的規格、使用方法和使用時應先檢漏等注意的問題。例如:容量瓶上標有“250mL 20℃”,它的含義是:容量瓶的容積是在20℃時標定的。

講清以上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明確不能配製任意體積的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不能直接將溶質放入容量瓶中進行溶解,或將熱的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的原因。因為配製過程中是用容量瓶定容的,只有一個刻度線,容量瓶的規格又是有限的,所以只能配製體積與容量瓶容積相同的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絕大多數物質溶解時,都會伴隨着吸熱或放熱過程的發生,引起温度的升降,從而影響到溶液的體積,使所配製的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不準確。

5、可以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教師演示,讓後排學生也能看得清楚。

6、關於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要立足於有關概念的計算,要從概念出發分析解題思路。除例題的計算類型外,其它類型不宜過早涉及。通過具體的例題進行有關計算的教學時,要注意歸納方法,如:溶液加水稀釋,稀釋前後溶質的物質的量相等,n(濃)=n(稀) 即

c(濃)V(濃)=c(稀)V(稀) (例題5)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的換算:

c =

(例題3)

教學設計示例一

第三節 物質的量濃度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

能力目標

在概念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與國中知識的銜接,使學生感到獲取新知識、新方法的喜悦。

教學重點: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

教學難點: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

教學方法:啟發式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

教學過程:

引入:我們知道溶液有濃、稀之分,那麼如何定量的表示溶液的濃稀程度呢?

學生回憶:用濃度,在國中學過用溶質的質量分數表示溶液的濃度。

板書:溶質的質量分數(説明此處的書寫注意和物質的量濃度形成對比關係,以表格形式出現)

定義: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

表達式:

特點:質量相同、溶質的質量分數也相同的任何溶液裏,含有溶質的質量相等,但是溶質的物質的量不同。

講述:在使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時有不便之處。例如:在科學實驗和工農業生產中,人們在使用溶液時,一般都量取溶液的體積,而較少去稱量其質量。此外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時,反應物的物質的量之間有一定的比例關係,比質量關係要簡單多了。所以有必要學習另外一種表示濃度的方法。是用溶液的體積和物質的量表示的。本節就學習這種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物質的量濃度。

板書:物質的量濃度

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裏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的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量濃度。用符號cB表示,單位mol/L或mol/m3

表達式:

講解:注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對比。溶液體積的單位是L或m3。

微機演示:物質的量濃度

投影練習:

1、用40gNaOH配成2L溶液,其物質的量濃度________mol/L

2.58.5gNaCl配成500mL溶液,其物質的量濃度________mol/L

3、標準狀況下,22.4LHCl配成0.5L鹽酸,其物質的量濃度________mol/L

4、物質的量濃度為2mol/L的硫酸溶液250mL,含硫酸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mol

(參考答案:0.5mol/L;2mol/L;2mol/L;49g)

討論:

1、將342gC12H22O11(蔗糖)溶解在1L水中,其物質的量濃度是1mol/L嗎?

2、從1L濃度為1mol/L的蔗糖溶液中取出100mL,這100mL溶液的濃度是多少?取出的溶液與原溶液相比,哪些量變化了,哪些量沒變?

(1.不正確。因為物質的量濃度是以單位體積溶液裏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的組成,而不是單位體積的溶劑裏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

2、所取溶液的濃度不變。例如:日常生活中從一大杯鹽水中倒出一小杯,鹽水的濃度不變。對比取出液和原溶液,濃度沒變,溶質的物質的量變小了,溶質的質量變了。溶液的體積變小了。就象大杯中的鹽多,小杯中的鹽少。)

提出:若兩種不同溶質的溶液,體積相同,濃度也相同,溶質的物質的量如何?質量如何?例如:1L1mol/L的氯化鈉溶液與同體積同濃度的鹽酸

(溶質的物質的量相同,而質量不同。)

板書:

特點:體積相同,物質的量濃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裏,含有溶質的物質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質的質量不同。

過渡:物質的量濃度溶液中溶質的微粒數目如何計算呢?

提問:同體積同物質的量濃度的蔗糖溶液和酒精溶液中所含的溶質的微粒個數相同嗎?

由於體積和濃度相同,因此酒精和蔗糖的物質的量相同,它們都是非電解質,在溶液中存在分子,因此分子個數相同。

追問:那麼對於強電解質呢?例如:1mol/L的氯化鈉和氯化鎂溶液各1L,溶質的物質的量相等嗎?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微粒的數目是多少,相同嗎?

板書:NaCl=Na+ + Cl -

1mol 1mol 1mol

MgCl2=Mg2+ + 2Cl-

1mol 1mol 2mol

分析:溶質的物質的量相同都是1mol,由於都是強電解質,溶於水會全部電離成離子。其中鈉離子和鎂離子的數目相同,而氯離子數目不同。

小結:對於非電解質,同體積同濃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質的分子數目相同;對於強電解質,同體積同濃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質離子的數目不一定相同。

課堂練習:

1.0.1molAl2(SO4)3溶液中Al3+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_,SO42-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______。

2、有5瓶溶液分別是①10mL0.60mol/LNaOH水溶液,②20mL0.50mol/LH2SO4水溶液,③30ml0.40mol/LHCl水溶液,④40mL0.30mol/L醋酸水溶液,⑤50m0.20mol/L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分子、離子總數的大小順序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0.2mol/L,0.3mol/L 2. ⑤>④>③>②>①。在解答本題時,必須考慮到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兩個因素。而溶質又有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之分。對於10mL10mL0.60mol/LNaOH水溶液來説,由於NaOH完全電離,其中溶質離子的物質的量是0.60×0.01×2=0.012mol,溶劑水的物質的量約為10/18=0.55mol,相比之下,溶劑分子佔絕大多數,其他4瓶溶液中,溶劑的物質的量更大,而且依次增大。因此只要比較溶劑的量的大小就可以排出順序。

作業:教材P61一、1,2,4 二、1,2

探究活動

體積可以簡單加和嗎

我們做這樣兩個實驗:(1)取一支100 mL量筒,精確量取蒸餾水50 mL,另取一支50 mL量筒,精確量取無水酒精50 mL,然後把50 mL無水酒精倒入盛有50 mL水的100 mL的量筒中,混合均勻再讀數,結果並不正好是100 mL,而只是96.7 mL。顯然,在形成混合溶液時,總體積減少了,這裏是50+50<100。

能夠相互混溶的兩種液體的體積不具有加和性,這是物質分子間具有空隙的有力證明。當酒精和水混合後,這兩種分子互相鑽入對方分子的空隙裏。另外,物質分子之間總是有相互作用的。由於水分子與酒精分子的作用力不同於水分子間的作用力和酒精分子間的作用力,也會使分子與分子間的空隙發生改變。因而,總體積的減小,絕不是有一部分水分子或酒精分子消失了。

實驗(2):在盛有50 mL冰醋酸的燒杯裏,慢慢加入50 mL苯,冰醋酸的密度1.05 g/cm3,苯的密度是0.879 g/cm3,冰醋酸比苯重,所以冰醋酸在下層,苯在上層,用彩筆在燒杯外壁做一記號,以標出混合前液麪的高度。混合均勻後總體積比它們混合之前體積之和還要大。也就是説,在這裏,50+50>100。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這是由於苯和冰醋酸混合後,苯分子與醋酸分子之間的吸引力,比苯分子間的吸引力和醋酸分子間的吸引力都要弱,導致苯與冰醋酸分子間距加大。

為此,在溶液的計算中,不能簡單的採取V+V=2V,即把混合後溶液的體積當作混合前兩種溶液體積之合,因為混合後溶液的密度發生了變化。除非,(1)題目中説明體積不變;(2)相同溶劑的稀溶液混合;(3)如果是濃溶液則應是溶劑和溶質相同且濃度相近的溶液。除此之外,都應通過溶液的質量和密度求出體積。

説明: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把這兩個實驗讓學生操作練習,作為知識的進一步加深和拓展。